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历史文化名村申报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城建档案名城保护作为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城建档案馆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大有可为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四章第三十二条明确指出“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对历史建筑设置保护标志,建立历史建筑档案。”
2008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授牌仪式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研讨会上指出:“不少历史文化村镇对自身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底数不清,对资源的种类、数量、年代、工艺、材料等基本信息没有建立档案,导致在保护管理中缺乏科学的安排,影响了历史建筑的挂牌保护和宣传展示工作的开展,不利于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妨碍了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他强调:“历史文化资源信息档案亟待建立。”
城建档案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轨迹的真实记载,是城市建设文明的积淀,搞好城建档案工作是发掘和弘扬城市历史文化特色的重要手段,作为专门的城建档案资料的统一保管机构,城建档案馆肩负着“保护城市文化遗产,留住城市永恒记忆”的历史使命,在历史文化名城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中,城建档案馆大有可为。
(一)城建档案馆是构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档案信息资源库的行为主体
一方面,由于历史建筑是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元素,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必须从保护历史建筑做起,而完善历史建筑档案,是保护历史建筑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建立历史建筑档案虽是一个系统工程,档案的形成、积累可以在多个部门完成,但最后的扎口管理还得由一个部门来完成,这一任务需城建档案馆负责;另一方面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片区、一条老街的消失只是瞬间之事,这些即将消失事物的影像资料在若干年后弥足珍贵。声像档案是城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优势,具有更形象、更直观、更具说服力的凭证作用,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过程中能真实记录保护建设的历史过程,形象再现城市的历史风貌,生动保存城市的历史文脉。
总之,城建档案馆有责任全面收集档案资料,构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档案信息资源库,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工作奠定档案资源基础。
(二)城建档案馆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宣传者和文化弘扬者
城建档案记录城市历史,是城市发展变化的“活化石”。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物承载了城市文化,见证了城市发展变迁,传承了人文精神和地方特色。城建档案馆可以对馆藏丰富的城建档案资源进行筛选甄别,开展系列开发利用工作。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需求,将档案信息内容进行重组、整合,并通过举办展览、编制图书精品等途径,深入挖掘城建历史,传播弘扬城市历史文化,服务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宣传,提升政府和公民的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意识。
(三)城建档案馆是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及编制科学保护规划的参谋者
一方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的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材料大多属城建档案材料,这些材料无疑是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依据。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就是城建档案的收集、整理、完善的过程;另一方面,历史文化名城在批准以后的各种维护、装修等工作,离不开历史建筑档案。历史建筑遭到某些损坏,只有依据历史建筑档案才有可能及时修复,并做到修旧如故,恢复历史原貌;再有,凭借丰富的城建档案资料,城建档案馆可以参与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中,为其提供合理化建议和决策信息支持。例如,昆明市成立了由文管办、房产、地名办、城建档案馆等部门组成保护历史街区与建筑的专门机构,并正式纳入在编机构,实施对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管理。
二、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服务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工作实例
广州是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名胜古迹如南越王墓、光孝寺、镇海楼、六榕寺、南海神庙、五仙观、怀圣寺、陈家祠、等等,都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广州,融汇中外文化之精华,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自2003年始,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以下简称“广州馆”)一直致力于“广州城市记忆工程”,通过各种途径,不断丰富优化馆藏资源,真实记录广州城市历史面貌,反映广州的发展变迁,弘扬广州的历史文化。近年来更是注重深入挖掘广州的城市规划建设历史和文化,围绕着“服务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这一主题,积极开展工作。
设立专门机构开展城建历史档案征集工作,保存城市历史文化
为弥补馆藏历史档案较少的先天缺陷,广州馆2003年专门设立了征集保护部,并每年申请“城建历史档案征集”财政专项经费,有计划成系列地开展城建历史档案的征集进馆工作,不断地丰富优化馆藏。这些征集进馆的档案资料类别众多,包括古今地图、新老照片、书籍、视频、建筑构件及文件资料等等;时间跨度大,远则有明清时期的古旧地图、书籍,近则有这几年来反映广州城市风貌的照片等;数量众多,特别是针对反映广州民风民俗,保存广州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征集了大量的老照片、老地图、文献史料以及广东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构件等实物档案,这些档案资料对于展现广州2200多年城建历史,保存广州古建筑、历史街区、名村名镇等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作用。
(二)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的声像档案工作
为了能及时在城市变迁和旧城改造中把脉名城保护,做好历史文化名城的抢救性拍摄工作,广州馆创新理念,制定了适应新形势下声像档案工作策略,积极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抢救性拍摄工作。首先,参照名城保护规划,按照“找出来、拍下来、存起来”的思路,根据保护对象的保护级别、规划情况、改造进展、重要程度等,有秩序、有选择地适时推进,做好广州中心城区约20平方公里的历史地区范围以及22片历史街区的抢救性拍摄工作;其次,每年申请“广州市旧城改造与名城保护抢救性拍摄” 财政专项经费;再有,以三旧改造为契机,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及时捕获名城保护的相关信息,使抢救性声像拍摄工作落实到位,不断深化。
(三)开展“基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广州市图片征集”项目,建设全面系统的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图片档案资源库
广州馆2011年创新工作模式,成功策划实施了“基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广州市图片征集”项目,围绕“服务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这一主题,依据权威部门的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名录,根据保护的要求、保护规划的范围和重点,通过向社会聘请专业摄影师进行集中拍摄的方式,建设了全面系统的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图片档案资源库,该资源库可以起到存史(保存广州城市记忆)和资政(为广州名城保护规划宣传、决策等提供参考依据)的重要作用。
(四)利用城建档案资源,深入挖掘城建史,传承名城文脉,提升保护宣传
承办“千年名城广州城市规划建设成就展”
2006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广州召开并举办“辉煌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展”大型展览,广州馆抓住机遇承成功承办了其中的“千年名城广州城市规划建设成就展”,选择从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视角出发,利用包括馆藏在内的大量城建档案及资料,深入挖掘广州城的历史底蕴,通过多种表达方式,围绕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特色,重点展现了广州市建城两千多年的世迁,展示了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在经济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2. 编研出版相关精品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