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挂科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大学;成绩分析;教与学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3.0135.03
1引言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完善自身能力的殿堂,然而在各大学高校中,大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补考重修的现象极其普遍。试卷中课堂上多次讲过的理论知识,答案正确率却很低。通过对大学生试卷答题成绩的分析,研究试卷得分的相互关系并追溯其根本的原因,可以充分了解到大学教与学的现状。对这种现状进行反思,找到能够改进的方法,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改变学习态度提供借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概述
2.1基本情况
我们主要针对A学校的两个专业中的四个班的宏观经济学成绩进行分析。其中b、c班学生的专业是金融学,共有81人(简称金融班),d、e班是国际贸易专业,共有77人(简称国贸班)。不同专业的四个班人数相仿,都属于经济类专业,并且由同一个老师教授,具有可比的基础。据了解,金融班与国贸班的上课情况有一定的区别,与国贸班相比,金融班大部分学生都按时上课,上课与老师互动较多,回答问题积极且作业完成较好。这些表现都体现在平时成绩中。宏观经济学总评成绩根据试卷总分的70%与平时成绩的30%总和进行计算,最终的结果作为衡量学生是否挂科的基础。
2.2主要研究内容
学习成绩是考核学生学习结果的主要方法,而学习结果受到客观因素即课堂环境,教师传授知识程度,也受内在因素个人学习态度等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实地考察了两个班的课堂情况,结合授课老师的评价,对两个班级的课堂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解,接着通过对学生最后的学习成绩与课堂整体教学情形、知识接受情况、学生学习态度、挂科率、男女生差异之间关系的分析,得出教学中的几点现状和相关的结论并分享几点启示。
3实证分析
3.1研究假设
由于不同班级学生组合的差异,在课堂上不同的班级与老师的互动性往往不同。而我们认为这种现象最终将会体现在不同班级学习成绩方面的差异上。因此假定:H1:课堂互动性强的班级总体成绩较好。另外,由于个人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较为重要,比如到课率、上课思考问题的程度、课后思考、课后预习复习情况等。而课后的情况收集困难,并且可信度不易测量,在本研究中,我们把相比更为客观的到课率、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作为考核学生平时表现的平时成绩,即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态度的主要标准;把试卷卷面总分作为衡量学生课程学习情况的具体表现;而把试卷中几乎每节课都讲到过且进行详细总结的论述题的得分作为一个具体的知识板块考核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并假设论述题知识模块掌握程度中等及以上的学生超过60%,则认为大学生知识接受程度高;总评成绩综合考虑了总分与平时成绩,且小于60分判定为挂科,因此把总评成绩作为是否挂科的标准。综上所述,我们假定:H2:大学生知识接受程度很高。H3:学生的卷面总分与平时成绩正相关。H4:平时成绩优秀的学生基本不会挂科。由于男女学生的教学环境相同,并且考试试卷是同一的,我们假设:H5:男女生学习成绩差异不显著。
3.2样本的选取
我们选择A大学的金融班79份,国贸班71份试卷共150份宏观经济学试卷成绩作为有效样本,其中剔除了补考和重考的8份试卷。利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实证分析,以此证明我们的假设是否成立。
3.3统计结果及分析
3.3.1两个班级的试卷总分差异分析
据表1,金融班的平均成绩大于国贸班的平均成绩,说明金融班的成绩总体水平高于国贸班;而标准差小于国贸班的标准差,说明金融班总分的离散程度相比国贸班比较小,学生成绩总体比较均衡。由此可以看出,课堂互动对班级的总体成绩会有一定的影响,课堂互动好的班级会有更好的考试成绩结果。证明原假设成立。
3.3.2论述题的总体得分分析
首先对论述题的总体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得出的结果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论述题得分均值小于6(总分为10分),说明学生在这道题的成绩普遍偏低,偏度为负数,说明论述题的正态分布图往左偏,总体来看,得分低的学生数大于得分高的学生数。
由于论述题在试卷上的赋分值为10分,在总分为100分的试卷里占分比10%。考虑到可能的问题难易程度,我们不采用单纯的6分制为及格分的形式,而把论述题得分占学生试卷得分的比例作为得分情况(表3)的一个关键因素。根据论述题在试卷中赋分的比例,我们认为若某个学生的论述题得分大于或等于6分,且占试卷总分比例(设为a)大于或等于10%,则认为他的论述题这个知识模块掌握的好,而低于6分,且比例低于10%,则说明他这个知识模块掌握的不好。根据统计:
很容易看出,论述题知识模块掌握的不好的学生所占比重明显比掌握程度好的学生高。掌握程度不好的学生比例超过40%,说明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没有达到高水平。否定原假设。
3.3.3学生总分与平时成绩的关系分析
根据A班授课老师的打分标准,首先对平时成绩的情况进行频度的统计(表4):
可以看到平时成绩大于等于85分的比例达到76.7%,说明平时成绩高分比较多,我们认为,平时成绩大于或等于85分的学生学习态度比较好,平时成绩属于正常的区间,而小于85分的同学学习态度差,平时成绩偏低。经过P-P图和Q-Q图的检验,发现两类学生平时成绩和总分基本服从正态分布,因此分别对这两类学生平时成绩和总分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相关度检验:
(1)学习态度差的平时成绩与总分相关性检验。
结果发现,学习态度差的学生平时成绩与总分存在着高度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Sig=0
在此基础上,对学习态度差的学生平时成绩与总分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得到回归系数表:
可以看出,学习态度好的学生平时成绩与总分也是正相关的,Sig=0.014
在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学习态度好的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总分进行线性拟合,发现线性和曲线拟合度都比较差。说明它们之间的线性关系并非很明显。
然而,对学习态度好的学生总分进行频率分析:
可以看出,学习态度好的学生总分低于60分的学生只占其中的13.9%,说明学习态度好的学生基本上成绩都比较好,只有小部分可能因为理解不透彻,缺乏有效的复习等其他原因,考试成绩低于60分。
总体来看,不论是对学习态度好的学生还是学习态度差的学生,学生的总分都与平时成绩有着正相关的关系。并且学习态度差的学生的平时成绩与总分之间还存在着一元线性关系。这也证明第二个假设成立。
3.3.4平时成绩与挂科的关系分析
由于授课老师对学生的总评成绩往往参考平时成绩,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计算最后的总评分。因此平时成绩毫无疑问对总评成绩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了分析两种不同类型学生的最后可能挂科的情况,仍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区别分析。
根据表11和表12的对比,学习态度差的学生总评成绩中有17.1%小于60分,说明学习态度差有将近1/5的学生可能会挂科,而学习态度好,平时成绩比较高的学生,尽管其中有13.9%的学生总分小于60分,但根据总评成绩的比例平分,最终却没有人挂科。虽然这只是这4个班级的具体情况,但至少我们可以得出:学习态度好的学生基本上不会挂科的结论,证明原假设。
由表14知,男生赋值为1,女生赋值为2,方差的Levene的F检验Sig.值为0.015
4 结论与启示
4.1结论
(1)课堂互动对学生成绩存在影响。分析表明,课堂互动好的班级学生学习效果相对较好。
(2)大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现状并不理想。课堂多次讲述的知识点掌握程度不高。
(3)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平时成绩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且学习态度差的学生,平时成绩与学习成绩相关高度显著,且存在一元线性关系;而学习态度好的学生学习成绩也会受到平时成绩的影响,但线性关系不明显。
(4)学习态度差的同学挂科机率较大,而学习态度好的学生基本不会挂科。
(5)大学男女生学习成绩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成绩稍优于男生。
4.2相关启示
(1)改进教学模式。课堂上应形成教学互动的形式。传统教学多数是课堂上“讲解―接受”、“示范―模仿”的模式,这种模式从中学以来在大学还没有得到实质的改变。而这种模式往往不能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课堂互动很难调动起来。而大学是一个鼓励学生创新式思维的地方,教学的功能是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更加适应社会的能力,重点应该突出学生而非教师。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消除以简单的知识传授和应付考试为满足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关注促进学生逐步提高主体意识。例如,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模式,即学生经过分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达到老师所要求的课堂内及课堂外的小组学习目标。这样在考察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能锻炼小组之间的合作、协调能力,提高每个学生的整体参与度。
(2)改革成绩考核结构。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大多数学校的评分标准中,最终试卷考试的成绩占有绝大部分比重,平时成绩也主要集中在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上,很难考察到课后学习的情况,因此很多大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直到考试之前的临时抱佛脚现象比较严重。改革现有的成绩考核模式也显得比较迫切,比如增加课堂内考核,小组任务考核、期末知识答辩考核等平时考核的比例和范围,把成绩的最终控制改革成为过程控制,根本上改变“一考定成绩”的模式;期末试卷考试更加注重知识与理论相结合的考核,根据课程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开卷与闭卷的形式等。
(3)大学生应该注重端正学习态度。由于学生自中学以来长期在教师督促下学习,形成了对待学习主动性不高的习惯,而在学习环境相对宽松、老师督促较少的情况下,大学生们普遍内源性学习动力不足,抱着“60分万岁”的态度对待课程的学习。因此自主学习、端正学习态度是现在大学生必须重视的问题。根据对学习态度与挂科之间关系的分析,也为学习态度重要性提供了理论依据。而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努力提高大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如:通过思想素质教育,让大学生们认识到学习是自身技能提升的重要手段,并以报告会等形式引导大学生转变中学的学习模式。大学生个人应认识到大学学习对自身完善的价值,端正学习态度并持有不断吸收新知识的心态才能不虚度青春。
参考文献
常见误诊的病人方面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挂错号了:一个青光眼患者因头痛、恶心、呕吐就诊内科,诊断“胃肠型感冒”,治疗无效,转诊神经内科,做了很多检查,仍治疗无效,最后请眼科医生会诊才确诊为青光眼,但已因辗转延误而失去最佳治疗机会。
在被称为北京协和医院挂号“第一难”的风湿免疫科,这种病人误诊情况也很常见。该科主任张奉春表示,除了常见的关节炎等疾病外,近60%的病人走过弯路。他曾接过一个肺部有阴影的病人,这是一种血管炎非常典型的表现,却被误诊为癌症,做了肺部切除手术。他说:“挂错号就走错了门,走错门往往意味着你难以得到及时、科学治疗,是导致误诊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说,在新发展的科室,这种情况相对严重。”
目前大医院越来越细的科室划分,增加了患者走错门的几率。
上世纪60年代,一般医院只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四个科室,但现在随便哪一家大医院都有几十个科室。有些医生只看本科室的病,甚至只能看一种病,这对已确诊的患者来说确实是好事,但对初诊者来说很容易走弯路。科室细化是全球普遍现象,不过美国已开始重新重视综合科室。
隐瞒病史:有的病人有难言隐私,怕影响声誉,不愿向医生坦露真实情况。
夸大病情:不少患者就诊时怕得不到医生同情,在诉说病史时夸大病情,把医生注意力和判断引入错误方向。如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本是轻度属一期,因夸大自觉症状,医生又忽视全面多器官检查,误诊为重度,不适宜的加用降压药,结果诱发心绞痛和脑中风。
缺乏合作: 少数患者诉说病史漫无边际,杂乱无章,常偏离医生引导性问话,答非所问。特别是在繁忙门诊中造成病史采集不全,在体检时又不太合作也易导致误诊。
迷信权威: 有些人常托熟人、找关系,找名家权威看病。专家在接待属于自己专业范围内的病人时确诊符合率较高,但慕名而来的病人所患疾病并非都属于自己专业范围,只能凭主张印象暂作诊断。如果对专家过分迷信和盲从,很可能南辕北辙,造成误诊。
为尽量减少误诊,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副主任钮文异给出的建议是:一是看病前多从权威健康书刊和网上了解相关信息;二是先到社区医院首诊,到大医院看病时先向导医人员询问;三是挂号时,可以先挂综合科室的号,如大内科、大外科、骨科、心脑血管科等,并听从分诊人员的安排;四是若始终不见效,就多问医生几个为什么,提醒其有没有可能是其他科室的疾病,并尽可能多地为医生提供疾病症状和相关信息。
记者也在此为您总结几种容易走错门的病症――
头疼:如果能感觉到血管一张一缩,可能是血管方面问题,应挂神经内科;如果是长期放射性疼痛、多位颈源性头痛,应挂疼痛科;若是头部外伤引起,不论有没有出血,均应到神经外科就诊。
腹痛:腹痛首先应看消化科,若是下腹痛且伴有阴道出血,或正处孕期,可能就得挂妇科;若同时伴有尿频、尿痛、尿急等尿道症状,则可能是泌尿外科;部分癌症患者的顽固性腹痛属于疼痛科。此外,胃食管反流症食管外症状约有20%病人走错门,因此若出现咽炎、哮喘等症状,在其他科室久治不愈的,也可能需到消化科就诊。
胸痛:如果胸口或胸前疼痛较固定,向内肩放射性疼痛,有压迫感,且伴有心慌气短等症状,可能与心脏疾病有关,应挂心内科;如果因骨折等外伤导致的,在进行弯腰、侧弯等转位动作时疼痛加剧,可能属骨科;若是有持续性胸痛,也可能是带状疱疹感染,属皮肤科。由于心脏疾病较严重,因此出现胸痛应首先到心内科就诊,通过心电图等筛查。
学习上,相对第一个学期,成绩退步了不少。上学期刚来到这个崭新的校园,虽然对这里的环境不太熟悉,但那时热情饱满,拼劲十足,在娱乐的时候也不忘学习,上课也几乎是坐前几排,不懂的事还经常去向师兄师姐讨教,因此学到了不少东西,并很快适应了大学生活。上个学期,对校园的环境慢慢熟悉,但热情也慢慢减退,人也变得懒惰起来,特别是买了电脑之后,时间安排不合理,生活节奏也打乱了,经常出现了迟到、上课睡觉、逃课之类的囧事。一个学期下来,感觉没有一天睡眠充足过,堕落的情绪一天比一天高涨…到了期末,才意识到挂科的严重性,但是已落下了不少课程,所以,我只能更用心去学,自学很吃力,每天都把自己搞得很狼狈。一年过去了,虽说没有挂科记录,但技术方面的东西没学到什么,因此,在新学年,首先给自己定好一个奋斗的方向,掌握好一门技术;其次,重新调整好生活节奏,安排好作息规律;最后,上课认真听课,做到不迟到、不逃课,在不挂科的基础上把英语四级过了。继续秉承虚心求学的美德,多向师兄师姐们、同学们请教。
生活上,我基本都可以和同学们友好相处,互助互爱,在班上更是深受同学们爱戴。宿舍里,我们互相理解和迁就,就像一个和睦的大家庭,这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休息环境。老师们常说,学习首先要学会做人,我一直谨记着这句话,所以,我很认真地处理人际关系,很真诚地和别人交流,并用心聆听别人的心声。今后,我也会更多地加强和老师、同学们的沟通,让人际关系更和谐。
在娱乐方面,给我最多的是篮球,可以说篮球就是我的精神支柱。篮球给了我激情,赋予了我坚持到底、永不气馁的精神力量。高兴的时候和同学们一起到篮球场上斗牛,不开心的时候一个人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篮球,让我懂得了团结、责任心的重要性,所以,今后我会加强锻炼自己,更好地完善自我。
【关键词】大学生学业困难;现状;成因;帮教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财经学院2016年党建与思想政治课题“学业困难学生帮扶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6SZB16)。
教育部《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9月,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4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0%,比2014年增长2.5%。改革开放后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得到空前发展,但随之产生的补考、重修、降级和退学等学业困难现象更为频繁。学业困难不仅关乎个人学业成败,同时影响着各大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
大学生学业困难虽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随着高等教育机制的多元化以及学业困难本身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众多学者对学业困难的定义尚未形成定论。综合众多文献,本文将大学生学业困难群体定义为智力正常,在同等教育机制下,受学习动机及方法、家庭和校园环境等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成绩远远低于平均水平甚至出现挂科、补考、重修和劝退等现象的大学生。
一、大学生学业困难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招生门槛降低,规模扩大,面临学业困难压力的大学生越发普遍。如今的大学更提倡全面发展。虽然成绩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但成绩反映了学生一段时期的学业成果,是衡量学生在校表现的重要指标。大学生学业困难现状表现为如下几点。
其一,部分大学生学习能力弱,挂科多,导致学分绩点过低,累计学分达不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而造成重修,拿不到结业证书,被迫延长毕业时间等不良后果。其二,不少大学生因触碰校园底线,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而被通报批评,劝退。例如多次迟到,旷课,宿舍卫生长期不合格的学生,多次谈话无效,难于管理。其三,小部分学生在说、听、写、算等能力的习得与运用上有先天性智力障碍,这往往由生理和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超越了高校干预的可控范围,因限于本文对学业困难的定义,本文对此不做分析。
二、大学生学业困难成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学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笔者通过对某财经院校的十余名挂科较多的学生和两名休学学生进行访谈,深究其陷入学业困难的原因,再结合自身的辅导员工作经验,总结出大学生学业困难成因有以下几点。
(一)大学生适应能力差,学习动力不足,自主性不强
大学生适应能力差。大学生远离家庭到外地求学,随着周身环境和教师授课方式的改变,部分学生不能完全适应,继续沿用高中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法,生活方式不协调,学习方法落后,效率低下,当他们看到其他同学对学习考试得心应手时,不由产生厌学情绪,造成学业困难。
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大学生脱离了紧张的高中生活,通过了人生至关重要的高考,再加上大学降低了对学业成绩的要求,因而不能保持强劲的学习动力,结果期末考核成绩远远低于班级平均水平,继而产生自卑心理,导致学习动力缺失。这一恶劣循环长期得不到解决。
此外,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弱。部分学生缺乏活跃的思维和认真的态度,不能及时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行吸纳和加工。经访谈得知,学业困难学生几乎都有沉迷于游戏等娱乐活动的习惯,不能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若学生沉迷娱乐难以自制,学业状态将大幅度下降。
(二)大学生学习基础不牢固,专业兴趣低
大学生学习基础不牢固。近几年高校扩招,准入门槛降低,学生之间的差距也跟着拉大。一些来自边远农村地区的学生虽然学习刻苦,但由于基础薄弱,尤其在英语和高等数学等基础学科方面,付出巨大努力却进步较慢。
大学生对所选专业认知不足,兴趣低。学生填志愿时受亲人朋友的影响,对专业的选择较为盲目,进入大学后才发现专业内容和理想中的差距,对所学专业并不感兴趣。加上有些专业就业前景低迷,而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未来发展一知半解,便找不到努力的方向,产生迷茫、厌学情绪,导致学业困难。
(三)大W生校园生活中存在“被动”
“被动”是指个体受到外界突发事件影响,其情绪受到严重干扰。经访谈得知,大学生校园生活中存在的“被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如家庭离异、生病、失恋、同学关系恶化等,无法静心学习;二是不少学生家庭条件不佳,经济压力沉重,需要做兼职补贴生活,身心俱疲;三是学业困难群体中学生干部人数占比不少,当学习与工作相冲突时,他们常常把工作放在首要位置,错把副业当主业,对自身的学习功课却一拖再拖,最终导致学业困难。
三、学业困难大学生帮教策略分析
(一)学生互相帮扶,党员干部开展学风引领
提高同伴之间的利用率,形成竞争与合作的良好学习氛围,是解决大学生学业困难的重要渠道。在互相尊重、关系平等、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应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选派一些学习成绩较好、乐于助人的党员干部担任学习小组组长,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学业帮扶机制,帮助学业困难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再由学习委员每学期对比各小组学习成绩,并给予优秀小组一定的奖励和表彰。
(二)发挥宿舍阵地作用,营造良好的宿舍学习氛围
宿舍作为大学生校园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以其方便交流的天然优势,对帮助学业困难学生的转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2017年2月5日中国青年网报道,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一间学霸女生寝室走红网络。四年来,她们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获得国家级和校级奖学金共计五十余次,也在国家级、校级、院级比赛中获奖三十多项。
打造志同道合、互帮互助的宿舍氛围,在宿舍内开展优良学风宿舍创建活动,由宿舍内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带好头,帮助学业困难学生学习,及时监督他们的学习状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校院还可以设置宿舍进步奖,对每学期学习风气好、学习进步大的宿舍进行表彰。针对学业困难学生人数过半的宿舍,辅导员或班主任应深入宿舍,了解原因后进行重点监督[1]。
(三)转变教学格局,将学业困难群体的教育管理融入常规工作
高校教育教学大体保持着“辅导员具体负责,专业教师积极配合”的工作格局。辅导员是大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教师群体,有责任帮助学业困难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人生目标。但一些辅导员缺少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工作中仍以思想教育为主;任课教师作为学生的专业课程负责人,在解释相应学科学术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上更有话语权。因此,高校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形成“辅导员与专任教师双负责”模式,融入常规工作,加强任课教师和学生学业的联系,让学生以师为友,了解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为社会培养一批专业素质优良的精英人才。
(四)建立多级预警机制,按类别确定学业困难学生帮扶措施
学业预警机制是一个系y,是警示机制和干预机制的结合,在发出预警时,相应的干预措施随之产生[2]。但是目前高校的预警机制存在很大的缺陷。预警线较低,每年被学业预警的学生屈指可数,但是出现挂科多、绩点低等现象的学业困难学生却很多;机制缺乏后续的帮扶措施,大多是公布预警名单后附上简单的指导意见,或是找被警示的学生进行谈话便草草结束。
由于学业困难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一成不变的预警机制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应划定各个学业警示的量化标准,建立多级预警机制,以科学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业困难的严重程度。同时,力抓学业困难干预的薄弱环节,分别对不同级别的学业困难学生进行教育和帮扶,定期对其进行监督和评定。此外,学校还可组织学业困难学生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纪录片,听警示教育报告,参观警示教育展等,加强对学业困难学生警示教育的力度[3]。
(五)利用新媒体,建立针对学业困难学生的校园与家庭共同监管机制
学生出现学业困难,与其家庭环境和成长过程是分不开的。因此,只有对其家庭和父母、亲人的状况有所了解,才能找出学生的问题所在[4]。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除了利用邮箱、短信、电话等传统渠道外,高校还应善于利用如微信、QQ、微博等便捷途径来建立家校联动监管机制,建立并时常更新学生成长档案,让家庭了解学生在校动态和学业成绩。高校应及时将学业困难学生在校的基本情况反馈给家长,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帮助学生摆脱学业困难,家校合力,共同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康乐,孙巍.高校学业困难学生群体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J].高教学刊,2015(07):99-100.
[2]郑磊,魏容,邹艳辉.高校学业困难学生的预防与矫治机制探究[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124-128.
转眼间,我已不再是那个初入大学殿堂的大一新生了,也不再是那个经常向师兄师姐寻求帮助的师妹了。大一的时光短暂而又漫长,我所学的是那么少,而要学的还有那么多。大一的学习和生活是我们对大学的初步体验,我们即将迈向大二,相信我们会更加意气风发,相信我们会在下一届大师弟师妹面前树立起好的榜样。很高兴能学习植保这个专业,而我的成绩也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大一上下学期的绩点分别是3.73和3.63,虽然不是最好的成绩,却是我努力学习的结果。现在作为一位师姐,谈谈我大一学习的心得,希望能对师弟师妹们有一定启发作用。
首先,应该端正学习的态度。很多新生往往沉浸在大学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没有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学习上,这种态度会直接导致期末成绩的不理想,甚至会导致挂科。所以,大学里学习仍然占首要地位,应合理安排学习和活动的时间,规划好学习任务。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对课本上的知识有全面的了解,这样期末考试也会相对轻松一点。
第二,应该注重对知识面的扩展。大学的学习不同于高中,一味地局限在课本上的知识,而是注重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大学里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来扩展知识面,以学到课本之外的东西。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向更广泛的方面深入研究,从而学到更多,同时在个人能力方面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第三,应该重视实验。植保这个专业与科学密不可分,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实验的过程中养车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验素养。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总结、学会创新。例如,在做化学基本实验时,要弄清楚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在做完实验之后,针对所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进而总结实验的成功与失败之处。总之,实验是我们必须重视的,我们要有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大二、大三专业课的实验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不能抱着只是玩玩的心态,应该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每一次实验。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学习心得,说得不好的地方还望见谅。可以说,大学是人生中最后一个能比较系统地学习知识的阶段了,大家都应该珍惜这段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努力锻炼自己、塑造自己、提升自己,愿大家都有一个美好的大学生活,愿大家都有一个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