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学校值周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当前初中学校的管理中,后勤管理处于尴尬的位置,学校管理人员并没有认知到后勤管理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学校管理人员常常忽略后勤管理的重要价值,这使得绝大部分的初中学校后勤管理混乱不堪。在新时期,只有深化学校后勤管理的机制,不断创新后勤管理方式,努力提升后勤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才能提升初中学校的后勤管理水平,也才能真正促进初中学校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新时期;初中学校;后勤管理;管理策略
在初中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后勤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保障后勤工作,不仅对于学校的教学活动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着力地促进初中学校的快速发展。鉴于此,在初中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后勤管理的效用,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初中学校后勤管理水平。
一、构建科学完善的后勤管理机制
在当前绝大部分初中学校中,学校的后勤管理水平处于较低的状态下,学校的后勤管理能力不高,学校的后勤服务水平低,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学校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学校后勤管理的重要价值,在学校后勤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关键问题。在新时期,初中学校教学活动和学校全面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为了有效地提升初中学校的整体发展水平,必须加强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必须着力提升学校的后勤管理水平。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要从健全和完善学校后勤管理机制着手,首先,构建完善的后勤管理机制,管理机制要全面涵盖后勤的方方面面,使得后勤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明确后勤岗位的重要价值。通过完善的后勤管理机制,使得不同岗位的人能够深入下去,了解自身岗位的主要职责,按部就班地进行工作,保障后勤工作合理有序的进行。其次,在初中学校后勤管理过程中,还应该构建完善的协调机制。初中学校的后勤管理虽然简单,但各个部门之间的关联却非常强,如果没有一个统筹协调的机制,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络出现中断,甚至脱节等问题,将不利于初中学校的后勤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在初中学校后勤管理过程中,还应该构建完善的协调统筹机制,努力提升初中学校各个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最后,在学校后勤管理过程中,还应该制定完善的检查机制。成立检查小组,对后勤管理中涉及到的部门,如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图书馆、财务保卫等进行巡逻式检查。同时还应该结合初中学校后勤管理中凸显的新问题,不断完善管理机制,综合性提升初中学校的后勤管理水平。
二、不断提升初中学校的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
在初中学校的后勤管理中,后勤部门的宗旨为全校的师生服务,为全校师生营造一个科学的良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因此,针对当前初中学校后勤部门服务水平不高的现状,学校后勤管理者还应该以着力提升服务质量,着力提升服务水平,作为后勤管理的核心和关键。首先,后勤管理部门应该提升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督促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以营造良好的大家为目标,以为全校师生服务为宗旨,努力提升工作水平,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学校后勤管理部门还应该完善奖惩制度和好人好事展示制度,定期将优秀的后勤人员展示出来,号召广大师生学习,通过榜样的力量来综合性地提升初中学校的整体后勤服务质量。其次,初中学校后勤管理者还应该着力提升后勤人员的业务技能,好的服务质量是建立在专业的服务技能基础上的。因此,学校后勤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后勤人员的培训,通过完善的培训晋升机制来提携优秀管理人才。对于业务水平较低的人员,要加强淘汰,从而有效的提升初中学校后勤管理的整体水平和整体质量。最后,在初中学校后勤管理过程中,后勤管理者还应该完善考评及意见汇总制度,鼓励全校师生为后勤团队的服务提出意见,同时还应该做好公示公开。
三、不断完善后勤财务管理的水平
在新时期,初中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外部环境,初中学校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生源,推动学校全面发展,很在程度在于后勤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因此,初中学校的后勤管理部门必须不断提升后勤财务管理水平,必须构建完善的系统的后勤财务保障机制。首先,要本着节约的目标,在后勤各项工作的开展中,要学会节流,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如在采购环节中,要确保采购到的物品的质量,要确保采购环节的公开透明性,要确保物品的有用性和价值性。其次,要本着开发的原则,在后勤各项工作中,还应该学会开源。所谓的开源是指在后勤人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环境及设备,不断地扩展学校发展所需的资金来源。如在学校的花坛、操场上适当地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待这些经济作物成熟后,可以通过使用,或者通过售卖来换取经济利益。
四、总结
在新时期,初中学校的教学活动的水平,初中学校的各项事务的管理水平等,都与后勤管理密不可分。为有效地推动初中学校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初中学校后勤管理部门应该不断提升后勤管理的服务水平,不断完善后勤管理的机制,不断提升后勤保障机制,同时更应该注重提升初中学校的后勤财务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初中学校的全面快速发展与进步。
作者:范树华 单位: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教育基建办公室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级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多元;有效常态实施
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方案》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初中阶段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每周1课时)”、“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双休日或节假日)”、“劳动与技术教育(每周1课时)”、“信息技术教育(每周1课时)”四个指定领域。笔者经过调研,发现在初级中学中事实并非如此:除了信息技术教育这一领域进行常态化实施以外,其余领域很多时候被学校束之高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想,只是一片空中楼阁。对此,笔者结合调研实际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本地开展的情况,对如何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初级中学中的有效实施谈几点看法。
一、多元的课程开展保障
教育部早在课程设立时就规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三级管理的课程地位,即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和学校开发并实施。在三者之中,为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中的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地方教育管理部门要研制并出台地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和评价方案,引导并督导学校认真落实课程方案与课时,同时,将综合实践活动中初中学生的发展状况统筹纳入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中,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国家设置了这门课程,将课程开发的权力赋予了学校,学校要加强课程整体规划,完善课程管理制度,对该课程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不仅如此,地方教育管理部门还要引导学校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指导教师、教研和管理的师资队伍,并制定相关的制度,妥善解决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职称评定、业绩考核、工作量核算等方面问题;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制订必要的规章制度,如教师指导制度、教师工作量制度、教师奖励制度、校本教研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课程评价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发展评价制度等等,使综合实践活动得以有效实施。
二、多元的课程实施常态
(一)多元的课程实施资源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
在课程资源上要求要具有极强的地方性,无课程标准又无统编教材。钟启泉专家:“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精神,‘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是一个包容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要素的独特的课程领域。将会出台《综合实践活动指南》,但不倡导统编的教科书或是教材。”华师大张华教授说:“泛起的程序化的具有学科性质的所谓‘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将消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并带来其他负面效应。”这就使课程内容丰富多样。“课程实施的范围与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也就是课程资源的适切度。
(二)多元的评价途径和评价方式促进课程的有效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对象不仅仅是学生,还包括教师以及课程本身,这里将主要谈的是学生的评价:
1.多元的评价途径
学生评价的途径主要有成果展示、研讨答辩、访谈观察、成长记录等。通过各种途径来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进行综合评价。其运用的先决条件为观察。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基础,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各种评价方式运用的基本要求。
2.多元的评价方式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学生进行多渠道、多角度的评价,广泛获取信息,获得足够而可信的评价依据。充分肯定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说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对学生的评价分为: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社会评与集体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等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
3.多元的课程实施组织形式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平均每周为3课时。但是,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因此,每周固定某几天安排综合实践活动的固定课时,已经不适合活动开展的要求。最适应这一活动要求的应是弹性课时制。即对每周平均3节课时间,根据需要作出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可将每周的时间集中在一个单位时间内使用,也可将几周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也可与其它学科调整使用。还可以结合双休日、节假日安排。
初中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他们可独立进行的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也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4.多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学习活动方式有: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社会考察的体验性学习、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设计制作的应用性学习、生活学习等。具体表现为探究、实验、资料收集与处理、调查、访问、考察、社区服务、社会宣传、公益劳动、设计与制作、总结与交流、展示与答辩、汇报与表演等。初中学生对新事物有着极大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但其维持的时间较短,如果没有新的东西成为他新的兴趣点,他就会失去开始时的激情。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推动学生关注课程、积极动脑、发挥想象和创造的重要的内在动力。形式的活泼多样。大大的丰富了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这些多样化的活动当中,践行、检验、改变着自己的行动准则,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211页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P83)
[3]《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7-9年级)》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P97-108)
[5]《从理念到实践:解读研究性学习》P42:霍益萍《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
关键词:初级中学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8-0097-02
信息技术是一门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树立独立思考意识的新学科。但是往往被许多中学忽略,学校教学设施不完善,使得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水平低下,不能满足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需求,阻碍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探索之路。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丰富初中学生信息技术知识不断提上日程,为了进一步实施信息技术教学方案,完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本文认为,应该制定一系列加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措施。
1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教师在平时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实践与理论两者之间的关系。就目前而言,不少初中教师仍然保持着传统教学观念,大篇幅的理论讲解,“抽象化”的概念,使初中学生思路混乱,丧失了对初中信息技术的兴趣,从而达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纯粹理论的知识不被学生所接受,是因为只靠在大脑的想象容易与实际形成一定的误差,导致学生在理解上困惑,但又得不到实际的解决,这样一来,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不再只注重理论性的知识,而是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信息技术在实践过程中逐渐透明化,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明白易懂,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思路清晰。这样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被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所熏陶,逐渐投入到自主学习过程中。“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作为加强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新措施,不仅让学生在理论中学到知识,而且也能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技能,是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
2 让学生占据课堂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遵循的是“模式化”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形成“一人讲话,万人听”的局面。但是,这种生硬的教学方式已不再成为主流,因为这种模式化课堂总是给学生一种压抑感,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所以在平时的课堂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价值,而且也能够提高其自身的学习效率。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也将逐渐成为新时期新课堂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当然,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制定一些“小任务”环节,如学生讲解环节、互帮互助环节、学生提问环节、师生互动环节等;还可以制定一些奖励的措施,如教师布置一个比赛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或者以小组的方式完成,将完成比较好的同学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给予鼓励,从而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自己在课堂中的地位和自身的价值,以激发学生对初中信息技术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加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3 端正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态度
由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不在高考范围内,所以被许多人忽略,从而使信息技术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实施与发展。由于受到来自家庭、社会以及自身的压力,学生自身也没有产生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重视,在一周仅有一节的信息技术课上完成一些被学校视为主要课程类的作业,从而丧失了信息技术的学习机会。教师应该在一些班会课上强调信息技术课程的优点,让学生从内心感知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从而端正学习态度,更好地投入到信息技术学习中。不过,在平时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思想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教育方式过于陈旧,重理论的教师往往存在着对信息教育的“偏见”,认为学习信息技术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利于学生的高考,甚至有时为了加强其他科目的复习而占用信息技术课的时间,这不仅是忽略了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智力的开发、思维能力的锻炼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其实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也有助于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从长远来看,有的学生毕业之后可能会从事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工作。因此说,教师要端正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态度,转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使课程多样化。
4 善于总结课堂内容
好的学习方法是要学会善于总结,信息技术教师要在课堂的最后留出一点儿时间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点。这样一来,学生的思路会变得更加清晰,能够更好地吸收所学到的课堂内容,并能够在总结过程中学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也能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说,总结课堂内容是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5 完善相关设施,加大课程的投入
许多学校尽管开设了信息技术这门课,但是其相关设施相当不完善,导致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很难对学生起到一种帮助作用。比如,一所学校只有一间多媒体教室,一个班级用,其他班级就不能用,不能保证学生节节使用多媒体;或者合并课堂,把原本的小班制课堂变成百人大课堂,这样的教学氛围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所以说,与信息技术课程有关的相关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不能让学生在心里形成一种“抢多媒体教室”的观念。学校可以开设一两间机房,每个班级安装多媒体,让教师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这样一来,原本抽象的知识内容就会变得浅显易懂,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受益。另外,由于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的不重视,一周仅仅安排一节信息技术课,思想上的忽略使得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很难进一步发展,所以学校应尽可能一周多安排几节信息技术课,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如果相关设施完善好,信息技术课投入高,学生会自觉地摆正心态,重视课程。
6 聘请专业教师
由于信息技术不是作为学校的主要学科,学校往往会选择“代课”的方式。例如,教语文的教师会一点计算机知识,就让其“身兼两职”,这样使得信息技术课的讲授不专业,甚至有时不能解答学生的疑惑。有些教师干脆将信息技术课视为自由的计算机课,只提及一点专业知识,便由学生上机,这不仅没有让学生学到专业的知识内容,反而让学生陷入无法自拔的虚拟网络世界中,造成学生期盼信息技术课不是为了学到知识,而是为了玩。所以说,为了让学生真正在信息技术课中受益,聘请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性强,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能够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而且还会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避免了教学中的盲目性,具有很好的导向性。
信息技术教师应该端正自身对信息技术课的态度,正确地认识信息技术课的价值,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中锻炼能力,活跃思维,使信息技术正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山东省济南实验初级中学,山东 济南 250022)
参考文献:
[1]王成伟,李宗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小学电教(下),2011,(02).
[2]徐勤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2,(12).
[3]梁锦香.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3).
[4]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3,(09).
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应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我区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二、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
(一)实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以下简称学业考试)制度。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考试结果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科目、分值和时间见下表。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呈现方式采用分数制。
中考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中旬,具体考试时间由招办另行通知。
(三)省教研室编制的《20*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标准和说明》和《20*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是考试命题和学业评价的依据,是试卷质量分析评价和各校复习的主要依据。
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景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格控制考试试题难度,适当控制题量,杜绝偏题怪题。“学业考试”的难度系数控制在0.75左右。
(四)阅卷工作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
(五)考试形式多样化。社会政治科目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英语科目安排听力测试;数学和科学科目的考试允许使用不带记忆储存功能的计算器。
三、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一)为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发展状况,各校均须实施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以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艺术等方面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为基本依据,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活动记录、学习作品、特长潜能、奖惩情况等,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总体发展水平。
综合素质评价应做到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初中学校应当为每位学生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册》,全程、全面记录学生在初中阶段各方面的成长状况,内容包括各学期的思想状况、学习成绩、社会活动表现、奖惩情况,反映个人特长和才能的成果、作品和获奖证书等。
(二)测评项目定为审美与艺术(音乐、美术)、运动与健康(体育、健康)、探究与实践(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验操作)、劳动与技能(劳动技术、信息技术)四类。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由“综合评语”和“测评等第”两部份组成。1、综合评语:主要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情感态度、合作精神、日常表现等方面进行定性描述,并为后续的针对性教育提出建议。综合评语应当结合《学生成长记录册》反映的情况,由初三班主任撰写、教务(政教)主任审查、学校领导核定。2、测评等第:主要对能够体现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的部分项目进行定量测评。测评等第分A、P、E三等(分别代表优良、及格、不及格)。P、E等第由学生所在学校确定,A等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门人员通过一定的程序确定,以确保其公正性和权威性。
历届生及*户籍在外地就读需回本区考试的学生可以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A等测评或提供符合A等条件的有关证书。
(三)综合素质评价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等应事先向学生公布,评价结果应告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各初中学校要制定实施细则,确定专人负责,建立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和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工作班子。区教育行政部门将根据相关政策,统筹安排,逐步规范与综合素质测评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加强指导与监督,接受咨询、投诉与举报,及时处理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的问题。
四、高中招生制度改革
(一)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要坚持全面衡量、综合评价、尊重选择、择优录取的原则,改变以学科考试成绩作为高中招生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招生中既要依据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又要依据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既要衡量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又要参考学生的成长过程;既要重视学生的总体发展,又要关注学生某方面的突出才能和表现。
(二)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要求升入省级重点中学的学生,其综合素质测评各项目必须全部合格,且在此基础上获得2A以上;要求升入其余普高的学生,其综合素质测评各项目必须全部合格。高中阶段学校在达到综合素质测评等第要求的考生中,根据其志愿、学业考试成绩、综合评语和《学生成长记录册》,进行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在同等条件下,综合素质测评项目获A等多者优先录取。
(三)继续推行在发明创造、科学研究、体育、艺术等方面有特殊才能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免试进入省重点中学学习的招生改革试验。推荐录取的比例控制在该校招生数的5%以内。推荐录取的条件为:
1、初中阶段被县级及以上党委、政府表彰的模范人物;
2、初中阶段参加省级及以上正式体育比赛获个人前六名的学生或团体前三名的主力队员;
3、初中阶段获小发明、小创造省二等奖及以上或浙江省学生艺术特长水平测试A级证书的学生;
4、初中阶段在浙江省初中数学、自然科学竞赛,浙江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竞赛,全国中小学教育创新作品邀请赛中获省一等奖以上的学生;
5、初中阶段参加市及以上比赛达到国家二级及以上运动员标准的学生。
其中3、4二条中两人以两人以上的获奖项目,只限第一作者。
各初中学校依据上述条件,在学生本人申请、任课教师推荐、经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推荐名单。高中学校确定的正式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四)为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扶持薄弱学校,将实行省重点中学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改革试验。20*年省一级重点中学应拿出一定比例的指令性计划指标,依据办学水平和初中毕业生数等因素分解到各初中,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纳入各地计划内录取工作统一进行,实行分校录取。
(五)改革中考优惠加分制度。按照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精神,对以下考生在录取中实行优惠加分政策。
1、获省中学生信息技术二级证书的考生可加5分投档,由学校审查录取。
2、下列考生,可加10分投档,由学校审查录取:
(1)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台胞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
(2)残疾军人、因公牺牲军人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
(3)市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竞赛一、二等奖及省二等奖获得者;
(4)获市(地)级体育竞赛第三名优胜者(比赛须经省、市教育、体育部门共同认可,所有项目均须经预赛选拔,决赛须六人或六队以上参加,集体项目限主力队员,下同)。
(5)获省中学生信息技术三级证书的考生。
2、下列考生,可加20分投档,由学校审查录取:
(1)烈士子女;
(2)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子女;
(3)省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竞赛)一等奖获得者;
(4)获市(地)级体育竞赛第二名优胜者。
3、下列考生,可加30分投档,由学校审查录取:
(1)获市(地)级体育竞赛第一名优胜者;
(2)获省级体育竞赛四至六名优胜者。
4、获省级体育竞赛前三名优胜者,可加50分投档,由学校审查录取。
凡获得多项优惠加分的考生,以最高分为限,各项不得累加。各类获奖证书的有效期限为20*年9月1日至20*年5月31日。
五、加强领导,确保我市中考改革顺利进行
(一)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是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程序,细化环节,建立制度,规范操作。要及时做好相关的资料整理、数据分析、案例收集和经验总结。教研室要加强对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和指导。其他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确保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顺利进行。
(二)要严肃考风、考纪,切实做好考试各环节的安全保密工作。施考期间,要加强监考工作,加强对考点的巡视与管理,防止发生各种泄密、舞弊事件。要加强对考生的安全教育,制订防范预案,周密防范,严格管理,切实保障师生安全,杜绝考试过程中发生师生伤害事故。
(三)要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不得过早结束新课;不得只抓少数“尖子”学生,特别要防止在考试复习阶段放弃学困生的教育和管理,更不允许强迫这些学生提前离校放任自流;不得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不得擅自编印或要求学生订购各种形式的考试说明和复习资料;不得进行区域性的“抽测”、统考。要加大对违规教学行为的查处力度。要严格考试收费及经费使用的管理。
(四)统一中考加分条件。根据省教育厅有关规定,20*年继续对获省中学生信息技术等级证书的考生实行加分,自2007年开始,这一政策将予以取消。为更好地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五)做好分析、评价和总结工作。为进一步做好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为学校改进教学工作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参考,考试结束后,要做好试卷的分析、评价和总结工作。
(六)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实行严格的公示制度、诚信制度、监督制度、培训制度和监控评估制度等,确保考试、招生的公平公正,杜绝行业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1、公示制度。各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考试费用的收支,各类高中招生办法等等,应及时告诉学生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要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
2、诚信制度。逐步建立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综合素质评价、成长记录和高中招生的诚信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与参与命题、审题、阅卷、综合素质评价、招生录取的有关人员签订诚信协议并为其建立诚信档案,要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有关人员严格履行诚信责任和义务。
3、监督制度。教育行政、纪检、监察、督导等部门应对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及高中招生录取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同时制定相应措施进行社会监督。
临近毕业的六年级一班在本学期重点要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方面加大力度进一步培养。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方面更上一个台阶。努力学习,提高成绩、接受中学的检验。人人争做合格的小学毕业生。为小学生活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二、 班级概况:
六年级一班现有学生16人。男生11人,女生5人。班级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上课能做到专心听讲,平时作业能认真完成,学习成绩好。能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集体荣誉感强,有竞争意识。纪律、卫生、两操等方面在六年的习惯培养中已见成效。自我管理方面表现突出,班干部工作责任心强。良好的班级风气已逐渐形成,学生能配合各科老师上好每一节课。特别是进入六年级以来班级学生处在生理心里的特殊时期。这就需要老师的工作更加耐心细致,管理得法,制度严明,感情教人,真情育人。使班级风气更正,行为习惯更加规范,为初中学习生活打好基础。为学生负责,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努力做好本学期的班级工作。这是本学期的工作重点。
三、班级管理目标:
1、 进一步创建“乐学、勤学、拓学”的学习风气,“勤奋、诚实、团结、守纪”的班级风气。为母校争光。
2、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 ,使学生主动学习,以优异的毕业成绩进入初中。
3、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在综合活动中提高能力。
4、 继续争做优秀、合格的自我管理班级体,争保每月“优秀文明礼仪示范班级”荣誉称号。
5、 做好每天的行为规范评比工作。有评有比有总结有记录。争做每周的行为规范标兵。做合格的实验小学毕业生。
四、具体管理措施:
1、 继续加强“六爱”教育。培养责任感、义务感。
2、 加强诚信教育,做诚实守信的人。培养“自尊、自爱、自律、自主”的道德风范。
3、 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加强小干部工作的力度。责任到人。岗位到人。
4、 继续开展班级星级小组评比。争当优秀小队。每周进行评比总结。
5、 继续完善落实班级日常行为规范评比工作,按各项要求严格管理,评比要有实效,加强管理力度。继续发扬团队精神,健全四人小组管理制度。日评、日查、周总结工作切实到位。
6、 两操、卫生、纪律是班级工作的常规。要持抓不懈、严抓不怠。抓好两操的质量。
7、 坚持每周的评比班会。发挥家校联系本的作用,坚持每天的家校签字沟通及评比表格的签阅。
8、 严格按照早读计划进行早读,要有专门的负责干部。老师作好监督检查工作。
五、各月活动安排:
二月:
1、做好新学期学生报到工作,配合学校做好开学典礼工作。收费工作尽快到位。
2、稳定班级秩序,完善小干部队伍,制定新学期班规。
3、做好新学期值周工作。
4、班级展示栏展示寒假生活内容。
三月:
1、 组织好年级学生参加“美丽的大学城——我的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2、 办一期班级板报“我们校园”
3、 主题中队会“寻找雷锋的足迹”
4、 开展班级小课题研究活动。
四月:
1、 办一期班级板报。
2、 召开主题中队会“我爱我的班集体“。
3、 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4、 班级演讲赛——“难忘母校”
五月:
1、 提前做好毕业考试各项工作。
2、 协助学校开好运动会。
3、 组织班级朗读优秀作文比赛,评优表彰。
4、 做好毕业班毕业的各项工作
5、 写好学生毕业评语。
六月:
1、 迎接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六一”节。
2、 参加毕业考试。
3、 认真填写各项表格。
4、 力争圆满完成毕业班的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