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案例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案例分析范文第1篇

一、合理利用课题,导入新课效果好

“万事开头难。”利用课题导入学习也是一种好方法。肖老师在组织好教学后开门见山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文,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老师顺势指着课题引读:“如果――(学生接:你在野外迷了路);假如――(学生接:你在野外迷了路)……。这时,你最需要什么?(指南针)”接着学习生字“针”。这样学生既练习了读课题又引入新课还开始了生字的学习,并且让学生知道了“要是”的近义词有如果、假如,而我在上课时可能会直接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要是的近义词还有哪些吗?”和肖老师的设计比起来这样既浪费时间又让学生有被考的感觉,更不能激起思考的兴趣。

二、语言简练巧妙,读文、识字过渡自然

在低段识字教学中,我用随文识字法总会让整个教学流程断断续续,而肖老师的教学显得紧凑连贯:一个学生起来读完第一节后,肖老师夸:“这孩子真能干!可见他一点也不――(出示字卡:慌,生看后接读)”很自然地开始了对生字“慌”的学习,从读课文到夸奖,再到认识生字没有多余的语言,显得自然,学生也能结合感受来理解生字。她在设计读书环节也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三小节。”这是我们上课时常说的,肖老师是这样说的:“晚上谁出来了?(生回答:北极星)……就是这么一颗闪亮的北极星,课文写得可好啦!来读读。”学生个个都怀着好奇的心情开心地读了起来。有了好奇和开心,也就有了兴趣,读书自然也会用心。

三、识字方法多样,分散于课文不枯燥

低年级识字是重点也是难点,总的来可以分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集中识字往往会让学生觉得无趣,但随文识字又不好把握时机。而这些问题在肖老师精心设计流程,运用多种方法后迎刃而解了。《要是你要野外迷了路》一课中要求认识的字有慌、针、忠、导、盏、稠、稀、积……,肖老师在设计时都分散于课文中,在学习课文过程中一个个相机认识。比如“针”,是在课题中认识的,在学生合作理解课题后,师:“……这时我们最需要什么?(学生异口同声:指南针)”师拿出词卡,先指导学生读准针的翘舌音,再课件出示指南针图,“怎么记?”学生认真看图后说:“因为指南针是金属制的,所以是金字旁;针右部分的十字就像是有人在十字路中迷路了,用指南针来辨方向。”听到这,我们要为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力鼓掌,但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么精彩的回答,是因为老师了解了针字的特点,有意识设计的这种方法。我想每个学生在这一环节之后都能认识 “针”字了,也知道了指南针的作用。认识“慌”时,老师在学生读完第一小节后夸:“这孩子真能干!可见他一点也不――(师拿出字卡慌,生接老师话尾读慌)”随后再引导学生多组词,理解“慌”跟心有关,所以是竖心旁。,学生组了词,认识了偏旁,还结合感受记住了生字。“导”字比较难认,肖老师激趣说:“这个生字可有意思了呢!”接着播放“导”字的演变过程及意思,还结合“向导”词语来理解。再如,肖老师在教学“稠”和“稀”的时候综合运用了多种方法:“……注意稠和稀(课件出示两句话和一棵树图),发现什么了?”生1:“稠和稀是反义词。”生2:“它们的偏旁都是禾字旁。”师:“古人发明这两个字时,这们跟禾苗间隔疏密有关,间隔远就稀,间隔近就密。”生3:“它们是形声字。”接着送进句子里读后看图再理解“稠”和“稀”,找它们的近义词。你看,对这两个生字的认识,先后用了记反义词,了解生字由来,利用形声字规律,看图对照理解,找近义词五种识字方法,这样一来学生还会不认识生字吗?

四、总结识字、读书方法,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怎么做到呢?肖老师就善于总结识字和读书方法,目的在于让学生以后自己学会学习。在认识“针”后师总结:看图画是识字的好方法;在学习 “慌”后师总结:根据意思来记字是好方法;在引导练习读好长句子后师总结:抓住句子的主干,长长的句子也能读好。学生会在老师总结方法时加以识记,并能在下一次的学习中运用,逐渐形成学习能力。

五、表扬语落在实处,学生获得真正成就感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因此也特别喜欢得到表扬,但表扬要落到实处才能达到好的效果,肖老师在本堂课做了很好的范例。学生独自读完一小节课文后,老师表扬:“这孩子真能干!”学生在总结出究竟谁会帮我们辨别方向后,老师夸他:“你说得真完整!”大部分学生认真默读完课文后,师说:“好多孩子都有收获了!”学生发现重新站队生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后,师称赞道:“你说得可清楚了!”这些表扬语都不是只停留在形式,而是落到了具体实处,真诚的表扬会让学生获得真正的成就感。

六、注意知识生成性,拓展学生知识面

课本知识是有限的,但如果我们能注意知识的生成性,在教学课文知识时延伸相关知识,就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爱思考的能力。例如:肖老师在教学“导”字时提到学生熟悉的“向导”,在理解向导的同时理解“导向”,找到它们的联系,区别它们的不同。在学到太阳是向导时,虽然课文只提到了中午太阳和树影的关系,但是肖老师没有局限于此,而是拓展到早上和傍晚的太阳与树影的关系,让学生了解更多知识。

七、板书设计很巧妙,简洁清楚助理解

案例分析范文第2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境中,产生统计的需求,探索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并能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初步体会统计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3.在观察、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有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诱发需求,探索新知

第一步:设置疑惑,诱发统计需求。

师:瞧!米妮今天请客,她想给每位客人准备一块饼干。看!这个模具可以做出什么形状的饼干?

谈话:米妮决定问问她的客人们喜欢什么形状的饼干。仔细听,你能不能帮米妮统计出每种形状的饼干各要准备多少块?(播放录音)

师:你们统计出来了吗?(生:没有!)是啊!那么多的电话,我们光靠耳朵听,确实有点难!我们该怎么做,就能帮米妮统计出来呢?(生交流后板书:记)用你喜欢的方法帮米妮来记录一下。

【情境的创设为新知探索营造良好氛围,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统计的学习活动。通过设置矛盾,激活学生的思维:该怎么办呢?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的需求。】

第二步:汇报交流,优化统计方法。

展示作业纸

师:比较一下,哪种方法即清楚又方便?(学生交流)

追问:我想问大家这个√表示什么意思?

谈话:既然小朋友觉得画√即清楚又方便,那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再来记录一次。(再次记录,反馈交流)

小结:这种方法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的记录方法。(板书:画√)

【学生是在探索过程中成长和发展的。注重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促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创设情境、产生问题、实践操作、分析比较,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利用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具体的操作中检验各自方法的可行性,最后优化统计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又能促进数学思考。】

第三步:整理成表,展示统计结果。

师:一般记录后,我们会整理成一张表格,你会填这样的表吗?(出示表格)学生交流汇报。

小结:是啊!为了一眼看出需要几个,我们用画√的方法记录后,还要把结果数出来填在下面的表格里面。(板书:填)

二、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师:米妮还邀请我们一起玩抛圆片的游戏呢!

出示游戏规则,让学生讨论活动中注意事项。

【统计“抛圆片”的练习,教师用随机出现的形式呈现圆片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以引导学生用新学习的方法作记录。并通过让学生说小组合作的注意事项,例如:活动的时候声音要轻轻的,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的督促者,管理者。】

三、联系生活,运用知识

活动(1)

师:现在我们来组织一次模拟的投飞镖比赛,大家进行统计,看谁统计得又快又好。(出示活动说明,交流反馈)

活动(2)

师: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可多了,你最喜欢参加哪种比赛?在小组里作调查,先用画“∨”的方法记录调查结果,再填写下表。”(出示活动说明,交流反馈)

【对教材拓展补充的素材“投飞镖”、“体育活动”能激发学生统计的兴趣,强化学生的统计意识。在愉快的统计练习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统计的价值。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更加乐意学习数学。】

四、课堂小结,提高升华

谈话: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们来统计下哪组小朋友获得的星星最多!

【把评价手段与所学知识有机结合,将所学知识向生活延伸,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性,体验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一、活用教材,创设情境

1.创设故事情境

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米妮在家请客做饼干的故事情境,把静止的三角形、圆、正方形,嫁接于学生熟悉喜爱的各种形状的饼干上,创设的故事情境不仅让孩子们能直观的看图形,还能听图形。当已有的知识经验无法解决问题时,就激发了孩子们解决问题的欲望。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情绪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合作、交流,课堂成为学生创造灵感涌动的空间。学生每一种方法的产生,伴着彼此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为学生带来无尽的成功体验。

2.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是有趣的”这一感受不仅在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更要贯穿探索数学知识的整个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在本节课中,当学生用以前学的统计方法无法解决问题,这时,便对掌握更好的统计方法产生了期待。

二、自主探索,小组合作

案例分析范文第3篇

商务谈判双赢案例分析01上周六下午,我正在家午休的时候,听到了敲门声,我问了声:谁呀没有人回我,我就极不情愿地从床上起来开了门。打开门后,我看刚搬进来的邻居站在门口问我要不要做饭,我说打算做饭,还在买厨具。她就说她弟弟那里还有半桶油,她下次拎过来给我。我就对她表示了感谢。整个过程中,我都只开了一道门缝跟她讲话。 完了之后,回到床上继续午休,心里感到非常不安和愧疚。觉得当时应该让她进屋里来说话的,但是当时没有反应过来。又联想到有时候讲话也是这样,说出去之后才发现没说对。 鼠标首先问我,这种沟通类型应该是哪种沟通类型。我说是认真对待当中的传达信息。

然后我们开始分析双方的动机。我发现邻居的动机是想要快速地和我建立友好的关系,她的需求是希望得友好的回应。而我当时的动机是想要赶紧打发她走,需求是继续午休。

于是,我演练了一遍,但是在这当中,我并没有直接讲出自己的动机,而是采取了委婉的方式,说自己当时的大脑不是很清晰。我认为这样讲话不会那么尖锐,听起来会舒服一点。而鼠标则认为,如果不直接讲出自己的动机,则会造成对方理解的错误,把双方的沟通带往错误的方向,造成彼此都困扰。同时,如果我们不去遮掩,而是坦诚对待那些非善意的动机时,遇到类似的动机时,我们才有更好的调整机会。接着,鼠标又引导我分析出,我在这个案例中,沟通方式其实是表达情感,而不是传递信息。因为我是要传达内心的情感,而不仅仅是去解释当时我为什么那样做。 于是,在经过这样的分析梳理后,我们认为,双赢的沟通方式应该是这样子的,并且演练了一遍。

亲爱的邻居,那天下午,我正在午休的时候,听到有敲门声。我极不情愿地起床开了门,当时我右手扶着门,左手扶着门框,透过一点门缝跟你说话。我想赶紧打发你走,自己就能继续午休。但是当你站在门口告诉我,你弟弟那里有一桶油,要提过来给我。我很感动。我看到你是想要和我建立友好的关系,你希望得到接纳和友好的回应。所以当我关上门回到床上继续午休的时候,我心里感到非常不安和愧疚。我很后悔,我当时应该打开门,让你进屋里讲话才是。不好意思啊!现在我之所以这么坦诚地把我当时的动机告诉你,是想表达我的歉意,同时也希望和你做友好的邻居。

虽然没有分析之前,我也清楚地知道我们双方的动机和需求,但是做了分析梳理之后,我对这样类似的沟通更加清晰通透了。特别是,我想到有时候经常会因为没有及时管理好语言,而说了一些错误的话,甚至后悔莫及的话,过后几秒才反应过来。所以,我认为我们今天分析的案例是非常有价值的,我非常期待能通过实际的运用,让沟通受益。

商务谈判双赢案例分析02在一笔大宗交易中失去焦点

记得在我担任房地产公司总裁时,我的公司曾经打算购买加利福尼亚锡格纳尔希尔(Signal Hill)的一块地皮。那块地上大约有18栋大楼,每栋大楼有4个单元。这块地皮的所有者是一群不动产投资商,他们的报价是180万美元,但我知道,公司要盈利,就一定要把价格压到一个远低于180万美元的水平。这时一家不动产经纪公司提出可以帮我购买这块地皮,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让他们代我提交第一次报价,这样如果经纪公司无法和那些不动产投资商达成共识,我还可以找上门去和他们直接谈判。看得出来,那位经纪人非常不情愿,他认为120万美元的报价确实太低了,比投资商们的报价整整低了60万美元,可我最终还是尝试一下。然后他就去了。这时他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战术性错误:他不应该去见投资商,而应该让投资商来见他,因为当你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进行谈判时,你会感觉有更多的控制权。

几个小时后,这位经纪人回来了,我问他:情况怎么样?

可怕,简直太可怕了。他告诉我,我去了一间大会议室,所有的投资商都来审读我的报价单。他们还带来了律师、会计师,还有他们的经纪人。我本来打算先私下里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可一看到我提出了120万美元的报价,他们马上说,等等。你出的价比我们的报价低60万美元?这简直是对我们的侮辱。然后他们就站起身来,咆哮着冲出了会议室。

我问他:还发生了其他事情吗?

他说:嗯,有几个人走到门口又停下了,他们说,最低150万美元,不能再低了。简直太可怕了。千万不要再让我提出那么低的报价了。

我说:等等。你是说,就在5分钟的时间里,你就已经成功地把价格降低了30万美元,难道你觉得这样的结果还不能让人满意吗?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谈判过程中,人们总是很容易被对方的行为所影响,而不是集中精力思考当前的问题。你很难想象一名全职的专业谈判高手,比如说国际谈判专家,会因为对方的一些挑衅行为而勃然大怒或者是终止谈判。他可能会愤然离席,但那只是一个谈判技巧。

你能想象这样一幕场景吗?

一名一流的武器谈判专家回到白宫,美国总统劈头就问:你在这里干什么?我觉得你应该在日内瓦和俄罗斯人谈判。

嗯,是的,总统先生。我确实去了日内瓦,可那些家伙太嚣张了。我们根本无法相信这些人,他们根本不会信守自己的承诺,他们的做法简直让人无法忍受。所以我只好终止了谈判。优势谈判高手永远不会作出这样的事情。他们总是就事论事,集中精力思考眼前的问题,而不是对方的人格。他们总是在想:和一个小时、昨天或是上个星期相比,我们现在取得了哪些进展?

美国国务卿沃伦克里斯托弗(Warren Christopher)曾经说过:谈判时难免会大动肝火,不过这没什么,只是你应该学会控制住自己,把发火作为一种有效的谈判战术。

案例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眼镜定配;过矫;案例

过矫是眼镜验配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戴一副过矫的眼镜,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眼酸、眼胀、头晕、头痛等视疲劳症状,本文结合案例分析了过矫会导致的问题以及分析了过矫常见的额原因及危害。

一男性患者,28岁,两月前因近视新验配一副眼镜,配镜处方为OD:-3.00DS,OS:-.3.50DS,双眼远视力1.0,近视力1.0,但看书时,大概20分钟左右会出现眼酸、眼胀、头晕、头痛现象,此时不能再坚持看书,两月来一直被此问题困扰,找不到原因,我给患者做检查,检查主要包括两部分,患者的眼镜和患者的眼球。

1 检查

1.1 裂隙灯下检查患者眼球

2 问题分析

2.1 造成矫正过度性近视常见有两种情况

1)年龄较小的近视患者,他们还处在假性近视阶段或-1.00DS以内的低度近视,在没有消除睫状肌调节麻痹(散瞳)的情况下,根据电脑验光数据直接配镜。事实上,正常屈光状态的人戴上轻度近视镜片也能增加视力的敏感度,觉得提高了视力,可是这种做法对戴镜者是不利的。

2)配镜者误认为矫正视力越高眼镜质量越好,眼镜验配企业迁就配镜者的要求而盲目增加度数,往往造成矫正过度,甚至有个别配镜者,虽然有近视伴近视散光,但在试镜时不能接受或一时没有合适度数的近视散光片,而改用单纯近视度数来替代,这样戴镜时间一长,这些替代的近视度数被固定下,在每次换镜时保留并且递增。

2.2 矫正过度性近视的危害

2.2.1 过矫造成眼睛不适

一副合适的近视镜,可以将落在视网膜前面的物像,恰好后移到视网膜之上,这样才能矫正近视和提高视力。然而过矫的近视镜则可以把落在视网膜前面的物像后移到网膜的后面,造成了人为的远视状态,这时落在视网膜上的只是一个模糊的成像。但是,在我们的眼睛里,存在着一个完整的调节系统,依靠睫状肌的收缩,晶状体的膨胀,又可以将落到视网膜后面的物像前移到视网膜之上,这样仍然可以保持较好的视力(当然这种调节是有一定的限度的)。但如果长时间的过度调节,睫状肌长期处于紧张收缩和充血状态,进而发生调节痉挛,常会使眼睛感到憋胀、酸困、疲劳和疼痛,甚至导致头胀、头闷、头痛,少数人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健忘、失眠等全身症状,犹如神经衰弱那样。不少孩子由于所配眼镜度数的不恰当,还造成学习成绩的下降。

2.2.2 促进近视的发展

长期的调节紧张会发生调节痉挛,加之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双眼长期处于集合(双眼看近时间内移动)状态,眼外肌对眼球具有一定的压迫作用,会使眼压升高,久而久之,就会促使眼球壁扩张,眼轴延长,无疑将使近视度数增加。这一点,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危害更是明显。

2.3 近视儿童长期佩带欠矫眼镜的危害

近视欠矫是指佩带比应有度数低的眼镜,这样会使近视儿童的矫正视力低于正常(小于1.0)。儿童的双眼视功能尚不稳定,须有清晰的视觉及正确的用眼习惯来维持其功能稳定的发育。配戴欠矫的近视眼镜会让孩子不能得到清晰的视觉,从而视觉不能得到应有的发育,并且使其看近时用比正常少的调节力及集合力,长此以往会造成其双眼视功能下降,并引发视疲劳,近视增长加快等问题。近年来,文化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近视的发病率也不断增高。据估计,到2020年,近视将影响25亿人,近视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视觉2020”行动中,要求改善消除的五类眼病之一。

大量调查资料显示近视在学龄儿童中呈高患病率状态,而我国青少年近视处在国际第二位高发。矫治近视最安全可靠的方法仍是及时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家长在给儿童配镜过程中,常在度数足矫或欠矫(眼镜度数与事实相符或配小于真实度数的眼镜)的问题上产生疑问。选择哪种方式配戴眼镜,如何能控制近视的增长速度,不仅是家长关心的问题,更是每一位视光师在工作中面临的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在中国,验光师过去给近视儿童验配时,验光时给予浅一些度数,即欠矫处方,他们认为与全矫度数相比较,欠矫的眼镜更容易被近视儿童和家长接受,近视的度数似乎与以往相比能涨幅小一些,近年看来该观点并没有统计学上的支持而且从近视理论上看更容易导致近视加深。

近视的离焦假说认为视网膜模糊像会刺激眼球产生某些调控眼球生长的因子,继而使眼轴不恰当增长,失去与眼球屈光力协调匹配的精确性,导致近视发生发展。欠矫后的眼睛,其视网膜上成的也是模糊像,因此符合离焦假说。

青少年近视应得到及时、恰当的矫正,如遇试镜不适而低矫配镜者,也应尽快(2~3个月)把矫正眼镜调整到正常视力,以免因欠矫而产生对眼屈光度和眼位的不良影响。视光师一定要说服多数家长,改变其“近视度数会越戴越加深”的错误观点,为保护青少年视力尽职、尽责。

2.4 解决办法

(1)儿童及青少年配镜,最好采用散瞳检影验光。散瞳可以使调节和调节痉挛消除,从而避免过矫。

(2)矫正视力不必要求过高:戴镜矫正视力一般不应超过1.0,而以0.8左右能看清上课时的黑板字为宜,千万不能一味地满足戴镜儿童自己的要求,他们往往希望戴镜的视力越清楚越好。

(3)把好试镜处方关:配镜前的试镜非常重要,一定要认真,要有充分的试戴时间,一般应超过半小时。试镜要做到“四看”和“多动”。“四看”即看远、看近、看天、看地;“多动”即戴上试镜片要走一走、动一动、上下台阶、活动活动,扭扭头部、适应适应,认真地体会和观察,直到确实没有感觉任何不适之后,再处方配镜。

(4)不要在市场上随意购买近视成品镜,因为市场上的成品镜往往都是双眼度数相等且没有散光的镜片,很难适合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容易发生不足或过矫。

(5)向矫正视力要求过高的配镜者做好解释,坚持配镜原则和职业道德,不迁就对配镜者有害的要求,对已经是矫正过度性的近视者,在每次换镜时适当减低矫正视力,逐步接近正常的应配度数;对有需要配镜的散光者,尽可能以相应的散光片予以矫正,不可用近视度数替代散光度数。

3 该患者问题

案例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井控压井 井控事故 事故原因 案例分析

石油矿井井喷及井喷失控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将企业原定的生产秩序打乱,而且会影响到企业的全局生产。如果矿井的施工井队不能及时的对事故进行处理,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大矿井后期的施工难度,严重的还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使得矿井不能够再继续生产发挥作用,而且还会在社会上造成十分负面的影响,有损企业之前的良好形象。本文将主要对柴达木盆地中的南2井发生的井喷及井喷失控事故进行分析与研究。

1 南2井情况概述

作为我国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南翼山构造顶部的一口评价井,南2井的深度为三千米,而32688对为此口评价井的施工井队。施工队之所以在此设置这口评价井,主要是为了通过对此井进行取心来为该地浅油藏储量的计算与产能情况提供可靠的变化性数据,从而准确的探明这一地区浅油藏油层的下限、了解这一地区深层的油气含量等情况。然而,由于施工井队对于此地区的深层地下情况认识、了解的不足,与地质工程设计质量的模糊粗略,井控技术的执行落实情况较差,致使南2井于2011年6月20日上午11点36分、钻井已经深入到2981米时发生了井喷并失控事故,在持续喷发两天后,于6月22日下午四点16分该矿井发生了爆炸着火事故,不仅造成了大量机械设备的损毁,还浪费了大量的石油与油气资源,并且最终致使南2井无法再次运行,矿井被废弃[1]。

1.1 南2井潜在危险因素

相关专家对南2井的点评是:作为典型的预探井,南2井不仅在对底层孔隙压力与破裂压力上的预测判断失误,而且在该地地震资料品质较差、预测难度极大的情况下,对井身的结构设计与井控装置的设计与安排也十分不合理。莎339.7毫米,表层套管仅仅下到92米的深度,安装的防喷器为不符合要求的苏制丌兀M-12型号,这一切都为南2井发生井喷及其最终失控事故的发生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与风险。

1.2 南2井事故发生经过

南2井于2011年2月开钻,表层套管为339.7mm,下深92m,使用215.9mm的钻头二开。在2011年6月15日下午三点、钻井深度达到2977m时,钻井多次发生了气侵井涌,钻井液的密度因此从1.34g/cm下降到不足1.0g/cm,与此同时,钻井的组织加重、施工井队向井中加入了重晶石粉18.2吨,钻井液的密度因此调整到了1.37g/cm到 1.45g/cm,但是钻井口仍然存在着轻微的油气外溢现象[2]。六月17日晚上十点零一分,当钻井深度达到2979米时,再次发生井漏,施工井队停钻观察,到了19日下午七点,钻井漏油量逐渐减少,最终达到无漏失的状态,因此施工井队继续开始钻井任务。次日凌晨三点半,钻井再次发生严重井漏事故,五点到八点钟之间,钻井进口不见液面,施工井队决定向井内灌入七立方米钻井液,接着又灌入八立方米清水,仍不见液面,月20日11点15分,钻井泵压力显示为10at,放出钻井液三立方米,然而关闭钻井闸门后钻井泵压力反而急剧上升至30at,并伴随有油气从井口外溢的现象,6月20日11点27分开始发生井涌,11点36分发生井喷,井喷高度高达30米,由于喷出物温度较高,未能将防喷器成功关闭,从而引发井喷失控[3]。井喷现场的日喷油量高达700吨。

2 南2井井控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2.1 井控装备不符合安装的要求

井控装备是对油气井实施压力控制,对事故进行预防、监测、控制、处理的关键手段,是实现安全钻井、井下作业的可靠保证,对于保护作业人员、施工设备以及油气井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南2在钻井施工过程中不仅设备质量本身就不符合相关要求,而且在安装与施工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规范进行安装,不仅施工安装设计缺乏科学性,较为笼统和模糊,而且安装的执行力较差。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井喷事故的发生。

2.2 井控工艺不尽合理

地层压力情况掌握不清,地质设计、工程设计不当,没有针对性的井控措施。表现在地质设计中提供的油气水井基础资料不全或提供的数据不符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对油气井当前的各种参数掌握不清,开发新油层沿用老资料,造成施工方式、应对措施出现偏差,引发井控隐患或事故。

2.3 井控人员操作与管理指挥的失误

南2井在发生严重气侵事故的初期,相关领导与管理部门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也没有对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管理与控制。南2井后续连续发生的井喷事故,由于缺乏相应的水和钻井液等物料,因此拖延了最佳的补救时机,在井喷事故发生后,由于管理部门与领导部门的指挥失误,使得矿井井喷事故持续恶化,最终井喷失控,为企业带来了极大的人员、设备及财产损失。

3 南2井井控事故经验教训与启示

3.1 建立起严格的井控设备安全管理体系

要想有效的确保钻井生产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就必须实行系统化、专业化的井控装备管理思路,建立起完善而严格的井控设备安全管理系统。钻井相关的设备采购部门需要将井控设备采购资金、设备的维护与检修资金等相关的费用统统报备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去,经进一步使其与钻井甲乙双方的单井结算与考核系统相融合,从而有效的杜绝井控装备管理的二张皮现象,为企业井控装备的质量与安装提供良好的保证。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完善井控事故的安全管理机制

钻井施工现场发生井喷和井喷失控事故会为企业与社会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与后果,因此必须要不断完善钻井施工的安全管理机制。而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做好钻井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应急管理机制。相关管理部门要对应急管理的机理体系进行全面研究,总结出一般性规律从而制订出“统一指挥、皮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井喷应急管理机制。

4 结语

本文主要以南2井为例,对井喷事故的发生经过、应急方法,事故原因,事故教训与启示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石油钻井施工安全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潘秀霞,杜吉样.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的人工情感建模[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0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