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情感散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蓄情;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1-0156-02
散文是主情的文学样式,它强调作者独特情志的抒写,王充在《论衡·超奇》中说:“精诚由中,故其文语感动人深”。这里所说的“精诚”,就是激动、真挚、深厚的感情。冰心在《关于散文》中亦云:“文章写到了有风格,必须是作者自己对他所描述的人、物、景有着浓厚真挚的情感。他的抑制不住冲口而出的,不是人云亦云东抄西袭的语言,乃是代表浓厚真挚的情感、独特的语言。”散文只有饱含着浓郁的情感,才能感动人,鼓舞人,打动读者的心。可见,“情感”是散文的生命。
散文既有这样的特质,那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如何启导学生的情感必然是散文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实践证明,充分的蓄情,能有效点燃散文教学的情感火焰。
蓄情,就是创设情境。情境,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很重要,它使有关教学的各种元素融合在一起,达到心灵沟通,思想撞击,从而共同进入文本的境界。好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找到新知识的停靠点、参与的切入点和思维的激活点,促使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创设情境就是教师用各种方法营造出情感的磁场,为学生和作者、编者心灵的沟通铺平道路,架设桥梁。
一、充分蓄情,导入新课
新颖独特的导入语可以起到一鸣惊人的效果,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教师可以用语言导入创设故事情境,用音乐导入创设审美情境,用画面导入创设直观情境,用实物导入创设真实情境,用表演导入创设活动情境,用问题导入创设问题情境,用三维动画导入创设虚拟情境等。当然,这些手段并不是孤立的,实际操作中往往可能兼用好几种方法,只是有所偏重而已。在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速的今天,多媒体更成为课堂的宠儿,为创设情境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例如学习《我的母亲》时,可以这样来创设情境:先播放《懂你》MTV,稍作停顿,然后深情地说:“同学们听过这首歌吗?喜欢这首歌吗?知道它为什么会响遍大江南北吗?因为它歌颂的是超越时空界限的、在天地间永恒激荡的母爱。谁不是为人儿女?谁又没有沐浴过母爱的光辉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邹韬奋先生的《我的母亲》,去认识一位20世纪初的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在这里,有令人潸然泪下的弦律,有母亲辛勤劳作的画面,有如泣如诉的歌词和导语,它们交织成一个令人感动、心酸,感觉真诚的情境,形成了歌颂母亲的审美空间,有助于学生感受母亲的“可爱的性格”、“努力的精神”和“能干的才具”,进而理解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二、充分蓄情,朗读课文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对于散文这种意蕴特别深厚的文体来说,读显得十分重要。散文教学时,要创设情境,朗读是不二选择。如教学《济南的冬天》,除用张瞳的演读渲染气氛,引学生入境外,还可以多采用读的方式,创设情境。在感受阳光朗照下的小山这一段,让学生合上书本,听老师的范读,我们老师朗读虽无名家之范,但至少能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通过听读,学生感受到了济南冬天阳光朗照下的小山慈善、舒适的特点,为体味语句打下基础。在体会济南冬天的水的特点时,可用配乐朗诵的手段,轻快的曲调,定下了赞美、惊叹的感情基调,再加上几遍的读,水的特点、作者的感情不言而明。
再如品读《春》中的“春风图”一节:“‘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一句中引用的诗句读得一字一顿,“母亲的手”和“抚摸”两处用重音连读,读得语重而情深,让人感觉到春风的和煦、舒坦和柔情。“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这句读得气徐声柔。“泥土的气息”和“青草味儿”读重音,给读者以嗅觉上的美感。学生在教师的朗读中进入角色,不仅仿佛置身于万物复苏、争奇斗妍的春天之中,而且将从这篇散文的形象美、绘画美、音乐美中受到强烈的感染熏陶,唤起感情的共鸣。
三、充分蓄情,展开联想
有人说,联想是散文的神经,没有联想就没有散文。读《济南的冬天》,我们都有深刻的感受,老舍真不愧是一位语言大师,在许多看似漫不经心的文字下面,却给我们营造出了许多美丽的意境。要感受这些意境,我们不妨创设一些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舒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想象这样的画面:一个老人,坐着摇椅,在暖融融的阳光下,眯缝着双眼。或想象冬天某个阳光朗照的午后,我们躺在草地上、黄草山上,晒着阳光的情景。 又如《荷塘月色》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语言的中介,进行联想和想象:一幅光影相间,淡雅朦胧,明暗相宜的月下美景,并感受出景物中寄寓着一种至情至深的意境,正是在这个特定的景情中触发了我们的情感,激起活跃的想象,仿佛隐约听到远处小提琴演奏的美妙旋律,琴声飘忽不定,也仿佛感觉到月光与荷叶也颤动起来,但颤动又不十分分明,此时此刻学生便会不由自主地生发出一种喜悦和满足,感到一种心灵的震颤。在散文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展开联想,有助于他们将已有的情感经历,相似的生活情景联系起来,从而进入文章的意境,并拓宽情境。
学生的散文学习是从情感唤起开始的,以情感体验贯穿全过程,并以情感积淀和养成为最终结果。蓄情犹如交响乐中的序曲,有“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它进行的是一个思维方向的引导,将各种各样的情绪调整到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中,为引导学生开掘情感的源流提供了帮助。
一、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
列宁曾十分强调情感对人的认识和逻辑思维的调节作用,他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散文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力求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新课的导入,教师可以运用声情并茂的开场白,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 情境中。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段给人的美感非同一般,作为鉴赏,就需要体味这种美感的产生过程。我们可以见出该段重点是何塘的月色,故文中先用一笔喻写月光,用“流水”似的“泻”来形容圆月的普照,给人月华似水的真切的感受。“薄薄的青雾”句看似唐兀,实乃紧扣住“月色”二字:上有月光映照,下有荷叶反射,白雾便成若有若无之青雾。透过薄雾看荷塘,景物皆如此朦胧飘忽,作者便用“像笼着轻纱的梦”句来形容,“梦”为喻体,恰好是月色之美,美得令人感到不真实的写照。至于下文的“梵婀玲”“树影”都是构成此段美好意境的绝不可少的一环。总之,在这幅画面中,月光、荷塘、青雾,造成了绘画的构图美,明与暗,层次和色彩造成视觉上的美感,小提琴演奏名曲,给人以音乐美,造成听觉上的美感。
我们在进入这样的场景时,充分领略荷塘月色的美时,心又怎么不能意会到作者此刻面对的幽静和宁滥的那般平和宁静的心境呢?而联系上下文,因“噪”而觅“静”,因“烦”而觅“宁”,这般心境背后的烦忧和“不宁静”也就见出一斑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如是必显。”正是揭示了此种情形下的鉴赏方法。
二、 品析词语,开拓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
对于那些洋溢着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要让学生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开拓其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品析文中极富艺术表现力的词语,引导学生深悟文中深层意蕴所包含的艺术美、哲理美和情感美。“词以一字为工”。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一些精彩的语段及词句作赏析、揣摩,体味祖国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如教学朱自清《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在赏析“月下荷塘”这一极富诗情画意的语段时,可引导学生揣摩“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丰富内涵,品味“羞涩”、“袅娜”等词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情趣;在赏析“塘上月色”这一精彩段落时, 可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月光的一系列动词“泻”、“浮”、“洗”、“笼”, 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些词在描摹景物上有何特点?”(以动态的词描写静态的景)、 “营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通过指导学生仔细揣摩作者在用词遣句方面的功力,体味文章的意境美。 现在学生阅读易犯的毛病是不求甚解、浏览情节,对一些精彩的细节描写、景物描写总是一掠而过,因此,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点拨,让学生在鉴赏语言的过程中, 提高语言理解能力,深刻体会作品的内蕴美,通过对美的形象的感受,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去领悟它所包含的人生意义和美学价值,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师还可以 通过联系具体语境对语言进行分析比较, 使学生对作者选词造句的深意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样是朱自清的中“塘上月色”这一段落,为加深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微和妙处, 教师可以找出其它同义和近义的动词让学生作比较,如把“泻”换成“淌”或“照”,把“浮”换成“升”,把“笼”换成“包”, 表达效果又有何不同?指导学生比较分析,在思索中让学生领悟语言的丰富内涵,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 教师只有创设具体的语境,让学生通过比较来揣摩、领悟, 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吸收这些典范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审美想象和审美创新能力,提高语文素质。
三、情感诵读,体验思想美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就是要使学生在语文文字的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能力,并且有机地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饱含感彩的语言,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情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文学作品的成功朗读,可直接给学生一种美感。它会将无声的语句变为有声的语言,通过对文字信息的再创造,把课文中最美、最富情感的地方凸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收到“其义自见”的效果。
在讲授《我与地坛》这篇课文的时候 ,首先我播放了伴着低沉音乐的朗读带,在听读的同时让学生认真感受史铁生的不幸命运,带领同学们走进了一个很丰富的情感世界。尤其是讲到母亲,史铁生用明净细腻的文字把母亲对他的爱写得淋漓尽致。“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母亲无言地帮儿子坐上轮椅,又目送他远去,还因为不放心而经常去园中寻找他,但母亲最终在四十九岁时便离开了这个世界。物是人非,斯人不再!母亲的离去让史铁生在刹那间理解了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这理解是不是来得晚了些?要不然怎么会有他字里行间的痛彻肺腑? 讲到这里的时候我让同学们联系一下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行为。然后我又一次播放了朗读带,同学们都是满含泪水地在听。“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借此机会我教育他们从现在开始,要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缘分,要好好地生活学习。……看着同学们动情地阅读,紧蹙眉头书写的情景,我很欣慰。至少,结合这篇课文我所进行的情感教育是成功的。
四、音乐作文,审美创新能力的再迁移训练。
有一种爱叫保密
人生真是奇妙。当初偶然相识,一眼就看上了他,觉得他是那么完美。不顾全家人反对,非他不嫁。时光如流,婚姻的琐碎,家务的繁重,磨光了她的耐性。两个人天天在一处,她看到了的全是他的缺点。一把家务不会做,工资不高,不懂浪漫……
吵架是不可避免的。他指责她婚后像变了一个人,张口就是钱钱钱。她反驳道,没钱怎么过日子?跟着你,喝西北风啊!他怒道,我没钱,你找有钱人去!她一跺脚,找就找,离婚!
分手后,她去了南方。人在异乡,格外寂寞,往昔历历,挥之不去。记忆如潮,一浪浪高涨。她便一遍遍说给别人听。
三年后,她从南方归来。回单位上班第一天,她竟然巧遇他的新妻。她默默地想,原来,他从来就没有爱过我。刚分手,就投进了别人的怀抱。
那女人看上去温婉秀丽,邀她午休时一起喝茶。本来应该拒绝的,可是,她却一口答应了。这决定,让她自己也万分吃惊。
茶吧音乐低回,她静静地听那女人述说。原来,在那女人心中,他爱的依然是她,而不是自己。证据是,那女人曾经无数次追问过他与她共同生活七年的点点滴滴,而他,却一个字也没有说过。她听了,不以为然。轻问一句,这能说明什么?
那女人轻叹一声说,怪不得你们会分手,你真的没有读懂他。这说明他依然爱你,你们的过去,只属于你们两个人,那是你们共同的秘密。
一语惊醒梦中人。此时,她才明白他的爱是何等深邃,他的心胸是何等宽大。爱在心头,是需要时间去验证的。爱的方式,是需要心灵去感悟的。她终于明白,尘世间,有一种爱叫保密。回想起从前的一切,看到了他的宽容与忍让。啼笑因缘,夫妻琐事,生活中不无艰辛,却也充满乐趣。原来他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爱情,那就是,爱你,将与你有缘的日子尘封于心,不说给任何人听。这种爱,其实也是一种尊重。尊重曾经共度的岁月,尊重彼此曾有的相守。也正因此,那曾经共同经历过的酸甜苦辣,如窖藏的美酒,愈加甘醇。岁月不老,记忆生香。原来,这世上,有一种爱叫保密。
爱我,就给我“安全感”
结婚十年,心理上一直缺乏“安全感”。总觉得婚姻不稳固,老公心太花。一时半刻也不敢掉以轻心,生怕有一天老公出轨。
我偷偷查看老公的手机,看到肉麻短信就厉声质问。老公无言以对,只能说,你爱咋想你咋想,反正我对婚姻是忠实的。他越这样说,我越不相信他的话。我调出话费单一一排查,找到一个凌晨五点打来的电话号码。电话拨过去,是一个女人接的。我关掉老公的手机,心在颤抖。
检查他的每一件衣服,规定他晚上12点必须回家。控制他花钱的数额,以为这样就可以万事大吉。而这样做的结果,是更加惹怒了老公。我们终于分手了。
再次踏入婚姻殿堂,我对自己,对生活都缺乏信心。静静的午夜,我和他促膝交谈。我问他,你如何让我忘却我的前夫呢?他说,我试试。
此后的每天晚上,他都要陪我聊天一小时。亲密交流,沟通思想,让我觉得轻松。原来每个已婚女子都需要一个耐心的听众,那就是自己的丈夫。拥我入怀,轻拂我的秀发,握着我的手,他沉静地听我述说心中的困惑与苦恼。也许,女人天生有倾诉的欲望。也许,并不需要答案,说出来就开心。
在他温柔的注视下,在他温暖的怀抱里,我的心,平静安祥,如美丽的高山雪湖。
不去查看他的手机,因为我放心。偶尔晚归,他一定会提前告诉我,让我先睡,是那么体贴。于不经意间,我发现自己变了。幸福感伴随着我,我微笑如花。
宁静的夜晚,我们倾心交谈。他说,我做到了你希望我做的事。我想了又想,是的,不知何时,我已经把前夫淡忘了。
他说,其实,你以往的婚姻之所以难以持续,是因为你心里没有“安全感”。你觉得他像风筝,而线又不在你手中。所以你焦虑,你多疑,你害怕婚姻土崩瓦解,你担心围城有一天全面坍塌。“安全感”对女人来说很重要。而你的前夫根本就无视你的这种心理需求,说到底,是他太自私。或者说,是他不够爱你。试想一下,如果家是温馨的港湾,那么你的心怎么会风雨飘摇,到处流浪呢?
我们深情相拥,我庆幸第二次与婚姻,我找到了一个肯给我“安全感”的好男人。而他之所以肯给我安全感,是因为他爱我,胜过爱过自己。
爱我,就给我安全感。
谢谢你曾爱过我
她是一个诗意女子。结婚伊始,满怀幻想,以为那是爱的天堂。不久就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婚姻的琐碎磨光了她的耐性,他们常常争吵。争吵的结果是他出了门就一去不归,杳无音信。再后来,就有风言风语传来,说他有了外遇。
寂寞长夜,她无语泪流。无以忘忧,她开始上网。就这样认识了诗涛。他是一名记者,散文诗写得美不胜收。
她在他主页留言,并做一首小诗。他回复,也回敬一首小诗。
缘即爱情。他那么狂热地追求她,对她不停地慨叹,恨不相逢未嫁时。时光荏苒,一晃半年过去了。
她嫌他的追求太直率,想删除他的QQ号。他说,你删除吧。删除的只是一个号码,而你,永在我心中。
泪,静静地流下来。她这才知道,她早已爱上了他,一个诗意,温柔的人,虽然,他比她小10岁。
相爱的感觉真好。每天,爱如阳光,围绕着她。爱如琼浆,似乎永远不会饮完。她在他爱的注视下,任性,撒娇,说生气就生气,说发火就发火。而他,永远是那样温情,像哄小女孩一样哄她开心,逗她笑。他工作忙,她去看他。越过千山,她如风一般出现在他面前。
他们紧紧相拥。
相聚的时光短暂,她执意要返回故乡。他挽留她,愿与她在青山绿水的南方小城共度一生。她却想起了婚姻的责任,心中对老公怀有深深的歉疚。
没想到的是,有一天,老公回家,径直提出离婚,连一句过渡的话也没有。作为女人,她对家庭本身依然十分依恋。她说,只要你好好跟我过日子就行,我不离婚。
老公很坚决,说,一定要离!瞬间,她想起了远方的诗涛。她说,离就离。
就离了。
从民政局出来,她潸然泪下。诗涛知道了,对她说,不要紧,有我呢!可是事实上,不是这样。网恋,是那样不可捉摸与不可把握。相聚日短,分离时长,爱被时空相隔,渐渐走向疏远。爱的海洋,从前波飞浪卷,一望无垠。而今,爱已退潮,她无力回天。
在她的质问下,他终于说了实话。他爱上了别人,一个女同事。她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她想说,我是因为拥有你的爱才离婚的。现在,我在坚守爱情,你却另有新欢。她再次想删除他的QQ号。
静静的午夜,愤恨与哀伤交织在她心中。想起一句话,她火气顿消。纵然飞蛾扑火,蝴蝶也越不过沧海。
她泪光晶莹。
混沌初开,天造地就。上千万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地壳运动,使坚硬的地壳居然泥一般绵软地被层层推挤隆起,造成由偏西北朝东南走向的十几条皱褶。就此而隆起的青藏高原,同时有一股神秘之水,随着大陆的猛烈上升在岩层间曲折寻路悄然上涌。江河之源,生命之源。事物变化万般精妙,都是为人类和人类文明的出现奠基。
“涓涓河水由小而大而渐远,听那水声,四下里仿佛重新睁开了眼睛,天地乾坤充满对生命新世界的安然期待。”作者以精练而诗化的语言,饱含激情地描述母亲河的来历时,读者的情绪不由地被感染,随着作者的笔墨所至,一同去想像和感受那翻江倒海、惊天动地的一幕!那么,最初是谁对母亲河这般眷恋、又是这般的感受?是高原人!“在青海,具体地说在青海南部,我们有这样一群人与中国两条最大江河之源同生同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作为母亲河最初开创并产出的见证者和陪伴者,他们生于此,长于此,始终处于与自然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既矛盾又和谐的境地。这里的人们在与自然的相处中,既受惠于自然,又受制于自然。他们不仅在烈风与紫外线的吹灼和烤炙下,获得强悍的生命力,并且能够最先感受到母亲河对人类所蕴含的生命意义。高原作为这里的人民世世代代特定的生活环境,构成了他们能够在其中直观自身本质力量的对象物。
于是,由此产生的对母亲河的敬畏意识和保护意识,以及高原牧民不杀生、护生灵、戒污染、祭祀圣山圣水等约定俗成的信条守则,他们对人类生存的大慈大悲、生命意义的大彻大悟,凝结为高原牧民的神圣的宗教情感和悲悯情怀。作者的《我所认识的河流》之二,从母亲河与人类生死攸关的层次和意义上,揭示了高原人与自然之间特有的对应关系:“揣摸江河上源人们这种始终替水考虑的心境,是那样悠远和绵长,那样深切冷静――就好像,站在高原上的人早已望见了:几条大江中下游广大地域上,多少生灵在等水用水。是啊,人们应当能够看到,那时一个全世界最庞大的人群,水与之须臾难离生死攸关。当人认清了这个,觉悟就大大升华:这源头之水,并非普遍随意之水,它是天地专门特意的赐予,不可不善待之――‘我们不应该把水弄脏。不可不敬奉之!’一次在青南有人真的这样说。”这样的文字叙述,其口吻和主旨所昭示的不是大自然对人类的狰狞警告和残酷提醒,不是意味着荒凉和死亡,亦不是假借上帝的名义赐予人类的施舍或者恩赐,而是作者由反思自然而反思人,进而反思人的生命本源,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角度所持的生态观,亦是从人与自然亲情关系的角度阐释的生命哲学。显然,散文将读者带进那片充满诱惑,又令人向往和膜拜的“神的世界”,不是对大自然神秘力量的屈从和祈求,它所包含的自然意识就是人的意识,神的世界最终映现的却是人的影子。作品在大自然的人格主题的点染下,折射人类生存的普遍境遇,使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中因生态意识的渗透而获得了新意和新质。
小学的时候,我就读过朱自清的散文集,其中的《背影》、《匆匆》、《春》等作品都是我喜欢的。尤其是《荷塘月色》一文更令我爱不释手,我几乎背下了文章的每个段落。暑假,当我走进清华大学,再次捧读先生的这篇抒情散文时,竟感到自己离朱自清老先生那么近,心里也颇不平静。
那天,我依旧和妈妈来到清华园,坐在池塘边我拿出朱自清的散文集,轻声地为妈妈朗读《荷塘月色》。“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读着读着,我似乎觉得阴森的小路在柔美的月光下显得不再令人害怕,作者一边独处,一边欣赏美丽而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一阵微风吹过,淡淡的荷花香也令我为之一振,放眼望去池塘中那一大片盛开的荷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妩媚动人。我仿佛又听到了作者的声音“我看见了荷塘”,田田的荷叶,零星在荷花,风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旷神怡。夹着薄云的淡淡的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作者用光与荷花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栩栩如生,淋漓尽致。我不仅在作者笔下尽情的赏花观月,而且还置身其中,我陶醉了……突然美丽的、柔美淡薄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围着蓊蓊郁郁的树,树间透着光,可是光却是如此的无精打采,这时的主角几乎成了热闹的蝉和蛙,可是作者却什么也没有。虽然我很难体会作者当时的无奈和彷徨,但我的心仿佛也随作者回到了起初的不宁静……
朱自清在先诉说了自己的不宁心境后,描写了一个宁静的与现实不同的环境??荷塘月色,通过对传统的“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和高寒孤洁的明月的描绘,象征性地抒发了自己的洁身自好和向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他为排遣心中的郁闷,夜深独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一个人,静静地看,悄悄地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他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并深情地发出了内心的声音:“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意犹未尽,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着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从这篇文章中我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对黑暗现实生活的厌恶和憎恨。他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不被“”所屈服,与“”作斗争,而我生活在这么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中,更应该好好的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奋发向上。荷塘月色的美丽可以使人暂时忘记忧愁,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拉进了我和作者的距离。希望以后我再与荷塘相见时,已能真正读懂作者不宁静的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