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成本控制的方法

成本控制的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成本控制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成本控制的方法

成本控制的方法范文第1篇

绝对成本控制就是把成本支出控制在一个绝对的金额中的一种成本控制方法。

标准成本和预算控制是绝对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

2、相对成本控制

相对成本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增加利润,要从产量、成本和收入三者的关系来控制成本的方法。

实行这种成本控制,一方面可以了解企业在多大的销量下收入与成本的平衡,另一方面可以知道当企业的销量达到多少时,企业的利润最高。所以相对成本控制是一种更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不仅是基于实时实地的管理思想,更是从前瞻性的角度,服务于企业战略发展的管理来实现成本控制。

3、全面成本控制

全面成本控制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所有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成本、成本形成中的全过程、企业内所有员工参与的成本控制。

企业应围绕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根据自身的具体实际和特点,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模式,确定以成本控制方法、管理重点、组织结构、管理风格、奖惩办法等相结合的全面成本控制体系,实施目标管理与科学管理结合的全面成本控制制度。

4、定额法

成本控制的方法范文第2篇

市政道路施工程的造价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价格浮动较大。道路施工在具体施工时还受到环境的作用,对周围环境的要求过高,并且考虑到交通的方便性,施工时间还不能太长。由于道路施工具有以上特点,因此施工成本较高,所以我们需要找到控制施工成本的方法。

1道路施工成本过高的原因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市政道路施工单位也积极主动地探究成本控制,且取得了一些成就和进步。然后当今的道路施工成本还是过高,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1施工方案存在不合理

施工方案与工程成本之间存在着互相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优劣可以直接影响到成本的高低。一般来说,施工方案可反映施工技术水平,优秀的施工方案可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然后当今的道路施工方案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在初期没有考虑到成本而一味的进行设计导致工程施工造成浪费。只有合理的作业组织和施工顺序可组织立体交叉作业,充分利用工作面和空间及时间,才能在不增加资源的前提下缩短工期。

1.2施工工期过长

对于某些具有紧迫性、时效性的工程项目来讲,缩短建设工期,不仅能提高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还有利于提高项目的社会效益。而施工工期如果一味的延长,只会导致道路施工成本居高不下。我们都知道,设备和建筑物不论是否使用,都会因风吹、日晒、雨淋等原因产生自然损耗,而施工工期过长会导致这些设备的损害,自然增加了施工的成本。因此,在安排施工工期时,要正确处理工期与工程造价的辩证关系,力求均衡和有节奏地施工,以实现建设工期与工程造价的最佳组合,提高投资效益。

1.3施工现场管理不当

施工现场管理的好坏与项目成本有着直接的关系。并且,市政道路工程大多处于繁华地带,寸土如金,一般拆迁最多至道路红线,施工用地紧张。只有统一指挥,科学管理,可以节约施工成本中的其他直接费和人工费、机械使用费,否则产生的浪费也是不可忽视的。在这种情况下,有限的空间给现场布置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求施工组织设计人员对场地布置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调查,如果现场布置不当,那么工程成本就会过高。

2践行成本控制的依据

成本控制的依据,才能去践行它,并且达到道路施工控制成本的目的。并且,我们应当一起关注市政道路工程的成本,切实提高全员控制的意识。

2.1全面掌握

全面掌握就是充分参与的、全方位的、整个过程的成本控制。它包括全员控制和全过程控制。充分参与是发动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员工建立成本意识,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并为之付诸行动。具体说来,全员控制是考核施工工程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工程的成本,它牵涉到施工工程项目的每一个部门,并且跟所有员工的利益是密切相关的。而全过程控制是从发生工程成本到工程的整个周期,指产品设计、制造、销售过程的控制,并建立控制结果报表,以发现缺点和存在的问题。为此,需要在形成成本的整个过程( 由投标到竣工验收的过程) 提高控制意识。

2.2追求经济效益

追求经济效益,不仅可以节省工程当中的财力、物力与人力,也是控制成本的一个基本的方法。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都希望投入最少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利益或最好的效果,这就要求管理者不止在降低成本的绝对数量上下功夫,更要在减低成本的相对数量下功夫。

2.3责任与利益平衡

可以说,成本控制能够实施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遵循责任与利益有效统一的原则。每个企业需根据自身的生产结构、经营特点,合理建立和划分各个责任部门,企业内部各责任部门在交换产品时的成本归属问题,从而分析责、权、利后能够更好地落实责任成本控制制度的考核与奖罚。要想贯彻实施成本责任,责任人也需要相应的责任权限,也就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能够对成本的支出与否进行决定,以及支出多少与怎样支付等,进而从实际上控制工程的成本。事实表明,只有遵循责任与利益有效统一的原则,才切实地做到了成本控制。

3道路成本控制的方法

为了更加有效地对成本进行控制,施工单位需要了解到道路成本控制的方法。

3.1合理设置施工期限

施工工期与工程成本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整个工程建设期间都牵涉到市政道路工程的成本,合理与科学地组织施工期限,能够根据时间节点有效地控制分部工程项目的成本,合理的设置施工期限,不仅有利于提前还清工程贷款,还可以减少工程贷款的利息支出,降低工程项目的投资成本[1]。因此,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度与年度制定完备的资金运用规划,对工程项目的建设顺序进行科学地组织,以使成本控制伴随在从工程开始到工程结束的整个过程。

3.2施工设计阶段控制预算

在施工设计之前,将设计任务书的投资额分配到各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作为进行初步设计的造价控制。并且需要结合设计图纸对工程的总量进行计算,且根据施工预算对全部工程的施工预算进行定额编制,以此当作成本控制的标准。然后再针对本项目技术难度大、设计内容复杂的特点设计阶段加强施工图审查工作,避免设计缺陷、错误或遗漏,以免出现二次施工的现象[2]。道路施工的原地形地貌复杂,而且受周边地铁、铁路施工的影响,地形地貌处于不断地变化当中。施工中可能发生大量签证或设计变更的现象,因此这些情况我们在设计阶段就必须要想到。

3.3在施工阶段控制成本

入代建单位和造价咨询机构参与建设管理,组建专业成本管理人才队伍,编制年度,季度投资计划,编制项目实施期间各阶段成本管理办法,从设计到施工对本项目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控制。特别需要提到的是,在执行限额领料单与施工任务单的时候,需要施工队伍结合完成的实际工作量与实际消耗的材料、人工等做记录,以此当作结算限额领料单与施工任务单的标准。加强控制严把关,更是工程永恒的话题,也是本项目不可避免要面对的问题,,在本项目建设过程中不仅加强了合同管理,更加强了对变更和新增工程的管理。而在完成任务之后,结合收回的限额领料单与施工任务单实施结算,且根据结算的内容进行支付,这不但可以对工程的成本支出进行控制,而且还可以保障工程的质量[3]。

3.3监督施工质量,加强现场管理

质量是施工单位的生命线,也属于实现成本控制目标的基础。而加强现场管理不仅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还可以监督工程的质量。如果质量不达标的工程项目不利于施工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因为施工场地不适当的组织,导致物力与人力的浪费等,这都会浪费与损失一些设施、材料与人力等,进而使得成本支出增多。不仅如此,如果施工现场管理不当,不遵循有关的安全生产要求,可能会导致设施事故以及工伤事故的发生,这也会增加工程的施工成本。为此,务必遵循质量为先的原则,预防为主,注重核查和验收,用数据讲话,确保公正性和科学性,有效地控制施工方法、机械设施、材料,以及人工等等。

参考文献:

[1]刘苏怡.影响市政道路工程成本预算控制的几个因素,经营管理者,2011(16).

成本控制的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成本 控制 内容 方法

一、企业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

企业成本的组成部分既包括营业成本、期间费用等当期费用,也包括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最终将计入各期费用的经营费用等等。

经营费用是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支出。企业当期发生的支出包括费用性支出、非费用性支出。发生于经营过程各方面、各环节的各项费用性支出就是经营费用,这是企业当期发生支出的主要部分。经营费用本质上是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最终应当计入费用要素的各种支出。经营费用通过成本费用等账户的汇集、分配、计算、结转等加工处理而计入各期费用要素。

成本费用即成本性质的费用,也即将要计入某个成本计算对象账户的费用。成本费用有多种,以工业企业为例,有材料采购中的成本费用、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费用、设备安装中发生的成本费用等,通过对它们分别进行成本费用的核算,确定应该计入材料采购成本、设备购置成本的数额,从而确定库存材料、产成品、固定资产等资产的成本。这说明企业经营费用发生后,经过成本费用归集,形成各种资产的成本,将或早或晚被确认为费用要素。经营费用主要通过成本费用核算后而或早或晚被确认为费用要素。

费用要素中的各项费用是企业为了实现本期目标而发生的价值牺牲。会计上的费用要素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计入当期费用要素的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支出等账户汇集的数据。作为与收入相配比的费用要素各个项目,其核算的真实、公允对确定财务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控制效果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企业控制整个成本的角度看,营业外支出是不用计划其发生但是要控制其发生的企业成本的组成部分。

二、企业成本控制的方法

经营过程中的费用是企业成本中发生频繁、项目复杂、金额巨大的部分。经营费用也是工业企业费用要素构成中的重要部分,而且库存材料、固定资产等各种资产的耗用也将归集到经营费用,再通过“产成品、营业成本”而转入费用要素。

(一)实施作业成本法,加强经营费用核算与控制

作业成本法是指以经营中各现场的各项业务、作业链为对象,对成本产生的原因及费用分类计量,进而以作业量为基础分配间接费用的费用归集、分配、考核方法。

加强经营费用核算与控制可以使用作业成本法。生产经营的现场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各项直接费用与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经营过程中组织管理经营而发生的间接费用。经营现场发生的间接费用种类多、地点分散、金额较大,笼统分配主观性太大,核算与控制相对困难。将作业成本法运用到生产经营成本中各车间制造费用的核算与控制方面,能够加强对车间制造费用的控制。

在各生产现场实施作业成本法按部门进行责任核算时,还应进一步按生产部门内的生产线、准备工作环节、维修工作环节、技术与质检工作环节、计划管理工作环节等组织责任核算。各生产现场实施作业成本法可对生产现场的制造费用核算进行改革或重新设计,主要做法是:第一,在组织机构上,应更进一步划小责任中心,即在设置车间责任中心的同时,按作业环节设置责任中心。第二,在会计科目上,应在制造费用总分类账户之下,按车间设置一级明细账,并进而按作业中心设置二级明细账,将会计科目设置与作业成本法使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三,在核算程序上,所有间接生产费用支出除计入制造费用总分类科目外,必须同时在其一级明细账和二级明细账中平行登记。一级明细账归集数据作为车间责任核算备查资料,二级明细账归集的数据作为各作业中心责任核算资料,用于各作业中心的责任考核,并为按作业量分配间接费用做好准备;所有间接生产费用在作业中心归集到制造费用的二级明细账上后,再按各种作业量分配到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上。第四,原始记录可以打破以前按车间设置电表、气表等的原始记录模式,针对作业中心设置各种原始记录,配备计量衡器具,以便配合根据作业环节进行的责任核算。第五,在计划管理上,应当按企业下达给车间的生产计划制定车间生产预算,并分解落实为作业中心的责任预算。

建立生产过程中成本费用的核算与控制系统,还可对生产现场的各项直接费用实行以业务核算为基础的责任核算,并对各生产车间实施车间责任核算。这样,生产成本中的间接费用使用作业成本法进行责任考核,各项直接费用使用业务核算进行责任考核,整个车间的各种生产费用进行统一的车间责任核算,可以形成一个全车间的分层考核、针对性核算与控制的体系。为了做好这一工作,还应设置生产成本、车间生产成本、产品生产成本组成的三级成本账户体系,并拟定生产成本总分类账户与各车间生产成本明细账户、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户在平行登记、定期稽核方面的配套措施。

(二)实行全面的责任核算,加强对经营费用的控制

在对物资供应环节实行责任核算时,针对材料采购费用与储存保管费之间相互制约的情况,按事权统一加强控制的原则,可以统一材料采购、库房保管等供应工作和责任考核,并在此基础上按材料采购、库房保管等安排更加细化的责任核算。1、物资供应部门设置为一级责任中心,并进一步设置下一级的采购责任中心和保管责任中心。2、专门设置“采购保管费”总分类账户,该账户之下再按采购责任中心和保管责任中心设置明细账,将采购责任中心和保管责任中心明账汇集的数据作为责任考核的依据。3、增加核算程序。除采购买价直接计入材料采购账户外,所有采购间接费用均通过采购保管理费汇集、考核后分配到材料采购账户;所有库房存货中的材料保管费用支出均通过采购保管费汇集、考核后分配到管理费用账户核算。4、根据企业生产经营计划落实物资供应预算,再分解为采购预算、储备预算。特别要注意材料物资与产成品物资等的分库、分点管理,落实相应的责任预算,并与管理费用的责任核算结合起来。

在对其他方面建立控制措施体系时,还应当按照上述使用作业成本法的原理,对技术管理部门、质量管理部门、计划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经营管理部门等,也从组织机构、会计科目、核算程序、原始记录、计划管理等方面,对原有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按管理与核算相结台的原则,进行责任核算的配套改革,使作业成本核算应用于所有经营费用发生的地点和方面。将以作业为基础的责任核算信息系统嵌入到成本与费用处理系统中,形成以作业为中心的更为具体的责任中心,从而对经营费用、成本费用等企业成本按作业成本法原理进行全方位的责任核算。

(三)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制度,强化企业成本控制体系

1、完善本单位会计核算办法。各单位应当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指导下,完善本单位会计核算办法,以此为契机,更加有效地控制包括经营费用、成本费用在内的企业成本,提高会计核算与控制水平。

成本控制的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对象 问题 方法

建筑项目成本控制是指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影响建筑项目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并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将施工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消耗和支出严格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随时揭示并及时反馈,严格审查各项费用是否符合标准、计算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并分析,消除施工中的损失浪费现象,发现和总结经验。通过成本控制,使之最终实现甚至超过预期的成本目标。

1、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对象和内容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分为以成本形成过程为对象、以工程项目的职能部门和施工人员为对象、以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三个方面。

成本形成过程为对象主要包括:①把工程投标关。要提前测算成本,坚持低价标不揽、高额垫资不揽、资金无保障不揽。②抓好施工准备阶段。要坚持专家治理的方针,制定优秀的施工组织方案。③重点抓好施工阶段。根据施工预算、各种消耗定额费用开支标准和已确定的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措施,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控制。④做好竣工交付使用及保修期阶段的成本控制。

以工程项目的职能部门和施工人员对象主要包括:项目部各部门、施工队、班组作为成本控制对象,既要接受项目经理和上级相关部门的指导、监督、检查和考评,也应对自己承担的责任成本进行自我控制。

以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主要包括:一个区段、整个工程的若干个构造物。

2、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从成本控制意识角度分析

从意识角度来看,建筑工程的一些项目管理人员和建筑工人缺乏成本控制的意识。工期成本是指为实现工期目标或合同工期而采取相应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工期目标是工程项目管理三大主要目标之一,建筑企业能否实现合同工期是取得信誉的重要条件,工程项目都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保证工期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盲目地赶工期要进度,就会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效益向生产低头的典型表现。

2.2 从成本控制机制角度分析

从控制机制角度来看,很多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缺乏责权利统一的机制。提起成本控制,一些人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这是一个会计方面的概念,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风马牛不相及,财务部门虽然对成本控制理解较深,但其责任似乎也只停留在日常的成本核算上,况且自己也仅仅是一个项目部的职能部门,没有权利指挥管理其他各部门。

2.3 从成本控制手段角度分析

从控制的手段来看,我国经过几十年的成本管理与实践的探索,从理论上形成了一套关于成本预测、决策、核算、控制、监督、分析、考核的管理法体系。但是,建筑企业在运用这些方法以进行成本管理的时候,还存在着诸如事前成本管理与事中管理的严重脱节等问题,建筑企业缺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成本管理方法。

3、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

3.1 优化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资源配置

工程项目运作的合理安排、劳动的组织、技术的进步和资源配置与工程进度的加快是项目最大的节约,因为企业的经济活动体现在施工生产的全过程,施工的合理安排与否、劳动组织和技术进步与否、资源配置科学与否决定着企业的成本水平。因此项目必须在工程上场后,对标书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优化,或者根据现场实际变化情况,重新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使施工组织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完全符合工程项目的实际,尽量避免无效的工作量和重复劳动。

3.2 分解预算成本,确定目标成本

工程项目中标后,项目以审定的施工图预算为依据,确定预算成本。预算成本是对施工图预算所列价值按成本项目的核算内容进行分析、归类而得的。在预算成本的基础上确定计划成本,如在确定分解材料费成本时,可根据预算材料减去材料计划降低额求得,材料计划降低得的计算分析价差和量差两方面进行,价差是根据材料预算单价和市场采购价的差额计算综合材料采购降低率,然后乘以预算材料费即可,也可采用几种用量大的主要材料的采购降低率代替综合材料采购降低率,计算材料价差的降低额。量差是根据以往的经验、采用的工艺方法推算出可节约的重要材料用量比例,再乘以主要材料用量,便可以计算出材料量差的计划降低额。人工费计划成本是根据预算总工日和职工平均实际日计算,还可以按照工程项目的工程量和单位工程量人工费支出计算出计划成本。

3.3 加强质量管理,控制工程质量成本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一个企业如果在工程施工中质量事故不断,那么这个企业就无法在市场竞争中生存,更没有效益可言。工程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包括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质量事故损失费用。在施工中,要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工程项目技术质量检验人员和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要切实加强质量管理,严把各道工序质量关,提高工程质量一次合格率,避免返工及质量事故的发生,降低质量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4 加强安全管理,控制安全事故对工程成本的影响

确保项目施工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机械设备安全,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内容。在项目施工中,要加强现场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项目成本开支。一些工程项目盈得的利润往往被几次事故损耗一空。因此,在项目施工中,必须制订安全责任目标,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切实防止因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而影响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4、结语

成本控制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所有的项目都要进行成本控制,最关键的是要把成本控制贯穿施工项目全过程,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有获取最大的利润的保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应放入实际成本(预提),只有这样,才能防止项目成本盈亏大起大落。

参考文献:

成本控制的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环境成本;控制方法;控制对策;企业

中图分类号:F23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8—0097—04

在中国,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情况也日益加重。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解决环境保护问题迫在眉睫,我们必须深入研究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方法,更好的解决环境成本确认、计量和控制等方面的问题,建立一套完善的环境成本控制体系,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的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双赢。

一、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概念、特点

1.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概念。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是指企业运用一系列的手段和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产品加工制造、销售、使用以及废弃回收)涉及有关生态环境的各种活动所实施的一种旨在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约束化管理。企业环境成本控制贯穿于从产品的设计到废弃物处置的生产全过程,将环境成本降到最低。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关键是事先控制;对企业而言,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目标应该是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佳结合。

2.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特点。与传统的成本控制相比,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全面性。首先,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改变了现行成本计算方法仅针对物质成本与人力资本加以计算的不足,使得成本计算的内容更加完善。其次,环境成本控制立足于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全过程,对产品设计、物资采购、仓储、生产、销售及回收等各个环节加以会计处理。(2)外向性。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不仅仅立足于企业内部,还密切关注外部环境,例如关注国家关于环境保护方面得法律法规,把企业的成本控制问题放在整个社会的范围加以考虑,因而更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影响范围极其广泛。(3)竞争性。 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一改传统成本管理仅将工作重点放在单纯降低成本上、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唯一目标的不足之处,更多地注重发展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例如,企业通过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可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获得环境压力机构的支持、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争取更多的顾客……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

二、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原则

1.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提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原则。产品的生命全过程包括:产品设计原料获取材料加工产品生产使用消费回收再利用废弃物处理。目前的环境管理大多只注重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而对产品的开发研制和使用过后的情况未加以重视,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不完全的。因此,以生命周期为指导,实施以产品为龙头面向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势在必行。

2.多方利益相结合。 实际生产生活中,环境问题的发生往往涉及到许多方面。企业自身、政府机关、企业周围的相关利益者,例如企业附近的居民就会受到企业生产的多方面影响。因此,企业在控制环境成本时,要兼顾多方利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完美统一。

三、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方法

1.强化企业管理者的环境风险意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仅仅是超出自然再生能力地向自然界掠夺资源,而且大量废弃物的排入也超过了自然界的净化能力,资源枯竭、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便日益凸显出来。

2.提高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水平。企业环境成本控制通过制定并实施预防为主的方法,从源头抓起、全过程控制的管理措施,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一套同“依法治理”相辅相成的科学管理方法,为人类社会解决环境问题开辟了新的思路,有利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3.加强防护,降低之前成本,防止过后成本。防护成本法的最终支出金额是相对较小的,企业环境成本的控制从“后”转“前”,即在污染之前就做出相应处理准备,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而是控制污染破坏的过程,将环境成本支出提前进行分配并进入产品的整个生产流程核算。在环境成本管理过程中,企业要加强监控,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环节高度重视,特别是对最终的废弃物排放进行严格的检测。企业如果未达到相关法律法规的环境处理标准,会因为环境污染而被处以罚款,而罚款同样是环境成本的支出,而且企业名誉声望也会受到影响,也将无形提高企业环境成本。

4.采用产品生命周期评估法,对环境成本实施全过程跟踪控制。(1)生命周期法的概念。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依次经过产品设计、原料获取、材料加工、产品生产、消费、再生利用、废弃等阶段。按每一阶段累计其发生的成本总和即为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在当今社会,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产品的需求从追求经久耐用转向标新立异,突出个性。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从而产品成本的构成也发生重大变化,表现在制造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所占比重下降,而制造过程以外的成本日益增加。(2)生命周期法在环境成本中的应用。企业产品各生命周期阶段的活动均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但各阶段的成本有的为企业的内部成本,有的则为外部成本,且各阶段在整个成本总和中的比例大不相同,可见下图。企业只有深入到产品各阶段界定环境成本,才能发现产品各个阶段成本发生的不合理之处,便于寻求改进方法,以降低企业的总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