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原电池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教材分析:化学能可以直接转化为热能、光能等。化学能和电能的转化则必须通过一定的装置。研究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装置、过程和效率的科学叫电化学,其应用很广泛,如电解、电镀、电冶金、电池的制造等,本节内容有利于学生了解电化学反应所遵循的规律,知道电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同时一些有趣的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树立研究化学的志向。
必修2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等的基础上已经学习了Zn―Cu稀H2SO4组成的简单原电池,初步了解了原电池原理,本节进一步介绍带有“盐桥”的复杂的原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通过对原电池中闭合电路形成过程的分析,引出半电池、盐桥、内电路、外电路等概念,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原电池构成和工作原理的认识、应用。
内容结构上具有上承氧化还原反应,下启电化学腐蚀和防护、化学电源、电解电镀等并与能量转化,元素化合物以及电解质溶液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教材。
2.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已经在《金属的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基础上学习了Zn―Cu稀H2SO4组成的简单原电池,初步了解了原电池原理、正(负)电极、电解质溶液的选择以及电极反应产物的判断。
能力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观察、思维和自学能力,但分析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二、教学目标
Ⅰ.知识目标
(1)判断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了解设计原电池,选用正、负电极的原则,电解质溶液的选择及电极反应产物的判断。
Ⅱ.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从实验中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培养学生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方法。
(3)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Ⅲ 德育目标:树立正确的能源观,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等。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包括带盐桥的原电池)
2.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教学难点:原电池的原理及其应用(包括带盐桥的原电池)。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启发发现、讨论法。
五、教学用品
大烧杯、电流表、铜片、锌片、导线、稀H2SO4、苹果、酒精溶液、盐桥。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提出问题:从原电池在生活中的应用入手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演示实验设计成学生分组实验并设疑为:
2.学生实验
实验一:将铜片插入稀硫酸溶液中
实验二:将锌片插入稀硫酸溶液中
实验三:将铜片和锌片同时插入稀硫酸溶液中,但不接触
[设疑]为什么上述实验都是锌片上产生气泡但铜片上没有,写出离子方程式?
实验四:将铜片和锌片同时插入稀硫酸溶液中,并用导线连接(有气泡产生)
实验五:用干电池证明实验四中的正负极
[设疑]①是什么气体?②Cu片上产生H2,是否说明铜片能失去电子?
[提出假设一]铜片若失去电子,应观察到什么现象?
[启发学生思考]铜片若失去电子,应看到溶液成蓝色而实验无此现象,说明H+得到的电子不是铜失去的!
③H+得到的电子哪来的?④锌失去的电子如何传递到铜片上?沿导线呢还是从溶液中?怎样来证明?
[提出假设二]若电子从溶液中传递到铜片上的,那么在传递过程中H+就能获得电子产生H+,而实验中却看到的是在铜片表面上看到气泡。电子若沿导线传递则可以用电流表来测定,引出实验六
实验六:将铜片和锌片同时插入稀硫酸溶液中,并用导线连接且在导线之间连接一电流表
[设疑]若将上述装置中的稀硫酸溶液换成酒精溶液,电流表指针还会偏转吗?
[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并概括整理]
现象:______,结论:______。
[教师小结](1)原电池的定义
(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教师设疑]根据原电池构成条件判断:将锌片和铜片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流计连接,并使锌片和铜片直接接触,然后浸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电流表指针会偏转吗?
【实验7―1】将锌片和铜片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流计连接,并使锌片和铜片直接接触,然后浸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
现象:铜片表面明显有铜析出,电流计指示无电流通过。
[问题与思考]上述实验装置构成了原电池吗?如果没有发生原电池反应,铜片表面为什么明显有红色的铜析出,并且锌片逐渐溶解?如果实验装置就是原电池,为什么电流计的指针又不动,表现出元电流产生?(实验中可单独置―铜片于该CusO4溶液中,以作对比,说明铜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设想]如果要证明上述装置就是原电池,确实实现了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换,就必须证明锌片与铜片之间确实有电流通过,如何证明?
【实验7―2】将锌片和铜片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流计连接,并使锌片和铜片不直接接触,再同时浸入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
现象:电流计指针发生偏移,并指示电子是由锌片流向铜片,在铜片表面有红色的铜析出。
结论:发生了原电池反应,可以肯定【实验7―1】中的装置构成了原电池。并且,其中锌为原电池的负极,铜为正极。
现象:随着上述实验时间的延续,电流计指针偏转的角度逐渐减小,最终又没有电流通过。同时锌片表面逐渐被铜全部覆盖。
[分析]:由于锌片与CusO4溶液直接接触,在反应一段时间后,难以避免溶液中有Cu2+在锌片表面被直接还原,一旦有少量铜在锌片表面析出,即在负极(锌)表面也构成了原电池,进一步加速铜在负极表面析出,致使向外输出的电流强度减弱(相当于短路了)。当锌片表面完全被铜覆盖后,反应终止了,也就无电流再产生。
[教师讲述]:如果我们把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在不同的两区域进行再以适当方式连接起来就可以获得较稳定的电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用盐桥来连接。
[演示实验]教材P71实验4―1提出半电池,电极等概念,分析带盐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描述现象:
解释原因:
[教师小结]
(3)原电池工作原理
(4)电极名称:
(5)电极方程式以及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书写
3.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设置几组课堂练习如下
[思考题]投影:下列装置能形成原电池的是:
答案:B、C
[课堂练习]教材P73
T1、T3、T4、T5
[课堂练习](拔高题)已知Al、Mg在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分别构成下面原电池A和B
(1)指出各原电池中负极材料并写出相应的电极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2)从构成原电池的组成看,判断电极的正负除了考虑金属活泼性还要考虑什么?
4.运用原理解决问题
4.1 简单原电池的设计
(1)将反应:2FeCl3+Fe一3FeCl2设计成原电池(右图)。
(2)判断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
负极(铁):Fe―2e―=Fe2+
正极(石墨):2Fe3++2e―=3Fe2+
4.2
[练习]教材P73T2
5.作业(1)教材P73T6
板书设计
一、原电池原理
1.定义: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2.构成要素
(a)电极①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②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作正极。
(b)电解质溶液
(c)闭合回路
(d)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说明:四个要素相互联系,不能孤立片面的理解。
3.原电池原理:(教材P71页实验4―1为例)
(1)电极反应:正极(Zn)Zn―2e-=Zn2+
负极(Cu)Cu+2e-=Cu2+
(2)电池总反应:Zn+Cu2+=Cu+Zn2+
(3)微粒流向:外电路:电子:负极导线正极
内电路:离子: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4.简单原电池的设计(以教材P73T2为例)
(1)根据电池反应写出电极反应式
(2)电极材料的选择:电极必须能导电。一般负极必须能与电解质溶液反应,容易失去电子,多为较活泼金属。正极负极间要产生电势差,所以必须和负极不同。
(3)电解质溶液的选择:一般要能与负极反应。但若是两个半反应分别在两个烧杯中进行,则负极中的电解质溶液中应有与电极材料相同的阳离子。
“114”——浙江省杭州市萧山第六高级中学(简称萧山六中,下文同)“114”导学模式。或者,“114”也可以成为普通高中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实现教学方式转型的金钥匙?带着浓厚的兴趣和一连串的疑问,我们走进了萧山六中,一个生源很一般的“花园式学校”。
一个理念:以学为主
教学活动的根本落脚点在于学生“学得怎么样”,因此,萧山六中把“以学为主、教学生学”作为“114”课堂导学模式的核心理念。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先学后教”——即根据备课组提供的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和预习作业进行预习,并带着问题上课,而教师则“以学定教”——根据学生自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有取舍、有区分的“教”。
在萧山市的九所普通高中,萧山六中的生源属于最靠后的一个层次,显然,这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业基础、学习习惯乃至学习信心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不足,让这样一些学生自主学习并产生问题、进行讨论并解决问题,有可能吗?
通过深入课堂的细致观察,我们欣喜地发现,这些已经被证明不太适应传统教学方式的学生却在“114”的课堂上十分自信和活跃,他们六到八个人一组,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并通过积极的讨论参与解决一些问题。与传统的“认真听讲”式课堂相比,他们似乎更愿意思考,更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整个课堂气氛也显得较为轻松活跃。在课间与学生的对话中我们发现,学生对“114”课堂已经从开始时的生疏、不适应到现在的习惯甚至喜欢。这种形式上的改变带来的学习方式的革命,一定会从目前学生情意领域的表征迅速向全面教学成果的提升转变。
一个载体:导学案
在萧山六中,贯彻落实“以学为主”理念的最重要载体便是“导学案”。这是一个集预习、质疑、探究、笔记、训练、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多功能学习文本,也是师生之间开展“导”和“学”活动最重要的物理纽带。在高一、高二两堂化学课的导学案中,我们找到了该校化学备课组编制该学科“导学案”的两个基本要素。
课题、学习目标、重难点——揭示本课题的主要学习目标及其重难点。
笔者认为,“导学案”中的这一部分并不能简单等同于教师“教案”中的相应部分,而应从帮助学生有效地“学”的角度进行特别的设计,是真正实现 “导学”十分重要的环节。因为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学生开始进行自主学习的“导航仪”和最终学习成果的“检测仪”,教师在准备这一部分内容时应做到既把握重点,又切合学生的实际,并且尽可能的详细,以确保学生自学过程的“可操作性”。笔者以为,对这两节课的“课题、学习目标、重难点”作如下修改可以更加符合“导学”的要义。
预习及反馈——通过将教材中的主干知识内容以“填空”的形式呈现,帮助学生把握预习的脉络,并通过课堂训练加以巩固。
如果说“课题、学习目标、重难点”给了学生预习的目标和方向,那么“导学案”中“预习及反馈”的设计就是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路线图”和检测学习效果的“指示剂”。萧山六中给笔者提供的两份化学学科“导学案”均把课时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知识以“填空题”的形式呈现了出来,学生可以在完成“导学案”的过程中开展有侧重的学习,进而基本掌握课时知识内容。
“预习及反馈”是“导学案”的中心内容。笔者认为,就其教学功能而言,“预习及反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
一是主干性。课时教学内容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导学案”的侧重点可以放在“宏观”、“中观”两个层面,而不必过多地拘泥于“微观”层面。如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一节课中,“导学案”应提示学生从“能量转化方式”的角度了解原电池的本质(宏观层面),再通过教材中的示例了解“原电池的形成条件”(中观层面)。至于“为什么两极上都有气泡”、“如何设计实验证明电子的流向”等微观层面的问题既有可能造成主题的偏离,又脱离学生的认识水平,是不适合放在“导学案”中的。
二是引领性。“导学案”应该具有引领性——指导学法、引导思考、激发探究。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进步的过程,在教材的阅读中,如何厘清知识主线,如何抓住关键所在,如何联系已有知识,如何开展联想应用……“导学案”可以通过精心的设计,帮助学生一步步从学科知识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三是自主性。“导学案”不应该是“填鸭式”的翻版。如果仅仅要求学生“按图索骥”完成练习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那么“导学案”与“练习题”就相差无几了。“导学案”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特点,为学生预留一定的思维空间。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导学案中,可设计“两个电极均为锌棒能否形成原电池”、“将烧杯中的稀硫酸换成无水酒精能否形成原电池”、“锌与硫酸直接反应和形成铜锌原电池两种情形下溶液温度变化比较”等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掌握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和形成条件。
四个环节:导、议、练、理
萧山六中提出的“导、议、练、理”四个要素实际上是“114”课堂导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学生在“导学案”的引领下完成该流程的基本框架大致如下:
“导”着重于“引导聚焦”。“引导”包含导学、导讲、导议、导练等多个方面。课前,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预习提纲,带着问题进行预习;课中,教师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及反映出来的问题,有所侧重地开展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后练习中,教师又可根据学生自学和教材知识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设置讨论题、习题,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点评等多种形式解决问题。而“导”的所有议题则高度“聚焦”教学重点和教学主线。
“议”重在“释疑探究”。学生以6~8人为一组,每组设一名学科组长,每个组员在组内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和困惑,全组学生各抒己见,提出各自的学习体会和看法。由于“114”导学模式下的班级座位都是按小组形式排定,因此小组成员之间提出和讨论问题都可以非常方便和及时。在这种即时、即兴、应情、应景的讨论中,学生的思维、思辨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都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练”是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114”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练”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预习过程中的“试练”以及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讲练”和“诊练”。由于萧山六中要求学生把课外学习的主要精力放在自主预习上,因此学生的巩固和诊断练多在课内完成。三轮目标指向有所差异,但始终围绕教学内容主线的练习对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全面认识和理解教学内容无疑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理”即反思梳理,是四个环节中最高层次的教学活动。通过自主学习后的“理”,学生可以尝试发现教材内容的要点、重点,从而提高提炼和概括能力;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理”可以提纲挈领、去粗取精;学生结合自己学习体会的课后“再理”则可以实现相关知识之间的综合联系,使所学知识程序化、功能化。
启示与思考
虽然萧山六中的“114”导学模式尚处在初步实践阶段,但它给普通高中课堂教学模式转型带来的启示却很多。
首先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由于传统教学特别是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往往把“专心听讲、按时完成老师交给的作业”作为好学生的重要标准,而本应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却完全没有自己的学习自。在“114”导学模式中,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要求自主学习、自主体验,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主动释疑,通过动感课堂解惑提升。在这样一种极其主动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和发展。自信、阳光,这或许是“114”导学模式给学生带来最可喜的收获。
其次是学生学习流程的变化。传统教学流程中学生经历的学习流程大致是“上课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这样一个简单过程带来的最大问题便是学生缺乏真正的学习体验,且被动接受,印象不深;而“114”导学模式中,学生对同一知识内容经历了“自学——生疑——讨论——梳理——练习巩固”等多个阶段,从而显著加深了对知识及其本质的理解。
第三是学生课后活动的变化。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课后学习活动除了作业,还是作业,既枯燥又死板,教师和学生整天淹没在无边无际的“题海”中不能自拔;而“114”导学模式则几乎完全颠覆了学生的课后行为。学生课后的主要精力并不是放在完成课外作业上,而是用于自主学习和讨论。随着学生越来越习惯于这样的学习节奏,他们的学习效率也必定会越来越高。
第四是教师行为角色的变化。传统教学中的教师如同一名自己设计剧本的演员,演什么,怎么演,演得怎样,一切都是教师自己的事,学生只是观看教师演出的观众。而“114”导学模式中,教师主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学得顺利,学得成功。即便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也是基于课时教学的主干内容以及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显然,在这样一种情形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得到了真正的确立和保障。
由于苏教版高中化学模块设置的原因,加之新课程又特别提倡螺旋式上升的教学原则,同样一个知识内容在化学1中讲到的,在化学2中可能再次提到,甚至在选修模块中还要继续学习.这样某些知识点学生可能会接二连三的接触到,如果高三化学复习中不讲究有效策略,把复习错误的理解为把已学的内容再讲一遍,势必会使学生产生似曾相识的疲劳感.复习中不能简单的重复,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手段、课堂设计等都务必尽量多样化.只有全新的面孔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以期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一、“创设富有挑战的问题情境梳理知识点”的课堂设计,激活复习欲望,使静态的课堂在挑战激情中动起来
【教学片段1】这是一节关于“二氧化硫性质”的高三一轮复习课,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认识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和作用.
(2)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和防治方法,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师在引入时提出一组问题:
(1) 二氧化硫属于哪种氧化物?它应具有那些性质?
(2) 二氧化硫中硫的化合价有什么特点,由此说明它又有什么性质?
(3) 硫酸型酸雨是如何形成的?
(4) 你能写出二氧化硫参与反应的一些化学方程式吗?
【教学片段1分析】
我们一线教师都知道,元素化合物知识讲起来容易,学生听起来也易于接受,很多学生自认为这部分太简单,复习时常常不屑一顾,但当真正合上课本做题时,其中琐碎的知识点又让他们一片茫然.
教学片段1的教学过程虽然比较全面的将二氧化硫的性质作了概括,但这种传统的复习方式,只是简单的重复知识点,无法承载激活学生复习欲望的职能.
【教学片段2】同样下面也是关于“二氧化硫性质”的高三一轮复习课:
思考 向溶液中通入SO2,请根据下列反应现象,找出与之相应的溶质并说明SO2在反应中表现的性质.
溶液现象 溶液成分 反应方程式 SO2所表现的性质
使紫色溶液变红
使橙色溶液褪色
使紫红色溶液褪色
使蓝色溶液褪色
产生淡黄色沉淀
使红色溶液褪色
分析完上述表格后,教师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通过二氧化硫的学习,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去研究某个物质的性质?
【教学片段2分析】传统教学方式往往是,请学生写出SO2与相关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描述其
--------------------------------------------------------------------------------
和探究,学生们走入了钢铁工厂、废旧物品收购站等地进行调查和探究.通过这一问题,进一步扩充了实验,搭建了实验与生活的桥梁,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实验,利用实验对其进行分析和实施保护措施,获得了生活体验.
通过以上的几点,我们发现化学实验不但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方式.而只有有效的化学课堂实验教学,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探究意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其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笔者深知,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是一个需要教师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潜心钻研,拓展课本内容以学生的情况为依托,真正实现化学课堂实验的有效教学.中的现象,并分析SO2所表现的性质.而【教学片段2】中教师大胆的打破了传统复习课的模式,采用“逆向思维”的模式,先给出现象,这正符合元素化合物推断题的特点.历年来元素化合物的推断题得分情况都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欠缺,由题目的相关信息难以联想到有关物质的性质.而【教学片段2】中的处理方式中,从课堂一开始,绚丽多彩的颜色变化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完成表格后,教师还将本节内容的学习提升到学习任何一种化学物质的普遍规律,教给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而不再拘泥于本节教学内容,将教学进行了升华.
而且表格中关于“使蓝色溶液褪色和使红色溶液褪色”这两个空,按照教师的预设,答案是碘的淀粉溶液和品红溶液.而实际学生在填写表格的过程中热情很高,课堂上对于溶液的成分,大家各抒己见.有同学提出蓝色溶液可能是滴有石蕊的NaOH溶液,而红色溶液可能是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教师并没有固守教案预设,而是及时抓住学生的思维火花,对生成的教学资源及时分析.教师请同学们互相评价,并且提出了引导性的问题:“你认为如果溶液成分换了,整个过程中现象还是一样的吗?如果现象一样,你能进一步通过什么实验确定到底是何种溶液?”到此,课堂再一次进入.有学生就提出了设计方案:向蓝色溶液中持续通入SO2,若溶液先褪色后溶液变红,则蓝色溶液是滴有石蕊的NaOH溶液;将褪色后的红色溶液加热,红色不恢复,则红色溶液是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经过这样的资源挖掘,课堂就成为开放性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起来.而且学生的设计方案也是基于SO2的有关化学性质,也不背离本节课的主题.
构建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学习,既避免了知识以枯燥,呆板的形式呈现,又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需求,激发其学习动机.
二、“构建开放性的知识梳理过程”的教学形式,使静态的课堂成为智者见智的动态课堂
关键词:大类培养;教学内容;教育教学;化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207-02
本科专业按专业大类招生培养,较好地满足了知识经济时期人对知识的追求,解决了知识交叉及创新精神培养问题,更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发展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1]。我校按照理工类、外语类、经管类、人文类四个平台进行培养,在一个平台范围之内打通专业界限,在尊重原专业的基础上,可以重新选择专业。因此,在学生进入大一阶段需学习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概率论、普通化学等多门课程。普通化学课程不仅具有较为丰富的理论内容,同时也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基础课程。由于教学对象为大一的新生,学生所处的地域不同,而且,高中期间选修化学的程度不同,导致基础也相差很大,这样,对于大学期间《普通化学》课程如何讲授、讲授什么、怎么样讲授,才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加愿意主动去学,就成为教师应高度关注的问题。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2]。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对普通化学产生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去学习,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因此,教学改革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面,始终把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对《普通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包括对教学内容的设计,还包括对教学方法的改革。
如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很重要。可以说,探索有效的教学途径,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达到教学目的是每位教师必须非常重视的问题。完善课程内容,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感兴趣,渴望阅读,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内容的合理有效设计不仅包括教材所涉及的每一个章节的内容、教师的教案设计,还包括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教学内容的方式。
一、联系生活热点,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了使学生能够对将要讲授的内容感兴趣,愿意主动去学习,可以将《普通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将日常生活中比较热点的话题引入课堂,来解释某些实验现象或实验原理等。例如,在绪论中,教师可以用汽车尾气处理的例子引出普通化学主要讲的内容包括哪些。我们知道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NO、NO2、SO2和CO等,这些成分都有毒,如果我们能够让NO和CO在排放到大气前就反应生成N2和CO2,就可以大大降低对环境的污染。(1)那么这个反应能够发生吗?(化学反应方向问题)该反应在常温下就能自发进行。(2)既然能够自发进行,那么,进行的程度大吗?会有多少的NO和CO转化为N2和CO2呢?(化学反应限度问题)该反应进行的程度很大。(3)同时我们知道每一个化学反应发生时都会伴随着吸收和放出热量的现象,那么反应过程中能量是如何变化的呢?(化学反应能量变化问题)(4)这个反应能自发进行,为什么我们没有看到反应的发生?如果发生了是否就不用治理尾气了呢?其实这里面涉及到反应的速率问题,这个反应是进行得快呢还是慢呢?(化学反应速率问题)(5)这个具体是怎样进行的?反应机理如何?而对于机理的分析比较复杂,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的问题。(物质的微观结构问题)从尾气治理的例子可以分析出普通化学课程包括哪些内容,应该从哪些方面认识问题,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更愿意学。
二、引入科普故事,讲授理论及现象
科普故事引入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记忆深刻,会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在讲电化学课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原电池的概念以及原理,可以给学生讲科普故事,人如果镶一颗不锈钢牙,一颗金牙,就会感到头痛,原因是在人体口腔内形成了原电池。为什么不锈钢牙和金牙就能形成原电池呢?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呢?学生会带着疑问来听课,这样讲授,学生容易理解原电池的概念,也会更加感兴趣。
三、引入社会中的典型事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人类社会中,存在一些令人警醒的典型事件,对人的思维和行为影响很大,这些事件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教学内容里面加入一些与课程密切相关的典型事件,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配合物概念时,可以引入在十年前震惊国内外的“朱令事件”。清华大学大二学生朱令由于吃了含有化学元素铊的食物住进了医院,铊中毒可以用配合物普鲁士蓝解毒,然而,由于长时间没有得到正确的诊断,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导致瘫痪、双目近乎失明。这样一个中毒极其深的病人,用廉价的染料就能解毒,可以却因为没有得到及时诊断而落下终身残疾。如此典型的事件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课件中引入图片或简短录像
通过形象、生动、直观的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和图片、短片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把科研成果引入课堂
将教师研究的比较前沿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更加具有感染力。例如,在讲授化学给人类做出的贡献时,可以用前沿的科研成果来解释。我所在课题组研究制备的а-Fe2O3/ZnO核壳纳米棒,可以用来制成气敏器件,该器件可以检测酒精的含量,用于酒驾检测方面。在氢气气氛下,进行热处理,а-Fe2O3/ZnO核壳纳米棒可以转变为Fe3O4/ZnO核壳纳米棒。由于结构转变后的Fe3O4/ZnO核壳纳米棒呈铁磁性,二者存在异质结界面,ZnO壳层在纳米量级,导致它们具有较强的电磁响应特性,可以用来吸收高频电磁波。这个例子说明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可以用来制成气敏器件,而将这种材料氢气处理后,成分发生改变,可以用于吸收电磁波。因此材料的制备很重要,也很神奇,通过多样化的制备方法,得到不同形貌、不同尺寸的纳米材料,可以表现出不同的优异特性,因此,学生更感兴趣,愿意去学。
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学习而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反映,长期以来,人们在教学模式上习惯于采取单一刻板的思维方式,缺乏作为教学活动的特色和可操作性。因此,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普通化学课程与高中化学有一定的重复性,学生对将要学到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容易产生轻视心理。
七、通过多彩的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既可以验证学过的理论知识,又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开发想象力。因此,普通化学课程应结合多彩的化学实验,学生从变化多样的实验现象中体会到学习化学的兴趣,要求化学实验要与理论课程相结合,要以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导向。
大类培养模式下,打通专业界限,学生的基础存在较大差别,因此,教学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通过丰富教学内容,采取多样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斌,王义全,张宝玲.本科大类培养改革探索[EB/OL].(2012-01-18)http:///p.
[2]董斌,吕仁庆,曹作刚.高校大一化学的教学体会[J].广东化工,2010,(3).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素养迅速提升,也是新课程改革实践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是在原有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教学问题进行改进、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对教学经验进行积累,教学反思的一次量变到质变、全面性、系统性的教学改革.因此,对于教师而言,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建立巩固科学的、实用的教学理念,有助于自我提升的能力培养,有助于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教师增强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避免经验化、格式化教学.笔者就几年来的教学反思作简要阐述.
一、教学手段的反思
1.反思传统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优化教学
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变“学生被动听”为“学生主动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更有效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的变化和现象也是最能提高学生求知欲的一帖良方,化学老师应想方设法多做演示实验、改进课本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多进行学生分组实验.但是有些实验操作繁琐耗时、现象效果不明显、实验注意事项不突出、危险性不可控等.对于这些实验,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多媒体CAI动画、录像教学的方式,简洁直观、重点突出地把这些实验展示在学生面前.例如对于如甲烷和氯气的反应、苯和液溴的反应等这些现象不明显、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反应,均采取录像技术演示,对重点操作进行强调、备注,使学生既体验了实验,又避免了有毒试剂的侵害,学生反馈的教学效果显著.
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基本概念、微观结构等抽象知识形象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对电子云的描述,可以通过动画模拟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方式,这样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核外电子的运动特点;对于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两个概念,利用动画模拟的方式,学生通过直观的变化过程可以简单地归纳出两种反应类型的实质变化规律和区别;通过动画模拟聚合物的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对小分子和聚合物(高分子化合物)概念的理解和判断.
2.反思课本实验操作,简化、重新设计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的反思重在对课本实验的重新加工和设计,使化学实验操作更加简洁、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实验结论更加突出.例如:对于原电池的实验不仅仅只有设计水果电池吸引学生注意力,也可以通过自制原电池装置触发一些简单的用电器运转,如电动汽车的驱动、电子音乐盒的工作等,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铁离子与亚铁离子相互转化的知识,课本采用的是化学试剂的相互反应,通过颜色的变化说明相互转化过程,实验效果相对单薄.而我通过简单的小魔术“茶水变墨水,墨水变茶水”,深入浅出的使学生了解了亚铁盐和铁盐的相互转化过程;对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快慢的比较,课本采用的是利用气球袋装的方式进行比较,而笔者简化为用尖嘴玻璃管深入洗涤剂中,通过比较泡沫上升的快慢和高度来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和产生二氧化碳量的多少.如何对课本演示实验进行重新设计,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趣味性实验,这对化学老师的技能和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反思学生课后作业,编制、精选试题
针对于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如何精选课后作业对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至关重要.教辅资料的市场化经营给我们带来更多选择的同时,不乏有许多品质低劣的教辅资料充斥于世.随着电子编辑技术的普及,编辑试卷和课后作业早已不是件难事.课后作业的反思重在教师精心选编试题,控制试题的难度,提高试题运用的效率,编辑符合学生学情的课后作业也是教师反思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反思的方法
1.课后的反思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教学过程中有些个人的心得体会或是疑问是经常的事,而名师和庸师之间的差别往往就在于:是否通过文字的形式进行记录,是否对自己的心得体会或疑问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交流.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有疑有悟、揣摩研究,把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提炼至理论的高度,形成自己的的教学体系,这是教师素养提升过程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2.公开课的反思
通过别人公开课的观摩和自己公开课的课评分析,总结别人的成功经验和自身教学某些方面的不足,既是迅速提升自我素养的捷径,也是教学反思的重要方面.通过参加和观摩优质课大赛、分析名师、专家的特色课例,结合自己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和认识,找出自身差距并弥补不足.在听课记录的过程中,及时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平和、求实的心态,课后积极与授课、评课老师交流,促进自己教学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