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议感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第五实验中学王晓彤
从参加工作开始,不断地自我反思,去学习新的教授方法,汲取优秀教师和学生们的沟通技巧,领悟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去。教师成长需要学习,个人发展进步需要学习,很荣幸参加了《新时期中小学德育与班主任工作创新峰会暨班主任实战经验交流会议》,通过两天的学习,深刻感受到来自各个地区学校精英班主任们的学习热情,这让我深受鼓舞,原来做教育都要不断地学习,去学习专家们的先进教学经验,学习高深的教学技巧和与学生的沟通技巧。
两天四位专家的精彩演讲,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田金辉老师的演讲,精彩绝伦,田老师是一位非常具有个人魅力的老师,演讲之初,独唱一首优美歌曲,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一位乡村教师并没有被大山所束缚,而是走出来不一样的教育之路,用自己的行动感染身边每一个学生。他的一句话仍在我耳边环绕“你若想做,总能找到办法;你若不想,总能找到借口;一个人没有成绩,不一定没有能力,而是没有去做”。简单而质朴的语言道尽了现在我的心境,有时候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自己之前的好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坚持下来。通过专家的讲解,对以后的教师成长之路又有了新的认识。
教育事业是一条很漫长的路,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充实自己的教育生活,和学生、家长做好沟通,多积累案例和反思,做好个人成长日记,当田老师把自己坚持了十几年的教育感悟展示出来时,我很震撼,一个人坚持一年可以成为优秀教师,坚持三年可以成为专家,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宽博和伟岸。做教育不只是教育学生,更多的是自我的修炼,从内而外,不间断的反思自我,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你”。古人可以做到,我们亦可以,所以在学习中需要促进自己,鞭策自己,让自己远离懒惰,逐渐成长。
弹指一挥间,28年过去了。
1984年9月,一群中青年经济学者为中国改革开放大计聚首莫干山“论剑”(史称“莫干山会议”),那个具有时代责任感的经济学者群体被称为“莫干山一代”。那次会议所讨论的许多议题和所形成的一批成果,对中国经济体制“战略转型”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并在此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推动了中国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而“莫干山一代”所共有的“责任”、“担当”等精神,至今仍“受世人之瞩目,跨世纪而弥鲜”。
9月15日至19日,“中青年改革开放论坛(莫干山会议)”召开,笔者有幸参会研讨。
历史惊人的相似。28年前的会议主题历史性地定位在“价格改革、对外开放、国企改革、金融改革、农村改革和农村发展”等战略性、综合性议题。近30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均取得了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这些问题本身所具有的战略性和综合性,丝毫不亚于首次“莫干山会议”所聚焦的议题。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已经到了加快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
本次会议设置了理论与宏观、改革与收入分配、城市化与土地制度、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法制改革五个专题讨论组,最终形成了绝大多数代表认可的五个基本观点:
“推车论”。目前,中国的改革开放仍在艰难上山,且越走越陡,我们不能仅靠顶层设计,需要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上下结合,同心协力。如果任凭利益分化和价值冲突的矛盾深化,改革的车轮就可能滑向权贵资本主义,甚或倒退回计划经济。
“一条腿论”。加入WTO后,中国经济这条腿便跨过了全球化门槛,搭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但另一条腿 (社会发展)却没跟上,特别是脑袋(政治体制)还关在门内。作为崛起的大国,中国已不再可能继续“韬光养晦”,我们需要认真谋划并积极参与到全球化战略。
“起点公平论”。收入分配改革设计要从关注“结果公平”更多转向关注“起点公平、机会均等”,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经济,构造起点公平的机制,诸如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统一城乡社会保障、实现农村土地流转、创造向上流动的社会通道等。我们一方面要坚决反对因垄断和寻租滋生的腐败行为;另一方面,要尊重、保护和鼓励那些依靠个人能力、勤奋、创新所取得的合法财产和收入。
“价税财利联动改革论”,即筹备实施价格、税收、财政和利率的配套改革。财税制度和财税体制改革因涉及一系列重大问题,已再次成为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事关新时期改革开放全局的一个关键性领域,它既“绕不过去”,且“非改不可”。推进价、税、财、利联动改革,是“成本最低、风险最小、共识最多、条件成熟、易于操作、成效也最令人期待”的一项关键性改革,应当成为新时期改革战略的“切入点”。
“政改关键论”。中国面临的许多问题已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很多经济问题的背后事实上牵扯到政治和社会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关键是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应该制定一个明确的路线图。
还没开始学商务礼仪时,就对这门课充满了期待。在真正接触了商务礼仪这门课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要真正做到优雅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个人举止得体,言语文雅,就给别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虽说现今崇尚的是自然美,但两者并不冲突。恰到好处的打扮和修饰,不仅不会显得过分招摇,反而塑造了个人的良好形象,展现了个人的道德素养。
在此之前,我总认为,只有未经任何修饰的美才叫自然美。然而经老师一讲,我逐渐改变了以前的观点。学习商务礼仪,不仅仅局限于应用在正式的社交场合,生活中,礼仪同样随处可见。通过对一个人仪表风度,服饰着装,行为举止以及语言谈吐的观察,我们能够大致了解其生活习惯、个人喜好、思想品德等其他方面的信息。因此,学好礼仪,对我们大有用处。
每当看到荧幕上的亚运会礼仪小姐迎面走来,个个气质非凡,举手投足间无不散发着一种优雅。这时,我们往往不由心生艳羡。禁不住感慨,如果我们能有她们一半的气质……然而,我们或许无须去羡慕别人,只要我们用心,肯努力,一样可以做的很好。
通过一个学期的礼仪课的学习,我收获颇多。比如着装,在不同的季节、场合,就要有适合其季节、场合的不同的装扮。并不见得非得穿着漂亮、时尚才是美,这也不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得体大方的衣着,同样能展现个人的美好形象。在这一系列的礼仪指导课程中,自我感觉收获最大的是行为举止。如果在平时,我们大都随意任行,从来没有注意过自己的一些行为举止是否得体。上了礼仪课后,我才察觉,以前的一些行为在现在看来是多么地不雅,着实有失淑女风范。
在礼仪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获得了很多的乐趣。仅一个简简单单的蹲坐姿势,就蕴含着不少学问。课堂上,当老师说到,坐不能超过椅子的三分之二时,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不由地欠了欠身。这时才惊觉,自己的整个身体几乎全瘫坐在椅子上了,于是不禁一阵窃笑。有些人则暗暗自喜,庆幸自己没坐多。又如,当不小心掉了东西时,捡的时候要半蹲着身子,并膝盖靠拢……有时候,我偶尔会自我开玩笑地说:连捡个东西也表现得如此有绅士风度和淑女风范,这还真有点古代的韵味了。不过,这也正好展现了我们“礼仪之邦”固有的大国风范。
舞会以后的灰姑娘读后感
在格林童话中,灰姑娘扮演了一个美丽的角色。她从小忍受继母和姐姐的虐待,最后成为了王妃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但是,自从看了舞会后的灰姑娘后,我觉得灰姑娘她一点也不幸福。
是这样的,舞会以后的灰姑娘被王子接进了富丽堂皇的王宫,人们都说她“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而事实是什么样呢?灰姑娘艾拉进入王宫以后,就像是来到了一个异样的世界,本以为自己可以和王子一起快乐的生活,无忧无虑。可是苛刻无谓的荒唐宫廷礼仪让她生活的十分辛苦,而她万万没有想到那一见钟情的王子徒有一副漂亮的外表,他的内心却是冷漠和无知。所以宫殿就像一个监狱一样囚禁着艾拉天真的心。而面对这一切,艾拉沮丧之极,当提出与王子解除婚约的时候,她被无情地投入了监狱。一个月朗风清之夜,近乎绝望的灰姑娘终于逃出了王宫。
到这儿,你们觉得她幸福吗?你又知道她为什么不幸福吗,因为他的幸福掌握再别人手上。也许,在格林童话中灰姑娘真的幸福,王子真的爱她,宫里的人都能宽让她,可是,一旦发生了不好的改变,艾拉的幸福就毁了。这是多么脆弱呀。所以,站起来吧!看看我们所拥有的幸福,是不是我们想要的,不是的话请放下吧!去寻找新的快乐。
3月15日,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让我印象深刻。总书记在回信中表示,在X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担当奉献,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在4.2万多名驰援X的医护人员中,就有1.2万多名是“90后”。看到总书记的回信,看到广大90后同辈们奋战在X战役前线,其实触动到了我,虽然我还不是党员,但却抵挡不了自己对国家、对党的更加热爱。如今的我们不再是父母眼中的孩子,“90后”已经逐渐变成了“新时代共和国的脊梁”,慢慢开始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彰显我们“90后”青春蓬勃的力量。
2003年的非典,我还在读小学,当时我的印象里只有六个字“多通风、勤洗手”,过了一段时间疫情也就随之结束了,没有太深的感触;而2020年的我已经踏入社会的步伐,看着X疫情的爆发,看着一条条数据的更新,看着一名名90后逆流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