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结婚十年感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十五年的婚姻,从当初的爱,慢慢的变成了不离不弃的承诺。
3、15年了,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段婚姻里我们彼此都学会了成长。
4、第一个十五年,希望我们两能够一如当初,初心不改,走过下一个、下下个十五年。
最近跟随“徐若瑄感恩庆生,两继女甜送蛋糕”一起出现的新闻还有,“李代沫涉容留他人吸毒,38万身价成泡沫”、“王杰:很难过女友为钱跟我”、“曝小s老公官司缠身仍高消费”、“蓝洁瑛坐地街头再被拍”……用一句《安娜·卡列尼娜》里的名句、眼下已经被传为心灵鸡汤的话来概括就是——“幸福的人都一样,不幸的人却有各自的不幸”。
徐若瑄刚过39岁生日,上月5日与新加坡马可波罗海业集团主席李云峰登记结婚的她,升格人妻后首度开心庆生,身边陪伴的不只有财貌双全的老公,还有老公与前妻所生的两个继女,徐若瑄在社交平台上写下生日感言:“亲爱的,你们的祝福我都收到了,一直以来我有你们、家人的支持,2014年,我多了新的家人——老公及两个可爱的小天使,我感恩、知足,谢谢大家。”洋溢着满足和幸福。
不能说徐若瑄的爱意和幸福全部来源于其知足,但是确实知足和感恩是幸福的最重要元素,跟你究竟得到了多少比起来,懂得珍惜和满足的人都容易抵达幸福彼岸。不一定是什么全部美满顺利,才要知足,而是一种心境和眼光,所以你会看到那些真正的幸福的人,得到的不一定比那些每日牢骚不断的人多。
当然,也不是说谁天生就具备了“幸福”的才华,大多数人都是经历了挫折、见过了浮华之后,才渐渐懂得感恩和知足的,这也要看每个人的悟性。所以当43岁的苏慧伦出嫁时,也能让人看到那种得意和满足,当看到她在与媒体分享求婚瞬间时,那表情跟十六七岁情窦初开时没什么两样,都是很肿胀的爱和满足。从“去吧,没什么了不起”的自由宣言,到如今牵手嫁人,虽然经历了大概十几二十年的过程,但这结果依然有效和值得祝福。
徐若瑄的经历也从来不简单,那些甚至可以用坎坷来形容,媒体为其归纳总结的号称“十段情史”里,吴建豪、冯德伦、吴克群、毛巾小开贺锡敬、宥胜等等,差一点就得出“红颜薄命”的结论,39岁嫁为人妇来得恰到好处。在世俗眼光中,大概徐若瑄所选的对方也并非完美,起码“离异有孩”就容易让人打上标签,可是身外之物往往可以通过心境来处理妥善,至少此时看到徐若瑄的句句感言皆是发自肺腑,哪怕是造物主,也不能阻挡一个人非要幸福的决心。
“大吉” 步步惊系列重卷
2013年开年最让奇迷振奋人心的事情莫过于《步步惊心》第二部即将开拍的消息了,老大当然是男一号的不二人选,在第二部里跟若曦刘诗诗再续前缘。剧老大透露《步步惊心》第二部名字已经定为《步步惊情》,跟第一部内容毫无联系,编剧也不再是原作者桐华,是讲述两位男主角争夺集团继承权的故事,但是其中的阴谋、心计与九子夺嫡的剧情一脉相承,可以说是《步步惊心》的现代版。
之前网络、电视一阵子忽悠《步步惊心》要拍第二部,这次终于在老大嘴里听到确切消息,欢喜雀跃有木有!木有!因为步步迷都是帮贪心的家伙,他们知道一点儿就想知道两点儿,于是开始逼问老大具体拍摄、杀青、播放的时间。这分明欺负好脾气的老大。老大只好拿出算盘敲打起来,他说:“《步步惊情》的集数是35集,预计制作周期是10个月,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不出意外的话,电视剧将在2013年3月开拍,2014年初杀青,至于播出应该会再晚一点儿。”啊~还要再等一年,步步迷们心痒痒地集体挠墙去了。
“失利” 三虎重聚有点儿难
步步迷这边迎来big news,小虎迷那边却盼来bad news。由于三虎档期不能配合,原定于2013年8月份左右举办的小虎队合体演唱会很可能“流产”。
根据目前已经掌握的老大行程安排来看,首先电视剧《向着胜利前进》即将在2013年播出,宣传活动少不了,《步步惊情》即将拍摄,一进剧组就是大半年,暑假期间老大计划新单曲……再加上大大小小的通告不断,老大的时间实在难以安排。不过不要以为这次小虎队没能合体是老大的原因,老大的经纪人一直在积极促成此事,但是由于三人的档期很难有交集,只能把合体之事搁置。
“好运” 实至名归微博King
芳龄四十有二的老大是不折不扣的微博控,拥有粉丝1700多万,随随便便一条感叹天感叹地的博文就能转发好几万,如果是本人亲情出镜,20多万的转发率更是小意思。So,我们的老大顺理成章地当选本年度“微博King”。颁奖典礼上,老大身穿帅气的西装,保持着迷倒众生的微笑,发表获奖感言:“其实这个奖不是颁给我的,我只是一个代领者,这奖应该给支持我的粉丝们。”
“桃花” 等待真命天女
事业迎来第二春的老大最近“桃花”不断,先是因为合作电视剧《新白发魔女传》而跟女主角马苏传出绯闻,还没等这边理出头绪,又与该剧合作的另一位女演员戴娇倩扯出关系。
李忠烈在乡下长大,等他做了纪录片导演后,一直在拍城市边缘人,距离乡村越来越远。在韩国拍独立纪录片异常辛苦,据李忠烈讲“有人连吃饭、结婚的条件都没有”。他还是幸运的,结婚了还有一个女儿。可是他的妻子忍受不了那种缺乏安全感的生活,最后带着女儿离开了他。这时候,李忠烈拍摄纪录片的激情也开始冷却,不但怀疑自己,而且“搞不清纪录片到底要怎么拍了”。于是他决意自杀,并且在屋顶上架起摄像机,将自己坐吃等死的自杀过程拍摄下来。然而镜头里的自己太胖了,他感到显不出凄美悲怆的崇高的审美价值,便决定减肥后再自杀。
恰在此时,一个朋友敲开了李忠烈的家门,希望他去拍乡下的一位老爷爷和一头老黄牛。朋友讲着讲着,他就动心了,牛铃的声音也仿佛在远方召唤他。他打了一个激灵,决心去拍之前就确定了《牛铃之声》的纪录片名字。
这位老爷爷叫崔益钧,78岁,头发花白,皱纹满面,脸膛被太阳晒成泥土一般的灰褐色,朴实、沉默、普通得让人想马上忽略掉他。老爷爷的老黄牛呢?连一个土气普通的名字也没有,它浑身皱褶,毛色斑驳,两边的牛角朝内弯着,都快顶到脸了。两个生命都太苍老了,都沉浸在暮色里,相偎相依,即使他们呆在一块儿不言不语,那种生命的本质也会悄悄地打动你。
兽医断言说,老黄牛只能再活一年。老黄牛眨巴着眼睛,什么也不说,它可能疲惫得连生死的问题都不想去考虑。老人崔益钧脸色有些难看,称兽医的话是假的。我们不知道老人心里究竟想些什么,只是从此以后他更离不开这头陪伴了他很久很久的老黄牛了,连他的老伴儿都抱怨丈夫对牛比对自己还要好。
崔益钧老人左脚有残疾,几十年来,他就是带着行动的不便,跟妻子一起,在任劳任怨的黄牛的协助下,风风雨雨地挺了过来,养育大了九个孩子。孩子们都很有出息,都在首尔成家立业,想接父母过去生活,但是老人们离不开乡村,更离不开自己的老黄牛,只好让他们继续住在乡下,牛铃的声音一天又一天地响彻在那个看起来有些破败的家里。
每一天,老人都要像以往那样带上老黄牛,驾着老牛车,晃晃悠悠地来到田地里,不论是耕耘还是收获,他都很信任和爱护老黄牛。老人的观念很传统,宁可跪着拔草,爬着用镰刀收割,也不使用农药和机械。他也从不购买饲料,而是坚持自己割草喂老黄牛。看到别人喷洒农药,他马上给老黄牛戴上笼头,害怕它吃到有毒的草,有时候他甚至会去割老伴儿用来当药用的蒲公英来喂它,任凭她再唠叨,他也不会松手。
老黄牛走起路来一步三摇,让人担心它随时都会倒下去。即便是这样,崔益钧老人也要坚持将它带到田地里。在老人看来,也许田地要比牛棚更有利于老黄牛活下去。老黄牛到了田地里,他常常任凭它在田埂上悠闲地啃着青草,什么活儿也不用做,仅仅是给他做个伴儿。每当老黄牛“哞哞”地叫起来,老人的神情都会为之一动。然而,老人则把自己当成了老黄牛,连跪带爬地在田地里劳作不息,令人动容。
也许在老人看来,老黄牛就在那里,生活就在当下,必须坚持下去,才有希望多活一天,才能让彼此的生命多幸福和多快乐一天。
坚持,坚持到底,哪怕再艰辛,也绝不放弃。
当孩子和老伴儿都劝老人卖掉老黄牛时,他只好带着它来到集市上。可是他真的舍不得老黄牛,于是使了一个计策,故意喊出一个天价500万韩元(合人民币三万元左右),没有人买,他自然要把它领回家,继续养着,继续在牛铃声中相依为命,不离不弃。
三年后,老黄牛死了,非常安详,老人将它埋到坟墓里,坟墓里很快长出了青草。耕牛的寿命据说只有15年,而崔益钧老人的黄牛整整活了40年,这不能不说是个生命的奇迹。
老人的老伴儿说他:“没有这头牛,他大概早死了。我敢说韩国没有任何一头牛驮了这么多柴禾才死。”而坚持拍到老黄牛离开世界时的李忠烈则说:“老爷爷和牛,像药一样治愈了我的自杀倾向。”也就是说,一头牛救了两个人,让两个男人在困境中选择了一种顽强的活法,让人在寒冷中看到了温暖的绿色。
(一)
易飞龙虽然已经58岁,但他浑身上下焕发出阳光的气息,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他深知,爱运动的人是阳光的,阳光的人是快乐的。因此,他始终坚守一个理念——让每一个孩子真正爱上阳光体育。
他认真对待每一堂课,积极抓好教学常规,努力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心理,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努力发现与开发每个学生潜在的优秀品质。他不断设计学生喜爱的运动情境,教学语言风趣幽默,每一个学生在他的要求下都能积极锻炼。他注重技能培养,在训练中,大到姿势,小到动作分解,他都手把手地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完备的动作技能。他尊重学生的情感世界,把学生当作朋友,以尊重和信赖为前提,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他带出的每一个学生,都十分尊敬他、佩服他。
易飞龙敢于尝试教学改革,积极参与“青蓝工程”,每年都坚持为组内教师上示范课。在他的指导下,罗俊明等多名青年教师所上的《跳绳》等体育课参加上级教学比武获得了一等奖,撰写的多篇体育论文《篮球儿童、少年运动员的选材》《体育游戏在小学低年级体育课中的应用》等均获省级奖项。2012年,他针对学生喜爱球类运动的心理,问卷调查征求学生意愿,创新开设了体育大课程——人人会打一种球,将同一个年级400多名学生安排在同一个时间上体育课,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在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篮球5种球类项目中自主选择喜爱的一种球类来学习。家长对这样的体育教学改革非常欢迎,纷纷表示:孩子们可喜欢体育课了。
(二)
易飞龙坚持倡导大众体育,用体育精神感染周围的每一位师生。学校工会组建“教师阳光俱乐部”,作为学校的工会副主席,他一马当先,全情投入,积极地策划、筹备:俱乐部分别为乒乓球、羽毛球、健身舞、游泳、登山、跳绳,各个分部都有专人负责,全体教师自愿报名参加。目前,北正街小学各个俱乐部的健身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对学生,一方面他积极贯彻落实“阳光体育锻炼计划”,坚持开展大课间“阳光锻炼”活动。每天大课间时间都会先做七彩阳光广播操、北正街小学快乐自信操,然后开展师生环形跑等活动。由于每天都坚持了锻炼(下雨除外),学生体质得到了切实提高,调研测试成绩明显上升。另一方面,他根据学生的身体水平及年龄特点积极组织各项体育竞赛活动,如六年级“三人制”篮球赛、五年级排球赛、三四年级迎面接力赛、一二年级跳绳比赛等。每学期,学校体育组都会制定详细的计划,将本学期的各种擂台赛在校园网上公布,并制作醒目的海报吸引大家关注,营造了浓郁的体育氛围。
最让学生难忘的是每年六一的“快乐童年游戏节”和“快乐运动体育节”。游戏节里,体育组设计了新颖、富有童趣的体育游戏,如“一家大小跳长绳”“三人同步行”“滚铁环”等,学生、父母、老师一起参加游戏运动,大家玩得无比开心。体育节是学校每年的体育盛事,在易飞龙的带领下,体育节从原来单纯的竞技体育扩展到竞技与趣味相结合,以“亲子、趣味,和谐”为主题,从仅有学生参与到面向家长开放,从单纯的比赛到多姿多彩的方阵表演,师生、家庭充分享受竞技之乐,对推广全民健身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
告别了一支又一支体训队伍,告别了一群又一群学生,操场从煤渣变成了水泥,又从水泥变成了塑胶。易飞龙就这样一直守候在那里。曾有人对他的坚持表示不解:你个人条件这么好,为什么不换个工作岗位呢?他总是笑笑:我喜欢体育,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的确,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每一天静静流过的日子里,师生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他那份为了体育甘之如饴的奉献精神。
那年,妻子突然妊娠发作即将分娩,他正在武陵区小学生运动会的赛场上。岳母不断打电话催他赶紧回去,可随着一声发令枪响,他的眼神、他的注意力立即转移到1500米跑道上的学生身上。他守在操场内侧,抓住每一个机会鼓励学生:加油,别灰心!当学生顺利跑到终点,他立刻扶着学生沿着操场缓缓地走,并叮咛“不能马上坐下来”……当他赶去医院,才知妻子难产刚刚脱离险情,看到岳母愤怒的脸色,看到妻子疲惫的神情,他只有深深的歉疚。
弹指一挥间,孩子长大要结婚了,儿子婚礼的那天早上,易飞龙又站在了训练场上。儿子结婚大喜的日子,“固执”的老易竟然都舍不得请半天假。喜宴上,亲家们都穿得潇洒漂亮,可老易居然就穿着早上带孩子们训练的一身黄色训练服。这身带着汗迹的训练服,让老易看起来,是那样平凡,是那样普通,又是那样幸福。
易飞龙是武陵区小学体育教学界的绝对权威。因此,除了担任学校的体育工作外,他还经常被抽调到市(区)体育局、区政府、区总工会等部门,协助组织开展大型体育类竞赛活动。他先后担任过第六届至第十一届省运会和省常年赛的游泳裁判、副总裁判长和编排长,1985年至今的常德市市运会游泳比赛的总裁判长,亚洲皮划艇锦标赛、全国赛艇、皮划艇冠军赛和省内比赛的裁判,全国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裁判等。期间,他多次获得省市级“优秀裁判员”荣誉称号。不过,就算再忙,只要他没有离开常德,他总要赶到学校与学生一起在操场上展开训练,“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若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那就失去体育锻炼的意义了”。朴实的话语,却道出了体育的真谛!
42年来,易飞龙到底带出了多少学生,没有人详细统计过,可是,在北正街小学,大家只要一提起老易,就会马上想起他站在操场陪着学生训练的情景。每天他都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带领着年轻的体育老师迎着朝阳,伴着余晖,无论是寒冬酷暑,还是风雨交加,他都和孩子们一起蹦着、跳着、跑着、练着,一招一式,毫不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