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连锁经营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章摘要】
《连锁经营管理》是高职教学中一门较为新兴的课程,如何在课程教学中进行改革创新适应高职教育培养应用能力的特点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文章从开设专业和该课程在不同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入手,分析了该课程现有主要教学模式及其优势与不足之处,反思和总结了高职《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今后改进和发展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
《连锁经营管理》;高职教育;课程教学;校企合作
1 高职《连锁经营管理》课程开设的专业与地位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是伴随高职院校开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该课程一般开始在第一学年,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一方面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和掌握连锁企业的经营方式和行业发展,另一方面使学生可以对后续各门专业课程有基本的了解。近几年,随着连锁经营的快速发展,许多行业和企业都引入了连锁经营形式,一些相关专业也开始开设《连锁经营管理》课程作为重要专业拓展课程,一般开设在该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后期。
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各不相同,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采用就有了不同的选择,也就形成了现在《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各不相同的教学现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特别是在高职课程教学版块,需要有结合实际教学现状和地区、行业、企业发展需求而进行改革的创新精神。《连锁经营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高职专业课程,更是需要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2 高职《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2.1 纯粹的课程理论
延续多年的高等院校理论教学模式,主要以课本为主,采用教师讲授的形式,将连锁经营发展的历史、现状,模式等内容教授给学生,中间会穿插一些经典课程案例,把教学重点放在连锁经营的理论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连锁经营的核心理念和性质,简言之知道什么是连锁经营即可。这种模式能够将连锁经营理论体系知识传授给学生,但缺乏实践环节,与现实连锁经营脱节。所以,除了刚开设该课程或者非本专业核心课程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很少采取这种模式讲授《连锁经营管理》课程。
2.2 基本理论+综合实训
纯粹的理论化教学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为了突出高职教育贴近实际需求、强调应用技能的特点,《连锁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些调整。在理论教学版块进行了一定的删减,只保留最核心的重要知识点。在讲授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大量引用最新的行业、企业发展资讯和案例作为辅助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让专业课程学习更贴近现实经济发展现状。因为删减理论教学内容而多出的学时,则会用于开展综合实训。例如,参观校企合作的连锁企业来认识连锁企业的构成和经营,操作校内实训室设备和软件来模拟连锁企业日常经营,参加由连锁企业提供的假期兼职来积累实践经验等。这种教学模式是目前《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主要采取的形式之一,既有基础理论教学,又贴近连锁企业经营实际情况,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能够起到承上启下,对其他专业教学能够拓展视野和知识面。但这种模式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是综合实训版块的内容设置比较基础,只能做到参观、考察、模拟等各种短期认识和了解,不能提供一个更广、更深入的平台。
2.3 深入连锁企业的细致化教学
随着高职院校与连锁企业校企合作的深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连锁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学上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一是在课程实训这个环节上进行了深入校企合作与改革,综合实训不在是简单的校内模拟操作,校外参观考察,学生在课程理论学习完成后进入连锁企业顶岗实习,由校内教师和企业指导老师共同完成对学生实践环节课程学习,这个过程能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连锁经营与发展。二是在课程理论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除连锁经营核心共通内容之外,其余部分完全按照校企合作企业经营内容设置教学内容,让学生完全掌握合作企业的经营内容和经营方式,为后期的顶岗实习和订单培养打下基础。两种方式都是《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深入校企合作企业的细致化教学,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会掌握到最实用、最具体的实践知识和能力。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未能解决的问题,如具体教学内容设置和安排如何既满足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符合连锁企业的要求,同时又适应不同学生毕业后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3 对高职《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现状的反思
3.1 课程教学模式应按专业发展需要而定
高职《连锁经营管理》课程应该怎样教才符合高职教学特色一直都是该课程专业教师思考的问题。无论是纯理论式教学,理论+综合实训的改进式教学,还是深入连锁企业的细致化教学,都有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也有需要改进的方面,关键是不同专业在选择《连锁经营管理》加入专业课程体系时,应思考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所在专业服务的行业或企业的需求,准确把握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若该课程是作为专业拓展领域的学习,那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按照理论+综合实训模式来进行教学。如果没有相应的校内外资源,那么纯理论式教学,同时注意结合实际也未尝不可。但若该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如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连锁经营管理》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时,那么理论+综合实训模式的教学模式是必须的,如果能有更好的校企合作平台,深入连锁企业的细致化教学模式就是更好的选择。
3.2 课程教学环节的校企合作要加大改革力度
开展课程教学环节的校企合作一直是高职《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但也是一个难点。一是,校企合作对象单一。目前,与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连锁企业基本上都是超市,业态种类过于单一。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够最终在超市就业的比例相对较小,大部分毕业生都会进入到其他零售业态中去。单纯只跟或者只能跟超市进行校企合作来开展《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会使教学内容、方法上受到一定限制,不适应毕业生未来职业发展。所以,今后校企合作对象应该更广,百货、专营店、餐饮、教育培训等各行业,只要开展连锁经营的,都应该纳入校企合作的考虑中。二是,缺乏“双师型”教学团队。《连锁经营管理》现阶段的教学仍以学校教师为主,校企合作企业多提供场地供老师和学生参观与实习,具体教学过程仍由学校专业教师来承担。学校专业教师专业基础知识牢固,但在连锁企业工作实践经验相对较少。因此,聘请连锁企业专业人员作为课程教学的指导老师,依托他们的实践经验和能力提高课程整体教学水平,是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构建高职《连锁经营管理》课程“双师型”教学团队。
3.3 课程教学内容中应加入创新创业教育
鼓励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一直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根据相关调查,许多高职毕业生都会选择创业作为自己的就业之路,而大多创业成功的毕业生选择了具有创新意义的事业。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毕业生为例,对现有经营模式进行创新,然后开展连锁经营就是他们创业之路。事实上,高职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对创新、创业活动都有很大兴趣,但现实教学环境却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而实践教学则比较偏重于校企合作部分。因此,高职《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中除传统的理论知识,综合实训等之外,还应当结合课程不同模块适当加入创新创业教育。其中,结合现代连锁经营发展趋势,开展连锁经营创新创业的特色课程内容是最为关键的部分。例如,做一份某行业连锁企业创业计划书,或者设计一种新型的零售产品销售模式等,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激发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3.4 课程专业教师应不断学习提升自我
虽然学校与企业一直希望能够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但按照现有高职《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来看,高校专业教师依然是课程教学的主力军。除了专业基础知识外,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和能力、对经济发展趋势的不了解都是专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困难。许多高职院校开展了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学习,也在引进新教师的环节增加了对应聘者必须具备相应工作经验的要求,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专业课程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但从专业和教师个人长远发展来看,教师还应通过各种途径不同提升自我专业水平,以适应经济社会建设的发展速度,适应连锁企业对人才不断变化的需求,适应不同高职学生对职业发展规划多样化特点。
【参考文献】
[1]张琼,郑光财.对《连锁经营》课程建设的探索[J],职教论坛,2005(14).
[2]赵明晓.连锁经营管理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辽宁高职学报,2008,10(12).
[3]赵杨.基于创业导向下高职连锁经营管理实践教学的创新与探索[J],当代经济,2012(11).
[4]张波,李斌宁.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6).
【关键词】连锁经营管理 实训基地 建设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170-02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培养的目标就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描述:一是职业技能,这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最基本的要求,指完成特定职业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二是职场应变能力,它是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能够适应职场要求的变化,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三是职业素养,包括职业态度、人生价值观、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在一个行业的坚持力度。四是专业创新精神,其涵盖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进新生事物的能力、开拓新市场的能力。而要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光靠理论教学无法完全实现这些功能,必须寻找一个平台来补充实现这些功能。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希望招到的是一报到就能上岗为企业创造效益的人,其中动手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显得很重要。如果学院的培养只能从书上到书上,缺乏实践经验,那就意谓着培养的是无实战经验的人,而不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在学校里,为了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人才,不仅仅要关注课本上的知识,还要从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
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角度来看,实战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对一个连锁企业来说,招一个劳工很简单,几乎对学历没有过多的要求,也比较容易招。但要招一名店长,那要费一番周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店长是要经过锻炼和培养,其成本比较高,而普通员工的培养成本却小得多。这就意味着店长的工资大大高于普通员工的工资。所以,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质量,也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水平,同时也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有必要对现行的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便于更好地培养学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故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建立实战性实训基地很有必要。实战性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让学生多动手,对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是经营管理能力,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下面从培养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角度谈谈如何搞好连锁经营管理实训基地建设。
一、从培养职业技能出发设计连锁经营实训基地的基本模式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要学会连锁企业商品采购、连锁企业仓储与配送、连锁企业信息管理、连锁门店商品陈列与推销、连锁门店营运管理、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特许经营理论与实务等。而进入企业(超市),最基本的是要掌握POS操作系统的收银,商品的陈列等,那么什么样的实训室能够满足这些培训需求呢?通过实战性的实训基地――超市可以实现这些培训需求。实训超市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实训超市虽小,但五脏俱全,它涉及了商品采购、仓储与配送、信息管理、商品陈列与推销等,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中得到最大的锻炼。
二、参照企业组织结构,设立实训基地的组织结构
实训基地其实就是一个企业,就要体现企业的真实形象。所以在超市设置组织结构,确定员工的任务、责任、权利关系,并确立员工的地位及归属关系,使组织能够有效地运用资源,从而实现教学培训目标。在实训基地,本着让学生学会经营,让学生独立经营的指导思想,全部让学生去做,实现让学生能够得到最好的锻炼。在实训基地,可实行店长负责制,组建学生经营团队6人,并选出一名代表作为店长,全权负责超市的运作。经营团队成员进行分工,下设采购、配送、质检、销售等,各司其责,各尽其职,相互合作。在实践中,同学们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并不断地总结经验,使经营业绩不断提升,在收获业绩的同时,也使自己得到锻炼,从而在实践中使职业能力:连锁企业商品采购、连锁企业仓储与配送、连锁企业信息管理、连锁门店商品陈列与推销、连锁门店营运管理等得到提升。
三、实训基地的建设要符合教学功能,实现把课堂搬到实训基地的教学目标
实训基地的设计必须服务于教学,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规范、模拟实际岗位的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在基地,一方面要设置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
四、做好校企对接工作,请企业到实训基地指导,使实训基地的建设符合行业发展
学校培养人才是为社会服务的,要培养出企业受欢迎的人才,这一环节比较重要,即必须要与企业密切合作。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学校学到的东西用不上,这不得不引起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的反思。学而无用,这不是我们希望的教学结果。为了消除学而无用的不良影响,这就意味着教学必须要与实践联系起来。请企业到课堂教学来,有助于掌握企业、行业的最新动态,使学校、学生更早地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促使实训基地更具有活力。据中国连锁企业协会的调查报告,连锁企业很看重学生的是职业态度。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吃不了苦。根据企业的需求,要考查学生的职业态度,必须让学生在工作中体现。在超市可采取排班制,让学生到实训超市锻炼,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工作的艰辛,从而考查学生的职业态度,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磨砺其意志。
五、做好监督工作,避免重大损失
实训基地由于是实战性的教学基地,一方面牵涉到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存在教学损耗,而且还会造成人为的损失。所以在基地建设过程中,要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做好监督工作,避免重大损失。超市衔接工作显得尤其重要。要设置专人负责钱财,并有老师跟踪指导。每天做好交接班记录、货款实行日清,学生每班都要上交货款。
六、随时总结经验,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
每个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都有其特点,很难照搬使用,所以每个院校要不断总结经验,获取更多的创新,使基地建设得更完善。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能为企业带来丰厚的收益。具有创新精神的员工能够时刻保持敏锐的商业嗅觉,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为企业争得先机,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本。在实训基地,通过学习、讲座、视频等方式让员工了解当前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定期组织适当的竞赛活动,巩固学习成果,及时发现问题。而且还可通过角色扮演、案例研究、行为示范等方法给员工提供更多有助于激发创新能力的实践机会。
为使学生保持长期持久的学习和创新的精神,除了鼓励和引导,合理的制度激励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要把企业的激励机制引入到课堂中来,把学生的创新成果与奖金水平挂钩,对学生的合理化创新予以重奖,同时与学生的绩效考核紧密联系,优秀者将享受到奖励,为创新型的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在精神层面上,老师要与学生加强沟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经营中来,参与实训室建设的决策,从而关注实训基地的建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为实训基地的建设献计献策。从而养成一种良好的创新意识,孕育出思维灵活、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
七、做好传帮带工作,让经营工作顺利进行
学校也像部队,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生每一年都要换,所以做好传帮带工作非常重要。实战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一方面是设施设备的配置,另一方面是人才的保障。实训室离开了人,就无法运作。实训基地既然是实训的,所以就要以学生为主,一切让学生去做。一届学生离校了,就要让下一届学生跟上,这是保障实训基地能够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要做好传帮带工作,主要做好以下三点:
一是人才的选拔。传帮带工作要注重队伍人才的梯队建设。实训基地的学生经营团队,至少要有两届的学生。最好是大二和大三的学生。人才的选拔,要考察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勇于进取、勇于奉献精神,还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只有这样的学生,才能胜任经营团队的工作。
二是时间的衔接。传帮带工作牵涉到人员的更换,为了保证经营团队的稳定性和战斗力,每一学年进行一次人才的对接,而且对接时间至少是一个星期以上。
三是业务的交接。传帮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使业务能够正常开展。所以业务的交接显得很重要。列明交接清单,交接双方预以确认。
八、培养一批双师型队伍,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建设双师型队伍,可以有很多的重点,归纳起来应做好如下四点:
一是建章立制。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建立双师型教师的长效激励,加强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体系 。
二是加强校企合作,让更多的老师到企业中锻炼。对到企业锻炼的老师,在时间上给予保障,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让老师在企业中领悟更多的知识和应用,更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教学更贴近于现实。
三是引进企业人才,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尽可能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吸引企业优秀人才到学校工作。企业人士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教学,使教学更加生动,贴近现实。
四是依靠师资培训基地进行培训。充分利用师资培训基地,让更多的教师走出去,学到更多的经验,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补充新的内涵,从而提高整体素质。
总而言之,实训基地的建设,要符合教学功能,提高教学质量。任何一个实训基地,都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才能把实训基地建设成一个有特色的实训基地,充分为教学服务,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人才,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陈瑞群.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的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1(3)
[2]蔡立娟.“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3)
[3]刑淑清.高职创新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0(18)
[4]郝志功,张玉明,赵洁琼.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强化职业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3)
[5]吴潮.高职电工类综合实训室建设探索[J].广西教育,2012(9)
关键词连锁经营高职教育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教学模式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质量和专业建设成效,因此,高职教育必须将课程教学模式选择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研究。
1 高职课程教学的主要模式
1.1 项目式教学模式
这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参与完成某个项目任务,并从中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规定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此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地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采用的就是在“教学工厂”理念指导下,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和工作任务把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个项目任务,成立相应的项目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边工作边学习共同完成某个企业工作项目,并在该项目的完成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或技能的教学模式。
1.2 专题作业式教学模式
这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设计若干专题作业,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信息搜集、讨论交流和角色模拟等形式来完成专题作业,并从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模式的先学习原理后进行应用转为先实践运用后学习原理,并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1.3 问题启发式教学模式
问题启发式教学模式是指把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个大问题,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由讨论,演示交流和总结评价等方法,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如新加坡的共和理工学院实行的是一学期五门课,每门课每周上一天,每天围绕着一个大问题展开学习,通过分解问题、设计解决方案、阅读相关材料、进行分组讨论分析、开展演示交流和进行评价总结等环节,以达到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目的。
2 三种高职课程教学模式的比较
2.1 三种高职课程教学模式的共同点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三种模式均针对高职学生理性认识较弱,感性认识较强的特点,实施先做后学再练的教学程序,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抛弃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三种教学模式都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学习,教师只是指导者和协调者,提倡少教多学,自主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3)强调团队合作精神。把学生分成若干组,一起开展学习、讨论或操作,小组成员轮流担任组长或发言人,把学生的合作精神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这不仅发挥了学生个性,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2.2 三种高职课程教学模式的不同点
(1)适用的范围不同。项目式教学模式能直接了解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学习内容和工作内容一致性较强,比较适用于工科教学;专题作业式教学模式既可以使用真实的专题作业,又可以使用模拟的专题作业,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每个专题的学习时间较长,适用于教学时间跨度较大的课程教学;问题启发式教学模式实行了“一天一问”的教学模式,教师可根据教学计划在每个章(节)设置一个大问题,然后通过问题分解、小组讨论、教师指导点评等途径不断深化,比较适合于文科类专业知识性较强的课程教学。
(2)操作的难度不同:项目式课程教学模式需要较多的企业真实项目为基础,要求项目有大有小,有难有易,能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必须通过长期积累才能形成数量庞大的项目库,因此,在操作上有较大的难度;专题作业式课程教学模式因知识量较大,技能要求也较高,适用于时间跨度较大的课程教学;问题启发式课程教学模式采用“一天一问题”,当天学习当天评估当天结束,比较容易操作。
3 高职连锁经营课程教学模式的选择
高职连锁经营课程是我校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让学生熟悉从设立连锁企业直至做好顾客服务的连锁经营活动全过程,掌握连锁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相关基本技能,并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好基础。该课程既有较多的理论基础知识教学,又有一定的实训技能操作。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必须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来加以选择。其基本要点如下:
3.1 以“少教多学”教学理念作为选择的前提
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实施满堂灌,有言道是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试忆笔记,学的是死知识,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是高职连锁经营课程教学模式选择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因此,任课老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导者或协调者,减少课堂讲授内容,增加讨论、操作等方式,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3.2 以不同的教学内容为选择的基础
连锁经营课程是一门涉及面较广的专业基础课程,连锁经营课程的教学内容也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变动,因此,连锁经营课程的教学模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可以选择一种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也可以将几种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开展教学,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3.3 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选择目的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能的更新速度是极快的,现在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很可能在二、三年后就落后了,必须重新学习。相关资料表明,一个学生在大学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五年后将有40%以上被新知识和新技能所替代,终身学习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必然选择,而任何一个人不可能终身在校内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离开学校后也能根据工作的需要自主学习新知识及技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职业的变迁,因此,连锁经营课程教学模式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知识和能力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选择课程教学模式的基本目的。
3.4 连锁经营课程教学模式的综合选择
根据上述选择要点,笔者认为在连锁经营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实行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如对于设立连锁企业、市场扩张和连锁促销等内容,需要有一定知识量和较高的技能要求,教学时间相对较长,可选择专题式课程教学模式,给出三个专题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专题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对于连锁经营信息管理、门店营运管理、连锁物流和顾客服务等教学内容,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可选择项目式教学模式,以单元为项目,每个项目中设置若干工作任务,以完成任务为导向开展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训来掌握相关技能;对于连锁经营战略和连锁总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知识性较强,比较抽象,难以通过实训操作来学习,为此,在教学中可考虑问题启发式教学模式,通过设置问题、分析问题和讨论问题等来学习相关知识。
总之,连锁经营课程教学模式的选择应在根据高职教育的规规律和特点,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以“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实行多种课程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以进一步提升连锁经营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学生将来从事连锁经营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爱军.李玲《统计学》课程教学问题与模式的探讨[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7(4).
(一)项目教学法的含义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行为导向型教学方法。“项目”是相对完整和相对独立的事件,但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实施,需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条件。一是来源于真实的生产经营活动,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经营活动有直接关系。二是能将理论知识和岗位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具有综合性。三是具有一定难度,结合项目实施必须学习新的知识、技能,解决新的实际问题。四是学生为完成项目,需要独立或合作制订任务计划、组织实施、检查评估,在实践中探究学习。五是关于项目评价,有明确而具体的工作成果,可以评判优劣,师生共同评价。
(二)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项目教学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组织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以多样化的解决任务的策略展示学习成果,在教学中融“教、学、做”为一体,把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为主体的局面,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
二、项目教学法在连锁企业管理课程中开设的重要意义
(一)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对于连锁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作为主要教学平台,教学理念仍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要任务,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创业精神以及个性的发展,而连锁企业管理课程采用项目教学后,较多的是通过工作小组的学习方式,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操纵者、控制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推进者和辅导者,这不仅有益于学生特长的发挥,而且有助于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的形成,体验到个人与集体共同成长的快乐,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新型教学理念。
(二)更好地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
由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特殊性较强,其实习基地一般都是规模化、规范化及标准化的大型连锁企业,组织大规模学生到连锁经营企业实践有一定难度,很多高职院校由于自身实力有限,难以构建自己的校内实训基地,然而项目教学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师按照连锁企业管理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将教学任务分解成相互独立而自成体系的教学单元,把某些典型的教学项目,从企业管理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去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和作业流程,深入认识和体验企业员工角色,掌握企业所需要的实际技能,实现专业与职业的紧密结合、知识与技能的高效转化,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项目教学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行动过程;从连锁企业的设立到构建连锁企业MIS和POS信息管理系统,实施连锁企业的商品采购到具体连锁门店的日常管理,学生经历连锁企业由开设到正式运营的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老师只是项目教学的指导人员、参与人员和学生交流的对象。
三、连锁企业管理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实施示例
连锁企业管理是目前高职院校连锁经营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主要研究连锁经营的本质、基本特征、连锁经营的开发及设立,构建连锁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实施连锁企业的采购与配送管理,连锁企业的商品管理、连锁门店的顾客服务,以连锁企业的营运管理、连锁经营活动的工作流程为主线,使学生能够很好地适应连锁经营管理基层管理人才的需求。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岗位技
能要求,依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形成若干教学项目和教学任务从职业方向看,笔者根据连锁企业管理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如何实施及评价等方面的教学指导性文件的规定,制定了课程标准。通过研究认为,具体教学内容按90学时(理论+实践)设计。本课程标准将连锁企业管理课程内容分三个模块:连锁经营基础知识篇、连锁企业技能管理篇、连锁门店营运管理篇,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三个模块将本课程划分为项目,每个各项目分解成若干任务单元,在任务驱动下,实施“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二)项目教学设计示例下面以理货服务管理的教学项目为例,进行教学设计。
1、根据职业岗位需求确定该项目教学目标。
2、项目教学法的前期准备。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各连锁门店观察理货员的理货行为,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查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理货员职业标准。
3、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理货作业这一教学项目的总体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准确的规范的及快速的理货具体任务:(1)营业前:打扫责任区域内的卫生;检查劳动工具;查阅交接班记录。(2)营业中:巡视责任区域内的货架,了解销售动态;根据销售动态及时做好领货、标价补货上架、货架整理、保洁等工作;方便顾客购货,回答顾客询问,接受友善的批评和建议等;协助其他部门做好销售服务工作,如,协助收银、排除设备用故障;注意卖场内顾客的行为,用温和的方式提防或中止顾客的不良行为,以确保卖场内的良好氛围和商品的安全。(3)营业后:打扫责任区内卫生;整理、劳动工具;整理商品单据,填写交接班记录。教学过程中学生按照自愿的原则分组,两名学生一组,完成以上三个任务。然后,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总结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规范的地方,并且进行改进,教师进行总结点评,根据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情况进行重点总结,指出学生理货操作中做得好及需要完善的地方。
4、项目教学法的考核与评价。项目教学是一个人人参与的实践创造活动,项目考核既要评价学生的工作成果,也要评价项目完成过程的表现,笔者将项目教学的评价内容量化,具体见34页表4。
四、小结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要学会连锁企业商品采购、连锁企业仓储与配送、连锁企业信息管理、连锁门店商品陈列与推销、连锁门店营运管理、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特许经营理论与实务等。而进入企业(超市),最基本的是要掌握POS操作系统的收银,商品的陈列等,那么什么样的实训室能够满足这些培训需求呢?通过实战性的实训基地——超市可以实现这些培训需求。实训超市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实训超市虽小,但五脏俱全,它涉及了商品采购、仓储与配送、信息管理、商品陈列与推销等,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中得到最大的锻炼。
二、参照企业组织结构,设立实训基地的组织结构
实训基地其实就是一个企业,就要体现企业的真实形象。所以在超市设置组织结构,确定员工的任务、责任、权利关系,并确立员工的地位及归属关系,使组织能够有效地运用资源,从而实现教学培训目标。在实训基地,本着让学生学会经营,让学生独立经营的指导思想,全部让学生去做,实现让学生能够得到最好的锻炼。在实训基地,可实行店长负责制,组建学生经营团队6人,并选出一名代表作为店长,全权负责超市的运作。经营团队成员进行分工,下设采购、配送、质检、销售等,各司其责,各尽其职,相互合作。在实践中,同学们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并不断地总结经验,使经营业绩不断提升,在收获业绩的同时,也使自己得到锻炼,从而在实践中使职业能力:连锁企业商品采购、连锁企业仓储与配送、连锁企业信息管理、连锁门店商品陈列与推销、连锁门店营运管理等得到提升。
三、实训基地的建设要符合教学功能,实现把课堂搬到实训基地的教学目标
实训基地的设计必须服务于教学,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规范、模拟实际岗位的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在基地,一方面要设置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
四、做好校企对接工作,请企业到实训基地指导,使实训基地的建设符合行业发展
学校培养人才是为社会服务的,要培养出企业受欢迎的人才,这一环节比较重要,即必须要与企业密切合作。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学校学到的东西用不上,这不得不引起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的反思。学而无用,这不是我们希望的教学结果。为了消除学而无用的不良影响,这就意味着教学必须要与实践联系起来。请企业到课堂教学来,有助于掌握企业、行业的最新动态,使学校、学生更早地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促使实训基地更具有活力。据中国连锁企业协会的调查报告,连锁企业很看重学生的是职业态度。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吃不了苦。根据企业的需求,要考查学生的职业态度,必须让学生在工作中体现。在超市可采取排班制,让学生到实训超市锻炼,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工作的艰辛,从而考查学生的职业态度,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磨砺其意志。
五、做好监督工作,避免重大损失实训基地
由于是实战性的教学基地,一方面牵涉到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存在教学损耗,而且还会造成人为的损失。所以在基地建设过程中,要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做好监督工作,避免重大损失。超市衔接工作显得尤其重要。要设置专人负责钱财,并有老师跟踪指导。每天做好交接班记录、货款实行日清,学生每班都要上交货款。
六、随时总结经验,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
每个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都有其特点,很难照搬使用,所以每个院校要不断总结经验,获取更多的创新,使基地建设得更完善。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能为企业带来丰厚的收益。具有创新精神的员工能够时刻保持敏锐的商业嗅觉,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为企业争得先机,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本。在实训基地,通过学习、讲座、视频等方式让员工了解当前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定期组织适当的竞赛活动,巩固学习成果,及时发现问题。而且还可通过角色扮演、案例研究、行为示范等方法给员工提供更多有助于激发创新能力的实践机会。为使学生保持长期持久的学习和创新的精神,除了鼓励和引导,合理的制度激励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要把企业的激励机制引入到课堂中来,把学生的创新成果与奖金水平挂钩,对学生的合理化创新予以重奖,同时与学生的绩效考核紧密联系,优秀者将享受到奖励,为创新型的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在精神层面上,老师要与学生加强沟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经营中来,参与实训室建设的决策,从而关注实训基地的建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为实训基地的建设献计献策。从而养成一种良好的创新意识,孕育出思维灵活、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
七、做好传帮带工作,让经营工作顺利进行
学校也像部队,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生每一年都要换,所以做好传帮带工作非常重要。实战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一方面是设施设备的配置,另一方面是人才的保障。实训室离开了人,就无法运作。实训基地既然是实训的,所以就要以学生为主,一切让学生去做。一届学生离校了,就要让下一届学生跟上,这是保障实训基地能够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要做好传帮带工作,主要做好以下三点:一是人才的选拔。传帮带工作要注重队伍人才的梯队建设。实训基地的学生经营团队,至少要有两届的学生。最好是大二和大三的学生。人才的选拔,要考察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勇于进取、勇于奉献精神,还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只有这样的学生,才能胜任经营团队的工作。二是时间的衔接。传帮带工作牵涉到人员的更换,为了保证经营团队的稳定性和战斗力,每一学年进行一次人才的对接,而且对接时间至少是一个星期以上。三是业务的交接。传帮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使业务能够正常开展。所以业务的交接显得很重要。列明交接清单,交接双方预以确认。
八、培养一批双师型队伍,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