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学生写景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推开窗户教语文,让课堂荡漾着生活的气息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生活认识肤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给孩子们创设一种情境,让孩子们在情境中学会观察、学会想象。
1.亲近大自然。为此,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的语文实践活动。我们来到桃花园、小溪边、柳树下,徜徉在散发着浓郁生活气息的春天中。春寒料峭的时候,我们就将柳枝养在教室里,我们每天都仔细观察柳枝的每一点变化,并且将自己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每逢下雨的时候,我们会让孩子去细心聆听雨的声音,去亲自品尝雨的滋味,深深呼吸雨后的空气。我们在班里设置“生物观察角”,养孩子们感兴趣的蚕、小乌龟、小金鱼、小龙虾和泥鳅等。这样孩子们在室内就可以领略花红柳绿,鱼虾嬉戏。
2.感受亲情。引导学生去爱别人,去悉心体会人间真情应该是我们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对此,我们开展了“爱有千千结”系列活动。“名字的故事”,让学生通过和父母交流,了解自己的名字的来历,从中体会父母对自己寄予的无限期望和浓浓的爱意。学生写到“我叫陈芊逸,芊,就是因为我是属牛,哪里有草哪里就有牛,这个字里面有一个草字头。还有一个词语叫“草木芊芊”,意思就是草木茂盛。逸,就是潇洒飘逸的意思。妈妈希望我一生丰衣足食,而且长的潇洒飘逸。所以才给我起这个名字。”
另外,我们还组织了“我为妈妈洗洗脚”“保护一个鸡蛋”“我是残疾人”等系列亲情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素材,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认识了亲情,有了情感的体验。
二、走出课堂学语文,让“探究”丰富情感的体验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中为学生提供想象的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走进大芦湖”这项活动,如果只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意志,看一片水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让学生全面了解大芦湖,激发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如何让学生了解湖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爱湖、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呢?为此,我们专门制作专题网站,让学生了解湖的过去,大芦湖给我们提供了优质的生活用水、引黄引来了投资项目、引黄改善了生态环境,雨滴莲叶、白鹭飞天,一片诗意的湿地景色,保持了原生态无污染的状态,“保护生态、依靠生态”已经成为当地村民致富的重要途径。而土地流转后的村民也通过在湿地里种植有机水稻、稻田养蟹等途径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有的学生曾在作文中这样写到:大芦湖,您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高青这片沃土上,您养育了淄博人,并且带动了淄博的经济发展,我为您骄傲,我为您自豪!
我们还让孩子回家为父母烧饭,感受做饭的艰辛,开展“小鬼当家”等活动。这些情感的体验、素材的积累自然而然地就成为写作的活水之源。
收获尽在阅读与活动中,活动中师生共同成长,活动中学生走出了课堂,活动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明显提高,学生的写作欲望得到有效激发。
三、让心灵捕捉生活素材,让妙笔佳作放异彩
生活是多彩的,孩提时代更是充满童真童趣,有时课堂上出现的一些小插曲,如果教师不及时记录就将淡成模糊的记忆,当时的情趣就无法再次体验。在一次次活动中学生不仅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的加深,还收获了更高的书写水平,这些收获带给师生一份收获的惊喜。
在我们组织的“徒步赴黄河”的拉练活动中,学生多角度、多感官进行了情感的体验。十几里的路程对于这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来说,是很好的磨练。有的同学因为听错了集合时间,而独自寻找队伍;有的同学因为体力不支,而掉了队,行走在别的班级队伍中……活动结束后,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抒发了自己的收获。《心儿飞了》《Les go》表达了出发前自己内心的喜悦与期待;《我爱母亲河》抒发了对黄河的热爱与依恋;《想说爱不容易》《坚强的毅力》表达了长途跋涉的劳累与艰辛;《寻宝大纪实》《一人历险记》《虚惊一场》写出了活动中的意外收获……这些生动且真实的习作,证实了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双捕捉精彩生活的火眼金睛。
从上边场景描写的定义就可以看出它对任何一部小说的重要性。它所起到的作用有很多方面,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场景描写的运用,使得原本“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小说创作,又回归于我们身边,触手可及,可闻可感。“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伴随着那一阵笑声传来的话语,我想很多人都印象深刻吧,每当读到这一句的时候,我眼前都会闪现出一些我熟悉的朋友的形象;抛开王熙凤的心机不说,她的这份泼辣真是让我感觉如在身畔,热气袭人!而随后一连串的亲人相见的场景描写,有虚有实有千呼万唤有似曾相识,如同把贾府以3D特效的形式,把粉墨登场的各色人物,活灵活现又可亲可感的投放于读者眼前身边,栩栩如生,明白易懂。
《石头记》手抄本收藏者之一的戚蓼生,曾经这样说过他读《红楼梦》的感受:“绛树两歌,一声在喉,一声在鼻;黄华二牍,左腕能楷,右腕能草,神乎技矣,吾未之见也。
今则两歌而不分乎喉鼻,二牍而无区乎左右,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此万万所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头记》一书”。
可以说,《红楼梦》是由大大小小的生活场景构成的,他正是运用了这些贴近我们生活的红楼画面,以小见大,反映了他所预见的社会兴衰变迁。还记得那些让我们经久不忘、脍炙人口的经典场景描写吗?王熙凤的大笑出场,宝黛的初次会面,元妃省亲的豪华阵势,大观园的建筑格局,黛玉葬花的落英缤纷,湘云醉眠的芍药相伴,苦绛珠焚诗稿魂归离恨天。
《三国演义》中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托起英雄人物的战火烽烟,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青梅煮酒论英雄;《水浒》则更善于写小的战斗画面,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那雪正下的紧啊!而今这些文学创作的内容,俱因为着场景描写的精彩,成为了老百姓津津乐道的生活画卷。
一、通过广泛阅读,开阔学生视野
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心中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因此,在进行写作训练之前,就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有目有地去博览群书,开阔写作视野,拓宽写作思路。
如:在教学“抓住特点,写好景物”前,我首先引导学生到图书馆、书店、网络去品读大量的写景文章,把最喜欢的文章或段落摘记下来,然后在课上进行交流。在这种有目的的“博览群书”中,学生既学到了很多优美、实用的词句,又感悟到了不同风格的体裁和文章巧妙的构思。
二、加强方法指导,掌握写作技巧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虽然感悟到了作者的一些写作技巧,但那只是浅显的、感性的,甚至是似懂非懂的。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充分的课前准备、精心的课上指导去“拔开云雾”,把学生朦胧的感性认识内化为清晰的理性理解。
如:在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写好景物”之初,我进行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在课上又精心的指导,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上课伊始,我播放美丽、壮观的瀑布视频,伴着瀑流轰响学生情不自禁地吟起叶圣陶的《瀑布》来,我借机出示《瀑布》一文,让学生细细品味,并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观察顺序来写瀑布的?”从而顺畅地导出写景技巧: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融入情感。通过这样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就会深刻地认识到要写好写景作文的方法。这样,学生模糊的认识渐渐明朗化,为他们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巧设趣味游戏,强化写作技巧
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明白了写景作文的三大技巧,但不等于已经完全掌握、运用了。为让学生写出的作文更形象、更出色,我根据课文的特点巧设游戏,加强学生的练笔,在练笔、交流、评价中掌握和运用技巧。
[关键词]作文讲评主动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039
在目前的作文教学中,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愈发严重,日常习作中应付作文的现象更加普遍。很多教师批改作业非常认真,把学生的每一处错别字、错误使用的标点符号、病句等内容都一一标注出来,在评语部分也一一罗列不足,对学生提出修改意见,希望学生能在下一次作文中避免这些缺点。这样的工作教师做得辛苦,而学生不见得就能体会这番心意。笔者认为初中生的作文应该注重批改和评讲。
一、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主要让他们先找出自己小组其他成员作文中的错别字、错误使用的标点、病句等最基本的错误。接着让他们找出本组成员作文中写得较为优美的句子和优秀的文章。最后,批改结束之后,按照他们的推荐,全班一起欣赏优美的文句。
这样评改作文,把一定的权利交给学生,提高他们的责任感,调动学生参与作文评改的积极性。他们在阅读、修改他人作文的过程中,发现别人的优点与不足,自己在写作中渐渐地扬长避短,在这样的相互切磋中逐步提高作文水平。此外,自己的作文得到同学的认可与赏识,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以欣赏性评价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
学生评改过的作文,教师可以再次集中批改,这主要是为了掌握学生作文情况,找出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练习的方向。教师在这一环节的批改中,主要任务就是根据学生的作文情况,给出合适的评价。很多教师在这一环节急于一一罗列学生作文中的不足,希望学生在下一次作文中,一下子把所有的缺点都能克服掉,很明显这是不现实的,并且也容易打击学生的写作热情。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写褒扬性的句子,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比如在苏教版七年级中有“说真话抒真情”的作文训练,学生在描写对母亲的热爱时,只要是真诚、自然的,就应该积极地予以肯定,如果结构上或者语言表达上不是那么完美,不要期望学生下次一定全部避免这些失误,而是鼓励他做出最大的进步。每一个中学生都是一个大孩子,他们需要成年人的关心与尊重,以满足他们的自尊心,肯定他们的自我价值,不要吝啬表扬与鼓励,不要吝啬作文上的分数,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进步,并且知道教师肯定了他的进步,能够鼓励学生更加积极认真地对待作文。
三、作文评讲切忌泛泛而谈
教师在评改完作文之后,对学生的作文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接下来就是评讲学生的作文,指出相应的不足,提出具体的评改意见。教师对学生作文的了解是整体的,但是在评讲学生作文的时候切忌泛泛而谈,应该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
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有些是具有普遍性的。比如苏教版七年级中有“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的作文训练,学生在描写景物的时候,普遍出现词语匮乏的现象,没有足够的词汇形容自己所看到的美景,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普遍指导积累词语的方法。有些问题是个别出现,又较为典型的,应该具体指出来,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作文评讲要有针对性,针对本次作文训练的目标设计评讲计划,而不是随意地想到哪些缺点就讲到哪,或者是普遍性地指导,让学生抓不住重点。比如这次作文的训练目标是“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那么教师在指导完学生写作的不足之后,作文方法指导就应该集中在如何观察景物,并写出景物的典型特点上,而不是泛泛而谈。如果一节作文评讲课既讲作文的结构布局,又讲写景状物的技巧,不但内容多而且杂乱,信息量过大,学生反而抓不住重点,不易掌握相应的写作技巧。这一次作文训练的是“观察并描写景物的特点”,就按照这一次作文训练的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相应的写作方法。每节作文评讲课解决一个作文重点目标,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可以有一个质的飞跃。
成惊涛
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对作文表现出来的兴趣不一:或积极性高涨,除课堂作文能及时完成外,还连篇累牍的交上自己的课外习作,要求老师给予批阅;或表现平平,完全停留在完成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上;或态度冷淡,学不学作文无所谓,写好写差一个样;或讳疾忌医,一遇作文课如见妖魔鬼怪,能躲则躲,能拖则拖。诸如此类,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屡见不鲜。试图从中小学生对作文教学的好恶表现方面探索原因,并就作文教学中必须采取的对策略陈管见。一、是否具有优质的作文起步教学,是儿童稚嫩、敏感、
纤弱心河里能否激起喜爱作文浪花的关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二三年级是起步作文的关键阶段。大部分农村小学,由于师资质量上的问题,不少教师对学生造句的辅导,不是通俗地解释某词的意思,在学生真正理解之后,再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行多角度训练,达到比较熟练运用的目的,而是在学生一知半解之时,就举出少得可怜的例句,替刚刚启动思维的学生套上一个箍,把知识局限在一个小圈圈内。当着根据一定的意思缀段或缀文时,教师所举例句上有的,学生有可能熟练运用,很快成段成文。而例句上无,缀段或缀文中所需要的,学生就会彷徨而不知所措。如无反复,就会加重一部分学生的心理负担,感到“作文”难,从作文起步阶段就开始产生逆反心理。正如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儿童感到学习困难,如果别人都能够接受的东西他不能接受,那就说明,他在童年时期没有从周围的人那里获得对于他的发展来说应当获得的东西。儿童正是在这个年龄期——从一岁到
七、八岁,变得头脑迟钝的。”因此,起步作文这一步抓不好,对学生以后的作文学习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二、丰富多彩的作文教学,是激发学生作文情趣的源泉,
而生硬平淡的作文教学,则是阻碍学生作文进步的丘陵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也在逐步变化。尤其是初中学生,学习兴趣开始分化,而且兴趣广泛又不稳定。他们表现出有时特别喜爱作文学科,或者某种与写作有关的活动,有时又特别喜爱另一门学科或另外一些活动。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数理化成绩冒尖,但语文成绩不佳,尤其是作文水平低劣,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全面性和合理性。
那么,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分化,除了心理发展的特点逐步变化的原因外,还有哪些原因呢?实践告诉我们,教师业务素质的强弱、教学是否生动有趣、组织教学的新颖程度等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因此,在这个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对于作文辅导的责任更为重大。其一,应采用多侧面的训练,拓宽学生学习写作的内涵,例如在记叙文训练中,可以分出写人训练、记事训练、写景训练、状物训练等。在写人训练中可以分出写人片断训练——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写人完篇训练——用综合方法写人、通过具体事件写人、把题材归类后从几个不同方面写人、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人、用对比方法写人等。在记事训练中也可以分出记事片断训练——场面描写、事件片断描写;记事完篇训练——单一事件描写、复杂事件描写等。在写景训练中又可以分出写景片断训练——抓住景物特征写环境的一角、按观察的方位或层次描写全景、固定观察点与景物的变化、移动观察点按移动的空间顺序写景、即景抒情与情景交融等;写景完篇训练——实景描写、虚景描写等。在状物训练中又可以进行静物的描写训练、动物的描写训练和借物抒情的训练。多侧面训练,可以避免写作教学过程的枯燥和空泛,使教学内容充实全面,使学生学来有其味难尽的感觉。其
二、采用生动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提高写作水平。诸如到野外春游,当场进行写景训练;课内进行限时口头作文比赛;教师引导。学生当堂进行作文构思或评讲辩论;布置对一个老师进行肖像描写;布置记当天的某一堂课;布置观察当天的哪一件事,并进行描写;布置学生间相互进行肖像、个性、表现的描述;指定学校或野外的专一景物,要求即景抒情;指定教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其他学生当场进行描写;布置对专一动物进行观察描写等。笔者曾运用以上这些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常常达到妙趣横生、寓教于乐而乐不可支的境地。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因此而长盛不衰。三、在学生生活实际的园地里,充分利用教材,强化课外
阅读,以培养想象力为助动力,才有可能获取作文教学的累累
硕果
学生感到苦恼的是作文,教师感到苦恼的是作文教学。作文是学生思想、生活、思维、语言的综合反映。为什么有些学生对作文畏之如虎?关键在教师身上。首先,作文教学必须局限在学生生活实际的园地里,要写学生所熟悉且有较深理解的东西。这样,学生作文才不会味同嚼蜡,无物可写。吕叔湘曾说过,命题作文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但这个命题又决定着学生写作的成功程度。题目出得不好,主要表现在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在无物可写时,只好抄书抄报。写作文无非是让学生把脑子里的东西组织起来,表达出来,如果出题强人所难,学生就会勉为其难。因此,写作教学中必须非常注意体察学生的生活,对他们所真正熟悉或者生活中肯定会出现的东西了如指掌,这样,才能掌握写作教学的主动权。
其次,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美感和吸引力,并通过强化课外阅读,来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自觉性。众所周知,一般的说来,教材就是范文,顾名思义,范文即典范之文。而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对时代背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总是津津乐道,分析来、分析去,学生最后仍然无动于衷,或者毫无收获,而在如何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等方面,则考虑甚少。另外,有的教师仅仅满足于课上对课文的教学,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不提倡、不组织,原因是怕影响课堂学习,这些同志把课外阅读与课堂语文、写作教学的关系对立起来了,忘记了教材学习、课外阅读是写作学习的宝贵源泉。我们难以想象,一个不爱读书的学生能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第
三、以培养想象力作为助动力,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方面。我们经常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干巴巴,枯燥乏味,这正是缺乏想象力的表现。想象力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特点。黑格尔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发明创造;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艺术;同样,没有想象力,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不可能有大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因为发展想象力的基础是观察,所以教师应首先教育学生学会观察,努力培养自己的观察力,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留心周围的事物,处处做有心人,生活积累得多了,想象力就会逐渐丰富起来。其次,要明确,什么事情,都要亲自经历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必要的。要求写强盗的人先去做强盗,写特务的人先去叛国出卖情报,这是愚蠢和离奇的,也是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