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给巴金爷爷的一封信

给巴金爷爷的一封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给巴金爷爷的一封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给巴金爷爷的一封信范文第1篇

我知道了您的故事之后,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您虽然是著名的作家,但还是那样和蔼可亲,那样平易近人,您为了不让家乡的孩子们失望,带病写了一封回信,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

我从您的信中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明白了生命开花的意义是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而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增添一点光彩;明白了一生为自己的人,最终会一无所有。

彩虹把瞬间的美丽献给了人们,春蚕把最后的光献给了人们……它们正因为为别人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感到生活充实和生命的意义。正如裴多芬说:“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奉献计算。”是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无法延长它,无法获得它的永存,但我们可以奉献自己的一切。不管是长久默默无闻的奉献,还是在瞬间发出灿烂的光辉,都是自己的一份力量,都是生命的意义。

给巴金爷爷的一封信范文第2篇

巴金,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今天,我有幸读了他的《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这封信主要写了巴金爷爷对人生的看法以及对家乡孩子们的期望。读完后,我感慨万千。

巴金爷爷的信,令我受益匪浅。它使我明白了:我们在面对成绩和胜利时,要保持谦虚的态度,应该把成绩和胜利当作前进的起点和阶梯,再接再厉,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像巴金爷爷那样铸就辉煌!

信中流淌着巴金爷爷的心声,巴金爷爷很感谢家乡的孩子们为他写信,给他

带来温暖,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就带病写了封信,代替与孩子们见面。巴金爷爷一直认为自已是个普通人,但也要生命开花结果。如今巴金爷爷快走到路的尽头,他很珍惜一分一秒,也希望家乡的孩子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给巴金爷爷的一封信范文第3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味;语文素养

教育家于漪说:“哪一门学科能有语文那样的灵动蕴藉;哪一片天地能有语文世界的斑斓多彩。”在阅读课上要让人体会出语文的味道。

一、以读为主,品味语言

根据新课标精神,由于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加强对文本的解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并能有自己的一些思考,从而在情感上受到熏陶,思想上有所启迪。只有对字、词、句认真思考,学生才能畅所欲言,才有独特的见解。

例如,在《爷爷的芦笛》一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读,思考体会,感悟强强内心的恐惧以及最后的坚强,教会学生抓住重点的字词句感悟,经过反复琢磨,学生读悟在先,教师再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品读、拓展,最后让学生把自己感悟到的东西进行呈现。

教师在教学中若能引导学生从课文中选择一些词句与其相近词句进行比较,有利于学生提高比较、推敲、感悟和锤炼语言的能力。

如,郭沫若的《白鹭》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怎样让学生能够感悟出文字的精妙,感悟出白鹭的精巧呢?可以把这段话简洁地概括成“白鹭的颜色黑白均匀,身段大小适宜。”让学生通过品读对比,感悟诗人用词用句的精妙,白鹭的精巧无比,多一点儿不美,少一点儿不够味,真令人赏心悦目啊!

二、以“情”感人,激起学生思考的火花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对教师而言,课堂的第一要义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愿学、乐学。语文学习中不能没有情,否则所有的表达都会显得没有力量。鉴于此,教师自身要仔细研读教材,读出教材中的情感方面的因素,这样才能让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笔者在讲授《给家乡孩子的信》时,这样导入:“巴金爷爷受到了孩子们的信后很是感动,于是也回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这样说道……”此时配上钢琴曲《思乡曲》进行范读课文,营造一种恬淡的感情基调,使学生受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阅读课上就会呈现情感的荡漾,而语文味也愈加浓厚。如,在教学《山谷中的谜底》一课时,我们会碰到学生一时难以体会对雪松所面临的恶劣环境的情形,此时就可利用多媒体展示暴风雪的画面以及狂风呼啸的声音,生动形象地再现雪松在暴风雪中顽强不屈的挺拔身姿,使学生身临其境,对雪松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三、利用对话拓展,激起学生热情

布贝尔曾经说过:“人与人之间就是一种对话关系,对话过程就是主体之间的相互造就,对话的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精神上的相遇。”阅读课上,教师要善于启发和引领学生凭借文本语言,利用课堂生成资源,进行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其过程尽现创意和智慧,课堂也将异彩纷呈,而这样的语文课堂必将激情四射,语文味十足。

如,《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的教学,教师可从“生命开花”一词入手,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真情与文本对话,与老师及同学的情感碰撞与交流,从而全身心地走进人物形象,感受巴金爷爷的谦逊、平易近人、乐于奉献的形象。在学生反复朗读感悟的基础上,提问:同学们对巴金老人的认识一定是更为深刻的,谁来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从而引出话题“什么是生命开花结果?”然后进行师生、生生、生本对话,获得独特的体验,美好的心灵也得以滋养,而这样充满语文味的课堂将到处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充满着智慧的交融、个性的张扬,散发语文独特的芳香,流淌着师生间真情的表白,涌动着灵性的互动。

四、填补文本空白,释放学生潜能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释放他们的创造潜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得以提升,使学生身上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文本的空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想象,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灰椋鸟》中,让学生反复体味“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这句话所体现的含义。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如果你就是它们其中的一只,你会有什么话要对同伴讲呢?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想象说话。有的学生说:“今天我的收获可不小,看到农村环境好了许多……”;也有的学生说:“我发现人类对我们鸟类很友善嘛!”这样大胆合理的想象不仅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活,也丰富了文本,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得到了加深。

学生需要的是有语文味的、有生命律动的、阳光灿烂的、充盈着精神享受的阅读。着眼学生的语文素养培育,有效地与学生进行互动,让阅读教学的课堂呈现出浓厚的语文味,学生的生命之花将尽情绽放。

参考文献:

[1]倪丽霞.语文是美丽的教育.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9(12).

[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教育研究,2002(5).

相关期刊更多

老年世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党委老干部局

俄语学习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