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一信息技术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字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0075-01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众多实践者探索并努力的方向。从效率这一概念出发,它反映的是所取得的成果与花费的时间之间的比例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是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取得越来越高的教学效果。新课程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那么,我们就从教学入手,来探索信息技术教学中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教师的组织很重要。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之前和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确定具有明确且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情感目标以及价值观;其次,教师应把握好教学容量,在保证完成教材及大纲规定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出发,随时调控教学容量;第三点是在综合考虑课时数、教学进度以及其影响因素的前提下从难易度、深广度、灵活度以及教学过程的速度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把握。
其次,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要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教师就需要不断地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等,使其最大程度地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而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充分地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了解程度,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期望值,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方面的具体信息。
最后,注重师生双方的合作。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恰当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双方在尊重、平等、互助、合作、探索中取得教与学的共赢。
基于上述因素及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与观察,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精心备课。备课包括集体备课和自主备课。对于集体备课,在学校教务处和各教研组的统一指导下,以备课组为单位分组进行,统一时间,统一地点,集众人智慧讨论教学重、难点,明确统一的教学过程。自主备课,是指写教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要做好这些就需要坚持阅读,不断思考,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每一堂课都能厚积薄发,游刃有余。这样才会设计出以学生现状为起点,同时又以学生的发展为终点的为学生量身制定的合理、高效的教学方案。
基于以上案例,笔者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电子备课进行了初步研究。
一、电子备课的优势
1.利于保存和交流
优秀的电子备课是教学中的重要财富,传统的纸和笔形成的备课资料很难长期保存和相互交流。利用计算机把电子备课分类存入硬盘并进行必要的备份,可以使备课资料长期保存。利用网络,依托资源管理平台,可以上传到互联网上,与他人共享,同时自己也可以利用网络浏览、下载、收集他人最新的电子备课,从而拓宽教师信息来源的渠道,丰富课堂教学的资源,充实备课资源库,为今后的检索和再现提供条件。
2.利于创建习题库
选择典型的练习题和编制合适的试题也是电子备课的一部分。利用计算机具有信息存储量大和处理信息速度快的特点,建立学科习题库可以较好地满足教师在教学中的需求。习题库的建立可以按照时间、知识点、考核难度层次等指标进行分类存储,在备课时可以快速浏览和选择,从而方便地获取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的习题。习题库一方面教师可以自建,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校建资源库或互联网上下载一些优秀的习题来补充。
3.利于教学资源的动态管理与完善
传统的纸质教案作为一个封闭的系统,教师很难把平时获取的各种各样的备课资源融合进自己的教学设计中。而采用电子备课,就可以很方便地把教学中获取的相应资源通过拷贝和输入保存到相应的教学单元中去,整个系统就是一个不断更新、完善和升级的动态系统,经过多年的积累后,就是一个十分完善的教学资源库。它具有非常强大的可扩展性,当一次建库后,再次进行维护时,只需要把原有的电子备课资源进行修订就可以直接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这从根本上减轻了所有教师的备课负担。
4.利于加强集体备课,促进教师成长
电子备课中的集体备课将师师互动纳入教学的流程之中,作为前导性因素进行系统运用,进一步拓展了教学系统的外延,丰富了教学的内涵,这是一种创新。与学生一样,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也存有重大差异,即使是教授同一课题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整体设计等方面的差异也是明显的。这种差异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针对教授内容的互动,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在思维、智慧上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观念更加完善和科学,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电子集体备课将合作、竞争和个人单干行为融为一体,并进行优化组合和利用,符合课程备课规律和时代的需求,是对传统课程备课的单一“竞争”情境的一大变革,能较好地促进学校学术氛围的形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步伐。
二、电子备课的弊端
1.电子备课给“拿来主义”提供了条件
有个别教师很懒,用传统的备课时,抄别人的,用电子备课时,直接拷贝别人的,自己不下工夫思考,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方法,课堂教学水平可想而知。有的教师看到别人的课件好,拿来就用,有时与自己的授课内容不一致,纯粹是牵强附会。
2.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
有个别教师逢课必用多媒体课件,至少也放映几张幻灯片,没用就觉着不时髦、不高效,恰恰相反,如果用得不恰当,还不如不用,用了反而会导致缺少与学生的肢体语言表达和现场板书设计等,学生忙于欣赏精美的课件,忙于解答那些教师预定的和课件上展示的问题,学生的思维被课件统一,师生双方缺乏互动性,根本谈不上发挥主体地位。长此以往,学生对很多知识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上,而综合、概括、比较、抽象等思维能力都不能得到应有的锻炼。
3.有些电子备课的通用性不好
教师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水平不一样,使用的软件也不同,如处理文本,有的用Word,有的用wps;处理声音,保存了不同的格式,如.wav,.aif,.snd,.voc和.mp3等格式;字体有的用宋体,有的用楷体,有的用仿宋等;标点符号有的用全角,有的用半角等;标题有的用拼音,有的用汉字,有的用数字,表述不一致,表达不清等。这给交流带来了很多弊端。
4.电子备课教学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大
电子备课教学必须有计算机、投影机等硬件的支撑,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多媒体设备的操作方法,而且必须有电,缺一不可,受限较大。
如果教室内的计算机缺少某个软件,有些素材就无法打开;如果计算机感染病毒,不能短时间内清除,就会影响上课……
三、采取的措施
1.制定电子备课的操作流程
(1)分配任务:利用假期由备课组长把下一学期的教学课时分配给每一位备课成员。备课教师提前进行教学设计,制作好课件。然后将电子备课发到大家能共享的文件夹中,进行初步讨论分析。
(2)集体备课:各学科利用每周四或五的集体备课时间,组织大家进行讨论,首先由主讲人谈谈所备课的教学设想及教学思路,然后每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各自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对教案、学案和课件进行讨论、修改、评价、补充、完善。
(3)修改完善:主讲人针对讨论时大家提出的意见重新进行修改、完善,使备出来的课更能符合各人的“胃口”,把修改稿上传学校资源库。
(4)个人备课:各位教师可根据自己的个性与本班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习题进行适当的删减或补充,以便因材施教,这样就使教学设计个性与共性相统一,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5)教学反思:前面的一切工作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有的设计并不一定十分科学,课件也并一定准确无误,这就需要实践来检验。在实践的过程中如果大家发现某一处有问题就马上在该资源下的讨论栏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时反馈给大家。
2.明确电子备课的备课要求
电子备课包括教案、学案、课件、试题等,对每个项目要有统一要求,如对电子教案首先制作一个固定的表格,把相应的内容填上即可,这样既明白又规范。电子备课命名要统一,标题要体现电子备课的类别、内容、版本、学年和一些其他的信息。如:“2010~2011学年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必修第一章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教案”“2011届新课标语文高考第一轮复习学案”等。文件格式尽量做到:课件用.ppt,文本用.doc,声音用.mp3,图像用.jpg,视频用.mpeg等。
3.正确对待电子备课
无论是电子备课还是手工备课,创新课堂教学设计才是关键和根本,应扬长避短,不断提高电子备课的质量。这其中影响备课质量的是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境界。手写备课和电子备课只是形式上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备课前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把握、考试方向的判断,这些才是最关键的。信息技术与传统手写完美地结合后才能产生有效的备课。其中对多媒体课件的定位应该是:适时、适当、适度运用,千万别出现牵强附会、主辅颠倒的现象。
4.采取有效的考评和激励措施
我们要鼓励教师主动参与电子备课,乐于献出智慧,愿意分享智慧,教师为建设学科资源库所做出的努力我们要给予表彰和奖励。这些构想可以通过考评和激励来实现。具体措施有:
(1)开展评比活动。即学校针对课件、教案等评比,评出一、二、三等奖,对获奖者颁发证书,把优秀的作品上传教学资源库,作为免费资源,供全校师生共享。
(2)周考核与月考核结合,由分管领导深入备课组参加电子集体备课,每周定期对备课小组进行考核评价。每月召开备课组长会,小结电子备课开展情况。分管领导深入随堂课,监控备课质量,每月评出优质随堂课。
(3)通过完善资源库管理系统评价功能,由学科站长进行审核,每个电子备课按点数进行等级划分,上传和下载都有相应的点数,然后通过点数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资源库建设。
四、结束语
电子备课具有传统备课方式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和价值,必将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但同时任何不加思考的“拿来主义”不利于学生学习,不利于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只要教师好好把握,它的优越性还是远远大于它的弊端的,我们应该大力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