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急诊科护士论文

急诊科护士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急诊科护士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急诊科护士论文

急诊科护士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急诊护患矛盾原因对策

急诊科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前沿阵地,护患矛盾产生的几率偏高,如果处理不当,容易激发上升为护患纠纷,护患关系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就医诊治和护士的身心健康,而且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声誉,关系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对急诊科护患矛盾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对策。

一、引发护患矛盾的原因

1.1护理人员不足这是目前大多数医院普遍存在的现象。急诊科就诊病人多,因护士不能及时满足病人的要求而产生不满,从而引发护患矛盾,急诊科人力资源配备及调配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病人得到的护理效果及护士自身的健康。

1.2患者家属对治疗的期望值过高医疗服务具有高风险性和病情转归不确定性,而部分患者认为花了钱就应该治好病,患者在就诊检查、治疗护理过程中,接触最多的是护士,当短期内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就常常会把不满情绪发泄到护士身上,加上医疗护理工作中存在薄弱环节,会使护患之间发生矛盾,影响正常护理工作的开展。

1.3服务态度生硬在工作中使用服务忌语,不注意说话的方式和语气,回答问题简单导致病人误解等,护理工作缺乏人文关怀,简单从治疗护理角度出发,不能主动适应病人心理、生理的需要。

1.4业务素质不过硬护理操作不熟练,如采血和输液不能一针见血,各种仪器使用不熟练等。

1.5费用问题医疗费用的大幅上涨与百姓收入之间的矛盾,病人不明白收费标准,对费用清单不理解,当护士向病人催款时,病人没有得到详尽耐心的解释时易引发护患矛盾。

1.6急诊科管理不到位如仪器设备故障未及时处理,急救药品准备不足,抢救程序混乱,延误抢救。急诊科护士法律意识淡薄,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未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如一些侵入性操作,未及时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

1.7急诊科布局不合理挂号收费、就诊检查地点分散,延误抢救时间。

二、对策

2.1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由于工作的随机性大,突发事件多,应根据各班的工作情况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实行弹性排班,保证急诊病人得到及时诊治。在当班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职称高、经验丰富的护士应起到骨干作用,及时出面处理,化解护患矛盾。全体护理人员随时保持通信通畅,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可以及时调配人员进行抢救。

2.2切实履行好告知义务在抢救病人生命的同时,医务人员应及时告知病人家属患者的病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后等。各种侵入性操作要有知情同意书并签字,在护理过程中注意尊重患者的各种权利,切实履行护士职责,维护护患双方的权益。

2.3转变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护理心理学,学会和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技巧,提供人性化护理,尽量满足病人需求。操作前做好各种解释,把护患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2.4强化专业技术训练,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急救护理在抢救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伤残率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急救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各种急危重症护理技术,熟悉各种急救器械的使用、保养,有成熟的急救护理思维,有快捷的反应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2.5建立完善的收费制度并合理收费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与医疗费用之间的差距使病人对收费问题甚是敏感,加之急诊病人病情急、重,变化快,需做的检查、化验、治疗及抢救多,使病人家属在短时间内难以接受,当治疗效果不明显或病情恶化时就易发泄不满情绪,因此,急诊收费应根据医疗收费标准,实事求是,使用费用较高的仪器时,应解释并征得病人及家属同意。

2.6加强急诊护士法律意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护理行为涉及到患者的法律问题越来越突出,而护理人员中普遍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特别是缺乏与护理有关的法律知识,当发生护患纠纷时,无法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因此,必须强化护理队伍的法律意识,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预防护患纠纷的发生,采取服务措施到位,管理工作到位,加强工作能力培训,包括服务方法培训。

急诊科护士论文范文第2篇

1 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的分析

1.1 护理工作的高风险 护士担负着人命关天、救死扶伤的任务;临床上职业暴露也威胁着护士,针刺伤、玻璃等划伤有染上血液传播等疾病的危险。

1.2 护理工作的高责任 护理工作是一项有着高度责任的职业,对象是有生命的人,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同时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患者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护士工作的难度和压力越来越大。

1.3 高度紧张状态 急诊护士承担着"120"急救任务,急救中心一旦发出出诊指令,就快速赶赴现场,如果患者病情重,到了现场患者和家属总是责备迟到,甚至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急诊护士在出诊途中有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使出诊护士高度紧张,有些护士下班后耳畔总伴随着救护车警报声。

1.4 护士成就感低 在医院重医轻护,社会地位低,工作繁杂,待遇差,所做的护理工作不被重视,没有得到价值的体现,成就感底下。

1.5 护理工作的超负荷 随着经济发展,交通事故频发;全民医保的实现,就诊患者大大增多。急诊护士每天疲于应付一般的治疗。护患沟通时间少,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不到位,导致护理质量下降,患者满意度下降。

1.6 随着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需求不断提高,加之急诊科的工作性质,护患纠纷的情况时有发生,护理人员常因防范纠纷的发生而使自己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4],由此产生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个体因素与组织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预防和矫正护士职业倦怠必须采取改变个人和改变组织的综合干预措施[5]。

2防范职业倦怠的措施

2.1自我调整,保持良好的心态

2.1.1急诊科护士要清楚地认识造成职业倦怠的原因,在工作中学会控制自己不良情绪,正确面对现实、面对挫折,给自己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目标,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2.1.2获得社会支持,减负释压,舒缓心理压力:对于工作中的困惑,可采取向家属、亲人或朋友倾诉、表达,或将自己的内心感受与大家讨论得以宣泄;或采取购物、运动等方式缓解或释放压力。

2.1.3培养兴趣爱好,修身养性,增强抗压能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一些时间看看书,一句名言"书能给人以力量",健身运动等使自己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2.1.4当工作不顺利,情绪低落或身心疲惫时,用暗示法提醒自己,困难只是暂时的,胜利一定属于自己,多思考一些积极向上的事情,调节好自己的心态。

2.1.5饮食原则: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发现,食用巧克力可以使人感到心情愉快,还可食用香蕉、菠菜、橘子等可以改善不良情绪[6],使自己保持积极愉快的心态。

2.1.6 环境 在工作中急诊护士要团结一致,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良好的环境使人身心愉悦,还能促进身体健康。

2.2提升护士形象 护士应该自尊自重,应从多方面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来提升护士形象,对稳定护士队伍起着重要作用。形象应端庄大方,语言得体,不卑不亢。好的形象可减轻患者的紧张心理,拉近护患距离,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赖[7]。语言应规范礼貌,做到来有迎声,走有送声,服务不足有道歉声,从患者的需要出发,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2.3急诊护士应加强全面业务学习和知识的更新,熟练掌握各种急救器材地应用及各种急救技术,灵活应变地应用于急救工作中。

2.4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作好急诊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可以缓解护士工作压力,能降低急诊护士的职业倦怠。

3 现代医院管理要求

护士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的同时,也需要医院为护士提供人性化管理[8]。在管理方面,医院管理人员应认识到职业倦怠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尤其要关注低学历、中高职称及25岁~35岁年龄段急诊科护士的倦怠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她们的压力,使职业倦怠程度降低到最低限度,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从而提高急诊科护士工作满意度。

3.1 护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使急诊护理人员掌握新的、积极的应对方法和技巧,提高应对工作应激源的能力,促进人格的成熟与健全,提高应变能力及遇到困难时的心理承受能力,引导急诊护士注重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人格锻炼,极大地减轻了职业倦怠的发生。

3.2 尊重理解护理人员的辛苦付出,完善激励机制,为护理人员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鼓励护士撰写论文,在新闻出版总署发行的A类或B类期刊在晋身职称时将获得不同的加分,调动了急诊护士的积极性,使她们感到自身价值所在,有效地降低了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

3.3 合理的人员配置是有效开展护理工作的基本保证,是确保护理质量的关键[9]。护理工作是医院治病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的就医环境是患者的需要,而医疗、护士人力的充足是保证正常就医的必要条件[10],医院领导非常重视这点,充实了护理人员数量,把护士从非护理性质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护士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积极派急诊护士去学习、进修,不断渉取急诊护理的新知识,推动急诊护理的发展,提高了急诊护士的成就感,降低了职业倦怠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宋双,张立力 .中文版护士职业倦怠量表的信度和维度[J].广东医学,2010,2(4):501-502.

[2]应菊素,徐国英.影响急诊科护士健康状况的社会心理因素[J].中华护理杂志,2004(10):721-722.

[3]邵林玲,陈水红.急诊科护士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0,8:659-700.

[4]赵翠凤.浅谈对护士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对策探讨[J].维吾尔医药2013,7:326.

[5]冯莺,骆宏,叶志弘.MBI量表在护士工作倦怠研究中的测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7,477-479.

[6]黄蔷薇,张靖.加强自我调控 改善护士职业倦怠[J].临床护理杂志.2011,4:11-12.

[7]王毓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输液室护理质量[J].中外妇儿健康2011,11:282.

[8]范巧珍.护理职业环境的若干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9,5:403.

急诊科护士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急性酒精中毒;院前急救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792-01

院前急救与急诊科抢救室是急救的不同环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120运转与院内急救长期分属于两个独立系统,工作上也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120医师的培养与急诊科医师的培养更无交集。正如同武秀昆所指出的[1],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衔接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抢救的质量和疾病的转归。然而,理论上的无缝隙、无障碍、无脱节与现实中的工作有很大的区别,要能做到每一例患者都无缝连接,实践中存在困难。实际工作中问题的产生,首先是管理上的问题,其次是医护人员的意识和认识不同,最后,急诊科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未能很好的解决。因此,笔者收集了66例急性酒精中毒的资料,对此进行分析,以期更好的完成急救任务。

1 一般资料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66例,来源于2010年2月――2013年2月间南京市急救中心调度所派遣,南京市中医院急救分站承担的急救任务,均位于南京市市区,最远者距离我站约5.5公里。其中男性60例,女性7例,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P

2 急救任务的特点

2.1 南京市中医院急救分站位于南京市区繁华地段,周边居民区多,街巷多,工作单位、餐饮娱乐、旅游景点、宾馆多。最大急救半径5-8公里左右,区域内分布三级甲等医院多,具备一定的救治水平和能力。

2.2 从患者年龄分布的情况来看,以18-29岁的患者为最多,共26例,占全部病例的39.4%;30-39岁患者17例,占全部病例数的25.8%;40-49岁患者8例,占全部病例数的12.1%;50-59岁患者10例,占全部病例数的15.2%;60岁以上患者5例,占全部病例数的7.5%。

2.3 从发病地点来看,从饭店转运至医院者13例,从医院转送至另一医院者2例,宾馆送至医院者2例,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发病者7例。

2.4 从合并症的情况来看,36例患者合并轻重不等的外伤,从轻度的皮肤擦伤到交通意外伤害。

3 120与抢救室的衔接

所有66例患者均在转运途中测量呼吸、脉搏、心率、血压、体温、血糖,予以吸氧,进行初步的体格检查,部分患者建立静脉通道。120急救车进入急救通道后,由抢救室护士接诊,做好抢救病人登记,行心电血压血氧监护,必要时复测血糖。120医师与急诊科医师床边交接,交待发现时间,地点,目击者情况(亲友陪伴身边,目睹发病过程,还是路人发现倒于路边,报警求助等),简单病史和查体。如合并外伤患者掀开衣服,暴露局部进行交接,交待外伤部位和严重程度。没有亲友陪伴则交待是否报警,是否与家人联系等情况。

4 结 果

所有66例患者的初步诊断方向均正确,无一例漏诊。急救经过顺利,无一例纠纷及投诉。

5 讨 论

从目前的120日常工作来看,120工作人员由南京市急救中心管理,120急救人员相对固定,120医师长期固定在急救分站工作,甚少进入抢救室工作。120的急救任务忙闲不均,城市人群急性酒精中毒的发生有自身的规律[2],休息日发病多,晚餐后至凌晨发病多。因此,有时连续接诊的患者均为急性酒精中毒,或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需要成批转送。有时患者距离医院近,因此转运时间短暂,途中来不及建立静脉通道和描记心电图。有时患者躁动不安,呕吐频繁,不能很好的配合检查和治疗。加上车厢狭窄,酒味浓烈,患者衣物常常多处污迹,造成120医师来不及或者不愿意解开患者衣物检查皮肤。

从急诊科的现状来看,目前南京市区的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特别是夜间,均是人满为患;急性酒精中毒的发病又多在晚餐后到凌晨,正是急诊科工作的高峰时间,急诊科医护人员均处在满负荷运转的状态,加上急诊科内外环境嘈杂,凌晨工作人员注意力和耐力下降等原因,造成医护人员忽略细节的现象逐渐加重。特别是抢救室内危重伤员多的情况下,医师往往忙于看危重患者,对酒精中毒的患者推后诊治;护理人员则往往来不及或忽视脱下患者衣物,充分暴露躯体进行检查。

从患者自身的原因来看,大部分社交性饮酒的患者由朋友送来,往往陪同人员自身处在欣快或者共济失调状态,不能顺利配合医师采集病史,有的患者陪同人员常因此与医护人员发生冲突。部分患者醉倒于路边,由路人报警后呼叫120送来医院,缺乏主诉和既往病史。患者本身往往呕吐频繁,衣物脏污,躁动不安,医师不能顺利体检。在急诊科人满为患的状态下,酒精中毒的患者占据留观床位时间过长,过了一定时间未清醒容易被认定酒醉未苏醒而忽略检查,容易漏诊心肌梗死或脑出血。

从120医护人员与急诊科医护人员的交接来看,现实中并未能很好的做到医师交接、护士交接。这一点与院内转运有明显的不同。目前院内转运时,能够做好医师之间的交接,护理人员做好患者护理情况和皮肤的交接,部分医院还有自定的交接记录单。然而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之间的衔接,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有的医院急诊科分诊护士多,护士能及时主动的接下患者,听取病情汇报;有的医院则存在护士人手不足,进修、实习医师与实习护士接待患者的情形。笔者认为,进修、实习医护人员不应该独立承担此任务,120医护人员交接也不应该一甩了之,而应该等待抢救室医护人员,实现医师之间的交接,护士之间的交接。另外,目前120与抢救室之间,并没有专门的护理交接记录单,这也是一项遗憾。笔者认为,120应该有专门印制的护理记录单,便于医护人员填写各项生命体征和体检情况。形式上以文字部分简洁,不需过多书写的表格为好,最好印有部分评分系统,如格拉斯哥评分等,便于对患者病情的评估。一方面,留存交接时的病人状况,另一方面,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提高院前急救质量等有重要意义。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部门,各自为政,相互如何衔接与处理,并没有清晰、明确的说法,更没有一定的法律解释作为日常工作的依据[3]。规章制度不明确,执行的时候难免歪曲变形,容易产生矛盾和纠纷。另外,笔者认为,120与急诊科工作人员不仅承担了医疗责任,更多的承担了社会责任。然而,目前的120和院内急救医护人员并没有得到与工作强度相匹配的报酬和奖赏,现实中存在做错了有罚,做对了无奖的情形,造成医护人员得过且过,只求不错的心态。因此,在财政上应当向120、急诊科医护人员倾斜,鼓励工作中表现优秀,善于思考,对急救工作提出合理建议的工作人员,而不仅仅以科研和论文作为创新的评价依据,推动急救工作的制度化和标准化。

总之,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衔接是一个认识和管理问题。业务水平有高低,责任心有强弱,要维持一定水平的运行,根本上来说还是管理要足够细致和明确。创建合理的运行机制,实现科学管理需要事实和数据,这二者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因此,日常工作需要细化,留存数据,用数据和事实说话,才能推动急救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武秀昆.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的衔接[J].中国急救医学,2008,28(8):759-760.

急诊科护士论文范文第4篇

1建立灾害护理管理体系

1.1成立灾害护理小组

我院灾害护理小组成员均为军人和非现役文职人员。灾害护理管理小组由护理部主任,护理部助理员,急诊科、ICU、儿科、妇产科护士长,共6人组成。负责对灾害护理救援知识进行系统培训、指导和管理,做到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组员本着自愿申请、科室推荐原则,要求临床工作5年以上,具有扎实的护理理论基础及急救素质,急诊科、ICU的护士优先。经过筛选,共有40名护士入选,均为女性。当发生灾害时,从灾害护理小组成员中统一组织、调配,及时参加救援。

1.2培训目标

灾害护理工作具有突发性、复杂性、任务繁重等特点,通过进行体能训练、灾害护理理论知识、救援技术等多方面培训,使救援人员有充分的心理及身体准备应对灾害事件,培养“一专多能”、素质过硬的灾害护理人员。

1.3培训内容

1.3.1体能训练。良好的身体素质是灾害救援人员的基本素质。灾害护理小组成员每周进行2次3公里跑步训练;每个季度进行外出拉练—山林地徒步行军(20公里)。通过常态化的体能训练,为灾害救援提供基本保证。1.3.2理论知识培训。学习与灾害护理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急救护理、消毒隔离、灾害流行病学、灾害心理学、预检分诊、传染病的控制等,由灾害护理小组统一安排培训。选送灾害护理骨干参加军区灾害护理专业培训班,掌握前沿知识和技能,再由骨干开展培训。1.3.3技能培训。专科技能培训:请ICU、急诊科护士长按专科护士核心系统能力系统培训;急救技能培训:掌握灾害现场常用的急救技术,包括止血、包扎、固定、心肺复苏、转运及炸伤、烧伤、冲击伤的处理等急救技能;军队医院参与灾害救援,具有战时的某些特点,在平日培训中,将轻武器射击、特殊路面驾驶、战场救治技术、批量伤病员分类救治、夜间防卫、紧急集合等项目纳入技能培训课程中。1.3.4轮科培训。由灾害护理小组统一制定轮科计划,根据科室工作安排,轮转急诊科、ICU、内外科,重点培训危重症护理、急救护理、专科护理等知识和技能,经护士长、护理部考核通过才可出科。1.3.5感控培训。当灾害发生时,超负荷的工作、救援环境恶劣等因素容易让医护人员忽视无菌技术原则,使其受到感染的可能大大增加[4]。我院的感控知识培训包括手卫生管理、特殊伤口感染处理、消毒隔离、手术器械消毒灭菌、穿脱手术服、感控教育等知识。1.3.6举办应急救护演练。我院每年根据上级命令开展1~2次应急救护演练,通过情景模拟、实际演练提高灾害护理小组应对突发性事件的救援能力,训练一支技术过硬的应急团队。

2效果

2.1构建灾害护理管理体系,提升个人知识水平,推动临床护理工作。通过护理部统一培训,灾害护理小组成员急救技能考核、灾害救援理论知识的成绩比培训前平均提高了10.30分,个人应对急危重症的能力大大增强;在40名护士中,有6名走上护理管理岗位;2015年有10名灾害护理小组成员撰写的论文于中华护理学会第七届全国灾害护理学术研讨会上大会交流。2.2构建灾害护理管理体系,在灾害救援、卫勤保障任务中作用突显。2014年,我院抽取10名灾害护理骨干远赴利比里亚执行抗击埃博拉疫情任务,历时113天,圆满完成这场特殊战斗任务,实现“零感染”目标,她们训练有素、技术娴熟、具有团队合作意识,赢得了世卫组织、利比里亚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誉。

3讨论

不断增加的自然、人为灾害几乎影响到了世界的每一个国家,灾害护士作为灾害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日益突显。国际护士会(ICN)支持和发展灾害护理的知识和技能,致力于提高专业护理人员在灾害的预防准备、应对及重建的水平[5]。因此,军队医院构建灾害救援护理管理体系十分必要。通过系统的灾害救援知识培训,提高护士防灾、应对意识,提升灾害救援水平,使护士可以快速应对各种灾害,在灾害救援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院护理部尝试探索军队医院构建灾害护理管理体系,尚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完善和改进,如灾害救援与平战时卫勤保障结合的研究,有待完善和改进。

作者:孙莹 黄悦 房丹丹 单位:中国人民第二0二医院

参考文献

[1]金大鹏.医疗防疫机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1-5.

[2]张军勇,丁迎周,张美进.军队医院灾害医学救援能力建设的思考[J].医院管理杂志,2012,19(1):57-58.

[3]ParkerN.Nursingindisasterevents[J].AustralasEmergNurs,2013,16(1):1-2.

急诊科护士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工作满意度;护士;研究;文献分析

工作满意度是指个体对其所在工作环境中各个方面的一种积极的、主观的评价,即个体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的程度…,护士工作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理的质量、人员的流失,甚至护理专业的发展。国外自1940年起就开始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早期,开始注意到护士的流失率,将流失率当作护士工作满意度的一个衡量指标,70年代后,关于护士工作满意度及多种影响因素的研究逐步深入。近年来,许多国内学者也致力于具体环境里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包括对急诊科护士、助产士、ICU护士、康复护士和社区护士等的研究。但对聘用制护士(俗称合同护士)的满意度则关注较少。

为了解我国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研究现状,笔者收集我国1997—2065年有关护士工作满意度研究的论文25篇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国内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对策,并提出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主要是根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清华同方中国期刊网和重庆维普科技期刊网3个光盘检索系统检索19972005年护士工作满意度研究论文。

1.2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研究论文就测量工具、研究对象及抽样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影响因素、对策研究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1997—2005年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测量工具:见表1

表1结果示,国内关于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研究中,使用最多的测量工具是根据基础理论或参考大量文献自行设计的问卷,且未经信、效度验证,而信、效度是衡量测验客观性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测验的客观性又是决定一个测验能否存在的必要条件,因此59.3%的研究结果是值得我们质疑的;而使用的标准化的量表也大多是引用国外的,有14.8%的研究论文是直接根据国外量表设计问卷的,由于国内、外在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医疗保健制度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因此直接引用国外量表易导致问卷内容不符我国国情;由此可见,目前国内尚未研制出一套标准的、可被推广应用研究的护士工作满意度测量工具,这方面的研究急待拓展。

2.2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对象及抽样方法

2.2.1研究对象:76%是集中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等临床科室,24%是关于精神科、保健科及社区护士的研究,其中仅有2篇是关于保健科及社区护士的,说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管理者对社区护士工作满意度还不够重视;绝大多数针对女性护士,极少数针对男性护士,说明目前护士群体中仍以女性为主体,再者男性护士还没有广泛得到社会的认可,使得对男性护士的关注极少;仅有8%的研究是主要针对聘用制护士(即合同护士),92%的研究则主要针对在编护士,说明管理层还没有意识到合同护士工作稳定性、工作满意度对医院护理质量的重要影响;其他如年龄、职称、学历及工作年限等均是按不同比例分布在各个层次。

2.2.2抽样方法:其中24%的论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选取研究对象,而76%的论文均未明确说明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说明绝大多数研究均未严格按照随机原则进行抽样,因此所抽取的样本缺乏代表性。

3统计分析方法

调查所得资料绝大多数均采用SPSS软件的不同版本进行分析处理。

4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工资及福利待遇;②个人及专业发展机会;③工作负荷及排班;④家庭/I作的平衡;⑤管理方式及工作自;⑥工作被称赞和认可;⑦社会、专业上交流交往机会;⑧与共事者(医生、护士、管理者)及患者的关系;⑨工作环境和条件;⑩工作/职业本身。其他如工作年限、年龄、学历、科室、班次及从事护理工作的目的等也会对护士工作满意度产生一定的影响。统计结果见表2。表2示,护士工作满意度水平最低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上四个方面,说明目前护士的工资及福利待遇还比较低而护士的工作量又比较大,尤其是合同护士,因此表现为付出与所得不成比例,心理严重不平衡,挫伤工作的积极性;护理职业的高风险性、经常担心出现差错事故及人身安全问题等工作/职业本身的特点也是导致护士工作满意度低的主要原因,尤其对于急诊科及精神科护士,说明我国目前护理管理体制还很不完善,还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对护士给予正确的引导以及满足她们低层次的需求;护士对个人及专业发展机会的满意度低,说明医院、护理学院及学术团体所提供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太少,晋升机会也不多,而且由于工作量大、时间紧、缺乏经济支持,护士也很少有机会参加护理科研工作和撰写护理科研文章。

此外,28%的研究认为管理方式与护士工作满意度之间是显著相关的,说明研究者已经意识到管理方式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的重要影响,提倡变革传统的管理模式,应用现代管理理论,以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

5对策

关于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对策研究,缺乏干预性研究,多数属于推测性对策。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在奖金报酬分配方面:应坚持“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按工作质量、效率、职责合理分配,做到奖罚分明。②帮助护士实现自我:管理层应大力开展护理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使护士的知识结构跟上时代的发展,使她们能顺利提职、晋升,实现自身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③培养护士的自我修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完成紧张工作后善于调整自我心理,如进行自我放松,召开讨论会等,使护士的心理压力有机会释放,以保持心理平衡。④合理配置,减轻护士的工作负荷: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根据工作情况及护士的能力、特点合理配置人员,使每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采取弹性排班,兼顾护士的个体需要,使工作与个人需要的矛盾降至最低;⑥对护理管理者的启示:护理管理者的领导方式和领导行为直接影响到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以及团体的凝聚力。护理管理者应该把握现代管理发展方向和趋势,通过积极学习现代管理理论,并按管理规律实施护理领导,以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士气和护理工作质量。超级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