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影毕业论文

电影毕业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影毕业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影毕业论文

电影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历程及其趋势

自电子技术一问世,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就开始了,只是出现了半导体集成电路,尤其是出现了以微处理器为代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后,"机电一体化"技术之后有了明显进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

(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1.数控机床的问世,写下了"机电一体化"历史的第一页;

2.微电子技术为"机电一体化''''''''带来勃勃生机;

3.可编程序控制器、"电力电子"等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提供了坚强基础;

4.激光技术、模糊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使"机电一体化"跃上新台阶.(二)"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

1.光机电一体化.一般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由传感系统、能源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机械结构等部件组成的.因此,引进光学技术,实现光学技术的先天优点是能有效地改进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传感系统、能源(动力)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光机电一体化是机电产品发展的重要趋势.

2.自律分配系统化——柔性化.未来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控制和执行系统有足够的“冗余度”,有较强的“柔性”,能较好地应付突发事件,被设计成“自律分配系统”。在自律分配系统中,各个子系统是相互独立工作的,子系统为总系统服务,同时具有本身的“自律性”,可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作出不同反应。其特点是子系统可产生本身的信息并附加所给信息,在总的前提下,具体“行动”是可以改变的。这样,既明显地增加了系统的适应能力(柔性),又不因某一子系统的故障而影响整个系统。

3.全息系统化——智能化。今后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全息”特征越来越明显,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这主要收益于模糊技术、信息技术(尤其是软件及芯片技术)的发展。除此之外,其系统的层次结构,也变简单的“从上到下”的形势而为复杂的、有较多冗余度的双向联系。

4.“生物一软件”化—仿生物系统化。今后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对信息的依赖性很大,并且往往在结构上是处于“静态”时不稳定,但在动态(工作)时却是稳定的。这有点类似于活的生物:当控制系统(大脑)停止工作时,生物便“死亡”,而当控制系统(大脑)工作时,生物就很有活力。仿生学研究领域中已发现的一些生物体优良的机构可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新型机体,但如何使这些新型机体具有活的“生命”还有待于深入研究。这一研究领域称为“生物——软件”或“生物系统”,而生物的特点是硬件(肌体)——软件(大脑)一体,不可分割。看来,机电一体化产品虽然有向生物系统化发展趋,但有一段漫长的道路要走。

5.微型机电化——微型化。目前,利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蚀刻技术,在实验室中已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当将这一成果用于实际产品时,就没有必要区分机械部分和控制器了。届时机械和电子完全可以“融合”,机体、执行机构、传感器、cpu等可集成在一起,体积很小,并组成一种自律元件。这种微型机械学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三、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机电一体化产品分系统(整机)和基础元、部件两大类。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有:数控机床、机器人、汽车电子化产品、智能化仪器仪表、电子排版印刷系统、cad/cam系统等。典型的机电一体化元、部件有:电力电子器件及装置、可编程序控制器、模糊控制器、微型电机、传感器、专用集成电路、伺服机构等。这些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市场前景分析从略。

四、北京发展“机电一体化”而临的形势和任务

机电一体化工作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其目的是节能、节材,提高工效,提高产品质量,把传统工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一步;二是开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机电产品,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

前者是面上的工作,普及工作;后者是提高工作,深层次工作。

(一)北京“机电一体化”工作面临的形势

1.北京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工作量大而广,有难度

(1)在700余家北京市属工业系统的企业中,有60%以上的企业用微电子技术改造机床设备、工业窑炉、风机电泵、生产过程的任务还未完成需要量的一半。

(2)北京工业系统还有2000余台机床设备亟需用微电子技术进行改造;在已改造的近6500台机床设备中,大约有15%需进一步改造。

(3)北京工业系统尚有近250座工业炉窑亟需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改造;且610座已改造过的工业炉窑也很有进一步应用模糊技术进行二次改造的必要。

(4)北京工业系统cad应用还有较大差距。目前,北京工业品设计,cad应用率仅17%(而美、日等国已超过85%;国内先进地区也超过了30%);cad的覆盖率才达到11%(而全国cad应用工程领导小组指出,“八五”期间大中型企业要达到35%,中小型骨干企业要达到15%—20%;到“九五”时,按国务委员宋健的要求,基本上要甩掉绘图板)。

(5)北京工业系统共有改造价值的各种风机电泵装机容量50万千瓦,尚49万多千瓦用变调速技术进行改造的任务,占总任务量的99.5%左右。

(6)工业是全市能源消耗大户。1992年,北京工业系统占全市能耗总量的59.5%。而北京是一个能源严重缺乏的城市,1992年北京工业系统万元产值能耗折合标煤为2.47吨,比上海的1.57吨高57%,比天津的2.15吨高14%,比先进的工业化国家高近9倍。因此,北京工业系统节能降耗的任务非常重,而电力电子技术是节能降耗的王牌。

2.北京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加速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呼声高,有压力。北京市的工业产品大约有3万种,每年约开发试制新产品3000种,更新周期很长。由于更新换代速度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需要,影响了北京工业产品的竞争能力。

1993年,北京市工业系统生产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约837种,在当年生产的产品品种总数中仅占7.8%左右。其中:机械局系统主要产品约1200种,机电一体化产品不到150种机电一体化产品所占比例仅4%强;仪器仪表总公司系统主要产品350种,机电一体化产品210种,机电一体化产品所占比例为60%;轻工系统主要产品总数为649种,机电一体化、智能化产品15种,机电一体化、智能化产品所占比例约2.3%;汽车工业总公司系统平均每辆汽车的总成本为3.5万元,每辆汽车平均装用电子产品的费用约300元,不是总成本的1%;与国外约28%的先进水平相差甚远;与国内先进水平相差一半左右。

3.北京用机电一体化产品取代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耗能、耗水、耗材高,污染、扰民产品的责任重,有意义。在北京工业系统中,能耗、耗水大户,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还占相当大的比重,且不少地处城区和近郊区。近年来北京的工业结构、产品结构虽然几经调整,但由于多种原因,成效一直不够明显。这里面固然有上级领导部门的政出多门问题,有企业的“故土难离”“死守故业”问题,但不可否认也有优化不出理想的产业,优选不出中意的产品问题。上佳的答案早就摆在了这些企业的面前,这就是发展机电一体化,开发和生产有关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机电一体化产品功能强、性能好、质量高、成本低,且具有柔性,可根据市场需要和用户反映时产品结构和生产过程做必要的调整、改革,而无须改换设备。这是解决机电产品多品种、少批量生产的重要出路。同时,可为传统的机械工业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的活力,把机械生产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实现文明生产。

另外,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由于我国研制、开发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历史不长,差距较大,许多产品的品种、数量、档次、质量都不能满足需求,每年进口量都比较大,因此亟需发展。

(二)北京“机电一体化”工作的任务

北京在机电一体化方面的任务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句话是广泛深入地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另一句话是大张旗鼓地开发机电一体化产品,促进机电产品的更新换代。总的目的是促进机电一体产业的形成、为北京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作贡献。

1.北京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工作重点

(1)大力采用模糊技术,工业炉窑改造应上新台阶

国内外成功的范例表明,应用模糊技术改造工业炉窑比单纯用计算机和pid技术好的多。因此,我们建议今后北京在改造工业炉窑时要大力推广应用模糊技术,到2000年,对应该进行改造但尚未改造的近250座工业炉窑要用模糊技术等先进电子信息技术改造完毕,其中采用模糊技术改造要在80%。

(2)积极采用数控技术,机床高备改造要达新水平

对机床设备的改造重点应放在经济型数控系统的推广应用上。根据需要和可能,到1995年,北京应该改造的机床设备(8420台)的改造率要达80%以上,到本世纪末要改造完毕。

(3)努力推广变频调速技术,风机电泵改造要攀新高度

风机、电泵采用变频调速后一般可节电20%以上,效果十分显著。因此,在今后几乎,北京要把交流变频调速技术的推广应用作为重点来抓。到1995年,应该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改造的风机、电泵要改造完60%;到本世纪末,北京的风机、电泵和其它调速电机要普遍;采用先进的变频调速技术。

(4)优先应用cad/cam技术,工业设计水平提高要有新目标

北京工业产品更新换代慢,设计工作跟不上需求变化是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北京工业系统cad的应用率为17%,cad的覆盖率为11%,到1995年应分别达到20%和15%,本世纪末,要力争分别达到55%和45%。

2.北京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的奋斗目标

(1)总体目标:到1995年全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数应不少于800种,2000年,应不少于2000种,机电产品的机电一体化率分别达到25%和60%。

(2)单项目标:

·机床数控化率:1995年,产量数控化率达5%,产值数控化率达16%;2000年,分别达12%和40%。

·汽车电子化程度:1995年,平均每辆汽车上装用和电子产品的费用不少于1000元,在整车成本中所占比例不低于3%;到2000年分别不少于3000元,不低于8%。

·plc的开发生产能力:“八五”期间,开发能力要稳居全国首位;“九五”北京要成为全国主要的plc生产基地之一。

·“电力电子”开发生产能力:“八五”期间掌握第二代电力电子器件的批量生产技术和第三代电力电子器件的开发技术。“九五”期间第三代电力电子器件的生产要形成经济批量。在电力电子产品应用方面,“八五”期间,开关电源、高频电源、逆变电源要成为拳头产品;交流变频调速装置要达到批量生产程度;高频电子镇流器要能出口创汇;“九五”,北京要形成一个具有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装置研制、生产、开发、推广综合配套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

·模糊控制器的开发生产能力:“八五”要把北京建成全国模糊技术控制器的开发生产基地,开发出用于工业炉窑改造,压力、温度、流量控制的模糊技术控制系统典型产品来;交逐步将模糊技术应用于家用电器中。1995年,空调器、洗衣机、电冰箱、吸尘器、电风扇等家用电器产品模糊控制器的普及率要分别达到15、20%、5%、15%、8%左右。到本世纪末,北京家用电器模糊技术普及率要达到50%以上。

·其它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生产能力:微机控制多色印刷机要稳居全国第一;电子医疗仪器的开发、生产争取在“八五”有较大突破,“九五”在品种和产量上全国领先;在“八五”期间,以3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为代表的发电设备要形成综合配套能力,打出规模效益来;数字化、智能化仪器仪表,自动化装置要上品种、上批量……

总之,机电一体化技术既是振兴传统机电工业的新鲜血液和源动力,又是开启北京机电行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大门的钥匙。如果北京完成好上面所建议的“机电一体化”发展两方面的目标,那么,到本世纪末,北京就会形成一个销售额超过200亿元的机电一体化产业。其中,数控机床、机电一体化印刷系统、新型电子医疗设备和数字化智能化仪器仪表等机电一体化装备销售额可超过150亿元;“电力电子”的销售额可超过20亿元;plc模糊控制器等销售额可超过15亿元;汽车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轻工民用电器产品销售额可超过25亿元。机电一体化产业不仅是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力军,也是机电行业停工、待产、明亏、潜亏企业的出路所在。

五、北京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对策

(一)加强统筹安排,协调发展计划

目前,北京地区从事“机电一体化”研究开发及生产的单位很多。各自都有一套发展策略和计是。同时,市政府各有关委、办、局(总公司)也有不少相应的发展计划与规划。各单位的计划由于受各自立足点、着眼点的限制,难免只考虑局部利益,市政府各主管部门的有关计划和规划,也有统一考虑不足,统筹安排不够的问题,全市缺少综观全局的有权威性的发展计划和战略规划。因此,建议市政府责成有关机构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北京统管全局的“机电一体化”研究、开发、生产计划和规划,避免开发上重复,生产上撞车!

(二)强化行业管理,发挥“协会”作用

目前,北京“机电一体化”较热,而按目前的行业划分方法和管理体制,“政出多门”是难哆的。因此,北京有必要明确一个“机电一体化”行业的统管机构,根据目前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精神,以及机电一体化行业特点,我们建议,尽快加强北京机电一体化协会的建设,赋予其行业管理职能。

“协会”要进一步扩大领导机构——理事会的代表层面和复盖面,要加强办公室、秘书处的建设;要通过其精明干练的办事机构、经济实体,组织“行业”发展计划、战略规划的拟制;指导行业布点布局的调整,进行发展突破口的选择,抓好重点工程的试点和有关项目的发标、招标工作……

(三)优化发展环境、增大支持力度

优化发展环境指通过宣传群众,造成一种社会上下、企业内外都重视、支持“机电一体化”发展的氛围,如尽快为外商到北京投资发展“机电一体化”产业提供方便;尽可能为兴办开发、生产机电一体化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开绿灯;尽力为开发、生产机电一体化产品调配好资源要素等。

增大支持力度,在技术政策上,要严格限制耗电、耗水、耗材高的传统产品的发展,对未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落后产品限制强制淘汰;大力提倡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对有关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传统产业乾地改造,对有关技术开发、应用项目优先立项、优先支持,对在技术开发、应用中做出贡献的单位领导、科技人员进行表彰奖励等。

在经济政策上,要多给机电一体化科研攻关课题、开发应用项目利用科技专项基金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机会;银行发设贷款要多向机电一体化技术改进、生产合资和机电一体化产业规模化建设项目上倾斜;成立“机电一体化”发展基金,支持机电一体化生产发展等。

(四)突出发展重点,兼顾“两个层次”

机电一体化产业复盖面非常广,而我们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抓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时不能面面俱到、平铺直叙,而应分清主次,大胆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注意抓两个层次上的工作。第一个层次是“面上”的工作,即用电子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在传统的机电设备上植入或嫁接上微电子(计算机)装置,使“机械”和“电子”技术在浅层次上结合。第二个层次是“提高”工作,即在新产品设计之初,就把“机械”与“电子”统一起来进行考虑,使“机械”与“电子”密不可分,深度结合,生产出来的新产品起码正做到机电一体化。

我们认为,北京“机电一体化”发展,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是:

抓紧开发生产gto、gtr、vdmos等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装置——交流变频调速器、逆变焊机、高频电子镇流器等,用电力电子技术进行的节能、节材为主要目的的技术改造;

抓紧推广应用经济型数控系统,改造机床设备;开发生产低、中档数控系统;

电影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一、家庭电视购物简介

家庭电视购物,即Home Shopping是一种以现场直播方式直接售卖,并结合电视、互联网、电话、导购刊物等渠道为顾客传达商品信息,再通过电话或家庭互联网接单后,送货上门的无店铺流通业务。它改变了几千年来人类传统的商品交换习惯、消费方式,改善了现代人对生活的需求,足不出户即能享受购物的乐趣。

家庭电视购物(简称家购)发源于美国,成长在韩国,早在10年前其销售额就占到美国零售总额的8%。韩国家购节目更是火爆,泡菜、大米的销量占到了总销量的10%。中国台湾家购曾创下1分钟卖出1.5辆车、38秒卖出价值12万台币的一克拉钻石、42分钟内销售20000斤芒果的纪录。电视购物可以令一个不知名的产品在短短几十分钟内产生数千张的销售订单,创造令人瞠目结舌的销售神话。

中国的家庭电视购物是以电视台作为运营主体的购物频道,是产品销售的一个平台,是一个无店铺的空中超市。多产品、多品牌、大众化是现代电视购物的基础,以快乐购物为例,其产品供应商不仅包括苹果、三星、索尼、LG等著名品牌,同时也包括众多中小企业的大众化生活化家居商品,商品品种多达数千个。购物频道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寓购于教,播出方式采用现场直播和录播两种方式。由于商品品种多、大众化贴近生活、厂家直销价格优惠,因此,电视购物频道一开播就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其发展也取得了可喜成绩。

不可否认,国内的家庭购物频道发展到今天,群雄并起,竞争激烈,以长沙广达网络为例,就有快乐购物、嘉丽购物、中视购物等11家购物频道,除了台标不一,卖的商品、节目形式大同小异,难以区隔。观众们眼花缭乱,分不清谁是谁,也看不到特色,购买欲望也在淡化。加上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价格更低廉的商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眼球,家庭电视购物也受到了较大冲击,国内家庭电视购物行业增长率逐年下降。业内人士呼吁互联网转型的声音不绝于耳,企业转型,三屏合一,探索020之路,注重移动互联网等等,方兴未艾。但笔者认为,互联网转型也好,互联网思维也好,都不能脱离商品为王这个基本规律。如何在选择商品上取得突破,应该是家庭电视购物突破重围、脱颖而出的关键点。

二、不以低价取胜

电视购物没有门面,没有商品展示厅,只有荧屏上演示,即便是24小时不间断、365天不打烊,以快乐购物为例,按照40分钟一档节目,满打满算一天也只能售卖36个商品。考虑到重播和深夜休息的因素,一天24小时大约只能不重复销售18个商品,若每天有30%的新品率,一年365天不会超过2000个商品,比起网上商城动辄上万的商品,数量上实在没有可比性。由于运营模式的区别,电视购物在价格上也比不过购物网站,没必要在这个方面去与之竞争。

以美国塔吉特商店为例,其价格低于商场高于超市,顾客可以在里面买到新颖时尚的产品,甚至是知名品牌的优质产品,商店布置讲究,购物环境舒适,尤其是服务到位,客户体验很好。在美国拥有一大批忠实顾客,与强大的跨国零售巨鳄沃尔玛分庭抗礼不落下风。电视购物也可以做成一个精品店,商品买手可以从成千上万种商品中挑选新颖、时尚、性价比高的商品加以组合,引领消费时尚,引导观众的购买倾向;同时注重货真价实,花大力气提高服务水准,坚持下去,完全可以吸引、培养注重品质的忠实顾客。

三、创造顾客需要

在电视购物节目中,冲动购买占很大比例。所谓冲动购买,就是顾客在观看购物节目之前,没有购买需求或购买意向,只是看了购物节目对某种商品突然感兴趣,立即购买为快。商品独特的定价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成冲动购买。此外,电视购物节目常常采用物以稀为贵的促销方式,在销售数量有限的商品时,购物节目以倒数方式显示出不断减少的库存量,促使犹豫不决的顾客尽快行动。10年前国内还是模拟有线电视,电视频道较少,观众看电视习惯用遥控器逐一换台,家庭电视购物频道被碰到并关注的可能性较大,遭遇式购买是购物频道的主要销售方式。随着有线电视数字机顶盒的逐步普及,电视频道数量暴增,排列方式也更为规范,不少观众的收视习惯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一个一个翻动频道改为用频道列表直接选择,甚至按频道数字选择,购物频道有可能直接被跳过,被遭遇的概率大大降低。事实也证明购物频道在碰到模拟电视改为数字电视后,销售业绩普遍下降。

电影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光电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194-02

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有1047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1.5%;高校共开设工科本科专业14085个,占全国本科专业点总数的32%。从2005年起我国开始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组织开展相关专业领域的认证工作,在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7个方面与国际标准紧密对接。2013年6月19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华盛顿协议》全会一致通过接纳我国为该协议签约成员,成为该协议组织第21个成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毕业论文是高等工科院校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完成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保证措施,也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最能反映出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1],近年来,由于高校、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不够,毕业论文整体呈现出质量不高、脱离实际的趋势,特别是工科毕业论文未能体现出工科特色,有的毕业论文理论性太强,未能抓住工科毕业论文要结合工程实际和工程应用背景的基本要求。

毕业论文的选题是决定毕业论文好坏的关键,毕业论文的选题要体现科学性、创新性、工程性、可行性等方面特点。本文结合江苏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特点,从毕业论文的课题来源谈谈工科类本科毕业论文的实践教学改革途径,以期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进一步推进我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工作。

一、结合导师科研项目选题,增强毕业论文内容的科学性、创新性

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可以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2],科研项目一般包含许多子课题,子课题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渗透,它们的难易程度有所不同,可以让不同基础、不同兴趣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子课题,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所在系的教师都具有博士学历,大多为硕士生导师,科研项目来源丰富,有省部级、国家级博士后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与企业进行的合作研究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飞秒激光诱导超快超高压冲击加载下金属箔材塑性成形机理及方法”、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飞秒激光加工制备光子晶体光伏电池及其抗反性能研究”和企业进行的合作研究项目“用于电力光纤到户的新型弯曲不敏感光纤研究”等项目,这些项目大多面向工程应用和基础研究。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将自身的科研课题与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相结合,表一为我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近三年毕业论文课题来源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每年大约有29%左右毕业论文课题来自导师自己的科研项目,导师通过毕业论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质。实践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为圆满完成毕业论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研究生的传帮带,学生从查阅资料到拟定方案,从选择设备、器件到问题的发现及解决这一系列的研究过程,对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通过与硕士生协同研究,他们学到了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和团队协作精神,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

二、结合企业生产工程实践选题,毕业论文内容面向工程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工科类毕业论文内容要想面向工程应用,最好的措施是结合企业工程生产实践选题,采用校企联合指导模式[3]。表一所示,近三年来本专业来自企业生产实践的毕业论文选题有增大的趋势,从2013届的20.7%提高到2015届的36.1%,这主要归功于学生充分利用本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和教师通过自己与企业建立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积极落实学生到有关企业去完成毕业论文。具有工程技术背景的企业导师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问题进行毕业论文题目的拟定,这样拟定的毕业论文题目都能与企业的工程应用相结合。通过校企联合指导,学生在毕业论文期间直接参与了具体产品的设计、性能分析、优化到产品试样制作一个系列实践活动,其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等得到充分锻炼。

结合企业生产工程实践选题也是当前现实的需要。一方面,现在学生就业观也有很大改变,不再都是把国企、外企作为首要就业去向,许多学生也愿意到私营企业去。他们认为到国企、外企很可能不会到研发部门,而到私营企业可以到研发部门从事研发工作,学到很多技术和能力。私营企业很希望学生能到单位去做毕业论文,同时学生也愿意到单位完成毕业论文。通常用人单位会给予学生一定的实习费、生活费,以本专业学生去长三角和珠三角实习为例,用人单位一般会给学生每月2500元左右的实习费,基本解决了学生生活上的后顾之忧。用人单位会安排有经验的工程师担任企业导师,这样毕业论文完成后,学生和企业之间能进一步地相互了解。学生基本能胜任企业的工作,企业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进一步了解,为以后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和工资待遇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可以解决校内毕业论文题目陈旧的难题。由于近年来招生规模扩大,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毕业生数量较多,为每个学生提供不同面向工程类毕业论文题目难度较大,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论文,使这一方矛盾得以缓解。今年来我校光电类本科毕业论文从企业选题,从激光加工、镜片检测到照明设计和通信光纤结构设计等,丰富了学生的选题范围。校企联合指导学生完成工程类毕业论文课题,高校教师的实际工程能力得到提高,学校聘任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特聘教授,他们定期到学校做学术报告,结合自己成长经验将企业的经营发展、先进管理经验传授给学生,激发大学生自主创业热情,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借助专业软件,使设计类毕业论文内容面向工程应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来,本专业开设的课程中涉及的专业软件有CODE V、Rsoft、LightTools、Optiwave、TracePro、Matlab、Labview等。这些专业软件有效地衔接了本专业的基础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应用。通过专业软件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相比于需要借助于一些大型实验设备来完成的毕业论文,软件设计类起点低,时间上灵活自动,不受场地等物理条件的限制,使学生能更快地完成课题目标。近年来,本专业借助专业设计软件完成的毕业论文内容主要有LED照明灯具的设计,光伏电池表面减发结构设计,光波导结构设计,光子晶体光纤结构设计,相机、手机以及显微镜的镜头设计等。本专业教师在专业软件的使用上经验丰富[4],设计内容有着自己的特色,面向于工程实际应用,因此,也受到本专业学生的青睐。表一中可以看出,近三年来,借助于专业软件完成的设计类的毕业论文平均选题率大概在30%左右。

四、结束语

本专业近年来结合导师科研项目、企业生产工程实践和专业设计软件进行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总体而言,毕业论文能体现出科学性、创新性、工程性、可行性,但也存在近10%的毕业论文未能体现工科毕业论文要结合工程实际和工程应用背景的基本要求,这也要求我们在以后的毕业论文课题确定上要克服困难,推进我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

参考文献:

[1]吕秋丰,李湘祁.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改革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3,41(10):241-242.

[2]吴功德,王晓丽,郭瑞雪.本科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2,(26):253-254.

电影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光,造型,影视艺术

 

一、前言

光线作为一种物理现象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对光的依赖是非常强烈的。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切物体能够被人的视觉感受,靠的是光的作用。然而在电影中我们同样依赖于光线。银幕画面上的影像的形状、轮廓、结构、色彩、明暗、情调等,均受光的作用和影响。在电影中光线已经不是现实生活中提供照明服务了,而是最重要的摄影造型手段之一,一般电影的镜头数量为300—500,在每个镜头中,光线的表述与传达,能够使我们从生理上的视觉直观转入形象思维的心理感应。所以,光线是视觉元素的核心和视觉造型的基础。光不仅给予画面上的形象以物质生命,而且赋予了它们艺术生命。

光是影视艺术的生命——有了光,我们的摄像机就能进行正常的拍摄工作;有了光,我们所拍摄的被摄体就能呈现出多面的不同的画面形象;有了光,我们想要表达和表现的主题、思想就能被赋予了生命力和感染力。可以说,影视艺术最主要的部分就是用光在作画,用光在写意。

二、电影艺术与光线运用的发展

影视摄影光线造型观念随着科技工艺的发展、 现代生活审美需求的变化, 发生了巨大的演变——光和影的关系,成为影视艺术不可分割的元素。 要找到现实中光和影的关系, 当今已把这一层面看作是摄影创作往深层领域的、 摄影师表情达意的重要层面。 《日瓦戈医生》 (38届奥斯卡摄影奖) 以后, 奥斯卡得奖摄影师都在研究这一层面。 《克莱默夫妇》 中摄影师阿尔芒都也在考虑深层的东西, 但比起斯图拉罗《现代启示录》 的玩命激情, 摄影的变化则少得多。 斯图拉罗创造了一种幻觉,他对光线造型的把握令人震撼。 “把光作为表现对象”, 使好莱坞摄影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电影创作发展过程中,用光的观念经过了三个阶段:电影发展初期,由于技术上的限制,用光处于一种自然状态,多运用自然光源。这一阶段为无光效阶段。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受戏剧照明的影响,强调人工布光艺术美,形成了第二阶段,以戏剧光效为主导阶段。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开始发展到当代电影,以自然光效为主的探索方向。电影百年来的发展,电影用光经历了从无光效到戏剧用光发展到自然光效的艰辛历程。毕业论文,光。现今电影的表现形式的多元化,在用光的技法上也是在自然光效的基础上多种照明风格相融合。

三、光线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

光是所有视觉艺术中最重要的元素,它是视觉艺术可以呈现的物质基础。光作为一种物质具有两大特性,一是,按比较性来分,在拍摄中易于掌握的,亮度、反差、色彩,这三种特质由于记录载体的特性,在暴光后可以改变。二是,从形式上分为扩散、光谱、方向,在表现体积空间,造型,纹理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实际上,在影视艺术中,光线不仅仅只作为视觉呈现的物质基础,而是一种画面造型语言。通过光线的变化可以塑造角色性格特点、心理变化;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形式感,空间关系以及质感。因此光线的功能成为影视艺术中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下面结合光的特性,论述光在电影中的作用和造型艺术功能。

(一)影视摄像中光线的运用

我们都知道摄影艺术是将某决定性瞬间形象凝固下来,可以说是一个相对静态的过程。毕业论文,光。而电视摄像不同,无论是人物自身、环境气氛、 故事情节等等都会因时空变化而变化, 是

一个动态的过程。那么影视摄像用光就是要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要对光线进行合理的选择、恰当的处理、巧妙的布置、严格的控制等等。电视摄像中用光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清楚色温的变化

我们知道摄像机内的摄像器件总是“敏感而客观”地记录光源成分,不以人眼的感觉为转移。在光线色温发生变化时,摄像人员要时刻谨记对摄像机的白平衡进行调整,以取得正确的彩色还原。那么光源的色温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我们发现有些自然规律和人工或技术因素,会影响光源的色温。也就是说无论是自然光,还是人工光,其色温都会受到影响而变化。毕业论文,光。我们都知道自然光在一天的时间内色温就是不断地变化的。一般来说,中午的色温是最高的,日出和日落时分的色温就比较低。毕业论文,光。 而随着气候的变化,色温也会发生变化。毕业论文,光。一般来说阴天的色温比晴天要高些,多云的蓝天时色温也比日光高。另外在人工光的照明情况

下,所使用的不同电压也会使光源的色温变化。一般来说电压偏高,光源的色温也偏高。有时我们也会在人工光源前加上透明的色纸,改变原有的光谱成分,从而改变光色温。如暖色的透明灯光纸,则光源的色温偏低;相反,光源的色温偏高。

2. 要注意光线的变化

如在拍摄人物内心特写时, 前一个镜头是白天人物在办公室开会的场景,下个镜头可能是人物在回家的公共汽车上,这一过程就使得光线的多个因素都在变化。即使在同一镜头

中,也会出现前几秒钟还是阴雨连天,后几秒钟就云开雾散、 万里晴空的情况。 电视摄像记录的就是在某段时间内的光色变化。 在这段时间内,光源种类、 光线性质、 光线强烈、

光线角度等都可能会出现不同变化。 而这些不同的变化又会对被摄体的外部特征的表现、画面明暗的分布、对比和层次、画面影调的形式及分布、形成的环境气氛,以及画面色彩的选择、安排和正确还原等产生影响。 对于这些影响摄像人员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地进行调整、弥补,也可以利用。

3. 要设计巧妙的光线

也就是说为了表现人物形象、 塑造场景造型、 营造环境气氛等而制定的有计划的照明方案。设计光线是电视摄像创作中的一部分,也是影响摄像造型、画面影调和基调的重要因素。如通过对人物主光角度、人物主光和副光的亮度或照度之比的设计,可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外部特征(如轮廓、大小体积、表面质感等)和性格特征及心理情绪的变化;通过对光线的性质和分布、被摄体亮度的设计,可以再现的时间和季节特点,形成画面的影调明暗对比和反差层次,展现空间范围和空间透视效果;通过对色光、画面亮度反差的设计, 可以构成画面的基调, 营造环境气氛,表现艺术效果。对于这些设计摄像人员应源于生活,要根据生活中原有的光效,以故事情节内容为出发点,并结合被摄人物和场景的具体情况,设计出真实、理想的光线造型和光线气氛。

(二)光线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人物形象是电影叙事的主体,电影人物形象不同于文学的人物形象,他是活动的视觉化的形象,除了演员的表演和服、化、道造型以外,摄影光线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着关键作用。人物形象的创造离不开摄影光线对角色的塑造,摄影光线不仅应该可以刻画出人物的气质和性格,还应该呈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矛盾与冲突,而这正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和动力。

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用光线塑造电影叙事中运动变化的人物形象是斯托拉罗感兴趣的领域,具体来说就是人物造型光的整体设计,这里涉及叙事、情节、时空、环境、气氛和角色心理等诸多因素,即需要统一,也需要变化。在影片中,用光对于摄影师刻画人物,塑造人物性格特点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会根据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状态设计某种特定的光效。毕业论文,光。例如:《公民凯恩》中对角色凯恩的用光,导演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在人物用光上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手法。青年凯恩用光比较温和的高调光,脸部阴影较少;中年凯恩,人物造型光线变得越来越暗,脸部光线反差也较大;老年凯恩,采用了较压抑的暗调,气氛阴暗,隐喻着阴冷痛苦。

斯托拉罗在《末代皇帝》的拍摄中是如何用光的运动反映人物的成长的。基于中国皇帝总是生活在特定的世界——紫禁城城墙之内,总在屋顶、阳伞的阴影下。他将影片的基调确定为半阴影。而光,则体现了一种自由精神。光,对于总被包围在阴影里的小皇帝赙仪,不仅仅是生理的需要,而且意味着自由、解放,也意味着知识的增长。随着小皇帝的成长,对社会的不断认识,不断超越对他的控制,在这一过程中,光线处理中逐渐加入自然光的成分。在满洲国时,阴影部分战胜光的部分;在被改造时,光和阴影不再对立,趋于融合,意味着人物在自我心理分析和接受自我心理运动的过程中,对自我潜意识进行着知识性探索。整个影片光线发展的脉络是:开始小皇帝完全处在阴影的包围中,然后慢慢加入光线,最后产生自我的阴影。通过人物从阴影走向光,再从光与阴影的对立走向平衡,展示出赙仪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人物的变化。

四、总结

总之,光作为视觉元素之一,在影视影像中起到还原物质世界作用,而且是一种贯注了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的艺术手段,它创造影片节奏、环境氛围、艺术风格,它也被用来展示和刻画人物,刻画人物性格、甚至也可以被用来表达思想主题。光在其中的作用如此之大,但对于光的运用,还是应掌握它自身的属性、特怔、变化规律及变化中的特定形态,捕捉光在影视构图中蕴含的审美要素。

参考文献:

【1】张浩岚《视听语言》[M]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6;

【2】周安华《电影艺术理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

电影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学名著;电影改编;教学功能;综合能力

课题项目:本文系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项目。

英语文学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语言和文化方面给学生提供了鲜活的文本资料,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正如美国哈佛大学英语系兼比较文学系主任詹姆斯·安格尔称,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文学作品可以“拓展一个人的灵魂”,并给他带来“终生的(审美)愉悦”。(2008:6)然而,文学教育的效果一时不那么明显,因此往往被一些短视和功利的教育者和学习者所忽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猛烈冲击下,在扩招带来的激烈竞争下,在高等教育长期与市场脱节造成的严峻的就业压力下,象牙塔中的很多大学生开始重技能轻人文,热衷于追求四六级、口译或BEC等在劳动力市场上含金量较高的证书,文学经典在他们看来成了没有“钱途”的鸡肋。不少高校一再压缩文学课的课时,无法引导学生细读品味;有些教师授课时空有激情而不讲究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文学教育逐渐式微,陷入越来越尴尬的境地。

一些文学课教师在感到忧心焦虑的同时,开始求助于名著改编影视这种现代化手段来挽回学生对于文学经典的兴趣。的确,电影观摩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之一。在我院的刘仪华教授关于英美文学必修课的问卷调查中,有65%的学生表示对此有浓厚兴趣。(2008:138)而笔者2008年对于选修英美女作家与作品这门课的222位学生所做的调查中,高达88%的学生最欢迎这种方式。(2010:127)不排除相当一部分学生避重就轻,怕苦畏难,在细读文本领略文字的美和对经典进行“快餐式”消费之间选择了后者,但也有学生在欣赏完电影后自觉找到原著来读,甚至把它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来立题。“一部成功的电影会促使文学原著的畅销,甚至使其成为文化热点”,(王松林、李洪琴,2003:24)现在的“90后”大学生疯狂追捧的《哈利·波特》系列和《暮光之城》系列正是典型的范例。当上一部电影留下一个悬念,观众如果等不及在续集中看“下回分解”,就会去找原著揭秘。在正式的中文译本出版发行前,网上已经流传了很多“哈迷”和“暮迷”自愿分享的译文,可见只要有兴趣的驱使,貌似很难的文学作品也不见得就啃不下去。

对于教授英美文学课程的老师来说,电影是他们苦心孤诣引导学生重新接受文学经典的“垫脚石”,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然而笔者认为应该从基础英语的教学开始,更充分地发挥电影的功能。

在传统的课程设置上,大一大二是基础英语学习阶段,学生接受的主要是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然而教师往往发现学生在需要表达的时候言之无物,头脑空洞。到了大三大四的高级英语学习阶段,学生开始接触文学、语言学、跨文化交际之类专业知识,教师这时又发现学生理解经典名著有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名著改编电影正好可以解决两个阶段脱节的问题。系统充分地利用电影教学手段,可以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传统的语音课上,教师往往以学生的发音标准化为己任,其实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达到交际的目的才是最主要的。学生如果只是接受英式或美式的标准发音,会影响他们对其他地域和阶层的人群发音的理解。日本人、印度人、俄国人、阿拉伯人说起英语常常会带有本民族语言的口音,而他们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也没有问题。在英语国家里,不同的人群也会因为身份、职业、性别、种族、年龄等因素带有不同的发音。因此,很多接受标准化发音训练的中国学生到了国外,听起千差万别的发音时觉得无所适从,而他们说英语时,得到的评价常常是标准而没有特点。教师可以播放电影的片段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人说话的方式,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然后举行小组配音比赛,通过竞争机制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如果只是发音标准无懈可击,而在需要交流的时候无话可说,那也只能沦为学舌鹦鹉而已。在口语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的时候,教师往往发现有些学生不愿意开口。教师提供的一些抽象的话题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灵感、诱导他们表达的欲望。播放名著改编的影视可以给他们增加不少鲜活的话题,让他们热衷于讨论剧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训练他们用翔实的材料去充实自己的观点,用严密的逻辑去反驳他人的观点。

听力上的问题未必完全是技巧性的,有时是文化性的。笔者在教授听说教程的时候发现:即使词汇和语音没有任何障碍,学生也不能理解一个简单句子的含义,原因就在于文化背景的隔阂。书上讲到韩国民族信佛教的家庭和信基督教的家庭对圣诞节的接受大相径庭,前者根本不承认这个节日的存在,后者则用传统的韩国食物庆祝。学生对这段听力很难理解,因为我国缺少基督教氛围,圣诞节只是一个商业化的噱头。在欣赏了改编自狄更斯的同名小说《圣诞颂歌》这部影片后,他们对圣诞精神有了具体的认知,也明确意识到这个西方节日的宗教属性。

笔者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发现,学生很少会用到曾经阅读的内容。他们常常读归读,写归写,把两者完全分裂开来。不管是精读还是泛读,很多学生的阅读习惯往往是碰到一个生词就停下来查字典,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在很大程度上偏重于单词和词组的使用,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结构的把握却一带而过。这样下来,学生对读过的文章内容没有印象,记忆里只剩下单词和例句,写作的时候也联想不到课本里现成的引言和实例。然而,很多学生却往往对很久以前观看过的某个电影片段记忆犹新,在作文中也经常引用。笔者建议用电影作为学生写作的资料库,给他们提供不竭的鲜活材料。

蒋静仪主编的《阅读教程》第一第二册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Reading Salon,推介两本文学名著供学生阅读。比如第一册的第一单元推荐的是《简·爱》,而此单元的主题是亲子关系。关于这部小说学生或多或少了解一些内容,但一般对童年简·爱同情怜悯,而对成年简·爱赞赏钦佩,并没有关注两者间的有机联系。笔者要求学生在观看电影时重点思考简·爱的童年对她成年后的性格的影响。在写作观后感的时候,很多同学发现了简·爱年幼时她的舅母一家对她精神上和肉体上的虐待和她后来不顾社会地位的悬殊和传统礼仪的束缚勇敢地向罗切斯特表白爱意之间的内在联系:正因为从小就在一个缺爱的环境中成长,简·爱对爱的渴望才如此不顾一切。

到了高级英语学习阶段,英美文学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上涉及了大量的作家和作品,教师限于课时只能蜻蜓点水,学生也因此只能走马观花。对于文学作品本身没有感性的认知就很难形成鲜明的印象,而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正好可以弥补这个不足。在两三个小时中,学生就能领略一部作品的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教授“英美女作家和作品”这门选修课时,笔者在课上穿插了诸如《诺桑觉寺》《时时刻刻》《奥兰多》等名著改编电影的欣赏和讨论,让他们见识到除了《简·爱》《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乱世佳人》等他们熟知的名著之外,还有很多“次著名”的文学经典也值得研究。每一部电影笔者都会给学生提示关键点——奥斯汀在《诺桑觉寺》中所讽刺的哥特式文风在电影中的呈现,《时时刻刻》中三代女性对命运的反思和生死的抉择,《奥兰多》中所表现的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让他们边观看边思考,而不只是耽于视听享受。

电影改编有三种类型,一是移植型,即电影尽量忠于原著;二是再解释型,即电影对原著进行个性化的解释甚至评论;三是模仿型或再构思型,即电影对原著的故事结构和人物进行别出心裁的彻底改写或模仿和讽仿。(王松林、李洪琴,2003:22)比如1968年版佛朗哥·泽菲雷里导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不仅布景和服装符合16世纪意大利维罗纳的特点,男女主角的年龄也都接近原著,就是经典的移植型。1996年巴兹·鲁赫曼导演的《罗密欧+朱丽叶:后现代激情篇》虽然沿用莎士比亚的台词,却让罗密欧与朱丽叶穿越到了当代时代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维罗纳海滩,他们家的世仇也成了两个对立帮派间为了争夺地盘而导致的械斗和枪战,这属于再解释型。1961年的歌舞片《西城故事》借用莎翁原著的基本架构,却把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名字换成了托尼和玛利亚,台词也换成了现代语言,并通过歌舞去呈现,是再构思型的杰出代表。与第一种相比,第二种和第三种具有更强的创造性和艺术性,因此更适合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研究的对象。

自2007年以来,笔者一直担任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所指导学生通常只涉猎过古典文学。笔者通常建议他们比较影视改编和经典名著在人物、场景、情节等方面的异同,然后再得出孰高孰低的结论。每年都会有不少优秀文学作品被搬上舞台,除了传统文学经典(如莎士比亚和奥斯汀的作品)之外,还有现当代的得奖作品(如获诺贝尔奖的耶利内克的《钢琴教师》和获布克奖的拜厄特的《占有》)或畅销作品(如尼芬格的《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和邝丽莎的《雪花和秘密的扇子》)。学生可以选择古典名著的影视改编,也可以选择现当代的热门作品的翻拍,以便在浩如烟海的文学评论中找到一个新鲜独特的切入点。迄今为止,笔者指导学生撰写了《小说〈傲慢与偏见〉与其2005年电影改编版之比较》《小说〈名利场〉与其2004年电影改编版之比较》《后现代版的莎士比亚——比较1961年的〈西城故事〉和1996年的〈罗密欧+朱丽叶:后现代激情篇〉》《被隐藏的文本——比较拜厄特1990年的小说〈占有〉和2002年的电影改编》《成功乃失败之母——比较2002年电影版〈认真的重要性〉和1895年的原著剧本》和《从小女孩到大女人——比较刘易斯·卡罗尔的小说〈爱丽丝漫游仙境〉与2010年蒂姆·伯顿的电影改编》共6篇毕业论文,学生在比较之后往往会发现:虽然影视有原著所不及的感官冲击力,但是由于时间所限,必然在大量删改中损失原著的广度和深度,有时导演还会为了电影的商业价值牺牲原著的艺术价值。

在基础英语阶段,名著改编电影不啻为丰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灵丹妙药;在高级英语阶段,名著改编电影依然是学生亲近名著的有效手段,但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阅读原著基础上对其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最终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

[参考文献]

[1] [美]詹姆斯·安格尔.人文学科的重要性:主谈英语文学[J].外国文学评论,2008(04).

[2] 刘仪华.名著改编影视与外语研究性学习——以高校英美文学课为个案[J].电影文学,2008(18).

[3] 黄立丰.关于大学英语专业文学课的调查与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