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读书交流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阅读活动前的准备:阅读能力的初步判断
我们都清楚的了解,真正面对这个问题时,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差异是存在的. 在我所教的六年级班中,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可以读懂霍金所著的《时间简史》,而能力欠缺的,却经常想读清楚一道填空题都很困难.
那么阅读能力如何判定呢?这其实是无法量化的,但是我想在成熟的条件下,以问卷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大致的水平还是有可能的. 而本次的实践活动的探索,我仅仅是通过平时的悉心观察,学生平时数学阅读的感受,在教学中,学生读数学题后的主动分析来判定的,一般分为三段:初级、中级、高级. 这样的评定等级较平时的优、良、中、需努力,更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还热衷于不断的“升级”,最主要的是分段直接对阅读内容的选择产生指导性意义.
二、阅读内容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小学生数学阅读材料除了些报刊杂志外相对还是较匮乏的,适合低年级入门的相对多一些,针对于中高年级的就更难寻找了.
因此,平时我着重从学生课外订阅的相关数学报刊如《小数报》《天天爱学习》《科学大众》等着手. 对于初级阅读水平的学生,我建议他们将以前订阅的杂志也找出来,去三、四、五年级收集来阅读. 这些杂志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直接解决了无内容的难题. 同时要提醒学生的是数学书上也有相关的阅读材料“你知道吗”,对于书上提到的课外阅读的细节,我都要求同学们课后去收集,看看能不能找到比数学书上更全面的资料. 因此,我们的图书角就有了《九章算术》《中国国家地图》等书籍.
三、阅读的实时交流和汇报
鉴于阅读材料的原因,加之阅读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因此多数阅读还是需要外界引导与激励的. 那么在阅读过程中的交流与小结就显得尤为重要,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交流的形式应丰富多样.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以下几种形式的交流更能激发学生的表达和探索欲望,同时也能营造出适当的阅读氛围.
1.手抄报.手抄报适用于读整本书或者具连贯性材料的学生. 个体能直接完成,它有助于学生主动掌握所阅读书籍的中心思想和纲要,领悟书籍的精髓,更好吸收阅读材料的精华,是高效阅读效果的一种很好的体现. 此外,手抄报的内容通常是图文并茂,又因为其随意性较强,学生更愿意用这样的形式来小结自己的阅读成果,有内容可表达. 同时手抄报的展览,更能激发孩子的好胜心,培养积极的荣誉感.
2. 读书交流会. 读书交流会比较适用读相同书目的学生,有同等阅读水平的同学参与交流和讨论. 时间与参与人数都没有任何限制,视孩子们的阅读情况来定. 同时在决定好交流会的时间后,老师应提出适当要求:读书交流会必须要有相应的记录. 记录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列表格整理,录音录像整理,甚至是流水账式的整理……只要能记录所交流小组内成员的读书心得体会就可以了. 在实际的操作中,我发现这种方式比语文中常要求写的读后感更愿意接受,并总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思维火花. 几次交流会后,我发现学生们对自己独到的见解特别兴奋,并愿意为之寻找佐证,侃侃而谈,而在完成汇报表时,却能用简短的语言,高度概括自己的想法,这是难能可贵的能力.
3. 读书交流卡.读书交流卡则是将读书笔记简单化. 我在班级上鼓励孩子自己制作读书卡,根据自己需要表达的观点可制作不同版式的读书卡. 当然也给孩子们点建议,比如颜色的选择可以考虑整体效果,卡片大小最好是相同的. 那么一学期、一学年下来,孩子们自制的读书交流卡,老师帮他们串联在一起,不仅好看,更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孩子们都愿意再去看看那些读书卡片,用孩子们的话说:“每次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总有说不出的激动,原来自己能写出这么多的东西.”“每多看一次自己的交流卡,总有要改进的,自己以前有的想法还蛮幼稚的.”
4. 黑板报. 黑板报的作用主要是激励孩子坚持读书. 以表扬为主,评出“读书之星”,评出“升级之星”,张贴读书明星的照片,孩子们的讨论成果也在黑板报上有所体现,学生们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光荣榜上,总会露出自豪的笑容,仿佛坚定自己认真阅读是正确的.
5. 读书辩论会. 这样的活动适用于读相同的阅读材料出现意见分歧时. 经常在辩论会中看见部分学生时而争得面红耳赤,时而紧锁眉头沉思,时而侧耳倾听同学的见解,时而手舞足蹈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而翻开书本给同伴看依据. 空气中弥漫着知识的香气. 孩子们在辩论会中体味:或坚持己见,或赞同同伴,还有的找不到知音就将自己独到的体会与老师分享. 在和学生共享时,我也深深感受到教学相长的魅力,有的东西我都没能读出来,是孩子们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拓宽了我的视野.
四、阅读的检测与评估
关键词:课外阅读;快乐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201-01
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娱乐活动,“悦读悦美”,让孩子在快乐中阅读,在阅读中收获快乐,让书籍伴随孩子的一生,让阅读伴随孩子的一生。
为了充分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认真制定了阅读目标:
1、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2、针对四年级学生的特点,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着力在校园内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使课外阅读真正成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经典的文学作品提升学生的思想和精神,让学生陶醉在浓浓的书香氛围中。
我们充分利用晨间阅读和大课间阅读活动时间对学生进行适时地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成为“悦读”,成为学生向往的事情,启动读书主题活动。
活动内容包括:
1、荐——“推荐一本好书“主题班会。
结合寒假学生的阅读情况,每生“推荐一本好书”;以小组交流、采访、演讲等形式,学生将自己在寒假所读之书进行交流和推荐;学生带书参与。教师也可交流推荐。
2、捐——捐书。
此活动在主题班会之后。推荐交流之余,以自愿为原则,发动学生向班级图书角捐书,根据学生意愿,做好记录,妥善管理。
3、读——读一本好书。
全体学生拟订“精读一本好书”计划。学生读书计划可在师长指导帮助下确定经典阅读书目。每班学生确定一本好书,按拟订计划认真执行,争取精读好书,品读好书,兼顾博览群书。
4、购——购书
针对读书计划,鼓励学生个人购买自己喜欢、有意义的书籍。购买建议:宜精不宜多。
5、展——“读书美 读书静”摄影、读书小报、书画展览。
以“读书乐”为主题,动手制作读书小报,形式版面不限,打印手抄均可;随时关注读书活动,摄影相关图片,反映班级或家庭读书、藏书的相关内容,格式不拘;也可创作书画作品。可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家长与子女合作,力求全体参与。让阅读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老师除了要给予正确的引导,还要让学生有充分的阅读自由,才能快乐阅读,悦读悦美。
1、给孩子选择阅读书籍的自由:
先让孩子亲近图书,把阅读当成一种奖赏,表现好可以得到一本心爱的图书;有进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阅读,试想,孩子在这样的激励下,怎么会不爱上阅读?
2、给孩子创设适合阅读的环境:
要想吸引孩子阅读,不仅要通过图书本身,更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处处有书,让孩子可随处看到、拿到书,孩子没事做,自然就会去阅读。
3、让阅读成为孩子生活的必需:
让孩子阅读的目的,是要帮他构筑一个有人文修养的人生,而不是仅仅拿名著塞满他的书箱。所以,应该让孩子觉得阅读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离不开阅读。如果你正要制定度假计划,那就最好和孩子一起上网搜索、浏览,好好研究一下你们要去的景点,预习一下当地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如果你家新添了一条小狗,那就去选几本跟狗宝宝有关的书。如果看到了不认识的植物花草,可以通过阅读来解答疑惑……鼓励孩子利用阅读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阅读成了一种工具,一种本领,一种手段。阅读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
4、充分发掘网络资源——开辟学生课外阅读“新天地”
网络就像一座有声有色的图书馆,对于阅读经验和人生体验都不够丰富的学生来说,仅仅提供文字材料是不够的。“听”和“看”也可以成为一种“阅读”。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通过网上的音频和视频点播,提供给学生语言(有声语言)、文字、音乐、图像有机结合的感性阅读材料,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优美和谐的音乐、生动活泼的图像,把学生带入到美妙的艺术境界中去,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欲望和兴趣。这种声像阅读的过程是学生增长知识、丰富语言、感悟社会、感悟人生、感悟自然的过程。
5、教师倾情参与:
关键词:名著 阅读 引导
文学名著是经过读者反复筛选和严格检验的艺海明珠。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底蕴和精湛卓绝的艺术特色,对读者具有深刻的认识作用、巨大的教育作用和高度的审美作用。俄国作家赫尔岑曾说:“莎士比亚和哥德抵得上整整一所大学。”由此可见,阅读名著,会获得历史和现实、社会和人生、自然与精神的种种知识,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阅读名著,就是在积累文化,积累知识,积累情感,积累智慧,总而言之,是在积累才华。积累了横溢的才气,写起文章来自然会才气横溢,就能见解深刻独到,文采飞扬。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是因为它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有超越一般作品的长处。学生要扩大知识视野,积累文学素材,提高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必须认真地、仔细地阅读名著。
一、关于阅读兴趣的问题
第一、要让他们找到自己喜爱读的,然后教学生一些常规的阅读方法,比如:写一些读书札记,谈心得,谈感受等;其次,家长和老师应该与学生一起阅读,让学生对读名著先有个了解,增加其阅读欲望;第三、可以结合电影电视阅读或结合戏剧情景交融阅读等。
最关键的是要让学生把读经典名著当作一种愉悦身心的快乐。要做到这点,很不容易,这就得注意要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我曾这样做过:每周要求学生读一本文学方面的书,在周末写一份自己对读这本书的感想,开始的时候学生是当做任务来完成的,后来他们发现自己在写作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就形成了一种习惯,不再需要提醒,他们自己很乐意就完成了。学生自己就喜欢读书了,自然而然写作水平也提高了。
我们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经常有意无意地引入一些名著的内容,这能给学生一些向往,初中学生比较好奇,他们也就希望自己能够像老师一样。所以他们就自己会去找一些相关书籍看的,这样很容易就让学生能够对读名著产生兴趣。
当然,培养学生读名著的兴趣的方法很多,我们教师应该结合当地的现实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这方面的兴趣。
二、关于如何读的问题
其次就是读的问题。古人有很多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如朱熹的“三到”读书法,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等,都可以用作参考。要结合自己的阅读情况,根据自己的爱好,涉猎范围,确定适合于自己的读书方法。但必须强调的是:名著必须精读,不是读一遍两遍就行了,要读三遍五遍,甚至十遍八遍才行,如能像茅盾先生背诵整部《红楼梦》那样就更好了。一般说来,精读中不但要记住情节、人物姓名,而且要注意识记、理解文中的诗词妙语,精妙的章节甚至要能背诵出来,只有这样,我们在今后写作时,才能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再次,在读的基础上要写。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是有一定道理的,要把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起到推动读书的作用。既然是一部名著,在思想上和艺术上一定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思考学习,可见读书在写作方面,从大的思想内容到小的只言片语都可以是写作材料。
要注意交叉阅读。要把读名著和读报刊时文结合起来,用发展的眼光、开放的头脑进行思考。要善于把名著里的事例、思想、艺术等方面与报刊时文进行比较,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学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取其精髓,弃其皮毛,跟着时代一起前进。任何一部名著,由于时代、阶级、地区等方面的局限,总有一些不合时宜的地方,我们要善于用批判的头脑进行思考,广取长处,为我所用。
第三,开展写读书笔记活动,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在读了某本书或某篇文章后,可以摘记其中优美的词句,就自己确有所感的内容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时间长了,不仅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也能使表达水平不断提高。当然,做好读书笔记的关键是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习惯,才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同时,几个同学还可自由组合成读书小组,以充分发挥群体效应。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学之间经常互相交流阅读内容和心得,对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大有好处。
三、关于如何引导的问题
教师不应操纵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把阅读的自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首先在书册选择上引导
课外阅读是学生自由的阅读,教师不能越俎代庖,随意指定,硬性摊派,强求统一,而应尊重和珍视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个性,在给学生做好课外阅读材料推荐和指导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阅读书册。教师要以宽容的态度让学生自由的选择自己喜爱的阅读的材料,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去享受无拘无束的阅读兴趣。有的学生喜欢想象、幻想,他们可以选择想象瑰丽的科幻读物;有的学生多愁善感,囿于内心,他们可以选择感伤婉约的诗词散文小说;有的学生性格外向,他们可以选择豪放的诗词或紧张激烈的传奇武侠;有的学生抱负远大,脚踏实地,他们可以关注那些能给人丰富的人生启迪和引路作用的名人传记……。在自主选择阅读的书册中,学生会时时体验到发现自我的乐趣。
其次在积累方式上引导
积累是课外阅读的首要任务。北师大博导刘锡庆教授强调,一个人学语言,第一是靠积累。在课外阅读的积累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把好的文章或段落背诵下来;可以引导学生做摘抄,如在阅读过程中把优美的词句、语段摘抄在读书笔记上并写上点评或心得;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圈点批注……教师不应强求学生统一用某一种或某几种积累方法,而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积累方法或几种积累方法结合,让学生在自主积累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收获。
再其次在合作交流上引导
使得交流在阅读中成为一种必需。在小组交流中,可以互相合作,利用各种途径查阅资料,可以互相探讨与交流,最大限度地激发小组成员的智慧,让学生在相互合作、探讨、交流中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实现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扩大信息和思维的容量。同时,提供一定的时间给学生交流阅读心得,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展示课外阅读的效果。课外阅读中的合作与交流,满足了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的交际需求,为学生提供了传达自己读书收获的机会,同时还使那些原本没有兴趣参与课外阅读的学生受到“场”的影响,产生谐振,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使学生获得共同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 阅读 策略
农村小学生由于受学校条件、家庭环境和不良阅读习惯的影响,无论是在课外阅读数量,还是阅读能力方面都显得十分薄弱,虽然老师常常强调要求多看课外书,但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帮助,好多学生看书积极性不高,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同时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教师过于强调解题技巧,“题海”挤去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忽视了学生阅读理解水平的提高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学生不知道“读什么”,更不知道“如何读”,导致多数小学生没能养成良好阅读习惯,阅读有较大的盲目性,阅读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开展有效阅读可使学生学会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一、创造条件,丰富阅读内容
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阶段学生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由于农村经济、文化和信息的相对落后,农村小学生的阅读条件较差,经济条件比较薄弱的学校,学生无书可读。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挖掘阅读资源,每天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资料,资料可以是与课文有关的,也可以是与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相当的。让学生通过对这些资料的阅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也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学校图书馆、班级的图书角等方式因地制宜地使学生广泛涉猎有益的读物,使其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拓展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兴趣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因此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激励阅读兴趣,如,举办利用课前十分钟交流所摘抄的妙词好句,举行班级读书会、知识竞赛、评选“故事大王”“小书迷”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谈天说地、谈古论今,然后教师及时给学生以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采集各种类型的信息材料,享受阅读的乐趣,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三、引导阅读方法,使学生善于读书
1.阅读任务引导
农村小学生自我约束力较差,开展课外阅读中,为使学生养成善于读书的习惯,教师可规定每周或每月一个阅读主题,主题可以是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体裁方面的,可以是与教材有关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选定的。如教学《晏子使楚》时可以让学生用一个月时间来阅读《东周列国故事》等历史书籍,学了《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后可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爱因斯坦的生平和故事……,这样学生就会在任务推动下,主动借书阅读,在阅读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
2.阅读方法指导
由于广告、报纸、网络信息的大量涌现,致使学生迷失于生动但也不乏肤浅的声像欣赏之中,虽然学生每天收到的知识量不少,但学生没有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没有感悟和思考,阅读收获甚微。阅读方法指导是学生提高课外阅读效率的保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把读书的过程变成思维加工的过程,使学生从文学大师们的身上体会到深刻独到的思想,以丰富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品位,指导学生做“读书卡片”积累语言,指导学生学着从重点内容的重复处、矛盾处、对比处、详略处质疑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让他们真正地走入课文与作者进行对话,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阅读指导中锻炼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自主甄别材料、择优选读的能力。同时,教师在指导阅读中还要倍加珍视和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适时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他们去感受、去体验,使阅读能力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
四、交流阅读体会,学生共同进步
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交流阅读感想或复述故事,学生和学生之间互教互学,资源共享,能减轻学生阅读的孤独感,合作性的交互阅读情境,营造了民主、宽松、和谐的气氛,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自尊和归属的欲望,有利于形成积极的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激发起阅读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提高阅读能力增添动力。如学习《成语故事》时,可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故事书、词典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阅读,在交流中学会思考,在交流中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
五、读写结合,让学生学会读书
学生在积累起大量的语言和素材后,就会生发出对生活的情感,要把自己对生活的喜、爱、忧、愁自发地表达出来,他们就会以记日记、随笔等方式来抒发自己的爱与憎。因此,开展有效阅读要让“读”与“练”相结合,让学生真正积累语言,感悟内化语言,迁移运用语言。如学习《给家乡孩子的信》时,我们应引导学生用心地读课文,感受巴金爷爷的良苦用心,把那些印象最深刻或者最受感动的语言用笔画出,然后,试着给老师或家长写一封感谢信,用情感体验书信的格式。通过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达到以读为本,读练相融,反映生活、表达生活的最高目标。
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也是最根本的办法,它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过程,而且也是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充分考虑到阅读的目的、阅读材料的难度、阅读时间以及小学生的性格特征来选择阅读策略,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就会逐渐成为小学生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吴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读与写杂志,2008.8
2.李俐心,王智丽.小学语文于都教学的最优化策略[J].黑榕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1
3.黄少华.也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07.5
活动主题:菁菁校园好读书,经典图书我推荐
活动时间:四月份
参加人员:学校部分领导、部分教师、全体学生
活动内容与过程:
(一)活动准备
(1)召开支部会议,明确各党员工作任务,成立活动工作小组。(4月1日)
联系校园BBS“奇文共赏”版版主,沟通在该板块设立讨论帖子事宜。(4月6日前)
(3)联系学校图书馆,沟通合作意向。(4月6日前)
(4)开通活动博客。(已开通)
(5)拟写活动倡议(三式)、制作宣传海报。(4月7日前)
(6)通过多方了解,确定参加活动的教师。(4月7日前)
(二)活动实施:
1、宣传
(1)在校园里悬挂两条横幅
菁菁校园好读书,经典图书我推荐
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 (备选)
精读一本好书,点亮一盏心灯 (备选)
(2)在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宿舍区张贴活动海报
2、活动实施
(1)收集关于读书的资料,在班级形势任务课或班会课上进行具体活动宣讲,并下发图书推荐卡片。
由各专业学生党员收集本专业学生的图书推荐卡,并进行整理统计,按照不同类别把同学们推荐的书目进行整理,评选出各类别图书中较受欢迎的书目,将相关材料上报。(4月21日前完成)
请学校领导和专业教师推荐他们认为对自己有重要影响或是对学生发展有重要意义的书目。(4月21日前完成)
在校园BBS上开设帖子,面向全校同学征集意见及开展讨论。
(5)在食堂门口设立宣传台,接受学生现场推荐。(4月14日)
(7)根据领导、教师和学生的推荐情况,汇总材料、整理数据,形成文本资料。
3、成果推介
(1)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出一期专题简报,下发全校各个专业,以供参考。
(2)在学校网站、校园BBS、支部博客推荐优秀图书。
(3)在活动主题博客上陆续刊登同学的推荐卡片。
(三)后期工作
各专业班级根据本班同学的参与情况,采用多种形式在班内充分交流活动成果,增进同学交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学期末进行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