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国传统艺术作文

中国传统艺术作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国传统艺术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国传统艺术作文

中国传统艺术作文范文第1篇

我两个弟弟的孩子都是我家乡一所重点中学比较不错的学生。每当在电话里问及他们的考试成绩时,弟弟们都会告诉我说,这两个孩子数理化乃至英语都学得不错,惟独语文让他们特别头痛,尤其是害怕写作文。尽管两个孩子都非常喜欢看书,而且读过不少文学作品,如古典文学中的《三国》、《水浒》、《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名着,以及外国的《堂吉诃德》、《包法利夫人》等,并且坚持期期都在看《读者》杂志。由于远在千里之外,我总是搞不清他们学不好语文甚至害怕语文的症结究竟在哪里?

我家孩子也是一名初中生。从周五晚上到周六整整一个白天,他都关着门在房间里写作文,直到天黑也不出来。我推开门问他:“你的作文究竟要磨磨蹭蹭写多久?”只见孩子在那里望着天花板发呆,眼里噙着泪水,一肚子的委屈。我说:“你把你的语文书给我看看,我不相信写作文究竟有多难。”打开他的那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看到了这样一段描述——

1.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影、电视和影碟机的普及,流行文化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绝对主流地位,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极大的冲击,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过去地方剧团非常普遍,现在纷纷关门或转向;过去的戏迷到处都是,现在越来越少了。联系你的家乡剧种,就此展开讨论:

中国传统戏曲,是去,是留?

中国传统戏曲如何摆脱困境,获得新生?

中国传统艺术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住宅景观; 中国传统园林; 造园理念 ;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住宅景观是现代城市居住环境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当代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同时也反映在对居住环境质量上的追求。本文将通过对住宅小区环境景观的研究,分析我国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当下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我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运用到现代住宅环境中,力求改善我国城市住宅环境的居住质量,营造出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宜居、舒适的生活空间,并且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中国现状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忽略地域性与城市文脉

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西方发达国家的景观设计风格也对我国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国人严重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自信心,总是误认为西方高贵典雅的巴洛克景观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房地产开发商只注重“经济利益最大化”,将景观设计作为一种促进销售的手段,为了满足人们崇洋的心理,将异域风格作为销售的卖点。我国当代著名的景观设计师俞孔坚先生曾说:“我们的景观设计应该尊重神,但是这里的神不是指宗教上的神,当然也包括这种神。这是人对土地、对地方的寄托,是生活的意义,是对地方的认同和归属。”

2、忽略设计的可识别性,盲目模仿,缺乏创新

目前,在国内的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当中,设计师设计出来的景观往往缺乏新意,具有雷同之感,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设计师过于崇洋、急功近利或者迫于房地产开发商的压力的原因。相互模仿套用设计形式,简单重复使用景观元素。促使小区毫无地域特色可言,缺乏可识别性。

3、强调视觉平面,忽视使用功能

住宅景观环境已经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是以天空为顶棚的户外起居空间。它不但美化了环境,而且大大的丰富了人们的居住生活,促进了社交活动。因此,住宅景观设计必须满足居住者对空间的要求。但现在很多开发商和设计师为了前期的宣传作用没有将住宅景观的使用价值和居住意义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把景观设计作为一种“美术作品”展示,过度强化了景观的展示性与视觉形式。

4、忽视自然的融入

对景观设计师而言生态设计不是一种奢侈,而是必须,人们渴望通过庭院来实现接触自然、融入自然的过程,并希望在最贴近自己的生活空间内实现自然化的空间,所以现代住宅小区的发展应该接近自然,与自然共生共融。

二、中国传统园林理念的解读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园林艺术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它又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同时也是融合其他文化艺术的场所。它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传统哲学、绘画、文学、建筑甚至茶酒文化的影响。他们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完善。作为世界古典园林三大体系之一的中国传统园林,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造园理论与实践经验。将传统园林的造园理念、布局方式、造景元素以及对意境的表达等运用的现代景观设计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中国传统园林在现代小区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1、“虽出人工,宛自天开”思想在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师法自然”是最基本的设计原则。无论是现实中的“自然”,还是人们心中的“桃花源”。东西方的园林风格都或多或少的受到“虽出人工,宛如天开”这一园林美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园林强调对自然的深刻认识,力求对自然加以提炼和抽象,在有限的空间中运用自然营造出新的景观和抒发意境,创造出诗情和画意。在现代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时,我们一定要将“师法自然、顺应自然”作为我们最基本的设计原则,将人们的生活融入到大自然中。

2、“意境”思想在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意境”是中国各种艺术形式所特有的审美范畴。有一种说法是这种审美情趣起源于佛教的影响。佛教思想认为“能知是智,所知是境,智来冥境,得玄即真。”就是说凭借人的智慧感悟到、认识到不同层次的景象。后来这种审美情趣被广泛借用到各种艺术形式中,演化出“意境”的概念。园林中所表现的意境也不仅仅是对大自然的风光美景的反映,而通过园林中的山水、植物、建筑等空间元素营造出精神环境,表现“景外之景”、“象外之象”,给人以思想感悟的环境。园林造景是人们在追求山水画意境之后,回归自然的另一种物质化的表现,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山水画意境追求的立体化延伸。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指出“文人造园如作文,讲究鲜明的立意,使情与景统一,意与象统一,形成意境。”由此可见园林的佳否,首先在于它是否有意境的表达,是否有深厚的主题思想以及深邃的艺术构思。

3、“曲径通幽”设计手法在现代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受到绘画最直接深刻的影响,传统的山水画理论是造园活动最原始的原理。因此园林从发展之初开始便带有浓厚的诗情画意。线条是中国画的造型基础,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园林中重要的造景元素。 “曲”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有着特殊的含意,它是区分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古典园林的重要标志。这“曲”与“藏”的设计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是完全受用的。当要将中国传统园林中“藏”意境感受融合到现代住宅小区中时,应该避免视线的直接通达,在景观设计中加入“分隔”的造景元素。比如小品、景墙、绿篱、丛林等,通过这些景观元素产生视觉阻挡,使得使用者不能轻易地看到景观的全貌,增强空间的层次,从而达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观意境。

4、“虚实生意”设计手法现代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虚实是在中国传统园林中通用的设计手法。中国传统园林中不论是大小,不论地形的起伏,虚实的设计手法都能切实地得到体现。

虚实一对相生的概念,虚可以解释为“无”,实则是“有”。虚实的表现方式丰富多样,“藏”为虚,“露”为实;“疏”为虚,“密”为实;“浅”为虚,“深”为实。《浮生六记》中也有关于虚实的描述:园林的妙处不仅在迂回曲折,而且还表现在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羲或露,或深或浅。虚实还可以通过园林中的各种景观元素表现出来:山对于水而言,山是实,水是虚;就山本身而论,凸的部分是实,凹的部分是虚;就建筑而言,粉墙是实,门窗孔洞、廊等是虚。然而虚实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所以虚实的设计手法对现代景观设计颇有影响。

四、结语

一个住宅小区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就像一个人不能没有思想一样。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住宅景观也必定是未来中国住宅景观的发展方向之一。中国古典园林是古代中国人对理想生活环境的追求与实践,其中所蕴含的悠久历史和精湛的造园技巧都是我们不断学习研究的源泉。本文摒弃原先现代中式景观只是一味模仿传统园林形式的设计手法,从传统园林的设计内涵以及传统园林形式背后所营造的空间感受出发,结合时代精神的演变与现代人的审美变化,旨在探索出一条即具有时代精神又饱含传统韵味的现代住宅景观设计新途径。

参考文献

[1]马涛.居住环境景观设计[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中国传统艺术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作文;素材积累;文化底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化作文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要想写好此类作文,首先自身应该具备强烈的文化意识,要学会用文化的眼光去审视话题。看炊烟,应该想到炊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意象,看黄昏,应能感觉千古黄昏承载了太多文化的沧桑;看雨要能感受到古典的雨像飘飘落落的花瓣芳菲着时空,芳菲着写作的生命。在文化的视野里,一切都是美丽的过程,美丽的绽放,美丽的积淀。文化意识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文化积累,需要不断增强个人的文化素质,才能培养出一流的文化眼光。

那么,具备了文化意识,又如何积累文化作文素材呢?

文化作文更多的是通过与历史文化的沟通来体认和表述个人对世界对生命的看法。它的“载体”是传统文化。因此,了解传统文化、熟悉传统文化、运用传统文化是写作文化作文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如何了解文化长河的发源、走向、成长、辉煌与曲折、断裂;如何了解文化波涛中动人的浪花,美丽的细节,用它们阳光般灿烂的语言作为考场作文或文学创作的优秀文化基因,用它们的光芒照亮读者的眼睛。传统是“某一地域的人群”的“精神主宰”。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周易”文化为中心发展出来的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等文化的总汇。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道释儒三教为中心的十多种文化”,它们现在仍影响深远,比如,道家、法家等百家思想;传统医学、传统戏剧、巫术等民间文化;书法、山水画等传统艺术;诗词歌赋小说等传统文学;以儒家仁义为核心的主流文化;甚至,起源于外域的佛教本土化后为核心的宗教文化;比如以民族或地域为特征的住宅、服饰、节日等组成的民俗文化;以权利集中,皇权至上为核心的政治文化以及伦理文化、饮食文化、姓氏文化、风水文化、养生文化等等。

文化作文的写作不要求我们啃故纸堆,不要求面面俱到。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整体了解就行,重点是在诗词歌赋小说等传统文学和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细节方面。这才是文化作文写作最重要和最有意义的载体。

首先我们先了解传统文化符号,看看自然界那些花草树木、日月风云有着怎样的文化指向,这些文化符号就是意象。意象是文化的浓缩。一滴露,一茎草,一弯月,一段风,都蕴含着文化或文学的内涵。读懂意象,文化才明明白白袒露心灵。 梅、兰、竹、菊隐含着君子的美德,美丽的明月却寄托着思乡之情,柔情万千的柳牵着离人的愁,轻盈的燕子滑翔在春天与爱情的天空。世间万物被古代文人捆绑着厚厚的一层情,让后人也在其中挣扎。梧桐细雨,草木摇落,蝉鸣高远,杜鹃啼血,猿猴哀啸,松柏傲霜,鸿雁传书,红豆相思……全部进行了文化“打包”,没有意象“解压”,是无法释放其中的深刻内涵的。所以要积累文化作文的素材,首先掌握文化的符号:意象。

中国是诗的王国,从《诗经》开始,几千年历史由诗歌堆积而成,仅唐诗就达到九万多首。那么怎样才能最有效地积累和理解诗词,便于高效地引用和化用呢?一般说来最有效的是对诗词文化进行分类积累,记住诗句和诗人,如果同时还能记住作品名称当然更好。不过大体了解诗人作品风格、思想性格、人生追求等情况,对理解、背记和写作运用都有很大帮助。阅读背诵诗句时要有意识地运用诗词意象的有关知识,赏析重要名句意境,个性地运用和表达这些名句潜在的亮点。

另外,历史文化名人也是文化作文素材积累的重点。历史文化名人的重要事迹或相关轶事,主要作品内容、风格,表现其精神品质和艺术品位的名句等等,在文化作文的写作中经常综合运用,因此对历史文化名人的掌握显得相当重要。一般说来要掌握他们的“生平简介”、“相关事迹”、“主要作品”、“重要名句”以及“名人评价”。对历史文化名人有了全方位了解,写作时可随意剪裁取舍,很快就会写出满意的文章。

中国传统艺术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老虎鞋;民间布艺;女红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2-0092-02

老虎鞋作为民间布艺的一种,在中国传统工艺中颇具特色。像许多民间艺术一样,由于地域文化的特性,不同地区的老虎鞋有着各自的特色,例如河南濮阳老虎鞋、山东临沂老虎鞋和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盐城老虎鞋就有着十分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但是无论是哪里的老虎鞋,它们都具有几乎相同的功能特征。

一、老虎鞋的生活功能

老虎鞋不是为艺术而艺术,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是“生产者的艺术”。 也就是说,民间艺术家们在“创作”的时候,有时虽不是从艺术角度出发,只是与现实生活密切贴近,但手中的作品却有了艺术价值。这表明民间美术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实用形态的文化创造,与纯粹的精神审美性艺术还有较大的差异,从而也决定了民间美术的实用生活功能是民间美术功能的一个方面。①

鞋帽的制作是女红艺术的一种。从很早以前一直到近代,中国的鞋帽都是家庭妇女手工制作的,后来虽然有了鞋店、帽店,但真正买鞋的人仍然是少数。在广大农村,鞋帽特别是儿童的帽子,还是自己做。一个家庭妇女为家庭成员所做的鞋子的数量是相当惊人的。②中国远古时代是农耕社会,在长达2000年的封建社会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直占据着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长期以来靠天吃饭,男耕女织。女红是衡量女子品行的标准之一,汉代乐府诗《孔雀东南飞》记载妇女“十三学织布、十四能断机”。

在老虎鞋创造活动中,实用生活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而其他的功能,如审美功能、文化功能则又充实了实用功能。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文明更进步了,马斯洛的需要的多层次论有了变化发展,促使人民生产出更丰富多样的实用物来适应生存的需要。从古代至今,老虎鞋经历了历代手艺人的加工创造,有了搭扣,有了鞋拔(虎尾),小孩子穿在脚上更加舒适,走起路来也更加稳健,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进一步要求,也很大程度地体现出审美功能和民俗文化功能。

二、老虎鞋的审美功能

马克思在论述“异化劳动”时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物体。”③由此可见,人类摆脱了造物的纯粹性的第一需要,在首先追求实用的基础上,依照民间的审美尺度进行造物。

老虎鞋是实用与审美结合的产物,它的审美功能有着突出的特征,很多情况下与实用功能完美协调。比如老虎鞋后面的鞋拔子,它首先满足了实用的功能,在小孩子穿鞋子的时候起到帮助的作用,在前面虎头的映衬下,这种在鞋子后面跷着的小巧尾巴似乎是一种符合视觉规律的富有美感的形式。

老虎鞋的审美功能也体现在它的精神性功用上,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封建社会,天灾、饥饿、疾病、虫害侵袭着人们,为了达到护生的目的,人们开始借助于生灵的力量,他们认为虎是英勇、刚健、正义、威严的象征,而且在端午时节,虎可以保护孩子免受毒虫的侵害,可以保护孩子健康的成长。老虎鞋这种精神性的实用意义转化为以审美功能为目的,促使民间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也以审美为主要心理。

另外,老虎鞋不仅有愉悦人们身心的作用,而且还能开启人们的想象,使人获得更深刻、更强烈的审美体验和感受。同样,在创造、欣赏老虎鞋的过程中,母亲们会联想到小老虎的那种强壮、威武、勇猛、可爱的形象,会联想到自己的孩子会在老虎的庇护下茁壮成长,也像小老虎一样健壮、可爱。这样的审美体验、审美感受会使辛劳的母亲忘却劳累和艰辛,精神上获得美的享受。恩格斯在论述德国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时说:“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农民在繁重的劳动之余,傍晚回到家里消遣解闷,振奋精神,得到慰藉,使他忘却劳累,把他那块贫瘠的田地变成芳香馥郁的花园。”④人们在欣赏虎鞋的时候,获得了感性直观的审美愉悦,而且也有虎镇百毒、保护孩子健康成长的更深的精神内涵。

三、老虎鞋的文化功能

老虎鞋是一种艺术品,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民俗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理解,它主要产生于民间,由下层民众创造,人人传习。197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亚洲口头传统文化研究会议上提出了民俗的分类,包括四个大的门类,其中之一的物质文化传统包括了艺术品、工具、建筑、手工艺品、服饰、食物以及木偶、剪纸等。⑤ 目前来看,物质文化传统的研究与民间美术内容的研究基本相同。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驱疫辟恶的节日。端午辟五毒的俗仪也很多。人们多认为,端午节时毒虫滋生,所以,要让小孩穿五毒背心、五毒鞋等。喜爱戏剧的西太后,还命人在宫中编演屈原故事的历史剧,并命宫眷们都穿上虎头鞋,其场景相当有趣。⑥

老虎鞋作为端午节中的驱疫辟恶的民间工艺品,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也与民间的传统虎文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古代端午节,也就是恶月来临的时候,由于生产力低下,为了护生,渐渐产生了在端午节时让孩子穿老虎鞋的习俗,人们期待借助老虎的力量镇住百毒,保佑小孩子健康成长。

老虎鞋同时也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女红文化的反映。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以农立国,男耕女织是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社会模式。在这种社会模式下,产生了灿烂的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女红文化便是其中一种。

女红也就是女功,或称女工,中国古代文献中所记甚多。《礼记・郊特牲》篇:“ 黼黻文绣之美,疏布之尚,反女工之始也。”《墨子・辞过》篇:“女工作文采,男工做刻镂,以为身服。”

中国女红主要分为纺织、浆染、缝纫、刺绣、鞋帽、编结、剪花、面花、玩具九大类,老虎鞋属于其中的鞋帽类。在这些中国女红作品中,无一不包含母亲的无限深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从这首诗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的妇德、尊老爱幼这些伦理礼教的观念。

文化是一个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方面的复合体,女红具备物质与技术、伦理与社群、精神与表达文化三要素。女红文化是社会伦理礼教主流价值观念的承载体。将中国的女红标以文化称“女红文化”,是将其视为一种民族文化的普遍现象。女红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民间本原文化研究的核心。⑦

由此可见,老虎鞋虽然只是中国传统民间布艺中的一个并不显赫的物种,但同样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注释]

①③④⑤邓福星主编,唐家路、潘鲁生著:《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②汉声编辑室:《中国女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传统艺术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紫砂壶;传统文化

1 紫砂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一把紫砂壶,不仅是一件饮茶的器皿,它在融入中国原始制陶技术、商周青铜工艺、唐宋书法绘画、明代家具线条的同时,还糅合了舞蹈、诗词、色彩、服饰、雕塑、篆刻、造型等多种艺术形式和文化元素,把中华文化的诸多奥妙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凝聚着民俗文化的愿景与期盼,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它是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的直观体现。壶色紫而不姹、红而不嫣,它与中庸之道一脉相承;壶型素面素心、内外兼修,具有“茶禅一味,壶佛一体”的淡定;壶韵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它是返朴归真的生动体现。

它与古老的阴阳五行实现了绝妙的契合,任何一把紫砂壶都有阴的象征、阳的符号,其原料五行相杂,其颜色五彩缤纷,金木水火土的寓意贯于其中。把这阴阳五行的结晶捧在手上、揣在怀里,就等于是手捧着万物根本,胸怀着大千世界。融汇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紫砂壶,就像一幅幅多彩的画卷,令人拍案叫绝。它集哲学思想、自然韵律、人文精神于一身,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紫砂文化,并随着雅士的赞咏、茶香的远飘“茗壶奔走天下半”。

2 跨越六百年的紫砂艺术

宜兴紫砂壶始于北宋,兴于明代,至明代万历年间发展成熟。明末清初,名家名壶辈出,紫砂工艺空前繁荣,直至现代宜兴紫砂到达鼎盛时期,迄今已有600年以上的历史。

最早的紫砂造壶高手当推明朝正德年间的供春。他模仿银杏树所做的“树瘿壶”,把紫砂壶从粗糙的手工业品升华为工艺美术的创作,其造型新颖、温雅天然,得到当时社会名流、雅士们的认同赞赏,称其为“供春壶”,有“供春之壶,胜于金玉”的美称。“供春壶”的诞生是紫砂壶艺由稚嫩走向成熟,从敝陋走向高雅的转折点,供春也因此被后人誉为“陶壶鼻祖”。

随着壶艺名家与文人雅士共襄盛举,紫砂壶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而得以升华,从单纯的实用器皿衍生出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清朝道光年间,“西泠八家”之一的书画大家陈鸿寿以其卓越的艺术想象设计出紫砂珍品——共有十八种壶式的“曼生壶”,每把“曼生壶”都是一件造型艺术与诗书艺术的结合体,开创了一代文丽工雅的壶艺风格,成为文人参与紫砂壶设计的一大典范。

紫砂壶的风格自“曼生壶”起发生巨大的转变,集书法、绘画、诗文、浮雕、篆刻等诸多技艺于一体,文人壶风大盛,“名士名匠,相得益彰”的韵味将紫砂创作带入更高的境界,形象地给予了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紫砂壶由此从日用茶具的代称渐渐升华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迈入了中华高雅艺术的殿堂。

近千年来,宜兴紫砂经过发展、升华,以其独特的原料材质、精湛的手工技艺、古朴的自然色泽和千姿百态的造型艺术,在工艺美术苑林中独树一帜,经久不衰。紫砂作为宜兴独有的制作技艺,2006年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正积极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兴正是凭借着这一把“世间茶具之首”的紫砂壶闻名于世,无论时代兴衰、王朝变更,壶中沸水依然滚,茶里言语扑面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