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家校合作论文

小学家校合作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家校合作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家校合作论文

小学家校合作论文范文第1篇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重庆 400000)

摘要:家校合作是新时代的发展呼吁下的一种全新的关系理念,探索家校合作对当今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家校合作的概念、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家校合作的角色定位、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家校合作的反思这几个方面介绍了家校合作的进展及其取得的成就。

关键词:家校合作;现状调查;文献综述;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002-02

苏霍姆林斯基说:“施行学校--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很好的培养年轻一代,而且还可以使家庭和父母的道德面貌完美。没有对子女的教育,没有对学校生活的积极参与,没有成人与孩子之间经常的精神上的接触和相互充实,就不可能有作为社会基层单位的家庭本身,不可能有学校这个最重要的教育教学机关,也不可能有社会在精神上的进步。”[1]因此探索家校合作以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参考了1999年至2051年校园CNKI中的30篇期刊论文及万方数据中的20篇学位论文,并对其进行了整理。

1.家校合作的概念

“家校合作”目前未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英语中表达“家校合作”的最常见的是"home-school cooperation"。对此,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家校合作进行了解释。

徐锦俊从家校合作推进学习型家庭的意义上指出,“家校合作指学校与家庭在认识一致、目标认同、情感融洽、信息沟通的基础上,双向互动地共同促进学习型家庭的生成和发展。”[2]刘衍玲,臧源,张大均,在其论文《家校合作研究述评》中指出“家校合作是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家庭和学校两种力量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协调的教育互动活动。”[3]周丹认为“家校合作”既是一种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关系的理念,也是一种处理两者关系的行为模式。他指出:“家校合作”是指家庭与学校以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合力育人,使孩子受到来自两方面系统一致、各显特色、相辅相成的教育影响力,形成多种终身受益的必要素质,更好地实现社会化。[4]岳瑛在谈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时指出: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指教师与家长通过交往实现的教育原则,教育要求,教育过程,教育手段等方面的一致互补。[5]杨俊认为"家校合作"即家庭与学校已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合力育人的一种教育形式。[6]我国家校合作研究的专家马忠虎认为,“家校合作”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机构--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更多地得到来自家庭方面地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7]这一概念把家校合作所涉及的范围界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领域。

家校合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综合以上几位教育专家,学者教育实践工作者,从他们对家校合作概念的理解中,我们对家校合作的内涵应把握以下几点:(1)家校合作是一种双向活动,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家长要对学校教育给予支持,学校要对家庭教育做出指导,其中学校应起主导作用。(2)家校合作活动围绕的中心应该是学生,学生是家校合作活动的最终目的。(3)家校合作是社会参与学校教育地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

2.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

国内关于国内家校合作的理论研究,有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其中苗建玲在其论文《小学家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中对各学者的观点进行了总结:[9]

对家校合作的认识。

在这一问题上,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在儿童教育方面家校之间要保持一致进行合作,强调共同发挥家校“合力”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功能互补。

许多教育人士从家庭、学校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出发,从理论上探讨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如何配合,以达到两者的功能互补,实现教育最优化的目标。

在德育方面强调家庭的作用。

有的学者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和家庭环境的不同类型角度,阐述家庭对学校德育的环境作用。有的研究者从社会学中的冲突理论和角色理论两个方面分析了家庭与学校在德育方面存在的对立与冲突。

3.家校合作中各参与人员的角色定位

家校合作中家长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担任着不同的角色。家长在家校合作活动中因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需要的不同,在不同的实践,不同的地点,充任的角色就有所不同。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也是这样。他们只有意识到自己所担任的不同角色,才能更好地去履行相应的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我国家校合作的专家马忠虎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11]

3.1 家校合作中学校管理人员的角色。学校管理人员在家校合作中具有四种角色.首先,他们是鼓舞士气的"宣传员"和组织者。他要通过对家校合作的大力宣传、指导,使教职员对家校合作充满信心和热情,使学校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对家长参与的欢迎,营造出学校与家庭合作,通力共育人才的新气象。

其次,他是家校合作活动的策划人和支持者。要实现学校的教育和培养目标,校长必须明确家、校、社区合作的重要性,并努力建设这样一个合作关系。

再次,学校管理人员的第三个角色就是他自身,“学校管理者”。他必须在家长与管理人员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他除了影响学校的整体气氛和精神外,还要使学校保持"门户"开放政策,为家长提供相应的学校教育资源,组织家长教育活动等。

最后,学校管理人员是活动的协调人。缺乏对家校合作活动的有效协调与管理,家校合作就无法实现连续性。

3.2 教师在家校合作活动中的角色。教师是家校合作过程中的主要人物,是家校合作活动的具体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他在家校合作过程中担任的角色除教师本身外,还包括活动的推行人、指导者、咨询者、活动资源开发人、家长的朋友、交流的对象等。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许多教师除以上角色外,还与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家长”。教师也会为人父母,也是一代儿童的抚育者。当他们从家长的角色再回到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角色时,他们就能很好的理解家长的想法和需要。

4.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家校合作的问题上,许多家长,学校已经达成了共识,但在具体的实践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下面就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家校合作的认识问题和在实践中的偏差两方面进行论述这一问题。

4.1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家校合作的认识问题

马忠虎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包括以下两点:[12]

1.从家长方面看,大部分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没有意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学校,孩子的一切都应该学校负责,因而将教育孩子的责任一股脑的全推给学校,认为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归老师管,自己只提供钱,供穿,从思想上放松了孩子的教育。在这种思想下,如果不是学校“请”,他们是不会主动与学校联系的。

2.从学校方面看,有些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忽视了家长的教育。

许多教师往往认为家长不懂教育,他们不能也无法参与孩子的教育,请他们来反而给学校带来麻烦和干扰。因此,学校单方面教学生,使家长不能全方面了解孩子的情况,无法进行针对性教育;老师说教流于一般化,变成空洞的说教,泛泛而起不到相应作用。

(二)任学兵指出家校合作的问题出在政策上支持的力度不够[14]

至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制订家长参与教育的政策或法律,明确家长参与教育的合法权益,使家长在监督、参加学校的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活动时有法可依,合法的行使自己的权力。同时,强化家长对教育事业的参与,加强家长自我教育和教育孩子的责任。

(三)合作欠深度

关于这一问题任学兵在家校合作与素质教育一文中进行了讨论,他认为目前常用的合作方式是开家长会,让家长签字,家访和个别交流等。这些活动以了解通报情况为主,至于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各自的事情,缺少有计划,有深度的共育层面上的合作,更缺少对合作活动的检查,监督等措施。[15]

五、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家校合作前人已经从概念,各参与者的角色定位,理论基础,家校合作活动分类,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但是我国在家校合作研究领域中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水平较低,家校合作的研究比较分散、不成体系,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相脱离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本研究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为理论基础,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家校合作相关理论和经验,通过研究我国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并对学校的教师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探寻和发现我国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和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当前不断深化的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提出一系列具有实践价值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 徐锦俊.家校合作推进学习型家庭的创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5,(9):100-105.

[3] 刘衍玲,臧原,张大均.家校合作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7,30(2): 400-402.

[4] 周丹.对家校合作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5,(2): 34-36.

[5] 岳瑛.谈教师与家长的合作[J]家校指导,班主任.2003,2:34-36.

[6] 杨俊.关于小学家校合作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6,9:29-31.

[7] 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55.

[8] 岳瑛.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天津市科学院学报.2002,6(3):50-53.

[9] 苗建玲.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以济南市棋盘街小学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08,10:7.

[10] 张丽竞.国内外中小学家校合作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50,(3):158-159.

[11] 岳瑛.基础教育新理念――家校合作[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2):36-39.

[12] 马忠虎.影响家校合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3):25-32.

[13] 历以贤.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348-350.

[14] 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78-95.

[15] 徐金贵,颜辉荣.中小学家校共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36-38.

[16] 岳瑛.教师与家长的合作[J].班主任之友.2002,(2):14-15.

小学家校合作论文范文第2篇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许志强在采访中这样向记者介绍他最近的研究课题。这是一位对自己的工作有着强烈热情的数学新秀。相比其他研究数学的学者,他更喜欢接触不同的数学分支,并从中寻找“火花”。“人们喜欢到不同地方去旅游,因为每去一个地方感觉都是不一样的。而做研究也如此,每接触一个新的数学分支,我都会有不同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会激发我的求知欲与热情。”他这样向记者介绍他喜欢涉足多个不同学科的原因。

确实,在这种感觉的驱动下,他先后涉足了逼近论、数值分析、组合、交换代数、压缩感知等多个不同的数学分支,并且在这些不同分支之间发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关联,撰写了多篇数学论文。“人们往往在不同的领域里面,做着同样的事情,却又浑然不觉。起源不同的数学支流,往往意想不到地发生着交叉与关联,从而让人感受到数学的另外一种魅力!”他这样形容自己的交叉研究。而对于这种交叉,许志强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具体例子:2007年他在德国访问,来自Berkeley的代数学家Bernd Sturmfels在讨论班上提到一个代数方面的问题。虽然并非从事代数方面的研究,而许志强立刻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与他熟知的逼近论中Box样条函数的关联,并从而给出了一个解答。这令B.Sturmfels很感兴趣,所以两人合作解决了代数中的多个公开问题,并撰写了学术论文。

除了这种与“真实”数学家的合作,许志强也向我们介绍了他与“虚拟”数学家的合作。2006年,他在研究小波中的尺度方程问题。当时,他意识到问题的关键是对“数幂模1”问题的深入理解。“数幂模1”问题是数论中的经典问题,有大量的研究结果可查,但却没有为他“量身定制”的结果。于是,他通过Email向专研“数幂模1”问题的数论学家A.Dubickas求助。在Email中,他从数论角度对他所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描述。几天之后,他收到了A.Dubickas的回复及对问题的解答。基于这个回复,两人合作对尺度方程做出了很好的进展。虽然论文完成并发表了有一段时间,但两人却从未见面。许志强认为这要比他自己学习“数幂模1”然后作出进展效率要高很多,而且结果也更漂亮。“这样做的前提是互相信任,如果没有对对方的信任,是不可能开展这种类型的合作的。”他这样向记者介绍他的理念。

小学家校合作论文范文第3篇

经过将近一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几个月的写作,我的论文终于接近了尾声。研究生生活也将画上句号。回首这两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感慨良多。遗憾与感恩相交织,给我的人生烙上了深深印记。两年来,遇见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在改变着我,或大刀阔斧,或细细镌刻,无不使我受益终生。

怀着对丁老师学者风范的敬仰和对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的向往,我在工作一年多之后重新报考了我们学院远程教育方向的研究生。但是,由于专业成绩,我最终被调成了两年制的专业硕士,不能长在老师膝前聆听教诲,提前一年就要离开远研所这个大家庭,此遗憾一也!

来到远研所,我师从陈娬老师,攻读硕士学位。当时,陈老师远在加拿大做访问学者,但对我的指导与关怀一分也没有减少,经常通过网络了解我的情况,询问需要什么帮助。直到2011年5月份,我才见到朝思暮想的导师,结束了“留守儿童”的生活。于是,我辞了兼职,希望将全部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尽量完整的读完研究生,学有所成。然而,从头算来,跟导师的时间不足一年,又怎能满足我的期望呢?此遗憾二也!

两年时间,过多的期待,遗憾之事必不止这两件。然而,有比这更让人伤心的吗?人们常说“断无完美之事”,遗憾往往会比收获看起来要多,或是人们贪心之故,戒之,戒之。我亦常怀感恩之心,不敢因自哀而生怨忿之念。想我已届而立之年,又逢良师益友,得晤青年才俊,难道不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吗?

最应该感谢的是我的家人,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不会有机会来到华南师大读研。还记得小时候,爸爸带我在学校住,每天晚上给我读《古代文学家故事》和《前后汉故事新编》。正是从小的熏陶,使我热爱读书,崇拜学者,并有所追求。妈妈虽然不识很多字,但是坚信有知识,早晚都能用的上。弟弟妹妹的支持,更给我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提供了保障。感谢我的家人!我已经欠他们太多了!

感谢我的导师!从论文的选题,到实习学校的确定,再到论文的写作与修改,她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解决疑问,引导我改进研究。不仅如此,在生活上的帮助,更是解决了后顾之忧。同时,也感谢陈老师的家人对我的关怀。思思小朋友的每一次到来,都给我枯燥的生活平添很多乐趣。

感谢丁老师!每一次与丁老师接触,都能学到东西,每一次的交流,都为他的学者风范所折服。

感谢穆肃老师、张秀梅老师、蔡建中老师在我的研究及毕业论文写作上的指导和建议。一年多来,学生受各位老师恩惠颇多,另致谢忱!

感谢广州市萝岗区萝峰小学的钟琼香校长、陈柳芳主任的支持和帮助,涂秀平老师的真诚合作,以及四三班全体小朋友的积极参与。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的师妹袁莉莉、龙美琳,师弟姚传荣都积极的参与和提供了帮助。左萍萍、吴甜甜、张秀丽等同学也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一并致谢!

小学家校合作论文范文第4篇

*村第一小学是传统名校。*校长上任后,如何突破学校发展的高原效应,引领学校再发展成为面临的首要问题。基于人的发展学说理论,大胆提出“自主发展主动适应做最好的我”的办学理念,通过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走出学校内涵式、可持续发展的自主成长之路。*校长确立了“立足北京、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学校发展共同愿景,制定了学校2010发展纲要和行动纲领,形成了较为成熟的5I自我内涵界定,建立了以3D法则为核心的动力体系,形成了“我对自己负责,我和同伴进步,我为学校增光”的行动跟进,构建了以促进人的自主发展为特色的组织文化。打破以往管理模式,变革组织管理机构,成立了三个中心:教师专业发展研修中心、校本课程研究中心、学生成长服务中心,为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资源支持和个性化的服务,将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及学校整体提升有机融合,使师生成为自我规划、主动发展和体验成功的主人。

二、构建“自主教学”理念,开展“自主教学”实践研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新课程改革实施7年来,*校长带领教师团队进行了20余项国际、国内的科研课题研究。其中创新性地提出并开展“自主教学”的实践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澄清了“以学定教,学以促教,教学相长”的“教”与“学”的关系,提出了“三讲”、“三不讲”的课堂基本教学原则和“四个一”的基本要求,即关注每一天的课堂教学质量,关注每一个学科的课堂教学常规的建立,关注每一名学生习惯的培养,关注每一名学生学业质量的提高。

目前,“自主教学”研究渐成体系,以“自主教学”为主要特征的创新课堂变得越来越清晰,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自主教学”基本策略和“增值评价”、“学业质量跟踪册”、“学困生导师制”等方法保障。在大量实践基础上,提炼出*村第一小学“自主教学”系列学科理念,并由此延伸为自主品悟语文课堂教学、自主体验数学课堂教学、自主交流英语课堂教学、自主探究科学课堂教学等。

三、创新校本教研模式,搭建教师自主发展平台,成就教师幸福体验。

*校长构建了具有*村第一小学特点的“教、学、研、协”同期互动式的校本教研模式,实现了教学、学习、研究、协作的互相促进与共同发展。同时,根据每位教师的实际情况,搭建不同发展层面教师的成长支架,即入门期、成长期、成熟期和巅峰期教师的发展规划,从而帮助每位教师找到起点和相应的支持帮助。

在构建优秀教师团队过程中,*校长一直关注教师的精神追求和人格修养的塑造,通过项目管理、菜单式服务、互动式培训带领教师们开展多层面的教学研究,“说出我的教学故事”、“教师论坛”、“名师讲堂”、“阅读工程”、“外派留学”、“伙伴互助行动计划”、“1+x教师培训计划”以及“NBC协同网络建设”等使教师们的眼界更加开放,教学内容更加丰富。“问题记录单”、“课堂观察表”、“学业质量跟踪册”等帮助教师们更全面、快捷地了解每名学生的学业成长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帮助每一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更大提高。多年的努力造就了*村第一小学优秀教师团队,市区学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比例占到全体教师的51.6%。

四、丰富校本课程,构建教育生态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特色课程开发、艺术社团培养、社区资源利用是*校长为学生构建教育生态环境的举措之一。形成了“三个结合”、“四大门类”、“五个板块”、“六个完善”的独具特色的多元化校本课程体系,近100个兴趣小组和20多个艺术社团,每年的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和英语节,成就了一大批学有所长的孩子,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多元平台。坚持用国际视野培养全面人才,在国际部的办学中为学生展示多元化的教育图景,在国际化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充分利用中国科学院和航天城的特有资源,成立“学校科技教育基地”、“双百家长顾问团”、“*村一小少年科学院”和全国唯一的“宇航中队”,举办“百场科普讲座”、“社区论坛”、“家长讲师团”等,在家长和社会中引起强烈反响。

五、树立大教育观,探索均衡发展途径,促进教育公平。

*校长始终坚持开放的眼光,包容的情怀,关注农村的教师与学生。主持开展“携手互助”工程,构建学习共同体,建立相互学习,交流合作的校际关系。通过开展全职支教、联片教研、互派教师、访学留学、网络助教、走进资源校等形式,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薄弱学校,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与多所国内、市区内的农村小学建立手拉手关系并亲自送课、评课、讲座,对校长、教育教学干部和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与培训。

六、做研究型校长,创建品牌学校,实现个体和集体共同成长。

*校长依托*村第一小学平台,潜心研究,大量实践,个人和学校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北京市城乡中小学手拉手活动先进个人,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首都教育系统奥运工作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杰出校长,全国科研教改先进实验工作者,全国学校文化管理示范校长,全国教育创新成果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

小学家校合作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科学精神;基本策略

Abstract:Collaborative and inquirybased learning is a necessary approach for students’development. It is a basic strategy for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collaborative and inquirybased learning to give full play to teachers and improve students’self quality.

Key words:autonomous learning; collaboration and inquiry; scientific spirit; basic strategy

合作探究学习的意义何在?怎样促进合作探究学习的顺利进展?本文从科学研究的成功经验和物理教学特点出发,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讨论,旨在为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启示,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展。

一、合作探究学习是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

翻开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荣获者的名单,可以发现人才出现的两个重要现象:人才链与人才群体崛起。人才链是指连续出现的一长串人才,像链条一样。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最长的人才链是师徒五代相传:1909年化学奖荣获者奥斯特瓦尔德的学生能斯特获1920年化学奖,能斯特的学生密立根获1923年物理学奖,密立根的学生安德森获1936年物理学奖,安德森的学生格拉塞获1960年物理学奖。人才群体崛起是指人才成群出现。国外著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曾经形成了威震世界的人才群。这些人中,获得诺贝尔奖的就有十七个。在人才群体里都有一个或几个核心人物,他们才能出众,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形成人才群体中心。

人才链与人才群体崛起的实质是人才师承作用和人才优势互补作用。科学家群体的科学研究过程实质就是一个合作探究学习过程。合作能够出智慧,出成果,出人才。人才链与人才群体崛起的现象是合作探究学习的必然结果。合作学习包括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和师师合作三种类型。“名师出高徒”就是师生合作探究学习的结果。在合作学习中,大家形成一种伙伴关系,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具有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进行交流和讨论,借助集体的智慧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交往和互动有助于激发灵感,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当然,合作学习是以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基础的,没有独立学习做基础的合作学习犹如空中楼阁,没有经过个体独立思考而展开的交流讨论如无源之水。探究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培养了人的合作精神、批判精神、求证精神和乐于探索、追根究底的好奇心。所有这些都是创造性人才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新课程之所以提倡合作探究学习,就是因为合作探究学习是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人才链与人才群体崛起的事实就是非常有力的说明。

物理学家探索物理领域的过程与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同属于人对自然界的认识过程,二者有着本质的联系,这就为我们从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探讨物理学习方式找到了最可靠的依据。物理学的概念与规律是科学家群体长期合作探究的结晶。物理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再发现”的过程。在物理课程实施上应注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促进合作探究学习顺利开展的基本策略

人才链与人才群体崛起的事实深刻地揭示了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合作探究学习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教师作用,努力提高学生本身的素质,是促进合作探究学习顺利开展的基本策略。

(一)教师的五种作用是合作探究学习顺利开展的关键

1.科学伯乐作用

分析科学家的成长历程,不难发现,特长和爱好是成才的基础和起点。伽利略长于理论思维才引入数学与实验相结合,牛顿善于综合他人的研究成果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法拉第敏于形象思维才提出场和磁力线的概念,爱因斯坦很富于设计理想实验才具有创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禀赋。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因材施教,真正做到慧眼识英才,精心育栋梁,起到科学伯乐作用。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开展合作探究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创新需要心灵自然放松,只有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才会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勇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新更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想种花须知百花异,要育人须懂学生心,看到学生的“闪光点”,要扬其长而避其短。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确定合作探究课题,是学生走向成功的起点。

2.启发引导作用

研究爱因斯坦的教育观以及他的成功经验,可以使物理教师从中受到很大的启发。爱因斯坦认为:“对一个人来说,学习知识并不像显现的那么重要,他也无须为此去学校而可以从书本上获得。在学校里,教育的价值并不是学到很多的知识,而是受到如何进行思考的训练,而这是不可能从书本上学到的”。 [1]他还指出:“用富有活力的表达和知识去唤醒乐趣是教师的至尊艺术。”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才能使学生的思考得到有效的训练,才能唤醒学生学习的乐趣。“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想;当学生思路狭窄时,教师要启发他们拓宽;当学生迷途时,教师要把他们引上正路;当学生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铺路架桥;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2]启发与引导的过程也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满腔的热情,高度的责任心和高超的启发、引导艺术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教师还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和自由。所有这些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在瑞士的阿劳州立中学的学习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这所学校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和自由。他晚年时回忆道:“这所学校用它的自由精神和那些毫不仰赖外界权威的教师的淳朴热情培养了我的独立精神和创造精神。正是阿劳中学才成为孕育相对论的土壤。”教师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和自由,适时启发引导,唤醒乐趣,这是合作探究学习顺利进展的前提和基础。

3.组织促进作用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什么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学习对于学生的成才到底会起什么作用?爱因斯坦的成功之路会使广大的物理教师对这些问题有一个非常深刻的认识。在伯尔尼期间,爱因斯坦有几个重要的青年朋友,他们在一起研读哲学和科学著作,并进行深入地讨论。这项活动,他们称之为“奥林匹亚科学院”。 [3]爱因斯坦在奥林匹亚科学院进行的科学讨论中不断受到启发。他在1905年所写并发表的五篇震动世界物理学界的论文,几乎每篇的最初构想都曾经在奥林匹亚科学院的聚会上和朋友讨论过,其中相对论,他曾在长达十年的苦苦思考中,多次向朋友们表述过,并且每次都能从他们那里获得有价值的启发。奥林匹亚科学院是爱因斯坦伟大理论的摇篮。哲学思想指导下的批判思维,使爱因斯坦做出了突破传统时空观念的划时代的成果。爱因斯坦指出:“使青年人发展批判的独立思考,对于有价值的教育也是生命攸关的”,并认为传统的教育由于太多和太杂的学科造成青年人负担过重,大大地危害了这种独立思考精神的发展。从爱因斯坦的成功中,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精神、合作精神、批判精神和求证精神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尤其是朋友间的交流和讨论,能够激发灵感,活跃思维,互相启发,有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爱因斯坦就是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为20世纪的科学之星。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育对象的年龄、知识基础和学科特点,组织一些类似于“奥林匹亚科学院”的活动,促进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例如,对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讨论、科技制作、论文写作、物理学应用方面的调查研究,或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对物理规律进行“再发现”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教师精心组织有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合作探究,这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关键。

4.权威榜样作用

教师知识渊博,经验丰富,融教育研究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站得高,看得远,思得深,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学生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学生跟教师在一起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这样就会增强创新意识,坚定创新信心、提高创新勇气。由于学生面对面直接接受教师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这样就能使学生的思维方法得到充分的训练,学到课本中学不到的东西。教师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带动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与教育研究,通过实践,教会学生怎样在学习中选题,怎样查文献找资料,如何搞研究,怎样撰写研究论文,这就明显地提升了学习的层次。学生知识丰富了,思想开阔了,有利于成为创新人才。在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不仅以知识魅力吸引学生,而且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具有权威、表率、榜样作用。

5.评价激励作用

合作探究学习重视过程评价。教师要把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独特见解、微小创造性以及参与的积极性都纳入评价范围,不要以书面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进步。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全面发展;发现学生潜能,了解学生需求;使学生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和不足,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激励引导学生发展;形成生动、活泼、开放的教育氛围。评价应该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评价的内容要多元化,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要把学生的小论文、小制作、研究报告等成果进行展示与交流,指导学生进行自评和同学之间的互评。对那些特别优秀的论文,可为学生推荐相应的刊物,力争公开发表。通过评价,为学生树立榜样,典型引路,反馈强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教育的唯一理性方式就是做出榜样”“树立榜样不仅是影响他人的主要方式,而且是唯一方式”。教师要强化激励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激励能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给学生以无限的信心和力量。激励的效果是空洞的说教或居高临下的灌输所无法取代的。离开教师的激励和引导,自主学习就会蜕变为一种随意性学习、自由性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就会流于形式,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发展,这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实践误区。

(二)学生本身的素质和努力是合作探究学习顺利开展的根本

在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学生本身的素质和努力则更为根本。教师这个外因只能通过学生这个内因起作用,没有学生本人的努力,要取得优异的成绩是不可能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落实三个培养的唯一有效途径。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中,教师只能启发引导、激励导向、组织促进,而不能包办代替,也无法包办代替。学生本人也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深远意义。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是时代的要求。历史上三次著名的经济追赶都是首先发展教育。我们不但要实施“科教兴国”,还要实施“人才强国”。学生只有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高尚的学习动机、高度的学习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学生不但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还要认真学习科学家的崇高科学精神──求真求实的理性精神、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互助合作的协作精神。学生的勤奋努力和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是合作探究学习顺利开展的根本。

在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中国需要大量的教学名师和培养出更多的“强国人才”,要尽快制定和实施教师工程计划,并把提高学生的素质放在首位,唯有如此,合作探究学习才能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效果,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E Leonard Jossem.爱因斯坦的教育观[J].物理与工程.2005,(3):1—11.

[2]朱瑛.对新课标实施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小学管理,2003,(10):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