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武术教学

高校武术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武术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校武术教学

高校武术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武术教学武术状况调查高校教育

1域外搏击项目对武术产生冲击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各国文化之间也形成了一定的交融。中国人走出中国到外国去发展,与此同时外国的一些项目也进入中国。目前跆拳道在国内发展较好,其对武术在国内的发展发起了强大的挑战。在被调查的学校中,既开设了跆拳道课又开设有武术课的28所学校中有18所学校跆拳道选课情况好于武术,有10所学校武术选课的情况和跆拳道选课情况相比差不多,且跆拳道协会比武术协会办得火的学校所占比例颇大,达到有协会学校数量的85%,说明学生更喜欢去练跆拳道。

2可供学生选择的体育项目较多从而降低了学生对武术的关注度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逐渐提高,可供大家娱乐和观赏的体育项目也随之增多,很多时尚项目被广大高校学生所接受。相对来说,武术已经有些跟不上潮流,不能引起青少年的兴趣了。加之有些学校没有练习武术的氛围,社会也缺乏这一方面的提倡,造成了某些学生虽喜欢武术却没人练习的现状。

3升学压力增大对于武术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想解决高校武术发展的问题还要从根源做起,让孩子从小接纳武术,耳濡目染,形成练习习惯。但实际上,中小学生却没有习武的时间。文献资料表明,中小学生在业余时间除了写作业外还在上英语、数学等的辅导班,同时进行一些钢琴等艺术项目的学习,能从事体育活动的时间极为有限。青少年甚至没有机会接触到武术,更不用说喜爱了。一个对武术毫无所知的学生进入高校,不能期望他对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4高校以及学生自身对于武术的重视程度不够

从目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来看,武术课在各高校整个培养方案中的课时有限,内容比例在8%左右。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武术课,但项目很单调,学生基本是不选择武术课程进行学习的。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高校以及学生自身对于武术的重视程度不够是其中的一条主要因素。

5武术项目自身特点以及考评制度的限制

武术是以技术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并注重内外兼修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的内容非常丰富,但是技术复杂、方向变化较多。武术课学生考试成绩的评判多为学期末的“技术考试”为主。造成学生片面的重视技术的学习而忽略的文化的传承,而对于不影响成绩的理论课程视而不见。

6对如何解决高校武术教学困境的建议

6.1加强武术的宣传包装,提高民众对于武术的认可度。想要解决武术在高校发展的整体问题,眼光必须放在整个社会。要发挥社会的引导和宣传作用,首先要提高武术在民众心中的认可度,大多数人尤其是社会的高层应该先重视武术。只有这样,武术才能被更多的人多接纳,才能在社会上发展,以致影响到高校学生。上个世纪实际80年代,电影《少林寺》的播出,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股习武热,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但是今天,由于相关影视作品加入了大量的电脑艺术,反而容易让民众对武术产生误解,反而不利于武术在社会的推广。解决高校武术教学问题关键不单纯在于高校,还在于整个社会的态度。只有解决好了社会对于武术的认可度和重视程度,才能解决好高校武术教学的问题。

6.2充分发挥高校武术社团的作用。高校当中形形的社团对于相应项目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团体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仅次于班级。有很多同学对于武术的学习很有兴趣,只是没有人引导往往就荒废掉了。这就要求武术社团在高校中起到了一个团结这些有共同爱好的人,把喜欢武术的同学组合到一起互相进行学习和了解的作用。不仅如此,作为一个组织,武术团体所起的作用是任何个人都不能替代的,武术团体的集体活动,往往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他学生。

6.3武术应该推陈出新,时尚起来。新的社会环境和新的思想观念使人们对事物产生新的看法。武术在中国发展了几千年,其中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解决当前的问题,就是既要发扬又要继承。继承前人留下的经典的文化、传统、养生知识,同时为了适合这个社会的需要又要做出一定的改变,开发出适应今天社会发展的项目,加强对青少年的吸引力。武术的“时尚”是多方面的,武术服装,道具,背景音乐都应该大胆的改革。最后加强广告宣传,促进武术文化的培育。

6.4将音乐与武术套路结合来提高教学质量。武术套路的练习伴随着优美的旋律,会激发学生练习的激情,更能收放自如地展现动作,使武术动作、音乐和情感达到高度的融合。传统的武术套路教学方法古板、情境沉闷、练习过程乏味枯燥,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效果就更不用说了,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使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一点一滴地丧失。鉴于这种现状。我们理应对武术教学环节进行思考,将音乐和武术套路教学相结合。合适的音乐和武术套路的结合有利于武术套路的习得和掌握。当然,要将音乐加入到速度更快、难度更高、衔接更多的武术套路上来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

高校武术教学范文第2篇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解释法和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中的武术教学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教学失误现象有:课时量偏少;重技术学习,轻实战应用和理论学习;学生成绩评价不合理;教学方法落后,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缺乏。并在比较与分析前人研究方法与结果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 武术 教学失误 分析

武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当前发展最普及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很多高校在体育课中都开设有武术课程。许多专家学者对武术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使武术的教学得到良性的改革与发展,但是对武术教学失误方面的研究却没有。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提高,从失误方面得到的教训往往更为深刻,因此,对武术教学失误进行调查、分类、归因分析、预防措施的研究,应具有较为现实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一、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归纳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失误、教学失误与武术教学失误

1.失误

从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因为自身能力不足所造成的过失和错误”,在辞海中被解释为合成词,“过”,过失、错误,“误”是指错误,所以“失误”就是错误,它包括因能力不足而造成的错误。错误是针对于正确而言,正确与错误是两个相对性词语,它们以一定的标准为参照物,才可分出错误与正确,这个参照物就是评定错误与正确的评判标准,因标准的不同,错误与正确的划分也不同,这个评判标准就是合理性,科学性。合理性就是指活动效果与实际需要相吻合的程度。在教学中即指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教学需求,教育政策相吻合。

2.教学失误与武术教学失误

所谓教学失误,就是教学活动与学生教学需求与国家教育制度与教学原则,相违背的行为。那么武术教学失误就是指在武术教学中违背学生的需求,违背了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标准,违背了体育教学原则,违背了学生对武术掌握的规律等的行为,均属于教学失误。

(二)评判武术教学失误的标准

1.武术教学规律

分析武术教学过程是否符合武术教学规律。

2.武术技术技能进成的规律

对比武术教学过程是否符合武术技术技能进成规律来判断。

3.面向全体学生需要的原则

对比教学要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提高了每个学生的武术技术技能来判断教学的失误与正确。

(三)现行武术教学的教学失误

1.课时量偏少

经调查,高校大学体育课每周开设两节课,部分高校实行一学年选项一次,而部分高校则实行一学期选项一次,那么按照一学期18周计算,武术课的课时则为72或者36课时,而实际课时因新生延迟报到、国防教育占用、国庆长假、雨天停课等原因,所以实际开课时间远远不足。而且大部分学生更是没有武术基础,所以武术课很难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2.重技术学习、轻实战应用和理论学习

在调查中发现,武术教学中大部分课时都在进行个人技术动作的学习。而武术的实战内容的安排却极少。作为武术课的学生,所学的武术技术不能在实战中运用,那么学生将不会知道所学的武术技术有何作用,将会大大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影响武术的教学。而许多武术理论课的内容仅仅在术课讲解中一带而过,缺乏系统性,使学生理论知识严重缺乏,也使得学生无法更深层了解我国优秀的武术文化,影响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

3.学生成绩评价不合理

一般的评价方法多为终结评价,没有过程评价,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不到诊断、反馈,同时也得不到鼓励和纠正。考核内容设置一般为单个技术动作的达标与技评,缺乏实战的考核。组成成绩的成份一般以出勤表现部分、理论考核部分、技评部分、技术达标部分等。在这几部分当中,有些部分的考核与考核人员的主观性判断过强,考评结果往往与实际产生较大偏差,因而使评价产生误差。

4.教学方法落后,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缺乏

传统的教学观以竞技体育为指导思想,以技术教学为中心,为了强调所谓技术上的“规范化、标准化”,教学方法陷入“一讲解、二示范、三练习、四纠正错误、五巩固提高、六运用”的渐进单一的教学过程,因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育水平提高,直至影响教学质量。现行武术教学一般都以教师亲身示范、讲解为主。而体育教学是一项模仿性极强的教学,要求直观、形象、生动得体、动作表象的建立和动作概念的形式,是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环节,教师由于受年龄、身体素质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教学时很多技术动作难于做到标准规范,学生对动作表象和动作要领不能清晰完整掌握。

三、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通过对部分高校大学体育武术课教学现状的较为深入的研究,笔者认为武术教学失误现象有:课时量偏少,课时安排紊乱;重技术学习,轻实战应用和理论学习;学生成绩评价不合理;教学方法落后,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缺乏。

(二)对策

1.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中,及时进行理论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学习技战术的同时,又掌握了这些技战术理论及相关的规则,而理论学习又有助于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

2.提高武术老师的专业素、职业素养

师资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提高武术老师的学历水平、职业素养、教学水平、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等综合素质,需要武术老师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教育观念新、业务能力强,以确保武术教学的质量。

3.场地、器材

高校应该根据学校的条件,安排好武术教学的场地和器材,避免因雨雪天影响武术课的正常教学,加强场地和器材的管理,在正常教学期间,不要因其他因素影响武术课的教学。

4.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克服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某些难以言表以及教师不能直接示范的动作技术等。有时一些较难的动作可以通过反复播放、慢放或定格来学习。从信息学理论来看,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反馈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主要来源于教师的客观分析和归纳,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行为动向学生反馈,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但是,由于学生人数多,教师的注意力较分散,学生很难得到及时、准确的学习效果反馈,学生在练习时,对自己的动作心中没底,一旦形成错误动作定型,则不利于教学。而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可以通过教学媒体及时将信息准确反馈给学生,以强化正确动作,纠正错误动作,提高运动技术。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如摄像机、计算机、电视、录像、幻灯、投影、电影等,使教师能够根据内容选择最有效的教学媒体,通过图像、文字、声音给学生以充分的感官刺激,更充分地体现教学内容。

5.实行发展性的课程评价

武术教学中对学生的成绩评价应体现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能力水平发展的程度,应体现出师范素质水平和社会适应力水平,故很有必要在其评价方法、内容和标准上进一步完善,对教学效果有一个客观的度量和评价。要改革现行的考核内容、标准及方法,贯彻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的原则。技术方面,以技术评定为主,降低达标标准,强调动作规范及组合技术的连贯、协调;理论知识方面,建立练习题库和试题库,着重对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及理论表达能力的考核;能力方面,加大准备活动实习、裁判实习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

参考文献:

[1] 孔孙懿.教育失误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高校武术教学范文第3篇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距今已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同时,也是我国流传非常广泛的一项传统的运动项目。但随着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愈演愈烈,武术教学在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只能仅存于少量的课时,中国武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已日趋消亡。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当前我国高校武术教学中,在向大学生传授武术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武术教学的并举。本文拟从高校武术教学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来论述两者的传承,并基于此,提出在高校的武术教学中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点策略。

一 高校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中华武术的发展史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华武术根植于中国文化这片土壤之中,它作为我国传统的体育运动形式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存在。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武术文化仅仅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分支,从中我们可以窥视到武术文化的渊源流长,而传统文化也为中华武术文化打上生命的烙印。由此可见,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也是融汇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

1 高校武术教学对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自古就有“以文治国,以武安邦,方能兴我中华”之言.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中华武术更是国人保家卫国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习武者们奉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立世之本,更是将“天下为己任”作为自己的处世原则,充分发扬了爱国主义的情操,为了正义,他们要不断的习武,敢于抗争,甚至不惜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堪称为那个时代的脊梁。

高校开设武术教学课程,正是让这种坚守正义、崇尚气节的思想精神能够对培养当下大学生优秀、健康的民族品格,以及使得大学生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品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还能激励时下大学生敢于同有损国家及人民利益的恶势力行为作抗争,当民族遭遇危难时刻,敢于挺身而出。中华武术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通过在高校开设武术教学课程,既有利于当下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还能使得大学生们更注重个人对社会及他人的无私奉献,以及为民族、正义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同时,也能增强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 高校武术教学能有效向大学生传递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在《周易·乾》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告诫我们:君子之处事也应效法天,力求进步,永不停息,乐观向上,奋发有为。而正是源于这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才培育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精神,并在习武者们的不断练习中得到发扬光大。而在高校中开展武术教学,让大学生们在长期的武术练习中,既能提高自己的武术技能,强身健体,也让大学生们养成坚持不懈的刚毅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高校开展武术教学,在不断提高其武术技能的同时,也磨练了大学生的意志力,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竞技,也鼓舞了其斗志,培养了大学生们坚忍不拔、顽强拼搏和自强不息的优秀精神品质,从而使得他们在踏入社会后,具备敢拼敢闯、不断创新、永不服输的可贵精神。

3 高校武术教学对传统道德礼仪的传承

随着东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西方文化已全面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而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礼仪已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因此,在高校中开展武术教学课程,藉以不断重视和加强对武德教育的传承和发展已迫在眉睫。武德是传统道德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分属于体育道德这一范畴。它既是人们参加武术活动所要遵循的公共体育道德,同时,也是习武者们在从事有关武术教学和训练工作,以及各种竞赛活动中所要遵循的伦理规范。又因为武术与其体育活动的不同,它与民族道德息息相关,并相互渗透,因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道德规范,即武德。而在我国传统的武德内容之中,又尤以“仁”为核心。

习武者奉行的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敬习之道,先重师礼”的人生观念,从中可看到,武术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世人传承尊师重道的道德礼仪。在高校中开展武术教学,能有效通过武德教育激发大学生的民族大义精神,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时下大学生将最初维护个人利益的狭隘道德观,发展到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实现尚武与崇德的有效融合,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努力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 在高校武术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

1 营造良好的武术教学氛围

目前,我国大多高校或多或少均开设的武术教学课程,其武术教学内容也多以五步拳、太极剑、太极拳、初级剑等一些相对简便易学的课程为主,而一些高校的体育课程,甚至还将太极拳作为本校大学生的必选科目之一。上述的种种做法对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直以来,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经常提到文武兼修,精武精神等,都是鼓励习武者或对习武者的赞誉,其中更注重的是习武的内在思想,即文化内涵以及其中的精神和气节,习武修身,提升素养。因此,在体育中的武术教学,不仅仅限于对学生武术技能培养,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文化内容和精武精神,教师要在文武兼修方面引导和指导学生,从而让学生强健体魄、增强气质和修养。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拓展教学内容,增长学生的知识面,在传授武术技能过程中,把传统文化与武术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使武术所具有的文化底蕴让学生进行学习和继承,并认识到中华武术中文化精髓的重要性,并潜下心来进行学习、感知、实践、感悟、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对中华武术的爱好和兴趣,并成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同时,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德育素养,也提到很重要的位置,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华武术与其是一脉相承。因此社会各界要支持和关注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武术的环境。可以从学生的小时抓起,开展武术操、少年拳等,打下基础。在大学时代重点发扬武术精神,进行武术技能培养,同时可以成立武术协会,各个大学开展武术俱乐部,开始专业的武术课程,为高校武术教育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武术活动,武术比赛、武术节等,利用学校广播、武术讲座、课堂教学、校刊、海报等进行对武术的宣传和展示,其中包含武术的历史、武术文化、武术思想等,让大学生了解武术,指引正确的方向,从而推进武术教育在高校迅速发展。

2 加强武术师资队伍建设

在当今的武术师资队伍中,武术教师有一定基础,但对武术文化和精神做研究的不多,主要是传授武术技能,从而忽视了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没有把武术中的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发扬。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榜样,教师只有具有精湛的武术技能和良好的武术文化修养,再加上合理的教法,才能更好的搞好武术教学。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武术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武术蕴含的文化和知识,因此要加强武术理论的学生,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和思想,并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注重传统文化在武术教学中进行渗透,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从而提升学生武术修为,让学生感受到习武的意义,进而培养其兴趣。因此,武术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特别是武术文化的学习和研究,进而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自己内外兼修,完善自我。让自己在武术技能、武术文化,武术教法上进行有机结合,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从而提升武术教学实效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武术方面的教材也是过多强调的是竞技动作,弱化传统文化,因此要加强教材的修改和整编,以提升教材质量,形成标准的教学课标和实用的教材,让专家、学者、武术教师、习武者能够参与课标和教材的编写,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武术教材中,编成突出传统文化思想的、高质量的武术教材,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武术教学中传播、继承与发扬,让大学生了解武术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根源,体会武术健体修身的意蕴。让每个学生在习武中达到锻炼身体、提升体质,并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升自己的德育素养。

3 培养大学生竞争和拼搏的意识是武术文化教育的根本

武术的技击性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武术的本质属性。武术动作都具有攻防含义,而攻防格斗技术也就是指的技能实战,来源与实践。武术刚开始是军事训练的手段,在古代与军事斗争是分不开的,是对抗和战术的手段,非常讲究其实用性。其目的是打伤或击毙对手。在冷兵器时代,将帅会进行讲武,武术作为军事斗争的主要手段,鼓励士兵积极习武,以提升战斗能力和气势,同时进行习武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宣传,否则就会成为战场上牺牲品。

当今的武术教育也要讲究竞争和拼搏意识,虽然不像古代的士兵那样拼个你死我活,但同样要进行竞技,其教育的根本也是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思想。武术的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就目前学习最多的就是散打和套路。散打是对抗性项目,着重实用技击方法,对抗性强;套路运动由攻防格斗动作组成,形象逼真的攻防动作,主要是进行表演,给人美的享受。武术运动集中体现了攻防格斗的特点,如太极拳中的以柔克刚等。而器械也有不同的方法,实战搏击又有多种的打法。如棍打一大片,枪扎一条线,各拳种在技击方法和技击原理上都表现攻防的特点。中华武术作为当今体育运动主要形式,其技术上都也是遵循了攻防的规律,将技击寓于散打运动与套路运动之中。因此,大学生通过习武能培养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从而提高防身自卫能力。

总之,高校武术教育要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武术的学习,让学生从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领悟武术蕴含的武术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德育修养。在接受武术技能学习的同时,达到文武兼修,即武术技能与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中华传统文化得到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明.高校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的传承[J].学术论坛,2010(9):178-182.

高校武术教学范文第4篇

1 全民健身背景下普通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 适应时展的需要

时代的不断发展推动着我们国家的经济文化快速发展,高校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计划是根据社会的需求而制定的。在全民健身理念背景下,高校武术教学改革以适应今后的社会发展为出发点去培养人才。学生在学校学好技能和理论,并且把学的东西运用到社区锻炼和生活当中,带动身边的人一起锻炼,有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人人了解运动,人人参与运动,这就需要改革要紧紧跟随我国颁布的重要纲要和重大文件实施。总的来说,进行高校武术教学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让传统武术的优秀文化融入到当代生活当中,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

1.2 多元发展的需求

普通高校的武术教学在技能和理论两方面,教师更侧重于技能教学,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教师往往会忽视武术对培养人体育精神的作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强调,高校体育教学要重视学生体育思想的培养和教育,学好技能的同时,也不忽视理论的学习。全民健身时代背景下,为普通高校武术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那么高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也因此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将会越来越具有针对性,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样才能使学生多元化发展,为今后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理念落后

现今,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学理念一直在沿用传统教学理念,仅维持当前的教学现状即可,这样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好。而武术相比球类运动更加难以使学生接受,武术运动本身的特点就不太具有娱乐性,再加卜教师传统的武术教学理念,武术课就变成一节非常枯燥乏味的课程

2.2 重技术教学,轻武术理论知识传授

目前,普通高校的武术教学比较注重武术技能的教学,缺乏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样只能片面地学习武术的“形”而体会不到武术内在的“神”,所谓形神兼备就是指不仅具有外在的姿态而且还要具备内在的神韵。缺乏理论的学习,就会对武术了解单一。武术作为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它除了可以展现它优秀的健身价值,更应该能体现出它的文化内涵。武术课中缺少理论知识学习,是高校武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2.3 课程内容不够丰富,缺乏新颖性

当前的教学大纲以三路长拳为主再加r.}}}初级的器械套路,另外开设的还有二十四式太极拳和四十二式竞赛太极剑套路,内容较为枯燥乏味。一般的学生学着学着就会失去兴趣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练成多高的水平,也不是为了拿武术冠军,而是通过武术套路的练习,了解更过的中国传统文化还有部分学生是因为选不卜其他课程,被迫选修的武术课,这种被动地学习,再加卜武术项目的运动特点入门较难,教学内容繁琐,就会不由自主让学生感到无味,缺乏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的动作和套路

2.4 缺乏武德的传授

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仅仅进行技术的教授,很少向学生进行武德的传授。这种纯技术教授的方式和武术课的考核方式也有很大的关联,大多数高校武术的考核方式,以本学期学习的一整套套路或者器械进行技术考核,考核内容并不牵扯到武德,就连武术最基本的抱拳礼,很多学生也只是能做出来造型,并不了解其中的内涵。所以,考核方式是限制武德传授的一个重要方面。

3 全民健身背景下普通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策略

3.1 创新教学理念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太适合当前教学发展的需要。在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武术教学要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发展,能够让学生脱离课堂后,在社区、在家里也能进行武术锻炼,这样对武术也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手段,对带动周围人群锻炼起到很大的效果,由此也能够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的身体特点和兴趣爱好等一些方面,制定良好的教学计划,要清楚教学目标,这样不仅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参与武术的热情。再者,在高校武术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不同的,从教师入手,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学习最先进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理念。

3.2 加强武术理论的学习

目前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大多数教师以教授学生的武术技术动作为主,忽略了理论的学习。武术作为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除了发挥它的健身养生价值,也要注重它的文化内涵,对武术运动了解的更深,就越能看到它的健身作用,所以武术文化的学习至关重要。学习武术,我们要先学习武德的内涵,继而学习武术的攻防含义,俗话说: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由此我们可知武德在整个武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去健身去锻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武术理论的学习,教授学生可以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方法。

3.3 丰富武术教学内容

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一方面,要改变期末考核的方式,注重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的转变,真正让学生去学习武术的本质内涵,武术的健身价值,武术锻炼在我们今后生活中的作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武术,传承中国文化。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内容太过复杂,不易于学习,学生本身对武术课的积极性就不高。因此,直接影响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教学效果。教师要不断的丰富教学内容,教一些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例如增加一些武术的器械套路,像刀、棍和九节鞭这类的器械。在练器械的过程中,器械本身的发出的声音就会让人感到很有成就感,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更深刻的了解武术。同时,还应教授一些离开学校后也能经常锻炼的内容。在今后的生活中,也可以使用器械进行身体锻炼。此外,还可以开展一些竞赛,设立奖品,竞赛的内容简单化。高水平的武术比赛,一般都是四段套路,那么把套路简单化后,可以进行一段或两段的武术套路竞赛,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4 注重对学生武德的培养

学习武术最先了解的应该是武德,其次才是武术的攻防含义和它的技击动作。目前,在高校的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武德教授方面相对较少,或者几乎没有,“习武先习德”这句话其实就已经把学习武术的先后顺序排列的较为清楚。所以,教师在进行武术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仅仅教授运动技能,应让学生先了解武德。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另一方面能使学生更能深刻地了解学习武术对我们身心健康的良好作用。

高校武术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武术;有效教学;教学效率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新模式,教育改革的重任刻不容缓,对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成为高校武术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自身潜力,从教学的角度出发改变教学观念,这也是武术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人是具有智力、思想情感、意志力和体力的综合思想的动物,在教学上必须了解这些特点,要求广大教育者从学生心理情感出发,掌握学生情绪和个性的需要,对学生进行理解包容和保护,提供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

1、高校武术教学课程的设计

1.1课前精心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对学生课堂设计的时候,老师应该先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从教学的效果出发,结合武术教学目的进行教学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课堂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组织社团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学习武术的最好方法。例如,我们可以在社团组织一个武术比赛,并设计奖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加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

1.2激情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武术教学中,老师教学的时候学生学习很多时候思想不集中,不能把心思全部用到武术学习中来,这些都是学生生理特点所决定,因此在课堂上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相当重要的,充分提高学生注意组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果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教学组织能力,在进行武术教学的时候学生也就不会听老师的,也就导致教学的效率大打折扣。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中重要的就是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专心学习,从而造成一种良好的教学学习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来学习武术。

1.3建立常规的课堂教学秩序。每天老师在面对课堂中的学生的时候,学生们个性各异活泼好动,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秩序,也就不能很好的将学生组织起来,学生学习也就没有了规定。教师应该将一些固定性的规定制定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共同遵守,维持教学纪律,学生适应了这些规定之后也就会形成稳定的心理,对学习的态度也会更加的认真。例如,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刚开始的时候情绪很不稳定,很多学生的心思并不在课堂中,学生都在各做各的事情。这时候我通常就要有口哨,将学生集合在一起,让学生不心思放在武术学习上面。

2、高校武术教学有效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2.1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要以人为本,首先要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出发,对学生课堂中的感受进行分析,让学生尽量获得知识中的喜悦,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实现情感上的和谐交流,多与学生交流解决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教学,同时要将培养学生的素质和个性发展作为终身奋斗目标,把每一学生的发展和教学结合起来。

2.2民主平等的指导思想。民主平等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形成教师和学生人格的平等,进而建立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的地位要比学生高,教师就是教学的主宰,学生就是学习中的执行者。在新教学模式中,教师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对学生的疑难问题的解答,老师是学生的学习中的伙伴。教师能够温和、善意地对待学生,不将自己的观点和行为方式强加于学生,使其学习能力在气氛和谐、交流充分、思想活跃的环境中不断发展。

3、高校武术教学有效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

3.1给予肯定激发学生潜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是不断的传授本领,而是要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在武术的学习中,老师在教学生一些武术套路的时候,并不是要求学生对每一招进行硬记,主要是要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融会贯通,能够充分的掌握其中的要点,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武术的时候只要他们产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那么学习的时候也就会更加的用功。老师可以利用评语和谈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及时的发现学生的优点,对学生进行鼓励,增加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要给与学生肯定,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学生也就会积极主动的参加学习。

3.2培养兴趣提高学生主动性。高校武术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只要学生对武术学习产生兴趣,武术教学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学生也就会由被动学生变为主动学习,也会影响学生终生学习武术的意识。首先就是要鼓励学生自己多练习,增加学生对武术动作的基础,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自信心,让学生先学习一些简单的动作,同时要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会,老师也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鼓励。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一开始不会武术,对武术没有学习兴趣,这也就是教师的责任,教师要让学生爱上武术,就要先让学生爱上武术老师,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武术教学。

3.3设置情景发挥学生个性。信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外界的环境和气氛对学生的感染,学生也就会自然的跟随,在武术教学中,对于学习兴趣不大的学生,在受到武术教学中活跃气氛的影响下,也会点燃他们心中学习的火花,老师只要把握了这种心理状态,重视课堂情境的设置,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个活动过程中,要灵活设置教学的方法,对教材不能死板,对课堂的动态要时刻把握,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长期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只有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素养,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提供教学。

4、结束语

有效教学也就要求高校武术教学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有一定的改革,主要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具武术教学的特点设计一些具有激发性和引导性的游戏,提高武术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胡亚娟.关于“有效教学”对促进高校武术教学改革之浅见[J].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