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七年级英语下册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以人为本;创造性;英语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116-01
英语教材是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科书,与教材配套的各类手册、实物、录音带和多媒体资料等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为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经过专家精心组织和编写,是中考命题的依据,是实现新课标、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料。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首先对教材要再认识、树立新观念。教材应该是服务于教学的材料和工具,教材不等同于教科书。目前教材呈现出多样化、范围广、立体化的特点,教师应该以一本教材为主,通读、精读教材,再结合其它教材的特点,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取长补短。教师应该做教科书的主人,不盲目崇拜教材。树立"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也就是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联系学生生活和学生实际对教材灵活处理与调整,自己编写或设计个性化的教案,这样才有可能有效的实践课程标准,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教师应该联系本地的实际情况,达到增长知识,提高素质的目的,不要总是将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要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学Go for it七年级下册的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的Section B部分时,学生对教材中所提供的材料the Palace Museum/the Great Wall/Tian'an Men Square/Beijin Hutong不是十分了解,要求他们谈论这些地方时,部分同学觉得无话可说,后来教师出示了我们常德市本地的几副旅游景点的景观图片:the Peach Blossom Spring(桃花源)、Mount Jiashan(夹山寺)、Relics Cheng Tou(城头山遗址)、the Hua Yan Stream(花岩溪)、the Liu Ye Lake(柳叶湖)、the Poem-engraved Wall(常德诗墙)后,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他们跃跃欲试,其中有个学生这样谈到:Last autaum I went to the Hua Yan Stream with my parents,I saw thousands of egrets there .The mountains there were fantastic.We had dinner in a farm's house .The food was delicious.The people there were friendly to us.We had great fun that day.还有同学谈到了the Poem-engraved Wall的夜景,Liu Ye Lake的delicious food.这是他们所熟悉的地方,所以他们觉得有话可说,有内容可谈,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让他们在谈话中运用动词过去式的用法,培养了他们的口语能力。
教师还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Go for it七年级下册的Unit3.Why do you like koalas ?这一单元时,教师是这样处理教材的:
首先用小黑板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任务:At the end of class,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briefly talk about their favourite animals and the reasons.
语言技能:Training the students' listening skill and speaking skill.
语言知识:Leaning the usage of the word because.
情感态度:Ask the students to care for the animals and to pretect the environment.
然后教师出示一些有关动物的图片,并提出下列问题:
Boys and girls, do you like animals?
What animals can you see?
学生积极举手列出所看到的动物,教师指着事先准备好的动物图片,用下列形容词来描绘图片上的动物:cute/friendly/shy/quiet/clever/smart/lazy/beautiful/scary/ugly.当学生熟悉这些词汇后,教师又问:
Do you often feed animals?
What's your favourite animal?and why do you like them?
问题一抛出来,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他们分别从动物的外形特征、性格特点来描述自己所喜欢的动物。接着教师问:Where do your favourite animais live?学生就会用他们所熟悉的句型来回答,They are from....../They live in......。这时可以复习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名称。
最后教师说:Now many children in cities can watch animals in the zoo.Do you think if the animals are happy?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有一位学生这样说:Yes,I think they're happy because people give them food every day.They don't look for food by themselves,most of time they sleep。还有一位学生说:I Don't think they are happy because they stay in the zoo every day .They aren't free at tall,they are becoming lazy and fat .
整个教学过程流畅,师生互动自然,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讨论,人人有话可讲,因为老师提供给他们的是他们喜闻乐见、与生活相关的话题。
创造性使用教材需要教师多样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进一步优化方法的组合,不能自始自终使用同一种教法,要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教学需要调整教法,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要善于使用先进的教学资源,要有改变、改进教法的意识,与时俱进,还要相互学习,扬长避短。教无定法,但教必有法。以学生为主体,任务型、启发式教学原则的课堂教学是当前英语教学的方向。
创造性使用教材时要灵活、务实、不能盲目追求创新,改变教学内容和提高难度,脱离课本要求,偏离教学目的;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学习规律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教师要合理、正确地利用教学硬件设施,切合实际地确定教学方式,师生要共同加强对英语课本的钻研和对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改》常德市教育局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模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伴随课程改革进度的不断加深,针对初中语文课堂进行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可以说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系统的工作。这项工作不仅仅关系着国家的发展,针对我国从教育大国转化成教育强国而言,也是一条必须途径的路径。所以对于初中教师而言,语文教学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可谓任重道远,相关研究人员以及教师应当全身心的投入到该课题的研究中,令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可以得到明确的方向,最终令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得到确切的提升。
一、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
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已经成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并且伴随新课改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教”学生知识并不是教师职责中的重点,而重点应当是引导学生主动地“学”知识,并且不能单单的满足于“学会”知识,而是应当使学生发展为“会学”知识。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核心应当是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而不是停留在知识“受众”的层面上。只有令学生确切的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进而产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愿望,在此情况下,课堂效果自然就会变得高效。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搜索一首贝多芬的著名乐曲,在课堂上播放给同学听,使学生能够更随乐曲去感受贝多芬的一生,也可以让学生课前收集贝多芬的相关资料,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贝多芬的认识,使学生在感受的过程中能够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二、依据以人为本设计教案与备课,重视课堂问题的生成
教师在授课之前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设计教案与备课,因为这项工作不仅能很好地将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与水平展现出来,而且教师对整堂课的把握与教案设计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联,因为课堂是活的,课堂上往往会发生很多教师在设计教案时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如果不能灵活应对课堂的生成将会影响到课堂的进度、降低效率。课堂上学生可能突然针对某一问题产生强烈的兴趣,而教师如果仅仅为了赶进度而不向学生进行解答,则会令学生产生不被尊重的感觉,甚至导致学生乐于提问的精神被压制。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与备课的过程中,应当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地思考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时下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并且预留出为学生解答疑问的时间,这样学生在提出疑问与得到解答的过程中,便会对课文中的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进而极大的提升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
往往课堂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能够决定该堂课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瞬间抓住学生的心理,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充分的激发出来,也就势必创建出一个高效的课堂。但是以往在引入课堂时,教师往往为了赶进度或者是为学生预留做“模拟题”的时间,毫无过渡的直接进行课文内容的讲解,长此以往学生会习惯这种课堂形式,最终造成学习上的麻木,只懂得生硬的背诵教师讲解的知识,即使学生能够大量、准确背诵教师教授的东西,也不能称之为高效课堂。事实上,语文教师应当针对初中阶段学生求知欲望、好奇心理进行充分的诱导,使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产生兴趣,进而对其展现出的学习心理充分把握。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中的“夸父逐日”和“共工怒触不周山”这两篇短文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讲自己所知道的童话,并和同学充分探讨自己所讲童话的意义,充分的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创建高效课堂。
四、正确对待学生之间的差异
以往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采用的教案、管理方式甚至考试的内容都有着统一的标准,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实现这个标准。但是如果能仔细地进行思考,便能够意识到并非每名学生的学习结构都是相同,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小学,掌握的知识水平、拥有的兴趣与智商均呈现出不同的差别。对于语文课堂而言,若仅仅使用一套固定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缺少了针对性,会导致学生能力强的学生感觉课程乏味、令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感觉同不懂教师讲的内容。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课程的教学时,必须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按照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异开展教学,令所有学生都能够体验到课堂的成就感,学习语文的快乐,从而对课程充满高涨的学习热情,以此创建高效课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从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依据以人为本设计教案与备课、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正确对待学生之间的差异四个方面对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路进行针对性的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相关研究人员能够从中获得一定的启迪,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建立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赵媛媛.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 学周刊,2015,05:62.
一、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能坚定学生的信心,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兴趣培养的关键是教师,有人认为兴趣是天生的,但无可否认兴趣也是可以靠后天培养的。
1.巧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同样,好的课堂开头,是一节课成功的保证。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duty活动,或讲英语小故事,做游戏、复习引入都是常见的导入方法。目的在于锻炼他们敢于张口,培养他们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训练学生的听力。
2.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教师要尽量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应该以自身的修养,良好的英语素质,如语音纯正,声音洪亮清晰,态度和蔼可亲,言谈风趣幽默来调动学生,教师的语言要有艺术性,对学生必须要满腔热情,把问题讲清楚,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因势利导地启发和诱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自我表现意识,产生开口表达的主动性。对学生的鼓励和赞扬要随时体现在和学生的对话中。
3.教学内容和形式加强趣味性和真实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英语是从课堂走向生活,是生活中的场景在书中的再现。加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创造情景,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学中尽可能利用多媒体、实物、直观教具、简笔画或真实著名人物、影视明星甚至学生自己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抽象的内容转换于有声、有形、生动形象的情景之中。从而,使学生养成能运用英语的良好习惯,才能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如何提高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效率?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对提高学生学习英语效率起极大的推动作用。习惯一旦养成,学习就会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状态直至取得成功,学生会从成功中获得快乐。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提高对知识的吸收率。
预习是学习新课的基础。预习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接受新课的程度。而该环节却往往是很多教师和学生容易忽视的一个学习环节。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定要让学生做好预习,并且要学生有指导、有目的地进行预习新课内容。如七年级下册Unit9 How was your weekend?因为该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一般过去时态。假如没有抓好预习这一环节,就直接上新课的话,学生是很难接受的。我在上这个单元之前,先让学生自主浏览该单元的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罗列出一个该掌握的语言项目,然后进行有目的地预习。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接受新课时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
如何让课堂上的40分钟充分利用起来?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低效课堂教学模式迫在眉睫。要创“高效”的新型的课堂,就应该把所有的时间、一切主动权都交给学生,尽量做到“少讲、精讲、多练”。如七年级下册Unit5 I am watching TV Section A,我并不是一开始就给学生讲解现在进行时态,而是先引导学生进行有情景的交谈、操练。让他们明白这节课谈论的主题,然后充分利用生生合作,自主学习形式进行强化训练。让他们进一步熟悉并掌握该语言项目。最后,引导他们在自己大量的口语操练的基础上总结这节课的语法要点及要求掌握的学习内容,同时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自测题进行反馈、巩固。这样一来,原本在学生眼中难熬的“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学生不仅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体会“说英语”的快乐、享受自主学习的满足感,更使他们在短短的40分钟之内,轻松地掌握了运用英语的技能,而这正是学习任何一门语言的终极目的。比起在"满堂灌"的传统课堂,他们所得到的岂不是更多?
1.首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自主学习的一个最为主要的动机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愿望。学生能否对学习有兴趣,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师生间的情感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因素:热情、乐观、和蔼可亲、富于表情、有感染力,能愉快地、亲切地与学生进行学习上的交流,展示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究能力。
2.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
3.给予学生适当的学习任务。 我们在课堂上给予学生适当的任务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位学生在课堂上有1/3到2/3的时间来独立学习,让学生从学的领域扩展到教的参与。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好习惯地养成可以受益终生,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使学生成为终生爱好学习的学习者。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的重要场所,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为学生创造好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下,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适当设疑,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预习中的体会,进行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逐渐地培养他们自主性学习习惯。
四、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使用教具时要充分考虑本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正确处理好教具与教材、学生与教具之间的互相关系,核心是以每个学生个性发展为本。基本要求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水平、情景、情意等条件和心理认知规律。将教学需要与教具的合理使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注意教学活动中的直观性、价值性和量力性。
如在教具出示的时间上要考虑是在课堂进行的始终,还是穿插于某一教学环节之中,是瞬间的演示,还是较长时间的操作。在出示的角度上,要掌握、确定好观察点,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对于较复杂的、学生感到困难的,还要对学生提出观察要求:即注意观察初始的状态,凝视变化过程,分析、归纳、推理得出结论。在出示的时机上,要适时,所谓适时是指抓住时机,要在适当的教学时间内,不仅要考虑到适当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要考虑是否有利于解决和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鉴于以上的观点,本文结合自己观摩和平时教学实践,侧重谈谈在英语课堂上使用教具时如何抓住出示教具时机,激发课堂活力,减负增效。
一、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出现离散时机
上课的铃声刚刚响起,学生安静下来了。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停留在课间活动的有趣对象上,心情还处于观望、等待的离散状态,或者停留在无意注意阶段之中,教师往往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通过组织教学,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无意注意阶段逐步过渡到有意注意阶段上。在这种情形时,教师可把握时机出示教具,利用教具展现出富有情趣、富有悬念思考性的情景,会很快把学生分散了的精力转移到课堂上来,使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随老师的精心安排而有序地变化。这样学生虽高度集中注意力却不致感到疲劳,从而使学生在整节课中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保证学生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例如:讲授Project English 七年级下册 Unit 5 School Life Topic 2 She is reading in the library. Section A Look listen and match,一开始就可以通过展示校园设施图片,让学生看、听、配对连接词语,吸引学生注意力。
二、抓住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时机
在学生求知欲达到高峰的时候,教师应及时提出既带有启发性、挑战性且又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在出示教具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初始状态,凝视变化过程,思考得出结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在情景话题中交流思想的逻辑顺序,板书或投影关键词、短词、典型句型、词语图式和语法点,并用色彩、闪动等形式凸显其最关键部分。让学生观察、思考,得出结论。这不仅便于学生掌握这些关键词、短语、典型句型和词语图式,解决重点、难点知识问题,而且还是技能训练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支架。
三、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时机
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是大多数学生感到较难的内容,恰到好处地使用教具,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教学关键。如,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词语的理解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有些词语比较模糊,连老师也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例如,“朦胧”一词。语文和英语有相似之处,也有词语有相似之处,可以用教具显示其含义区别,以便学生区分用法。又例,七年级英语Unit 10 Where is it 这一节课。重点掌握方位介词in,on,under, near, behind的用法,老师通过图片、实物、电脑动画等多种形式讲解练习,学生对Where is the dog?Where is the cat?Where is the ball?等对答如流,学生掌握了本课方位介词的用法,学生轻松地学会了本课所有内容。而电化媒体教具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它能化无声为有声,变静为动,使学生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深入地理解词句,解决疑难。突出重点,化难为易。
四、抓住学生的知识需要升化的时机
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需要借助教具达到升华的状态。以Project English仁爱版英语教材为例。每一个单元分为Section A、B、C、D四个阶段进行教学,以图文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过渡,话题环环相扣。课题(Project)探究活动构成了每个单元的核心,旨在让学生综合运用在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提高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围绕课题(Project)探究活动,出示该课时的图片、录像、录音资料,可以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练习中克服学习障碍,消除恐惧心理。本来很抽象的概念,一经演示就具体化了,从而帮助学生完成了从形象思维入手到建立抽象概念的第一步,是学生认识质的飞跃。
五、教学中学生感到疲沓时机
中小学生要保持旺盛的有意注意力也不过十几分钟或二十几分钟,当他们一旦获得了问题的表层结论或学完某个教学环节时,他们就会疲沓松懈下来,此时运用教具可以克服学生心理上的障碍,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其再次兴奋起来,激发起继续学习的兴趣。如教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6 Topic 2 Let’s explore the Ming Tombs Section B 2a Work alone一节,由于现在的学生对明朝时明陵的情况知之甚少,很难体会到明陵的雄伟壮观。结合学生学习过的历史知识,在简介明陵的历史成因,它的历史、文化等重要价值,课文内容和生词后,教学时,由英语教师先播放明陵的录像短片,营造一种现身探险的氛围,然后投影地图和学生一起去明陵探险。这样一下子调动了学生学习情绪,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本课的教学要求。
六、抓住学生跃跃欲试的时机
因此,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英汉文化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融合意识。
一、中学英语中常见的语言表达习惯的不同
(一)口语交际文化方面的差异
1.称呼语(Addressing)。在汉语中我们一般用“姓+头衔/职务”的称呼方式,如“王院长”“马经理”,但在英语中,却是用“Rank/Post+name”的称呼方式,如“Principle Wang”“Manager na”。在英国,对中小学教师通常的称呼方法是:Mr./Ms.+姓,所以我们可以称呼“古老师”为Mr./Ms.cu.
2.问候语(Greetings)。中国人见面时打招呼说,“你到哪儿去了?”“你出去了?”这只是打个招呼而已。而英语这样打招呼,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会不高兴,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business,(关你什么事)!英美人见面时常用的是Hi!或Hello!来招呼对方,然后再谈论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或兴趣爱好方面的话题。
(二)生活习性文化方面的差异
1.私事与关心(Privacv and concern)。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事,就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领土一样。对他人私事的干扰,就好比对一个国家的侵犯。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避免去问以下这些问题:How old are you?Are you married or single?How much do you make every month?What's Yqur reli-gion?What have you been busy doing?等等。这些“关心”式的问题对中国人并没什么不妥,但是对英美国家人士来说,这些是属“个人私事”问题,而他们很重视privacy,不愿别人过问个人之事。
2.称赞与谦虚(Praise and modest)。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中国人常常是用自我否定来表示谦虚。当受到别人称赞和夸奖时,总是客气地说“我不行”“我还差得很远”之类的话。而西方人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他们会欣然接受对方的鼓励和称赞,并用“Thank you”来回答。
(三)社会交往文化方面的差异
1.打电话(Making telephone calls)。打电话的对话,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规则。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用以下常用语:“This is XXX speaking,”而不是“I am XXX”要说:“Is that XXX speaking?”而不说:“Are you XXX speaking?”谈话结束时,英美人大多会说“Thank you for calling”因为在他们看来,给人打电话一是要花钱,二是要花时间。中国人没有说“谢谢你打电话来”的习惯,所以有时候会给英美人留下“无礼”的印象。
2.社交礼节(Social contact formality)。以please(“请”)为例。在某些场所我们不宜用please,比如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美国人不说please,一般说:After you但是初学英语的学生常用You go first这也是不恰当的。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喝酒,或者请人抽烟时,一般用Help yourself(to sth),也不用Please。
二、培养中学生英汉文化融合意识应遵循的原则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融合意识,我们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真实实用原则。真实实用原则就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所选取的文化内容要密切联系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与日常生活交流中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英汉文化融合意识的培养和英语教学实践相结合,不仅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化的密切关系,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化的兴趣。
第二,比较融合原则。比较融合原则就是通过比较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用融合的方式把文化融合意识教育的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等全部系统地融入英语教学之中,将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运用英语的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中不知不觉地接受英汉文化融合意识教育。
第三,参与体验原则。参与体验原则就是让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直接参与跨文化交际,在亲身参与的跨文化交流体验中感知英语文化,获得跨文化的知识,形成英汉文化融合意识。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开放、平等的实践活动中自觉地形成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客观、谨慎的跨文化交际态度。
三、《新目标英语》教学中英汉文化融合意识培养的策略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依据,在备课阶段,教师就应该结合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制定出相应的文化教学目标。我们绝大多数英语老师在进行课时教学设计(备课)的时候,往往只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方法这三个维度去进行设计,却往往忽略了文化教学目标。因此,我们英语教师在备课时候,应该将与所学材料相关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一项重要教学目标,并巧妙地融入我们备课的教案之中。要充分体现英汉语言文化之间的明显差异,力争集悬念、新意于一体,做到“四维”融合,以在教学计划上真正体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同时共进的现代教育理念。
良好的英语文化氛围可以促进学生英汉文化融合意识的培养。教师可结合各单元的语言功能项目,在课堂内通过放录像、显示具有文化标志的图片或实物,创设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如在教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Where’s your pen palfrom?”时,当提到Canada,France,Australia等国家以后,我就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有关这些国家风情的图片,并引出这些国家的一些重要城市的概况、主要建筑等基本知识,进一步增进了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在介绍“圣诞节”的同时,我把Silent Night(《平安夜》)这首歌放给学生听,让他们感受圣诞节的气氛。另外,我还向学生介绍西方国家的其他一些节日,如Easter(复活节,纪念耶酥的复活),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