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两委学习计划

两委学习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两委学习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两委学习计划

两委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分析化学》是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必要的任务训练和技能实践,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微量铁的含量测定》是分析化学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课既是对之前学习的溶液配制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进行复习,又为之后学习生化检验相关知识做铺垫。

二、学习者分析

授课对象为医学检验专业二年级学生,班级共有学生50人,五分之四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较主动,剩余学生(其中7名男生)学习积极性有待教师进一步调动。学生进行本部分学习处于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学期学习了化学分析部分,在期末实验考核中考核内容包含了溶液配制的相关知识,查看本班学生的实验考核成绩,发现6名学生的考核成绩较低,本次课任务一即用到溶液配制的相关知识,故将6名同学分在不同小组。另外,本次课需绘制标准曲线,故课前调查班级学生,十余名学生都有学习绘画的经历,将其分到不同小组。本班学生在学校各类活动中综合奖项较多,团结协助能力较强,但有一名女同学性格孤僻,不善表达,分组时特别分到班长一组(本班班长协调能力较好,在同学中威信较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厘清水中微量铁含量测定的原理;②准确绘制标准曲线。

2.技能目标:①熟练使用电子天平、容量瓶和移液管;②准确进行溶液配制的操作;③初步完成水中微量铁含量的测定操作。

3.情感目标:培养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树立团结协助的精神,逐步形成综合的职业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①标准溶液的配制;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③标准曲线的绘制。

2.教学难点:标准溶液的配制。

五、教学过程

1.学案领航,课前预习。课前分发学案,说明学案使用方法和目的,对学案的完成质量提出要求。通过学案领航,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主动的学习态度,更好地对单元内容进行探索和学习。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性格特点进行“异质分组”,缩小各小组之间的差距,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及展开竞赛活动。

2.组织教学,回顾复习。教师提问溶液配制的相关知识。通过教师提问帮助学生复习旧知,同时举一反三,为本次课学习微量铁的含量奠定基础。从而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集中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

3.导入新课,展示目标。教师提问微量铁的含量测定方法,进一步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发现问题。肯定学生中正确的回答,纠正错误的地方,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幻灯片进行目标展示,对教学内容进行概括和介绍,帮助学生明确本次课的学习任务,有利于展开教学。

4.课堂实施,完成任务。任务一:标准溶液的配制。电子天平、容量瓶和吸量管都是检验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在上一学期已经学习过,这里主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利用各种资源调度所学知识,进行再利用,巩固核心技能。教师在本任务中主要进行检查指导,同时做好过程性记录,为评价做准备。

任务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教师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组成和结构、用途等,并播放视频,引导学生对视频中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然后布置测量任务。通过实物和视频双重强化重点知识,加深学生印象。再布置测量任务,让学生立即操作巩固刚才所学习的知识,为后续独立完成测定奠定基础。

任务三:系列标准溶液吸光度的测定。教师检查上节课所布置任务的完成情况(请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确定铁含量测定的波长),指导学生分别测定组内所配制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并做好记录。通过布置任务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接着上一任务进行吸光度的测量,可以检查学生上课的掌握情况,对知识的内化程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随时发现问题,随即解决问题。

任务四:标准曲线的绘制。教师展示前期搜集的优秀案例,给学生留下直观印象,然后细致讲解标准曲线的绘制方法,最后布置任务。通过展示优秀案例,帮助学生很直观地认识标准曲线。自己动手完成曲线的绘制,在实践操作中获得知识,锻炼技能。分组练习法帮助学生巩固操作,增强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任务五:未知水样中铁含量的测定。本任务综合考察了任务一、任务二和任务三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因此教师布置任务后由各组学生讨论自己制订方案,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堂小结,三维评价。通过板书,总结归纳本次课内容,强调重点、难点,加深学生理解记忆。引导学生对本次课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每组选出一名最佳组员,班级选出最佳学习小组。学生自评帮助学生积累学习经验,学生互评帮助学生发现他人、反思自己,教师评价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在班级内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6.任务拓展,巩固提高。通过书写实验报告巩固本节所学知识,布置拓展任务:微量钴的含量测定,通过设计方案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两委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阑尾炎;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8-176-2

阑尾炎引起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AMVT)较少见,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当病程发展至广泛肠坏死时,死亡率极高。尤其老年病人且有较多临床合并症更易发生。近年来众多医院对于老年病人尤其伴随多种合并症的患者,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尚有争议,但笔者认为术后抗凝应有一定意义,能够减少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1病历摘要

1.1例1

男,68岁。主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d,加重伴呕吐2h入院。患者于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疼痛,以右下腹明显。伴恶心、呕吐及发热,体温最高39.4℃。既往史: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病史。查体:T 39.2℃,P 97次/min,R 25次/min,BP 147/85mm Hg,神清合作,急性痛苦面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音,心律齐。无腹壁静脉曲张,无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压痛及反跳痛,以右下腹部明显,肝脾未及,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来我院急诊科诊断为:急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诊连硬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病理所见:阑尾位于盲肠上外方,浆膜充血水肿,有多量脓苔,系膜水肿明显,末段阑尾坏死穿孔腹腔内有脓性渗出,量约200ml大网膜未下降。术后行抗炎、补液及对症治疗。患者术后及第2d生命体征平稳,未排气。第3d患者主诉腹胀,伴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经对症治疗后未见明显缓解,1d后出现腹痛,呈持续痛,间断性加剧,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查体:T 38.8℃,P 87次/min,R 23次/min,BP 140/85mmHg,神清合作,急性痛苦面容。无腹壁静脉曲张,无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压痛,以脐周部明显,肝脾未及,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辅助检查:RBC3.54×1012/L,Hb 92g/L,WBC22.4×109/L,N86%,腹部B超:胆囊壁厚、毛糙,可见胆固醇结晶,尿常规正常,血淀粉酶45U/L、尿淀粉酶140U/L,腹部X线示:未见膈下游离气体。急行床旁肠系膜血管B超示:肠腔高度胀气,肠系膜血管显示不清,腹腔伴中等量积液。初步诊断:腹痛原因待查。急诊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淡红色腹水、小肠系膜静脉呈紫蓝色、距屈氏韧带约30cm下有10cm坏死,肠系膜上静脉分支见血栓形成,术后行抗凝、抗炎、禁食水,补液及营养支持对症治疗,住院19d痊愈出院。出院口服抗凝药物治疗,随访6个月无复发。

1.2例2

女,73岁。主因转移性右下腹痛3d,患者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及发热。查体:T 37.6℃,P 102次/min,R 28次/min,BP 156/90mmHg,神志清楚,痛苦表情,被动,全身皮肤及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膨隆,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尤以右下腹压痛及反跳痛明显。肝、胆、脾触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既往史:患者既往有腹部手术史,具体不详。患者有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史。来我院急诊科诊断为急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诊连硬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病理所见:阑尾位于盲肠前方,长约7cm,直径约1cm,浆膜水肿,上有多量脓苔,腹腔内有脓性渗出,量约300ml,大网膜无下降。术后及第3d患者病情平稳,无主不适。术后第4d患者诉腹部隐痛伴腹胀,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伴恶心、呕吐,给予对症后有所缓解。第5d患者诉腹痛加剧,呈全腹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血常规:Hb 146g/L,WBC 20.7×109/L,N 83%,尿常规,尿蛋白(-),白细胞:无,血糖4.56mmol/L。B超示:上腹探查:肝脏缩小,被膜不光整,肝实质回声增粗,肝内血管显示不清,脾脏增大,肋下可及3.0cm,厚4.0cm,于右下腹可见中量腹水。提示:肝硬化;结合临床。随后在全麻下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有中等量血性液体及暗紫色坏死肠管,将切口上下延长,探查见坏死肠管距回盲管60cm左右,约有30cm回肠失去光泽及弹性,大的肠系膜血管如树枝状增粗,剪开病变系膜,可见小静脉内血栓淌出,呈紫色坏死肠管,无恢复可能,近端回肠充气扩张、充血、其余无特殊异常所见,距坏死肠管上下两端各20cm处切除坏死肠管,总长约70cm,远近断端肠管行端端吻合。术后行抗凝、保肝、输液、抗生素、营养支持及对症等治疗,恢复顺利,术后10d拆线,住院21d,痊愈出院,长期口服抗凝药治疗,随访4个月无不适。

2讨论

2.1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相关概念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AMVT)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肠系膜血管阻塞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率占住院病人0.02%~0.07%[1-3],占肠系膜血管阻塞性疾病10%[1],尸体解剖发现率约0.05%[3]。

2.2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相关病因

由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导致的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AMVT)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AMVT占20%~25%,与先天性凝血功能障碍有关,近年认为抗凝血酶III缺乏及S蛋白和C蛋白的缺乏亦是AMVT的高危因素[4]。且患者多有自发性凝血表现。继发性AMVT与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有关,任何可导致身体其他部位血栓形成的因素均可引起AMVT。常见诱因如各种原因造成的门脉高压时肠系膜静脉血流缓慢,胃肠道淤血;急性腹膜炎、腹腔感染均可造成肠系膜静脉血流减少,本两例病例患者正是由于高龄患者且伴随迷漫腹膜炎,导致静脉回流缓慢,细菌释放的凝血因子及毒素可造成局部高凝状态;脾切除术后血小板继发性增多;腹部手术及外伤时组织细胞损害,肠系膜发生炎症反应可导致机体处于高凝状态;腹部肿瘤、口服避孕药、糖尿病、流产、便秘等病因均有文献报道[2]。

2.3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诊断特点

AMVT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困难,大多数患者以腹痛为主诉,在此之前往往有厌食、腹部不适、便秘、腹泻等前驱症状,而后腹痛逐渐加剧,常伴恶心、呕吐。腹腔穿刺可抽出血性液体,常有发热和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术前诊断:目前对AMVT的早期诊断仍缺乏特异性依据。据目前文献报道,AMVT术前误诊率高达90%~95%[1]。以下几点有助于AMVT的诊断:(1)临床症状与腹部体征不成比例。病人早期均有较剧烈的腹痛,初起为阵发性,继而持续性,并有腹胀、呕吐、血便等症状,但体征较轻,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不明显,直至出现肠坏死才出现明显腹膜刺激征。(2)有的病人腹痛可出现缓解期[2],病例二经对症后有所缓解。如果再次出现上述症状、特征,应高度怀疑AMVT的可能。(3)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性腹水时对诊断很有帮助。由于AMVT进一步加重,肠曲发生出血性梗死,呈暗紫色大量血性液体从肠壁和肠系膜渗出至肠腔和腹腔[3]。此时腹部出现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腹膜炎特征,腹腔穿刺可抽出不凝固血性液体。(4)X线最常见为肠为梗阻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检测肠系膜的血流、肠壁及肠系膜的增生程度、腹腔渗出液的多少,但病人往往由于腹腔胀气,严重影响检查结果准确性,对诊断MVT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是诊断MVT的一种可靠方法。由于条件限制,许多医院往往不能开展此项技术。所以临床上遇腹痛症状与体征不符的病人,应早期怀疑AMVT,在保守治疗的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有轻微腹膜炎体征,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性液体,应高度怀疑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并肠坏死。本两例发病初起未能及时诊断出AMVT,正是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又缺少特异性的临床诊断指标,导致肠坏死行肠切除肠吻合术。

2.4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治疗要点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早期治疗中,只要没有出现腹膜炎体征积极行抗凝治疗,大约80%的患者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由于早期肠系膜缺血导致的肠系膜血栓的形成是个可逆的过程,所以早期的抗凝治疗能够避免肠系膜血栓的形成。肠切除是治疗AMVT致肠坏死最有效的方法,术中如何确定切除肠段及系膜的范围,目前尚无理想的方法。一般要求距离病变肠管上、下缘各15~25cm处切除肠管,相应系膜也作扇形切除。抗凝治疗是肠切除术后的延续治疗,抗凝治疗越早越好,术后抗凝可降低复发率及死亡率。抗凝治疗中一般强调尽早给予患者肝素化,每8h使用5000~7000u肝素,疗程7~10d,随后口服抗凝药,疗程半年。

2.5本两病例的启示

AMVT早期诊断率低下,主要是AMVT早期缺乏特异诊断指标,其次是医生对此病的认识不足。阑尾炎引起AMVT少见,主要原因为严重腹膜炎老年患者合并糖尿病、肝硬化致门静脉高压等众多合并症。对于老年病人,病情较重,出现腹膜炎伴糖尿病等其它较多合并症的病人要密切观察术后病情,不要认为不排气、腹胀、腹痛是麻醉及手术后的常规反应,一旦患者术后出现症状和体征分离,即早期病情很重而病人体征不典型。对于老年患者腹胀腹痛不排气不要轻易认为阑尾残端漏,腹腔感染,尤其是术中荷包缝合满意的病人。如出现腹膜炎体征要及时开腹探查。近年来众多医院对于老年病人尤其伴随多种合并症的患者,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尚有争议,但通过上述病例笔者认为术后抗凝应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 Boley SJ,Kaleya RN,Brandt LJ.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Surg ClinNorth Am,1992,72:183.

两委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系统化 健康指导 高血压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n hypertension patients after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was given , to see if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nd adherence to doctor’s advise was improved. Methods: 24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 3 weeks later , The statistical research was taken according to self-designed hypertension patients questionnaire and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life quality evaluation table(CMO) SF-36 scale. The healing rat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items such as adherence to doctor’s prescription, the proportion of reasonable diets, the emotional stability, the regular pattern of work and rest , the proper exercise and correct knowledge about hypertension and medicine ,the mastery of self-test blood pressure method, th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effect and the rate of giving up smoking, wine, tea,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eup. Conclusion: implementation of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on hypertension patients can enhance their knowledge level ,improve their medical behavior an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while reduce the risk factors . 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result of treatment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systemati c health guide hypertension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后期伴有心脑、肾并发症的全身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疾病之一[1]。据统计﹒我国约有一亿高血压患者,每年发病者约300-400万[2]。与血压正常人群相比 ,平均寿命缩短15-20年﹒并且高血压患者一经确诊就需终生治疗﹒控制其病情的发展[3]。因此,心内科护理人员在患者治疗的同时,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让患者充分了解治疗意义及降压药的相关知识。正确掌握用药原则和方法。才能确保疗效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7年9月~2009年9月心内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240例,年龄30-82岁,其中男124例、女116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56例、中专与高中48例,初中及以下136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两组年龄、性别、学历、经济条件、病情、治疗经统计学检验方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有可比性、病例入选标准: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3]。”且排除各种原因所致的继发性高血压。

1.2方法

1.2.1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卫生宣教﹒即由护士介绍有关高血压的一般性知识,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有关健康问题。发放有关高血压知识的宣传手册,告之有关注意事项。观察组除一般性健康教育外,按照护理程序,由责任护士,进行评估,护士长、主管医生参与共同制订护理计划,通过一对一的口头宣讲,发放教育手册,床边演示,定期讲课,随时指导,病室小广播宣教等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实施具体的健康指导,让患者由认识-了解-掌握。

1.2.2评价方法 护理干预3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1)遵医率的评价;采用自行设计的“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包括:遵医嘱服药,合理饮食,戒烟酒及浓茶,情绪稳定﹒起居规律,适当运动锻炼六项内容。每内容以患者能完全理解并严格按医嘱执行为遵医,否则为不遵医。(2)生存质量的评价:采用国际上公认的生存质量评估表(MOS SF-36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角色功能,生活方式、情绪功能,用药知识及总体生活质量5个方面,根椐文献计分方法评分,评分范围0-100分,得分高表示健康状态越好,生活质量越高。两次调查均采用统一问卷,各发放问卷240份,回收240份,调查结果经专家审核真实有效。

2 结果

统计学方法,2组间遵医率比较用卡方检验,生存质量用T检验。

2.1两组患者遵医率比较,观察组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遵医率。见表1

表1两组患者遵医率比较〔例,(%)〕

注:组间比较p<0.01

转贴于

2.2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见表2(X±s)

注:组间比较p<0.01

3 讨论

3.1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加快,高血压作为一种身心疾病,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相关行为的基础,信息与态度是行为的动力,只有当人们了解了有关的健康知识建立起积极的,正确的信念与态度,才有可能主动地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改变危害健康的行为。由于患者文化程度不同,社会、家庭环境,经济条件及个性不同, 对疾病的认识态度,信念及医嘱的理解也会不同,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遵医行为。根椐问卷调查结果评估患者执行医嘱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患者进行科学的身心教育,将健康教育的操作体系从一般知识的灌输到以患者为中心,一对一的个体化服务,有针对性地与患者沟通交流及实施系统的教育,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使患者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动,改善维护和促进身体的健康掌握,相关知识,建立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实现自我约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2遵医行为指患者的行为(服药、进食、及其改变其它生活方式等)与临床医嘱符合程度。调查结果表明:两组患者遵医嘱率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系统性健康教育可提高高血压患者遵医率。

3.3从表2可以看出来,其观察组的生活方式明显高于对照组。对高血压病患者,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 与 文 献

[1]康汉阳.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当代护士: 学术版,200T:638-39.

[2]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板社,2008:229-244.

[3]刘力生,龚兰生.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施行本)[J].北京: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出版社,1999;16-17.

两委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1.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浙江杭州 310016;2. 浙江省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 目的 观察研究老年白内障患者在接受超声乳化术前后的生存质量并进行对比。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共1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这136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在接受超声乳化术前和术后的生存质量进行比较,使用视功能损伤患者生存质量表并进行统计学统计与分析。结果 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治疗前的视功能,身体机能,精神心理以及社会活动等基本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学统计;在对患者进行超声乳化术之后,再次对患者使用视功能损伤患者生存质量表并进行统计后发现,治疗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明显好转;采取超声乳化术治疗基本用费为1000元,手术治疗住院的总收费4 d 3000元左右,不进行治疗患者使用药物治疗每日需要21元左右。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接受超声乳化术后的生存质量明显好转,其花费的金钱第一次比较多,但长期下来对比起来十分少,所以对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尽早进行超声乳化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 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生存质量;视功能损伤患者生存质量表

[中图分类号] R77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c)-0126-02

目前,白内障作为老年人的常发病之一,其发病率正在逐步上升;老年白内障患者不仅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会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造成重大的障碍,不管对于患者还是患者的家属都造成了负担[1]。作为临床上治疗白内障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外科手术,其治疗效果得到广泛的肯定,而如何评判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标准也值得研究。对于白内障患者的视功能,身体机能,精神心理以及社会活动等基本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学统计是评判手术治疗效果的十分科学有效的方法[2]。本研究使用视功能损伤患者生存质量表对于136例老年白内障的手术前后治疗效果进行评判,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接受超声乳化术前后的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共1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为67例,女性患者为69例;患者的年龄为54~69岁,平均年龄为61岁;选取患者标准为患者无青光眼等影响治疗的疾病,无影响质量调查表的精神类疾病,患者能够自觉的接受生活质量的调查。对这136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在接受超声乳化术前和术后的生存质量进行比较,使用视功能损伤患者生存质量表并进行统计学统计与分析。136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年龄、身体情况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则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研究方法

1.2.1 表格设计采取视功能损伤患者生存质量表对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并进行统计学统计与分析;量表主要对于白内障患者的视功能,身体机能,精神心理以及社会活动等基本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学统计,量表主要分为四大部分,每大部分分为五小部分,每小部分的分数为0~10分,统计表的总分为200分。

1.2.2 采集数据在医院中选取一名经过训练的专业医生,在得到调查患者的同意之后,对于患者的基本生活质量按照表格的内容进行调查和提问,医生对于患者在填写和提问时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该调查的时间为术前一周左右以及术后3~4个月[3]。对于患者在进行手术前每日使用的药物金额以及手术中花费的金额进行统计。

1.3 统计学分析

对于老年白内障患者在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对比手术前后患者的得分,若P<0.05,则说明该临床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治疗前的视功能,身体机能,精神心理以及社会活动等基本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学统计;在对患者进行超声乳化术之后,再次对患者使用视功能损伤患者生存质量表并进行统计后发现,在进行手术之前老年白内障患者的平均分数为(84.03±26.65),手术之前老年白内障患者的平均分数为(139.23±38.5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治疗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明显好转;白内障患者在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有统计学意义。采取超声乳化术治疗基本用费为1000元,手术治疗住院的总收费4 d 3000元左右,不进行治疗患者使用药物治疗每日需要21元左右。详细情况如表1。

3 结论

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较大,所以我国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发病人数很大,而近年来,发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作为临床上治疗白内障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外科手术,其治疗效果得到广泛的肯定,然而现代医学不仅要求治疗患者身体上的病患,还要保证患者在术后的全面恢复,从而使得白内障患者生存质量的全面改善[4-5]。生活质量测量包括视功能,身体机能,精神心理以及社会活动等方面,它能够全面而且完整的测量患者的各项生活指标,这也是评判手术治疗白内障的常用临床指标之一[6]。

对于眼科手术进行生活质量测量主要从上个世纪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使用,主要是对于眼科患者产生的视功能障碍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活动等进行全面调查,它替代了单纯以视力功能作为标准的传统调查方式,虽然我国的生活质量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我国学者研究的生活质量调查表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文化以及社会等各个方面都与我国有巨大的差异,所以照搬西方的生活质量调查表是不现实的,而我国学者研究的生活质量调查表符合我国国情,在我国的临床实践中能够准确的有效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检测的评价,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效用[7-8]。

本研究对136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治疗前的视功能,身体机能,精神心理以及社会活动等基本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学统计,其调查内容包含了人体的基本情况,具有十分强的全面性,在对患者进行超声乳化术之后,再次对患者使用视功能损伤患者生存质量表并进行统计后发现,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的平均得分普遍高于术前得分,治疗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明显好转;患者进行超声乳化术治疗时花费的金钱第一次比较多,但是患者可以完全的恢复健康,不需要再投入大量的金钱进行药物治疗,但长期下来与药物治疗对比起来就十分少,而且其治疗效果比药物治疗更加好,手术治疗减少了医疗成本,减轻了国家医疗的负担,同时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综上所述,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加,对于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术手术后可以很大程度上的减少病人的身体上的痛苦,减少患者在生活上的障碍,减少患者及其家庭为了照顾患者的投入,避免因为病患而导致的家庭困难;而使用视功能损伤患者生存质量表对于老年白内障患者进行统计学统计与分析可以极大程度上的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在术后的生活质量,更好的提高老年白内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

参考文献]

[1]江志华,苏汉权,谢芳,等.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人术385例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22):3284-3285.

[2]李辉军,林咸平,崔刚锋,等.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人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临床研究阴[J].浙江创伤外科,2012,17(4):479-480.

[3]关芳.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4):58-59.

[4]赵洁.不同术式在老年性白内障治疗中的综合疗效对比[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8):168.

[5]代山厚.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老年性白内障40例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122-123.

[6]巩丹慧,任春惠,池成涛.白内障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4):1468.

[7]单华,郝春凤.老年性白内障60例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6500.

两委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位似偏好 拟线性偏好 比较静态分析

在高校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消费者理性选择理论”(或“效用论”)是教学重点之一。通常在运用效用最大化必要条件推导出商品需求函数后,教师将继续分析收入和价格变化对商品需求的影响,通过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推导出“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和“价格―消费曲线”等,以此进一步使得学生加深对“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现有主流初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对该问题的论述过于“一般化”,未能指出经济学中某些特殊但应用非常广泛之情况下“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的特殊性质。某些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论及这一问题时,特别讨论了“位似偏好”和“拟线性偏好”下“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的形状,但论述得不够准确或不易理解。本文试图采用初中级课程中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论述“位似偏好”和“拟线性偏好”这两种特殊情况下,收入变化对商品需求产生的特殊影响,以供教学参考。

1 “位似偏好”下收入变化对需求影响的比较静态分析

所谓“位似偏好”是指,如果消费者对消费束(x,x)的偏好胜过消费束(y,y),那么对于任意常数t>0,他会自动地偏好(tx,tx)而不是偏好(ty,ty)。这意味着消费者对不同消费束的偏好只取决于商品1和商品2的比率。根据这一定义,“完全替代”、“完全互补”和“柯布-道格拉斯偏好”均属于“位似偏好”。我们可以证明以下结论。

结论1:位似偏好下,如果消费束(x*,x*)是收入为m时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选择,那么当收入变动为原来的t倍(即收入为tm,t>0)后,消费束(tx*,tx*)则是收入为tm时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选择。

首先注意到初始预算约束方程为

px+px≤m (1)

因为消费束(x*,x*)是收入为m时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选择,所以它必然满足(1)式,而且在所有满足(1)式的消费束中,消费者最偏好(x*,x*)。其次设收入变动(价格保持固定不变)后的预算约束方程为

py+py≤tm (2)

选择满足(2)式的“任意”消费束(y',y'),代入(2)式并用(1/t)同乘不等式两边后得

p〔(1/t)y'〕+p〔(1/t)y'〕≤m (3)

这表明消费束((1/t)y,,(1/t)y,)满足初始预算约束方程(1)式。所以消费者对消费束(x*,x*)的偏好胜过消费束((1/t)y',(1/t)y')。因此,假设偏好是“位似偏好”意味着消费者对消费束(tx*,tx*)的偏好胜过消费束(y',y')。加之消费束(tx*,tx*)必然满足收入为tm时的预算约束(2)式,且消费束(y',y,)是“任意”选择的,所以就证明了消费束(tx*,tx*)是收入为tm时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选择。

由“结论1”可知,保持商品价格不变,随着收入的变化,效用最大化的选择点处两种商品的比例固定不变。这必然意味着“收入―消费曲线”是一条从原点出发的直线。令x(p,m)表示第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p为价格向量)。由“结论1”可得

x(p,tm)=tx(p,m) (4)

取t=(1/m),代入(4)式整理后可得

x(p,m)=x(p,1)m=f(p)m,f(p)=x(p,1) (5)

(5)式意味着给定商品价格不变,第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成正比,由此可知该种商品的“恩格尔曲线”是从原点出发的一条直线(商品2可做相同论证)。

综上所述,我们得到以下结论。

结论2:位似偏好下,“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均为从原点出发的一条直线。

2 “拟线性偏好”下收入变化对需求影响的比较静态分析

“拟线性偏好”的关键特征是可以通过上下(或左右)平移一条给定的无差异曲线来得到其他所有无差异曲线。可用一个“拟线性效用函数”来代表该偏好:

u(x,x)=v(x)+x (6)

其中v(x)是一个非线性函数,第二种商品称为“本位商品”。给定上述效用函数形式,可知“边际替代率”为

MRS=v'(x) (7)

(7)式表明,“边际替代率”唯一取决于第一种商品的数量,而与第二种商品数量无关。“边际替代率递减”假设意味着当第一种商品数量较少时边际替代率较高,从而消费者对第一种商品的边际支付意愿较高(即愿意以较多的第二种商品来换取第一种商品的一单位数量的增加)。所以,给定两种商品的价格,当收入较低、以致全部收入用来购买第一种商品后仍然有MRS>(p/p)时,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将用其全部收入购买第一种商品。所以此时第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为(m/p),第二种商品的需求量为零。而当收入较高、以致全部收入用来购买第一种商品后将使得MRS

MRS=v'(x)=p/p (8)

这意味着第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收入无关,或者说此时收入增加不再影响第一种商品的需求,消费者将把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购买第二种商品。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下述结论。

结论3:拟线性偏好下,“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均“近似为”一条垂线。

3 总结

前文分析了两种特殊偏好――位似偏好与拟线性偏好――下收入变化对于效用最大化的最优消费束和商品需求的影响性质。下面借助几何图形对主要的分析结论进行总结。

图1描述了典型的“位似偏好”(例如柯布―道格拉斯偏好)的收入―消费曲线(a图)和恩格尔曲线(b图)。给定商品价格保持不变,这两条曲线都是从原点出发的一条直线。“收入―消费曲线”是一条直线意味着收入变化并不影响最优选择点处两种商品数量的比例;“恩格尔曲线”是一条直线意味着商品需求量与收入同比例同方向变化。

图2描述了典型的“拟线性偏好”的收入―消费曲线(a图)和恩格尔曲线(b图)。随着收入从零开始逐渐增加,起先消费者将把所有收入用于购买第一种商品,第二种商品需求量为零。此时收入―消费曲线与横轴重合,(第一种商品的)恩格尔曲线是一条斜率为正的直线。当收入增加到较高水平,以致把全部收入用于购买第一种商品将使其购买量超过“临界值”时,消费者将把增加了的所有收入用于购买第二种商品,第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就保持不变了。此时收入―消费曲线垂直于横轴,而(第一种商品的)恩格尔曲线也垂直于横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组编).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相关期刊更多

农家致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中国妇运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全国妇联

特区实践与理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深圳市委党校(深圳行政学院、深圳社会主义学院、深圳经济管理学院、深圳中华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