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雪的散文

雪的散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雪的散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雪的散文

雪的散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散文教学;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0069-01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强调学生个性阅读的同时,怎样提升阅读效率,实现教学目标的趋同呢?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文体确定相应的重点。对于散文来说,关键在于把握好结构、语言、意境。笔者以苏教版五年级《望月》一课为例,浅析通过抓住“三美”来突破教学重点。

一、抓住语言美,夯实语用训练

散文的语言比较凝练,对其进行品味鉴赏应成为教学的重点。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文本语言进行多元对话,通过对话来走近语言、品析语言、感悟语言,继而实现迁移,夯实语用训练。《望月》这篇散文,虽然篇幅不长,但是语言具有一种诗的味道与意境。

比如“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小外甥在比喻月亮,还有“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具有非凡的想象能力。这里仅仅列举了几句,就透露出了一种调皮和精灵古怪。作者不仅给读者描绘出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小男生,而且在字里行g还透露出作者对小外甥一种浓浓的喜爱之情。

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此进行重点设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强化语言感悟与品析,这样可以推促学生与文本、作者乃至小外甥进行深度对话,在把握文本主题的基础上进行语言的有效训练。比如,可以进行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联想“月亮还像什么”,还有什么“诗的语言”。这样,学生的思维自然被激活,表达也会精彩纷呈。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也能有效推促课堂的精彩生成。

二、凸显结构美,提升表达水平

对于散文来说,其结构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形散而神不散。表面上看,作者海阔天空,洋洋洒洒,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实质上所有的语言,所有的素材,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服务的。因而在散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突破素材表面的凌乱现象,紧扣主题,紧扣中心,即“文眼”,进行结构分析,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针对《望月》这篇散文,其“文眼”就是“幻想”。当然,这“幻想”不是空想,也不是毫无根据的想象,而是围绕月亮进行描绘的。因而教师在分析中,需要扣住“幻想”这一“文眼”,按照顺序分析江中之月、诗中之月与想象之月。诚然,月亮不仅是这篇散文的意象,更是其主要内容。比如开头提到“夜深人静”,结尾提到“凝视着月亮……”前后照应,让整篇文章浑然天成。同时,一个省略号又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结构仿写,比如小草、雪,等等,甚至可以按照“幻想”主题进行仿写。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把握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结构,而且还能推促学生进行表达迁移,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突破意境美,培养审美情趣

散文如同水墨画一样,追求的是意境。分析散文,如果只停留在语言结构上,那么对于散文的把握还是肤浅的。只有深入散文之“意”,切实做到与作者进行对话,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情感的共鸣。散文的“意”更多的是指作者所流露出的情感。这种情感一般不是直接表达出来的,而是借助一定的景物、一定的事物来表达的。作者通过具体事物的描写,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继而与作者产生一种类似的心灵感应。

对于《望月》这篇散文来说,其“意”应该是对小外甥的喜爱,对月亮的赞美;“境”则是指文中的人和相应的景。通过语言描述,将人和景融为一体,则是作者所要表达的独特感受。比如,作者与爱幻想、聪明可爱的小外甥一起背诗、赏月,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这里分析意境,发现其中的美,对于学生来说,属于教学难点。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培养其审美意识。研读这篇散文,其价值是隐藏在文字背后片段描写中的特定感受,即作者对小外甥的喜爱、对自然景色的一种由衷赞叹。分析此文,需要挖掘其原生价值,紧扣教学目标进行取舍。这样才能让散文教学更加高效。

雪的散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现代散文 情感 体验 引领

在江苏普通高中的语文课程中,《现代散文选读》是作为选修课课程设置的。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现代散文的兴趣,对中外现代散文的艺术面貌有大概的了解,对散文的艺术特性有初步的认识,积累散文鉴赏方面的经验,唤起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所选的散文都凝聚着作者的深情,是作者情感的外在表现。抓住了情感,就抓住了探究现代散文的钥匙。学习时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对散文文本中的情感进行探究,感悟情感,提高学生的情商。

一、挖掘文中的情感,感受现代散文的魅力

《现代散文选读》共设置了六个模块,以情感为标准区分,每一模块所选的文章的情感有相同之处。“活生生的这一个”模块主要表现人际间的至情:父母子女的亲情、对师长的尊敬、对友人的关爱、对古人的仰慕等。“难以忘怀的故事”模块主要表现对往事的缅怀之情。“是什么让我们感到”模块主要借助自然界的事物表达对人物、自然的深沉感触。“文字绘出的图画”模块主要是表达对大自然造物的礼赞之情。“人与物的对话”模块主要借助物表现人对往事生活的眷恋之情。“感性与理性同样有力”模块主要通过议论表达人对物的情感、理解并上升为哲理去感悟人生。对于每一模块文章的学习,教师应充分引领学生挖掘散文中的情感资源,特别与学生情感世界相关联的资源,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相链接,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现代散文的欲望,深入文本中,才能真正感受现代散文的魅力所在,让散文的情感光辉照亮学生的内心世界。

例如学习的《我的母亲》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挖掘文中母亲对“我”情感的两面性――既严厉又温情。这与学生父母对他们的情感一样,学生能够谈谈自己的感受,容易理解对母亲的情感,母亲对他的爱护、严厉,就会清晰地浮现母亲的光辉形象,才能体会文章虽然文字质朴、事件平常,但情感真实而伟大,这就是令人敬佩的魅力所在。《我的一位国文老师》、《送考》等教学也和本文一样。

二、在课堂教学中突出情感体验,以情感引领课堂

诗专情,其实散文也专情。《现代散文选读》的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对散文中情感的体验,以情感引领现代散文课堂教学,让课堂成为学生与文本、与现实生活进行情感交流的桥梁,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成为其破解散文内涵的密钥,突破现代散文教学的难点,享受散文带给我们的知识、智慧、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学生在课堂上用心体会文中的情感,自己的情感也会受到触动甚至震撼,精神上也会接受洗礼。这样学生自然会在课堂上人随心动,心随情动,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探究、交流活动,课堂教学将活跃而高效,成为学生、作家、作品情感交流的平台。

例如学习王英琦的《看社戏》,首先要突出文中情感:对艺人们艰辛生活的同情,对底层弱势群体生存的礼赞,对生命平等的尊重。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展示农村艺人们的表演和生活状况,也可以让学生讲解自己所见到的表演情景,用真实的生活场景带动学生体会文中底层群体的不易和生存的努力,从而理解作者对尊重生命平等的呼告。让这种情感理解贯穿课堂教学始终,会使文本解读的重点得到突破,让这种情感引领学生走入现实生活的底层,关心身边的底层人、普通人、平凡人,还原生活的平凡、真实,才会使学生懂得生命平等的真正含义。

三、拓展情感,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对于现代散文中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应加以拓展,延伸到群体、生命、人生、现实生活等,回归情感的本源,呈现情感的抽象性、上升性。学生的情感正处于复杂的培养期,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处于升华期,这两者是情感的两大方面。通过散文文本情感的鉴赏、拓展体验,让学生的情感接受生活的洗礼,加深对生活、人生、社会的深层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平。

例如刘鸿伏的《父亲》,文章写了父亲的质朴与关爱,将父爱之情写得炽热深沉、哀怨动人。教师应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找出描写父亲质朴的细节及表现父爱的事情。首先让学生感受文中父爱情感真挚,对文中情感加以拓展:父亲的质朴可以拓展为对土地的眷恋、对城市的恐慌;父爱可以拓展为人性的真爱之情等,接着让学生谈谈父亲对自己、对家乡的情感,就能使学生感受到过去不在意的父爱,让情感回归,浮现过往的生活场景,再次回到文本时,对文本的理解就会得到升华,心理感悟也会深刻而真实,文中的情感就会对学生的情感发展起到指导和促进作用。

四、披情入文,为情而文

高中生大多在作文时对如何自然地表达情感仍感到难以把握,《现代散文选读》中的散文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和借鉴,是最好的例子。《现代散文选读》中的散文无论是写人、记事、抒情、写景、状物、议论等都注重情感的自然、巧妙的流露,让情感随所写的人、事、物、景的出现而自然宣泄、抒发。学习时教师应根据学生个人作文优缺点的情况,选取适合学生学情的抒情方式指导学生,让真实的情感融入文章,让他们的文章是为自己的情感宣泄、抒发自然迸发而作。既不是干瘪的叙述、描写,又不是嘶哑的煽情、无序的表达,不是为文而文,而是因情而文、不得不文。

雪的散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三突出;三不能

一、突出人文性,不能淡化工具性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人文性的因素被放在了教学目标的首位,教学中更加突出了语文的内涵和魅力,着重展示了语文的本色美。但是我们在突出人文性教学的同时,也不能完全忽视语文的工具性,要知道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高度统一的。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只是追求形式的出彩、氛围的热闹、花样的百变,而不注重书声琅琅,揣摩文字,欣赏词段和对独到的分析和见解的表达。试想,如果学生不会读,不会写,结结巴巴,错字连篇,语病不断,那么良好的文学感悟力要来何用?只是空中楼阁罢了。因此教学中,不仅要重视与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还要对听、说、读、写这些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教学。

二、突出自主性,不能放任自流

新课程标下的教学设计更加注重知识的生成和构建,淡化了预设和讲授,不仅要求课堂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而且也准明确指出要以学生为中心,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是在我们实际教学的应用中却出现了不少弊端,由于教师的认识不够,出现课堂上老师讲得少,学生自己没有主题,乱哄哄地讨论,看似课堂气氛活跃,但是学生知识和能力却没能得到实质的提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光顾着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获得表面上的“自由”,使教学成为“放羊式”教学,而要恰当地发挥自己的组织和引导作用,要做一个称职的“牧羊犬”才好。

三、突出合作性,不能忽略独立思考

雪的散文范文第4篇

一、把握练习内容,分块收集习作素材

古人说"无一物不可以入文","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能收集并写出文章的事物可谓浩如烟海,写作信息无可限量。文章所反映的主旨,由于经过艰苦的选材过程及思维方面的沉淀,通过"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人为创造活动之后,如此无限量的写作信息,却必然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同时代基调,阶级色彩,社会道德意识,民情风俗观念,集个人而成的群体粗线条情感喜恶的规范和影响。这样,在特定的时代或时期,就把无形的写作信息无意识地纳入或宽或窄,或深或浅,或长或短,或浓或淡,或急或缓的创作主渠道中。这些创作主流,虽也呈现出纵横交错,繁杂纷呈的特点,但一定程度上却粗线条地、清晰地凸现出了短期内不易变更的题材集中意识。准确把握这些有形题材,以此设置习作达标规程并明确达标原则,在实践操作中使之具体化,就会减少作文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作文教学日趋合理化,制度化和成熟化,体现出作文教学的科学性。

宏观上把握好训练题材内容,使学生对作文训练有一明确的标的。这就要求指导者积极关注生活热点话题,重视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收集和研究。要完成此项工作,指导者一人足可胜任,但付出艰辛努力的是时却带有极大的刻板性,可适当"抛砖"(明确方法,做出示范)而"引玉"(要求学生参与进来,争做确定题材内容的先锋),题材内容一经确定,就要围绕它做好系统收集素材的工作,可完全放给学生,分任务到组别,成块状收集材料;教师只负责划分并审订材料而成册,把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

二、练就拟题功底,增添作品亮色。

没有一个新颖、别致的文题,读者对于整篇文章,从心理上说,一开始就有一种慵懒,困倦的情绪。文题拟得好,对一个有一定学养,训练扎实的高中学生来说,文章已成功了大半。那么,如何拟题,使之更具美感效应呢?

⒈抓关键句拟定文章题目

有的文章,在确定材料后,文题的确立一时难以定夺。而作品中人物的某句话或作者直抒胸臆的语言,在文中有紧扣主题、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对内容而言颇具提纲挈领的核心效应,便可适当考虑以之为文章题目。80年代中期,《送你一只金凤凰》问世。作者反映的是随着党的政策好转,人民生活日益富足的社会现实。作者把如此宏大的主题放在一件极小的家庭生活矛盾中来深化。家景不好的莲姑向狭隘自私的桂嫂借春花牌自行车一用,在自行车出小毛病之后,桂嫂扬言要莲姑赔偿损失费;文中有莲姑一句气话"秋收结束,我送你一只金凤凰。"一句平淡的话,被作者别具匠心地用来做题目,却显得极有深意,把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日渐走上幸福之路的主题深刻反映出来。

⒉围绕材料来拟定文题

名家作名文,离不开想象和联想两种心理活动过程。指导学生巧妙运用联想习作,是高中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高中大部分学生常写出因思路堵塞、视野不广而就事论事、就事写事、写完了事的文章。这些联想不丰,味道不足,干巴,瘦弱的羸弱体文章,有如先天气血不足,后天有失调养的少年,蔫瘪而列丝毫生气。这是指导者的心头大忌。而联想却加强了众多事物间的联系,使众多事物抱紧成团,让材料内部体现出较强的类比性及对比度,我们从积极修辞的角度,可审视到这种类比性及对比度给文章带来浓厚的和强烈的美感效应。如余秋雨《腊梅》这篇散文,文中体现了某医院护士小姐们凭着高尚的敬业精神,以极富生活情趣的具体活动--雨中护花,雪夜护花,雪地数花等感人至深的情节,拨开了弥漫在众多身患绝症的病人心灵天空上的厚实阴云,使他们在朵朵含笑绽放的腊梅花下重新激起了对生命的强烈渴求。最后全都病愈出院。文章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的原因之一,就是把基础材料(病人在护士小姐的精心护理下病愈出院)与联想材料(梅花不屈从于恶势力,与风雪相抗争的高洁可喜之性情),通过联想结合在一起,紧扣住材料之间的类比性,围绕联想材料来拟定文题。

雪的散文范文第5篇

分析 逃避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等到高考真正临近,发现自己为自己编织的梦境轰然倒塌的时候,我们会被惊得瞠目结舌,但那个时候一切都为时已晚。高三还是需要清醒头脑,勇敢地面对孤单和学习上的一切问题,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很多同学熬夜苦读,大打题海战术,仿佛为了高考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然而,这样拼命地学习,却换来白天课堂上的昏昏欲睡,在校学习效率不高。怎么办?咖啡、浓茶顶下来。可是,记忆力在急剧衰退,注意力也很难集中,更可怕的是很多同学吃尽苦头,成绩却不升反降!

分析 敢于吃苦只能算是“勇者”,高考还需要我们以智取胜。于是,领会高考要旨、遵循学习规律在高三显得越发重要起来。正确的题海战术是让同学们通过做适量的题培养一种做题的感觉,能够在解题的过程中快速找到答题的思路,而并非一些同学所认为的,盲目地做大量的难题、偏题、怪题。

熬夜牵扯出学习效率和学习时间的矛盾。很多同学会困惑,熬夜学习可以争取更多的复习时间,却会导致白天学习效率低下的恶性循环。如果不熬夜,睡眠充足,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学习效率提高了,然而学习上的漏洞和缺失又没有时间弥补。要想协调好这个关系,就需要同学们寻求学习时间和学习效率之间的平衡点,实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相关期刊更多

冰川冻土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首都师范大学古文献研究中心;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