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六年数学总结

小学六年数学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六年数学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六年数学总结

小学六年数学总结范文第1篇

        一学期来,本人任教六年级(6)班数学和六年级的美术、实践课,能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并且取得了较好成绩,论文《信息反馈与学习合作》发表在《现代教育报上》,设计的课件《约数与倍数》获全市二等奖,学生参加校数学奥赛获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和1个三等奖,团体总分第一名。  

本人的教学经验及体会是: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2、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3、 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小学六年数学总结范文第2篇

一、深入解读教材,夯实基础

无论学习什么课程,学习教材始终是第一步的,小学数学更是如此。教材是教师与学生间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与手段,在复习阶段对教材的解读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打好基础是关键。可以将教材作为牵引绳,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串连起来,这样既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又能夯实基础。教材上的内容是最基本的知识点,其中的计算练习是比较基础的,学生先要注意练习这一部分的计算题。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形成立足课本的意识,真正掌握好了基础知识,才能够引导学生深一步地挖掘与探索。最好的方法是借助课本上的习题进行训练,在小考中,主要是考察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比如说复习课本上有关于乘法分配律的知识点,小学生就必须要理解并运用好这个分配律。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与课本教材中课后习题相似的题目。(1),(64+12)×3=64×?+?×3,(2),25×(4+9)=?×4+25×9,(3),75×64+75×18=(64+18)×75。这些题目既紧扣教材,使学生能重新复习分配率这个知识点,又能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注重内在联系,构成完整的知识框架

复习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分析比较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异同,然后找到他们的联系。数学知识是个非常庞大的体系的,需要很强的逻辑性,同时每个知识点之间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这就是一道数学题可以综合多个知识点的原因。所以说要想学生得到有效的复习有必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是每个知识点融会贯通。比如说在学习“数与代数”这个章节时可以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式与方程”“比和比例”这几个知识点联系进行比较分析。

三、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计算是学生对数学计算学习的起步阶段,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思维训练的启蒙时期。而小学数学计算又是一切数学学习的基础,并且贯穿于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的过程。有良好的数学计算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起对数学的兴趣,建立起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并引导学生对数学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与探讨。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和水平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在复习阶段也是一项重要课题。要想学生有着强大的计算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以及掌握好的计算技巧。良好的计算习惯要做到“一看,二算,三检验”。而掌握好计算技巧就是学会进行简便运算,以及数学解题思维。计算是数学解题的关键,学生因为计算能力差使得考试的时候遗憾失分时很常见的想象。因此,在六年的复习阶段,也需要对重视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

四、掌握好复习技巧

有了好的技巧,六年级数学复习工作就能做到事半功倍。根据总结,我认为好的复习技巧有这几个。

1.及时复习法。

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是有一个遗忘曲线的,在刚刚记住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是最快的,然后才渐渐的缓慢下来。因此,学生对本堂课刚刚复习的知识要及时的掌握,有目的的巩固知识的学习方法,这样效率才高,在两三天后进行记忆的话,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及时复习法”是一种“趁热打铁”式的学习,对于这种方式,除了记忆还要及时的设计多练习题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提问,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思维,达到理解,掌握教材的目的。

2.循环复习法。

对于小学生来讲,复习一遍很难让学生完全记住并掌握的,及时当时理解了,过段时间还是会忘记,因此老师要不断的进行往返循环的复习,加深学生的记忆。比如说,多次复习某一章、某一节、或者某一个单元的内容,每次的复习并不是简单的机械式重复,要进行螺旋式的上升,不断的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巩固,同时不断的收获新的知识。当学习了第一节,及时进行复习,学过了第二节,然后再将第一、二节的知识全部进行复习,按照这个规律类推下去,这能有效的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3.比较复习法。

小学六年数学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小学数学 教学 运用 优势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0-0-01

网络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为学校课堂教学带来了春天般的生机与活力,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调动了他们对数学学科学习的兴趣。下文笔者结合自身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和整理。

1 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简单

基于数学学科特点,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利用粉笔、教师语言、简易教具把数学中的概念和规则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不大理解和认识。而多媒体技术手段,就可以通过播放图片或者视频资料,整合数学文本知识,还原抽象概念的面貌和特征,具体、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学生理解起来也变得轻松、容易多了。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学习时间的第一单元,对学生今后学习看时间,认识钟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看时间与我们生活息息,但是对于一年级小学生而言是整个一年级阶段中的教学难点。因此,教师要把抽象的时间概念转化成具体的生活情境,学起来就容易多了。所以,在《下雨了――学看钟表》的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幻灯片播放小明早晨8点上学的图片,让学生来说说自己平时是几点起床的?几点准备上学?通过这个情境创设,让学生初步感知看时间的重要性。此时,再用多媒体播放出钟面的图片,让全班学生比较清晰地看到钟面上又粗又短的是时针,较细较长的是分针。多媒体的呈现,比较直观、清楚,如果用实物钟面教具来演示,可能由于钟面比较小,后面坐得较远的学生根本看不清楚时针和分针的区别,以及钟面上的12个数字。这样一来,比较抽象的知识在学生眼里变得熟悉和简单了。

2 使教学重、难点得以轻松突破

教学重难点突破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多媒体技术能够通过自身优势使教学重难点得到解决,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例如,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我和爸爸学设计――平行与相交》的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点,能够判断三种线并会动手画出这三种线。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单纯地讲解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学生不是很明白。我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用屏幕上先出现一个点,然后由这个点慢慢向两边无限延伸下去,这样得到的线就是直线。学生就会清晰地认识直线是一条具有什么特点的线了,电教手段的直观、形象化优势也得到了体现。在学习射线时,教师可以制作太阳发光的图片和人的目光的图片,让学生观察,通过与直线对比,不难发现由一点向一端无限延伸的线叫射线。又如,在苏教版一年数学下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教学中,由于是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非常有限,他们对教师的语言描述根本听不懂,而鲜艳的、直观具体的画面往往可以唤起他们的注意。由此,在上这一课时,教师也可以制作大量的关于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图片,用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看和对比,认识这三类图形的区别,从而深刻地记忆和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特点。因此,数学中很多抽象的概念都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使其具体、形象化,让学生看得明白,理解得透彻,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3 使课堂过程变得有效且生动

有效生动的小学数学课堂是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所期待的,也是实现学生学习效率提升的基础保障。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给课堂带来了很多惊人的发现,为学生带来了五彩缤纷的感受,这样的课堂是令人回味无穷的。例如,在教学六年级苏教版“圆柱的表面积”时,我通过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作为学习圆柱表面积的经验基础,提出问题:谁有办法通过学过的这些图形的计算来推导圆柱的表面积公式。大部分学生不能对圆柱体进行分解,针对课堂沉闷的现状,我用多媒体把一个静态的圆柱体,通过动态演示,分解成两个相等的圆和一个长方形。其中,圆的周长是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自身的高。学生看到这样直观的分解演示,轻松地掌握了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最后大家一起总结出圆柱的表面积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底面周长×(圆柱的高+底面半径)。这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调动了他们敢于探究的积极性。此时,多媒体又呈现出一个色彩艳丽的圆柱,要求算出它的表面积。大部分学生都跃跃欲试,投入到计算当中。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沉闷的课堂一下变得活泼、愉悦起来,教学效果尽收眼底。

小学六年数学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活动;学习方式;有效探索;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5-0019-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并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因此,为了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教师必须提高数学教学活动的效率。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因材施教,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有效数学学习方式的探索,提高小学数W教学活动的效率。

一、认真听讲,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数学学习中少不了倾听教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倾听教师讲解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倾听同学的发言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更能对他人的发言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必要的补充,丰富自己的思想。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叙述图意、复述题意、说明解题过程、分析数学数量关系,甚至有理有据地与他人讨论数学问题等,可以培养学生准确表达数学语言的习惯。

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利用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在教学时设计了两个教学环节。一是复述知识间的关系。让学生复述它们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学生说不完整时其他同学给予补充。二是猜想比的基本性质。有些学生不能准确表达商不变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但通过同学的补充表达与教师的讲解,他们不但能用数学语言表达商不变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还能猜想出比的基本性质,并加以验证。这样,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听与讲的不断转换,认真听讲成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不仅圆满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二、积极思考,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

美国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掌握数学意味着什么?那就是善于解题。”数学教学活动要逐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会问。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科夫认为:“教会学生思考,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生最有价值的本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积极开动脑筋,养成善于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才能真正领会数学知识的真谛,把握数学的本质。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想到学生有预习的习惯,就创造性地用列表法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过程。一是说一说。教师利用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及迁移的规律设计了一个表格。图例中表格出现三种图形,分别是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其他空格让学生回顾三个方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所需图形个数),然后准确说出答案并把表格补充完整。二是想一想。揭示未学的图形――“圆”,教师提问:“学生们,仔细观察表格后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马上举手发言:“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推导公式的方法是什么?”“所需图形的个数是几个?”……此时,有一个学生举手说:“圆的面积公式是S=πr2。”教师立即表扬了这位学生。师:“同学们,你们同意他的看法吗?”学生们异口同声说:“同意。”师:“同学们,你们都很厉害,那我们用什么方法验证圆的面积公式?”学生们议论纷纷。教师利用教具、课件引导学生经历“验一验、算一算”的过程。学生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不但掌握了圆的面积公式的内涵,还提高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动手实践,学习数学的基本手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学生经历动手实践的教学活动过程,就能促使学生在积极思考中探索数学、猜想数学,在动手实践中验证猜想,应用数学知识。学生只有动手实践才能够体会数学的内涵,才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如教学“折扣”时,课前教师让学生走进商场了解折扣,预习教材。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创设了三个主要教学环节。一是说生活中的折扣。让学生说出自己调查到的折扣。二是探索折扣的意义。课前有了预习,学生能够轻松地把折扣化成百分数,利用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作百分数)。理解折扣的意义,进而探索出折扣的数量关系:现价÷原价=折扣数、原价×折扣数=现价、现价÷折扣数=原价。三是折扣的应用。教师设计了两个习题。1)填一填。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 ( )元,现在商店打( )折出售,现在买这辆车用了( )元。学生补充条件并解答。教师通过这一教学活动,能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折扣的意义,知道如何应用折扣的数量关系。2)猜一猜。让学生采用竞猜游戏的学习方式完成教材中“做一做”,猜一猜是打了多少折扣,进而算出原价与现价。整个教学活动气氛活跃,学生在趣味的动手实践中积极思考解答,踊跃发言,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自主探索,学习数学的重要保障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从课标中应该体会到数学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情出发,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与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如教学六年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时,考虑到现在的学生处在信息社会时代,知识与经验有了一定的水平,教学中教师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一是做一做。通过简单的复习引入。课件出示:1)一个笼子里有8只兔子,12只鸡。这个笼子里的兔子与鸡一共有多少个头?它们一共有多少只腿?2)小明买了x只兔子,兔子们有( )只腿。又买了y只小鸡,小鸡们有( )只腿。3)笼子里有20只兔与鸡,如果鸡是x只,兔有( )只,兔子们有( )只腿。接着出示鸡兔同笼的尝试题: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只脚,鸡兔各有多少只?二是试一试。让全班的学生尝试解答,并点名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有几个学生竟然能正确解答,这种情况真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方程解法:解:设兔有x只。4x+2(20-x)=54,2x=50-40,x=7。20-7=13(只),

答:鸡有13只,兔有7只。假设法:20×2=40(只),54-40=14(只),4-2=2(只), 14÷2=7(只),20-7=13(只)。答:鸡有13只,兔有7只。抬腿法:54÷2=27(只),27-20=7(只),20-7=13(只)。答:鸡有13只,兔有7只。三是说一说。让4个学生分别说出自己的解题过程,如有疑问的同学可举手表达。教师组织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适时引导总结,整个教学气氛轻松活跃,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整个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学生收获了鸡兔同笼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收获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五、结束语

总之,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有效利用这些学习方式,让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渗透于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渗透于数学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中,以达到高效的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刘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