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技术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打孔抽汽 蓄热罐 光轴
随着国家对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动,城市热用户不断增加,热用量不断的加大,但是迫于机组出力逐年降低的实际情况,各热电厂开始在供热汽源端上做足文章,本文主要就华电富拉尔基发电厂二期4、5、6号机组打孔抽汽方案和光轴改造方案进行技术论证。
1 机组概况
富拉尔基发电厂汽轮机为哈尔滨汽轮机厂生产N200-130/535/535型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三缸三排汽、凝汽式汽轮机,机组有三个低压缸。总装机容量 1200MW,分为二期建设,一期 3 台 200MW 机组,二期扩建3 台 200MW 机组,共 6 台 200MW 凝汽式机组。汽轮机均为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八十年代产品,汽轮机为冲动式三缸三排汽凝汽式汽轮机。分别于 1982、1983、1984、1987、1988、1989 年投产发电。其中二期 3 台汽轮机分别在 1996、1997、1998 年采用全三维技术进行了通流部分扩容改造,额定功率达到 210MW。
2 方案简介
富发电厂机组进行供热改造,拟采用技术成熟的常规打孔抽汽和光轴抽汽组合方案。拟将#4汽轮机组进行光轴抽汽改造,#5、#6汽轮机组进行打孔抽汽改造。
本蓄热系统方案将以2台机组的供热运行模式来进行本次蓄热系统工程项目,本蓄热罐项目技术方案有以下几种模式:
方案一:机组为2台连通管抽汽运行模式;方案二:机组为2台汽轮机光轴抽汽运行模式;方案三:机组为1台连通管抽汽和1台汽轮机光轴抽汽运行模式。
3 方案对比和分析
3.1 方案一
本方案选取2台机组为连通管抽汽运行模式进行蓄热系统设计计算。由于连通管打孔抽汽量有限,因此,本方案算在最大新汽量610t/h,最大抽汽量120t/h情形下,机组的供热能力和调峰蓄热能力,计算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当运行的2台机组全部采用打孔抽汽时,在最大抽汽量120t/h的情况下,2台机组最大抽汽负荷为164.94MW,能满足250万m2供热面积的142.71MW负荷。白天所蓄热量在2台机组晚上期间完全不抽汽供热情形下,不能完全满足晚上7小时250万m2的供热需求,机组热负荷缺口在89.72MW。根据理论反推,折合单台机组电负荷为112.197MW,抽汽65t/h的工况下运行才能满足供热需求。
对于此打孔抽汽方案,由于机组抽汽量有限,在满足白天供热的情况下,导致白天可蓄存的热量有限,不能完全满足晚上的供热需求,晚上机组仍需保持抽汽供热模式运行;经电厂与汽轮机厂家沟通,得知机组在进汽量为420t/h以下时,汽机已经不能再进行抽汽。也就是机组在420t/h进汽以下时,机组为纯凝工况运行。根据电厂实际运行的经验得知,机组的最低电负荷为120MW,此时的进汽量为345t/h,不能满足上述反推的晚上单台机组电负荷为112.197MW的运行需求。同时,依据东北电网的补偿调峰补偿政策,该负荷不能满足深度调峰的要求(机组电负荷
3.2 方案二
本方案选取2台机组为汽轮机光轴抽汽运行模式进行蓄热系统设计计算。由于光轴运行抽汽量比较大,为了核算蓄热系统的大小,仅对最小新汽量为320t/h工况进行核算。
通过校核,当2台机组全部采用光轴运行方案,在最小进汽量320t/h,最大电负荷(最小抽汽量)情况下,2台机组的抽汽可输出热负荷约为145.39MW,和富发电厂远期250万m2供热面积的供热负荷142.71MW相差不大,机组的抽汽完全能满足的250万m2供热面积。由于机组采用光轴运行方式,机组始终处于抽汽状态,目前已经是最小抽汽工况运行,因此,机组无法进行蓄热,在规划的供热面积基础上无法实现对机组深度调峰的功能。
3.3 方案三
由于2台机组全部采用光轴导致抽汽量有多余,并且无法实现机组调峰蓄热的功能,现核算采用1台机组连通管打孔抽汽运行和1台机组光轴运行的运行模式。由于连通管打孔抽汽机组,抽汽量可以随时调整,而光轴机组抽汽量有一个最小抽汽值,因此,本方案考虑蓄热系统时,以光轴机组运行进行核算,连通打孔抽汽机组为辅助调节运行。
当机组晚上进行点负荷调峰时,晚上采用白天所蓄热量进行供热,然后机组负荷下调,现以晚上机组320t/h新汽时,最大抽汽量(最小电负荷88164kW)155t/h工况进行核算,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核算可知,当单台机组晚上在320t/h新汽,最小电负荷工况下运行时,单台机组抽汽不能满足夜间的供热需求,夜间有56.85万m2的供热缺口。考虑白天蓄热,晚上进行热负荷缺口弥补,通过核算,白天单台机组在满足供热需求和蓄热系统蓄热的前提下,所需抽汽总量为227.7t/h。这和单台机组460t/h新汽进汽时,机组的抽汽量为223t/h基本吻合。
通过以上分析,单台机组白天460t/h新汽,223t/h抽汽,电负荷126110kW工况运行,晚上320t/h新汽,155t/h抽汽,电负荷88164kW工况运行,既能满足富发电厂的供热需求,又能实现机组的深度调峰条件(机组电负荷
4 结语
通过上述几种供热改造方案以及相配套的蓄放热运行模式,可以得出:
(1)方案一中,2台机组全部采用打孔抽汽供热改造方案运行时,其在最大新汽610t/h,最大抽汽量120t/h情形下,能满足白天250万m2供热面积的负荷。白天所蓄热量不能完全满足晚上250万m2供热面积7小时的供热需求,机组热负荷缺口在89.72MW,折合单台机组应维持在65t/h的抽汽工况下运行,此时的输出电负荷为112MW。
(2)方案二中,2台机组全部采用光轴供热改造运行时,白天能满足富发电厂250万m2的供热负荷142.17MW的需求。由于光轴供热改造方案抽汽量大,以及机组不能停止抽汽,导致2台机组有富余的热量蓄存,没有足够的供热需求来满足。
[关键词]土石坝 防渗技术 探讨 方案
[中图分类号] TV64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2-257-1
病险水库的存在一直是我国水利工程的重要问题,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已经成为当前水利工程的重要工作。
1土石坝防渗技术的类型
在我国,土石坝防渗技术措施按防渗体的布置形成分为水平防渗与垂直防渗两大类措施。水平防渗技术有复合土工膜水平铺盖和弱透水粘土水平铺盖两种措施,但耐久性和防渗效果不甚理想,近几年很少采用,主要是因为水平防渗措施工程较大,且存在于坝脚、坝肩防渗处理的结合面和铺盖施工缝的防渗处理较为困难的问题。
垂直防渗技术措施对于防渗坝体来说,与水平防渗措施相比,截流效果更为显著,病险水库的防渗处理主要分为坝体防渗和坝基防渗处理,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取下列几种防渗措施。
1.1劈裂灌浆防渗技术
劈裂灌浆防渗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防渗技术,土坝坝体劈裂式灌浆是应用坝体应力分布规律,通过一定的灌浆压力,使得坝体沿着坝轴线方向小主应力面劈开,同时将合适的泥浆灌入,使得浆坝互压,形成铅直连续的防渗泥墙,从而赌赛漏洞、裂缝或切断软弱层,提高坝体的防渗能力,并通过浆、坝互压和湿陷,使坝体内部应力重分布,提高坝体变形稳定性,从而达到防渗的目的。针对裂缝的局部灌浆,在可能有裂缝的区域,均匀布置类似固结灌浆的灌浆孔群;对坝体施工质量差,甚至出现上下游贯通的裂缝,一般应做全线的劈裂灌浆。这项技术不仅可以防渗还能够加固坝体,技术的优点是取材方便,施工较为简单,投资较少,工程效率高。水泥浆、水泥黏土浆、水泥砂浆等都是常用的灌浆材料。一般来说,在实际使用中,会采用土料浆,根据不同的需求掺进水泥等外加剂制成。
在实际的运用中,劈裂灌浆防渗技术主要用于处理存在压实质量差、有裂缝等隐患的土石坝和结构性较强的地基中,并不适用于粗砂、卵砾石坝基等工程中。
1.2高压喷射灌浆防渗技术
高压喷射灌浆防渗技术是通过改进从日本引进的高压旋喷灌浆法而获得的技术。该项技术主要是通过钻机钻孔,然后将喷射管放置到孔中,通过喷射出来的高压射流冲击破坏土体,随着喷射流而导入的水泥浆液和被冲刷的土体结合,浆液凝固之后,在地基中按照设计的方案与地基结合成为凝结体,从而起到防渗的作用。该方法的优点是,成功率较高,而且孔的斜率很容易控制。在喷射灌浆过程中固壁泥浆不会盲目扩散,从而高压喷射的能量消耗较少,成壁效率高,施工的速度较快。
高喷灌将技术适用于细颗粒地层,对于大颗粒地层或者是黏性土层,则要求的工艺较高,并且在砂卵石、块石地层中该技术的造孔难度也相对较大,需要采取新的材料和技术。
1.3卵砾石层帷幕灌浆防渗技术
卵砾石层的防渗帷幕灌浆大都采用黏土为主加少量水泥的混合浆液进行灌注,不同于在岩石中的灌浆。应受地质条件的限制,不能有效控制浆液的填充范围,位达到相对较高的防渗标准,常需要采用三排以上的灌浆孔。随着防渗墙技术的日益成熟,目前较少采用该方法,仅最为当灌浆作为补充勘探时的手段,同时兼顾防渗处理。该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针对发生集中渗漏的地点,通过少量的灌浆使问题得到解决。
1.4混凝土防渗墙技术
混凝土防渗墙技术主要是采用钻凿等在坝体或者地基中建造槽形孔,并且用泥浆固壁,采用直升导管,向槽孔内注入混凝土,从而形成混凝土墙。该项技术适用于不同材料的坝体以及复杂的地基。
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始于1959年,由于混凝土防渗墙具有地层适应性强,防渗效果和耐久性较好,施工方法比较成熟,工程质量可靠,检测手段简单直观等优点。从而在大坝防渗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防渗墙的厚度也由原来的0.8m以上降低至0.3m。
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并且存在有完备的施工流程,该项技术的适用性较广,实用性较强。但是存在有造槽机械设备较大,施工性成的混凝土墙与地基的连接不够牢固等问题。
1.5土工膜防渗技术
土工膜是一种由聚合材料制成的平面化学材料。该项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用于水利工程设施防渗处理的工艺。土工膜具有重量轻、运输量小、铺设较为方便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它比黏土防渗等更加经济,而且它的工期较短,施工的质量容易保证,因此土工膜技术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但是,土工膜作为一种分子材料,它的厚度较小,很容易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而遭到破坏从而失去防渗的功能,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避免土工膜的腐蚀和由于紫外线影响而导致老化等问题的出现,因此土工膜的技术不适合于水位高差较大的水库。而且,土工膜防渗技术也无法解决坝基渗漏的问题。
2土石坝防渗技术的选择
由于我国的水库多数处于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并且具有其自身特点、受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以及水库存在建设和维护资金缺乏的问题,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为降低对周围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选择合适的防渗技术措施对处理水库的渗漏病险问题起决定性作用。综合我国水库病险的特点、问题,混凝土防渗墙、坝基帷幕灌浆、坝体劈裂灌浆等防渗技术更适合于我国的小型水库的防渗处理。由于该类方法的防渗效果较好,技术成熟,工程的施工较为简单,在水库的除险加固中达到广泛超前的应用。
3结语
我国现有的水库存在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土石坝病险水库的防渗处理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现有的水库除险加固过程中防渗技术的优缺点,对这些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实际运用中只有考虑各方面的综合因素,各个方案的优缺点、可行性,选取合适的方案才能更好的进行土石坝的防渗处理。随着科技的进步,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国一定能够改进各个防渗技术的缺点,选取更适合的防渗技术进行水库的防渗处理,建设安全、经济的水库。
参考文献
那么,红外灯真的有固定照射距离吗?红外夜视监控就是红外灯技术吗?无数的事实证明,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任何红外灯单独地说,绝对不存在固定的照射距离,任何纯粹地标注红外灯照射距离的做法,不论有意还是无意,客观上都是骗人的。也有的还算专业的厂家,朦胧地意识到,红外灯要想达到效果,需要优秀的摄像机和性能出色的红外镜头,最常见的说法是,需要0.001勒克思以上的红外感应摄像机,最好是黑白的,需要某种特别的红外镜头,红外透过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问题是,这么价格高昂的摄像机有几个使得起,而所谓的红外透过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镜头更是天外之音,任何一个专业光学工作者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想不明白他说这种话的目的是什么?
1、红暴问题:有些厂家把能不能作出无红暴红外灯当做一个技术问题来宣传,好像有红暴就是低技术,无红暴就是高技术。其实,有无红暴只是一个选择问题,并不是技术问题,波长超过700nm的光线叫做红外线,900nm以上的红外线基本无红暴,波长越短,红暴越强,红外线感应度也越高。现在市场上有两种主流红外灯,一种是有轻微红暴的,波长在850nm左右,一种是无红暴的,波长在940nm左右。同一款摄像机,在850nm波长的感应度,比在940nm波长的感应度好到10倍。所以850nm这种有轻微红暴的红外灯拥有更高的效率,应当做为红外夜视监控的首选项。
2、寿命问题:摄像机的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红外灯的寿命是否也能达到这个水平?正确回答这个问题,道先要了解目前红外灯的制造原理。目前红外灯主要由三种模式制造:1、卤素灯,2、多芯片LED,3、单芯片LED。卤素灯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技术,能耗高,发热量惊人,使用寿命很短,因其使用效率低下,并不真的能够做到远距离,估计很快会退出市场。多芯片LED是一个很骗人的技术,需要重点反击。多芯片LED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食人鱼”,包含4到8棵芯片,另外一种是阵列式发光片,含有10棵到30棵芯片。为什么做多芯片呢?他们的理论是:红外灯照射距离不够是因为能量不够,更多的芯片集合在一起,当然能量就大,想当然地认为照射距离更远,这可真是典型的外行技术理论?当然,更远的距离需要更大的能量,但并不是红外灯发出了多少红外光,而是被摄像机选用了多少红外光。因其结构先天固有缺点,多芯片LED没有发光焦点,发光光学系统不合理,有用光效率也比较低(当然,比卤素灯强几倍)。优点没有发挥出来,致命伤却出来了,比如,阵列式LED,电流高达1000mA以上,基本只是一分钱硬币大小,散热就成为一个问题。可LED最怕的是高热啊,不坏才怪呢。同时,多芯片LED的生产要求非常严格,每棵芯片都不能有性能上的一点差异,否则,一棵芯片坏掉,整机全部玩完。总体而言,相对于单芯片LED而言,多芯片LED的寿命是远远不够的。单芯片LED生产工艺简单,品质容易保证,发热量低,发光光学系统合理,是做红外灯量理想的器件,理论上使用寿命可达10万小时以上。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单芯片LED灯的寿命都很好呢?事实上,远不是这么回事。这里面原因很多,比如,有的LED芯片级别很低,杂质超标;有的生产工艺不过关,有漏电;有的超功率使用,额定20mA,使用50mA以上;有的没有保护电路,或电路设计不合理,这些都会导致单芯片LED红外灯快速坏掉。要想保证红外灯的寿命,首先要选用高等级LED芯片,高等级芯片功率大,一致性好,发光效率高,发热量很小,一棵高等级LED比普通的LED好10倍,当然价格也非常昂贵。其次,光学系统设计要合理,发光均匀,利用率高,散热快。第三,严格控制电压,LED对电压非常敏感,电压稍高,LED管芯就会烧掉;略低,发光量又会大大降低。最好匹配高质量的开关电源,根据中国的恶劣电源环境,最好从170伏到270伏电压输入都好使。第四,输入电源线最好选用抗高,低温,超柔软抗弯曲的。有一个厂家生产的红外灯,输入电源线可在低温零下60度,高温零上250度正常使用,零下四、五十度像丝绸一般柔软,可见其专业精神,这样的产品才值得信赖。
3、角度的问题:红外灯是不是角度越大越好?不论是制造商还是工程商想当然地认可这种说法,他们认为红外灯发射角度越大,选用镜头余地也越大,选择广角镜头不会出现“手电筒”现象。所以说,大家都拼命地说自己的红外灯角度如何之大,有80度还有180度。这种好像很有道理的说法其实是很不科学的。首先,使用大角度的红外灯配合小角度的镜头,存在光的浪费现象。比如,一盏红外灯,发光角度是80度,(相当于f3.5mm镜头的角度),如果配合f35mm的镜头,那么,会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光是在镜头视场以外,也就是说,只有百分之一的光是有用的,其它都浪费了。一般情况下,红外灯的角度与镜头的角度一致,效果是最佳的。其次,并不是红外灯角度越大,画面效果越好,有的场合,红外灯角度过大,还会影响成像。比如走廊,因其“狭长”的特点,如果红外灯角度大,近处边缘成像太亮,形成“光幕”现象,远处中心反而看不见,只有一片发白现象。所以,走廊的红外灯应该是镜头角度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第三,可以利用“接灯”技术,两个窄角红外灯搭配,调整位置,可以达到广角灯的效果,研顺采用的系列红外夜视系统,就是利用“接灯”这种技术,做到了既望远又广角。在同样功率条件下,“接灯”技术可以成倍提高作用距离。总体而言,红外灯角度的问题既是选择问题也是技术问题。不同焦距的镜头选择相适应角度的红外灯,红外灯的角度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也不应该大于镜头的角度,狭长环境应该选用比镜头角度更小乃至三分之一的红外灯。窄角的红外灯通过搭配,可以得到理想的广角效果,效果更佳,成本更低。
4、通光量的问题:相对孔径,决定了镜头的通光能力,相对孔径F1.0的镜头通光量是相对孔径F2.0的镜头通光量四倍。同样的摄像机、红外灯,上述两种镜头,红外作用距离可相差一倍。大孔径镜头在红外监控方面,比常规普通镜头好四到十倍,按理说应该成为红外夜视监控的必须配套产品。但由于成本高昂,技术难度大,绝大多数红外产品制造商不具备供货能力。由于众所周知的国情,市场上虚标F值的镜头大量充斥市场。尤其是变焦镜头,只标短焦,不标长焦,误导工程商,致使用户根本无法辨清谁家卖的是真货,谁家以次充好。建议用户到专业的大型厂家购买镜头,上海研顺有多个系列的大孔径红外专用镜头可供选择。
5、焦点偏移的问题:可见光与红外光由于波长不同,成像焦点不在一个平面上,导致白天可见光条件下清晰,夜间红外线条件下模糊,或者夜间红外线条件下清晰,白天可见光条件下模糊。可以用三个办法解决。第一,采用自动聚焦一体机,第二,采用IR专用焦点不偏移镜头,第三,采用专业的调整工具,在现有镜头条件下也可以实现不偏移。
6、色彩问题:所有的摄像机都感应红外,红外线在可见光条件下对于摄像机来讲是一种杂光,会降低摄像机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彩色摄像机的滤光片就是阻止红外线参与成像。要想使彩色摄像机感应红外线现在有两个做法,第一,切换滤光片,在可见光条件下挡住红外线进入;在无可见光的条件下移开滤光片,让红外线进入,这种方案图像质量好,但成本高,切换机构有一定故障率。第二,在滤光片上打开一个特定的红外线通道,允许与红外灯波长相同的红外线进来,这种办法不增加成本,但色彩还原略差。
【关键词】 VoLTE CSFB 功耗
一、技术简介
在LTE产业化过程中,语音业务存在三种解决方案,分别是双待机方案,CSFB(CS Fallback)方案以及VoLTE(Voice over LTE)。双待机方式则终端同时驻留在PS和CS两个域中,话音方式则采用传统的2G/3G CS 域来实现,此方案不需要涉及网络升级,终端实现容易,但存在终端成本高,功耗大的缺点;CSFB方式是3GPP中推荐的语音解决方案,其核心思想是驻留在LTE模式的终端,在发起话音时,采用CSFB方式回落到2G/3G网络,通过2G/3G网络的CS域来实现话音业务,VoLTE则是基于LTE网络纯IP的话音解决方案,是LTE及未来宽带无线网络的话音解决方案。
二、VoLTE解决方案
在介绍VoLTE解决方案之前,首先总结一下目前运营商对于VoLTE的主要要求,具体如下表1:
根据VoLTE需求,对终端能力提出了更高需求,需要终端支持表2的功能,在原来非VoLTE智能终端基础上,需要在应用层增加VoLTE的应用软件、基带需要增加实现多PDN、SRVCC、RoHC、SPS、TTI Bounding等,以满足VoLTE的性能需求。
在VoLTE终端整体架构设计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关键问题:首先是功耗问题,在智能终端的通话过程中,应用平台以及屏幕将处于休眠省电模式,功耗主要来自基带,但是VoLTE系统中,如果通话过程中,应用平台不能进入睡眠模式,那么功耗不可避免增加100~200mA。其次,终端话音设计问题,移动终端对话音有很高要求,需要完整的ANR、AEC、AES、AGC等话音数字处理过程,在2G/3G时代,话音是8K采样的窄带话音,而VoLTE模式下,话音是16K采样的宽带话音,所以整个话音编解码和话音数字处理过程都需要修改。
根据上面的分析,目前VoLTE存在三种解决方案,三种方案都有各自优缺点。(如图1)
第一种VoLTE解决方案,也是一种临时的LTE话音解决方案,如图1所示,其核心思想是所有的VoLTE功能在应用平台实现,应用平台具有完整的IMS软件架构,采用软件处理或是外接话音处理器方式,具有独立的语音数字处理能力,其优点是便于集成第三方IMS(VoLTE)软件,对原有智能终端方案改动少,适合短期内推出产品。但缺点是,在VoLTE通话过程中,应用平台不能进入睡眠模式,所有话音数据必须通过应用平台处理。
针对第一种解决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第二种以基带平台为主的VoLTE解决方案,如图2所示。其核心思想是将VoLTE的IMS/SIP控制部分和话音部分,从应用平台移植到基带平台,同时在基带部分需要集成TCP/IP协议栈。其中需要应用平台参与的UI操作,则通过应用平台中RIL模块实现。其优点是VoLTE话音数字处理和传统CS话音处理共享一套处理,在进行VoLTE业务期间,可以将应用处理器进入省电模式。同时,在TCP/IP协议栈,也仅仅集成在基带平台,可视电话部分的通路则借用基带平台的TCP/IP,生成一个TCP/IP Socket完成通信,应用处理器仅仅需要处理视频编解码。缺点是对基带改动非常大,并且在基带平台开发IMS/SIP协议栈,存在一定困难,所以该方案稳定周期长。
基于以上分析,在第一和第二种VoLTE解决方案基础上,提出了第三种解决方案,如图3所示,其核心思想是由应用处理器处理VoLTE的控制和视频编解码,将TCP/IP协议栈以及话音处理部分移到基带平台处理。其优点是VoLTE话音处理模块和传统电路域话音处理模块共享,VoLTE话音链路建立之后,应用处理即可进入睡眠省电模式,功耗可以达到与2G/3G电路域话音功耗相当的水平;其次,应用处理器负责VoLTE的主要性能控制,对基带修改比较小,关键部分可以由应用APP来实现,在支持功能上有更多灵活性。
上面给出了三种VoLTE解决方案,仅仅给出了参考建议方案,在具体的实现上,例如2G/3G话音处理模块对外接口、基带平台和应用平台之间通信接口和通信机制,需要根据各智能终端平台修改才能支持。
三、总结
上面给出了三种典型的VoLTE解决方案,下面对他们之间优劣进行比较,具体如表3所示。表3 三种VoLTE优劣比较
通过从对基带影响程度、VoLTE实现功能、以及功耗角度分析,在VoLTE解决方案中,推荐采用第三种方案。
此外,为了提高VoLTE性能,在基带中还需要实现半持续调度(SPS),非连续接收和发射(DTX和DRX)、记忆TTI Bunding等功能,为了解决LTE网络没有完全覆盖的情况下的话音连续性问题,还需要完整支持3GPP中的 eSRVCC和aSRVCC特性,由于终端中引入了VoLTE功能,特别是AMR-WB HD Vocie/Super HD Voice,对现有智能终端的话音解决方案提出了更好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GSMA IR.92 IMS Profile for Voice and SMS v7.0
[2] GSMA IR.94 IMS Profile for Conversational Video Service v5.0
[3] 3GPP TS 23.216 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SRVCC);Stage 2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蚕桑生产综合技术培训,使受培训人员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其养蚕水平,生产优质蚕茧,提升经济效益,并能实现自主创业,逐步将其培养成为小蚕共育示范户,蚕桑生产专业大户,进而带动周围农民实现栽桑养蚕共同致富。
二、培训对象
全县有桑乡村,面向所有养蚕农户进行栽桑养蚕新技术培训。
三、培训时间安排
培训时间从20*年12月至20*年3月。各乡、镇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与县茧丝绸产业办公室具体落实培训时间、地点、场次。联系电话5524935联系人:余晓红
四、培训形式
依托专业技术人员,采取集中授课、播放录像、散发科技资料和传单、现场指导、研讨交流、科技下乡、实地考察等通俗易懂的培训方式全面提高养蚕农户的科技文化素质,使蚕农培训率达到70%。
五、培训内容
(一)桑园栽培管理技术
1、新建高标准桑园。2、快速培养树型。3、加强肥培管理。
(二)小蚕共育技术
1、建好共育室及配套设施。2、栽培好小蚕共育专用桑。3、搞好蚕前消毒。4、小蚕的饲养。5、饲育形式。
(三)省力化养蚕技术
1、小蚕电器化共育。2、大蚕室外、地面育。3、五龄条桑育。4、方格蔟上蔟。
(四)如何提高蚕茧质量
1、强化桑园管理。2、推广优良蔟具。3、搞好消毒防病。4、搞好小蚕共育。5、大蚕稀放畅养。6、搞好蔟中管理及合理售茧。
(五)、常见蚕病的种类及其防治
1、蚕病的种类。2、常见蚕病的识别。3、常见蚕病的症状及治疗。4、蚕病的主要防治措施。5、蚕病综合防治技术。
(六)秋蚕农药微量中毒及其应急措施。
1、秋蚕易遭受农药微量中毒的原因。2、如何远离中毒。3、应急措施。
(七)方格蔟上簇技术
1、方格蔟的扎制。2、上山前的处理。3、室外预挂。4、蔟中管理。
(八)蚕茧收烘技术
1、蚕茧收烘技术。2、蚕茧收烘资格认定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