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范文第1篇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封建社会,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上长期独领,它的成就代表了全人类在封建时代所达到的水平,是世界科技文化发展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

在这个“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时期,明初的文学家宋濂,在他的这篇赠序中向世人展示了一代大文豪艰辛的求学历程,勉励后人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中更应勤奋、专心致志地学习。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子,使同为学生的我感到这似乎不是几百年前的故事,而是我的身边事,更使我知道求学路上一路坎坎坷坷,我们应不畏艰辛,勇于探索,才能业有所精,德有所成。

古人因家境贫寒而借书亲手抄写,虽然辛苦却一点也不放松,抄完便跑去送还,不敢超过约定的期限,终于有机会看到各类书籍。而面对着父母为我买的一大堆书,我却很少细心地读过,真不敢与古人相比。古人向先生请教问题时毕恭毕敬,遇到先生训斥、呵责时,他的态度变得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直到先生高兴了,才再次请教。面对古人在如此艰难的求学条件下,对知识的渴望与决心,我羞愧得无地自容。古人为了求学,不畏天气寒冷,即使四肢都冻得动弹不得,一日只吃两餐,穿戴不如他人也全都不在乎,而我们丰衣足食从不为受冻挨饿担忧,也没有奔走的劳累,更不必亲手抄书,但仍学业不精通,那只能怪我们用心不专一了。

从发生在古人身上的一件件“平凡”的事我终于明白勤奋与艰苦是相互联系的,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在我们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勤奋求学,这样才能业有所精,德有所成,将来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一份力。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范文第2篇

内容理解题主要考查阅读和分析古文的能力。包括:文意把握、情感理解、表达技巧分析等,此类题目的考查,无论是提取文章的基本内容,还是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都应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分析时必须综合梳理,整体把握。内容理解类试题常考考点主要有:归纳要点、概括中心、鉴赏写法等。

【实例引路】

一、针对归纳内容要点类题目,可采用提取信息法

例如,广东卷文言文阅读选择了《送东阳马生序》中的文字为命题材料,题目是:“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_______;(2)_______;(3)_______。”武汉卷命题材料是《爱莲说》,题目是:“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解答这一类题目,要注意筛选文中的重要信息。具体方法是:(1)从文中主要事件入手;(2)从文首引语入手;(3)从文中重要语句入手;(4)从文末议论入手。将由以上途径提取出来的信息加以提炼,便能形成准确答案。

二、针对文本内容延伸类题目,可采用联想加工法

例如,广西南宁卷选取《口技》为命题材料,题目是:“本文描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口技。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精彩的民间技艺和健康的民风民俗,请你仿照示例,选择熟悉的一种加以描述。”

示例:五月五日端午节赛龙船。龙船形如柳叶,船头船尾刻有彩色的龙头和龙尾。水手们穿红着绿,一人击鼓,一人举旗,阵容整齐。比赛开始,锣鼓齐鸣,但见水手们和着鼓声,桨起桨落,动作刚劲。龙船如飞,争先恐后,紧张激烈。岸上的人也拼命地呐喊助威。场面蔚为壮观。

再如:河北卷命题材料是《小石潭记》,题目是:“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课文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解答这类试题,考生一定要仔细读题,确认题目是问什么的。有些考生不认真读题,导致答题不够准确。或者只答一半,甚至答非所问,十分可惜。考生在准确审题的基础上,还必须紧扣文本,合理地进行联想加工,形成的答案力求准确、全面、流畅。比如广西南宁卷的题目,答题时考生要写出具体的民间技艺或民风民俗的名称,还要有合理的想象,注意细节描写和环境烘托,使描述显得具体生动。对河北卷的题目,答题时应突出“旅游”的主题,可以把自己当作导游,想象面对游客该怎么说。语言要流畅优美,富有表现力、感染力,不可机械地翻译课文。应对此类题目的具体办法是:(1)紧扣文本,以文本为构想答案的出发点;(2)审清题意,以题目要求为答案的归宿点;(3)合理想象,以合情合理的人物添加、细节描写、场景烘托和独特评价等作为使答案内容更为丰富生动的手段。

三、读后感式

1.世上因好文好诗而闻名的景观很多,岳阳楼就是因文质兼美的《岳阳楼记》而名满天下的。然而与众不同的是,岳阳楼更令许多仁人志士向往。阅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吉林省长春市中考题)

2.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你哪些启发?(四川省广安市中考题)

3.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浙江省舟山市中考题)

解答这种题的方法是:考生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人云亦云,更不能牵强附会,必须合情合理,切不可钻牛角尖,要坚决拒绝“大话” “戏说”之类无聊消闲的插科打诨。参考答案示例:1.《岳阳楼记》道出了许多仁人志士的心声,即旷达的胸襟、远大的政治抱负、忧国忧民的情怀。2.例如:①我们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莽撞行事。②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应建立在仔细观察、周密分析的基础上。3.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善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四、方法提升

文言文阅读总是以“节选”的形式出现的,因此,我们必须了解节选的部分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正确理解内容或写法。

1.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分析归纳,要从全文出发,从整体把握,既高瞻远瞩,不偏不漏,又不纠缠细枝末节。

2.了解阅读题型的种类。一般来说,文言文阅读的题目,包括对字的理解(实词或虚词),对句子的理解,对节选内容和写法上的理解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都可能出现。须要特别指出的是,如果出现了“用原文回答问题”这样的题目,回答时一定要注意找准文章中的“原句”。

3.准确表述。一般来说,表述题要求语言简明,要点清楚而完整。准确表述的前提是准确理解内容,根据自己对内容的理解,组织好语言,准确答题。

4.抓文中的关键词语或中心句。文章中的中心句或关键词语,它们往往就是内容要点。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传统文化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7-0108-02

当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经济的繁荣,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在重视经济建设的同时,很多人形成了“一切向钱看”的思维方式,凡事必谈钱、谈享受。金钱观、物质观正冲击着学生们的头脑,而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在其精神生活中渐行渐远,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严重错位。由于缺乏中华民族沿袭千年的礼仪修养,缺乏本民族悠久文化的熏陶,很多初中生正变得自私自利、重利忘义、空虚浮躁、是非不分。他们任性妄为、虚荣偏激,不知什么是艰苦朴素、正直善良、处事为人没有标杆。语文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一定要承担历史赋予的使命,在教学中开拓创新,科学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感悟和传承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密不可分。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以语文为载体,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要深度发掘教材资源,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不失时机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并从中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更是教育者们刻不容缓要立即行动的大事。下面笔者谈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和反思。

一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

1.发掘教材内涵,从审美的角度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都是专家学者们精心选择出来的。选文意境悠远、语言优美,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其中有体现关爱他人的,如《大道之行也》(八年级);有体现诚实守信的,如《陈太丘与友期》(七年级);有宣扬礼义道德的,如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孔子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有的作品体现人性美,如《童趣》(七年级);有的作品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如《人琴俱亡》(苏教版八年级);又如李白的诗热情奔放、飘逸潇洒,洋溢着自然美;杜甫的诗沉郁顿挫,体现出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尖锐批判,充满着现实美……当学生捧起经典徜徉在中国文化殿堂门口时,教师应该从审美的角度,引领他们走向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它提倡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完善自身人格,对社会的繁荣和进步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如读《送东阳马生序》(八年级),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这样的场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里,宋濂翻山越岭,走了很长一段山路才到老师的住处,门外大雪茫茫,而他就那么孤零零地站着,他在天地之间是多么的渺小,为了请教问题,他恭恭敬敬在那等着……那种对老师的尊敬、对知识的向往、那份执着、那种色恭礼至的态度,是不是值得我们学习?又如《鱼我所欲也》(九年级下册)告诉我们要重义轻利,舍生取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告诉我们要尊老爱幼,推己及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八年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告诉我们如何做好人民的公仆。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当今社会的教育意义不可估量。

2.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传统教育不空洞

第一,猜谜语、讲故事。传统文化藏存于文字和生活中。在学习汉字时,开展猜谜语、讲故事的活动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对提高其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草丛下面两条狗――“获”;72小时――“晶”;皇帝的衣裳――“袭”;会少离多――“禽”等。汉字传承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只要你去想象,每个汉字都有一个优美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如学生编出这样的故事:两个懒虫挤在一起藏在春天里睡觉,真是蠢――“蠢”。心头上悬着一把刀,刀口向着心脏,你忍得住还是忍不住这样的威胁?――“忍”。一个人走路走累了,正好看到路边有棵树,他就靠在树上休息一下――“休”。田中长出草,仔细一看,那是――“苗”字。因此,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凭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去编谜语、编故事。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猜谜语、讲故事活动,不仅小学生喜欢,中学生也很感兴趣。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和再创造,不仅能增强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记得快,也记得牢,且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有好处。

第二,诗歌吟唱和经典诵读。历代诗人运用诗歌来表现时代风貌,抒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它们是民族文化遗产中璀璨的明珠。学习古人吟唱,并运用多媒体给古诗词配乐配图,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热情,提高综合素质。诵读经典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好方法。中华民族文化经典是本民族最具权威性的著作,是文化瑰宝,民族精神的源头。它们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大浪淘沙留下来的人文精华。赫钦斯曾经说过,经典著作乃是在任何时代都具有当代性的作品。经典在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是保持文化创造力的源头活水。在中学可以开展诵读活动,让学生学习“无欲则刚”的人生真谛,体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锻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傲骨,体验“和为贵”、“天人合一”所倡导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诵读经典,树人立德,促进社会和谐和实现民族复兴。

第三,成语接龙也是渗透传统文化的好方法,倍受学生喜爱。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字、文化、文明的缩影,是汉语言文字中定型了的一些词组或短语。采用接龙比赛的形式可激发学生积累的动力,让他们自主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徜徉在成语的海洋而乐此不疲。接龙一般为顺接,即后一成语的字头与前一成语的字尾相连,让成语不断延伸形成长龙。比如声色犬马、马龙车水、水到渠成、成家立业、业精于勤。

此外,还可以组织写作兴趣小组。指导学生编诗、填词;把古诗文补写、改写或续写为现代文;学习精读课文后,要求学生写读后感。促使学生进一步将知识内化,体会经典所带来的精神力量。

3.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传统文化的影子

教师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寻找并发现生活中传统文化的影子,传统节日来临时,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等信息渠道,了解各地的风情民俗,在感受节日气氛的同时体验传统文化。如春节期间,南方人舞狮子与北方人舞龙的娱乐文化,南北方年夜饭所折射出的饮食文化,家家户户贴的春联等,都是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好契机;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参观或了解各地的名胜古迹,缅怀古人;引领学生走近诸如琴、棋、书、画,地方戏曲或武术,领略国粹的博大精深;留意婚丧嫁娶的各个流程,分析其设置目的;通过可行的资讯手段,了解并关注待人接物必备的文明用语和传统礼节……总之,教师要创造机会,营造氛围,让学生浸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年累月,他们就会自觉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

二 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反思

语文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时,既要充分利用本地文化教育资源,也要积极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要保持师生平等,鼓励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一定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批判地继承,是要拿来主义地继承。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立德树人才是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白金声.怎样当老师怎样教语文――语文教学长短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2]郭瑞林编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相关期刊更多

商品混凝土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建材行业协会

华电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中国食品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商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