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主观题学习材料

主观题学习材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主观题学习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主观题学习材料范文第1篇

湖北省竹溪县城关初级中学成立于2009年8月,是城区一所寄宿制学校,现有学生1 548人,教师113人。该校2012年底被列为教育部信息化试点学校以来,全校上下高度重视,本着“育人为本,同享成功的快乐”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完善信息化硬、软件建设,注重以培促用、用研结合,全力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该校师生的信息化应用与研究能力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逐年攀升。

1软硬兼备创优教育信息化环境

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推进,硬软件建设是前提。该校建校伊始,就把信息化建设纳入学校统筹规划,按照“分期投入,逐步完善”的原则,不断改善教育信息化环境。

1.1在软硬件建设上多投入

累计投入500余万元,先后建起了计算机教室2个,电子备课室1个,多媒体功能室1个;开通了30 M网络流量和Wifi无线网络,为任课教师每人配备了1台笔记本电脑,教室均配备“班班通”设备,全校的信息网络、智能广播系统、校园监控系统、校园网站等信息化建设逐步得到完善,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提供了支撑。在软件建设方面,坚持引进与开发并重、共建与共享同存的原则,整合名家理论文章和课堂视频、IP网络教育资源,充实校本资源库,通过教师互动、学生互动、班班互通,建立起稳定有序的资源共享模式。围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优师”的目标,以年级组和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教师认真观摩听评,精心打磨优质课堂,实现“组组有优课、师师有优课”,并将优秀的课件、教案和微课上传到十堰市云平台和校园网,汇集成优质校本资源库,供全体师生分享学习。

1.2在装备管理上更规范

对硬、软件逐一进行登记,建好台账,分类存放,做好防护措施。与处室、班级层层签订财产保管和使用责任书,定期进行设备管理和维护检查,其结果直接与班主任、处室负责人的年终绩效挂钩。

1.3在设备保养上求细致

选配责任心强、技术好的教师,专门负责学校信息化装备的检查、维护、保养,明确责任,要求负责人时时做好设备、网络的防控检测,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确保装备设施的正常使用。

2加强运用促进学科教学有效融合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关键在运用。该校采取多种形式促使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其最大效益。

2.1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信息化应用与学科教学融合能力

近年来,该校将教师培训纳入学校常态化工作。根据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现状和教育信息化应用的需求,学校统一安排学习进度,从最基础的电脑文件操作、Word排版、PPT制作使用、电子白板运用、网络搜索下载等基础使用开始,由简入繁,逐步过渡到优质课件制作、优课、云平台运用、微课制作、微信公众平台运用等内容的技能培训,要求教师全员培训、全员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进行补培、补考。每学期期中、期末安排两次信息化应用检测,检测成绩作为教师校本培训成绩记入教师成长档案,并纳入教师年终绩效量化。2014年暑期时间,全体教师经过信息技术集中培训、测评后,学校对七年级新调入教师进行了补培,对未合格的教师进行补考,确保教师全员过关,人人都能熟练进行信息化装备的操作使用。如今,该校的每节课中,师生均能通过电子白板进行学习互动,教师设计的课件已由过去单一的图画转变为生动丰富、灵活多变的动漫与音画结合体的播放形式,教师的教案、课件、教学反思等教学常规内容全部转变为数字资源供全体师生学习共享。

2.2通过“课内比教学”活动展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深度

2011年起,该校每学期都要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及“课件制作”大赛。例如,2014年学校开展微课制作大赛,通过竞技平台检验和展示教师“四环八步”课改模式下的课堂效果和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激励教师在平日课堂内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制好课件、备好教案、用好白板,并能通过电教手段有效开展好小组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学生学习兴趣更浓了,课堂效率更高了。

2.3通过信息技术课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各班每周开设一节微机课,并将微机课纳入其它学科同等重要的位置,同其他学科一样参与课内比教学活动。学校定时开放微机室,成立计算机兴趣小组,引导学生文明上网,激发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运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的能力。目前,90%的学生均能通过计算机开展网上交流,查找学习资料,运用Word、Excel等软件写文章、做统计。

2.4开展课题研究提高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使用效益

该校建立了教研成果奖励制度,对获得教研成果奖励和教学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在年度绩效和晋升晋级上给予分值奖励,鼓励教师勤奋学习和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研写作水平,积极向教学类报刊杂志上投稿。创办《城中教苑》,精选教师优秀的教研论文予以刊发,集中展示教师的科研水平,激发教师参与教学教研的热情。充分利用每周教师例会时间,开设教育信息与课程融合为主题的论坛,安排教师汇报自己在教育信息化应用上进行研究探索的成果,交流自己在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中的经验体会,助推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和课题研修能力的提升。近3年,每学期均有20余人次的课件、公开课、论文、案例获得省市级奖励或在县级以上教育类报刊杂志上发表。

3开辟平台拓展信息应用领域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的有效途径。该校积极为师生搭建多元的信息化应用平台,提升师生信息化应用水平和校园管理运行效率,扩展校园服务功能。

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开通城中教师QQ群、微信公众平台、班级QQ群等网络交流平台,交流学习心得,下载教学共享资源,布置学习任务,进行师生心理沟通,方便了师生、家校沟通联系,加强了学习、知识交流,促进了校园和谐。

3.1拓展信息化服务功能

在校园网开辟学校新闻、通知公告、教学科研、德育园地、教师风采、党风党建等专栏,内容定期更新,让师生通过校园网,了解学校动态、教学资源、通知要求、成绩查询等信息,进行反思交流,加强师生沟通,推进学校民主管理进程,提高管理效能。充分利用校园网、中国教师行动网等渠道,建个人博客,上传教学反思、集体备课、案例、读书体会等个人教学资源,利用网络传达信息、进行校务公示、下发通知、查找资料、学习知识等,使全校实现了学习备课、教育管理的网络化、无纸化。利用校园广播室、校园直播系统,实行网络传输和信息快速传递,开拓知识视野,播发校园新闻,大大激发了师生求知欲和学习情趣。

3.2充分利用十堰市云平台

依托十堰云平台,要求教师人人建好工作室,及时上传集体备课、教学反思、课件、论文、微课、学生作业等常规教学资源充实自己的工作资源库,并经常性开展师生在线互动交流,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教导处每月组织人员对云平台使用中的个人资源上传、下载及师生交流互动情况纳入常规教学的重要检查内容,并将检查结果作为教师的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4完善制度健全试点推进长效机制

制度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保障。该校通过制度完善和层级管理,达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用”、以评促“优”的效果。

4.1建立层级督导体系

学校制定出《城关中学信息化试点推进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主抓、处室或年级负责人具体落实的信息化试点推进领导小组,有详实的推进计划和任务分解表,明确了各处室、年级组的职责,形成了“校长——分管领导——处室、年级负责人”层级督导、分块加以落实的机制。

4.2加强督办力见成效

每周下发《工作督办》,由学校办公室和教科室在周五前进行联合检查、记载,确保信息化试点工作和档案资料收集周周有进展、次次见实效。

4.3完善制度建长效机制

为确保教育信息化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学校制定了校园网络安全运行维护制度、实验室管理员岗位制度、各功能室管理使用制度、电教设备器材

领用制度、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制度、信息化应用

奖励制度等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依照制度进行督查,若发现落实不力的处室、年级和功能室的相关负责人,下发通报,责成限期整改。同时开展评比活动,将每周督办记载情况做为处室、年级组和相关负责人、教师优秀评比的重要条件。

主观题学习材料范文第2篇

从表面上看,大数据是指数据太大或种类太多,以至于传统工具无法有效管理的数字集合。有学者认为,大数据是对大量复杂数据进行科学、系统地收集、挖掘和分析,进而做出相关事物未来趋势预测的新方法。本文更倾向于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教授的观点,他认为:“大数据是一种价值观、方法论……是一场思维的大变革。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大数据是IT产业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当前,教育信息化如火如荼,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岂能坐以待毙,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紧跟形势,与时俱进,探索大数据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找到适合当今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

一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材料的变化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学习还只是围绕某个出版社编写的教材,一般教材都配有专门的教学参考书和相关的电子课件,精力充沛的年轻老师会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课件进行适当改动,更多的老师只是照着原有的ppt讲解,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兴趣以及日新月异的现实总有些脱节,有不少学生就是对枯燥的教材不感兴趣而放弃了英语学习。而在大数据时代下,高职英语的学习材料可谓是应有尽有,无论是经典文学、百科全书、牛津词典,或声音地道的英语音频和视频,都唾手可得。另外针对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所开设的专门用途英语,可利用网络的虚拟场景、虚拟地图来为学生虚拟不同的职业领域和工作环境。

高职院校学生本来对英语就兴趣不大,相对于传统的纸质教材,他们对富有变化和趣味的多媒体形态更感兴趣,这势必影响未来教材编写的原则。可以说,高职英语课程在大数据时代这一背景下最重要的学习材料是公开课视频,这里请注意视频绝非像传统上课一节45分钟的时长,而是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做成时长为8~15分钟的短视频,目前流行的说法叫“微课”。这是因为根据科学实验,一个人关注某件事最长的注意力时间为5~10分钟,传统的满堂灌本身就不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自由驾驭课程学习,在与学习材料的互动当中选择符合自己能力和特点的学习材料。当然,整个模块分布的设计如果能够按照学生们喜欢的网络游戏模式就更好了,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并通过相应的测试,就有奖励,并的下一个阶段的学习。

最近,主抓高职英语教学的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已经意识到了大数据时代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冲击,根据教育部已经颁布实施的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标准,已经于2014年年末同另外两家私人机构合作,启动搭建“高职英语专业MOOC教学平台”,正在向全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公开征集相关课程的教学资源,说明我国高职英语教学走进大数据时代的日子已经来临。

二 高职英语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

由于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学到世界一流大学开设的课程,高职教师不再是高职教育内容的唯一占有者和提供者,而变身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学习的引导者。这样一来,老师似乎不需要在课堂上讲什么了,但教师必须要对学习内容十分熟悉,时刻准备回答学生的各种问题,同时应给学生提供可供大家学习的公开课网络视频链接,提供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手段。这样一来,教师备课量反而是增加了。此外,教师还应该熟练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并能通过软件的数据分析给出学生个性化的建议和帮助。

同时,如果高职院校能够全面推广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学生就有了选择老师和课程的主动权,学生也可以利用大数据提供的方便,在每个学期初查看每个英语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力,通过往届学生对该老师、该课程的评价指数、难度指数、推荐指数来决定是否选修该老师的课程。这样就给老师平添了巨大的压力,之前是学生不得不上这个老师的课,现在老师处于被学生选择的地位,就必须在备课上下大功夫,千方百计地寻找学生的兴趣点,从而教学相长。

另外,传统的高职英语老师备课、上课都是单枪匹马,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微课和慕课的兴起,高职英语教师的工作模式也由孤军奋战转变为团队合作。试想如果制作一个广受学生欢迎的微课及慕课,如果单凭一个老师,需要花费不小的精力和时间,而团队合作就能将问题迎刃而解。总之大数据时代高职英语教师的身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由以前的教教材转换为用教材教,由传统的教书匠转化为教育研究者,由原来的知识固守者转化为终身学习者。

三 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由“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

现今高职院校的英语学多还是沿袭传统的课堂模式,上课就带着英语课本,被动地听几句、看几句英语,下课完全不碰英语。而在大数据时代,高职英语学习者就掌握了主导权,他自己决定学什么、什么时候学、怎么学、在哪里学、具体学哪个内容、学习的进度是快还是慢。高职英语学习者的主动性在他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上老师不像以前那样讲课了,全是讨论和做练习,如果课前不准备,什么都学不到。高职英语学习者的自主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数据时代的高职英语学习要求学生们必须要熟练掌握网络技术,知道老师布置的视频课在哪里可以看到,知道如何在电脑上做练习,如何在互动版块提问以及与其他同学讨论相关内容。其次,为了修满学分、顺利毕业,学习者必须主动了解英语课程的一切信息,包括他自己的责任、教师的要求,以便决定自己选修的专业和课程。他必须在网络通知的限制之内,完成课程作业,按要求修学分。

四 评估和测试的变化

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在评估学生的英语各方面能力时,基本还是采用笔试手段,尤其是期末考试的一张试卷就决定了该学生英语是否过关,忽略了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比如一个学生期末英语考试得了60分,这只是一个数字,并不能反映出学生听、说、读、写、译各方面在60分里是如何呈现的。但如果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数据分析,我们就可以把60分背后的因素考虑进去,例如该学生家庭背景、平时的学习态度,甚至性格特点、人际关系等,把这些指数与60分联系在一起,便成了“数据”。

因此,大数据时代必将引发高职英语学生测试手段的改革,传统的笔纸测试一方面消耗大量的纸张,不利于环保,另一方面无法看出学生英语能力的真实水平。取而代之的将以机测、网上测试为主,目前国内很多考试都已经采用了机考,比如影响面巨大的全国高校四六级考试,目前笔试和上机考试共存,但相信不久的将来,笔试将全部由机考取代。机考的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上机考试的考试内容并非一个尺子,它能根据往年大数据的分析和学生不同类别,调整项目的难易度;第二,先进的现代测试系统不只记录下考生的答案,同时也精确地纪录下答卷的过程,这个过程细微到每个题目用时几分几秒,某一个小题改动几次才找到正确答案,并将过程通过一定比例计入分值,从而使最终的得分更加科学。同时能在成绩单里显示某一方面的得分,学生和教师拿到成绩单对各自的学习和教学都会有更多地认识和反思,推动师生随后学习的方法转变和路径调整,实现高效的教与学。第三,高职英语不同于中学的应试教育,也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学术性英语,而更强调的是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单纯的选择题、阅读理解不能反映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传统的口试和听力浪费人力、物力,批改作文更是让英语老师们头痛。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提高,各种先进的软件和系统已经实现了对口语表达和作文进行评分的功能。目前很多高校的英语写作都采用了批改网的一套专业系统,老师可以通过系统给学生布置作文,学生递交作文后,先由储备了大量语料库的系统给学生打分,并能对最基本的语法错误进行标注,最后由老师查阅,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宏观上的指导。学生的优秀佳作可以由老师推荐,让所有同学共同欣赏。英语的主观题如果单纯由人工批改,同一个试卷会因为老师不同的知识水平和倦怠感呈现出差别很大的分数,而且难免会有人情分、印象分的干扰。另外上机考试也杜绝了考试作弊,电脑上的身份认证和摄像头,以及随处不在的网络监控比监考老师更为严格。

2014年12月22日,在中国教育界颇具影响力的“2014央广网教育年度盛典”圆满落幕,这一盛典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网每年举办一次,每次都密切关注中国教育发展的实际走向。本次“2014央广网教育年度盛典”围绕“中国新教育因你而变”的主题,数十位国内教育产业的领军人物共同深入探讨了中国的“新”教育,这里的新包含了好几个层面,而最为关键的“新”就在于大数据时代给学校传统课堂教育带来的极大冲击和影响。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推进,高职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前提,高职英语教学必须迎合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适应新时代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英语不再是高职学生心中永远的痛,让高职学生爱上英语,并借由英语的翅膀顺利择业、就业、创业。

参考文献

[1]刘芳,杨帆.浅谈高职教育改革下的高职英语教学[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5):170-172.

[2]张燕南,胡继岳.关于大数据应用于教育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3(32):5-7.

主观题学习材料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八个强化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一、强化课堂教、学、管,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主阵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突出并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教学方式和内容,加大课堂的读背记忆和训练力度,加大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力度。比如开展课前3分钟的读背记忆,课前的时政点评,课堂合作探究讨论,收看有关教学音像资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千方百计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另外课堂管理和教学过程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积极性的同时,还要求学生配合教学,落实教学的学习要求。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很重的因素是落实,具体则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落实,而教师的严格管理和要求则是落实的保障,正所谓“严师出高徒。”

二、强化时政教学,提高教学的时代性

与时俱进、紧密联系现实是政治学科的一大鲜明特征。形势与政策是政治教学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和内容。我们要高度重视对老师和学生的形势与政策的学习和教育。

对此,我们可以开展课前时事政治点评和演讲、时政小论文比赛、时事政治竞赛、时政报告会等活动,定期印发学习材料,尤其是可以组织学生及时观看有关的时政新闻和相关的教学视频,通过深挖时政这个课外教学资源,不断丰富政治教学的形式与内容,努力寻找与教学内容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引导学生养成关注国家、关注社会的良好习惯,提高师生捕捉有效教学考试信息的能力,提高师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考前教学,提高备考的针对性

考前复习对于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考试成绩的高低。针对一些学生考前患得患失,情绪波动较大等情况,我们可以重点进行心理干预;针对复习无计划、缺乏条理性的学生,我们要加强对其复习的计划性指导;针对知识掌握不扎实、不系统的学生,我们可以对其强化知识体系的构建的引领,对其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针对一段时间来所发生的重大时事,我们还应该加强考题的预测,结合教材知识进行点拨分析。

四、强化问题式教学,提高思维的独立性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的钥匙。爱因斯坦也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政治学科要求学生不仅要正确运用所学政治知识和理论、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而学会质疑和思考,至关重要。

现在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是很强,在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能力方面有些欠缺,尤其是各种主观题更是致命弱点。因此我们应加大非择题的训练力度,加强材料分析题的训练,尤其是体现课改精神和方向的合作探究题型,因为它们最能体现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同时还要重点对各种题型解题方法和思路的传授,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强化问题式教学,指导学生去自主阅读教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五、强化课标意识,提高教育教学的导向性

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教学和学生进行学习的基本依据,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宪法”,也是各种考试特别是高考的方向指南。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明确课程标准的内容和基本要求,强化课标意识,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符合国家的意志和各项考试特别是高考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科教学的性质、作用,实现学科的智育和德育功能。

由于课程标准往往是原则性、概括性的能力要求和大标题性的主干核心知识的规定,为此,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程标准进行细化解读,并组织实施编写模块、单元的课程规划纲要。

六、强化课型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驾驭力

教虽无定法,但不可无法。在教学中,我们就应该一直强调一定要课型明确,不同的课型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由此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模式。如果你用复习课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去进行新授课,我们可以想象效果如何。

因此我们应当认真研究每一种课型的特点,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形成有特色、富有成效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应经常在不同时间和场合、通过不同老师上不同课型的公开课,就此课型、教学模式进行交流探讨,以期不断提高我们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七、强化目标意识,提高教育教学的完成力

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灯塔。目标决定方向,方向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成败。因此在每学期的开学伊始,我们就应该强化、明确本学期整个教研组、各个年级的奋斗目标;在每次考试前,我们都应该强化、明确本次考试的目标;考试结束后,在进行质量分析时都应该强化、明确下一阶段的“盯、关、跟”的目标。

强化目标意识除了包括学习成绩的“显性目标”外,如上线人数、平均分、最高分、优势与弱差学科学生等等,还应该包括学科的“隐性目标”,如学生的学科素养、学科发展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等。只有不断地强化目标意识,才能提高工作的创造性,才能提高工作目标的完成力。

八、强化危机意识,提高教学业务的发展力

老师优秀,学生成就;学生优秀,老师成就。如今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随着理工科在社会竞争中的优势越来越凸显,学生的学习倾向日益偏向数理化生,我们政治学科在日益边缘化,甚至被置于遗忘的角落,因此每一个教师必须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和压力感,积极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质素和教学能力。

主观题学习材料范文第4篇

近年来,上海、广东等地高考历史中出现大量历史情景题,凸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活力,广受各界好评。如何给历史情景题下定义呢?笔者认为,历史情景题的构成一般由创设情景的题干(透露时间、人物、事件、观点等有效信息)、驱动问题探究开展的设问(提出要解决的历史问题)、备选项(需要依据所学知识对其理辨析,去伪存真。非选择题不要此部分)三部分组成。其基本特征表现为:通过图表、史料、故事、生活情景等构筑具体生动的特定历史情景,将教材考点融入其中,使学生能够跨越时空“身临其境”体验鲜活有趣的历史,同时在解题过程中考查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

历史情景题在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生活思维方式。将学生融人到“活生生的历史”中去,加强了学生与生活经验、社会实际的联系,培养了他们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现出新课标背景下教学和评价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其次,历史情景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分析问题的学习能力。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不能单纯靠死记硬背,而要学会从历史情景中提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缜密的梳理、分析和整合,学生把解题当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途径,这也正是研究性学习和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所在。第三,历史情景题还扩大了命题空间。以往考试命题完全依纲据本不易发挥,试题答案大多在教材中,很多学生靠死记硬背应付历史考试。而通过创设新颖的情景,充分发掘了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能有效避免历史教学中猜新题做老题的弊病,真正做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设计历史情景题有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教师收集历史材料提炼有效教学信息、运用材料创设情景编写试题,既是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评价,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也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自我反思和能力提升,进一步提高驾驭运用教材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

二、创作情景题的基本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运用历史材料创设历史情景不能出现史实错误和逻辑错误。“真假不分,望文生义,牵强附会,曲解材料,是历史研究中的大忌。”一个存在知识性错误的试题本身就是失败的,这需要试题设计者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处理材料必须避免先入为主,防止以偏概全,要能全面准确地认识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或事件。

创设虚拟情景是可以的,但违背历史常识是大忌。比如,下面创设的历史情景就是错误的:“大科学家牛顿把上帝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但他虔诚相信上帝创世说,与牛津大主教一起大肆攻击同胞达尔文。”上述情景考查的问题是“达尔文遭到攻击的主要原因”,但搞错了牛顿和达尔文的生活年代,事实上他们的生活年代相隔一个半世纪。错误史实不利于学生严谨探究精神的培养,甚至会助长恶搞历史的风气。如果对历史情景稍加修改,变为“牛津大主教举出大科学家牛顿虔诚信仰上帝的例子,严厉批判达尔文”,就既能保持材料的新颖灵活,又能达到考查目的。

2 新颖性原则

与其他题型相比,情景题最大特点就是新颖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新颖的情境能让学生在强烈求知欲驱动下怀着愉悦的心情探究历史,培养创新思维。反之,题材司空见惯、设问陈词滥调的试题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很多高考评论文章把包含图片或史料的题目都称为情景题,笔者不赞同。真正出色的情景题必须做到情景新鲜有趣,形式灵活多样,考查角度也要新奇独到。比如,照搬教材内容中关于达尔文的文字叙述来设计情景就缺乏新鲜感,而从课外书上提取达尔文的轶事就符合新颖性原则,具体例子如以林俊杰的流行歌曲《进化论》引入对达尔文科学理论的认识就很合适。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命题者具有宽阔的历史视野和丰富的知识积累。

3 有效性原则

有效性是衡量学生解答历史情景题的结果与预定要达到的考查目标相符合的程度,试题太难或过于容易都会降低有效性,只有解题结果基本反映学生平时整体学习情况才是最有效的。情景题考查目标必须是历史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要点,收集材料、提炼信息、创设情景、设计问题都要以此为驱动力,做到有的放矢。为了考查的有效性,一些来之不易的珍贵情景材料,有时也只能忍痛割爱。

4 通俗性原则

创设情景的材料和文字要通俗易懂,不存在理解题意的障碍。试想,如果大部分学生连题目内容都看不懂,阅读题干后无法明确他们要解答什么问题,那这样的命题就失去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尤其是情景材料来自古籍或外文资料时,组织情景文字更要妥善处理。比如,现在流行历史和英文综合的题目,那我们设计一个解读《物种起源》英文原著节选的情景,考查学生对进化论主要观点的掌握。可是《物种起源》创作于19世纪中期,节选的英文片断艰涩难懂,明显对学生阅读能力要求过高,该情景是失败的。为了符合通俗性原则,我们可以将节选英文片断译为中文,改创成一个生活讨论场景,通过两个学生交流《物种起源》读后感来考查相关知识。

5 关联性原则

创设的历史情景必须与命题者的考查主旨、解题者的解题思路密切关联,让学生能够通过对历史情景的解读和运用,直接解决历史问题。如果解题完全不必依赖历史隋景,或运用历史情景还是无法解题,那么不管所创历史情景多么精彩花哨,也还是属于失败的情景题。

笔者曾经在某教辅书上看到一道所谓新情景题,该题创设的故事情景是详细介绍达尔文生平,大约200多字。考查问题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显而易见,在此题的设计中,人物生平和考查主旨、解题要领没有任何关联,探究问题根本无须依赖空洞的材料所堆砌的情景。与其纯粹浪费纸张油墨和学生时间,还不如删去所谓情景改为考查基础知识的普通题。

6 简练性原则

创设隋景的文字表述必须语言流畅,简洁精练。一般来说,情景选择题的题干字数控制在100字以内较合适,太少不易完整叙述历史情景,太多会抑制解题者的阅读动力。主观题字数可适当增加,但简练性原则同样须恪守。

三、创作情景题的实施策略

1 确定考查目标,把握命题方向

我们利用历史情景设计试题,必须有一个清楚明确的考查目标:我们究竟需要考查教材中的哪些历史知识?我们应该让学生从“寓考于教”中学到哪些历史知识?考查目标的确定是有效教学反馈和评测的行动指南,也是创作试题的第一步,具体实施时须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要点和能力要求为依据。《破解生命起源之谜》一课的课标内容是:“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因此,超出这个范围的有关进化论的知识不能作为考查目标,但

可作为情景材料辅助使用。

2 收集情景材料,创设历史情景

(1)收集途径

收集情景材料要努力做到素材难易恰当、内容适宜、真实可靠、新颖有趣。具体途径有很多,命题者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不同需求综合采取多种方式。如收集有关达尔文和进化论的相关资料,最常用的途径是选择去图书馆查阅书籍资料,像《达尔文回忆录》、《创世论与进化论的世纪之争》等专著都是极佳的材料来源,此途径优点是权威实用,缺点是耗时费力。

效率最高的途径是通过网络收集资料,笔者利用百度搜索引擎(省略)的网页搜索、图片搜索、新闻搜索等功能,能获取海量的各种类型创作素料,此途径优点是收获多、成本低、速度快,缺点是网络搜索结果可能包含很多广告、垃圾信息和虚假信息,命题者需要熟悉网络应用,掌握高级搜索技巧,能够快速筛选真实有效信息。比如,以区分度很高的“达尔文”为关键词,用百度图片搜索能找到相关图片约3200张,用时0.005秒,但是仅前10页就有15%的图片与达尔文无关,30%的图片对创作试题基本没有帮助。

收集情景材料的途径还包括阅读报纸杂志、翻阅历史文献、观看电影电视、收集民谣谚语等。

(2)创设方法

用于创作情景题的材料类型是多样化的,具体有:时事新闻、历史图片、影视剧照、戏曲台词、民间故事、学术专著节选、生活情景、虚拟故事等,大体上分为文字叙述类、图片类、数据表格类和图文综合类。

比较常见的创设情景方法有三种,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创设历史故事情景,就是在特定年代某些人会说什么干什么,以此考查史实。第二种是生活情景,就是几个人讨论问题,以此考查对史实的理解。第三种是图片情景,根据图片中的人或物来构筑情景考查所学知识。在符合命题目标的前提下,情景形式越新颖越好,比如,利用影像资料创设情景,也是有益尝试,但考查实用性有待提高。

3 巧设提问角度,完成试题结构

如果说情景部分是躯干,设问部分则是灵魂。好的提问角度,会提高考查有效性,有利于教学反馈和测评目标的实现。从不同角度设计提问,可以考查不同知识,我们根据确定的考查目标,一般可以从如下几种角度设计提问。

(1)基于历史事实的推理判断

要求解题者以设问为判断标准,对备选项进行辨析,剔除违背历史事实或不符合题意的干扰项,找出符合并能合理解释历史情景的正确项。此类题目创作难度好把握,出题较容易,是最常见的。如:

①(新闻情景题)在1859年11月的《泰晤士报》中,人们能看到的新闻是(A)

A 伦敦市民争相购买新书《物种起源》

B 达尔文乘坐汽车到达伦敦宣传新书

C 基督教会开始承认进化论取代创世说

D 八国联军在瓦德西指挥下占领北京

此题要求对新闻真假进行判断,需掌握达尔文创立进化论、两次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的变革、八国联军侵华等相关知识才能顺利解题,

(2)基于分析问题的理解判断

要求解题者对情景进行探究分析,用历史理论和历史思维解决问题。命题者“创设新的历史情景,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历史知识独立地解决问题。使历史考试具有促进学生渐次发展高层次学习能力的正确导向作用”。此类题目对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很有效,但创作难度较高,易出成偏题怪题。如:

②(史料情景题)《物种起源》第二次出版时,达尔文将书中某句话改为:“(生命)从本源上讲,是由于造物主赐予呼吸而具有某些存在形式,或者成为一个个体。”对此看法不正确的是(C)

A 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后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压力

B 达尔文试图用精心设计的语言宣传进步观点

C 达尔文被迫承认上帝主导生命的产生和进化

D 达尔文认为进化论和承认上帝存在并无冲突

此题要求分析情景准确理解达尔文的思想,达尔文通过添加“造物主”这个词试图提醒读者,生物进化论并不排斥上帝的存在,这也是他在面临保守势力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作出的巧妙设计。

(3)基于事件匹配的正误判断

要求解题者以情景材料为依据,以题目设问为探究线索,对备选项进行匹配判断。如:

③(生活图片情景题)生物课代表阿强带领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他们探究的课题是:“人类起源的奥秘。”对他们来说下列哪本名人传记最有价值(C)

此题要求正确理解情景事件,即学习小组需要查阅生物学资料,与之相匹配的只有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传记。这种以生活情景为创作方法的题目属于“既考查客观史实,又反映学生主观感受的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联系的考题,使高中阶段学习目标中的思辨性和开放性要求得到体现”。

(4)基于专题知识的综合分析

此设问多用于材料题或问答题,主要以纵向线索连贯、横向切片比较的方式系统考查某个专题知识,设问角度比较自由,考查具体史实、事件原因和意义均可。如下面的材料题就是以达尔文创立进化论为线索考查相关专题知识,使抽象的历史概念形象化、直观化,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从而发展学生的历史发散思维能力。

④(图片故事情景题)下面是一本连环画的节选,仔细观察图片: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思考:

a 图1中的英国小男孩是谁?同时代的法德两国在生物学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b 图5中主人公最终认为物种进化的原因是什么?

c 图6中的著作及其宣传的理论分别是什么?简述该理论和图中主人公的历史地位。

d 图1到图6的故事揭示主人公能够取得成功的个人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a 是达尔文。同时期法国人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早期生物进化思想,德意志人施莱登和施旺相继提出细胞和细胞学说。

b 物种进化的原因是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

c 《物种起源》,宣传生物进化论。进化论是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之一,达尔文是“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d 对探索科学事业的浓厚兴趣;对自然界长期的细致观察和丰富积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勤奋执著的工作精神。

4 核查谬误缺漏,优化试题编写

最后,要按照情景题的创作原则审查试题,看内容表述是否用词恰当,文句是否简明扼要,各选项形式是否协调一致。最好把创作好的情景题先在一个班级进行试做,通过学生的解题结果反馈来判断情景题的价值,并找出需要进一步修改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主观题学习材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调查问卷 网络自主学习现状 对策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后,学习者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成为一种全新学习方式,这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而逐渐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建构主义者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理论,要求学习者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赵乐华,2003)。提高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外在要求和该专业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英语学习包括听说读写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活动。就独立学院而言,由于课程设置导致课时短缺,课堂上教师语言输入量大,学生语言输出量较少,要使教师输入的语言知识有效转化为学生的语言技能输出,学生需要进行课外自主学习,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网络提供了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也是开放的学习环境。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还能加深他们对学习任务的理解与认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和技能。

鉴于以上必要性和重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独立学院英语教学中一项重要课题。

二、调查问卷及结果分析

为了更好地利用网络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效率,我对川外重庆南方翻译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我从网络学习的影响因素出发,设计了“独立学院学生网络英语自主学习情况调查”问卷。问卷随机抽取本学院300名英语专业学生,发放300份,回收297份,回收率99%。问题涉及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网络英语学习情况、网络学习动机及策略、网络学习中教师作用等方面,共 22题,其中19个客观题,3个主观题。

结果显示,仅55.5%的学生拥有个人电脑并开通网络服务,但87%的学生会在寝室、网吧或电子阅览室等保持每日2-4小时上网。63.8%的学生以学习知识为上网目的,学习成为学生上网主要目的之一。被调查学生有63.1%同意“网络英语学习比较或非常有用”的观点,86.5%会利用网络获取资料以解决学习问题,学生正逐步树立利用网络学习英语的意识。表示愿意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听说或读写译的学生比例几乎持平,46.1%会本着自我提高的需要上网学习,而多数学生上网只为娱乐,真正利用大部分时间学习的只占14.8%。若带着学习任务上网,62.5%的学生持积极态度自主学习。89.9%表示容易搜到网络学习资源,但在网络资源处理上,50%会认真进行对比整合后使用。64%在网络英语学习中与教师、同学无互动,即使32.5%的学生会与朋友同学进行互动,但效果不佳。由此可见,学生网络英语学习既无明确学习动机,又无良好学习策略。

在英语学习中,76.5%的学生希望或很希望教师能提供课程相关的学习网站,但36.0%的学生表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曾提供过相关网络资源;但利用学习资源的情况欠佳:仅21.6%的学生肯定会认真阅览,72.4%希望教师能给予网络学习指导。显而易见,多数教师缺乏对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积极引导。

三、对策研究

以上调查结果分析表明,网络学习正逐渐为多数南译学生所接受并采纳;但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效率普遍低下,影响因素主要有三方面,即教师、学生、网络学习环境及资源。我从以上三方面入手进行对策研究,以期提高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效率及质量。

(一)教师方面

目前独立学院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而要求学生克服各种学习困难进行网络学习并抵制各种网络诱惑,必须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为前提。教师应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创造自主学习氛围,强化学生内部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网络海量学习资源,设置能充分调动学生感官的教学课件,让其意识到网络能使英语学习更加直观生动。教师要及时了解个别学生利用网络有效学习英语的情况,并反馈给其他学生,让其认识到网络学习也是提高英语的有效途径。布置学习任务要针对某些教学内容,结合网络学习的特点,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为出发点,不仅结合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还引导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

此外,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训练。元认知作为重要的外语学习策略,它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能力的了解,对学习任务及要求的判断,对如何以最佳方式完成学习活动而采取的学习目标调整、学习方式和技巧的选择以及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和方式的行为(O’Malley & Chamot, 2003)。Victori & Lockhart(1995)指出,由于忽视元认知策略训练和必要的心理准备,学生常常对学习材料、学习策略和教学任务产生一些错误认识,以致完成学习任务时耗时过多而效率较低。在网络信息化时代,英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元认知策略训练,以提高学习效率。元认知教学以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能力为目标,在教学中建立元认知性环境,进行元认知示范和训练,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特点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根据自身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以达到对网络学习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的目的。

(二)学生方面

学习主体是学生,培养网络自主学习能力还得从学生着手。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在网上无法坚持学习,而被网络游戏或电影等所吸引甚至沉迷其中。网络是个大的信息资源库,但也充满各种诱惑,首先学生须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鉴别及自我监控能力,才能自觉抵制各种网络陷阱,有效地利用这个拥有无限学习资源的信息库。学生除了要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还要学会有效获取、加工和应用网络资源以服务于学习。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和应用是网络学习必备的信息素养,也是学习者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

其次,学生要善于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调查发现,64%的学生在网络学习中与教师同学没有互动,即使32.5%会进行互动学习,但效果不佳。学生在网上遇到学习问题时,既没有与教师及时有效地沟通,又缺乏与同学网友的交流讨论。而网络学习需要与他人积极互动,这样不仅能提高思辨能力,还能资源共享,有效提高网络学习效果。网络也是开放的学习环境,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采取开设论坛、创建QQ群在线交流、共享网络学习资源等协同学习方式,以实现学习行为的自主性。

(三)网络学习环境和资源方面

构建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提供好的学习资源对培养网络自主学习能力也同样重要。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应有足够认识和重视,在硬件、软件等方面给予足够保证。从独立学院现状看,有较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如标准的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电子阅览室、校园网等。但也需要网络维护工作者创建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以避免繁杂的网络信息对学生的干扰。同时,优质免费、交互性强的网络学习资源能更好满足当今英语学习者的不同学习要求。这就要求独立学院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探索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依托的教学模式;增加课程资源,完善电子教案及课件、授课录像、学生训练题库等,以健全学生网络自主学习体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搭档协作、个别辅导、建立学习小组等方法,创造自主学习氛围。教师还可运用自身知识从适合的网站、论坛或搜索引擎搜集优质的学习资源,以供学生参考、选择。

参考文献:

[1]赵乐华等.中外网络自主学习研究现状浅析[J].中国职工教育,2003(5).

[2]王焕景,张海燕.对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5(1).

[3]O’Malley,J.M. & Chamot, A.U.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4]Rebecca L. Oxford.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5]Victori, M. & W. Lockhart. Enhancing Metacognition in Self-directed Language Learning[J]. System,1995.

作者简介:

相关期刊更多

社会心理科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中国临床心理学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东方语言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