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卫・科波菲尔》;幽默与讽刺;流浪汉文学

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文学史中维多利亚时代举足轻重的作家之一,在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历史背景中,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有着强烈的冲突,资本家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压榨工人为其创造剩余价值,与此同时,工人的工作条件糟糕,薪水报酬低廉,与为资本家创造的价值形成巨大的反差。在英国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体系中,出身于底层的查尔斯・狄更斯幼年时期挑起家庭的重担,为父母分忧,在一家皮鞋厂做童工,深刻了解底层人民的生活,也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了对底层人民的同情。纵观整个维多利亚文学,这个时期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称为批判现实主义,作为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查尔斯?狄更斯与萨克雷齐名,萨克雷在他的代表作《名利场》中极尽所能勾勒出上层社会不可见人的虚伪与做作,狄更斯像一面镜子一样反射了底层人民的种种悲哀,并给予了深深的同情。

但是与其他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不同的是,狄更斯更善于用幽默的语言作为工具,讽刺种种社会丑相,让人们在开怀大笑的同时也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尽管狄更斯的作品在不同时期表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态度,从乐观到悲观,从期望到彻底失望,但是体现中在作品中都是用轻松诙谐的语言鞭挞了种种社会不公平现象,讽刺了没有社会道德的人。可以说,幽默的语言是始终贯穿在狄更斯的所有作品中的。在《匹克威克外传》中,查尔斯用简单的几笔形容匹克威克体态肥胖,他戴着圆圆的眼镜,眼睛是圆圆的,身体也是圆圆的,让匹克威克这个滑稽的形象跃然纸上。而在《大卫・科波菲尔》这部作品中同样体现了狄更斯幽默讽刺的文笔风格,狄更斯更是直言不讳的告诉读者,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他最喜欢的就是这部,在这部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中,清晰的反应了作者的创作艺术与语言风格,在这部小说中,狄更斯运用了口语化的语法词汇等表达方式,甚至是不规范的发音,听起来让人贻笑大方,却也让底层人民不能受到良好教育的一面体现的淋漓尽致。米考伯太太无论在什么情况,哪怕是在米考伯先生负债累累,入不敷出的时候,一直在说“我永远不会抛弃米考伯先生”,在文定的语境下,米考伯太太幽默的话语让人开怀大笑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家庭观。

狄更斯的作品中语言非常丰富,被称为史上第二个莎士比亚,他的词汇表达和莎士比亚相媲美。前苏联学者伊瓦肖娃认为“狄更斯笔下的英国语言是无限的灵活和多姿多彩,它的可能性仿佛是无穷无尽的。没有多少作家在风格手法的多样性上、词汇量的完备与丰富上以及表达的鲜明与独创性上,能够同狄更斯相比。”而他能够具备独一无二的幽默风格是有多方面的因素的。首先,狄更斯被称为第二位莎士比亚源于英国传统文学对他的影响,流浪汉小说是17世纪、18世纪风靡欧洲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的艺术特征主要以第一人称叙述,运用幽默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和这种文学体裁特征非常吻合。小说主要以第一人称“我”自幼年到中年的生活历程,以“我”为的出生为起源,将朋友的真诚与欺骗,爱情的冲动与成熟,婚姻的甜蜜与无奈,家人的矛盾与包容等因素汇集在一起,其间夹杂着各色的人物,语言诙谐风趣,展示了19世纪中叶英国的广阔画面,也反应出了狄更斯希望人间充满善良正义的理想。流浪汉小说同样大量的运用俚语融进幽默的因素,在《大卫・科波菲尔》中,幽默化的口语特征十分明显,这与流浪汉小说有密切的联系。

其次,小说的结构也比较松散,同样符合流浪汉小说的艺术特色,一般文章以连载的形式刊发在报纸上,在狄更斯初期的作品《匹克威克外传》这种特点较为明显,每一期都讲述了一个风趣幽默的故事,用报刊连载的形式使底层人民在自己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能读到优秀的作品,更直接的面向广大读者。

第三,狄更斯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占据了主流,英国的文学传统是伟大现实主义作家的传统,没一个作家都能够和当时的社会情况同呼吸,共命运。狄更斯是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的现实主义特色同样来源于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纵观整个英国文学史,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现实主义的因素。从英国文学的发源《坎特伯雷故事集》开始,到莎士比亚的喜剧,再到小说的开端作,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都贯穿着现实主义特色。现实主义文学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细节,18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日趋成熟,除了注重对现实生活的临摹外,还强调生活中人物的性格,这对狄更斯的小说创造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他的小说中对古旧的东西,琐碎的生活细节都怀有巨大的热忱,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对于细节的真实性处理也非常恰到好处,在描写大卫的姨妈贝西小姐的外表时,用“淡红色的”,“没有睫毛”等词语来形容其面部特征,生动的刻画了贝西小姐内心丑陋刁钻的人物形象。

纵观狄更斯所有的作品中,语言幽默是最大的特点。狄更斯的小说大量采用平民化,口语化的语言塑造了各种鲜活的人物形象。狄更斯发表的每一部小说都活灵活现的刻画人物特征,让矛盾和冲突在幽默的语言中形成一种张力,让人在读小说时会心一笑,读过小说后掩卷深思,这也是为什么百年后全世界人们仍然能够为狄更斯小说笔下的人物津津乐道。

狄更斯小说的语言价值不仅给读者带来非凡的阅读体验,同样为后来的作家留下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给全世界的作家带来创作的灵感,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国研究狄更斯的作品也比较完善,在所有的研究结果中,更多的侧重狄更斯作品中寓教于乐的写作风格,上升到思想道德规范的水准,体现了作者对伪善者嫉恶如仇,对底层人民无限的人道主义关怀。同样也提出了对中国作家所产生的影响,最为人知的就是作家老舍,众所周知,老舍同样以其幽默风趣的笔触来描写中国社会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从老舍的创作经验中,我们可以得知他擅长从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中摄取营养,尤其是狄更斯的现实主义幽默,把这种幽默结合到自己的作品中,绘声绘色的讲述出北京事故民风,他对狄更斯的认识,借鉴,吸收也经历了一番变化的过程,在他的作品得到完美的展现,同狄更斯一样,他也对道德和人性有着深刻的洞察,人道主义思想也在梳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之中得到了体现。狄更斯作为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星,同样对其他作家产生巨大的影响,让全世界的人民在欢笑中留下难忘的泪水,发人深思。

【参考文献】

[1]赵炎秋.狄更斯长篇小说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23-33.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范文第2篇

摘要:新写实小说直面人生,批判人性,改变了传统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本文试从新写实小说的象征意蕴及人物刻画、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三个方面入手,对新写实小说做一探讨。

关键词:象征 群体 人性 批判 读者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03-0063-02

新写实小说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最早在1988年秋的“现实主义与先锋派”讨论会上被提出来,最早被命名为“后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江苏《钟山》杂志在1989年的第3期特辟“新写实小说大连展”专栏,正式打出新写实主义的旗号,并给予这样的界定:“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的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的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随之,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朱苏进等一批作家都被归于新写实小说的旗下,并在文学界掀起一股强劲的现实主义创作潮流。

随着新写实小说的发展壮大,理论界也对此展开讨论,褒贬不一。褒之者称它回归了人的生存意识,继承了中国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并在借鉴中不断创新,显示出新的审美境界;贬之者则认为,新写实小说专注于人类“纯态事实”(陈思和语)的描述,放弃了“真实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创作原则,它近似冷漠的创作情感也使文学丧失了理性批判精神。但笔者认为,“存在即是合理的”,新写实作品重在“新”字上,所以,本文将从新写实小说的象征意蕴、人物刻画及读者三个维度来探讨新写实小说的新意所在。

第一,新写实小说的象征意蕴。

新写实小说在创作中没有使用明显的象征手法来叙事,但是,在作品的整体叙述中却带有象征意蕴。特别是“梦”这一意象多次出现在作品中,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并且“梦”的意向在不同作品中具有不同的象征意味。

池莉的《烦恼人生》主人公印家厚将生活过程概括为一个“梦”字,他自己在空中对躺着的自己说:“你现在经历的这一切都是梦,你在做,一个很长的梦,醒来之后其实一切都不是这样的”印家厚是小市民的代表,生活在希望与烦恼中,因为生活的琐碎而烦恼,又因为生活的前行充满希望,这些希望支撑着他去应付无奈的生活,“少年的梦总是有着浓厚的理性色彩,一进入成年便无形中被瓦解了”,这便是生活对梦的摧残,新写实作品为凡夫俗子构建了美丽的梦,又以梦的破碎来阐释主人公对这个世界的无奈以及环境对自身理想的消解。

如果说印家厚的梦是对生活理想的追求,那么小林(刘震云《一地鸡毛》)的梦则带有实际的功利色彩,他在梦里已然见到生活的严峻。“半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睡觉,上边盖着一堆鸡毛,下边铺着许多人掉下的皮屑,柔软舒服,度日如年,又梦见黑鸦鸦无边无际的人群向前涌动,又变成一队队祈雨的蚂蚁。”“一地鸡毛”象征了生活的杂乱与无绪,而小林却在鸡毛下高枕无忧,是因为他习惯了生活的麻木,他面对生活的态度就是认同与顺应。他像一个被父亲打惯的小孩,一旦父亲拿起棒子,他就会自动靠上前去,这既是生活本身的残酷,也是小林自身精神境界作梗的结果。在小林这里,“梦”只是对现实生活的串联,失去了“梦”本身的理想色彩。

而在池莉《你是一条河》中没有对梦境的直接描写,而是通过冬儿梦中惊醒这一细节揭示出生活的意义所在。生活的理想主义者――冬儿,最终与生活粗俗不堪的母亲――辣辣有了梦的沟通,在梦中,冬儿原谅了母亲,她承认了母亲在生存的压迫下所做的牺牲。为了生存,道德伦理可以被弃置一旁,生存成为生活第一要义。冬儿是生活的旁观者、清醒者,她可以逃避粗鄙的生活,但她改变不了生活本身的粗俗性。因此,冬儿的梦在《你是一条河》中笼罩着黯淡的意蕴。

在生存面前,生活的梦终归是要破碎的,是否能够重建取决于主人公面对生活的态度。有人以梦为支撑继续寻找生活的意义,有人则只能放弃梦,单纯追求生活的本相,只留下丢掉灵魂的躯壳。新写实小说中“梦”的意象不是随便产生的,它具有很强的象征性,是作家在叙事中建构的想象空间。池莉本人是这样阐述的,“我的全部小说都是重建的想象空间,不要在读小说时犹如身临真实生活就以为作家是站在大街上随意写的,有一种想象叫仿真想象,他寻求的是通过逼真的诱导,把鼓点敲在人的心坎上。我们要让小说的艺术发展下去并拥有欣赏者,我们应该考虑和探求的是让想象的翅膀变得如水一般容易渗透和绵长,只有人的心是无限的,想象的翅膀就是在扇动。”新写实作家就是将想象渗透到琐屑零碎生活的描写中,让作品有了象征的意蕴。

第二,新写实小说在人物刻画上塑造了群体的典型形象,并在平淡的叙述中不露声色地揭示了人性的卑劣。

新写实作家淡化了人物性格的鲜明性,代之以共性的面孔展现给读者。作品的主人公都没有明显的性格特性,只是在生活的潮流中留下了奔碌的身影,作家们就是塑造了这样一个群体的典型形象,就像是一幅幅皮影画在布幕上一一展现,而不是传统现实主义浓墨重彩的油画,要经过大肆渲染才能塑造形象。

新写实小说出现于八十年代后期,是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整个社会出现了道德、理想的滑坡现象,历史的发展超出普通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想象能力,平凡的人们被推向一种尴尬的,无能为力又无可奈何的境地。为生存而生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家们都是生活敏锐的捕捉着,开始对普通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命状态进行关注、描写,因此,新写实小说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印家厚、小林、李小兰等都是这个时代的人物特写。

文学始终是审美的意识形态,它不可能脱离意识形态走向纯粹的艺术境地,而“社会意识有好几个社会层面构成的整体结构,它的最高层是一种经过理性过滤的、共性化的精致的思想往往直接代表着统治阶级的观点。它的最底层则是个性化的粗糙的,人名群众原生状态的情感,文学所能表现和应该表现的恰恰是后者,并且通过后者去影响前者。”新写实作家刻画的就是这样一批在理想和现实中矛盾、挣扎,为生存奔命的底层小人物形象,描写了他们的灰色人生。

李小兰,赵胜天(池莉《太阳出世》)都是普通工人,他们结婚生子,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他们吵架,和好,为牛奶而奔碌,为各自的父母而怄气,生活被剥夺的只剩一副勉强支撑的骨架,如果没有生活的磕磕碰碰,生活就会轰然塌倒,这就是凡人的生活本相。小林(刘震云《一地鸡毛》)要为老婆找单位,为孩子找幼儿园,为了生存他们要在不可抗拒的环境面前弯腰低头。这都是芸芸众生中的典型代表,对于他们来说, 总要受到环境的捉弄,甚至于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特别是在方方的《风景》中,人生的悲凉与苍茫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新写实作家们在那些散乱的、无序的生活碎片中展现出生活的全部,并对人性的卑劣做出了冷峻的透视,表现到新写实作品中就是那种人性的自私与虚伪。刘震云《一地鸡毛》中的小林,刘恒《白涡》中的周兆路就是典型代表,还有反应部队生活的《新兵连》同样对这种劣根性进行了不露声色的批判。

小林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后,为生存开始奔波。一开始他可以为偷税而羞愧,为老师到来的招待不周感到心酸,但是随着生活的展开,小林身上的贪欲,还有知识分子的假清高都暴露出来,他在生活的大潮中丧失了自我。这种丧失恰如刘震云所言“生活固然使我们一天天成熟,但它也是我们一天天变老,变假,一天天离我们自身。成熟固然意味着收获,但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成熟不也意味着遗忘和丧失吗?与小林相比,《白涡》中周兆路的虚伪性更为明显,作家全知全能视角的心灵剖析更向我们展示了一副伪君子的嘴脸,他自私、冷酷、矫揉造作,作家正是通过这种旁观的叙述深刻得揭示了人性的丑恶。

就人性丑恶的批判而言,大多新写实作家都采取了全知的视角并依靠对人物内心的剖析来完成的。作家们没有指责谁的过失,只是在叙述一位当事者的心路历程,以一个旁观的身份审视周围的人群与这个社会,但我们分明能在字里行间感觉到作家锋利的笔端已戳穿了人类虚伪的面纱。每一部新写实作品都包含了作家对心灵深处的反思,他们将人类心灵的龌龊翻晒出来,让我们直面人生的丑恶,这里没有任何的高谈阔论和惊心动魄,没有任何的悬念巧合,而完全是生活本真的原始呈现,恰恰是这样一种表现形式,令人震颤。

第三,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新写实作家通过民间的叙述立场,满足了众多读者的期待视野。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马克吐温 人物主题 叙事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花费8年的心血完成的作品。海明威曾这样评价它:“全部美国文学起源于马克・吐温的一本叫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书――这是我们所有书中最好的,一切美国文学作品都来自这本书。”这部作品无论从思想内容或艺术成就而言都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一、时代背景与故事情节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以前,当时蓄奴制已从法律上废除,黑奴名义上获得了解放,但社会中仍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黑人的地位极其低下,处于被奴役被迫害的处境中。小说讲述的是为了追求自由而离家出走的少年哈克,与为了追求自由而逃离主人家的黑奴吉姆相遇后,在帮助吉姆得到自由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的故事。小说传承了西欧流浪汉小说的精髓,以主人公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流浪经历为线索,真实地反映了童年与成年、纯真与虚伪、自由的河上与桎梏的两岸之间的反差,抨击了19世纪中期美国社会的丑恶现实。

作者首先将密西西比河两岸城乡衰败的景象作为故事的开篇描写,为读者刻画了主人公活动的生活环境和社会背景:破败的房屋,人畜共用的泥泞街道;精神空虚的人们过着贫苦而无所事事的生活,整个社会充斥着原始粗野的习气和贫穷落后的气息。接着,在充满谎言和丑恶的社会背景下,“离经叛道”的哈克和正直善良的黑奴吉姆出场了。一个要逃离以道格拉斯寡妇和哈克父亲为代表的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环境,一个试图摆脱黑奴制度的束缚和剥削,两人希望能共同奔向一个渺茫而模糊的理想世界卡罗。于是,整个故事就沿着哈克和吉姆逃离现实、寻求自由这个线索展开。他们虽然历经艰难并未到达象征自由的卡罗,但最终吉姆获得了自由,哈克则又踏上了寻求自由之旅。

故事的自然背景是广阔浩瀚、象征自由的密西西比河。河两岸是美国的“文明社会”,那里充斥着人间各种罪恶,善良无知的人们受着“国王”“公爵”“上校”一伙人的欺诈和。随着故事的发展,作者借用象征着自由和快乐的木筏、纯静安乐的密西西比河、虚幻飘渺的理想自由之州卡罗、哈克与吉姆之间的纯真友谊,强烈地抨击了“笼罩在一片黑夜的迷雾中”虚伪残酷的现实社会,表达了他渴望种族平等、向往真正文明的良好愿望。

二、 小说叙事与逃离主题

分析小说的主要情节我们可以发现,“逃离”――哈克的“逃离”和吉姆的“逃离”是其重要的主题之一。哈克要逃离“文明”社会的虚伪与腐败,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吉姆要逃离蓄奴州,奔向自由州,获得身体与精神的自由。

在小说开头哈克与道格拉斯寡妇生活在河边小镇圣彼得堡,寡妇一直试图“教化”他,但哈克对传统的文明教化和宗教意识非常厌恶,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难以忍受与这位受人尊敬的老妇人生活在一起:“可是只要想想这寡妇为人处世有多古板,多正经,就能明白一天到晚呆在屋里真是活受罪;所以到了我再也受不了的时候,我就溜啦。我穿上我原来的破衣烂衫,重新躲到我那只大木桶里,好不自在逍遥。”哈克一心只想摆脱道格拉斯寡妇家的束缚,求得自由独立的生活,这是小说情节发展的中心因素。

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看到哈克被迫不断地逃离社会,对他来说,木筏、河流和大自然象征着自由,仅仅当他在河上与吉姆在一起时才感到安全与自在,“生活在筏子上真好”。每当他到了岸上,总是碰到危险、麻烦与欺诈。岸上的人虚伪、腐败,哈克上岸与他们打交道,总是被迫撒谎。他在岸上见到的是凶残、欺骗、腐败与仇杀,在文明的外表下是丑恶的社会现实。在第十八章中,当哈克从格兰纪福和谢伯逊两个家族的仇杀中逃脱后,感叹到:“碰来碰去,哪儿也比不上木排这个家。别的地方都太窄小憋气,木排却不是这样。人在木排上觉得自由自在,轻松愉快。”

目睹了成人世界的诸多罪恶,最终哈克决定到新的地域去,不再回到文明世界,他过够了文明的生活。在最后一章,当萨莉姨妈打算收养哈克时,他意识到他再也不想要所谓的文明生活了:“不过我寻思:到领地去,我得比他们两个先走一步,因为萨莉姨妈要认我作干儿子,要教我做人的规矩,我可受不了这个。我已经受过一回啦。”这部小说以道格拉斯寡妇试图“教化”哈克开始,以哈克决定不再让这种事再在萨莉姨妈手中发生结束,首尾呼应,使哈克逃离文明社会的束缚,渴望自由这一主题得到充分展示。

同样,吉姆的逃亡更是为了追求身体与精神的双重自由。虽然是黑奴,但在思想上,他是一个独立的人,从不愿认为黑人比白人低贱。当他得知自己要以大价钱被卖到离妻儿很远的河下游去时,便以逃跑进行反抗,他明知逃亡黑奴要处死,但对自由的渴望使他置生死于度外。他的逃跑不只是为了个人,他有自己的生活理想,他打算逃到自由州后拼命劳动,攒下钱再把老婆孩子赎出去,在他身上集中反映了黑人对自由、对真正人的生活的憧憬与追求。我们可以说正直善良、忠诚可靠的吉姆是小说中描绘的唯一真正的成年人,是哈克唯一可以效仿的正面榜样。

三、 小说中叙事的写作风格

马克・吐温是19世纪后期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他在现实主义描写中又点缀着浪漫主义的抒情,裸的现实写实批判中糅杂着幽默的讽刺笔调,鲜明的人物形象对比中又不乏细腻的心理刻画。

作者刚中带柔,现实写意与浪漫抒情相结合。作家运用现实主义笔触描绘了密西西比河两岸社会的贫困与落后,野蛮与残暴,但在描述人物心情时却用了大量唯美的笔触,散发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如哈克离家出逃后躺在小岛草地上享受自由时,他看到的景象:“四下里多半是参天大树……有些地方太阳透过树叶照得满地斑斑点点,这些斑斑点点的地方还有些晃晃悠悠地动……有一对松鼠坐在树枝上冲着我叫得挺亲热……”而当束缚在家中,没有出逃前,他的心情却是“闷得要命”,看到的虽然也是树林里的树,但“树林里的叶子沙沙的响,叫人听了怪难受……还有风想给我说点悄悄话,我又听不出它说的是什么,所以它就吓得我直打哆嗦”。此外,作者用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栩栩如生。马克・吐温善于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将人物心理变化的复杂过程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描绘出来,并在故事发展过程中由远及近地刻画人物性格。比如对哈克对吉姆的态度产生变化的心理描写。在吉姆越接近自由时,哈克的内心越不安,虽然在逃亡过程中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但生活在现实社会的小哈克难免受到种族偏见的影响。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作为当代美国文学中丰碑式的作品,无论是从文艺与现实的关系,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塑造,都堪称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沉淀后,依然魅力不减,赢得了世界各地万千读者的喜爱。著名作家和文学评论家莱昂内尔・特里林称这部小说是“美国文化的主要文献之一”。这一论断表明,深深根植于美国民族文化传统,浸透着美国社会与文化影响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已成为不朽的世界文学典型。

参考文献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叙事说教;现实主义;写实主义;艺术表达封闭

“说教”:原指宗教信徒宣传教义,后比喻宣扬某种谬论或空洞地宣传某些人人都知道的东西。“说教”的目的在于宣扬观念,方法论是 “用……表达……”,以“说教”为目的的叙事方式就是“叙事说教”。比如:绘画中,画棵树就表达亲近自然。 尽管由于每个人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意记忆不同,对树传达的意义也有迥然不同的理解;但说教性叙事并不看重此,因其太强的目的性而无法提供观者视觉游戏(思维)的空间 ,因此它是封闭的。

一 、产生的文化根源

“叙事说教”的艺术表达有其产生的深刻根源,在以“德”“仁”为中心的儒家乐感文化的中国,艺术在铸造实用理性的民族文化心理中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如画论:“画者,成教化,助人伦。”(张彦远)。叙事说教类的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中随处可见。例如《女史箴图》(东晋),《历代帝王图》(唐),《文姬归汉图》(金),《顺治接见五世达赖》(清)等。以牺牲个体价值而维护集体意志是儒教驯化下的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其本身带有一种宗教殉道精神。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应在艺术领域便是宏大叙事的观看方式,动辄高谈天下、社会、集体,至于人的个体生活经验便熟视无睹,其艺术作品的空洞和概念化就不言而喻了。20世纪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中,艺术屡屡充当政治的说教工具,便是很好的例证。儒家实用理性的最高境界是:中庸。对于为政治国、社会生存而言有一定合理性。对于文化、艺术而言实为一种桎梏,因为它切断了极限的生命体验,也切断了生活的丰富性。它是一种恒定而安全的标准,它同时也滋生思维的惰性,在事事多变的现实面前让人蒙蔽了双眼。让原本丰富的人格变得单一和标准化。这种实用的值观直接影响艺术的表达方式:忘记个体,凸显集体的宏大叙事。“叙事说教”也就应运而生。其巨大的认知惯性成为艺术表达方式的必然。当艺术家开始创作时首先进入的是“我要用……表达……”的说教性思维,而很少思考艺术的“表达方式”或“媒介”本身就是一种思想和观念,它可以呈现丰富的意义。“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

二、“叙事说教”与现实主义、写实主义

在我国“现实主义”一直被“叙事说教”以写实的表现手段扭曲至今,写实的作品就等于“现实主义”作品,“叙事说教”运用“写实 “的表达方法,也就顺理成章成为“现实主义”了。

“现实主义”一概念是泊来品,现实主义(Realisme):要求按照现实生活本来的本来面貌,选择本质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现象,做具体的、如实的艺术描绘,真实地典型地再现社会生活。最早出现于16BC下叶西班牙的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城市,由于不满意罗马主义宫廷艺术的僵化和艺术与生活的脱离,由一群有思想的艺术家、哲学家、文学家发起。1930年代,法国出现“现实主义”美术运动,取代浪漫主义成为主要的艺术流派。现实主义描绘贵族蔑视的农民、小市民、手工劳动者、流浪汉等下层边缘人物,它具有批判精神和前卫性。时代性、客观真实性、生活性、批判性是现实主义的主要特点,表现语言是:具象写实。

“写实主义”不是艺术创作的方法,而是艺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写实主义和现实主义在我国常被混为一谈,随着“写实主义”中心地位的确立,运用写实语言的“叙事说教”也成为艺术表达的不二方式。却不知这样的艺术从一开始就与“现实主义”分道扬镳,因为它不具有客观真实性和批判性。

三、“叙事说教”的历史背景

早在明末一些欧洲传教士和职业画家通过教堂和学校将光影写实技法带入中国的香港、澳门、广州等沿海城市。“泱泱大国”的民族自大心理导致清末的保守与落后,国门被帝国列强的枪炮轰开。屈膝求和、割地、赔款的侮辱将民族自满情绪撕得粉碎。有良知的知识分之,掀起救亡图存的文化运动, “科学和民主”、“革四王的命”、“以西方的写实革国画之命”是那个时代的主张。一批艺术学子远渡重洋,留学欧、美、日本,以便学成报国。当时的欧洲艺术正兴起印象主义、立体主义、构成主义,同时也有学院派的古典主义。尽管20世纪初,留学艺术家带回中国不仅仅是写实主义(也有印象主义、立体主义等),但在当时的具体国情下,唯有写实的表现语言可以作为抗战的有力工具:宣传画。后来,1942年延安文艺讲话确定了艺术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从此决定中国艺术在以后几十年里基本走向。随之而来的国画家的改造;的宣传壁画;宣传画的红光亮;以美协(美术权力中心)为主导的全国各种美展;以“伪现实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学院教育;将徐悲鸿这个个体的写实案例放大到全国,其美术写实教育的体系沿用至今。美术教育从考前培训到美术学院的基础训练再到艺术创作,其每个环节都充斥着“写实主义”的中心审美价值观,而写实语言服务的对象是“叙事说教”。这样,“叙事说教”艺术通过学院教育和各级美术家协会以最大的辐射面影响中国艺术和审美生态的建构,其艺术表达通过体制的维护和其培养的“粉丝”最终实现了中心地位。

四、结语

“叙事说教”文本旨在准确的“宣扬”某种观念,它没有也不需要留给读者多种解读的空间,因此它是自我封闭的,它早以将文本传达的含义画上了封闭的圆圈。其实从来都没有永恒的真理可言,艺术的国度更是如此。正如福柯所言:“我已经决定告诉人们:他们比自己想象的要自由得多;他们正把历史上某一特定的时刻所产生的东西当作真理的、理所当然的东西接受,他们其实可以对这一所谓的理所当然进行批判和摧毁。改变人们头脑中固定的事物――这正式知识分子面临的任务。”

【参考文献】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浪漫主义;乌托邦理论;理想社会

浪漫主义属于一种文学形式,是在和古典主义对立的过程中产生的,做为一种文学精神,指导文人墨客走向一种理想的世界。浪漫主义实际上与基督教传统存在着某种精神联系,是基督教分裂出来的一种精神载体,文人政客们通过文字表达出现实资本主义的不满的同时又满怀激情的畅想未来,这种思想与西方现代社会诞生的乌托邦思想又有共通之处。

一、浪漫主义

(一)浪漫主义的含义与起源

浪漫主义属于一种文学创作形式,与现实主义想对立。在创作上,浪漫主义侧重于在反映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从内心世界出发,在内心深处抒发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在文学作品中常常使用瑰丽、奔放的语言以及夸张的写作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最早起源于中世纪的Romance一词,在法国大革命与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背景下提出,当时是为了反抗资产阶级的领导,进而在文学上掀起的一场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运动,借以抒发对于理想国度的向往。

(二)浪漫主义的分类

十八世纪末的西方,由于人们对当时社会制度与政治制度不满,于是文人们试图寻找解决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的途径,但因为作家们所持的阶级立场不同,导致浪漫主义思潮中形成两种对立的思想,即积极浪漫主义与消极浪漫主义。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敢于正式现实社会的黑暗,使用言语针对封建的贵族进行批判,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封建因素,将美好的希望寄托在未来,对美好的生活充满幻想。代表的作家有雪莱、雨果、拜伦、普希金、海涅等。消极浪漫主义作家,不能正视社会的矛盾,对于社会的矛盾采取逃避的态度,反对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留恋过去,对于封建的资产解决存在幻想,希望在古老的封建社会中找到精神的寄托。代表的作家有史雷格尔兄弟、诺瓦里斯、夏多布里昂、拉马丁・维尼等。

二、乌托邦

(一)乌托邦的起源

乌托邦一词来源于希腊,“ou”表示“没有”的意思(或者是“ 好”的意思),“topos”表示“地方”的意思,“outopos”组合在一起便是“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乌托邦在中文也可以翻译为,“吴”同“无”是没有的意思,“托”表示寄托,“邦”表示国家,所以“乌托邦”和起来便是没有寄托的国家即“空想的国家”。乌托邦是人们心目中最美好的国度,在那里拥有最理想的社会制度,没有压迫、人人平等、像世外桃源。乌托邦一词在十七世纪以前均被人们想象成地理位置上遥远的国家,知道欧洲航海探险的发现,使人们了解这个世界,自此乌托邦就由实际的存在转变为人们心灵的寄托,乌托邦不再是那个遥远的异国国度,而是较好的时间。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逐渐演变出了一种新的社会学“现实主义”,乌托邦便被置于历史中,但乌托邦的境界却一直指引着人类的发展。

(二)现代乌托邦的产生

现代乌托邦在西方精神史上有两个来源,一种是来源于古希腊时期,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他幻想出了一个拥有严谨的法律和制度的国家,在这里每类人都有自己的德行,人们幸福的标准就是对于德行的克服与服从程度。在这个国度里伦理和政治是统一的。另一种是源自基督教,这种乌托邦强调个人的品德与信仰,只要人们虔诚的信仰上帝,上帝便会带来一个千年至福的国度。这个国度并非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一个神圣的理想天国,这是一种精神乌托邦,需要人们内心世界的修行达到一定的境界并且对未来充满鉴定的信念。今天乌托邦又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意义,它被用来比喻成一个可以任何想象的、更加理想的社会或者是某些无法实现的愿望、建议、计划等。

三、英国浪漫主义是一种审美乌托邦

英国浪漫主义者在突破人性社会改良后,逐步打破和英国启蒙时期的妥协关系,运用浪漫主义形式逐步代替理性乌托邦的限制。如果具体说可以用一个故事理解这种演变过程,一个英国的发明家在制造出精妙机器后,想要运用人工的方法制造一个同样的人,通过不断的尝试最终获得成功,制造出的人与活生生的人完全一样,甚至也出现了人的情感,语言表达上也很清晰,就是内部的声音也透着浓浓的应该强调,所以他想要一个灵魂,但是创造者无法给他灵魂,因而他天天折磨制造者想要一个灵魂,最后制造者受不了落荒而逃。这个故事从表面上有一些讥讽和玩笑的意味在里面,但是其真正的寓意是揭示理性时代的缺陷,英国的工业革命虽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又带来了环境、交通、就业等新的问题,不仅没有起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反而加深了他们的苦难。荷尔德林曾经说过:也许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现实的残酷、未来的担忧使人们陷入迷惘。这种精神上的迷茫是使用政治手短无法解决的,于是就诞生了英国浪漫主义,为十八世纪理性所造成的精神荒原建立了一个新的精神家园。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浪漫主义与乌托邦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浪漫主义是乌托邦精神在新时期的传承者。浪漫主义与乌托邦一样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因为它们均是对动荡的社会、败坏的道德、不完善的经济体制进行抨击的产物。并且,浪漫主义与乌托邦一样具备宗教性又具备反宗教性,所以说浪漫主义与乌托邦是一母同胞的孪生兄弟。

参考文献:

[1]余维海;王红光.“乌托邦”的批判和批判的“乌托邦”――马尔库赛“乌托邦”的构建及其批判[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09):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