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生音乐素养

学生音乐素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生音乐素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生音乐素养

学生音乐素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音乐教学;音乐素养;音乐鉴赏;鉴赏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1;G62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7-0033-01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关注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音乐课程标准也提出,音乐感受和鉴赏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能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师要采取各种方法让学生由内而外地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促使他们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一、闻乐律动,培养乐感

节奏在音乐鉴赏学习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倾听一些节奏欢快的歌曲,并让他们闻乐律动,增强学生的乐感,同时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学习情绪更为高涨。在欣赏音乐作品时,伴以肢体语言,将更好地理解并表现音乐。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聆听一些有节奏感的音乐,并尝试根据音乐进行律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乐感。在学生随音乐而动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随着音乐唱出歌词。如在学习《拍手唱歌笑呵呵》的时候,就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具有律动感的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念一念,唱一唱。开始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主随乐而动,尝试自己找到节律感,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一下自己倾听音乐过程中的感受,并按照感受来设计出统一的动作,一起随着音乐统一动作。在唱到“你的眼睛里”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按照音乐的节奏将手放在脸颊左右两侧分别拍手,在唱到“有呀有个我”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做出“爱心”的动作,放在心口,然后和自己身边的同学相对击掌。在唱到“对呀对面坐”的时候,则可以单手和自己的同伴击掌。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设置喜欢的动作,随性而动,感受音乐之美。肢体语言能体现倾听者对于音乐的即兴反应,学生可以根据音乐旋律的缓急来变换自己的肢体动作,体现自己对节奏的感知。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模仿能力强且表现欲望强的特点,让学生一边倾听音乐一边尝试律动,增强课堂的活力。

二、辨别情绪,体验曲风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音乐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在指导学生欣赏中外民族音乐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在倾听的过程中,感受并辨别音乐情绪,从而促使他们感受到曲风的不同。除了地域性以外,节奏、速度、力度、曲式等音乐要素的不同也会使音乐作品呈现出不同的曲风,让学生尝试辨别音乐情绪也能够促使他们理解各种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很多乐曲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曲风,例如,《快乐的小木匠》就是一首欢快的歌曲,教师在指导学生倾听这首歌曲的时候可以让他们着重品味歌曲中展现的音乐情绪,并谈谈自己倾听音乐之后的感受。有学生提出:“我觉得小木匠很能干,什么工具都会用,他的工作很快乐。”也有的学生表示:“大家都夸奖小木匠,所以小木匠很快乐。”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歌曲的风格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在指导学生歌唱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尝试让学生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同一首歌曲,看看怎样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歌曲的情绪。如在学习《小黑猪》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用慢或者快的速度来演唱,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有学生提出:“这首歌曲要掌握合适的速度,这样才能够体现出诙谐的感觉,必要的地方还要停一拍,这样能够显得更加俏皮。”在感悟中,学生已经了解到速度、节拍等各种不同的音乐要素也会对歌曲的曲风产生影响,他们的音乐素养也随之得到了提高。通过辨别音乐情绪,可以促使学生感受不同的曲风,并尝试分析是什么原因引起曲风的变化,这对于他们深入了解音乐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很有帮助的。

三、展开联想,描绘画面

音乐作品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完全发展起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听到的音乐来展开联想,尝试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画面,从而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主题,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有很多音乐作品中都含有一定的意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尝试展开联想,描绘自己在聆听过程中出现的画面,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够促使学生在抽象的音乐中得到具象认识。如在学唱《闪烁的小星》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说说自己听到这首歌曲之后的感受。有的学生表示:“我好像躺在床上,抬头看着天空,天空有好多小星星闪烁,好像很多俏皮的小朋友躲在黑夜里。”还有的学生表示:“我仿佛乘坐一只宇宙飞船,飞到了天上,星星都在我的身边闪烁,我想要伸手去碰它们,它们却又灵巧地躲开了。”小学生往往具有无穷的想象力,指导学生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展开联想,能够让学生对音乐学习增添兴趣,得到独特的感受。教师可以整合各种形式,让学生尝试用说、画等不同的方法来展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给学生一个自我发挥的空间,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促使他们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基础阶段,也是生长发育最为旺盛、可塑性最强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如果能够融入律动、表演、感受、联想等方法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将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学生音乐素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教学模式;素养培养;对策

如何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是摆在师范院校音乐教育面前的现实课题。笔者从事音乐教育专业专科教学近6年,通过教学及学生管理深刻的体会到,我校升格为高师后,受管理水平的限制,目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分述如下。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据有关文献资料,发达国家的教师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对不同层次教师有着不同的培养目标,针对性较强,而我校培养小学音乐教师的目标不明确,原因在于现阶段学校仍未充分认识到小学音乐教师的特殊性,将之视为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而不是儿童教育的专家,要求他们以接受专业的技能训练为主,等同于中学音乐教师甚至专业音乐教师。

首先,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是身心健康的人,其热情和耐心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兴趣,还可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有创新性。简言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是小学音乐教师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其次,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是一个合格的小学教育工作者,然后才是音乐教师,其知识结构应宽广而强调通识教育。第三,热爱小学教育工作,愿意将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具备扎实稳固的专业思想。第四,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充分运用在教学中。最后,在教育理论方面,应该熟知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能运用所学教育理论自觉地指导自己的工作,把握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造成培养目标不明确的另一个原因是市场经济的影响。许多培养单位为了提髙就业率,淡化了培养目标,为学生在未来能找到较为满意的其它工作奠定基础,以期完成上级规定的就业率指标。

二、生源素质整体较为低下

目前音乐教育专业的招生考试因为生源严重不足大幅降低对考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小学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招生情况不容乐观,学生入学的成绩普遍较差,有的学校学生入学成绩竟然还达不到普通职业中学学生水平,这样的学生进入教师队伍无疑会影响未来的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主要原因在于,在我国的小学,只有语文、数学学科的教师处于崇髙的地位,虽然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小学音乐课仍然处于从属地位,属于所谓的副科,不足以吸引高素质的学生报考音乐教育专业。日本和德国的基础教育教师都是国家公务员编制,其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都很高,这样即使入学要求很高,仍有许多人报考,给培养学校很大的选择余地。我国政府为了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釆取的重大措施之一是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1.课程比例失衡、设置随意

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甚至教师都普遍强调专业技能,忽视教育课程在培养音乐教师中的重要性。由于目前社会对音乐教师的价值评判标准仍然停留在教师的某项技能的水平是否高超上,教师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获得的认可远不能与其在技能上所表现出来的价值所得到的认可相比,这种价值评判标准又不可避免地影响到音乐教师培养单位的培养计划的制订。另外,学校对小学教育及音乐教学实际情况了解的不够充分也是一个原因。

2.课程设置有疏漏

据调查访谈部分学生,在交流中发现许多学生直到临近毕业仍然不能说出音乐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有的学生认为如果从小学就开始认真学习音乐,就可以有一技之长,在以后的考试、就业中就可能多一种选择,这仍然是从功利的角度出发看待小学音乐教育的,无疑会造成教学中的技能至上,从而背离国家提倡的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新理念。同时,师范学校的学生对音乐教育在小学生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必然认识不到自己将来所从事专业的价值,因此也就长期使音乐屈就于语数外等所谓的主课之下。这又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们对自己人生价值的理解,进而影响他们对所从事专业的态度,难以使学生真正尊重音乐和音乐教育。

学校的小学音乐教师培养计划中没有设置中国民族音乐和外国民族音乐课程。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也没有涉及到关于世界音乐文化的课程,在未来的教学中,遇到让小学生理解多元音乐文化的问题必然会感到处理有困难,教师就可能弱化这方面的教学,无疑不利于教学的顺利推进。

3.课程内容偏离培养对象

从培养小学音乐教师的角度看,学校的学科专业课程基本上延续了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教育类课程内容宽泛、适用的面太广等方面,从根本就脱离了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需要。许多学生甚至教师都误认为只要掌握了成人軟唱的方法,以后教小学生是轻而易举的事.其实儿童歌唱发声与成人歌唱发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用成人歌唱发声的概念和方法来考虑和指导儿童歌唱发声,是不会获得明显效果的。同样,在合唱指挥课程中,教师和学生都热衷于指挥的技巧,合唱曲的难度等技能方面的内容,忽略了合唱队的组织训练、合唱队员的选拔、童声合唱的发声方法等内容的学习;钢琴训练注重技巧,学生可以弹奏高难度的曲子却不能在教学中弹好即兴伴奏.

小学音乐教学的特点要求小学音乐教师霈要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和多种技能,但并不一定要求教师具有非常高深的技巧,只要教师能够把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手段成功地让学生接受就可以了。因此,作为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单位,应该改变教学要求,不要求学生学科专业技能的高精尖,而是貼近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需要,注重拓宽学生知识面和提高实际教学能力,比如钢琴课就应该加强即兴伴奏教学,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能够为简单的儿童歌曲配弹合乎歌曲风格的伴奏:声乐课在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后尽快让学生接触儿童发声方法的训练,使学生了解成人与儿意发声的区别并在实践中验证:开设多种乐器的教学法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乐器演奏以及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毕业后的教学工作中运用多种技能为教学服务等。

因为小学音乐教师所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学龄初期的儿童,他们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启蒙阶段,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关注和努力。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知识的学习,更应该首先把小学生作为一个人放在关注的中心,懂得支配学生行为的心理学原理,同时必须具备综合的学科知识,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教书和育人都得心应手。这些都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培养的课程内容必须貼近未来教育教学的实际。

四、教育实习安排不够合理,实施不规范

从调査的情况看,学校的实习时间为八周左右,去掉一周的见习时间,学生的实习时间才六、七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根本无法让学生完成从学习知识到应用知识的转变,更谈不上全面了解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同时,现在的教育实习都打着分散实习的旗号,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导致实习的指导与监管都得不到有效保证,对一个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的环节就被忽视了。

对教育实践环节不重视,主要原因在于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单位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应该培养小学音乐教育专家。这不是短短几周的时间可以完成的。另外,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数量较多,而周围的小学数量不足以容纳这些学生实习;分散实习后因为时间、人员以及经费的原因,又不可能指导、监管到位;实习学校则抱着不是自己的责任这个态度对待实习生的实习工作,也没有切实担负起指导和管理的责任,种种原因导致实习工作流于形式。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做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主要包括明确培养目标、改变招生考试方法、完善课程设置、延长并规范教育实习等方面,限于篇幅,另以专文形式以作详述。

参考文献:

[1]贝内特·雷默(Bennett Reimer).走向音乐教育的改革——音乐教育的哲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2003.

[2]王玲.浅谈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3]张莹.高师音乐专业教育实践课程改革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3).

[4]唐华生.扩招形势下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应对策略[J].云南师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6).

学生音乐素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素养;素质提高;实践体会

音乐在人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音乐可以净化心灵、美化情操,促使人们健康向上。音乐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素质,美的感染。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音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使人充满了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增强奋斗的自信和力量。音乐教育感染人、教育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经说:“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他认为,音乐教育除了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教育以外,还承担把人教育成美的人和善的人。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地重视高校的音乐教育,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师院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制约因素

1.教育机制改革的滞后

随着时代的前进与发展,教育机制也逐步完善成熟,由传统的教育模式一步步地转向更加合理的,符合新型人才培养的现代化教育,这在高校教育机制中体现得最明显。不过,由于长期以来保守教育机制的深刻影响,我国的教育体制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弊端,在大学教育当中,教育意识还不够开放,普遍存在着过死、滞后的现象,根深蒂固的高考机制和传统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育的开放度,同时也制约了音乐教育的发展。

2.对大学音乐课堂的忽视

在我国,对大学生的音乐教育是个较薄弱的环节,音乐课堂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除了有音乐专业的院校设有专业的音乐课堂和教学设备,多数普通高校只开设了音乐选修课,课程较少,上课的质量也不高,使许多大学生在主观或客观上无意识地放弃了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学生在校期间受到的音乐熏陶和培养少得可怜。从初步调查的情况看,和其他专业相比,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主动性;音乐教学上课程设置很不理想,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授课条件十分有限,音乐教学设备和器材老化,不能及时更新,导致音乐课堂和教学难以达到现代化的教学标准;第二课堂的开设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也存在许许多多的现实困难。因此,师院现阶段的音乐教育很难有突破性的提高。

3.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

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涌进,西方文化思想也日益强大地冲击着我国传统文化。使师院音乐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教学中保留自已的传统音乐并包容外族文化的音乐,达到一种健康的平衡是师院音乐教育面临的新课题。现阶段我国的音乐领域中,西方文化色彩浓厚的通俗乐、摇滚乐的冲击波一浪高过一浪,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对通俗乐的追随在大学生当中也是十分地狂热,而部份通俗乐的内容并不健康,某些歌曲歌词的内容低俗偏激,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担心。在涉世不深,身心发展处在半朦胧阶段的学生身上,颓废、自由色彩浓厚的音乐,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过多地接触低俗音乐,在音乐的学习和发展方向上容易迷失方向,心态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可能会形成偏激、浮躁的性格,严重的甚至会误入歧途。凡此种种问题令人担忧。

二、提高大学生音乐素养的做法

1.拓展音乐教学的空间

在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要擅于拓展教学空间,寓教于平时的学习、生活、娱乐和活动中,不可放弃每一个契机和教学天空。教师要尽量利用课余时间和第二课堂多创造课堂教学授课的机会,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去增强和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和能力,在活动中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在和学生接触的过程中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引导,了解学生对音乐的喜好和需求,纠正不良的喜好和错误的理解,打开音乐教学更广阔的前景和天空。

2.积极改革教学方法

音乐教师要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给音乐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生动立体的强大功能,情境、情趣、情感画面的展示,节奏鲜明富于动感的伴奏以及赏心悦目的视频画面,再加上微机练习的实践题的设计,使得音乐专业教学展示出强大的鲜活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形象生动,学生感知鲜明,印象深刻,有利于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大大提高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运用视听结合的多媒体教学在提高教学效率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3.注重音乐理论教学

理论是钥匙,是规律,万事万物都有规律。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就需要把握它的规律。学习音乐也是同样的道理,音乐理论就是打开音乐之门的钥匙。现在大学音乐授课中,普遍忽视了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原因是理论授课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音乐教师认为这样可能会挫消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我个人认为,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键在于老师有没有将这一内容能够生动,有趣地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认识到音乐理论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掌握好理论知识,有利于准确地把握事物。对事物的认知要从本质上理解学习,从而提高到一个较高的层次,要重视并要求学生学习好音乐理论知识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让学生更深意义地理解并学习音乐,这一神圣的职责义不容辞。如果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只限于在日常生活中唱唱歌、跳跳舞,拔动拔动音符,这是不够的。要从理论的基础上去学习,创造,发展音乐,挖掘音乐的真理与无穷魅力。

4.提倡高雅音乐的学习与欣赏

良好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音乐能启发人们产生美感,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好的音乐作品不仅有鲜明美好的音乐艺术形象,而且有悦耳动听的音响,充满生活的气息,表现出朝气蓬勃的乐观情绪,可以振奋人的精神,发扬新的社会风尚。古时,把音乐分为正音和邪()音,正音可以移风易俗,净化人的心灵,邪音没有节制,会乱人心志。因此,有“正声”效应的音乐对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团结(下转第124页)(上接第121页)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尽量让他们接触一些平静、广阔,有一定高雅情趣的音乐,使学生在接触音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个人修养也得到了提高。

5.提高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的良好心态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自身素质高,在教学中有良好的心态,优美的教学风范将会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活生生的范本直接进入学生的视野,美化他们的心灵。把握良好的教学心态,沉稳恬静的心灵,充分的爱心,宽阔的视野,优雅的举止,甜美的笑容,还有动听的嗓音。这一切,将会直接触动学生的心扉,培养他们高雅的审美情趣。因此,教师本身要严格要求自已,学会创造生活中的美,音乐中的美,提高音乐修养和审美情趣,从而引导学生的发展,培养其良好的音乐素质和人格情操。

音乐素养包括音乐素质与音乐修养。即不单要有音乐综合理论基础,同时还要有一定的音乐知识与实践能力,还要具有对音乐较高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如何加强大学生的音乐素养教育,是新世纪新的教育机制对我们提出的新课题。因此,我们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方式,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的同时培养出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从而开创我国音乐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克用.高校音乐教育的研究与探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学生音乐素养范文第4篇

一、激发学生信心,调动学习积极性

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鉴于这一特征,“新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可是在现实音乐教学中,也有学生对它兴趣索然,这种现象形成,主要是来自于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而表现出的信心不足。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主动性,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能行的一面。记得在四(1)班一次音乐课上开展了“小歌星擂台赛”,班上有一名胆子特别小的女同学叫田晴,平时很少说话,上台唱歌就更别说了。针对这种情况。我特意安排她和一名歌唱得比较好的同学――雷诗雅一起边唱边跳。当她们一曲下来,同学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我看见胆小的田晴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接着,我进一步引导,“既然她们的歌声这么美,那么我们请她单独再来一曲,好吗?”面对同学们期盼的眼神,她涨红了脸,但同时我们也惊喜地听到了从她嘴里发出的甜美歌声。田晴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今天好开心,因为我为班上的同学表演了节目,周老师表扬了我,全班同学都给了我热烈的掌声。其实做什么事情不要怕就一定能做好!加油吧!”有了信心作基础,学生们学习的劲头更大了。

二、开动脑筋编儿歌,培养儿童识谱乐趣

识谱知识的传授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掌握好识谱知识,可以更准确地唱好歌曲、理解歌曲。为使学生对枯燥无味、难学难记的识谱知识感兴趣,我常把一些识谱知识编成儿歌帮助他们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生认识五线谱的线数和间数时编了如下的儿歌,让他们边指边读:张开左手掌,手心向外翻;五个小手指,就是五条线;四个手指空,就是四个间;从下往上数,一二三四五;好像上楼梯,越上音越高。这样的儿歌,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流畅上口,易懂易记,使他们对五线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音乐源于自然,展示生活情境

音乐教学不能只把学生拘泥于室内的学习,应当让他们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体味音乐的存在。比如:我在教《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先让同学们想象春天的景色,然后播放春景幻灯片和“鸟语泉鸣”的录音。然后带领同学们在田野里漫步,树叶沙沙作响,小溪欢快地流淌,鸟儿放声歌唱,这不就是大自然演奏出的美妙乐曲吗?在不知不觉中,同学们都随着这美妙的自然音响哼唱起来,曲调清新、自然、淳朴,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感受到了音乐的存在,生活的美好。回到教室,我再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录音。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学生们看到了碧绿的田野、烂漫的野花、快乐的小鸟、飞舞的蜜蜂,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仿佛置身其间,感受到了浓郁的花香和青草气息,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理解。然后再教唱此歌,学生们很快进入了歌曲的意境之中,学得非常认真,曲调掌握也非常快。有的同学还能伴着音乐边歌边舞,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表演体会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与表演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充分表现歌曲的内容,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大鹿》这首歌曲,从歌曲曲调上看比较平淡,而且音准不容易掌握的“4”多次出现,如果直接教唱,学生不易学会。根据这种情况,我先给同学们介绍了歌曲的内容,然后找两个同学分别扮成小兔和大鹿,随着优美的旋律进行表演。扮演小兔的同学充分表现了兔子为了逃命的那种急切心情,扮演大鹿的同学也表现出那种乐于助人的精神。游戏表演进行的顺利而愉快,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分组表演后,同学们很快掌握了歌曲的旋律,随后教师在同学们情绪高涨时进行歌词教唱,同学们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这首歌。又如我在教学生唱《火车开啦》时,只领学生按节奏读了两遍歌词,他们就会唱了。但由于学生想象不到歌中小朋友乘坐火车时的激动心情,部分学生唱起来很呆板,面无表情。对此,我便启发学生:“你们谁见过、坐过火车,能说一下自己坐火车时的心情吗?”这一问,同学们可来情绪了,纷纷举手回答。接着我又问:“假如你就是歌曲中的小朋友,现在就要坐火车去北京,到你非常非常向往的地方去。当火车‘咔嚓、咔嚓’启动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这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争着举手回答,他们说着,笑着,沉浸在美好想象的欢乐之中。我又说:“同学们,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旅游’,你们想到哪儿去呢?”同学们高兴地喊起来:“青岛”、“北京”、“上海”、“广州”。“好!咱们先到北京去看看吧!老师来当播音员。”于是我当起了列车播音员,音乐一起,同学们便高兴地唱起来,好像自己真的坐上了火车,他们有的高兴地摇晃着小脑袋,甜甜地笑着;有的同桌兴奋地交流着感情,那眼睛活像是在说话;有的合着音乐节奏愉快地拍着手;还有的竟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歌声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歌声中浸染着美的色彩。

学生音乐素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育 学生 音乐素养 审美能力 创造性思维

钢琴音乐不仅能够陶冶人的身心,缓解人的精神压力,起到调节心态、舒缓神经的作用,还能够丰富一个人的素养,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此外,在现代社会,钢琴艺术的发展已经取得很大进步,高校普及钢琴音乐课程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家庭有能力支付钢琴教育的费用,钢琴教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何提高高校钢琴教育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是目前高校钢琴教育要反思的一点,钢琴教育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以及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高校钢琴教育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教学引导,努力提高钢琴教育对学生的音乐素养的积极影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钢琴文化的内涵及钢琴音乐的发展也是影响学生音乐素养的一个核心。当前,鼓励人才全面发展,强调对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均衡发展,特别是高校学生,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努力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音乐素养能够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起到很好的提高作用。音乐能够培养人的能力和思维,也能够塑造一个人的个性,因此,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模式,钢琴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不可估量,尤其是对工科类学生的音乐素质来说,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钢琴教育首先要能够营造出良好的钢琴音乐氛围

钢琴教育相对其他音乐来说,更需要音乐氛围的培养。在高校,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其实不难。首先,学校必须重视钢琴教育的重要意义,注重对练琴房以及艺术会堂的建设,学校如没有一个艺术会堂来供学生欣赏钢琴音乐,那么钢琴音乐的普及就会面临很大阻碍。加强对钢琴音乐相关基础设施的建立,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能够让学生有很多机会接触钢琴音乐,这样才能够实现高校钢琴教育的普及。纵观国外一些音乐素养极高的国家或城市,我们不难发现,人们音乐素养水平高低可以折射在一个国家或者城市对该地区音乐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悉尼就是一座人的音乐素养极高的城市。因此,高校钢琴音乐教育的全面展开,首先要解决高校钢琴音乐设施问题。高校艺术会堂的建设,或者相关歌剧院的建设,就可以为爱好钢琴的学生提供表演、展示才艺的机会,也能够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加入到钢琴教育的环境中去,表演式教学对于学生的音乐熏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通过营造一个良好的钢琴音乐氛围,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接受钢琴教育,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钢琴音乐素养。一个充满音乐氛围的地方可以挖掘学生更多的音乐天赋,提高钢琴教育的教学效率。另外,高校要营造钢琴音乐氛围,还可以通过多举办一些钢琴音乐节或者大型音乐会,或者在校园内鼓励学生社团或者协会发展相关钢琴音乐教育的社团,通过学生社团活动的带动,以及定期举办一些钢琴音乐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一个良好的高校钢琴音乐氛围。总的来说,高校钢琴教育的落实,当务之急是要解决高校钢琴音乐氛围的问题,从基础要求出发,才能够能更好地落实接下来的相关工作。

二、钢琴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现在,高校的钢琴音乐课程都陆续全面开展起来,但是,很多高校的钢琴音乐课程只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能力培养,以及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时,没有注重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钢琴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是,必须要先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音感,要培养学生具备基础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以更好地完成实践。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钢琴音乐,应该综合发展学生的艺术美感,以及学生对自然美的综合鉴赏能力,从这些相关方面出发,全方面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感知力和音乐创作力。另外,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审美情操、音乐鉴赏能力的锻炼。高校可以开设一些与钢琴音乐相关的音乐鉴赏课,以培养学生的钢琴音乐审美能力。另外,针对钢琴教育,教师应该在正常的理论知识的教授之余,更多地安排学生进行钢琴音乐课程的实践,引导他们把钢琴音乐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去。

三、让学生认识钢琴音乐,了解优秀作品,形成创造思维

钢琴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实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管是音乐专业的学生还是选修课学生,对二者的培养目标在这点要求上是一致的,钢琴教学可以以世界著名钢琴作家的作品为主,让学生在欣赏杰出钢琴音乐作品的同时,启发他们的音乐思维,让学生形成自己的音乐风格,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通过钢琴教育而实现,可以扩展到很多方面去,比如个性、情感、创新精神等。认识钢琴教育的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能够让学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且让更多的学生因为了解而接受钢琴教育。培养钢琴音乐素养的一个方面在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力是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其中的一个要求,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的来说,高校钢琴教育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可以从营造钢琴音乐氛围入手,配合教学的改革,也就是课程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继而就是要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综合以上几点来对高校钢琴教育进行改革,可以改变高校钢琴教育的现状,发展高校的钢琴教育,提高高校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莫莉.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6).

[2]张满升.钢琴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