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语学习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大学教育国际化;国际化;民族化
作者简介:庞蕊(1986-),女,新疆石河子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浙江?金华?321004)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3-0003-02
大学教育国际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埃及的高度教育。那时跨国的“游教”和“游学”之风相当盛行。所谓大学教育国际化,就是指各国大学教育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相互交流、合作与援助的一种发展过程或趋势。目前,大学发展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但是推进国际化并不意味着要摒弃民族化,国际化和民族化必须统一起来。大学教育发展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有利于国家、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本文试从教育的本质,即育人角度来探讨我国大学教育国际化和民族化的关系,以期为大学制订推行国际化的相关管理制度提供一些借鉴。
一、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学教育
1.中国大学教育国际化的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成功加入WTO后,大学教育的国际化在我国得到广泛重视。纵观中国大学教育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各所大学都在不断努力提高国际化水平,从留学生教育、教师访学及进修、课程的国际化内容等方面都有所表现。当前,我国借助大学教育国际化,总体上来说提高了高等教育水平,弥补了智力资源的匮乏,传播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融合。
2.中国大学教育国际化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中国大学教育国际化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的大环境下取得了一些卓越的成绩,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知识和能力的人才。然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中国在推进本国大学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也面临了诸多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中国在推进大学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不免遇到大量优秀人才流失、本土文化扭曲和丧失的问题。第二,学术依附问题严重。由于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学术交流上的不平等,导致中国对西方国家产生了依赖性。在中国的大学教育学术和实践活动中,不考虑民族特性、简单移植和套用外国理论和方法的现象时有发生。[1]第三,中国大学教育国际化在地区、院校和学科层面均存在明显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呈现逐级扩大之势。这种发展态势一方面表明中国大学教育国际化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另一方面说明中国大学教育,特别是国际可比的学科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够强。[2]第四,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日益商品化和市场化,经济主导因素已经压倒性地超过了政治、学术或者文化/社会因素。[3]这样难免会使一些大学在推动本校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太过看重知识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自身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扮演的角色,忽视了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
二、中国大学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关系分析
大学教育的国际化与民族化可以说是现代大学教育的两个维度,它们从横、纵两方面交织于大学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国际化要依赖民族化而存在,民族化又必须借助国际化而发展。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从目前国内对大学教育国际化的研究趋势来看,我国学者对大学教育国际化的研究缺乏从教育的个人价值观上研究国际化对于个体发展所具有的意义,即教育国际化对培养和塑造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国际性人才应起到何种巨大的作用。[4]本文试从大学教育的本质,即培养高级人才来探讨我国大学教育国际化和民族化的关系。
1.大学教育国际化中的依附现象探析
目前中国许多大学都把内向型国际化视作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全部内容,即对吸收外国文化(特别是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文化)过于热心,而对宣传和发扬本国文化所做的努力却很不充分。[5]尽管全球化教育能够保证选择的多样性,但是却是以牺牲地方要求,包括当地文化以及促进民族社会文化发展为代价的。[6]在现实中,西方发达国家世界一流大学人才的培养标准、学术标准等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本国大学教育的指示灯,极少考虑这些标准对本国学生自身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适用性。
针对中国大学教育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依附问题,有学者指出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学教育国际化实践都要不可避免地经历一个与本国的“既定条件”相互交融、对接、调适的民族化过程。民族性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本质特性。民族文化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生活习惯等。大学教育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在寻求与实施我国大学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那种只重视国际化轻视民族化、不考虑民族特性、中国国情而盲目套用或简单移植外国理论、模式和方法的做法是不足取的。[7]纵观当今世界各国,在它们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只有当它与国家、民族的实际相结合时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才会被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借鉴、吸收。只有民族化的东西才是最具特色的东西,没有民族化作为支撑点,没有特殊的优势,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真正参与国际事务,具有国际竞争力。
一、注重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
注重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并不代表培养幼儿的技能就不重要。正如没有一定的技能也就无法用画笔表达心中的感受一样。在教学中尽量选择幼儿身边的熟悉的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幅画就是孩子的一个内心世界,我国著名的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得非常好:“从前的艺术教育太注重技巧,现在的艺术教育是注重儿童的个性,儿童的创作。但艺术的技能究竟要不要教,这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儿童若是没有相当的技能,一定画不出很好的作品。”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和教他们学习绘画技能这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渗透,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选择合理系统的教学内容
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我认为应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去考虑。主观上教育者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客观上还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规律。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我充分地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每个年龄段的教学内容都要遵循这一规律。例如小班孩子认识事物比较直观,思维也是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他们表现事物不完整,往往表现的是事物中印象最深刻的某一部分。针对这一特点,给小班幼儿选择的内容多以生活中常的可用图形来高度夸张和概括的事物为主。例如 蝌蚪、 小花、 小草、雨点、伞等。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主要在兴趣培养上。内容的量也不宜多和杂。
中班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观察事物的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在成人启发指导下找出事物的特征和规律。如教他们画小鸡,让他们知道小鸡的特征和动作形态,用稍浓一点的墨画出小鸡的头、翅膀、身体,用小笔蘸浓墨画小鸡的嘴、爪、眼睛等。接着再教他们画燕子,这时可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小鸡和燕子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同法亦可教画小鸟等动物。同样,学会了画葡萄就可很容易地学会画枇杷、樱桃、荔枝等水果。选材时可将同一类内容安排在一起。这不仅使幼儿学得快、学得牢,也学得轻松。
大班幼儿在中班的基础上各方面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想象力得到了极快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幼儿已经能够在过去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对记忆表象加工、改造、重新组合。例如:在画小鸡时,你可以画葫芦架下的小鸡;也可以画草地上的小鸡;和鸡妈妈在一起刨土的。这是一种想象。因此,这阶段的选材是把发展想象力、创造力作为一个重点。可制定一些主题画、想象画或自由命题画等内容。
综合上述,给不同阶段的幼儿选择教学内容应从围绕目标、幼儿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以及季节等方面去考虑。
三、选择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
(一 )首先教幼儿认识绘画工具
1、用操作探索发现法认识宣纸
我给幼儿每人两张纸,一张生宣纸;一张熟宣纸。水、墨、毛笔,请你用这两张纸画画,然后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幼儿在画画过程中发现一张纸特别吸水,一张纸是不吸水的,在实践过程中孩子们有了疑问,在他们非常想知道答案的时候你在告诉他,吸水的纸他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生宣纸;不吸水的纸他的名字叫熟宣纸,那么这两种纸在画画时怎样用呢?这时老师可以出示两张典型的写意画(生宣纸)和工笔画(熟宣纸),请幼儿观察这两幅画的不同,老师还可以做示范一边画一边讲解什么是工笔画和写意画,在这过程中孩子们即认识了宣纸又了解了两种画法。然后,请幼儿在生宣纸上画小鸡,请你注意墨色的变化。让幼儿在画画的过程中解决墨色变化的问题,等幼儿有了问题之后老师在讲解,和幼儿一起探讨浓淡深浅的变化。在此过程中幼儿体会到了墨色的变化。
2、用观察法认识毛笔
老师给幼儿提供各种大小、毛质不同的毛笔请幼儿摸、闻、蘸墨试等方法来区分不同大小、毛质的笔,它的用法也是不一样的。
3、用对比法认识颜色
老师给幼儿提供水彩、水粉、国画颜料、油画颜料和图画纸、宣纸、布、水和与其相应的笔,请幼儿感受认识国画颜料与其他颜料的不同。
(二) 其次教幼儿画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艺术领域指导要点是这样说的:“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就拿国画小鸡为例:我请幼儿观看一段小鸡活动的视频,在观看过程中请幼儿思考两个问题:小鸡的样子和小鸡的动作形态。之后请幼儿说一说小鸡长的样子,学一学小鸡的动作,我们认识了小鸡也了解了小鸡的动作,那么,我们如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呢?就请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画画。在幼儿画画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引导幼儿自己去解决。如:我的画面太湿了,太黑了,水多了怎么办?等等。这时有的幼儿就不再用笔大面积的去蘸墨了,他会用笔尖轻轻地去蘸,并且会把他的发现告诉身边的同伴。在幼儿充分的体验实践之后,他心里会有很多问题。之后请幼儿带着她的疑问来听老师讲小鸡的画法,这时候幼儿听得更认真更专注。在老师的讲解的过程中解决了幼儿的疑问。最后请幼儿再来画小鸡。在幼儿画画时放上古典的音乐,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自主画画。
四、教幼儿画画应注意的问题
1、绘画的工具材料必须准备充分。
2、一定要让幼儿自己先去体验实践,在这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要充分体现《纲要》精神,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大胆表现大胆创作,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4 要用幼儿易懂的语言和幼儿喜欢的方式来教学。在教学中要始终考虑到幼儿的想法和感受,不要把老师的想法强加给幼儿。
关键词:泰国学生 交际文化 偏误
中泰建交至今已长达35年,利用地缘区位优势,云南省成为培养泰国学生汉语学习的摇篮。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自2002年起,云南中医学院和泰国宋卡王子大学联合举办了十届汉语教学项目。此项目不仅在中、泰两国获得了较好的声誉,在东南亚也有一定的影响。作为课程的主讲教师,我们发现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师生总是处于中国文化与泰国文化这样一个跨文化交际的环境中,由于两国文化的差异,泰国学生难免出现种种交际偏误,这就要求教师思考如何在语言教学与日常交际中,尽量准确地将中国文化信息传递给泰国学生,使其增强跨文化意识,尽量避免陷入文化误区。
一、常见偏误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可以概括为知识文化与交际文化两大类。“所谓知识文化,即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不直接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所谓交际文化,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信息准确传递(即引起偏差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
从以上分类可以看出,只有重视交际文化的教学才能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已是对外汉语教师的普遍共识。教学中,我们发现,在以交际文化为核心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这两个方面,泰国学生常会出现以下典型偏误。
语言交际中的表现主要有:第一,称谓语的误用。例如,泰国学生常说类似的话“昨晚,林想的妈妈生了一个男小宝宝(男孩)”/“那天,女老人(老奶奶)出去买菜,男老人(老爷爷)一个人在家读报”等。第二,语体风格的误用。汉语中的正式与非正式语,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常使泰国学生困惑,在使用中容易出现混淆。例如,他们说“我在家是最年幼者(小的),我还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我坐57路车前往(去)昆明百货大楼/我毕业后将就职(成为)贸易公司经理”等。第三,由于对汉语词汇的感彩不了解而造成的偏误。例如,常听到泰国学生说这些让我们啼笑皆非的话“老师,你很性感(“性感”在泰语中是褒义词,但在中国却是个很微妙的词,学生用它来形容、赞美老师,只会引起中国老师的窘迫)/下课后,她是一个很好玩的老师。(“好玩”虽是个中性词,表示东西等有趣,但用来形容人时常带有讽刺之意,用来形容老师就更不妥帖)/他是一个好老师,常工作得很过分”(“过分”在汉语中带有贬义,虽然学生表示的是赞叹之意,但听起来却是一种指责或挖苦)第四,概念模糊导致的文化误解。例如,很多泰国学生在“我的家庭”这一作文里曾写道:“我们家有五口人,我爸爸,我妈妈,我姐姐,我和我的狗。”“狗”的出现就是模糊了中国家庭成员的概念。
非语言交际指“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它包括眼神、手势、身势、面部表情、服装打扮,身体接触,时间,空间观念等”。据研究发现,人们在直接交际活动中,约70%信息是通过非语言交际来传达的。有些泰国学生虽然在汉语语言表达上不会出现太大问题,但却在与中国教师或中国学生的交往中遇到障碍,彼此误解,产生种种不愉快,这常常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注意到自己的非语言交际行为而产生的文化误解。这里,举三个尤为突出的实例。首先,穿拖鞋上课。在中国,学生在教室里的衣着应整洁大方,以反映个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体现对老师和他人的尊重与礼貌。很多泰国学生则不能“入乡随俗”,他们习惯于穿着拖鞋进教室,有的甚至在上课时还脱掉鞋子,这常引起授课教师心理不悦。其次,上课迟到。在我们学院,上午上课时间通常是八点,很多泰国学生却到了九点甚至更晚才陆续来到教室。他们不仅迟到而且常抱怨上课时间太早,来不及吃早饭,所以,课堂上常有人吃东西。对此,中国教师甚为不解,认为早一点起床不就可以了?很多教师甚至认为泰国学生懒惰、散漫、不爱学习。其实这是中泰两国对工作或学习的时间确定不同有关,在泰国,由于气候原因,人们往往在早上九点或更晚才开始工作和学习。还有,跪式提问。教师发现很多泰国学生会跪下来接受老师的指正。当天气寒冷或地板不是很干净时,教师总有一种“于心不忍”之感,常处于失措之中。
二、主要原因
造成文化偏误的原因有教材缺乏针对性,教学方法不恰当等,其他还有四个原因值得关注。其一,母语文化或英语文化的影响。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常受到本国文化或西方文化的影响而忽视了中国的基本国情或文化背景,例如,用“性感”直接赞美老师,“狗”是“家人”的概念等就反映了这一点。其二,目的语的“过度泛化”。泰国学生在学习了一些汉语知识后,脱离一定的语言环境,而将它们不适当地运用到很多场合,于是出现以上所提“年幼者”与“最小的”等语体风格的偏误。其三,学习策略失误。学生在看到很多中英文句子意思基本一致的情况后,就从英语角度来转换汉语句子,例如:“好玩”的英文是“interesting”,学生想表达“The teacher is very interesting after class”自然说成“下课后,这位老师很好玩”。其四,习惯使然。有些生活习惯在较短时间内是很难改变的,虽然泰国学生都知道上课迟到、穿拖鞋、吃东西在中国课堂中很不恰当,但因为生物钟和习惯的长期性使他们有时难免“明知故犯”,是不自觉形成的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偏误。
三、文化教学之对策与思考
因为课时少,学生的汉语基础不够扎实等原因,很多学院没有为外国学生专门设置文化课,文化的教学更多地被融入到语言课的教学之中。那么,如何将语言与文化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真正理解汉语的文化内涵,尽量避免跨文化交际中各种问题的产生呢?这确实值得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思考。
教学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而阶段性原则,适度原则,主流、共时原则和实践性原则是经过对外汉语教学界反复实践、归纳并提炼而成的共识性原则。具体地讲,就是指文化内容的导入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和领悟能力;文化教学内容的确定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文化导入应为语言教学服务,不能把语言课上成文化知识介绍课;文化内容的重点应在共时文化,即当代文化上,凡属于主流的、有代表性的文化都应细讲;要通过各种实践帮助学生将获取的文化知识转化为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能力。
在以上原则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发挥其主动性,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既完成教学目标又弘扬中华文化,使教学顺利进行,文化顺利传播。下面是一些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对策:
1.培养泰国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因为中泰两国的文化差异,泰国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某些现象可能一时难以理解,所以教师首先应该用一些相对简单、有趣的方法培养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例如,通过组织观看中国电影、欣赏汉语歌曲、带领学生上街购物、中国习俗图片展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2.加强中泰文化的对比分析
在教学中加强中泰文化对比可以帮助泰国学生正确的理解和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差异,从而减少母语文化的干扰,防止和避免学习中的负迁移。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作业的方式,布置学生课后去就“中、泰食谱差异”,“中、泰着装差异”,“中、泰禁忌差异”等进行主题调查,再到课堂上分享调查结果。
3.通过情景实践,加深对交际文化的了解
情景实践是指把泰国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文化知识进行表演实践。例如,让学生模拟如何与中国人交往,从打招呼、寒暄到祝贺、道谢、告别等常用的生活场景,并对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失误及时纠正,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4.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多与中国朋友交往
泰国学生在中国学汉语,一个最有利的条件就是生活在汉语言的文化空间里。他们每天都有听说汉语的机会,在与中国人交往的过程中,会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并会不自觉地进行模仿。因此,教师要鼓励泰国学生多与中国学生交往,多参加他们的活动,从而真实地感受并学习交际文化。当然,作为东道主,中国学生可以主动地与泰国学生建立友谊。例如,“结对子”就是颇有成效的一项活动,即在泰国学生来到后,校方或教师主动安排一些班级作为他们的友好班级,并保证每名泰方学生都能结识到一个中国好朋友,在生活和学习上得到更多直接的帮助。另外,到中国教师或中国学生家里做客和中泰学生联谊晚会等系列活动都对泰国学生语言和文化习得大有裨益。
5.在教学内容的设置和语言测试上要有所体现
大部分泰国留学生只是想要与当代的中国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所以,对外汉语中的文化教学应有层次性,即以贴合实际生活和适应交际需要的交际文化教学为主,以介绍中国历史,古代文明等的知识文化的教学为辅,尽量避免选择枯燥和与现实生活距离较远的内容。此外,在语言测试中,文化部分的考核应该有一定的量,这样才会引起学生对文化学习的重视。例如,在每一次期末考核中,可以要求泰国学生挑选一些与中国文化密切相关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笑话幽默和生活剧目,如道歉、坐车、购物等进行改编并通过短剧的方式表演出来。
6.教师应重视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
一名教授汉语的教师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一面镜子,其一言一行都应散射出中国文化的魅力。泰国学生思想活跃,他们善于观察教师的穿着打扮与言行举止,并且在课堂上常突发其问,教师如果没有较好的准备,常被学生搞得“手足无措”。良好的形象,幽默的言谈和广博的知识则可以使教师形象得以提升,做好文化传播的使者。
总之,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应具备敏锐的跨文化意识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并能在此基础上不断思考如何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出现障碍与偏误。唯有把语言与文化教学融为一体,方可使外国学生的汉语水平达到“自在”的彼岸。
参考文献:
[1]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西方哲学;中国化;理论自觉;分析哲学
中图分类号:B0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037-03
在学术界中,西方哲学中国化已经成为了一项影响力较大的研究项目,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一些西方国家中,人们心目中的历史与文化发展的方向总会有一些不同,而在文化和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地探寻社会发展的价值,就是西方哲学中国化论题的主要内容。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文化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而西方一些国家的文化与我国文化之间既有相同也有相异,这些文化上的差别也正是历史发展中具有研究价值之处。随着中国的发展,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已经成为了人们研究和探索的重要内容。
一、追溯“中国化”表述方式之源
西方哲学中国化一直被很多哲学者认为是一种时代的发展趋势,从上个世纪开始,西方国家中的一些哲学观点就逐渐地传入我国,并且受到一部分学者的追捧。其中一些学者认为,西方哲学有着一些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矛盾和对立的地方,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西方哲学文化中理论和思想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所以自上个世纪开始,人们就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的目的并不是要争辩中西方哲学二者之间到底孰优孰劣,而是希望能够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内在联系。因为我国与一些西方国家在地理位置上存在不同,并且中西方国家的历史背景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进而导致了中西方国家文化方面的不同,这些都是情理之中的,只有站在正确的角度用正确的逻辑思维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发展进程,才是一种先进的思想理念。 [1]
我国著名学者梁漱溟在“东西方文化发展”中谈及中西方文化时,针对西方哲学的背景和中西方领域文化中的一些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在《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中,梁漱溟具体阐述了 “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之间的关系。在传统的思想观念当中,人们认为西方化的观念往往比我国的观念更先进,西方化的思想和意欲主要是以人为本的观念基础上提出来的。而梁漱溟对这些观点所表述的想法完全是站在了历史的高度上进行分析的,并没有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这也给我国文化在发展和传承上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梁漱溟在对中西方文化的对比研究中解读了东方化的发展思路,也阐述了西方化的优点,但是论述这些并不仅仅是为了说明现代化的西方化有多先进,也不是为了抨击我国的观念有多落后,而是完全站在一个公平的角度去观察和审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
贺麟先生曾经在《儒家思想的新开展》中提到,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能否在西洋文学大量输入的考验下取得新发展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儒家思想是我国历史传承下来的经典,其发展和传承一定不能与历史脱节,如果现代文化与古代文化脱节,就好似无源之水必定不能长流的道理一样,只有根深蒂固的文化和民族传承才能够将我国古人的传统在现代化的今天传承下去。[2]我国古人虽然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拥有伟大的智慧,儒家思想就充分的体现出了我国古人智慧的所在,时至今日,儒家思想仍然是影响我国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信息化社会飞速发展的21世纪中,儒家思想的理念和根基始终没有改变,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这就充分的体现了历史与现代之间的联系。
西方哲学中国化在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受到了一些非“西方”的影响,中国人在对待西方哲学文化发展观念上存在着不同的视角。以来,中国现代化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是值得思考的。我国努力将“西方哲学中国化”的观念深入人心。我国有儒家思想,西方有,无论是中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具有自身的独特发展方向,然而西方哲学中国化这一理念思想也受到了我国学者的关注和重视。[3]很多人认为西方国家中的文化观点都是积极的,而我国的一些思想观点存在封闭性,只有积极地引进西方国家的观念,才能够使我国国民在观念上有所提升。
如果回顾近些年我国几代学者在对西方哲学中国化这一观点上的探究就可以发现,要想令西方哲学能够从根本上融入我国的文化发展历程,就一定要令西方哲学摆脱原有文化的固有语境。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应该脱离传统历史留下的轨迹,也不应该完全地吸收和学习西方哲学,在引进西方哲学文化的时候,应该学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当然,西方的具有先进的文化理念和道德哲学,而我国的儒家思想也具有一定先进的理念。所以,在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发展中,我国学者一定要注重对不同文化领域的分析,无论是我国的文化,还是西方的文化,都应该站在正确的角度去对其进行鉴别,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进西方哲学中国化之“走出西方”。
二、“中国化”实践经验的历史演进
哲学文化在产生和发展中不断地随着历史而演进,我国理论界观点的梳理在对中国哲学文化与西方哲学关系的理解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文化的发展融合中,中国哲学文化与西方哲学文化已渐渐不分你我。马克思曾经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每一个人虽然是社会中的个体,也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但是实际上每一个人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中的主要核心力量。国家与国家之间只有不断地吸取历史中的经验和教训,才会使国家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学者们在论及西方哲学与我国文化发展的情况中,经常会谈及历史文化传承,而现如今人们对于哲学理论思想已经有了更多的想法,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只有不断地加强对于哲学文化的探索,才能够推进我国哲学文化的进步。[4]
西方哲学在传入我国的时候主要是以宗教的形式传入的。在西方国家中,人们信奉耶稣组织,认为耶稣会带给人们好运,能够驱散一切病魔。不仅如此,在西方国家中,传教士们信奉托马斯,因此其著作大都将基督教、天主教神谕与亚里士多德哲学结合了起来。这种对于宗教高度信仰的影响,直接或者是间接地传入了我国。但是从西方哲学后期的发展当中不难看出,西方哲学中理论与文学的发展已经完全地融入到了我国的发展当中。这些西方哲学理论传入我国的时候,常常被一些人视为神旨,中国偶像崇拜这个三首巨怪较之莱恩纳湖的蟒怪更为恐怖。在西方宗教传入我国的时候,很多人对其非常膜拜,认为这些西方国家的宗教是具有灵性的,这一影响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之后我国迎来了西学东渐的真正。[5]
在历史长河中,我国人民在一场又一场变故中逐渐醒悟,中国社会救亡图存运动催生了“西方哲学中国化”。在一次次国家危难和历史选择面前,我们清醒地意识国家的强弱关乎到百姓的安危,所以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实力,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实际上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如今的社会发展中,我国人民直到现阶段才真正认识到了西方哲学文化的重要性。例如我国梁启超所言“求文明而从形,如入死港”。这一句话实际上正是从社会发展中得以验证的经典,无论是任何的国家还是民族,如果在生活和发展当中单单追求一些形式上的内容,却不顾及内在的思想,则会导致华而不实的选择。人类要想文明和进步,就一定要从根本上解决思想问题,一些较为传统的错误观点和理念应该被抛弃。西方哲学在发展中最为注重的就是人文理论和思想哲学,西方国家的人们往往不在乎形式的存在,更在乎实际的理论与精神层面的进步。[6]这一点与我国有着很大的不同,我国应该吸取西方国家的这一理念,在面对一件事物的时候应该多考虑其精神层面,不要过多地考虑表面,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先进理念,才会避免错误观点的产生。
西方哲学中国化这一理念在发展和传承中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传统国家理论的影响,西方国家与我国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所以在文化背景上与我国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也不能盲目地说西方哲学就是正确的,这实际上与国家和个人的生活背景以及文化习俗是有着一定的关系。西方哲学正在通过一种符合时展的节奏,以理论建构相连的发展方式,彰显着中国化的理论内涵。
三、西方哲学“中国化”的思想成果
从目前的情况上来看,西方哲学中国化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有了新的转变,民族伦理在发展中也受到了西方哲学的影响。在当代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西方哲学已经有了全新的看法,站在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去看待和认知西方哲学文化。从研究的角度上来看,中国人在引进西方哲学的时候,体现了创造的精神,在历史的借鉴中,我国人民也清楚地认识到,在学习西方哲学文化的时候,一定要自觉主动具有甄别性地学习,不要去随意地借鉴和学习,因为我国的社会背景与西方一些国家的社会背景不同,所以在引进文化的时候一定要三思而后行。通过这些研究和分析也可以发现,我国学者们对于西方哲学理论有着一定的主动构建性。
在西方国家的哲学发展中,有着很多具有重要价值的著作,例如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曾创作了《物种起源》这部著作, 1902年马君武翻译完成在国内出版。在这部《物种起源》中,人们可以发现一些文化思想潮流的进步和自然选择的意义。无论是社会还是自然界,人们在生存中都要经历优胜劣汰和自然选择的过程,这些过程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有章可循,也就是遵循自然界的生存道德。实际上达尔文通过对《物种起源》的分析进一步解释了自然界中生存的道义,他提出的自然界中的优胜劣汰实际上也间接地说明了社会中生活人的优胜劣汰制度。自然界如此,那么国家和民族之间也应该如此。任何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在发展当中都应该遵循自身的道义,在历史的发展中,人们所经历的无论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都已经成为历史,这种历史是不可磨灭的,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在后期的社会进步中,人们要想实现更好的发展,一定要吸取历史经验,这样才能够使一个国家实现更好的发展前景。[7]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西方一些国家而言,也表明了我们国家的一种思想和精神上的开放。后期人们在研究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时候重点提出,要想实现理论,就应该从根本上认识到物质的重要性和思想的重要性,物质与思想之间是实物与精神的存在,两者是不能单独存在的。[8]因为如果仅仅有物质却没有精神,那么人活着就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无疑是一种平庸的价值观。而如果仅仅在精神方面具有很好的创新意识,却没有实际的行动,那么人也会陷入空想的泥淖不能自拔。所以,人类社会要想更好地发展,就应该将的唯物论和唯心论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关部门对于构建西方理论主义下了很大的力气,1978年芜湖“西方哲学讨论会”的召开和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意味着我国西方哲学建构时期的到来。现如今,我国人民正在以全方位多角度的理念去探索和追求哲学理论。西方哲学的中国化需要建立真正的理论自觉认识,并且在一些历史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创造出更有高度的文化内容。
实际上西方哲学中国化这一理念已经被我国人民所接受,人们在认识这一理念的时候还将进一步地建构西方哲学理论。现如今我国已经有很多学者对所提出的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并开始形成一种构建模式,这些举动都将会为推动西方哲学中国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简单地论述了西方哲学中国化这一理论观点,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实际上现如今我国人民在实际的生活和发展中,已经逐渐地接受了这一理论观念,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无疑将有利于推动借鉴、吸收“西学”的有益成分,有助于实现中国哲学自身民族化根基的夯实,为推动中国哲学变革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秋红.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研究范式[J].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1-5.
[2]王晓明.西方进化论与近代中国社会[J].教学与研究,2005(10):70-75 .
[3]史巍.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基本规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6-10
[4]陈伟平.西方哲学的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哲学的建构[J].学术月刊,2004(07):8-11.
[5]韩秋红.“西方哲学中国化”:西方哲学研究的理论自觉[J].哲学研究,2015(07):67-69.
[6]韩秋红.“西方哲学在中国”与“西方哲学中国化”――西方哲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自觉[J]. 社会科学家, 2015(12):21-26.
【关键词】工作过程 职业教育能力 典型工作任务 一体化教学
一、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定义
广义的工作过程指的是旨在实现确定目标的生产活动或服务活动的顺序;狭义的工作过程则是指向物质产品具体事物的活动顺序的。工作过程导向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学科体系结构化内容的学习方式,而更有利于对工作过程具体事物相关内容的学习,具体的讲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的名称和内容不是指向科学学科的任意子领域,而是来自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以德国布莱梅大学教授、国际现代学徒制创新研究网络(INAP)主席菲利克斯・劳耐尔(Felix Rauner) 教授为主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学派认为: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和经验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
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培养目标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培养目标,就是通过职业教育中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专业技能课程训练,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受教育者的综合职业能力是人们成功地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活动所必备的一系列稳定的、综合性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通常,专业能力主要表现为工作方式方法、对劳动生产工具的认识及其使用和劳动材料的认识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是新时期职业教育培养的关键能力,也是职业教育对象的职业生涯关键能力和高技能人才的关键能力。方法能力涉及方法系统论和统筹学的关键思想;而社会能力则多涉及政治社会学和社会关系学范畴的主要思想。职业能力之外的技能和经验中的很多内容属于情感类的教学目标,该能力是可迁移、可复制的跨专业的能力。
三、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实施方法
要解决好受教育者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问题,必须认识到职业教育知识的属性――过程性知识,即职业教育的知识是基于职业(工种)某一特定的职业岗位所必须完成的所有的经验知识和策略知识。经验知识是解决职业教育中“怎样做”的问题,是专业基础能力。而策略知识是解决职业教育中“怎样做得更好”的问题,涉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为实现真正意义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必须实现以下几个内容:
(一)职业标准及职业资格制度研究
职业标准及职业资格制度研究核心任务是弄清“工作”“资格要求”以及“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十分隐晦,需要很强的方法论指导。职业资格含有很多隐性能力成分,无法用显性的语言确切表述,只能通过一个载体来间接确定,即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资格研究从劳动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角度探讨职业工作的要求以及它与职业教育间的复杂关系。
(二)确定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
确定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关键在于收集一定数量的相关实践专家在职业岗位中的工作经验和能力。实现的方法有很多种。
职位问卷分析:问卷内容包含决策、技能、设备操作以及信息加工等活动。
工作日写实法:对员工整个工作日的工时利用情况,按时间顺序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
工作抽样法:根据概率和统计原理,对工作岗位随机进行抽样调查,利用调查结果对总体状况做出推断。
面谈法:通过分析人员对员工进行引导性的提问和交流,获取对工作分析有帮助的直接和间接信息。
关键事件分析法:将工作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加以记录,对岗位的特征和要求进行分析研究。
1.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在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基于典型工作任务描述的完整机构,包括明确任务或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定反馈、再实施的一个完整系统,它反映了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该任务在整个职业中的意义、功能和作用。
2. 典型工作任务实施方法
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实践,它对人的职业成长起到关键作用,不一定完全是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的具体工作任务、环节或步骤。如“更换轮胎”是汽车修理企业最常见的工作任务,但不是汽车修理工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
建立“教”“学”“做”于一体的项目教学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实施方法和主要表现方式,但不是唯一的表现方式,因为有的学习情境难以构成项目。在职业教育中,项目课程是经过整体化的职业分析得到的一个课程系统学习领域的一般特指综合性的专业课程,也包括适用该职业和职业发展的文化课教学。
典型工作任务具有以下特征: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计划、实施以及工作成果的检查评价);能呈现出该职业的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形式;能呈现出该职业的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形式;完成任务的方式和结果有较大的开放性。
结束语
对于一体化教学具体表现形式的项目教学能体现工作过程的各项要素,并反映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亲自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能够借此获得“工作过程知识”, 而不仅仅是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