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语文教学课件

小学语文教学课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语文教学课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语文教学课件

小学语文教学课件范文第1篇

一、如何制作小学语文多媒体课件

什么是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教学设计,基于超文本结构的呈现方式,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程软件。多媒体课件是适合现代课堂教学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多媒体课件的特点有哪些?多媒体课件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几点:丰富的表现力。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复杂的知识,以生动的内容、逼真的图像、动听的声音等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良好的共享性。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共享,并借助高速传递的网络手段,把小学语文课堂转变成一个丰富多彩的殿堂,让学生在知识的世界中遨游;媒体的互补性。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使得各种媒体的优势相互补充,使知识内容的表达更加充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处理好教师、学生和多媒体课件之间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翁,只有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才能真正让学生接受、理解所学的知识;多媒体课件是学习的媒介,它具有指引学生学习的作用;教师是课件的制作者和课程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需要先吃透教材的内容,理顺教学内容的内部逻辑关系,从而在制作课件和课堂教学时找出重点,突出难点。

二、如何利用多媒体构建小学语文课堂

运用多媒体手段,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水平。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一定的比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的板块。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转变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学习效率。比如,在教授《奇异的琥珀》一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出示琥珀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琥珀的好奇之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传统课堂中的口语交际训练,主要是通过黑板和粉笔进行的。而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真实具体的学习情境和生活情境,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般地处于特定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真切的感受和表达的欲望,积极主动地进行交流讨论。比如,在“文明在我身边”的主题班会上,教师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讲文明、树新风的情景,向学生展示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和现象,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和总结。

强化课前演讲,提高语文写作能力。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把握住写作的基本要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前一分钟演讲”活动。在“课前一分钟演讲”活动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特定的场景,提高演讲活动的效果。这既能锻炼学生的胆量,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三、基于多媒体课件的小学语文课堂构建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课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高效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探索,“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主旨,为达到这个最终目的,各种现代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运而生,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然而,我从参加诸多的教学研究活动中发现,一些所谓的“新课堂”却明显地带有师生剧本化表演,而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方面上仍然收效不高,课堂教学高效性将是未来一段时期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达到高效教学呢?

1优化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就想探究其奥秘,就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在课一开始,最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就是创设情境导入。上好语文课,课堂设计是关键。创设情境导入的设计更是至关重要。语文的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好的导入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如: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导入时课件演示风光秀丽的视频片段,配以《我想去桂林》等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感到桂林山水真美呀,产生“我能去那旅游或者长期居住该多好呀”的想法。并设问:你去过桂林吗?你想在桂林工作吗?让学生通过画面感知桂林山水的美丽,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2优化课堂主体意识,营造自主学习型课堂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潜能;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他们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而教师的角色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应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提供了一些丰富的素材后,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大量的自主探索。同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如自己独立学习,也可以与他人合作,与老师交流等等。我认为:我们的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上应要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读”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预习、尝试、操作、探索、归纳等。努力做到“三让三不”: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教师不代替;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讲的,教师不讲。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例如:讲授《桂林山水》一文,通过让学生的一再阅读、朗读,让学生归纳出桂林的山的三个特点:奇、秀、险;桂林的水也有三个特点:清、静、绿。并提示作者运用了“抓住特征,分步描写”的写作方法,学生通过这一学法的指导,最后掌握描写自然景观的方法,要抓住它的特征分层、分段叙述。对于标点、字、词、句、段、篇的学法指导,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来得出结论,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优化创设问题,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问题才会去思考,思维总是指向解决某项任务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即培养质疑问难能力。那么,如何使学生学会质疑问难,从而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认为这需要教师的一个引导过程。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钻研和掌握,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提出几个“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并且带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去思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一般是通过高质量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我在让学生阅读课文一遍后,试图能让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最后我确定了把“为什么课文的名字叫做鸟的天堂?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每次所见有什么不同?”作为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最后通过努力解决了这些问题,从而形成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教学模式。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师也体味到了突破难点后的兴奋,教与学达成了默契,形成了合力。

4启发学生大胆思维,激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学生的课堂思维是教学的主线,创新能力的发展是以大胆思维作为基础的。许多科学家的伟大发明都是经过大胆的假设,经过严密的论证而获得成功的。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就是典型例子。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翅膀,大胆思维。表现好的予以及时的激励,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燃起来。如在教学《鸟的天堂》时,讲到“现在是枝叶繁茂的时节……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的时候,我给学生提出了“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树叶有生命吗?”并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小学语文教学课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技术教学融合

一、小学语文教学融合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

1.激发学习兴趣

受小学阶段学生好奇心强烈的影响,普遍对于新鲜事物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而俗语有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技术普及至各个领域的大背景下,一部分小学生对于计算机操作兴趣浓厚,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及计算机理论知识,对于兼顾多样化、形象化、趣味性及直观性的计算机信息学习兴趣十足,而小学语文教师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创造虚拟形象的教学情境,促使原本静态枯燥抽象的文字向动态化、有趣及形象的信息转变,能充分调动学生各项感官共同参与学习过程,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形成浓厚的求知欲望。

2.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阶段学生思维往往以形象思维为主体,深受缺少生活经验的限制,无法理解抽象文字的深意,如口头语言及书面语言等。而小学语文以语文文字讲授为教学重点内容,造成单一性课堂讲授教学法无法真正意义上提高其教学质量,客观上要求语文教师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摆脱小学生生理层面及生活层面的局限。同时,多媒体技术所提供的信息表现形式及所构建的虚拟教学情境,能赋予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一丝趣味性、生动性及直观性,真正意义上做到真实模拟课文中场景,不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能帮助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所学内容。

3.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主要通过于既定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供人机交互多媒体课件满足学生渴求大量学习信息的需求,生动形象的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最为直观的视觉享受及最大容量的学习资源,不止能最大程度上拓展学生知识面及学习视野,更能帮助学生于最短时间内接触大量信息,大大缩短学生理解语文知识及掌握语文知识的时间。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实现高效率、多信息及大容量的目标。同时,多媒体技术运用一定程度上减少语文教师于课堂教学中板书时间及讲解时间,为学生自主发展及自主思考提供更多时间及余地,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4.强化实际联系

通常情况下,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间关系密切,大量纪实性诗歌、散文及文章多多少少涉及现实情境描写,而应用多媒体能轻松创设出文章中写作已经或虚拟全面展示课文中真实场景,不再需要利用语言表述进行自我想象,帮助学生切身体会写作内涵及写作主旨,有利于快速理解课文内容,真正意义上形成强有力的语文学习动机。如以古诗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学生难以仅仅通过教师语言表述想象出诗句所描绘的景色,而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视频、课件或动画能向学生生动完整呈现壮美的塞外风光营造出雄浑的意境,帮助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诗句的含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融合多媒体技术的要点

1.基于现实条件

一般说来,小学语文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必须以现实条件为建立基础,不得脱离实际情况。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以学校现有的计算机设备为基础做到合理利用及有效设计,不断深入开发出兼顾实用性及经济性的教学课件,以达到有限的信息资源用于自身教学实践的目标。同时,全面了解学生特点分析其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学习风格、认知特征及生理特征选择适宜的信息表现形式及多媒体设备,确保教学课件实用性,如以小学四年级语文《三顾茅庐》为例,教师指导学生通读全文后,保留阅读空间于适当时机插入多媒体课件,能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个人感悟深化教学印象。

2.把握适用尺度

多媒体技术自身优势相对明显,能持续优化原有的课堂教学流程,属于新型教学手段的典型代表,但是如何将其应用于实践领域充分发挥其教学工具的作用,是教师所面临的主要挑战。由此可见,严格把握多媒体技术的适用范围及适用时机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同时,多媒体技术滥用问题相对严峻,促使教育部门将是否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视为评估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一旦过犹不及则直接影响语文教学质量阻碍其教学进度。如以小学四年级语文《泉城》为例,教师指导学生通读全文后,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济南四大名泉相关视频导入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对济南泉水形成初步的认知,有利于激发其学习热情。

小学语文教学课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

G623.2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现代化、个性化教学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坚持被动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角。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小学语文教学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积极采用现代化、个性化教学模式,以新颖的方式吸引学生。如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软件制作丰富的教学课件、引入有感情朗诵、创设教学情境等,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方案,实现现代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高效应用。

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相关的语文教学意境,结合相关的图片、视频、短片、音乐等多方面教学资源,吸引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正处于儿童阶段,对一些图片、短片等兴趣较浓,很容易融入课堂氛围中,调动积极主动性,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作为辅助教学的多媒体技术,可以综合多方的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小学生的背景资料,拓展知识视野,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二、应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学习,加深理解和记忆

小学阶段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大约在十岁左右,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没有发育成熟,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而且小学生的社会经验有限,知识、阅历少,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容易产生疲倦,理解能力有限。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单纯地用语言文字来讲解,学生的形象思维受到限制,可能无法理解所讲授的内容,导致学生出现似懂非懂、囫囵吞枣的现象,学习效率自然不高。这时候教师灵活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其优势就非常明显:一方面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形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延长学生的有效注意时间;另一方面,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直观的形象,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对教学内容加深理解和记忆。比如,讲授《观潮》时,学生通过文章的文字描写可以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磅礴气势,但是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观赏过钱塘江大潮,对其中的细节描写无法感同身受,甚至无法理解,也就不能在心理上产生共鸣。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视频影像,将钱塘江潮涨潮落的壮丽景观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顿时有了身临其境之感,对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有了直观的理解和感受,在丰富的视觉形象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就建立了形象思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与记忆。

三、小学语文使用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1..本末倒置,忽视基本教学手段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多媒体技术只是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只能充当教师的教学助手。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本末倒置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过度使用多媒体教学,忽视基本教学手段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教师认为粉笔字写的不好,就将板书全部用多媒体代替;有些教师觉得朗读能力一般,就改用多媒体设备播送。粉笔字和朗读能力都属于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通过粉笔字板书提纲,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脉络的理解;通过朗读,师生可以将自己的情感投入进课文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所以教师必须分清主次,明确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地位,不能将语文课上成信息技术课。

2.不合时宜,多媒体应用不恰当

现在的小学教室基本上都配置了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电视等,教学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固然可喜,可因此硬性要求教师每堂课都必须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些不合时宜。其实有部分简单课文,只要教师用板书和口授即可以达到教学要求,如果硬性要求教师所有课程都必须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那教师必花费大量的备课时间去准备多媒体课件,沦为了信息化教育的奴隶,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件字数不能太多,也不能使用太多的图片,动画等媒体元素,防止过度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起到反效果。

四、相关对策建议

1.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教育

很多语文教师认为会使用多媒体设备制作相关课件,但他们对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时机是否恰当却一知半解,所以有必要对教师进行不断的信息技术培训。

第一,加强基本理论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不断寻找更加适合课堂多媒体教学的相关素材和资源;

第二,定期组织教师互相观摩多媒体课堂教学,定期互相评价;

第三,做好教学反思,在每堂课结束后记录下不足之处并及时总结修改课件。

2.优化多媒体和传统教学媒体之间的关系

黑板、粉P、教科书作为传统教学媒体的老三样,依然在现代化教育的大潮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多媒体教学虽然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但毕竟是辅助教学方式,课堂中起主导作用的依然是教师。教师应因地制宜,按照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式,切勿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在两者效能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成本低,时间少的教学方式。

多媒体辅助手段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摆脱传统的教学弊端与缺陷,通过更为直观和形象的视频和图片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但是,多媒体辅助手段毕竟属于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是新课改环境下教学方式创新的重要标志。小学语文教师在利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一些应用与实践误区(比如:重视教学方法,轻视教学目的;课程设计不恰当,减弱多媒体功能),真正让智能化的多媒体辅助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课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新教育语文课堂教学 创新型人才

语文要加强创新素质教育,首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当今,从信息社会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掌握、分析、运用、传递信息的综合能力。为了使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针对传统语文教学“少满差费”的弊端,我认为语文教学中应进行了下述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鼓励学生大胆幻想,以幻想目标激励学生,然后启发学生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架设通向幻想目标的桥梁。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科学的每一项巨大的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对事物的未来大胆地幻想是创新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史上的许多事物的过去和今天都表明,“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未来大胆进行幻想,并以此幻想目标为导向,激励学生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寻找各种将幻想目标化为现实的途径,从而增进创新技能。例如在教《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结尾有这样一句话:“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概括了荡舟漓江的情景,内涵丰富。这时教师可抓住词句,引导学生想象:桂林山水景色如何?人们荡舟漓江去 是怎样的感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描述游览的情景。有时,教师要善于利用“空白点”,引发学生“补想”,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

展开想象的方法方式很多,还可以抓住结尾,引导续想。有些课文的结尾犹尽而意未了,余音不绝,耐人寻味。教师可抓住结尾循着文路展开合理想象。或是抓住课文“假想”成分,引导推想。有些课文的体裁是科学小品文,蕴含着创造思维培养的许多因素和良机,教者可根据体裁特点,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展开科学而合理的推理。小学语文课本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好课文,蕴含着培养创新能力的因索和良机,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因素,把握培养良机,引导主体参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激发创造兴趣,鼓励创新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没有学习的愿望,那么我们的全部计划、探索都会落空。没有求知欲,就没有学校。因此,他向全体教师建议,珍惜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的火花。要使学习具有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鲜艳色彩,成为孩子们深感兴趣又富有吸引力的事情。增强孩子的信心,使他们获得取得成功的鼓舞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启发性原则,提问设疑,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思维,使之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欲望。

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一灌到底的方法,让学生睁大眼睛发现,发现好的词语、好的修辞、好的句子、好的描写,每一个发现都是学生自己的收获。特别是对语文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更多关注些,尊重他们的人格,激励其上进,尽量捕捉其“闪光点”,给予激励表扬,使之振作精神,树立信心,学生从细微处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这样学生心情舒畅,课堂上学生敢于大胆开口,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师生在教学中产生和谐的共鸣,增进了相互的情感交流,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求异法,旨在创新

“求异”法是在分析解决问题时不拘于一般的原则和方法,不满足已知的结论,而运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标新立异的提出自己新见解的一种方法。教学中,运用“求异”法,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因此,教学不应求同过多,而应尽量引导学生用发散的眼光,多方位的审视文章的立意、题材、结构和语言,尽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体味,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强调在课堂中进行多元化思维训练,多元化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思维形式,鼓励学生针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别人的见解,各抒己见。例如在教《司马光》时,有位教师设了这样一个问题:“除了这种方法,你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吗?”这个问题激起了同学们好奇心,大家七嘴八舌,积极讲自己独特的见解,把整节课的气氛推向。另外,还要正确引导学生逆向思维,一些小学生由于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常常“人云亦云”,不能也不敢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新见解,为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的进行探索,树立新思维,创立新形象,在思考问题时,不仅可以从正面去思考,也可以从反面去设想。

四、积极开展语文活动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