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加固施工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1工程概况
武汉到广州(客运专线)高速铁路DK2124+086~DK2124+190,地质以花岗岩为主,表层为0~20m厚的粉质粘土,其下是花岗岩风化层。本段地下水及地表水对混凝土具有中等溶出性和弱硫酸盐蚀。该段路基基底采用CFG桩加固,长104m,桩间距1.4m,梅花形布置,加固深度为15~20m。
2施工工艺
CFG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2.1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后,用钻机塔身的前后和左右的垂直标杆检查塔身导杆,校正位置,使钻杆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确保CFG桩垂直度容许偏差不大于1%。每根桩施工前都应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桩位对中及垂直度检查,满足要求后方可开钻。
2.2混合料搅拌
混合料搅拌要求按配合比进行配料,计量要求准确,上料顺序为:先装碎石或卵石,再加水泥、粉煤灰和外加剂,最后加砂,使水泥、粉煤灰和外加剂夹在砂、石之间,不易飞扬和粘附在筒壁上,也易于搅拌均匀。每盘搅拌时间不应小于60秒,控制在60~120s,塌落度控制在180~200mm。在泵送前混凝土泵料斗、搅拌机撑伞筒应备好熟料。
图1 CFG桩施工工艺流程
2.3钻进成孔
钻孔开始时,关闭钻头阀门,向下移动钻杆至钻头触及地面时,启动马达钻进。一般应先慢后快,这样既能减少钻杆摇晃,又容易检查钻孔的偏差,以便及时纠正。在成孔过程中,如发现钻杆摇晃或难钻时,应放慢进度,否则较易导致桩孔偏斜、位移,甚至使钻杆、钻具损坏。当钻头到达设计桩长预定标高时,于动力头底面停留位置相应的钻机塔身处作醒目标记,作为施工时控制桩长的依据。正式施工时,当动力头底面到达标记处桩长即满足设计要求。施工时还需考虑施工工作面的标高差异,作相应增减。
在钻进过程中,当遇到圆砾层或卵石层时,会发现进尺明显变慢、机架出现轻微晃动。可根据这些特征来判定钻杆进入圆砾层或卵石层的深度。另外,施工中记录每米电流变化和电流突变位置的电流值,作为地址复核情况的参考。
2.4灌注及拔管
钻孔至设计标高后,停止钻进,开始泵送混合料,当钻杆芯管充满钻杆的三分之二后开始拔管,泵送混合料的速度和提拔速度一般\控制在2~3m/min,使钻头始终埋在混合料内,要求混合料坍落度控制在180-200mm,严禁先提管后泵料。成桩过程宜连续进行,应避免因后台供料不足而导致停机待料。施工桩顶标高宜高出设计标高50cm,见图2所示。若施工中因其它原因不能连续灌注,须根据勘察报告和已掌握的施工场地的土质情况,避开饱和砂土、粉土层,不得在这些土层内停机。灌注成桩完成后,对桩头进行保护。施工中每根桩的投料量不得少于设计灌注量。
2.5移机
当上一根桩施工完毕后,钻机移位,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施工时由于CFG桩排出的土较多,经常将临近的桩位覆盖,有时还会因钻机支撑时支撑脚压在桩位旁使原标定的桩位发生移动。因此,下一根桩施工时,还应根据轴线或周围桩的位置对需施工的桩位进行复核,保证桩位准确。
3质量检测
3.1施工时现场制作混合料试件,达到设计龄期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3.2整个桩长范围内垂直钻芯取三个试样,抽取28d芯样作无侧向抗压强度试验,同时检查桩长和桩的整体性。
3.3开挖一定数量的桩头,检查桩体外观。
4影响桩质量的主要因素及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1影响桩质量的主要因素
泵压混合料CFG桩施工工艺具有对地层适应性强的特点,但同时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要求较高,影响质量的因素较多。
4.1.1影响最大的是长螺旋钻杆与混合料泵送速度的配合。施工过程中应使混合料的泵送方量略大于孔内的灌注方量。泵送速度太快,易出现堵管现象;提升速度太快,混凝土不能及时填充于钻孔中,桩周土体和钻屑在压力作用下,涌入或掉入孔中,形成空心、夹泥或缩径现象。
4.1.2排气阀堵塞。钻杆成孔钻进时,管内充满空气。在泵入混合料时,要求排气阀能将管内空气排出。若排气阀不能正常工作,钻杆管内空气无法排出,就会导致桩体存气并形成空洞。
4.1.3混合料配比不合理。CFG桩混合料用灰量少,若配比不合理,很容易产生泌水现象,使混合料离析,在泵送压力下钻头处或输送管内的水泥浆液被挤出,从而使钻头阀门处或输送管产生无水泥浆的干硬混合料硬块,使管线堵塞,混合料不能下落。
4.2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2.1了解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由于本段土层浅部普遍存在一层2~3m厚的卵石层,在该层应轻压慢转,穿过后恢复正常转速。钻头结构应考虑适应卵石层和硬土层钻进的需要。
4.2.2掌握机械设备的性能参数。了解混合料泵的泵送速度和泵送效率,混凝土输送管的尺寸,钻机卷扬机的提升速度情况。
4.2.3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人员的合理配备;施工现场各工序间的衔接和配合;施工现场和搅拌站间的协调;场地平整。
4.2.4注意输送管的清洗和。首次使用,应用1:1的砂浆进行;连续使用200~300m3,应进行清洗和。
4.2.5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除保证强度外,施工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
4.2.6保证钻杆提升速度和泵送混凝土速度的合理配合。
4.2.7控制好提拔钻杆时间。当钻孔达到预定的深度以后,开始泵送混凝土,待钻杆芯管及输送软、硬管内混凝土连续时开始提拔。禁止在泵送混凝土前提钻杆。
4.2.8排气阀的控制。一般要求钻孔时密封排气阀,否则在软土中会引起桩身缩径现象,但在一般土层中影响不大;泵送混合料时关闭排气阀。目前所用设备只有排气孔,由于试桩现场土层较好,对桩身质量的影响不大,但要注意泵送混凝土时保持畅通。
5安全保证措施
5.1施工现场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设专职安全员,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5.2机械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严禁违规操作和无证作业。
5.3现场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登高系安全带,钻塔、吊车下严禁站人。
5.4电器设备必须有保护措施,定位放置,专人维修管理,他人不得乱动。
5.5现场配齐安全保护措施,对的传动系统和危险部位必须装置防护栏杆和防护罩。
6环境保护措施
6.1现场要保持文明整洁,材料器具堆放整齐,道路通畅,并做好防排水措施。
6.2机械使用的油料严格按规定存放,废油不得随意排放,集中回收后定点处理。
7结束语
一、开展情况
(一)坚持分级负责、部门联动原则 洮南市农作物秸秆治理实行属地管理,各乡(镇)为辖区内农作物秸秆治理的第一责任主体,负责秸秆治理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督促检查等项工作。农业、消防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负责农作物秸秆治理的督导协调和技术指导等项工作。
(二)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原则 洮南市各乡(镇)、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农作物秸秆治理工作,以禁止农作物秸秆入村为工作重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综合环境整治,点面结合,整体推进,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预防和减少农村火灾的发生。
(三)坚持健全机制、长效治理原则 洮南市各乡(镇)、相关部门着眼于新农村建设大局,加强农作物秸秆治理工作,完善保障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实现集中治理与长效管理、治标与治本的同步推进,确保了洮南市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二、主要任务
(一)全面实施秸秆禁烧 洮南市各乡(镇)政府、场认真谋划,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置废弃秸秆,防止出现随意焚烧现象。突出重点区域和秸秆禁烧防控压力大等重点区域,全力抓好城市周边、高速公路和国道两侧、铁路沿线等重点部位。突出重点时段,在发生大风、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时,加密巡查,实行严防严控,确保实现“不燃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留一块黑,不发生因秸秆焚烧造成安全事故”的秸秆禁烧目标。
(二)强化巡查监管 秋季秸秆禁烧专项行动期间,对重点区域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检查,及时发现并制止焚烧秸秆现象。加强联防联控,建立以乡镇、场为单位、村(屯)为基础、村民组为单元的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切实将监管责任落实到人。由洮南市环保局组成秸秆禁烧工作检查组,对各乡(镇)、场秸秆禁烧情况进行督查,对秸秆禁烧工作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洮南市各乡镇、场按照责任分工,组成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辖区的秸秆禁烧工作组织实施。
(三)加强工作调度 秋季秸秆禁烧专项行动期间,洮南市各乡(镇)政府、场坚持执行日报告制度,准确掌握工作动态,及时向市政府反馈情况。
(四)注重宣传引导 洮南市各乡(镇)政府、场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主阵地作用和舆论引导作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和秸秆综合利用价值,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主动参与意识。充分发动群众监督秸秆禁烧工作,鼓励举报焚烧秸秆行为。洮南市政府将对秸秆焚烧严重的乡(镇)、场予以通报批评。
三、主要措施
(一)落实工作责任 洮南市各乡(镇)政府、场对辖区内秸秆禁烧工作负总责,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具体责任人。各乡(镇)、场在总结春季秸秆禁烧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认真谋划,制定行动工作方案,严密组织秋季秸秆禁烧专项行动,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分工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建立监管体系 洮南市政府按照秸秆禁烧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建立市政府、乡镇(场)、村(屯)三级秸秆禁烧工作网格化管控机制,按照包抓工作要求,层层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洮南市各乡(镇)生态环保监督员加强巡查,做到禁烧监管无缝隙、无盲区,确保秸秆禁烧工作扎实稳妥推进。
【关键词】桥梁工程;改变结构受力加固技术;质量检验评定体系;层次分析法
1. 引言
改变结构受力体系加固技术是通过改变桥梁结构体系以减少梁内应力,提高承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这是一种“变被动加固为主动加固”的方法,该方法需要对原结构的现状进行仔细的调查,对其承载潜能进行正确评价,用周密、细致、可靠的计算分析确定体系转换的方法和施工工艺流程,以达到加固、修复病桥的目的。改变结构受力体系加固技术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并且开始广泛的应用与工程实际,但对于改变结构受力体系加固技术质量检验评定,还未有行业标准,也缺乏深入的研究。对于旧桥加固市场极为广阔的今天,旧桥加固质量检验评定及验收的研究更为迫切。只有更为科学、合理、有效地对加固质量进行检验评定和验收,才能促进旧桥加固事业健康、快速地发展,解决桥梁安全这一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解除交通主管部门的安全隐忧,紧跟上交通大建设的客观需要[1~4]。本文针对改变结构受力体系加固技术,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与之相应的质量检验评定体系,总结出了体系的应用实施流程,最后用实际工程对质量检验评定体系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此体系合理、切实可用;它对桥梁加固质量检验评定体系的系统化、规范化、理论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 质量检验评定体系构建
2.1 评定体系主要指标。
(1)材料性能。材料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在进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时,材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求使用高性能的材料,施工时,要求对原材料进行相关的检测试验,并完成相应的质量检测报告。
(2)施工方案。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主要从施工组织管理、施工工艺流程以及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几个方面对施工方案进行检验评定。
(3)施工质量。对改变结构受力体系加固技术的桥梁加固工程,施工质量主要是对结合面处理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否符合规范、效果是否满足相关技术标准以及锚固构件是否符合标准的检验与评定。
(4)外观质量。改变结构受力体系加固技术在加固施工完成后,也需要从外观尺寸和面层外观两方面对加固施工外观质量进行检验评定。
2.2 评定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层次分析结构的建立原则[5],以及改变结构受力体系加固技术加固质量检验评定指标体系组成,建立如图1的质量验评定体系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2.3 评定体系应用实施流程。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变权理论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适用情形[6~8],针对改变结构受力体系加固技术的实际情况,归纳总结出桥梁加固质量检验评定体系的应用实施流程,如图2所示。
[关键词]旧桥加固;项目管理;检测设计
中图分类号:U445.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8-0171-01
引言
旧桥加固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作,工程量往往不大,但涉及面广,并关联到诸多隐蔽工程。病害原因、加固方法常常因桥、因地而异,且施工工艺多具特殊性和复杂性。实践证明,尽管每座旧桥的情况各不相同,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旧桥加固也同其他任何事情一样,有其内在的规律,也存在一定的共性。我们应遵循桥梁加固、改造工作的共性,结合具体桥梁的特殊性,在实践中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进取和探索,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在旧桥检测、评定、加固和改造工作中,创造和总结出多种多样的、切实可行的技术和方法。
一、项目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量增大,载重等级发生变化。早年设计的指导思想注重于材料的节省,安全度低。一般来说造成断面单薄、安全储备低,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双曲拱。近年修建的桥梁,因设计失当或者施工质量差,比较典型的就是空心板梁式桥。
我省的这类桥梁特别多,大多修建于六七十年代,由于年久失修,造成的交通安全事故也比较多。省领导比较重视,由原来的地方管理改为省局统一管理,成立了省局项目办,派专人进行管理,选派有经验的检测设计、施工、监理队伍,实行检测、设计、施工总承包,第三方监理的管理模式。在此期间,省局也尝试过一方检测设计,另一方施工的管理方式,运行期间也放映出极大的弊病,设计代表对施工指导不及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进度。工程进度、质量是旧桥加固的核心,如不行按时完成工程,对社会影响非常大,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不便。回顾过去几年,加固完的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实用效果明显,旧桥加固的施工质量也是一年比一年好,这是有目共睹的。
二、检测设计
旧桥加固质量的好与坏与检测设计是密不可分的。过去的十年,检测设计单位不断创新,设计出了比较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桥梁,为交通安全做出了贡献。
1、梁式桥
旧桥加固工程在我省起步时,接触的梁桥比较多,工字梁、T梁都是六七十年代的桥,设计荷载适应不了现有的通行能力,主要病因是梁的挠度较大,横向连接不好,直接导致整体受力不好。设计部门从病因入手研究,逐步改善设计,可以说设计一年是一个样,如开始的通江口桥,在每孔梁与梁之间增加横隔梁,以保证梁间整体受力。这种加固设计在实践过程中效果很好,至今一直延用。梁的挠度也是影响桥梁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设计部门又研究了简支变连续的加固方式,也就是在梁提外加预应力束,预应力束分为预应力和非预应力两种。预应力束是在两孔梁用预应力钢筋连接,施加预应力,形成连续结构,整体受力,减小梁的挠度。实践证明,这种加固设计效果很好,解决了老式梁桥的通病,行车舒适。这也为后期的空心板加固设计打下了基础。
2、拱桥
拱桥加固分为石拱桥加固、双曲拱桥加固和钢架拱加固。
石拱桥加固设计就是在拱圈底面植锚固钢筋,挂钢筋网,锚喷小石子混凝土,这种设计比较简单,但应用比较普遍,加固的桥梁也比较多。
双曲拱桥加固设计有两种,一种是拱肋加大截面,一种是在原拱肋底面粘贴纤维布。拱肋加大截面应用的较多,在原拱肋底面、侧面外包混凝土,提高拱肋的承载能力。
钢架拱桥加固在我省比较少,一共加固两座,即朝阳南大桥和小凌河大桥。虽然加固的少,但加固的费用较高。由于结构特殊,加固、施工都特别费劲,这两座桥都先后进行了几次加固,眼下看效果还算可以,但究竟能不能满足以后的通行能力,不得而知。
三、施工管理
一座旧桥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单位的管理、能力水平是密不可分的。我省的旧桥加固工程施工单位领导比较重视,单独成立了专修旧桥的工程部,先后聘请过省内有资深经验的老专家4人,聘任省院老院长和哈尔滨理工大学的教授长期担任技术顾问。施工单位领导对工程质量比较重视,对原材料控制比较严格,派专人对施工中所需的原材料(砂、石料、水泥、钢材、加固用的特殊材料等)集中购买,以确保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对重要工序、隐蔽工程控制严格,服从监理管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技术、施工管理办法。旧桥加固工程工期要求严格,施工人员不怕苦、不怕累,日夜奋战,基本能在合同工期前完成。
四、监理工作
辽宁省旧桥加固工程已有十年的光景,我公司一直从事着旧桥加固工程的监理服务工作。我公司领导比较重视,成立了由公司总工程师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的监理团队,先后有30余人参与了旧桥加固的监理服务,人员结构合理,监理人员相对稳定,主力框架都是常年从事旧桥加固的监理人员,年年补入新鲜血液,以老带新,非常团结,容易沟通。
旧桥加固不同于新建桥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技术问题和不可预见因素较多,往往质量又要与进度冲突,要搞好施工监理工作很不容易,这就要求监理人员必须吃苦耐劳,深入现场及时了解各种情况,勤于思考,多加分析,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实事求是。
1、抓好事前监理
针对旧桥加固标准高、要求严、时间紧的施工特点,通过事前工地会议,把质量标准讲清楚,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讲详细,把监理的意图和要求讲明白,把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摆全面,使施工单位心中有数,在人员安排、机械调配、材料选用、以及施工工艺上充分考虑到工程质量的需要。
2、重视过程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做到腿勤、眼明、嘴频。通过巡视和旁站,及时发现问题、指出问题、并处理和解决问题。做到四个百分百:对所有隐蔽工程做到百分之百旁站;对重点工程部位做到百分之百旁站;对重要施工工序做到百分之百旁站;对重要施工工艺做到百分之百旁站。不在态度上使威风,不在指令上做文章,围绕工程质量、现场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把质量隐患消灭在施工过程之中。
3、热情服务,吃苦耐劳
热情服务始终是我们监理工作的宗旨,监理人员除了严格监理外,对工程的技术问题、进度问题,特别是质量问题,随时得到有效处理。在昼夜紧张施工中,不怕苦,不怕累,每一重要部位,监理人员都坚持全过程旁站,服务于日常工作中。
4、完善规范,提升业务水平
由于我省的旧桥加固工程起步较早,当时并没有专项的规范和评定标准,只能以《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桥涵施工规范》为标准,但实施过程中发现这评定标准不能涵盖加固的内容,我们监理和施工单位一起研究制定一些规范上所没有的质评表格,当时还不成熟。通过几年的旧桥加固工程的实践,总结了一整套旧桥加固专用表格,以补充质评之不足。同时,及时做好监理人员与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由于盾构施工工程地质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决定了盾构机配备的刀具对地层的局限性。刀具在施工过程中的磨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盾构施工中更换刀具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而在地质情况不允许的情况下,地层加固就成了换刀施工成功与否的关键。换刀的方式主要有一下几种:
在自然围岩条件下换刀;在地层预加固的条件下换刀。如采取旋喷桩加固,搅拌桩、微型桩、袖阀管加固方式;在压缩空气条件下进行换刀作业(当盾构机在软岩、上软下硬及富水地段掘进时,由于地层自稳能力差,必须利用盾构机自身及配套设备来提供使地层稳定的支撑压力)。
由于在复合地层情况下很少有满足自身围岩条件下换刀的情况,所以大多数换刀必须经过地层加固后才可保证换刀安全进行;在市区内进行地铁施工时,进行地面加固也存在较多困难(如交通堵塞不便,征地困难等)。而带压换刀必须是舱内土体具有一定的气密性。否则加压过程中造成气体流失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本文结合深圳地铁5号线翻身站~灵芝站盾构区间洞内加固换刀工法进行认真总结,为盾构穿越复合地层、高富水地层及长大隧道等不具备敞开式换刀作业的工程提供可靠参考依据,有效拓展盾构机的适用范围。
2.工程概况
翻身站~灵芝站区间盾构法隧道左线设计里程范围DK4+196.04至DK5+474.01,短链12.411m,长1265.559m;右线设计里程范围DK4+196.04至DK5+474.01,长1277.97m;区间设2个联络通道。结合区间地质详勘资料以及通过对区间右线地质补勘,确定在右线DK4+240~DK4+330范围内存在硬岩突起及球状风化岩,基岩突起约侵入隧道断面1~2.9m,部分岩石强度达到120MP左右,依据以往施工经验,盾构在硬岩段掘进10m左右,需对其刀具进行检查更换,故在进入80m孤石群前10m,需进行刀具检查更换,其里程位置为:DK4+252。由于线路处于创业二路正下方,地面不具备加固条件,经过我公司技术部门认真总结决定进行洞内加固换刀。
3.工程地质
从翻灵区间右线补勘图中可知,右线从里程DK4+240开始出现基岩突起及球状风化岩,在里程DK4+252位置处,地面以下4.67m为人工回填土,4.6~8.5m为砾砂层,8.5~13.27m为砾质粘性土,13.27~16.23m为中风化花岗岩,其侵入隧道高度为2.96m。
4.加固方案
施工封水环。首先在桥架及1号台车处施工二次注浆,防止隧道后面的水涌入土仓;要注意的是浆液凝固时间需尽量调短,二次注浆为传统施工工艺,利用气动注浆泵在当前掘进前10环及15环左右分别进行二次注浆,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水灰比采用1∶1,同时利用水玻璃浓度来调整浆液凝固时间,注浆量由注浆压力控制,注浆压力达到3MP并稳定5分钟以上后停止注浆。
舱内土体改良。提前12小时拌制膨润土浆液,使其充分发酵,在距离停机0.3m时,通过膨润土泵系统注入膨润土浆液,转动刀盘充分搅拌,改良舱内及前方掌子面土体的状态,使膨润土浆液可起到护壁的作用。如加固后需要加压亦可增加土仓的气密性,避免加压后迅速泄压导致掌子面坍塌。
中盾外侧密封。利用中盾球阀向盾体外侧注入聚氨酯材料,形成密封,防止注浆过程中浆液流失到盾尾以后,避免浆液浪费;也可防止盾尾被浆液凝结,脱困时造成铰接油缸损坏。
注浆加固。将注浆锚管插入人舱上方4个超前注浆管(锚管应插入掌子面0.5m左右),采用气动注浆泵向刀盘前方注入双液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利用水玻璃浓度调整浆液凝固时间,注浆压力达到2.0MP左右即可,注浆量可适当加大,但需时刻观察土仓压力变化,如果土仓压力迅速上升则说明浆液已大量流入土仓,此时停止注浆。
注浆过程中需定期转动刀盘防止刀盘被浆液固结住,注浆完成后需等强6小时方可开舱,双液浆凝结后可大幅度加强掌子面的稳定性,并可在掌子面上形成护壁,舱内加压后可避免气压快速泄露。
加固后开舱观察掌子面,如果效果较好直接进行常压换刀,如效果稍差可进行加压换刀,注浆后使土体气密性得到大幅度提升,也提高了带压换刀的安全保证;该方法成本低,效率高,并可使换刀的安全性得到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