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德育科研总结

德育科研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德育科研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德育科研总结

德育科研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科学 宗教 基督教 关系

自从德拉坡(J.W.Drapper)的《宗教与科学的冲突史》(1874)和怀特(A.D.White)的《基督教国家中的科学与神学战争史》(1896)问世以来,“冲突”和“战争”之类的术语几乎成了科学与宗教关系的代名词,它们深深地扎根于后辈学者的脑海里([1],P.59),并在大哲学家罗素的支持下广为流传。人们似乎不愿注意到德拉坡的全部冲突事例都是关于天主教,“新教则总是欢迎科学”([1],p.61)的评述;也没有注意到怀特关于“科学与宗教将手拉手走到一起来”([2],p.xii)的信念;更不愿意严肃对待拜里(John Baillie)对罗素的批评。([3],p.5)

对于上述观点的流行,怀特海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忧虑。他把科学与宗教看成是“对人类具有影响的两种最强大的普遍力量”,并为两者“彼此似乎是对立的”而感到不安。他提醒人们注意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认为“未来的历史过程完全要由我们这一代对两者之间关系的态度来决定。”([4],p.173)虽然他的“过程哲学”没能对他的早期合作者罗素产生多大影响,但是,他的工作和默顿对清教徒的经验研究是本世纪上半叶对上述“正统观点”最有力的挑战。此后,出现了吉里斯皮(C.C.Gillispie)的《“创世纪”与地质学》、霍伊卡的《宗教与近代科学的兴起》等专门性的科学史著作,严肃地对上述论点提出了质疑。与此同时,一些综合性理论研究也相继展开。尽管研究者们在关于科学与宗教关系问题上论点各异,但他们几乎都认为这一问题远比人们想象的复杂得多。为此,本文将对两者的某些重要方面进行比较,为走向两者关系研究的综合理解奠定基础。

一.科学与宗教的内涵

许多学者在研究体现着科学与宗教之间关系的事件或批评早期的研究结论时,都认为当事人或研究者未能将科学与宗教的性质进行区分,甚至产生了许多误解。与此同时,人们也认识到不可能给科学或宗教下一个包罗万象、界限分明的定义,从它们的定义将其进行区分。因此,本文试图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科学与宗教的基本方面进行描述来说明两者的区别。

(一)科学与宗教是什么?

首先,从提出的问题和基本关注点来看,科学涉及的问题是关于自然现象和社会事件本身的,它的目标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手段搜集材料,建立起适用范围广的原理或模型来说明现象或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并将研究限制在时间、空间和物质及其相关的概念范围内。宗教则是关于社会事件、自然现象及其因果联系的终极意义,它延伸到更为深层的意义领域,用怀特海的话说是“道德与美学价值的玄思”,([4],p.177)用蒂里希的说法是人类的“终极关切”。

其次,从人对世界的态度来看,科学与宗教揭示了两种不同的态度。按照布伯(Martin Buber)的“基本词组”,科学体现的是“我—它”("I-and-It")态度。它与布伯所称的“经验”——用来表示那些以某件事物为其对象的活动——相联系。这种“经验”使事物对象化,而且意味着与其对象的某种分离。因此,对“经验”世界的描述和研究可以采取超然的、客观的、价值中立的态度,但是“我—它”语言绝不可能以完整的存在说出来。宗教揭示的是“我—你”("I-and-Thou")态度。这里的“你”是关系密切的人们之间的称呼,“我—你”代表着一种密切的关系,它与布伯的“关系”世界相联系。布伯把“关系”说成是“会见”或“相遇”。“这不是一种主体对客体的关系,而是主体对主体的关系。”([5],p.238)这种关系是直接的、相互的,是一种完整的人的关系。它不可能采取超然的、客观的态度来描述和研究。以某种意义上说,科学揭示的是一种非人格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宗教体现的是一种具有人格的人与上帝的关系。([3],p.24)

第三,从作出的回答和概念的内容来看,科学与宗教对它们各自提出的问题给出了不同形式的答案,使用了不同的语言。科学对问题的回答依赖于观察或实验的事实,通过依据事物的某种特征抽象出的概念来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科学的语言是一个具有规范性的符号系统,只有受过专门教育的人才能掌握。科学知识的内容不是关于科学家本身,科学家获得这些知识的愿望也不是来自个人对自身的关注,而是出于对自然界的理解和这些知识的运用。

宗教对问题的回答往往通过它的教义,所有的内容都与上帝有关,都是在描述上帝与人的关系。它不是描述上帝的观点和态度,而是上帝做什么。([3],p.29)宗教使用的语言是日常语言,面向普通民众,它表达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或唤起并表达崇拜与自我献身”。([6],p.304)它对问题的回答不是用自然规律作解释,而是从道德、伦理价值、神的要求和终极关切方面来说明。

以上我们只是从几个侧面描述了科学与宗教的区别,这种描述当然不是穷尽性的,但限于篇幅,我们不得不再换一个角度。

(二)科学与宗教不是什么?

科学和宗教都有“理智方面和社会方面”,([7],p.4)对两者关系的探讨也应该考虑社会公众对它们的理解。这里我们选择了“科学方法”和“神的启示”进行分析。

科学方法论是科学的最突出的特征,它往往暗示科学家发现新理论或新现象的程序和步骤,并揭示新旧发现之间的逻辑关系。它给人们的印象是只要学会了这种方法,掌握必备的数学知识和实验技巧,就能做出一定的发现或发明。教科书描述的都是科学家成功地运用这些方法的典范,科学理论之间存在着严格的逻辑联系。人们对前沿领域的科学家经历的无数次失败和偿试一无所知,科学的发展进程就成了一部英雄的历史。这不但严重地脱离了科学发展史的实际,同时也造成社会公众对科学的误解。

关于科学方法论,一直是科学哲学争论的焦点。从波普尔的《科学发现的逻辑》到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或他那篇“发现的逻辑还是研究的心理学”的著名论文,再到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处处充满了争论。尽管在这场争论中库恩遭到了较多的批评,但是关于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也逐渐从建立指导科学家的“规范方法论”发展成对科学史的“合理重建”,更多地考虑到了科学发现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考虑到科学前沿领域探索的复杂性和事后简单化解释之间的区别。

关于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科学家和哲学家历来存在着分歧。科学家往往不具备丰富的方法论知识,同时也对这类知识缺乏热情。在他们看来,科学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活动。一项科学成就往往是经历了多次偿试和失败之后获得的。科学家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直觉能力,善于捕捉和利用一些有用信息,不断地进行偿试,没有现成的程序和步骤供他们遵循,他们所遵守只是科学共同体的规范。哲学家往往强调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往往把一些科学发现的成功事例说成是某种方法的具体运用,或潜移默化地受某种方法论的影响。造成这种分歧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关于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与其说旨在指导科学家的研究,勿宁说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为社会公众和未来的科学家理解科学提供帮助。

现在让我们转向宗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神的启示”。一般认为,启示是上帝以绝对正确的教义的形式传递关于他自身特殊信息的过程。这种观点既不是当代神学的观点也不是天主教或新教的观点。([3],p.46)现代神学认为,启示是上帝与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相遇,是上帝与人在历史上的相遇,是上帝使其被了解和人主动理解他的过程。它可以是在特定生活情景中顿悟,也可以是经历了某种特定事件后逐渐增加理解。启示是上帝的召唤和人对这种召唤的响应,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是主动的。

此外,现代神学的主要流派还认为“神的启示”是公有的而不是个人的经历,历史上的重要启示事件也不只是某个人的经历。威廉姆斯(D.D.Williams)曾说:“说发生在先知和基督身上的启示……是在说这些启示发生在人类历史上”,([3],p.47)以耶稣基督为中心的启示是整个基督教社会的启示。这种启示的经验是个人和群体与上帝的相遇,是个体与上帝建立起一种信仰关系。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对上帝的理解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没有固定的程序和步骤。启示所揭示的真理具有权威性,并不是因为它们变成了教义,而在于这些启示确实发生过。([3],pp.47-48)

以上我们从正反两个方面对科学与宗教的性质有了相对明确的区分,也了解了一些宗教理论家的基本观点,接下来我们还需要对科学与宗教的结构进行深入分析。

二.三层双向循环结构

在探讨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时,研究者往往将“宗教”与“神学”不加区分地交替使用。([8],p.100)即便是怀特将他的书名定为科学与神学而不是科学与宗教之间的战争,并在序言中将两者进行了简单区分,后来的研究者仍相信这不过是权宜之计。([1],p.61)事实上,宗教的内涵更为广泛,它包括了理智方面和社会方面,而神学则主要是指前者,它是宗教的理论核心。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神学不过是通过一些危言耸听的故事来表达那些陈词滥调的僵硬教条。这也许是一种误解和偏见,因为人们对它的作用及其与宗教的关系缺乏了解。下面我们通过比较科学与宗教的结构予以说明。

美国学者谢林(H.K.Schilling)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说明科学与宗教结构的模型,([3],p.69)(见下图)。谢林把科学和宗教知识分为三个层次。其中,a代表经验描述层次,它包括观察、实验和搜集材料;b代表理论层次,它包括概括、抽象出概念、解释和预言;c代表应用或转化(transformation)层次,它是指定律和理论的应用。这三个层次是不可分割的和相互依赖的。只有相对于其他层次和整体而言,每一层次才有意义,每一层次与其他两个层次都存在着双向联系(如图中箭头所示)。它们共同构成了科学或宗教知识的有机整体。

(附图 )

现在我们将这一模型应用于科学。科学的理论层次b所作的概括和上升到概念依赖于经验描述层次a所提供的观察和实验事实,理论层次b得出的解释和预言也需要经过经验层次a所进行的观察与实验来检验。而另一方面,经验层次中的观察与实验也需要依赖理论的指导。同样的联系也存在于b和c、a和c之间。科学定律和理论的应用是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同时也体现了科学研究的目的;在应用的过程中也会提出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在理论上予以解释。在科学定律和理论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只有经过系统地观察或严格控制条件下的实验才能够被确认或深入研究;观察或实验的结果、技术设备和环境条件都可以用来指导应用。这个三层双向循环模型说明,科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具体到特定的科学研究,每一层次都可能成为一项科学研究的起点或终点。针对不同的科学学科,由于其发展程度不同,各层次的知识所占的比重或所处的地位也不同。例如,高度发展的物理学,其理论知识在本学科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同样,我们用上述模型来解释宗教。经验层次a代表信徒或信仰共同体的宗教体验或启示经历;理论层次b代表神学,它解释宗教体验和启示的经历;应用层次c是神学理论在信仰社会的应用。引导教徒面对种种社会和个人生活问题应采取的态度和担负起他的社会责任。这三个层次也是双向联系的。宗教体验或启示经历震撼了人的心灵,影响到人的生活道路和生活态度,触及了人的终极关切。这不但需要给予准确的表述以供传播,同时也需要在理论上给予解释,揭示其深层的涵义,进而指导教徒的生活和工作态度。而这种态度的改变,又影响了教徒产生主动接近上帝的愿望和倾向,因而也就会有新的体验或启示。这就是abca的联系过程。根据同样的道理,也可以解释acba的联系过程,此处不再重复。至此,我们不禁要问,谢林的模型不是在暗示宗教也是一个开放系统吗?对于这个问题他没有直接回答,但他对基督教神学的性质进行了分析。

谢林认为,基督教神学致力于解释基督徒的信仰和生活方式,解释基督教社会和基督徒个人的上帝与人“相遇”的经历。它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向后人、面对不同的文化和针对不同的社会形势解释基督教思想的重要意义。它必须分析人类的普遍问题和特定形势下出现的紧迫问题,必须了解人所提出的、反映着他的终极关切的重要问题。它不只是一个信条或教义的集合体,而应该把它理解成使教义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3],p.81)事实上,由于文化的不同,社会形势不同以及神学家们的理解不同,不同时期、不同教派的神学观点有着较大的差别,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神学流派。因此,谢林认为,“在自由和无阻挠的探索真理的思想开放方面,当代神学与科学没有多大差别。”([3],p.84)于是,我们有了另一个问题,这是否意谓着宗教放弃或修改某些教义或教条呢?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

转贴于

三.科学与宗教知识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知识或具体到某一科学理论,是科学家在某一特定时期或条件下对某类自然现象的认识,它往往由于某些局限性而产生错误。科学史上每一个旧理论被证伪或新理论的提出都标志着科学家在努力克服这类局限所作出的偿试,标志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这表明,科学是一个开放的知识系统,它并不声称揭示了绝对真理。正如布朗评论说,科学之所以极具有朝气和生命力,“并不是因为科学自称是一贯正确的,而是因为科学保留着犯错误的权利,若有必要,它就改变它的思想。”([9],p.8)科学的这种开放性和不声称绝对真理往往被看作是科学的批判精神和自由探索精神的体现。

然而,人们也强调科学知识的历史继承性,强调新理论对旧理论中合理因素的吸收,强调科学方法的有效性,并坚信只有通过科学方法,经过系统的观察和精确的实验,才能获得可靠的知识,发现客观的、无可否认的真理。事实上,科学的确提供了确定性的知识,并非科学中的所有知识都会被后来的研究证伪或被修改。有关科学事实的描述和已被证实的理论往往被作为科学共同体的共同经验接受下来,并成为人们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也许其中的某一部分在将来的某个时间会受到挑战,但其它部分仍会保留下来构成那一时期科学知识的重要内容。科学史上的一些事例虽不能逻辑地证明上述论点,但可以为上述论点提供一些事实依据。天王星的理论轨道与实际观察到的轨道不符合,科学家们并没有因此放弃牛顿力学,而是凭着对牛顿力学的正确性深信不疑发现了海王星,进而证明了牛顿力学的正确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和经典物理学中的能量连续的概念,但在宏观、低速领域牛顿力学仍具有效力。这说明,即便是在科学的开放系统中,仍有一些确定的、稳定不变的知识内容,这既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连续性,又说明科学认识的正确性。

现在我们将这一讨论转向宗教方面。谢林的三层双向循环模型的确揭示了宗教与科学的相似结构。具体到经验与解释结构上的相似性我们还可以从怀特海的一段话得到印证。怀特海认为“宗教信条是试图用精确的术语来阐明展示在人类宗教体验中的真理。与此完全相同,物理学的信条是试图用精确的术语阐明展示在人类感觉经验中的真理。”(转引自[6],p.265)由此看来,宗教也应该象科学或物理学一样是一个开放的知识系统,应该不断地放弃或修改某些观点,而不应该声称它的所有结论都是绝对真理。为此,谢林列举了11项原来作为基督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已被大多数教会放弃的宗教观点。([3],p.111)如“《圣经》是历史地绝对正确的”,“《圣经》是科学上绝对正确的”,“空间中确实有称之为地狱的地方存在”,“上帝是在数千年前创造了这个世界”。这些被放弃的观点在我们看来也许不象科学所放弃的某种学说或观点那样具体,但它们却直接影响到神学家对宗教经验的理解和解释方式。如果再考虑到当代神学中林立的学派,各种观点之间的激烈争论,说宗教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知识体系恐怕不算过分。

另一方面,宗教中也存在着许多稳定不变的内容。其中,一类是具体的启示经历和宗教体验,这是宗教知识中的“事实”部分,是宗教理论的基础。另一类是基于上述“事实”抽象出的基本观点,它们是宗教神学的理论核心。这两类知识构成了宗教共同体的信念,成为教徒个人信仰宗教的基础和神学家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这两类知识往往通过教义的形式表达出来,以至于人们认为教义是僵硬的、不变的教条。谢林认为,教义表达了两层含义:一、教义表达了一个宗教共同体和它的上帝之间的基本信仰关系;二、教义表达了关于历史上存在过并随时间发展的人与上帝关系的基本信念。([3],p.113)这说明,人们不能仅从字面上来理解教义,也不能将某一条教义孤立起来理解。尽管教义与科学陈述的“语言之间存在着种种差异,它们对真理的执着和对认识的欲望却是相同的。”([6],p.316)此外,从语言的功能来看,教义(或宗教命题)推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套道德伦理原则或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这使人们更加注重它们的寓意和暗示,而不是字面上表达的内容。因此,教义所表达的宗教共同体的共同信念,具有认知和社会双重功能,虽然有时受到科学的挑战,仍能保持某种程度的稳定性和不变性。事实上,我们已开始涉及到科学与宗教知识的评价标准问题。

四.科学与宗教中的认同机制

一般认为,实证性是科学区别于宗教的主要特征。科学共同体对某一科学理论的认同往往依赖于该理论得到了观察或实验事实的支持。因此,科学知识的评价有一个客观的、公认的标准。相反,宗教知识,如果不是出自人们的杜撰,也只是涉及个人的经验范围,根本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教徒对某种宗教观点的认同只能是一种盲目的相信,因为宗教知识并不具有实证性。这里我们为了避免陷入关于实证性的认识论或方法论上的讨论,只是通过对两个知识共同体接受新知识的过程进行描述来说明两者在认同机制上的差异。

科学理论或科学知识往往是通过概念来表达的,因此,对概念的理解是接受某种科学知识的基础。科学中的许多概念具有不同层次的含义。诺思罗普(F.S.C.Northrop)把概念区分为两个层次:直觉层次(Concept-by-intuition)和假定层次(Concept-by-Postulation)。前者是指在观察中通过他称谓的“审美直觉”“直接看到”或“立刻理解”的东西;后者是指通过理论上的思考或假定来理解的东西。([3],p.142)谢林发展了诺思罗普的概念层次思想,又增加了一个经验层次(meaning-by-experience),它是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自然界中存在的东西。即,概念有三层含义:经验的、理论的和直觉的或先验的。([3],pp.142-143)

将上述关于概念层次的划分与科学共同体所关心的实证性联系起来,不同层次的概念具有不同的实证要求。由经验层次的概念构成的命题或陈述要求证实它所表达的内容是真实的;由理论层次的概念组成的命题或陈述要求证实的是它的预言是可靠的;而由直觉层次的概念表述的命题要求证实的是直觉的可靠性。由于证实的目的不同,必然会有不同的证实过程和技巧。具体地说,为了证实一个新的经验层次的概念所描述的观察或实验中的发现,如科学中的新物体、新现象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确信研究者在实际操作中没有犯严重的错误,没有受幻觉或偏见的影响,其他研究者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二是确证这一新发现不与已知事实和理论明显地相矛盾。为了确认一个新的理论层次的概念或其构成的陈述,如假说或理论,科学家往往以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它是否符合诸如简单性、优美、逻辑自洽等;二是检验它的具体推论和预言结果;三是证明它是否与现有的理论协调一致,是否预示着一个革命性理论出现需要建立新的理论构架。对于涉及到直觉层次的命题唯一可能的证实方法是共同体或主体之间的交叉确证和接受,如其他人也直觉地理解到同样的证据或观点。

对科学共同体接受新知识的过程或认同机制有所了解之后,让我们转向关于宗教共同体的认同机制。上述关于概念层次的区分也同样适用于宗教中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在犹太——基督教传统中,“上帝”的概念完全主宰着宗教思想的整个结构。

经验层次上的“上帝”概念是指宗教体验和启示经历的基本事实,是人与上帝“相遇”的经历。一方面,它包括人类对某种超自然力量的共同体验。尽管人们的信仰不同,各种宗教或习俗的仪式各异,但是,无论在工作和生活中还是参加各种仪式时都会产生关于“上帝”的强烈感受。另一方面,具体到犹太——基督教传统,它是指历史上宗教共同体的共同体验和现实中教徒个人生活中对“上帝”存在的感受。宗教共同体对这类有关“上帝”经验的确认或承认仍遵照一定的标准:一是被宣称发生的事情不只是为一个人而几个人或整个共同体所经历;二是这些经验的内容无论在事实方面还是在理论方面都与已被公认的知识一致。([3],p.173)这表明,虽然社会历史事件与自然现象相比具有独特性和非重复性,宗教共同体的认同机制仍有其公范的标准。

理论层次上的“上帝”概念是指对宗教体验和启示经历所作的理论解释。由于文化和生活环境的差异,不同的宗教团体对某种宗教经验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就人类共同的宗教经验来说,有多神论、泛神论、一神论和自然神论等观点。即使在犹太——基督教传统中,也存在着不同的教派和分支。它们之间都在解释“上帝”这一概念上存在着显著差别。此外,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一些新的理论解释也不断出现,旧的理论观点也不断被放弃。我们关心的是宗教共同体是如何放弃一种旧观点而接受一种新的解释呢?谢林认为,这与科学共同体接受一种新的科学理论是相似的。首先,假定这种新的宗教学说满足逻辑自洽、简单、完美等内在标准,它必须被经验事实证明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和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其次,它必须被证明与现有的理论不矛盾或如果发生矛盾给出一个新的总体解释构架。([3],p173)当然,这并不是说科学与宗教共同体在证实或接受新理论方面没有差别。正象谢林曾注意到的那样,一个新的宗教理论往往要经历很长时间才得到确认,这是因为宗教理论所依据的事实材料远比自然现象复杂,其理论表达形式往往是建议某种生活态度或生活方式,不可能象自然科学的理论那样以严格的公式或量化的形式来表达。([3],p174)

直觉层次上的“上帝”概念是指人们的直觉理解和潜意识中对“上帝”存在的信念,它也存在于文化传统中。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是宗教中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几乎所有的宗教派别都反对以自然界中物体的存在来类比上帝的存在。它们认为,宗教共同体的共同经验确认上帝展现着其自身。他体现着正义和爱,他向人们许诺并给予启示,他的存在只有在坚定的信仰关系之中才能被理解。因此,这一层次上的“上帝”概念只能通过共同体的一致看法,通过主体间的交叉验证和分享共同的体验来证实。以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无论在经验和理论层次上,还是在直觉层次上,科学与宗教两大共同体对概念的确证和认同都有相似的过程和标准。

五.结束语——走向综合理解的关系研究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虽然还不能说明科学与宗教的全部主要特征,但它们有助于我们走出“冲突论”的既定模式,在宽广的视野中综合理解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分析也不应被看作是对“和谐论”的辩护。因为这种论点往往把历史上的冲突事件简单地归结为特定的社会政治形势,出于为过失辩解的目的否认科学与宗教在智力方面的差异。

科学史家布鲁克(John H.Brooke)在评价科学与宗教关系时提醒人们,“宗教信念渗透到科学讨论的许多方面,因此,把科学与宗教简化成一种冲突关系是不合适的。相反,出于辩解过失的目的而修改历史同样也是有问题的”。([10],p50)人们应该超越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要么冲突要么和谐的二元论,正视科学与宗教发生冲突的历史事件,客观地评价科学家的宗教信仰与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将两者的关系置于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综合考察,承认基督教作为促进近代科学“成长的维他命和荷尔蒙”([11],p.187)所起的重要作用,从理解而不是以辩解或反驳为目的,拓宽两者关系研究的视野。

参考文献

[1]Ronald L.Numbers,Science and Religon,Osiris,2nd Series 1985,1:59——80.

[2]Andrew D.White,A History of the Warfare of Science With Theology in Christendom,Vol.I,Dover Publications,INC.New York 1960.

[3]Harold K.Schilling,Science and Religion,George Allen & Unwin LTD,London 1962.

[4]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何钦译,商务印书馆,1989。

[5]约翰·麦奎利:《二十世纪宗教思想》,高师予、何光沪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6]伊朗·巴伯著:《科学与宗教》,阮伟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7]保罗·戴维斯:《上帝与新物理学》,徐培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8]Jam Fennema and Iain Paul ed.,Science and Religion:One World,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Dordrecht,The Netherlands,1990.

[9]H.布朗:“论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李醒民译,《科学学译丛》,1989,6:1——10页。

德育科研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德国马克 货币国际化 影响因素

一、德国马克国际化的发展历程

(一)马克国际化的起始期(1948-196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仍使用原来流通的旧货币――帝国马克。由于物资匮乏,通货膨胀日趋严重,希特勒时代的就货币几乎成为废纸。1948年4月在美国军官Tennenbaum的主持下,德国财政金融专家和盟军政府代表开始研究币制改革的问题。1948年6月19日,美、英、法三国军事占领当局宣布,在其军事占领区实行币制改革,6月20日新货币“德意志马克”正式发行,次年5月成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法定流通货币。

1954年以前,西德的外汇管制相当严格,对外贸易进出口实行许可证制度,进口用汇需要申请,出口商品的外汇收入需要在规定额度内出售给制定银行。20世纪50年代以来,原联邦德国经济、贸易快速增长经常账户顺差大量积累,为放松资本流出的管制奠定了基础。1952年德国首次个案批准居民对外直接投资;1954年废止了“封锁马克账户”,设立“自由资本马克账户”,并开始实行新的对外支付制度;1956年德国居民可对外进行证券投资;1957年又放宽了对非居民国内投资的清算和资金汇出的限制,对资本流出的限制基本取消。德国自1954年外汇管制开始逐步放松,至1958年已正式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1961年跨境资本交易的自由化在《对外贸易和支付法》中得到明确。

在这一阶段,德国成功完成了币制改革,并开始放松对资本流出和对外贸易外汇的限制,实现了马克国际化的起步。但是当时德国国内的金融市场并没有对外开放,对于资金流入和非贸易支付仍有很强的限制。

(二)马克国际化的调整期(1960-1980)

自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马克在国际市场的吸引力逐渐增强,资本流入开始增加,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德国央行被迫大量收购外汇,这使得国内的通胀压力日益增大。为此德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资本流入的管制:1960年6月,德国开始限制本国银行向非居民存款支付利息,并对非居民购买本国货币市场票据、居民与非居民间回购协议下的证券交易进行限制。1965年3月,德国对非居民投资国内债券的利息收入征预提税,目的是通过价格手段,减少国外资金流入的动力。1968年德国联邦银行与本国商业银行签订“君子协定”,规定只能在德国境内发行马克债券,发行规模也须经央行核准,并要求本国银行获得许可后才可以接受与跨境商品和服务无关的国外资金。

1969年,国外资金流入的压力有所减弱,联邦德国及时调整对资本流入的政策,曾一度取消了本国银行接受国外资金、非居民存款利息支付、非居民购买票据等方面的限制。但到1971年5月美元危机之后,国外资金流入的压力又明显增大,德国再次恢复了有关限制措施,并于1972年3月起对国外借款实行现金存款准备金要求。1973年,原联邦德国控制资本流入的力度进一步加强,要求居民境外借款须经许可,向非居民转让国内债权、非居民购买国内股票也都要经核准。

1972年,IMF首次提及马克为国际储备货币,此后马克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开始大幅提高。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贬值,马克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同时为稳定马克的币值,联邦德国与其他西欧八国组成联合浮动集团,相互间货币汇率波动幅度锁定在2.25%以内,这样既消除了固定汇率制度下美元贬值给马克带来的损失,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马克快速大幅升值对德国经济的冲击。

在这一阶段,对资本流入管制政策的及时反复调整,以及浮动汇率制度改革与欧洲汇率联动机制建立等政策间的相互配合,为稳定马克币值提供了有力保障,这是下一阶段大力推进马克国际化的坚实基础。

(三)马克国际化的推进期(1980-1998)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德国开始逐渐放松对资本流入的管制,1983年德国允许外国人进入马克债券市场,开始向外国人发行马克债券;1985年取消了对以马克为单位的欧洲债券的发行规模和发行时间的限制。至1984年12月德国彻底实现了资本项目的自由化。在汇率调整方面,1985年德、美、日三国签署了《广场协议》,美国逼迫马克和日元升值;1987年德、美、日三国又签署了《卢浮宫协议》,美国进一步要求德国降低国内利率。起初德国同意降低利率,干预外汇市场,但是不久便发现了国内通货膨胀的苗头,立即上调了回购利率,保障了马克币值和国内物价水平的稳定。

为了推动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发展,自1980年起,德国放松了对证券交易的限制,鼓励银行参与证券交易,1986年又扩大了银行经营的业务范围,此后德国的银行海外业务开始迅速扩张,至1990年德国在国外的银行分支机构达到225家。1989年东西德国统一,货币也实现了统一,西德马克在德国全境使用。20世纪90年代,随着德国金融体系的健全完善,德国的金融市场也蓬勃发展起来,为马克国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1989年德国取消了利息收益预提税和更多的限制金融市场发展的规定;1990年德国期货交易所(DTB)成立;1997年德国提出第三次振兴金融市场法案,以促进股票市场、信托业及金融控股公司的自由化;1998年全电子化的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成立。这些举措和便利条件大幅增强了以马克计价的金融工具的吸引力,使得马克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比重逐步上升,推动了马克国际化的迅速发展。

二、德国马克国际化的表现

(一)马克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

就国际货币的计价结算职能来看,马克的地位仅次于美元,是国际贸易结算的第二大币种。马克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使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80年代起德国的出口商品中大约有80%都以本币马克计价,与此同时德国出口规模也快速上升,1980年至1989年间德国出口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从9.9%上升至11.4%,这也就意味着当时的世界贸易出口贸易中有近10%的比重都以马克计价。90年代以后,随着西欧和东欧贸易联系的不断扩大,马克的使用范围也更加广阔了,到1992年,全球出口贸易中以马克计价的比重已经升至15.3%。

(二)马克在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地位

1970年,马克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只有约2%。197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次提及马克为国际储备货币,此后马克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开始大幅增加,至1980年已占到15%的份额,一度成为继美元之后的第二大储备货币。1989年马克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曾高达18%,其后的几年随着美元重新恢复强势,马克在储备资产中的地位稍有回落,基本维持在14%的比重上。198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将组成“一篮子”的货币,德国马克在特别提款权中占比19%,仅次于美国的42%位居第二,同一时期日本以13%的份额居第三。

(三)马克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

在国际金融市场中,马克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且比重逐年上升,1974年马克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份额为7.3%,这一比重在1980年已上升至21.7%。据德国联邦银行估计,90年代中期境外流通的马克占其货币发行的30%-40%。此外,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1989年-1992年马克在全球场外外汇交易中的占比由27%大幅提高到40%。1998年欧元诞生前,全球外汇市场交易中马克所占比重为15.1%,其份额接近日元和英镑的总和。

此外,在官方外汇市场,马克作为干预货币的地位也较为突出。在1970到1990的20年里,马克一直是美联储干预外汇市场最重要的货币。在欧洲货币体系的外汇市场干预中,马克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到80年代末期,马克在美联储和欧洲货币体系的干预货币构成中都占有了超过一半的份额。详见下表。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马克在欧洲债券市场上也占有很大的份额。起初德国货币当局曾一度限制马克债券的发行,1968年德国央行与商业银行签订“君子协定”,规定银行只能在德国境内发行马克债券,且发行规模须经央行核准,因此直到1984年欧洲马克债券的发行量仅为43.2亿美元,在总发行量中只占5.3%的份额。1985年德国取消了对以马克为单位的欧洲债券的发行规模和发行时间的限制,马克债券的比重才开始大幅上升,到1988年,欧洲马克债券的发行量已增长到236.6亿美元,占总发行量的13.2%,在1985-1996的11年间,欧洲债券市场以马克计价发行的债券比例为年平均值11%。

三、马克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稳步增强的经济实力

经济实力强大不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充分条件,但却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经济实力越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就越大,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就越好,该国货币自然也就越坚挺,更加受到市场的追捧。二战后,德国经济迅速发展,与世界经济头号强国美国的差距也日益缩小,1950年德国的GDP仅为美国的14%,1990年德国GDP已达到美国的26%,这意味着德国经济占世界的比重大幅提高。1980年德国跃居欧洲第一大经济强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排名也是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位,稳定的经济增长势头为马克国际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持续增长的贸易规模和长期巨额的贸易顺差

与经济实力因素相同,贸易规模也不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充分条件,而是货币国际化的必要推动因素之一。贸易规模的扩大会使本国货币在国际结算中充当计价工具的优势增强,进而提升本国货币的国际地位。在1980年至1990年间,德国出口贸易额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稳定增长,并且一直保持在10%以上;1990年东西德国统一,重建东德产生了的巨额资金和物质需求,曾导致90年代德国经常账户一度出现恶化趋势,但很快德国便消化了这些国内需求,贸易增长的势头重新恢复。

德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尤其是德国出口的发展,还促进了德国金融业的国际化。1975年-1990年间,德国在海外的分支机构由68家增加到225家,这也间接的为马克国际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由于德国的出口额及增速都高于进口,几十年来德国的经常账户几乎一直处于顺差状态,巨额的贸易顺差还为德国积累了充足的外汇储备,这为稳定马克币值提供了有力保障,也对德国马克国际地位的提高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有利的贸易结构

在德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中,出口占世界的比重远高于进口,且出口贸易竞争力也较强。在以往的很多研究中,不少学者都总结出了发达国家出口贸易多以本币计价这一规律,从实际的数据中来看,德国的情况也符合这个规律。自1980年起,德国的进口商品以马克计价的份额约为50%左右,而同期德国的出口商品中大约有82%都以马克计价。由此可见,德国保持强劲的出口是马克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条件。

下面我们来重点分析德国的出口贸易结构,了解了德国出口贸易结构的特点之后,便自然会明白为什么在德国的出口贸易中高达82%的份额都以马克计价。下文总结了在80年代马克国际化迅速发展时期,德国出口贸易结构呈现出的三大特点,进而分析了马克作为计价货币被广泛使用的原因。

其一,从出口的地区结构来看,德国对欧洲地区出口的比重增加:上世纪末德国的贸易出口每年有60-70%是出口到欧洲地区的,且这一水平一直比较稳定。鉴于德国与欧洲地区紧密的贸易关系,同时又作为本地区第一大经济体,马克顺其自然的在德国对欧洲地区的出口中充当了主要计价货币。其二,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比重下降(见下表):1980-1989年,德国对工业化国家的出口份额从10.5%增加到13.1%,十年内净增了2.6 个百分点;而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份额却由7.5%降至6.5%,对发展中国家贸易份额的下降虽然不利于马克的国际化发展,但是好在下跌幅度不大,并且对工业化国家出口份额的增长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对欧洲国家的增长,所以基本可以抵消掉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比重下降的不利影响。其三,从出口的产品结构来看,出口产品中制成品的比重上升:德国出口留易中的制成品比重从1982年的87%上升到1986年的88.7%和1990年的90.9%。由于在贸易中原材料、燃料等初级产品大多都以美元计价,而制成品以他国计价的商讨空间却很大,因此德国出口结构中制成品比重上升,也是马克国际化的有利因素。

(四)对外稳中有升的汇率水平

币值稳定是货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马克价值的稳定对外表现在其稳中有升的汇率水平上。1975-1989年,德国马克汇率的平均变动幅度仅为1.0%,为西方工业化国家中的最低。马克诞生的五十年来,除1949年和1983-1985年马克对美元出现短暂贬值外,其他年份几乎都是稳定的、升值的。马克汇率的稳中有升,为其在国际社会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马克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在独立货币政策、资本自由流动和固定汇率三难选择之间,德国放弃了固定汇率,选择了独立货币政策和资本自由流动。货币当局一方面让马克汇率自由浮动,允许马克升值,同时又借助欧洲区域内的货币联动机制,降低投机资本对马克汇率的冲击。

德国通过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减少了对其他欧洲货币名义汇率的波动;并且依托货币联动机制,欧共体区域内的一些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还分担了马克的升值压力,这表现在:当市场普遍预期马克升值时,投机资本有时并不直接冲击马克,而是把注意力放在相对于马克较弱的里拉、英镑等欧洲其他国家的货币上。可以说欧洲货币联动机制,使马克的汇率波动风险大幅减低,避免了德国的资产泡沫,保障了马克对外价值的稳定。

(五)对内极低的通货膨胀率

马克价值的稳定对内表现在其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上。德国马克自1948年投入使用到2002年退出历史舞台的50多年间,除两次石油危机时期通胀率较高外,其余年份通胀率大多保持在3%以下,而同期日本的通胀水平为4.7%,美国的通胀水平约是德国的两倍,且波动程度十分剧烈。长期的价格稳定政策有助于降低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提高马克的国际声誉,这也增强了国际社会对马克的需求,推动了马克的国际化进程。

马克能够长期保持极低的通货膨胀率,首要原因就是德国央行的独立性。二战后德国吸取了战前中央银行听命于政府而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的教训,颁布《联邦银行法》规定德国联邦银行制定货币政策不受政府指示的干涉。1948年币制改革后,德国中央银行一直将稳定币值作为货币政策首要目标,五十年来央行坚持奉行独立的货币政策,运用货币供应量、利率、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率及外汇政策等多种货币工具,有效的将国内通货膨胀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上,为保持物价和马克币值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外,德国多年低通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要归功于工资增长适度。完善的劳动工资制度使产品的人工成本保持在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相一致的合理水平上,从而将物价增长控制在较低水平。德国的《劳资协议法》中规定,劳资双方通过定期谈判规定工资的下限。多数情况下,劳资双方在工资谈判上都比较理智,所定的工资增长率一般都略低于上一年的通货膨胀率和劳动生产率。工资增长适度,使产品的工资成本增长合理,物价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而有利于德国马克的长期稳定。

稳定的币值为马克赢得了良好的国际信誉,增强了人们持有马克的信心。稳定的币值也有利于马克发挥国际记账单位、价值贮藏和交换媒介三种国际货币的职能,使其成为仅次于美元的世界第二大强势货币。

(六)健全完善的金融体系和谨慎开放的资本市场

二战后德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使德意志联邦银行逐渐放松了外汇管制。此后,为对资金供求提供便利,德国从60年代起又逐渐放松了对利率的限制。虽然德国央行自50年代起就对资本流出采取了比较宽松的政策,但是在其后的20年里,对于资本流入却一直采取十分严格的管制。

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德国联邦银行曾试图限制德国马克的国际化,因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资本流入的急剧波动会影响国内的经济稳定。1968年德国联邦银行与本国商业银行之间签订的“君子协定”,规定只有德国商业银行才能发行德国马克债券,并且发行规模取决于中央资本市场委员会的批准。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德国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也逐渐放松金融管制。80年代中期,德国联邦银行承认禁止市场对马克资产的需求是困难的,将马克与世界资本市场割裂也是不明智的,于是联邦银行取消了大多数限定性措施。1985年,德国央行取消了对以欧洲马克为单位的欧洲债券发行规模和发行时间的限制,进一步放松资本管制。1986年后,德国又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银行业务范围,鼓励银行参与证券交易,1997年德国提出第三次振兴金融市场法案,促进了股票市场、信托业及金融控股公司的自由化。

20世纪80年代后期,德国金融市场迅速发展起来,金融机构数量逐渐增多,金融体系也更加完善和稳定。德国金融机构依靠先进的技术,创造出了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供国内外投资者选择,减少了货币的交易成本,使马克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

可以看出,德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是谨慎的、稳健的、有序的,它即避免了马克国际化对德国的外部冲击,又为马克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稳步的推进了马克国际化。

(七)欧洲货币合作带来的积极影响

欧洲各国有着相近的文化背景和一致的政治理念,这是区域合作的基础;而共同的经济利益使他们意识到合作产生的协同效应是巨大的。德国马克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就是借助欧洲区域合作的力量,推动其成为区域内关键货币,从而在国际货币市场中产生更大的影响,最终实现国际化。

欧洲货币体系(EMS)成立前,世界上有61个国家的货币选择盯住美元,却没有货币选择盯住马克。1979年3月欧洲货币体系成立,并产生了用于欧共体内部计价计算的货币单位--ECU,马克在ECU的初始定值中即占有27.3%的份额,后来经过调整,其份额曾于1989年达到30.1%的最高值。由于马克在欧洲货币单位中的占有很大比重,马克的波动往往引起ECU的波动,因此在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的实际操作中,许多国家将马克作为重要的干预货币,马克逐渐成为欧共体国家事实上的“名义锚”。马克通过在欧洲区域合作逐步扩大其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随着欧洲货币单位地位的提高,马克的国际货币地位在欧洲和世界范围内也随之提升,顺利的完成了从区域货币到国际货币的转变。

(八)德国货币当局的高瞻远瞩

马克得以稳步的走向国际化,原德国联邦银行的功劳是巨大的。在马克国际化的道路上,可以说德国央行出台的每一项货币政策都是及时的、有效的,并且能随着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具有很高的灵活性。例如,德国中央银行对资本项目的管制措施就是基于经常项目和资本跨境流动的状况来动态调整的,在1960-1973年间,德国央行对于资本流入的限制,就经历了一个收紧、放松、再收紧的的反复过程。当经常项目顺差增大,马克面临较大升值压力时,央行就适度加强对资本流入的限制,防止国际套利资本大量流入,扰乱金融市场;而当经常项目顺差减少,或经常项目的顺差可以通过大量资本流出平衡时,德国央行就暂时放松对资本流入的限制。

此外,在各项政策的搭配使用上,德国央行更是精心设计,巧妙执行。例如,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德国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货币当局在让马克汇率自由浮动、允许马克升值的同时,又借助欧洲区域内的货币联动机制,将马克与欧共体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幅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降低投机资本对马克汇率的冲击。

其实,一直以来德国政府对于马克国家化的态度都是谨慎而非激进的,他们认为与保持国内物价稳定和维护金融安全相比,马克国际化处于次要的从属地位。但是回头来看,正是德国国内长期的经济、金融稳定为马克走向国际提供了坚实有利的支撑,才最终促进了马克的国际化。因此,也有很多学者喜欢用“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德国政府对于马克国际化的态度。

参考文献:

德育科研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数学;学习经验,有效方式

高中数学具有综合性强、知识复杂、概念抽象等特点,教学难度和学习难度都是比较大的,仅仅采用“你听我说”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做到真正理解和掌握。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提出,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对改善高中数学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应用实践能力,使学生做到对数学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1 新课程理念含义及对高中数学学习的影响

新课程理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将学生放在核心地位,通过设置学习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够通过亲身经历,做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同时要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情况,采用针对性教学方法,使学生得到个性发展。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中数学原有学习方式比较单一,学习方法比较单一、落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缺乏自主性和创新型,自身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无法实现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基于新课程理念的提出,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探索能力的培养,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交流学习、实践学习等多种方式掌握数学知识,使自己的数学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实现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

2 当前高中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

只有学生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自觉、主动的学习数学知识,使数学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但是当前很多高中学校在开展数学教学的时候,仍然沿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按照教材大纲的固定步骤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再加上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这种教学方式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基础较差的学生逐渐丧失学习信心,失去了学习兴趣。

2.2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数学知识繁多,系统性较强,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从简到难的逐步完成学习,才能打好基础,熟练掌握更加全面的数学知识,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但是当前很多高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完全是按照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走,没有进行课前预习,没有做好课堂笔记,没有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也没有进行拓展性的训练,学习范围仅仅局限于教材与课堂,所接触、掌握的数学知识面较窄,数学知识体系不够完善。

2.3缺乏高效的学习方法

高效的学习方法对于学好高中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简化学习过程,减少无用、繁琐的学习环节,既能帮助学生节约大量学习时间,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进而使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部分学生虽然在学习中比较认真,但是却缺乏高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将数学知识进行系统性分类,导致解题思路不清晰,分不清不同知识点之间的主次逻辑关系,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对解题技巧掌握不足,在遇到复杂问题时,往往找不到问题的突破口,只能通过大量演算找出问题答案,花费的时间较差。

3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学习的有效方式

3.1课前自主预习

通过课前自主预习,能够提前了解即将学习的知识,具备一定的基础,并针对自己存在疑惑的地方提出问题,做上标记,在学习时思路就会变得更加清晰,同时学习目标也会更加明确。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做好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蚨懒⒆灾鞯耐瓿裳习,通过布置下节课程的预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意识,使学生在正式教学之前进行提前阅读,并让学生针对自己的预习结果发表自身观点,然后由老师进行总结,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

3.2课堂交流合作

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思维特点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学生在自主预习之后,针对同一个问题会存在不同的看法,此时便需要通过课堂交流,交换学生之间的观点,使学生能够在相互讨论、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老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在预习完新课程之后,将自己对新知识点的理解及困惑提出来,与小组内其他成员交换意见和看法,并通过讨论进行总结,老师在班内进行巡视指导,最后每个小组派选一名代表,将小组的讨论结果在班内进行共享,最后由老师对各个小组进行点评和总结。

3.3课后总结反思

通过课后总结反思,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对于深刻、全面的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具有重要作用。在完成课堂学习之后,学生可以对课堂笔记进行整理,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并发现学习过程中自身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加强训练,同时还可以根据所学知识之间的关系产生联想,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除此之外,学生在总结反思之后,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行拓展性训练,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数学知识,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

4 结束语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持续推进背景下,高中数学要想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做到课前自主预习、课堂交流合作、课后总结反思,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秦丽芳.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学习方法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5(6):158-159.

德育科研总结范文第4篇

一、 课题的研究目标

1、 科研目标

通过研究,探究初中语文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发展独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行发现和获得知识,并在实际中去运用知识。教学模式是师生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2、 育人目标

在教学中由问题引发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实践体验,使学生深层次理解并掌握及运用基本知识,实现从能力到人格整体发展,成为有效的问题解决者。

3、 工作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做到“以问题为中心”。教师真正改变角色,课堂教学变成双向交流,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同时,提高实验教师的科研意识和业务水平,改进教学方法,通过专题研究,推进创新教育的发展。

二、 课题的研究假设(理论假设)

如果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对研究对象采取以问题为中心,层层设疑等措施,研究对象就会发生主动在认知结构中搜寻可填补构成问题“空缺”,缩短起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的变化。

三、 具体研究内容及科研方法、成果

我们课题组在第一阶段(XX年1月—3月)主要做的准备工作。

1、 选题。收集相关资料,课题申报。选题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理论”强调,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进行知识学习与建构,并要求教师从传授者转为指导者的教育理论。《学生主题理论》在制定和实施教学策略时,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会和发展,组织和指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活动,体现主体性、自主性和创新性,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认识学习理论》,学习是人们与四周环境相互作用时,通过同化——调节——平衡过程的多次反复,使自身认知结构产生变化的活动。因此,在设计和组织学习活动时,不但要注意同化过程的引导,还要注意如何增强刺激、有效的调节学生的认知结构,达到有效地学习。另外《系统论》、《最优化论》和余映潮的《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以及“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都是我们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2、 组建课题小组,确定并培训实验教师。我校课题小组的主持人为校长刘士兰和语文组组长李红梅。语文组全体教师为实验教师。

3、 方案设计及修改。我校由主持人设计方案,全体实验教师开会讨论、修改。在会上,由校长做开题报告,实验教师学习方案设计的理论知识,不断讨论提出修改意见,最后提出方案。本阶段的成果是“初中语文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研究方案”及子课题“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问题优化设计研究方案”。实验教师写出自己的科研计划。此外,我们实验教师还对实验班进行了前提测评。

前提测评

实验教师

实验班

成绩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李红梅

七年一班

62.6

4.8

76.3

曹敬阳

七年四班

60.5

4.8

75.2

宫程

七年二班

61.3

4.2

75.3

刘颖

八年一班

61.1

4.7

77.6

郭晓光

九年四班

60.2

3.1

70.5

课题研究的第二阶段是实施阶段。从XX年3月开始至今,我校课题组成员主要进行了“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研究”、“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研究”、“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培养问题意识、训练提问技能的研究”三个方面的实验。具体做法是:

a) 由主持人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来自《语文教学通讯》、网上收集资料等。

b) 每学期每位教师做一节研讨课。实验教师对研讨课进行讨论、分析,并形成文字资料。学期末每位教师又上了一节汇报课,内容如下:七年级三位教师上的是《化石吟》、《月亮上的足迹》;八年级上的是《爱莲说》;九年级两位教师上的是《唐雎不辱使命》。每位教师写了一份教学案例,分析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以问题为中心。设计问题是否体现出问题牵引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能不能起到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块”。在课堂上,学生的质疑能力有没有提高,还有那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达到完美,写好教学反思,有力地提高了课题研究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c) 写好课题研究论文,实验教师及时总结研究中的经验教训,整理成文。如李红梅老师的论文《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

d) 做好“问题集”的编写与修改工作。我校主持人参加了“问题集”的编写工作,积极征求意见,结合实际教学,参与问题的设计工作。实验教师在教学中,都能充分利用好问题集,并做好修改工作,及时把意见反馈给教研室切实做好问题的设计工作。在教研中,针对课文的问题设计反复斟酌,争取提出的问题有价值。

e)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每周一的七、八节是教研时间,学校教学领导参与教研,并进行指导。本学期学校先后派出语文教师到铁岭、沈阳等地听课,学习优秀教师经验,并利用教研时间组内教师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每位教师都能做到提高理论学习,阅读有关材料,提高了实验教师的素质。

这一阶段的成果展示为每位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研讨课改教案)、教学案例、论文等。 【1】

【初中语文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研究阶段总结】相关文章:

· · · · · · · ·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这一阶段,我们主要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问题设计。

1、 用追踪法设计问题以达到启思的高度。

我们采用追踪的方法将重点、难点、疑点设计成能激发促使学生思考的问题形式,在课堂上“设疑——点拨——释疑”,层层推进,揣摩语中之情,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启发学生思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 用诱导法设计问题以体现一定的梯度。

我们力争使问题中的特征信息得到强化,从而成为思维的对象,解决“有什么”的问题,从而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3、 用激疑法设计问题以突现一定的深度。

在课堂上,通过设问引导,将知识教学与思维教学融为一体,问题设计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思考、讨论或教师的点拨二得以解决。

4、 用牵筋法设计问题以找准突破的角度。

在实验中,我们为了让学生注重和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我们注意到问题的切入点醒目而有趣。

四、 目前研究情况

现在,我们正处于课题实施阶段,学生基本能做到在教师设计问题的引导下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积极探索,获得知识。实验班的教学成绩由一定的提高,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问题设计有一定的广度、深度与梯度。但还不能达到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学生质疑的水平较低,还有待于继续研究,从科研成果上,还没有完全接近研究目标。课题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认为研究假设比较科学可行。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一个问题都能起到勾结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块”。它至少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主问题”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产物,不是学生用“是”与“不是”可以回答的问题。

第二、“主问题”的提出顺序具有科学性,可以结构课堂教学环节或自然地融入自主教学模式。

第三、“主问题”具有生发性,又为合作探究学习创造了条件,主问题的优化设计,其终极目标是促进自主学习,遵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

五、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和困惑。

在又为课堂中那个,学生在教师提问之后,优生积极思考作答(少数),而中差生略作思考和不思考,课堂气氛有时沉闷、涩滞、效率低下。这种情况依然是我们所困惑的问题。有时要求学生质

【初中语文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研究阶段总结】相关文章:

德育科研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微课;设与制作;Camtasia studio 8.0;实用技巧

为了教学的连贯性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教师或者教师团队往往需要制作一系列的微课。那么如何借助教师团队制作出高质量的系列微课呢?我总结了以下经验。

一、制作团队化

每个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在制作系列微课时应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挖掘每个教师的优点并充分加以利用,如嗓音好、发音标准的专门负责配音,技术好、美工好的可以负责课件的制作和后期的剪辑,擅长教学设计的负责脚本设计等。

二、流程标准化

在与团队成员共同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我将微课制作的过程分为七步,遵循这七个步骤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微课都能达到比较高的质量。

1.项目规划

项目规划大体上可以包括时间的规划、人员的分工、微课制作的技术标准,还包括环境及设备的测试。

2.选取知识点

选取的标准是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而学生稍加探究就能掌握的知识点不选,教师几句话或者简单演示就能讲明白的不选。一个微视频只讲一个点。

3.脚本设计

这个环节是能否出精品的关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设计方式。例如,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来说,通常遵循开篇点题、精确讲解、总结拓展的原则,讲解过程做到“精”和“确”,“精”就是惜字如金,“确”就是准确到位,并给予学生拓展的空间。

4.准备素材及制作课件

挑选素材通常跟脚本设计交叉进行,好的想法不一定有合适的素材,而在寻找素材的过程中可能又会激发新的想法。准备素材是个费时费力的活,有时盯着屏幕眼都花了也找不到合适的素材。

5.微课录制

无论是使用摄像机录制实验操作,还是计算机录制屏幕,有两点特别需要注意。

第一,开始录制前一定要确定好录制和导出视频的分辨率,而且一定要先调整好屏幕分辨率后再录制,否则大分辨率录制,而又以小分辨率导出,就会导致视频很模糊。

第二,如果是录制屏幕演示操作,最好采取两名教师共同录制的方式,一名是专职配音员,另一名是脚本设计者,由脚本设计者操作,配音员同步配音。这样最大限度地实现声音与操作的同步,录音和操作都会非常从容,从而为后期的剪辑节省时间。

6.后期剪辑

网上录制及剪辑视频的软件有很多,我最常用的是Camtasia studio 8.0,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声音方面:录制时将录制音量调到三分之一处,并将麦克置于远离嘴的位置,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喘息的噪音;台式机录制经常会有较强的电流干扰声,试试更新一下声卡驱动可能会有改善;笔记本加手机耳机的搭配录音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画面方面:课件与录制画面分辨率一致,至少保证比例是一致的;在不同场景间使用统一或者风格类似的转场、标注、字幕等,这样可以让微课显得更专业;不建议在视频中加入整段的字幕,会分散学生对教师操作的注意力。

7.备份打包

将微课录制的源文件进行备份,以防丢失。将最终导出的微课以及与微课录制相关的文档、素材等进行打包整理。

遵循以上七步标准化的制作流程,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所制作微课的质量,并且保证制作的系列微课具备相近的风格,从而便于学生学习。

三、Camtasia studio 8.0实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