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模型制作实训总结

模型制作实训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模型制作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模型制作实训总结

模型制作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示教模型相对完整地重现了实际施工中从图样识读、下料加工、安装施工、质量验收的全过程。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参观、讲解,让学生在比较真实的情境中完成了感性认识,这比在课堂中学习更生动、形象、便于理解。此外,在实训工场的计算机中,可收集、制作一些有关施工过程的动画片,作为参观静态施工过程的补充。还可以收集、自行拍摄一些实际工程当中的施工照片和视频。了解、熟悉这些信息将极大地丰富示教模型实训的内容,完全满足认识实习的需要。

2.施工实习

显然,示教模型实训场地不能仅仅满足认识实习的需要,还应该作为施工实习的场地,即直接动手进行施工操作、现场学习施工技术。实训场地还要设有现场操作场地,教师根据授课的进度,随时安排施工实训,在校内实训场地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必要时辅助施工照片、视频,比如制作混凝土结构梁、板、柱、楼梯、楼盖、雨篷等整个构件或一部分,整个制作过程强调学生自主决策实施,教师可以在之前课堂上介绍构件组成材料、制作流程、注意事项等,让学生按小组查阅资料写好操作步骤,做好充分准备,完成之后写出总结或体会。这种结合亲身动手操作,让学生更了解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从而提高学生在工程技术的问题上,有更好的解决与分析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等方面的能力。

3.复合实训

示教模型相对完整地重现了实际施工中的全过程,这也涉及很多其他专业课程,比如:制图与识图、建筑力学、测量、施工组织、建筑构造、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安装等重要课程。因此,还可以用来组织复合实训。例如,在施工技术、混凝土结构课程中都讲到雨棚,它有多种形式,可做成结构形式,也可做成建筑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雨棚的受力钢筋应设置在上面,这与一般的梁配置受力钢筋有区别,为什么呢?在建筑力学课程中可以找到答案,该课程常将结构形式的雨棚简化为平面的悬臂梁,与墙的连接为固定端支座,受向下的均匀分布荷载作用时,上部受拉,因此必须将受拉钢筋配置在上面。此外,在复合实训中由于时间长、涉及课程多,而且各门课程研究重点也不相同,所以也要注意场地的使用效率。如果某种构件在某课程中已要求制作过,在其他课也涉及时,不必再重复制作。这时可以利用计算机存取的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也可探讨在电脑中制作三维立体模型、动画模型。笔者认为在复合实训中可加强计算机的使用。如在平法识图教学中,梁中的钢筋关系十分复杂,理解难度很大,虽然在施工实训中可以动手操作,但不会反复去做。这时可利用计算机软件制作一些三维立体模型,如三维模型软件3DMAX、MAYA、SketchUp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软件,并利用它模拟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构件及施工过程,这样学生对此更有兴趣,既学习了软件,又巩固了专业知识。

4.小结

模型制作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建筑模型;运用

1 项目教学法概述

大约一个世纪前,美国教育家克伯屈(1871―1965年)首次提出项目教学法,并且将其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随后逐渐被各国广泛接受并应用在实际教学中。一般认为,项目教学是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而“项目”可以是一个需要认识和解决的特定问题,也可以是一个以生产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项目教学是一种建立在构建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形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在项目教学中,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提出一个由复杂真实的问题和精心设计的任务构成的“项目”,并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学生以小组或个人等不同组织形式,围绕“项目”,通过查找文献、调查研究、讨论等方式展开活动。整个项目活动都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探索研究完成,是一个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的教学过程。

2 园林模型设计与制作教学现状

2.1 学生学习情况

高职高专的学生在经过系统的美术、构成以及材料等课程的学习后,在平面和立体构成、色彩、材料运用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为建筑模型设计与制造的课程教学打下了基础。

2.1.1 学生缺乏对模型制作课程的正确认识。

在很多学校,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总学时减少到40学时左右,与众多设计课相比,其分量在减少。不少学生把精力投入到学习设计软件上,认为今后主要是从事设计或管理工作,对模型制作技能要求不高,只要了解一点就可以了。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学生投入学习的精力不多。

2.1.2 学生缺乏将平面设计转换为立体模型的空间分析能力。

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主要是为了训练学生将平面设计成果转换为立体实物模型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设计分析、空间想象、过程解析、实践动手方面的能力。学生前期的设计课程学习都是以平面为主,很少接触立体空间的分析,立体构成方面的内容也较为缺乏,使得学生在将平面设计图转为立体模型时,对尺度、比例及细节方面把控不足。

2.1.3 学生缺乏对各种材料的模型制作方法全面了解。

对于同一种材料有许多可以采用的成型加工方法来制作模型,但在教学中,由于学校的不同,或教师之间的兴趣不同,选择实际模型制作的方法和过程有差异,每位学生实际参与制作的模型数量有限,掌握的模型制作经验不够全面。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仍缺乏正确选择模型制作方法与工艺的能力。

2.1.4 学生掌握的模型制作技能和水平普遍不高。

表现性模型非常强调模型的真实感,在制作模型时学生应能正确感知精度非常关键。由于学生的实际经验不足,操作技能不高,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处理造型、结构、保证尺寸精度、表面肌理效果方面与要求都有很大差距。

2.1.5 学生缺乏模型制作的综合训练。

虽然在模型制作课程之前开设了必要的基础课,但许多学生并没有认真考虑各门课程之间的必然联系,以致制作的模型作品与设计图对比有差距、用人体尺寸检查不够合理、分析色彩搭配不够协调、选用材料与工艺不够正确等,就是到了毕业设计阶段,这些问题还是经常出现。因此,加强模型制作的综合训练,是模型制作课与其他专业课和实践课程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

2.2 课程教学情况

目前的建筑模型制作课程的考核和评价系统主要以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为主,主要针对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效果进行考核,缺乏对学生在理论知识掌握方面的考核评价。由于模型制作实训的过程主要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展开,很难对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做出准确的评价。虽然现在国家已经有相关的建筑模型制作员的专业教程和考核标准,但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考核,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由于模型制作课程课时量的限制,理论教学相对薄弱,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考核存在难以实施的问题。由于建筑模型制作课程现在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各个院校的考核项目和标准都有所不同,所以要形成完善的考评系统,还需要花费一定的实践进行探讨和研究。

2.3 实训条件情况

目前国内各大院校开设的建筑模型制作课程,其实训过程主要着重于建筑实体和小型规划上面。模型制作课主要是相关设计课程的辅助,培养学生设计创作、动手制作和立体空间思维三方面的能力。目前的实训教学手段主要着重于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没有针对模型制作行业进行教学实训。而且,由于成本和加工机械等方面的因素,一些模型制作行业中大量采用的材料很难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采用。一般来说,学生的建筑模型作品主要以“工作模型”和“方案模型”为主,相对简单,其设计的图纸常存在片面考虑局部和对比例大小掌握不好等问题。建筑模型的实训教学需要具备一定面积的实训场地,但由于教学投入的问题,目前很难提供设备完善和系统化的实训场地。

3 在《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中如何实施项目教学法

3.1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

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在不同专业中的针对性不同,园林专业主要以绿化设计为主,景观专业主要以景观小品设计为主,城镇规划专业主要以建筑及建筑整体空间营造为主。在课程主要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时,根据地块大小、设计比例、物件尺度、精细程度以及表达目的等方面的要求,不同的专业在课程教学的设计、组织、流程、考评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别,从而体现课程的针对性,使课程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3.2 课程教学设计的组织

针对本专业的教学特点及学时安排,结合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将课程流程分为基础知识、模型设计与制作、模型展示与表现三个项目阶段,详细内容及任务分配如下表1:

3.3 课程教学任务设计

课程教学任务设计,见表2。

3.4 课程教学进度设计

课程教学进度设计,见表3。

3.5 教学考核方案设计

本课程的考核方案考虑到教学的特点,结合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的需要,采用工作过程评价和工作成果考核的方法展开,将学习的过程和成果以职业工作的形式表现出来,具体内容见下表4。

4 总结

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将教学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部里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分工协作的团队意识。在实施项目教学法过程中,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园林系城镇规划专业学生参与完成了广西首届园林博览会柳州园模型制作、柳州市柳侯公园“中华园”模型制作,这两个作品分别被遴选为优秀作品参加了2012年、2013年中国-东盟学生技能展,2015年完成了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景观模型制作,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马鹏超.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力学教学中的运用[J].江西建材,2015(15).

[2]王华.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项目化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15(11).

[3]羊双全.项目教学法在园林技术专业中的运用[J].美术大观,2014(9).

模型制作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训基地;社会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33-03

我校汽车造型技术专业处于汽车产业链的前端——汽车研发试制阶段,对学校形成完整的汽车产业链专业设置格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本专业以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创建具有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特色和风格的品牌专业为宗旨,以造就“高认知、高技能、高素养”的应用型汽车造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专业教学的基本规律为基础,以重点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逐步形成躯体强壮、两翼齐飞的专业发展态势。通过多年的专业教学实践、企业合作和企业调研,不断深化汽车造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一、打造我校汽车产业链前端专业

在专业规划和建设方面,汽车造型技术专业遵循学校“第一服务、精益办学”的办学理念,坚持“产学研”结合办学之路,加强对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和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加强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具有“适用理论、实用技能、创新思维、良好人格、健康体魄”的适应汽车开发设计第一线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本专业坚持清晰、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念,明确本专业就是培养既具有大学程度的专业知识,又具有高级技能的技术人才,紧扣高职教育的本质特点,建立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二、校企共建,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不断深化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校企共建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多年的调整和优化,本专业教学与具体职业岗位一一对应,学生毕业即能上岗,实现学校学习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形成了具有自己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

1.四环相扣,塑型育人。汽车造型技术专业的建设完全围绕汽车造型设计实际过程来进行,涵盖从概念创意设计表现汽车模型制作模型数据反求四个环节的汽车造型设计流程。紧扣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四个环节来开展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四个环节可体现为“散、谨、细、精”四字。通过对汽车造型设计整个流程的学习,学生经过“散、谨、细、精”过程培养,使学生掌握汽车造型领域的前沿技术,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达到了人才的培养目标。

2.根植企业,深度融合。我校与企业深度融合,使本专业具有了得天独厚的企业资源,这种资源成为我们专业建设的基石和发展条件。在专业建设上我们以“引”为主;在人才培养上我们采用了“导”的方式;在服务企业方面我们实现了“接”。“引”——引进企业资源;“导”——由专家主导;“接”——零距离对接。

三、技艺交融,构建六模块课程体系

1.技艺交融的专业特征。汽车造型技术专业要求学生兼具技术与艺术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修养。本专业招收生源为理科生,学生有较好的理性思维,有学习汽车知识方面优势,但对于汽车造型设计与艺术表现方面却有很大缺陷,对此,在专业设置上,我们加强对学生创意思维和艺术表现能力的培养,形成学生技术与艺术的均衡发展。

2.进阶式六模块课程体系。基于技艺交融的专业特征,以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建立模块化、进阶式的课程教学体系。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汽车类课程、设计基础课程、手绘表达能力训练、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训练、汽车模型制作能力训练六大模块。六大课程体系模块各有侧重,逐层深化,课程内容注重技术与艺术的交叉融合,突出汽车造型技术专业特色,培养多学科交融的高技能型汽车造型人才。

四、以培养“能工巧匠大学生”为目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1.以三个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教学内容改革。本专业已经形成模块化、进阶式、组合型特征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提高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中的重心,实践教学比重达到了70%以上。在教学内容改革过程中,专业教师参与审定并修改了国家《汽车模型工职业技能标准》;主持制定出教育部《高职高专“汽车造型技术”专业建设规范》,修订了汽车造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了4门专业精品课课程,出版教材8本,与企业联合开发校本教材2本。以工学结合、工学交替为切入点,开发《汽车油泥模型制作与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摄影》、《汽车车身构造》等“DL”(DoingbyLearning)课程。

2.突出专业技能培养,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本专业摒弃以往专业教学中的呆板僵化的教学模式,确立了以师徒式教学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本专业采用师徒传授的实践教学方式,学生学得快,效率高。在本专业教学中,很多专业课程都需要采用学生训练、教师个别辅导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这种以师带徒的专业课教学,使本专业学生达到对所从事的专业工作的全过程的体验与掌握,利于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职业生涯中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化汽车造型技术人才。

五、跟踪前沿,建设国内一流的专兼职教学团队

1.提升专任教师职业素质。重点通过师资培训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教学质量。紧密结合教学、科研工作需要,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工作。坚持每年派专任教师参加全国油泥模型制作培训,并组织教师参加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车身造型学组年会等。实行严格的教师“上岗培训”制度,每年暑假组织新教师参加“岗前培训”。

2.聘请企业一线专家为专业兼职教师。根据汽车造型技术专业特点,为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实际工作技能,本专业采用校企共建的办学模式,大量引入设计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使我们的学生更快的融入和适应实际工作。本专业带头人李铁男主持指导并参与了汽车造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学生实习、实训和实验室的规划,为本专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目前,本专业现有教学团队20人,其中专任教师10人,来自生产、管理等一线的兼职教师1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讲师1人,助教1人,“双师型”教师9人。本专业带头人和兼职教师均是来自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一汽技术中心的国内顶尖汽车设计师和汽车模型师。“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5%。40岁以下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研究生(不含在读)的比例为100%。汽车造型技术专业建立了一支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专兼职结合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六、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

学校为汽车造型技术专业投入140多万元建立和完善了水平较为先进的实训室4个;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发建设校外实习基地4个,并与一汽集团多家子公司保持紧密联系,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办学关系,形成了长期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群。

1.三个能力培养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室建设主要以汽车造型技术专业的三个职业能力(手绘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油泥模型制作能力)培养为核心,素描、设计草图,效果图用的美术造型实训室,计算机辅助设计用的电脑教室,手工造型实训室以及汽车油泥模型制作实训室都集合在一起。这样有利于专业教学和学生的系统化学习,系统性比较强。

2.校企合作开拓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本专业与一汽—大众公司、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形成了长期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群。这些国际化的品牌公司,管理规范、技术领先,企业兼职教师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利保障。

七、人才培养质量好、就业率高,社会评价高

经过专业建设和改革,汽车造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几年来本专业招生稳步攀升,本专业招生计划落实顺利,在吉林省范围招收,生源充足,第一志愿考生分数均高于省最低控制线,录取分数较高,一次报到率达95%。

1.学生职业能力强。本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重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学生全部参加焊工证初级技能鉴定,通过率达100%;近三年毕业生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累计通过率达到95%。学生的职业能力不断提升。本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代表一汽集团公司,在2011年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造型学组主办的“2011中国首届模型师雕塑技能大赛”上,本专业赵国旭同学的参赛作品“熊”获得了“全国十佳作品”的荣誉称号;毕岚峰、包建、胡聪同学分别以作品“涅槃”、“人生”、“史痕”荣获优秀奖。以上获奖的4名同学进入企业实习不到一年,模型制作技能得到迅速提高,被企业聘用,成为企业骨干。

模型制作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复合材料;技能大赛;实训教学

复合材料作为这些年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先进材料,目前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并不断向民用领域扩展。复合材料在制造领域已经大量取代了传统的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但同时由于复合材料发展时间较短,对复合材料专业的实训教学过程中,缺少成熟的实训教学体系和系统完整的行业标准,无法直接根据现有的各种标准指导学生开展实训项目[1,2]。因此在实训过程中需要不断了解复合材料生产的特点和发展方向,根据就业实际需要,不断探索改进实训教学方法和教学项目。而一些复合材料技能大赛都是与相关复合材料企业合作举办,比赛项目都与复合材料实际生产方法和应用场景有很好的契合度,可以根据大赛要求,设计和改进实训教学方法,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3,4]。

一、技能大赛对实训教学的促进

(一)利用大赛规则要求,设计实训教学项目

目前我国举办的复合材料类的技能大赛主要有SAMPE中国举办的“超轻复合材料桥梁/机翼学术竞赛”和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举办的“复合材料制造学生竞赛”等。这类大赛的比赛要求一般都是给定原材料和制品尺寸规格,并规定制品的测试方法和加载形式。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并制作相应的复合材料制品,然后通过对制品的所能承受的载荷进行测试,评出相应的成绩。大赛的规则都是模拟复合材料实际使用场景进行设计的,原材料也是生产实际使用的材料,并要求做出相应的制品,因此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考验到学生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铺层设计、夹心结构的制作、模具处理、铺层操作、制真空袋、固化成型、制品检验等各个生产环节的操作水平,并能十分贴近生产中的实际需要。在实训教学中,可以针对大赛的规则,制定相应的实训大纲和实训项目。以往的实训都是让学生只针对某一项目进行练习,实训项目与实际需求联系不紧密,实训项目间关联性不大,学生对整个成型过程的认识不够完整。通过面向技能竞赛的实训体系改革,以完成某一复合材料制品作为实训考核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对复合材料生产的各个环节均能进行练习,并能更清楚的理解各操作过程的之间的关联,同时有相应的考核标准对学生操作水平进行考核。

(二)通过参加大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实训过程中,就模拟大赛的规则,要求学生分组制作完成一些具体的复合材料制品,并测试性能。同时对成绩较好的同学推荐其参加国家大赛,由于制品多为机翼模型、桥梁模型等,与复合材料生产的实际制品有很大关联。同时同学之间既有团队合作又有相互竞争,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动手的热情。

(三)通过举办大赛,检验学生的实训成果

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赛的同时,也积极在校园组织复合材料技能大赛,根据复合材料一些实际零件的要求或典型应用需求,制定复合材料大赛的具体要求。同时也可以与企业合作,根据企业实际零件的性能要求,让学生自行设计和制造零件,并进行性能测试。校内大赛的举办,既能让学生掌握复合材料从设计、制作到检测的整个流程,也可以通过学生作品的质量检验学生的实训成果。同时通过邀请企业的参与,也可让企业对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所掌握的技能有所了解,便于企业后期有针对性的人才选拔工作[5]。

二、实训体系改革对教学效果的改善

(一)学生学习兴趣有了更大的提高

实训体系和实训项目的改革,引入比赛的竞争,并且实训项目更贴近生产实际,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动手训练的热情更高。实训时由以往的老师不断监督催促,变成了学生主动要求练习,在同样的实训人数和实训时间的安排下,实训耗材的使用量就比以往多了一倍。

(二)学生更加熟悉完整的生产流程

以往是实训过程都是针对某一个工作过程开展实训,学生不能了解产品的整个生产流程,对所训练的内容认识不清,兴趣不浓。而通过实训体系的改革,学生实训过程中是要完整设计和制作复合材料产品,对复合材料的各个生产环节都要能够掌握,也对生产步骤中的各项操作的前后关联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三)学生更能适应企业的具体要求

由于大赛作品的要求都是模拟复合材料实际使用需求的,非常贴合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因此在制作产品的过程中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非常相似,使学生在后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过程中,可以很快适应企业需求,对于铺贴、成型、装配、检验等复合材料基本岗位,只要简单培训就能很快适应具体岗位的工作。

三、总结

通过参与技能大赛的方式,不断改进复合材料专业实训教学体系与实训项目设定,可以使实训教学与生产实际更好结合,并使各个实训环节更加系统,实训关联度更高。学生在实训时通过合作和竞争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实训和参加大赛,更好的适应生产未来就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文一,张兴祥,赵义平.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9):57-59.

[2]刁金香.高职复合材料专业建设讨论———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4(17):256-256.

[3]陆红霞.基于复合材料专业技能大赛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J].科技视界,2014(30):39-39.

[4]靳润成.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J].教育研究,2011(9):56-61.

模型制作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展示设计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主干课程,其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展示设计的运作(展示的策划、展示运作的程序)、展示设计与人体工程学的实践实施(展示设计中的尺度问题、视觉要素、视觉问题)、展示空间设计(展示空间的分割、空间设计的手法、流动线设计等)、展示设计的照明(展示照明设计的实施实践原则)、展示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心理作用、新技术(影视、声频、光电、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实践运用、道具设计、展示设计制图(工程制图、透视效果图、展示图纸绘制实例)、展示材料特性与选择、相关展会设计(展览会、商业展览、专卖店展示)、商业环境(购物中心、超级市场、专卖店)展示设计、橱窗展示设计制作等。展示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如何把这些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分类、统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是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二、以往的展示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方法

以往的展示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是按照教学大纲,分别对手绘、电脑效果图、成品模型设计三个教学环节进行训练。手绘设计的实践教学内容为大量临摹一些优秀的设计案例,强调学生对展示设计案例的绘画能力;电脑效果图设计同上,强调学生对设计软件的训练;最后进行建筑模型的制作。课程结束后,学生也提高了手绘、设计软件运用、模型制作的能力。但这一套实践教学方法存在缺陷,如不能完全涵盖教学内容、重动手轻设计、缺少与实际市场的结合等。而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内容为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此,教师应审时度势,大胆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三、展示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内容

独立学院前期发展阶段,专业及课程体系建设一般是照搬母体院校的模式,其结果是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存在偏差,课程教学方法陈旧。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实际项目制作,针对展示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提出如下改革方案。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举

理论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穿插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理论教学应走出课堂,贯穿于各类实践实训现场。理论知识由学生在实践教学之后加以总结。

2.项目化实践教学方法

首先进行案例临摹,选择优秀的展示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把各设计制作环节分解,逐项临摹及课程总结。然后进行实际项目实践:确定项目名称(某类产品的展示设计)—提出设计思路(按要求书写设计思路、设计理念、设计流程、设计方法)—绘制设计草图(在规定时间内绘制多张设计草图,强调结构、线条、造型)—手绘效果图(按要求进行多角度的绘制并着色)—绘制项目施工图(展示项目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电路图、结构图等)—绘制项目电脑效果图(展示项目的多角度的电脑效果图)—设计说明(按要求书写设计说明)—确定项目的材料及预算(要求学生进行市场调研并确立项目所需材料及最终预算等)—项目各环节的整体排版(将制作流程进行排版,包括手绘效果图、施工图JPG、电脑效果图、设计说明、材料预算等)—制作项目的建筑模型。在项目化制作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现场调研、现场参观、现场实习、市场实习等课堂外教学活动。完整的项目化实践,能全面涵盖展示设计课程的实践内容。

四、展示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

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布置课程项目作业,把学生带到各实习基地,与企业设计师共同进行项目设计,通过完整的项目化训练,最终达到教学目的。为此,校方应多建立专业实习基地,大力开展“企中校”教学模式,把课程放置于企业当中并让企业设计师担任课程的实践教学导师,把企业项目植入课程作业,通过各种模式实现教学环节与市场相结合。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