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身份认证技术论文

身份认证技术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身份认证技术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身份认证技术论文

身份认证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安全;身份认证;生物特征;组合认证;解决方案;性能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6-0000-02

Authent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Overview

Zhang Yao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Harbin150025,China)

Abstract:Authentication technology is capable of sending and receiving sid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identify the true identity,is to identify,verify that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system in the legitimacy and authenticity of the user identity,according to mandate access to system resources,and shut out illegal visitors.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authentication technology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work has a certain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Information security;Authentication;Biometrics;

Combination of certification;Solutions;Performance analysis

网络认证技术是网络安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认证指的是证实被认证对象是否属实和是否有效的一个过程,常常被用于通信双方互相确认身份,以保证通信的安全。认证技术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身份认证和信息认证。身份认证主要是通过对用户身份的鉴别来实现对用户权限的识别,限制低权限或者非法用户的入侵。信息认证主要是用于验证信息是否完整。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偏重于对身份认证技术及其分析。主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做分析。

一、身份认证的方法分析

身份认证主要是通过分析被认证者的身份、权限等相关的信息。除了认证者本人,任何其他人都无法进行仿造或者伪造身份。如果经过认证,被认证者拥有相关的权限和秘密,那么他就获得了认证。身份认证的主要依据就是被认证方用于证明身份所用有的秘密。每个被认证者所拥有的身份认证秘密不同。常见的身份认证有两种,第一种是基于物理安全性的身份认证方法。第二种是基于秘密信息的身份认证方法。

(一) 基于物理安全的身份认证方法

不同的身份认证方法基于不同的理论,但这些认证方法的共同点就是依据用户知道的秘密信息。和这种认证方法相对照,另外一种利用用户的特殊信息或者硬件信息来进行身份认证的。比如说从生物学角度考虑,利用声音识别进行身份验证,利用指纹进行身份验证,利用人眼的虹膜进行身份验证等。从硬件的角度考虑,常用的认证方法有通过智能卡来进行验证,只有认证者拥有正确的卡,才可以被认证。当然,这种方法也有优缺点,这种智能卡可以有效的阻止和避免人为乱猜口令导致的密码被破解,但也存在着只认卡不认人的缺陷,一旦智能卡因丢失被其他人捡到,则很容易被盗取身份。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现在一般采用智能卡和口令结合的方式,比如现在最常用的银行卡就是这种。

(二)基于秘密信息的身份认证方法

常见的有以下几个方式:

1.通过进行用户口令认证来核对身份信息,在刚建立系统的时候,系统已经预先为具有合法权限的用户设定了用户口令和密码。当用户通过登录界面登录时,登录界面显示用户名和密码输入。客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以后,系统会对输入的账户和密码与系统原有的密码进行核对如果完全一致,则认为是合法用户,用户身份得到认证。否则,就提示账户名或者密码错误。用户身份得不到认证。

2.单项认证,所谓单项认证,就是进行通信的双方中,只有一方需要进行身份认证。上面所阐述的口令核对法本质上也是一种单项认证。只是这种认证方法还比较低级,没有进行相应的密钥分发操作。常见的涉及到密钥分发操作的认证方案有两类。分别是对称密钥加密方案和非对称密钥加密方案。对称密钥加密方案是指依靠第三方来进行认证,第三方就是一个统一的密钥分发中心。通信双方的密钥分发和身份认证都要通过第三方来实现。另一种没有第三方参与的加密体制成为非对称密钥加密体制。

3.双向认证。双向认证,是指需要通信双方相互认证才可以实现双方通信,通信双方必须相互鉴别彼此的身份,并且经双方验证正确以后,才可以实现双方的通信。在双向认证中,最典型的就是Needham/Schroeder协议。

[1]Needham/Schroeder Protocol[1978]

AKDC:IDA||IDB||N1

KDCA:EKa[Ks||IDB||N1||EKb[Ks||IDA]]

AB:EKb[Ks||IDA]

BA:EKs[N2]

AB:EKs[f(N2)]

(其中f(N2)为N2的某一个函数,其他符号约定同上。)

4.身份的零知识证明通常在进行身份认证时,需要进行身份信息或者口令的传输。要想不传输这些信息就可以进行身份认证,就需要采用身份的零知识证明技术。所谓零知识证明就是指在进行用户身份认证时,不需要传输相关的信息。这种认证机制就是当被认证的甲方为了让认证方乙方确信自己的身份和权限但同时又不让乙方得到自己的秘密信息而采用的一种机制。这种认证方法可以非常有效的防治第三方窃取信息。

二、身份认证的应用

(一)Kerberos认证服务

Kerberos是一种基于Needham和Schroeder[1978]模型的第三方认证服务Kerberos可信任的第三方就是Kerberos认证服务器。它通过把网络划分成不同的安全区域,并且在每个区域设立自己的安全服务器来实现相应的安全策略。在这些区域的认证具体实现过程如下:Kerberos通过向客户和服务提供票和通信双方的对话密钥来证明自己的身份权限。其中Kerberos认证服务器负责签发初始票,也就是客户第一次得到的票。其他票都是由发票服务器负责签发。同一个票可以在该票过期之前反复使用。当客户需要让服务方提供服务的时候,不但要自己生成仅可以使用一次的证,而且需要向服务方发送由发票服务器分发的。这两个需要同时发送。

(二)HTTP中的身份认证

HTTP中的身份认证现在主要由三个常用的版本。分别是HTTP协议目前已经有了三个版本HTTP0.9、HTTP 1.0和HTTP 1.1,其中HTTP 0.9功能简单,主要用来实现最基本的请求协议和回答协议。HTTP 1.0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个版本,它的功能相对来说非常完善。而且,通过Web服务器,就可以实现身份认证来实现访问和控制。如果用户向某个页面发出请求或者运行某个CGI程序时,将会有访问控制文件告诉用户哪些可以访问,哪些不可以访问,访问对象文件通常存在于访问对象所在的目录下面的。通过服务器读取访问控制文件,从而获得相应的访问控制信息。并且要求客户通过输入用户名和口令进行身份验证。通过访问控制文件,Web服务器获得相应的控制信息,用户根据要求输入用户名和口令,如果经过编码并且验证以后,如果身份合法,服务方才发送回所请求的页面或执行CGI程序。HTTP 1.1新增加的很多的报头域。如果进行身份认证,不是以明文的方式进行传递口令,而是把口令进行散列变换,把口令转化以后对它的摘要进行传送。通过这种认证机制,可以避免攻击者通过某种攻击手段来获取口令。即使经过多次攻击,也无法进行破译。即使是这样,仍然不能保证摘要认证的足够安全。和普通的认证方法一样,这种方法也可能受到中间者的攻击。要想更进一步确保口令安全,最好就是把HTTP的安全认证方式与Kerberos服务方式充分结合起来。

(三)IP中的身份认证

IP中的身份认证IP协议出于网络层,因此不能获取更高层的信息,IP中的身份认证无法通过基于用户的身份认证来实现。主要是通过用户所在IP地址的身份认证来实现。IP层的认证机构既要确保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数据完整性,又要确保通过数据组抱头传递的信息的安全性。IPSec就是IP安全协议的简称,主要功能就是维护网络层的安全和网络成以下层的安全。通常情况下,它提供两种安全机制。第一种是认证机制,通过这种认证机制,可以确保数据接收方能够识别发送方的身份是否合法。而且还可以发现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是否被恶意篡改;第二种是加密机制,通过对传输数据进行数据编码来实现数据的加密机制。从而可以保证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不会被他人窃取。IPSec的认证报头(Authentication Header AH)协议定义了认证的应用方法,封装安全负载(Encapsu-lating Security Payload,ESP)协议定义了加密和可选认证的应用方法。应用到具体的通信中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加密机制和加密手段。AH和ESP都可以提供认证服务,相比较而言,AH提供的认证服务要强于ESP。

三、身份认证技术讨论

身份认证技术讨论,在前面几部分内容中,对身份认证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总结,并对他们的原理、机制和优缺点进行了比较。这里将根据自己的理解,深入考虑通过其他途径来实现身份认证。数字签名首先要保证身份验证者信息的真实性,就是要确保信息不能伪造,这种方法非常类似于身份认证。身份认证的主要目的是要确保被认证者的身份和权限符合。因此,这里考虑通过数字签名来实现身份认证。这里的技术难点就是必须要预先进行分发密钥。如果不能提前进行密钥分发,就不可能实现数字签名。综上可以看出,身份认证在整个安全要求中是首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参考文献:

[1]William Stallings,孟庆树等.密码编码学与网络安全――原理与实践(第四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1

[2]袁德明.计算机网络安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6

[3]杨英鹏.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实践[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9

[4]李忠献.认证理论与技术的发展[J].电子学报,1999

身份认证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 要]电子商务是新兴商务形式,信息安全的保障是电子商务实施的前提。本文针对电子商务活动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隐患问题,实施保障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的数据加密技术、身份验证技术、防火墙技术等技术性措施,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

随着网络的发展,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使网络成为国际竞争的新战场。然而,由于网络技术本身的缺陷,使得网络社会的脆性大大增加,一旦计算机网络受到攻击不能正常运作时,整个社会就会陷入危机。所以,构筑安全的电子商务信息环境,愈来愈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一、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安全技术

电子商务的信息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完善,包括密码、鉴别、访问控制、信息流控制、数据保护、软件保护、病毒检测及清除、内容分类识别和过滤、网络隐患扫描、系统安全监测报警与审计等技术。

1.防火墙技术。防火墙主要是加强网络之间的访问控制, 防止外部网络用户以非法手段通过外部网络进入内部网络。

2.加密技术。数据加密就是按照确定的密码算法将敏感的明文数据变换成难以识别的密文数据,当需要时可使用不同的密钥将密文数据还原成明文数据。

3.数字签名技术。数字签名技术是将摘要用发送者的私钥加密,与原文一起传送给接收者,接收者只有用发送者的公钥才能解密被加密的摘要。

4.数字时间戳技术。时间戳是一个经加密后形成的凭证文档,包括需加时间戳的文件的摘要、dts 收到文件的日期与时间和dis 数字签名,用户首先将需要加时间的文件用hash编码加密形成摘要,然后将该摘要发送到dts,dts 在加入了收到文件摘要的日期和时间信息后再对该文件加密,然后送回用户。

二、电子商务安全防范措施

网络安全是电子商务的基础。网络安全防范技术可以从数据的加密(解密)算法、安全的网络协议、网络防火墙、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硬件的加密和物理保护、安全监听系统和防病毒软件等领域来进行考虑和完善。

1.防火墙技术

用过internet,企业可以从异地取回重要数据,同时又要面对 internet 带来的数据安全的新挑战和新危险:即客户、推销商、移动用户、异地员工和内部员工的安全访问;以及保护企业的机密信息不受黑客和工业间谍的入侵。因此,企业必须加筑安全的“壕沟”,而这个“壕沟”就是防火墙.防火墙系统决定了哪些内容服务可以被外界访问;外界的哪些人可以访问内部的服务以及哪些外部服务可以被内部人员访问。防火墙必须只允许授权的数据通过,而且防火墙本身必须能够免于渗透。

2. vpn技术

虚拟专用网简称vpn,指将物理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网络通过公用骨干网联接而形成逻辑上的虚拟“私”网,依靠ips或 nsp在安全隧道、用户认证和访问控制等相关技术的控制下达到与专用网络类同的安全性能,从而实现基于 internet 安全传输重要信息的效应。目前vpn 主要采用四项技术来保证安全, 这四项技术分别是隧道技术、加解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使用者与设备身份认证技术。

3.数字签名技术

为了保证数据和交易的安全、防止欺骗,确认交易双方的真实身份,电子商务必须采用加密技术。数字签名就是基于加密技术的,它的作用就是用来确定用户是否是真实的。数字签名就是通过一个单向哈希函数对要传送的报文进行处理而得到的用以认证报文是否发生改变的一个字母数字串。发送者用自己的私钥把数据加密后传送给接收者,接收者用发送者的公钥解开数据后,就可确认消息来自于谁,同时也是对发送者发送的信息真实性的一个证明,发送者对所发信息不可抵赖,从而实现信息的有效性和不可否认性。

三、电子商务的安全认证体系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通过网络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当今社会越来越频繁,身份认证是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重要问题,它将直接关系到电子商务活动能否高效而有序地进行。认证体系在电子商务中至关重要,它是用户获得访问权限的关键步骤。现代密码的两个最重要的分支就是加密和认证。加密目的就是防止敌方获得机密信息。认证则是为了防止敌方的主动攻击,包括验证信息真伪及防止信息在通信过程被篡改删除、插入、伪造及重放等。认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消息认证、身份认证和数字签名。

身份认证一般是通过对被认证对象(人或事)的一个或多个参数进行验证。从而确定被认证对象是否名实相符或有效。这要求要验证的参数与被认证对象之间应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最好是惟一对应的。身份认证是安全系统中的第一道关卡。

数字证书是在互联网通信中标志通信各方身份信息的一系列数据。提供了一种 internet 上验证用户身份的方式,其作用类似于司机的驾驶执照或身份证。它是由一个权威机构ca机构,又称为证书授权(certificate authority)中心发行的,人们可以在网上用它识别彼此的身份。

四、结束语

安全实际上就是一种风险管理。任何技术手段都不能保证100%的安全。但是,安全技术可以降低系统遭到破坏、攻击的风险。因此,为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体系的完善和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在实际运用中解决电子商务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使电子商务系统相对更安全。电子商务的安全运行必须从多方面入手,仅在技术角度防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完善电子商务立法,以规范飞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现实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从而引导和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劳帼龄.电子商务的安全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2] 赵泉.网络安全与电子商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身份认证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校园门户平台;图书馆管理系统;统一身份认证;信息门户集成;共享数据集成;远程数字资源

中图分类号:TP393.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0)04-122-03

Research on Integration of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Campus Portal Platform

DAI Ying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Chang′an University,Xi′an,710064,China)

Abstract:Integrated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is focus of the work in building a digital campus,which is based on the portal platform and included uniform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integration,data integration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portal integration.Three major areas of the integrated objectives and methods are described,and the realization of practical technology solutions to access remote digital resources for which enable the staff to live in out of school through uniform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to visit it,which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omeone who engaged in this domain research work in oth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campus portal platform;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uniform identity authentication;integrated information portal;sharing of data integration;remote digital resource

0 引 言

校园门户平台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一种管理平台,它以一种全新的信息服务形式向高校内各种不同类型的群体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它将学校从环境(包括网络、设备、教室等)、资源(诸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逐步数字化,形成一个数字空间,通过设立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及统一的权限控制,学校建设成一个超越时间、空间的数字化校园[1]。

高校图书馆将为高校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保障的学术性机构,在高校和社会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图书馆以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多样的载体服务形式,进一步奠定和加强了其作为学校信息资源中心的地位[2]。因此,基于校园门户平台图书馆管理系统的集成工作成为当前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针对我校图书馆管理系统在门户平台中的集成与功能实现方面进行相关的研究与探索,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示。

1 我校图书馆管理系统概述以及其集成工作的必要性

我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丰富、载体形式多样、专业特色明显,除拥有大量馆藏图书、期刊合订本、中外文现刊外,还拥有超星、北大方正等20多万种电子图书,同时还提供给读者万方数据资源、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EI(工程索引)、UMI(美国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ASCE(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数据库)、OSA(剑桥科学文摘)等20种国内外著名中外文数据库系统。

图书馆管理系统架构为B/S+C/S结构,其操作系统版本为Linux AS 4.0,数据库版本为Oracle 9.2.0.4,业务系统开发语言:B/S部分为 PHP,C/S部分为 VB和VC,其Web网络环境基于校园网,数据库网络环境为图书馆内网。由于其Web网络环境基于校园网,因此外网用户无法登录该系统了解本人书刊借阅情况,影响其及时办理书刊的预约、续借等手续;同时也无法进入中外文数据库及电子图书资源库享用丰富的远程数字资源,这对于居住在校园外或出差在外的教职工的工作生活造成一些困扰和不便。基于校园门户平台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的集成研究将着手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以期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教职员工。

2 图书馆管理系统集成内容

基于门户平台的图书馆管理系统集成包括统一身份认证集成、共享数据集成和信息门户集成三部分。

(1) 统一身份认证集成。通过确定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用户权威身份信息,建立起统一的认证平台,实现图书馆系统嵌入学校信息门户中,通过单点登录直接进入。届时用户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帐号(校内教职工工资编号/学生学号)登录信息门户后,无需输入图书馆系统帐号、密码便可直接进入图书馆系统进行相关业务系统的使用。有效避免了用户输入不同访问网址,记忆不同用户名及密码所带来的不便和困扰[3]。

(2) 共享数据集成。共享数据集成是图书馆系统集成的核心所在,其集成目标为:实现公共数据库自动从图书馆系统中抽取相关个人信息,并通过数据集成工具集成到公共数据库中,使公共数据库平台成为全校范围内惟一全面的数据源;数据集成后,提供个人图书馆信息门户上的展现或供其他业务部门使用[4]。如图1所示。

图1 共享数据集成过程图示

图书馆系统开放公共数据库需要的源视图读权限,集成方式在抽取范围上采用增量抽取;周期上采用定时同步,周期为一天;其采集方式通过数据集成平台实现[5]。

(3) 信息门户集成。基于图书馆系统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及共享数据集成的基础上,通过信息门户为广大师生提供统一的、个性化的图书信息查询服务。其集成方式通过开发单独的Portlet在信息门户上直接展现个人图书借阅情况,预约图书流转信息以及图书超期预警与罚款通知等[6]。

信息门户集成的优点集中体现在基于共享数据集成实现的基础上。因此它可以不完全依赖于图书馆系统本身,一旦图书馆数据库发生故障,门户上依然能够满足用户个人图书馆历史记录的查询需求,将其所带来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点。个人图书借阅信息展示截图如图2所示。

图2 个人图书借阅信息展示截图

3 统一身份认证及校内远程数字资源访问功能实现方式

3.1 统一身份认证实现方式

图书馆管理系统Web查询部分是基于PHP开发的,因此集成方式采用“PHP客户端”集成方式。由开发人员提供PHP认证头,图书馆管理系统据此修改其登录模块。认证头程序主要校验Cookie,判断当前用户是否已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并在有效的会话期内,如通过验证,则实现单点登录[7]。单点登录后,图书馆管理系统从统一身份认证中获取用户的基本信息(登录名)。为保证用户登录号码与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中的用户一致,需要提供给图书馆系统认证程序接口,其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1) 拷贝图书馆系统集成开发包,解开其中有关统一身份认证接口的相关程序,并放到相应的目录下;

(2) 配置客户端参数,更新client.properties中的参数:

ids.UserName=connetusername

ids.Password=connectpassword

IdentityManager.Proxy=IdentityManager:tcp-p 58000-h yourserverip

(3) 配置PHP

修改php.ini ,加入如下配置:

extensiondir = /***/***/lib

extension=libIdstarPhp.so

(4) 启动 Apache

在启动 apache前需要设置库的加载路径,如下:

export LDLIBRARYPATH=/***/***/lib

apachectl start

3.2 图书馆校内远程数字资源访问功能实现

图书馆校内远程资源访问功能实现是建立在统一身份认证集成基础上,属统一身份认证集成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居住在校外或出差在外的外网用户无法在家中或外地远程访问学校图书馆中外文数据库及电子图书资源库等校内远程数字资源,给工作、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不便,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校园门户系统的统一身份认证集成和访问设置则实现了这部分用户对于图书馆校内远程数字资源的访问[8,9]。图书馆校内资源远程访问流程图如图3所示。

图3 图书馆校内资源远程访问流程图

用户通过配置服务器地址在校外访问门户网站,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后进入信息门户展示平台,访问校内资源;信息门户平台上设置中外文数据库及电子图书资源库等校内远程数字资源栏目,并提供完成远程访问所需要的批处理脚本文件,用户解压下载下来的批处理文件,双击其中的enableProxy.bat文件,完成该地址的设置;服务器根据用户组的不同,分配相应的校内地址,使用户直接进入校内远程访问资源栏目,点击访问所需的校内远程数字资源;双击下载的disenableProxy.bat,即可取消该地址的设置,正常访问门户系统[10]。

4 结 语

基于校园门户平台图书馆管理系统的集成研究,在实现用户统一身份认证的基础上,方便了教职工及学生对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使用,尤其是图书馆远程数字资源访问功能的实现,给居住或出差在外的教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同时,还考虑在门户平台上增加若干控件,方便用户自行订制相关个性化服务,如将有关新书报道、预约图书、欠费预警及图书超期罚款等信息以短消息形式即时在个人门户上显示,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

参考文献

[1]林三洲.数字化校园建设漫谈[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3):153-154.

[2]沈煜,裴艳慧.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作用和发展[J].晋图学刊,2007(3):57-59.

[3]贺超波,陈启买,欧阳辉.数字化校园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的实现[J].现代计算机,2008(12):25-28.

[4]孙月洪.数据交换在数字化校园中的作用与实现[J].办公自动化,2009(1):35-37.

[5]邓英.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公共数据整合方案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2):589-591.

[6]宫卫涛,马自卫.数字图书馆门户集成技术及其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7(11): 23-27.

[7]张冲,武超,杨要科.校园网统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8,19(4):68-71.

[8]张志美.数字图书馆数据集成研究[J].现代情报,2007,27(9):88-90.

身份认证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上银行;身份认证;防范措施

我国现阶段的网上银行指银行通过信息网络提供的金融服务。网上银行支付在中国从1998年第一笔300元的订单,到2010年的10858亿元的网上支付交易额,飞速发展,正在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各家银行不断对其网上银行进行升级,但网上银行盗诈事件仍时有发生。盗诈背后,笔者认为银行应负主要责任,因为网上银行的身份认证和银行的服务意识存在问题,其次责任是用户的使用习惯。

一、网上银行身份认证设备存在的问题

1.静态密码技术。银行登录方式分两种,一种是采用“卡号+密码”的方式登录,此类技术代表为网上个人银行大众版,卡号、密码的保管非常重要,如果卡号和密码不慎被他人取得,他人即可通过网上银行大众版通过转账、网上支付卡转账等方式窃取客户账户资金。另一种是采用“用户名+登录密码”的方式登录,此种方式较为安全,在安全设计上有考虑到用户的需要,既满足了用户查询相关信息的需要,又保证了用户资料的安全,同时把查询和支付、转账等业务分开,增加安全系数。

2.动态口令卡、动态口令牌、手机动态口令。电子口令卡是指以矩阵形式印有若干字符串的卡片,每个字符串对应一个唯一的坐标。使用电子银行口令卡会存在卡片丢失或被窥视、拍照、复印等非技术风险;动态口令牌是一种内置电源、密码生成芯片和显示屏、根据专门的算法每隔一定时间自动更新动态口令的专用硬件。2011年1月以来,国内多省市发生以“E令卡网上银行升级”为名,通过手机短信和制作克隆网站实施诈骗的案件。手机动态口令是利用手机作为随机密码生成或者接受终端,用户在登录应用系统时候,输入手机上的生成或者接收到的密码不停变化的随机密码,但是手机的缺点是容易被监听,被犯罪分子截取密码。

3.证书用户。目前网上银行应用最普遍的基于PKI体系的数字签名产品是USBKEY,它是一种USB接口的硬件设备,内置国密安全芯片,有一定的存储空间,可以存储用户的私钥以及数字证书,利用USB Key内置的公钥算法实现对用户身份的认证。第一代USBKEY产品解决了用户私有信息的传输安全问题,有效预防了基于钓鱼网站的诈骗事件的发生。但是在交换操作方面还存在隐患,当用户长时间插入USBKEY时,黑客可以通过木马截获PIN码,远程控制,冒用客户的USB Key进行身份认证,发生骗签事件。

二、网上银行身份认证方案及防范措施

1.认证方案。在现在的三种认证方案中,可以说没有哪一种是绝对的安全。在网银发展的初期,以市场推广为主要诉求,以方便性和高性价比来满足市场初期需要,对系统需求和身份认证机制的安全性放在第二位来考虑,因此首先出现的是基于静态密码的大众版网上银行。然而随着利用钓鱼网站进行诈骗事件的逐渐增多,国内众多商业银行的身份认证产品开始转向推广更加安全的USBKEY电子签名设备。但是随着骗签事件的增多,网上银行何去何从?借鉴国内最好的网上第三方支付“支付宝”的身份认证解决方案,本人认为在现阶段,网上银行应该使用USBKEY+手机短信检验码的认证方式,每一笔网上交易需要登录密码+支付密码+U盾+U盾密码+手机短信检验码完成,非常安全。在未来的网上银行身份认证发展中,可能会用到指纹液晶KEY方案,用指纹液晶KEY登陆网银是在KEY上进行指纹认证以代替从电脑键盘输入PIN码,并在KEY上显示交易信息,从物理上彻底杜绝黑客攻击的途径,从而有效防止网站钓鱼、远程挟持、信息篡改、骗签等安全隐患。

2.防范措施。银行应该增强服务意识,出现问题后,不要总是把问题都推到用户身上,应该多想想银行本身的问题,应该多做一些事情服务好用户。例如对于USB Key骗签事件,银行应该在用户进行每一笔网上交易中给予适当的提示,在需要插入USB Key时,弹出对话框提示用户插入,在完成交易后,马上弹出一个对话框,提示用户已经完成交易,请及时拔走USB Key,这样做相信骗签事件发生的机率会很低。目前广大网民对电子支付和网上银行市场的认知程度还很有限,银行在对用户进行网上银行安全的宣传、推广和教育上应承担相应责任。例如本人作为工商银行U盾客户已经有6年时间,在撰写本论文时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原来工商银行早在2008年就已经提供USBKEY+手机动态检验码的认证方式,但是本人及周围对网上银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用户都不知情。首先应该选择一种安全的支付方式,宁愿多支付安全成本,保证资金安全,也不选择安全性不好的支付方式,同时应该增强网上支付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网上支付习惯。

参考文献

身份认证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网络 安全 VPN 加密技术 防火墙技术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网络应用逐渐普及,网络已成为一个无处不在、无所不用的工具。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用户足不出户则可访问到全球网络系统丰富的信息资源,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活动也强烈依赖于网络,一个网络化的社会已呈现在我们面前。

然而,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增多,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由于计算机网络联接形式的多样性、终端分布的不均匀性、网络的开放性和网络资源的共享性等因素,致使计算机网络容易遭受病毒、黑客、恶意软件和其它不轨行为的攻击。为确保信息的安全与畅通,研究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与防范措施已迫在眉捷。本人结合实际经验,谈一谈网络安全与防范技术。

一、目前信息系统技术安全的研究

1.信息安全现状分析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入,信息安全己经引起人们的重视,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尚不完善,许多企业、单位花了大量的金钱购买了信息安全设备,但是技术保障不成体系,达不到预想的目标;二是应急反应体系没有经常化、制度化;三是企业、单位信息安全的标准、制度建设滞后。

对于网络安全管理情况的调查:调查表明,近年来,使用单位对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80%的被调查单位有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12%的单位建立了安全组织,有2%的单位请信息安全服务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安全服务。调查表明,认为单位信息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较高”和“一般”的比较多,分别占44%。但是,被调查单位也普遍反映用户安全观念薄弱、安全管理员缺乏培训、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和安全产品不能满足要求等问题,也说明目前安全管理水平和社会化服务的程度还比较低。

2.企业信息安全防范的任务

信息安全的任务是多方面的,根据当前信息安全的现状,制定信息安全防范的任务主要是:

从安全技术上,进行全面的安全漏洞检测和分析,针对检测和分析的结果制定防范措施和完整的解决方案;正确配置防火墙、网络防病毒软件、入侵检测系统、建立安全认证系统等安全系统。

从安全管理上,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规范和机制,切实加强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信息安全防范要确保以下几方面的安全。网络安全:保障各种网络资源(资源、实体、载体)稳定可靠地运行、受控合法地使用。信息安全:保障存储、传输、应用的机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抗否认性(non-Repudiation),可用性(Availability)。其他安全:病毒防治、预防内部犯罪。

二、信息系统常见技术安全漏洞与技术安全隐患

每个系统都有漏洞,不论你在系统安全性上投入多少财力,攻击者仍然可以发现一些可利用的特征和配置缺陷。发现一个已知的漏洞,远比发现一个未知漏洞要容易的多,这就意味着:多数攻击者所利用的都是常见的漏洞。这样的话,采用适当的工具,就能在黑客利用这些常见漏洞之前,查出网络的薄弱之处。漏洞大体上分为以下几大类:

(1)权限攻击。攻击者无须一个账号登录到本地直接获得远程系统的管理员权限,通常通过攻击以root身份执行的有缺陷的系统守护进程来完成。漏洞的绝大部分来源于缓冲区溢出,少部分来自守护进程本身的逻辑缺陷。

(2)读取受限文件。攻击者通过利用某些漏洞,读取系统中他应该没有权限的文件,这些文件通常是安全相关的。这些漏洞的存在可能是文件设置权限不正确,或者是特权进程对文件的不正确处理和意外dumpcore使受限文件的一部份dump到了core文件中。

(3)拒绝服务。攻击者利用这类漏洞,无须登录即可对系统发起拒绝服务攻击,使系统或相关的应用程序崩溃或失去响应能力。这类漏洞通常是系统本身或其守护进程有缺陷或设置不正确造成的。

(4)口令恢复。因为采用了很弱的口令加密方式,使攻击者可以很容易的分析出口令的加密方法,从而使攻击者通过某种方法得到密码后还原出明文来。

(5)服务器信息泄露。利用这类漏洞,攻击者可以收集到对于进一步攻击系统有用的信息。这类漏洞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系统程序有缺陷,一般是对错误的不正确处理。

漏洞的存在是个客观事实,但漏洞只能以一定的方式被利用,每个漏洞都要求攻击处于网络空间一个特定的位置,因此按攻击的位置划分,可能的攻击方式分为以下四类:物理接触、主机模式、客户机模式、中间人方式。

三、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

1.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建立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基础上的应用性安全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专用网络与公用网络的互联环境之中,尤其以接入Internet网络为甚。

防火墙是指设置在不同网络(如可信任的企业内部网和不可信的公共网)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部件的组合。它是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信息的唯一出入口,能根据企业的安全政策控制(允许、拒绝、监测)出入网络的信息流,且本身具有较强的抗攻击能力。它是提供信息安全服务,实现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础设施。在逻辑上,防火墙是一个分离器,一个限制器,也是一个分析器,有效地监控了内部网和Internet之间的任何活动,保证了内部网络的安全。

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屏障:一个防火墙(作为阻塞点、控制点)能极大地提高一个内部网络的安全性,并通过过滤不安全的服务而降低风险。由于只有经过精心选择的应用协议才能通过防火墙,所以网络环境变得更安全。防火墙可以强化网络安全策略:通过以防火墙为中心的安全方案配置,能将所有安全软件(如口令、加密、身份认证、审计等)配置在防火墙上。对网络存取和访问进行监控审计:如果所有的访问都经过防火墙,那么,防火墙就能记录下这些访问并做出日志记录,同时也能提供网络使用情况的统计数据。防止内部信息的外泄:通过利用防火墙对内部网络的划分,可实现内部网重点网段的隔离,从而限制了局部重点或敏感网络安全问题对全局网络造成的影响。除了安全作用,有的防火墙还支持具有Internet服务特性的企业内部网络技术体系VPN。通过VPN,将企事业单位在地域上分布在全世界各地的LAN或专用子网,有机地联成一个整体。不仅省去了专用通信线路,而且为信息共享提供了技术保障。

防火墙技术可根据防范的方式和侧重点的不同而分为很多种类型,但总体来讲可分为二大类:分组过滤、应用。

2.入侵检测技术

IETF将一个入侵检测系统分为四个组件:事件产生器(EventGenerators);事件分析器(EventAnalyzers);响应单元(ResponseUnits)和事件数据库(EventDataBases)。事件产生器的目的是从整个计算环境中获得事件,并向系统的其他部分提供此事件。事件分析器分析得到的数据,并产生分析结果。响应单元则是对分析结果做出反应的功能单元,它可以做出切断连接、改变文件属性等强烈反应,也可以只是简单的报警。

根据检测对象的不同,入侵检测系统可分为主机型和网络型。基于主机的监测。主机型入侵检测系统就是以系统日志、应用程序日志等作为数据源,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如监督系统调用)从所在的主机收集信息进行分析。主机型入侵检测系统保护的一般是所在的系统。这种系统经常运行在被监测的系统之上,用以监测系统上正在运行的进程是否合法。最近出现的一种ID(IntrusionDetection):位于操作系统的内核之中并监测系统的最底层行为。所有这些系统最近已经可以被用于多种平台。网络型入侵检测。它的数据源是网络上的数据包。往往将一台机子的网卡设于混杂模式(PromiseMode),对所有本网段内的数据包并进行信息收集,并进行判断。

对各种事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是入侵检测系统的核心功能。从技术上,入侵检测分为两类:一种基于标志(CSignature-Based),另一种基于异常情况(Abnormally-Based)。

3.认证中心(CA)与数字证书

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然而,由于互联网所具有的广泛性和开放性,决定了互联网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信息安全隐患。为了防范信息安全风险,许多新的安全技术和规范不断涌现,PKI(PublicKeyInfrastructure,公开密钥基础设施)即是其中一员。

PKI是在公开密钥理论和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安全平台,能够为所有网络应用透明地提供采用加密和数字签名等密码服务所必需的密钥和证书管理,从而达到保证网上传递信息的安全、真实、完整和不可抵赖的目的。利用PKI可以方便地建立和维护一个可信的网络计算环境,从而使得人们在这个无法直接相互面对的环境里,能够确认彼此的身份和所交换的信息,能够安全地从事商务活动。目前,PKI技术己趋于成熟,其应用已覆盖了从安全电子邮件、虚拟专用网络(VPN),Web交互安全到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事务安全的众多领域,许多企业和个人已经从PKI技术的使用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在PKI体系中,CA(CertificateAuthority,认证中心)和数字证书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认证中心又叫CA中心,它是负责产生、分配并管理数字证书的可信赖的第三方权威机构。认证中心是PKI安全体系的核心环节,因此又称作PKI/CA。认证中心通常采用多层次的分级结构,上级认证中心负责签发和管理下级认证中心的证书,最下一级的认证中心直接面向最终用户。

数字证书,又叫“数字身份证”、“数字ID”,是由认证中心发放并经认证中心数字签名的,包含公开密钥拥有者以及公开密钥相关信息的一种电子文件,可以用来证明数字证书持有者的真实身份。

4.身份认证

身份认证是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确认操作者身份的过程。我们熟悉的如防火墙、入侵检测、VPN、安全网关、安全目录等,与身份认证系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我们从这些安全产品实现的功能来分析就明白了:防火墙保证了未经授权的用户无法访问相应的端口或使用相应的协议;入侵检测系统能够发现未经授权用户攻击系统的企图;VPN在公共网络上建立一个经过加密的虚拟的专用通道供经过授权的用户使用;安全网关保证了用户无法进入未经授权的网段,安全目录保证了授权用户能够对存储在系统中的资源迅速定位和访问。

从木桶理论来看,这些安全产品就是组成木桶的一块块木板,则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这些模块在不同的层次上阻止了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系统,这些授权的对象都是用户的数字身份。而身份认证模块就相当于木桶的桶底,由它来保证物理身份和数字身份的统一,如果桶底是漏的,那桶壁上的木板再长也没有用。因此,身份认证是整个信息安全体系最基础的环节,身份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础。

目前常见的身份认证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使用用户名加口令的方式,这时是最常见的,但这也是最原始、最不安全的身份确认方式,非常容易由于外部泄漏等原因或通过口令猜测、线路窃听、重放攻击等手段导致合法用户身份被伪造;第二种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包括指纹、声音、手迹、虹膜等),该技术以人体唯一的生物特征为依据,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实现的技术复杂,技术不成熟,实施成本昂贵,在应用推广中不具有现实意义;第三种也是现在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领域最流行的身份认证方式――基于USBKey的身份认证。

四、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将日益成为企业的重要信息交换手段。因此,认清信息系统的脆弱性和潜在威胁,采取必要的安全策略,对于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将十分重要。同时,信息系统技术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新技术层出不穷,其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漏洞,因此,进行信息系统安全防范要不断追踪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及时升级、完善自身的防御措施。

参考文献 :

[1]贾晶,陈元,王丽娜编著,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密,第一版,1999.01,清华大学出版社

[2]EricMaiwald,Wi1liEducation,SecurityPlanning&DisasterRecovery,2003, Posts&TelecommunicationsPress,PP.86-94

[3]程胜利,谈冉,熊文龙,程煌,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技术,2004.09,清华大学出版社

[4]张小磊,计算机病毒诊断与防治,2003,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5]东软集团有限公司,NetEye防火墙使用指南3.0,1-3

[6]段钢,加密与解密,第二版,2004.01,电子工业出版社

[7]张剑,网络安全防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01

[8]黑客防线2005精华奉献本上、下册,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相关期刊更多

国家治理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人民日报社

信息安全研究

CSCD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暨南史学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暨南大学中外关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