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中秋节贺卡

小学生中秋节贺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中秋节贺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生中秋节贺卡

小学生中秋节贺卡范文第1篇

小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喜新求异的思维定式,引导他们进入多彩的生活,不但能开阔眼界,增加其知识的积累,而且能活跃其思维,激发其提笔表达的欲望。因此我除了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细心观察外,还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创造写作素材。在一些中西方节日,我们英语组的老师会组织同学写节日贺卡,在中秋节、儿童节前,我们学科会开展一些英语的活动,有英语猜谜、英语歌唱比赛、英语故事表演等等。我们还让同学们在与家长外出旅游时搜集一些名胜景点的英语单词,回来展示到英语角那里。

每个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小学生更是如此。在英语作文训练中,如果教师能为孩子提供一个展示其作品的平台,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动力就会大大提高。老师在布置英语写作任务时,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且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这样学生写作时就会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我们的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配有很多生动形象的图片。另外也可以用最简单的英语语言描述最熟悉的生活,学生会逐渐感到英语写作其实就是一件很简单而又很实用的事情,进而慢慢喜欢上英语写作。

二、强化朗读,抓实课本阅读

小学生的英语语言积累非常有限,他们获得能够自如写作的词汇总量和句法结构很少,而且他们已经掌握的结构和词汇还不能灵活自如地扩展运用。因此,课本是学生写作初期的首选范文和资源,最常用的方式是仿写和改写。不写没有读过的语言,不读没有说过的语言,不说没有听过的语言。

三、重视课外阅读,增加学生积累

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与阅读有着密切的关系。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往往对别人的发言一听就明,读书时一读就懂,习作时得心应手,运用自如。那表达能力不强的学生就要在阅读上下工夫,阅读教学就是重要的主渠道。我们应重视阅读教学这个重要的阵地,指导课外阅读,增加阅读量,而且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我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在班内设置读书角,举办读书会、词汇博览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小学生中秋节贺卡范文第2篇

一、开展美术课主题活动――“在丰富的传统节日里”

每个传统节日都少不了充满特色的民俗活动和热闹的群众参与活动,使人们在快乐中感受着节日的气氛。教师可以根据每个节日的特点,围绕节日主题,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体验,增长知识,丰富情感,养成品德。

1.结合节日,开展动手实践活动

在美术活动中,我们结合各种不同的传统节日,立足于当地的节日风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清明节潍坊有放风筝、踏青、碰蛋等习俗,所以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高年级设计了难度较高的“放飞风筝,放飞理想”大赛,中低年级“漂亮的蛋壳”画彩蛋大赛。端午节有赛龙、吃粽子、做香包等节日活动,我们设计了“巧手做龙舟”泥塑比赛,“香气萦绕”香包制作比赛。学生积极参与,既了解欣赏了民间艺术,又了解了香包、龙舟的寓意。中秋节前夕,我们开展了“中秋诗配画”比赛、“庆中秋手抄报展”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中秋”的由来、风俗、名诗、文章等知识。春节前,我们开展了“我来写春联”“美丽的面具”“贺新春手抄报”“美丽的花灯”等一系列的美术活动。

2.结合节日,开展集体教育活动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美术素养。如在三年级下册《可爱的班集体》一课中,我们结合元旦这个节日开展“我们的教室我们做主”活动,让学生在布置教室时运用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来布置教室。在清明节学校组织了扫墓活动中,我们也融入了美术活动,学生们用自己动手制作的纸花,为英烈们献花。

3.结合节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充分利用节假日,为学生设计可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学习锻炼提升的机会,“我是小记者”学生组成小分队,以图为并茂的形式调查春节习俗,“春联大搜集”“贺卡表心意”“我喜欢的传统节日”等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

二、与教材相结合,融入节日元素,丰富美术教学

我们根据教材内容和节日安排调整了教学内容,合理融入课堂中。如在教学三年级《六面怪脸》时,我们融入清明节与春节用面具祭祀的风俗,了解面具在节日祭祀中的应用与意义;四年级《真情对印》中,融入春节贴窗花这一风俗,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美术创作与节日的关系;六年级《丰盛的大餐》正好在春节时,我以图片展示了我们的年夜大餐,引入大家的回忆与想象制作;《民间玩具》这一课有很多节日元素,我分成了几大块,有端午节的玩具、有清明节的玩具、有正月十五的玩具、有中秋节的玩具等,引导学生把玩具与节日结合在一起;五年级的《信息联通》可以引导学生在春节时电话问候联系情感;《周末日记》是学生在清明节踏青的真实记录等。

三、巧用美术元素,丰富学习,美化生活

美术来源于生活,反馈于生活。在各大传统节日中,我们开展了“美丽的家”“装点我的房间”“放好我的压岁钱”等美术改造生活空间的活动,让学生利用课堂中学到的扎花、自制盆景、剪纸、风铃、储蓄罐、星星制作等方法来装饰自己的生活空间。

四、构建传统节日融入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传统节日融入美术教学课堂教学研究,形成了“六环节美术教学”模式,具体流程为:(1)观察欣赏激趣。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图片欣赏、谜语竞猜、资料交流、师生互动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的乐趣。(2)发现探索研究。通过欣赏,进一步引导学生研究学习内容。(3)自学示范点拔。学生先自主学习,探索方法,提出问题,教师重点示范解疑。(4)实践完成任务。在这一环节,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动手中掌握学习内容。(5)展示评价提高。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参与学习的热情,要让学生的作品有一个展示的舞台。(6)拓展延伸发展。根据课堂的学习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研究在传统节日中存在的美术元素。

五、结合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需做到“六结合”

小学生中秋节贺卡范文第3篇

(一)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需要学生礼仪习惯的培养。

如今学校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过程中,学生文明礼仪培养已经成为了重要学校重要教育内容。目前,学校已经成为了“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基地。在一些前期的礼仪习惯培养中,虽然在学科中已加强了礼仪教育的渗透,但是这些做法都是零散的,不能使之系统化,因而我立足学生本位开展培养小学生文明礼仪的策略研究,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我校培养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方法和途径,而且对养成学生文明习惯、提高学生文明素养,以此辐射家庭,带动社会,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需要学校礼仪习惯的培养。

学生家长文化学历低下,道德修养也不尽人意。学校地处城郊结合地,不少学生耳濡目染的是粗言秽语,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还有些家庭教育中,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文明礼仪教育相对薄弱。学生的文明礼仪修养与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家庭教育的严重失衡对学校培养文明礼仪习惯有强烈需求。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文明礼仪的策略

(一)开发学生文明礼仪读本

首先以礼仪教育作为切入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我编写了《礼仪校本课程读本》,低、中、高年级各一册,每册都分为四个篇章,分别为:知识篇、经典篇、感悟篇、体验篇,知识篇内容按低中高的序列分别为:校园生活礼仪、家庭生活礼仪、社会生活礼仪,让孩子在学习校园礼仪的基础上,延伸至学习家庭礼仪,集会礼仪,场所礼仪等,使之形成一定的礼仪素养;经典篇中引入了论语中的小故事,比如:《敬孝之礼》《处事之礼》《励志之礼》《君子之礼》等,让孩子在故事中明理。感悟篇中,通过生活中中外小故事,让孩子去领悟故事中多蕴含的礼仪素养。在体验篇中引入一些综合实践活动的元素,如“元宵节”“中秋节”等节日活动设计入手,例如重阳节,让高年级学生自主设计了感恩系列活动,他们有的来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为他们唱歌,讲故事,幷送上自己设计的节日卡,表示慰问;有的给自己的爷爷奶奶送去温情的祝福;有的给周围的邻居奶奶做好事,义务打扫卫生......把所学的礼仪融进生活中,礼仪素养真正地内化到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田,化为了这充满情意的行动中。整个读本知识连贯,融会贯通,系统介绍礼仪知识,具有丰富性、可读性、可视性和故事性。使学生在快乐中,从小树立文明意识,成为有德性、会学习,会合作,身心健康的小公民。

(二)有效课堂培养学生礼仪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开发了一系列的读本后,着力探索了礼仪有效课堂模式。低年级的教学我从孩子的身边礼仪作为切入点,通过孩子喜欢的喜闻乐见动画故事进行引入,注重培养孩子的校园礼仪,当学生明白浅显礼仪知识后,又以读本为载体,设计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礼仪小活动中去演一演,亲自去体验角色,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了礼仪知识。让礼仪内化成学生的一种行为习惯。中年级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一些比较有哲理的故事入手,也或许拍摄一段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这些不文明的行为都是学生平时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我精心设计切入点,适时点拨,激发学生讨论,引领学生辨析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质疑。从而内化成行为。高年级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根据社会上的一些现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主设计谈论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自己文明礼仪的支点,提出自我看法,进行辨析,学习,从而生成新的感性空间,而内化成学生个人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等精神内涵。更加懂得学习礼仪是尊重他人,与人友善,表里如一,内外一致的精髓。

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文明礼仪的教育仅仅依靠礼仪课堂是不够的。我还发掘学科教育资源,结合各学科特点把握礼仪渗透契机。

三、开展多元活动,深化礼仪教育

为了深化礼仪教育的思想,深入培养小学生文明礼仪的策略研究,我开展了一系列文明礼仪实践活动。

1、开展每周一星的评选活动 这项活动促进了学生在礼仪认知、礼仪情感等方面的不断提高。

2、举行“礼仪之星”报告会 “礼仪在我心,文明伴我行”、“精彩人生,文明先行”的“礼仪之星”报告会。这两场报告会激起了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的热情,为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组织开展“感恩”主题系列活动 如:结合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亲情礼仪教育活动;结合教师节开展师生情礼仪教育活动。通过诗歌朗诵、小品、制作贺卡、讲故事等,向父母、向老师表达最真挚的祝福。

4、创设礼仪讲坛、开展知识竞赛 通过礼仪讲坛、礼仪知识竞赛等活动,把“知荣辱、重礼仪、讲文明”的风尚植入学生心田,让学生的道德认识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5、启动“礼仪志愿者”行动 今年评选出了20名礼仪志愿者活跃在校园里,开展同伴礼仪帮教,形成全校园的礼仪之风。

6、举行感恩教育报告会 学校邀请一中的一位心理老师来我校做“学会感恩与爱同行”报告会,报告会还邀请家长参加,共同提高共同感受。

小学生中秋节贺卡范文第4篇

笔者旅居日本二十五载,孩子也是在日本出生并成长的,由于经常往返于中日两国,耳听眼见的能体现中日两国儿童素质方面的事例,也就不在少数,尤其是在礼仪方面。

日本人对孩子的礼仪教育,首先是从家庭开始。自孩子稍稍懂事,父母就要教孩子礼仪用语、鞠躬和餐桌礼仪等,而且还要手把手教孩子一些必须学会的行为规范。在日本人的家庭里,孩子要向父母鞠躬,弟弟要向哥哥鞠躬,女孩还要向男孩鞠躬。孩子向长辈或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鞠躬时,要等对方抬头以后才能把头抬起,有时甚至要鞠躬多次,甚至见什么人鞠躬多少度都有明确的说法。在日本,餐桌礼仪也是儿童的必修课,日本的父母从小就向孩子详细地讲解餐桌礼仪,比如饭前必须洗手,上桌坐下后要先双掌合十说“いたなきます”(意思是“我就吃了”,但这个“我就吃了”却是包含有领受、拜领父母及上天恩惠之意在内的)。然后才能开始吃饭。除去这些,像自幼培养孩子收拾自己的卧具、玩具、打扫卫生也都是父母从小必须交给孩子的。

一般而言,日本儿童进入保育园后就要接受正规的礼仪教育了。日本的保育园在每年开园前都会制定出一年的活动表发给家长,这份活动表包括了除去寒、暑、春假外一年12个月的每个月保育园要举行的活动,在此,暂以月份顺序的形式列举一下。

1月,卡片游戏大会:利用正月休闲,保育园组织孩子进行印有文字或图画和假名的卡片游戏比赛,在玩耍的同时让孩子们学到基础知识。

2月,“节分”:这一天,老师教孩子们一起制作鬼脸面具,然后和孩子们一起“撒豆驱鬼”,以让孩子们记住传统的祈福行事。

3月,女儿节:节前老师会教孩子们做折纸、人形贴在教室里,然后在节日这天,师生一起祝愿女孩儿们健康漂亮。

4月,入园式:在此之前,老师就带领孩子们制作欢迎标语、彩旗并排练颇为隆重的入园仪式,以培养孩子们的友爱精神和新入园儿童的庄重感。

5月,男孩节:孩子们要在老师的带领下制作“鲤鱼旗”送给男孩子带回家挂起来,以祝愿男孩子们将来能够鲤鱼跃龙门。

5、6月,父亲节母亲节:每逢此时,老师都会教孩子们制作各式小礼物,以送给父母尽孝心。

7月,“七夕”:日本人过的是公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在保育园的庭院里老师会准备好由数根竹枝制成的一棵竹子树,孩子们则会把自己的愿望写在五颜六色的小纸条上,然后挂在竹枝几上,以祈愿自己的梦想得以实现。年幼不会写的则由家长代劳。日本孩子写的梦想纸条很有意思,与国内孩子动辄想当科学家、歌唱家、政治家、老板等不同,日本孩子的梦想大多是想当一个火车司机、木匠、护士、商店售货员等等,体现的是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的现实理想。

7、8月,夏祭:保育园会鼓励孩子们利用夏休去社区的“夏祭”帮忙,以增进社交、劳动能力。

9月,中秋节:虽然日本人已不重视这个节日,但保育园基于让孩子们记住传统文化的目的,还是会教孩子们画赏月图画、制作小灯笼挂在墙上。

10月,运动会:小朋友们不分高低年级,会前在老师的带领下,各尽所能,为运动会精心做准备。运动会当天,比赛项目里少不了“亲子互动”项目,总之,一场运动会,孩子们从准备到参与,身心都得到了综合的锻炼。

11月,快乐表演节: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提前排练各种文艺节目,其中最重要的是每个孩子都要有上台表演的机会,以提高孩子的临场能力。

12月,圣诞、元旦:保育园会即时教孩子们制作各种圣诞贺卡,装扮圣诞校园等。元旦放假前,还要和老师一起“捣年糕”,制作“年糕汤”并一起食用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除去这些,还有穿插一年之中的孩子们的生日会、不定期的郊游、参观消防中心、地震中心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用以增加孩子们的友爱精神、防灾意识和知识等。而且,除了这些年间活动,每一天日本孩子还都在保育园、家庭接受着各项礼仪、行为教育。一般保育园还开设礼仪课以教授孩子各种礼仪规范。如果是幼稚园(日本的保育园属公立,幼稚园属私立),还要加上各项学前辅导等,就俨然有了准小学生的风范。毋庸置疑,日本的儿童教育是“快乐教育”,但却是在快乐教育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地把传统文化、礼仪、独立意识、生活能力等知识灌输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潜移默化地得到礼仪修养和知识进步,进而在他们以后的生涯中,能自觉规范社会行为。

日本小学教育也是六年制,给我们的感觉也还是以“快乐教育”为主。与保育园一样,一年中,小学生也有很多学校行事要参与,如入学式、运动会、移动教学活动、参观保护者会、学校见学、联合音乐鉴赏教室、毕业式、六年生送别会等等。因小学授课时间较少,就有许多校外辅导教室应运而生,除去学校必修课程,校外教室还教孩子们游泳、音乐、英语、书法、绘画、料理、电脑以及球类等各类趣味学科,让孩子们在单调的课堂之外还能学到各类生活、社会知识,从而完善孩子们的知识面。当然,学校也是留家庭作业的,不过,其家庭作业量与我们的“作业山”相比,实际上就只是复习一下当天学过的知识而已。甚至听说有的老师已经把“和朋友玩”、“洗衣服”等作为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来做。

值得一提的是,从幼稚园、保育园到小学,孩子们从入校那天开始,他们就是大包小包肩背手拎来上学的,家长不会帮他们拿包,孩子跌倒了亦不会去扶,从小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和独立意识。还有,学校的考试,从不排榜也不发榜,更没有留级一说,充分保护了孩子们的隐私和自尊。

日本人在儿童的礼仪教育方面可谓是传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双管齐下,而至于功课的学习,基本上则是完全委托给了学校和私塾,父母只是扮演一个后援者的角色。其他的诸如鼓励小孩子去图书馆借书阅读以丰富知识,培养孩子自己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引导孩子踊跃提问并耐心解惑等等,都是自小就开始培养,这样做的一个基本好处就是,打小儿就培养孩子各种规矩,区分可做与不可做之事,为培养孩子日后健全的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也不是说日本的教育没有缺点,比如,正是由于宽容和对个人权利的过分尊重,导致了日本校园暴力事件、欺侮现象等不时发生,学生的散漫、校内恋爱问题也很突出,而由于过分强调个人隐私权、人权,也使得老师束手束脚,不敢严格要求学生,致使日本学校尤其是初高中,自由散漫现象蔚然成风,这些也都是日本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