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通货膨胀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过渡增长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此时,由于劳动和设备已经充分利用,因而要使产量再增加已经不可能,过渡的需求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
(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成本或供给方面的原因形成的通货膨胀,即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为供给型通货膨胀,是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造成成本向上移动的原因大致有:工资过渡上涨、利润过渡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三)需求和成本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
在实际中,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因各种原因同时推进的价格水平上涨,就是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假设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动开始的,即过渡的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又成为工资上涨的理由,工资上涨又形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四)预期和通货膨胀惯性
在实际中,一旦形成通货膨胀,便会持续一般时期,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通货膨胀惯性,对通货膨胀惯性的一种解释是人们会对通货膨胀做出的相应预期。
预期对人们经济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具有惯性,如人们预期的通胀率为10%,在订立有关合同时,厂商会要求价格上涨10%,而工人与厂商签订合同中也会要求增加10%的工资,这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单位产品的成本会增加10%,从而通货膨胀率按10%持续下去,必须然形成通货膨胀惯性。
二、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货膨胀必将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影响。如果社会的通货膨胀率是稳定的,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很小。因为在这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各种名义变量都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从而使实际变量不变。这时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唯一影响,是人们将减少他们所持有的现金量。但是在通货膨胀率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会影响社会收入分配及经济活动。因为这时人们无法准确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名义变量,以及他们应采取的经济行为。
(一)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
通常借贷的债务契约都是根据签约时的通货膨胀率来确定名义利息率,所以当发生了未预期的通货膨胀之后,债务契约无法更改,从而就使实际利息率下降,债务人受益,而债权人受损。其结果是对贷款,特别是长期贷款带来不利的影响,使债权人不愿意发放贷款。贷款的减少会影响投资,最后使投资减少。
(二)在雇主与工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在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工资增长率不能迅速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从而即使在名义工资不变或略有增长的情况下,使实际工资下降。实际工资下降会使利润增加。利润的增加有利于刺激投资,这正是一些经济学家主张以温和的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发展的理由。
(三)在政府与公众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
由于在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名义工资总会有所增加,随着名义工资的提高,达到纳税起征点的人增加了,有许多人进入了更高的纳税等级,这样就使得政府的税收增加。但公众纳税数额增加,实际收入却减少了。政府由这种通货膨胀中所得到的税收称为“通货膨胀税”。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实际上是政府对公众的掠夺。这种通货膨胀税的存在,既不利于储蓄的增加,也影响了私人与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三、主要结论与对策
国家中央银行,如中国人民银行、美联储,可经由设定利率及其他货币政策来有力地影响通货膨胀率。高利率(及资金需求成长迟缓)为央行反通胀的典型手法,以降低就业及生产来抑制物价上涨。
然而,不同国家的央行对控制通货膨胀有不同的观点。例如说,有些央行密切注意对称性通货膨胀目标,而有些仅在通货膨胀率过高时加以控制。欧洲中央银行因在面对高失业率时采行后者而受指责。
货币主义者着重由金融政策以降低资金供给来提高利率。凯恩斯主义者则着重于由增税或降低政府开支等财政手段来普遍性的降低需求。其对金融政策的解释部分来自罗伯特?索罗对日用品价格上涨所作的研究成果。供给学派所主张的抵抗通货膨胀方法为:固定货币与黄金等固定参考物的兑换率,或降低浮动货币结构中的边际税率以鼓励形成资本。所有这些政策可透过公开市场操作达成。
另一种方法为直接控制薪资与物价。美国在1970年代早期,尼克松主政下,曾试验过这种方法。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这些政策与刺激需求面同时实施。故供给面的限制(控制手段、潜在产出)与需求增长产生冲突。经济学家一般视物价控制为不良作法,因其助长短缺、降低生产品质,从而扭曲经济运行。然而,若能避免因经济严重衰退导致成本升高,或在抵抗战时通货膨胀的情形下,这样的代价或许值得。
参考文献:[1]艾慧.中国当代通货膨胀理论研究.上海财经出版社.
[2]曼昆著,张帆、梁晓钟译.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0-15.
1.1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本章选取1996~2013年相关年度数据为样本,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指标,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成果(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选取M2为我国货币供应量的指标,它是指一切现实和潜在的购买力的货币形式,反映社会总需求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它的变化反映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变化,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选取CPI指数为我国通货膨胀的指标,它反映了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一般来讲,物价全面、持续地上涨就被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
1.2数据平稳性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是计量经济分析的基本要求,只有变量满足平稳性要求时,结果才有效。目前普遍应用的方法为ADF单位根检验方法。对1996~2013年我国M2、CPI和GDP数据进行检验时发现,这些数据并不平稳,不能够直接地进行相关计量分析,会造成“伪回归”结果。因此,本文对相关数据采取对数形式,结果发现在二次差分序列情况下,LnGDP、LnM2、LnCPI在5%和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ADF检验表明这些数据是平稳的。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这些序列本身都为非平稳时间序列,而通过检验,它们的一阶差分和二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于是我们采用处理非平稳变量的协整方法来研究。
1.3协整检验Johansen检验是基于回归系数的协整检验,是用于检验多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的方法。通常采用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检验的方法,检验结果表明,M2、CPI和GDP这三个变量在5%的显著水平上存在1个协整向量,即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将误差项记为ECM,建立协整模型如下所示:(1)式(1)表明,长期中LnGDP、LnM2、LnCPI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M2增长1%,GDP增长0.7926%,M2对GDP的增长有促进效应,即长期来看,货币非中性。而CPI上涨1%,GDP下降1.5426%,CPI对GDP的增长有抑制效应。
1.4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如前所述,通过对M2、CPI和GDP进行相应的检验可知,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这种长期关系是在短期动态过程中不断调整才得以维持的,任何一组有协整关系的变量都存在误差校正机制,因此,为研究三者之间的短期动态相关关系,我们需要在协整方程的基础上建立VEC模型。本文VEC模型的回归方程为:通过表3可以发现:第一,在D(M2)的自回归方程中,误差修正方程ECM在统计意义上是显著的,是货币供应量的格兰杰原因,表明各解释变量对货币供应量具有长期影响。第二,在D(CPI)的自回归方程中,误差修正方程ECM在统计意义上是显著的,是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但同时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都不是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短期内货币供应、经济与通货膨胀无关。第三,在D(GDP)的自回归方程中,误差修正方程ECM在统计意义上是显著的,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成因。
2实证结论与政策建议
2.1实证结论首先,基于以上ADF检验、协整分析,VEC模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M2、GDP、CPI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且M2对GDP有正方向的推动作用,CPI对GDP有反方向的抑制作用。说明货币供给对经济有影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理论上政府只要按照M2与GDP之间的相关关系发行货币,就能使广大消费者对政府的货币政策保持信心,国家的宏观调控会更有效果,也有利于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发展。其次,基于实践来看,M2的数量很难为央行所控制,所以政府需要提升对M2的监管水平。深入调查研究,全面分析M2的现状,并结合我国宏观经济,不断修正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客观考虑政策的滞后性影响,更好地加强宏观调控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货币
一、问题的提出
经济理论中,最有争议、最难理解的一个概念就是完全预期通货膨胀下的福利成本。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就是指面对通货膨胀,经济个体被迫改变持有货币的经济行为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在传统分析中,很多观点都认为这种效率损失,即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是微不足道的,但事实上,人们却对通货膨胀显示出普遍厌恶。由于面对通货膨胀,经济个体最直接的改变就其持有货币的经济行为,这样,虽然在一般公众中,没有提及在通货膨胀时经济个体为管理他们的货币余额要耗费的额外时间和成本,放弃货币的便利性所带来的影响,但对于经济学家,却有必要对这些额外耗费的成本,这些效率损失重新进行再认识。
二、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研究思路
要解决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问题,就必须首先要回答诸如人们为什么会喜欢持有货币,货币为什么会具有价值,特别是法定货币——由政府发行的、边际生产成本为零、本身毫无价值的货币符号为什么具有价值,货币价值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一系列货币现象的基本问题。这样就必然要对货币理论中货币功能观的演进进行梳理与评析。采用这样的研究视角进行梳理和分析,而不以模型的堆砌或其他研究框架来划分,可以回归到通货膨胀是一基本的货币问题这一本质,为理论模型的改进与优化,特别是根据中国现实约束条件,建立适合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研究的理论框架以及基于中国经济数据的实证研究,提出明确的方向,即更加符合国情的对货币的认识以及对现实更逼真模拟的约束条件,同时也为评价各种模型的优劣,各种计量结果的可信度,提供了一种最基本的准则。
理论上对货币的认识,分为两类,一是传统宏观货币理论对货币的认识,二是具有微观基础的现代货币理论对货币的认识。传统宏观货币理论围绕货币的交易媒介、价值贮藏和计量单位的三大功能,研究人们的货币需求和货币的价值所在。然而,由于缺乏微观基础,没有从个体的效用出发,这样就无法对个体在预算等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也就无法对作为宏观基础的个体进行推测和判断,所以缺乏微观基础的传统宏观货币理论存在重大局限。而具有微观基础的现代货币理论就适当解决了这一问题。Sidrauski(1967)在“货币效用模型(Money-In-the-UtilityModel,MIU)”中,直接把货币引入到效用函数中,虽然并未解释为什么货币直接就能够给人们带来效用,但由于持有货币能够产生直接的效用,而物价上涨会导致实际货币余额的下降,从而引起个体效用的下降,故通货膨胀必然会对个体造成福利成本。这一事实意味着,无论通货膨胀是预期还是非预期的,只要存在通货膨胀就一定存在福利成本。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究竟有多大?
目前的研究,基本上是集中在完全预期通货膨胀下的福利成本,几乎没有对于非预期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研究,其难度是在于非预期通货膨胀本身的不确定性——既不容易量度,也无法观察其转变,我们设想采用这样一种方式,对非预期通货膨胀作出一种转化,转化成类似于讯息费用、执行费用一类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是一种局限条件,在原则上可以客观地衡量其转变。把非预期通货膨胀作为一种约束限制条件来处理,从而就可以把非预期通货膨胀下福利成本的研究再次纳入到现有的理论框架和计量模型之中,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仍然是针对完全预期通货膨胀下的福利成本研究。
这样,我们就可以分别从传统宏观货币理论和具有微观基础的现代货币理论,从各自对货币的理解来建立研究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逻辑主线,并沿着这条主线,来认识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与其研究的发展。
三、传统宏观货币理论下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研究发展
传统宏观货币理论下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估计,起源于Bailey(1956),并自他开始,一般都沿用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对货币需求运用消费者剩余分析,认为通货膨胀就像是对货币征税,那么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就是位于货币需求曲线下方,生产货币的社会成本上方之间的面积,只不过,生产货币的社会成本为零而已,这样,在传统宏观货币理论中,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就是货币需求曲线下方区域的面积。
Bailey借助于Cagan(1953)的货币需求函数形式,首次用积分的方法求出了七次欧洲恶性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随后,围绕Bailey的方法,许多学者也提出自己的见解。Marty(1967)就认为货币流通速度会随着通货膨胀的提高而加快,而且产出也会随之增长,利用Mundell(1965)的模型,得出了在有产出增长且货币流通速度与通货膨胀率呈线性关系时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Barro(1972)重点研究了Bailey提到的支付方式的改变,认为通货膨胀提高了人们的交易成本,人们会加快支付的频率,也会减少使用货币来进行交易,而转向采用其他更低效的交易媒介(如香烟),在重建货币需求曲线后,重估了通货膨胀福利成本。Mussa(1977)则放弃了Bailey等人对货币交易媒介功能的刻画,而集中在货币具有的计量单位、价值标准的功能上,认为只要价格和工资收入的调整是需要实际成本的,那么通货膨胀也就有成本。
由以上研究可以看出,传统宏观货币理论下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估计,都是从货币功能观出发来研究的,尤其是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它们之间的传承也是对Bailey的货币需求曲线下方求积分的思想的完善和更现实的模拟。但不论怎样发展,这种估计也只是一个笼统的总量概念,在个体效用损失与总体福利成本之间是缺乏内在逻辑联系的,而且它也只考虑了货币市场的均衡,是一个局部均衡的估计。局部均衡估计通常会有偏小的结果,在认识货币理论和政策的作用以及评估货币政策变化的效果上,也无法给出一个清晰的分析。这些缺陷,归根到底,是由于它采用的传统宏观货币理论缺乏微观基础造成的,随着货币理论研究从宏观转向微观,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估计也就转向到具有微观基础的现代货币理论下的一般均衡估计了。
四、具有微观基础的现代货币理论下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研究发展
结合具有微观基础的货币模型,Lucas(1994,2000),Prescott(1986),King等(1988)和Wolman(1997),先后都提出了“补偿改变理论(CompensatingVariation)”:经济个体为了生活在一个有更低(或者更高)的持续通货膨胀环境下,人们愿意失去多少收入损失(或者得到多少收入补偿),这种对收入改变的测度就是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测度,这完全符合经济学关于理性经济个体最大化选择行为的假定,是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一般均衡分析,同时,也是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采用消费者剩余分析的一个有力的补充和说明。
Leach(1983)继承和发展了Barro(1972)对交易的认识,认为货币只是交易的媒介,而不具有内在的价值。通货膨胀改变了商品的需求和劳动力的供给,因此也就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福利获得。他在分析中采用了个体效用函数,具有微观的特征,但对货币的引入却是通过对商品的间接征税,这是一个过渡性质的分析。
CooleyandHansen(1989)是较早正式采用微观货币模型和补偿改变理论的学者,认为货币的持有要归因于现金先期约束(Cash-In-Advance,CIA),这种通过现金先期约束引入货币的方式是Stockman(1981)、Lucas(1982)、LucasandStokey(1983,1987)和Svensson(1985)所提倡的。他们认为消费是一个受到现金先期约束的现金商品,闲暇和投资是信用商品,设定个体的效用来自于消费与闲暇:分别为第t期的消费和闲暇,β为折现率,E0为在初期获得的全部信息上的条件期望值,A为常数。在消费的现金约束和预算约束下最大化效用函数,运用Kydland(1987)的计算方法,通过补偿改变理论对福利成本进行了一般均衡估计。这种方法比较起Leach又深入了一步,通过对个体效用函数的细致刻画和约束条件的完整考虑,对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了充分的认识和模拟,估计出的结果也就更为可信。
DotseyandIreland(1994)扩展和完善了先前的研究,建立了利用微观货币模型进行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一般均衡分析的标准典范。设定个体的效用来自消费和闲暇,受到现金约束和预算约束,随后又建立了市场中间商、商品生产者的约束,认为通货膨胀扭曲了这三个市场参与者的边际决策,都不能有效率地管理各自持有的货币余额,而且也要用闲暇来替换一部分市场劳动,还要从商品生产中分散一部分生产性资源转移到金融中介服务,这些就构成了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这种分析考虑了众多参与者的行为,从多个方面考虑了通货膨胀所带来的福利成本,因而也可以用来评价一些货币政策。
现金先期约束限制了经济主体的交易机会,于是许多学者又开始寻求其他的微观货币模型。EcksteinandLeiderman(1992)和Lucas(1994,2000)先后都利用了MIU模型,得到以色列和美国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估计。Jones等(2001)通过考虑最佳货币数量指数(SuperlativeMonetaryQuantityIndexes),利用MIU模型计量了通货膨胀福利成本。
Chadha等(1998)则运用了Mccallum-Goodfriend(1987)的交易时间(Shopping-Time)模型,通过假设持有货币能节省购买时间,因此提高了闲暇水平这一途径来引入货币。设闲暇函数为lt=φ(ct,mt),个体的效用来自消费和闲暇:为持有的实际货币余额,从而得到英国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Wolman(1997)设计了一个分段的交易时间函数h/(mt/ct),当mt/ct大于等于一定值时,h(mt/ct)=Ω,Ω是一个非负常数,代表最小的可能的交易时间,当mt/ct小于一定值时,h(mt/ct)是减函数,这个设定和早期的存单理论是一致的,通过个人持有货币的边际收益应该等于边际成本,来求得货币需求曲线,再由补偿改变理论计量通货膨胀福利成本。Bakhshi等(2002)更详细地分析了Wolman的模型,并估计出英国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
寻介理论(SearchTheory)强调了货币的交易功能,货币之所以有用,是因为了它解决了“双重欲望巧合的困难(Double-CoincidenceofWantsProblem)”,其研究起点不同于以往的货币微观模型,它并不是从效用假设上引入交易成本,而是从交易过程中分析出交易成本,因此寻介模型在研究思想上更尊重实际。LagosandWright(2005)首次利用货币寻介理论估计出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CraigandRocheteau(2006)在Shi(1997,1999),Molico(1999)和LagosandWright(2005)对货币寻介模型的扩展研究上,更详细地研究了各种交易行为下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
路径总体看,进出口贸易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路径有四个:成本路径、国外商品价格的传导路径、货币供给路径和总供给—总需求路径。
(一)成本路径由于我国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资源和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进口,因此在进口总额中原材料、燃料、机械设备的比重较大。当生产要素的进口价格发生波动时,就会直接通过成本路径影响到国内。而且根据双重加价原理,我国进口原料和燃料等必需生产要素的价格必然会沿着各自涉及的产业链逐级传递,最终引起整个社会商品价格总水平的上升,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二)国外商品价格的传导路径如果国外商品价格普遍上涨,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一方面,将导致出口量的增加,进而使我国外贸出口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国内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将减少,从而增加替代品,最终导致整体社会消费需求的增加。我国连年出现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主要是在全球经济复苏的环境下,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市场需求也在急速增加,这种对外贸易出口的增加进一步导致我国外贸出口商品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从而引发整个社会总需求的膨胀。如果不加以调控,有可能会引起通货膨胀。从我国进口商品的结构可看出,我国进口的绝大部分商品是大宗商品,而生产厂商的生产要素价格或生产成本价格的波动,最终表现为国内商品出厂价格指数的变化,进而作用于国内通货膨胀率。
(三)货币供给路径当一国存在大量长期的贸易顺差并有巨额外汇储备时,国内市场将会有大量的货物出口,中央银行要增加货币投放,达到收购出口所得外汇的目的。这样,就可能造成流通货币过多,易引发通货膨胀。从国际收支平衡表看,我国长期出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截至2013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82万亿美元,再度创历史新高。比2012年末增长了5097亿美元,年增幅也创出历史新高。因为外汇是不可以直接在市场上流通的,所以中央银行为买入外汇需要投放大量基础货币,初始货币会随着外汇占款呈正比增加,随之扩大广义货币的供应量,导致普遍、持续性的价格上涨,影响国内经济的稳定运行,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另外,持续的贸易顺差使中央银行的外汇资产比重持续增加,极大影响了我国货币的实际价值,给多个基础产业部门增加了压力,从而引起这些领域价格水平的上涨。
(四)总供给—总需求路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商品与服务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缓解了通货膨胀对本国产能控制的敏感程度,提高了对全球供求情况的敏感程度。贸易顺差大多代表外部需求的力量强大,与外贸出口需求快速增长并存的是内部需求的相对不足,从而出现外部需求拉动增长、内部需求抑制物价的情况。外贸出口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外贸依存度的快速提高是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显著特征,2013年我国外贸依存度高达46%。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高外贸依存度和高外贸增速将成为常态,与国内生产、消费和国际市场密不可分,依靠国际市场吸收本国相对生产过剩的产品,因此外部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波动,不可避免地会对本国的产能结构产生影响。
二、防范进出口贸易传导通货膨胀的对策
(一)健全价格调节基金制度价格调节基金制度指政府通过一定渠道,筹集一定数量的基金,用于平抑市场物价的制度,是政府调控市场物价的一种辅手段,是价格调控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针对部分地区、个别品种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异常波动,及时、准确地采取相关措施,较快稳定市场和平抑价格,安定人民生活。目前,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的突变极易影响我国市场的供求平衡与价格稳定,进而加剧通货膨胀影响。所以,价格管理部门应在借鉴国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尽早制定《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办法》,在基金的征收、入库、利用、监管等方面进行规范。
(二)加快对外贸易的结构性调整我国处于国际垂直分工中的低端,依靠的是资本和劳动的投入,这种高投入、高耗能、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不适应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因此,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技术创新,从资本和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目前,虽然世界上很多产品都是“中国制造”,但这些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如果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国际原材料价格高企情况下,国内经济势必产生通货膨胀。国际市场也影响着国内的价格指数,我国的价格监测部门除对国内市场,还要特别加强对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主要商品进出口数量与价格的监测及预警工作,根据对国际商品价格的准确判断来制定进出口策略。
(三)大力参与国际期货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原材料价格是由期货市场的交易价格基本确定,我国参与贸易规则制定的话语权有限。我国要继续发展期货市场,推出各种原材料的期货产品,有必要联合国际采购行业组织,通过期货信息调整生产经营结构,参与国际期货市场,共同抵御国外对冲基金的各种价格炒作。
(四)提高企业竞争力树立本国工业制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我国要加强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调查实施力度;运用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和保障国内相关产业的权利和权益;在限制国外市场力量的同时,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并统一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国内企业的竞争环境,提高整体竞争力。
(五)促进国际合作通货膨胀已成为全球性普遍存在的问题,仅凭一个国家国内的调控无法达到经济平稳的目的,所以国际合作极其必要。对我国而言,人民币升值可能是良策,虽然会产生抑制出口的负面影响,但如果政府能有效降低总储蓄率和私人储蓄率并扩大内需,就会既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又改善经济结构,才能均衡地拉动经济增长。然而,防范通货膨胀的措施本身就会加剧资产价格的上升,即对通胀的预期本身就会加快通胀的到来,央行也应在国际组织的协调下进行合作,有效降低流动性风险。
(六)做好资源利用的中长期规划为减弱进口资源价格变动对国内物价造成的影响,我国必须建立资源利用的中长期战略规划。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从粗放增长转为集约增长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期间必然要消耗较多的外部资源。因此,要从全球角度确立外部资源利用的中长期战略,合理利用外部资源。以有色金属为例,短期内我国应建立风险采购机构,以达到利用国际有色金属期货市场,从而降低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上涨对国内经济影响的目的;中期的战略规划是要建立国家有色金属储备体系,如商业储备与期货等;长期要开发并利用其他资源进行替代,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以达到调整经济结构的目的。另外,从粮食的战略规划角度出发,为稳定海外粮食供应需要采取避免长期风险的有效方案,建立新型粮食安全观,针对进口粮食的供应制定中长期方案,并与某些粮食出口大国进行长期合作,形成集外汇储备与战略物资等为一体的综合战略体系。
(七)减轻外汇储备增加对通胀的压力,深化金融改革
1.进一步完善结售汇制度。2012年4月,我国取消了强制性结售汇制度,使人民币过快升值压力有所缓解,增强了人民币汇率弹性,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国通货膨胀压力通常出现在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均出现顺差的状态下,由外汇占款增加所引起的基础货币相应增加造成的。建议实行意愿结售汇与限额结汇相结合制度。一方面,外汇收入可按照自己的意愿,或者卖给指定银行,或者开立外汇账户保留。另一方面,外汇收入在国家核定的限额内可不结汇,超过限额的必须卖给外汇指定银行。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对分散中央银行之外的外汇,政府可运用政策、媒体等措施达到间接控制国际收支的目的。因此,从有效控制货币供给的角度出发,实行意愿结售汇制与限额结汇制度相结合将更加有利。
2.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首先,完善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还不完善,外汇市场上存在人民币即期开盘价显著背离中间价的情形,导致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因此,应进一步完善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使人民币价格在中间价的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避免大幅度的涨跌。其次,丰富外汇市场参与者,加快产品创新步伐。我国外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缺乏市场参与者和可供交易的产品,导致少量资金就可能左右汇率走势。因此,有必要加快主要交易者做市商建设,并不断丰富交易产品类型。
(一)量入为出原则在个人收入一定的情况下,量入为出尤为重要。只有满足个人正常的生活开支之后,才能进行更为高级的投资理财,千万不能拿个人的生活费进行投资。
(二)投资分散化原则投资学中最基本的一项原理是,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定要做合理的资产配置,即投资分散化,利用投资组合把财富投资于不同的项目,并确定各种投资资产的比例,从而保证投资的收益性,尽量减少风险。同时,还应当短、中、长三种理财方案配合使用,注重进行组合投资,把握好各期限种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力求收益最大化,最大限度地减少通胀带来的损失。
(三)坚持“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三性协调原则为了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合理应对通货膨胀,首先要选择安全性高的投资方式,安全性是投资理财的首要原则,所谓安全性是指个人资产的购买力不因通货膨胀而受到损失。其次,应该保持一部分灵活的流动资金,以备不时之需,即要做到流动性。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货币出现贬值,购买力下降,因此个人投资者需要保持相当数量的流动资金以备不时之需。因为在面临通货膨胀时,通常个人收入水平的增长速度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流动性是为了保障在物价上涨迅速的同时能够保证生活水平,补贴生活所需,或者看准时机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向。最后,投资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盈利,将个人资产投资之后要实现增值,收益越多越好,这是投资理财的根本原则。个人投资者可以尽量通过投资组合来提高盈利性,以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使投资者的效用最大化。
(四)具备投资理财专业知识术业有专攻,虽说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专业理财师,但要想在金融风暴中顺利平稳的度过,必须要了解和掌握一些投资理财方面的专业知识,否则不仅达不到资产增值保值的目的,还会被金融危机的大潮所淘汰。只要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和头脑进行投资,就是正确的应对方式。
二、个人投资理财的工具
(一)储蓄金融资产中,银行存款是最传统、最普遍的投资方式。存款具有增值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操作上的简单性等特点,最受广大投资者欢迎,但在当前利息较低,又有高通胀风险的情况下,银行存款所能代表的购买力在缩水。虽然国家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会不断调高银行存款利率,但在通货膨胀时期,利率的调整一般会有“时滞”,利率调高往往比通货膨胀慢一拍,这时居民存款会出现负利率的现象,居民储蓄实际上是在不断贬值的。因此,在通胀时应尽量降低银行存款在资产中的比重,有少量短期银行储蓄、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就足够了。
(二)股票良性的通货膨胀对股价影响较小,甚至还会对股市有利好效应;恶性的通货膨胀则对股市的抑制效应明显,此时经济被严重扭曲,货币加速贬值,这时人们会囤积商品购买房屋进行保值,此时会出现资金流出证券市场,股票价格下跌;同时企业生产资金短缺,而原材料、劳务成本等价格飞涨,使企业盈利下降,股价下跌。虽然我国目前不可能出现恶性通货膨胀,但自2007年的牛市结束后,我国股市一直处于调整状态,股市陷入熊市,投资者难以获利甚至亏损。投资者投资股票,除去获得买卖差价,还可能获得较高的股息回报,但是投资股票,伴随着高收益的是高风险。所以,股票投资适用于那些能够承担风险,并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个人投资者。
(三)债券债券的收益介于储蓄和股票之间,具有保值能力,其利率高于一般银行储蓄利率,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安全性比较高,适合于相对比较保守的理财投资者。
(四)保险保险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投资方式,它是对被保险人的意外损失和经济保障提供经济补偿的一种方法,它并不能保证人不会生病、不会发生意外、不会衰老。但是一旦有灾害和事故的发生,就可以从保险公司那里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从理财角度来看,保险或许不能带来像证券投资那样的丰富收入,但它的保障功能是其它理财工具无法比拟的。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相应的保险产品:人寿保险、意外保险、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五)房地产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房地产最为抗通胀。尤其是在通货膨胀比较温和、房地产泡沫较少时,比如CPI<3%,房地产投资是最为明智的应对通货膨胀的方法。同时,房地产还可以用作抵押,从银行取得贷款。从这个层面上讲,投资房地产不仅能够保值,如果用于抵押贷款,还能获得一大笔流动资金。房地产投资适合有一定资金实力的投资者,是否投资得考虑自己的财力和能力。投资房地产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若通货膨胀比较严重,CPI>5%,物价上升水平比经济发展水平高许多的话,房地产容易出现泡沫市场,不宜投资此领域。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