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就业工作计划

高校就业工作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就业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校就业工作计划

高校就业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全程化 全员化 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是大学生学习生涯中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就业指导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中已形成共识。高校的就业指导对于顺利实现高校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各方面对人才的需要,起着十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由于历史原因,高校的就业指导起步较晚,并且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利用最有限的资源去发挥其最大的使用效能,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对于提高和改进高校就业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 “就业指导”的产生

“就业指导”也叫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旨在为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兴趣、能力、气质、性格)和社会职业需求,选择并确定有利于发挥个人才智和实现个人理想的职业。帮助大学生按照国家就业政策导向,使其正确实现自身价值。“就业指导”这一概念诞生于2O世纪初,它的奠基人是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FrankParsons)。

2 美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发展

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影响,就业指导理论经历了从人职匹配理论到特质——因素理论、类型学理论、发展性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等几种不同的就业指导理论。根据这些理论,美国高校就业指导从职业指导阶段发展到关注全人发展和终身发展的生涯指导阶段,其实践工作从人职匹配安置就业的短暂行为扩展到贯串整个大学生涯的全面发展人的生涯辅导。

3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发展及存在问题

我国就业指导始于二十世纪末期。社会主义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高校就业指导模式逐步从国家“统包统分”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转变。其职能部门的主要工作是:引导学生了解职业,指导学生填写择业志愿表,调查社会职业需求和毕业生资源状况,向毕业生职业需求信息等。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大规模扩招,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并且全面实施“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2002年19号文件明确以“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工作新机制),这些都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就业途径和机遇,同时也给职能部门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现行高校就业指导还存在一些问题:1、就业指导内容简单,形式单一,个性化和社会化程度不够,与教学过程结合不紧密;2、重视就业指导的作用,但就业指导不能满足就业形势的需要;3、就业指导不扎实的局限性,使其重心仍停留在毕业前择业期的指导,只关心学生能否找到工作岗位,而忽视学生自身个性特点、职业意识和职业发展的培养;4、就业指导只为了片面追求一次性就业率;5、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不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则有待于建立一种新的就业指导体系。

4 全程化、全员化就业指导体系

从“就业指导”的概念、美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发展以及我国就业指导的进程和存在问题,不难发现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程,体现了系统论中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及开放性原则。因此,我们根据这些因素及我国国情的特点,提出了“全程化、全员化”的就业指导体系。

4.1 从纵向方面来说,就业指导体系要体现全程化

就业指导是高等教育系统中重要的环节,它应贯穿于学生培养和就业的全过程。实行就业指导的全程化,是体现系统的整体性和层次性原则,也是美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发展方向。高校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实现是以职业生涯与发展理论为基础,按照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

全程化就业指导内容包括:科学地评价和认识自我,不断完善自我;科学的评价职业,树立正确的择业目标;科学地评价专业学习,处理好专业与职业关系;正确地看待金钱,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全程化就业指导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分阶段实施:对于大一新生,就业指导应着重就业形势的认知、职业生涯认识和规划,成功校友的事迹介绍等。在结合其专业思想教育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的就业指导和养成教育,让他们初步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帮助他们建立专业思想,树立社会责任感,认清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势态,为自己学习和发展制定目标与计划,增强求知的欲望和培养能力的自觉性,并开始注意和收集有关就业信息。对于大二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对自己的就业目标已逐步明确,此时应让他们对涉及就业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了解本专业发展的趋势和前景,了解专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导学生围绕职业发展去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素质、增强适应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使他们不但能够打好专业基础,拓宽知识面,培养多种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又能够接触社会,了解当代职业对人才的要求,使学习目标更为明确、具体,还能通过思想教育和各种活动让学生接受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初步的职业意识。对于大三学生,应着重职业定向指导。帮助他们认清专业所适应的工作领域,并与自己的身心特点和能力倾向相对照,引导学生依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志向,拟确定职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计划。对于考研的学生,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对于就业的学生,可以把当年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职业需求情况向学生作分析.使学生对来年的情况有推测性的了解。指导学生制作简历,在制作简历过程中发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争取在今后一段时间中给予弥补。了解搜集信息的渠道,熟悉学校就业网络。使其自觉主动地去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对于大四学生,涉及到许多职业选择活动,是就业指导的关键时期。重点应围绕就业形势、就业的政策、方针的宣传和择业技巧的指导来进行。引导学生从容的应对挑战,注意信息的收集与筛选,择业的步骤与技巧,择业误区的避免等,依据所获取的用人信息做好择业准备与心理调适。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大学生积极进行创业实践,为大学生搭建创业的平台,鼓励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进行自主创业的思想。对于毕业后的学生,继续为他们提供教育服务,解决本专业所涉及的技术难题,提供就业信息,跟踪调查,建立完整的毕业生动态信息库,以及做好用人单位信息反馈的收集和分析工作。

4.2 从横向方面来说,就业指导要体现全员化

倡导就业指导的全员化,是体现系统的相关性和开放性原则。同时,这也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增强就业指导的全员化,必需提高高校各层面及社会各界参与就业指导的意识,使它贯穿和体现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涉及到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而且需要得到社会、家庭及其学生本人等各股力量的积极配合、参与和支持。

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层面 学校可成立校、院(系)两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党委书记任组长,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分管招生就业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党办校办、研究生处、保卫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其职责包括根据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和规定,制定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细则及对就业工作目标分解;核对学校应届毕业生名单,填写毕业生就业推荐意见,并将有关材料上网,供用人单位查询;开拓就业市场,收集需求信息,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供需见面洽谈活动,负责毕业生就业推荐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日常事务。各院(系)可组建由院(系)总支书记为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完成学校就业指导机构下达的各项事务性工作,负责院(系)毕业生资格审查和综合测评工作,及时向学校主管部门报送毕业生生源情况和综合测评结果,组织班主任填写毕业生就业推荐意见;根据学生的家庭情况、社会关系、学业成绩、综合素质、社交能力、求职观念、就业心态、心理素质、就业期望值等多个层面建立学生个人就业档案,然后梳理,分类,进行分类指导。加强与就业指导课老师的交流与沟通。举办“双选会”、小型招聘会和用人单位联谊会,走访用人单位,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和对社会需求的分析与预测,建立与用人单位、人才交流市场的日常联系制度,信息通报与制度,增进与用人单位的联络。不断增强就业信息网站的建设,建立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库、毕业生资源库、毕业生电子档案库,使供需双方的信息资源能够互动起来,为毕业生进入无形的市场提供帮助。引导企业界、政府部门、科技界、经济界的有识之士走进高校,为学生举办讲座,进行指导。引导企业走进高校,进行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走出校门,与各企事业单位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写信的方式主动联系家长,向家长通报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展情况,呼吁家长参与学校的就业指导,对学校的就业指导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见解,共同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层面 就业指导课教师扮演的角色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团体的领导者”和“家长的人”,而且还应是“心理辅导员”、“生涯设计指导者”、“职业工作介绍者”和“劳动力市场信息员”。教师需要掌握或熟悉相关的教育学、伦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加强调查研究,参与科研活动,积极参加专业性的进修、培训,加强对典型就业案例的收集,积累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同时,就业指导课教师应向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提出把就业指导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并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断完善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有计划分阶段实施,连续进行。高校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加强,就业指导人员需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高校教师层面 专业课基础课教师一方面要树立起以就业工作为己任的责任意识,彻底摒弃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的任务的模糊思想,可通过自己的同学、学生或亲朋好友为毕业生推荐用人单位,加强与用人单位和考研院校的联系;另一方面在基础课专业课教学和实践环节,要注意渗透就业指导思想,加强专业教育,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层面 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在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中渗透就业指导。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可以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树立职业理想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理想教育落实在职业理想上;把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道德教育、学生的行为规范结合;在职业选择上把个人志趣与服从社会需要相结合等。这样学生就能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观,使学生在就业、择业中有正确的思想和方向。

高校校友办公室层面 广泛联络校友,充分发挥校友资源,让校友主动来关心母校建设和发展,宣传母校的同时,向母校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信息。同时,邀请优秀校友反校为在校的学生作讲座,以他们自身的成长经历、工作经验和素养来指导学生。

高校图书馆层面 图书馆是高校重要教育阵地之一,图书馆中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专业的情报人员、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吸引学生的场馆与宣传栏等可利用资源都能在就业指导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图书馆可以营造高雅的就业服务环境;可以挖掘馆藏资料,宣传推荐相关就业的书目;充分利用场馆优势积极配合学校其他部门宣传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就业理念和相关就业信息;利用图书馆专业情报人员的人才优势积极开展就业信息咨询工作;利用网络优势指导学生收集网上的求职信息,且可在图书馆主页上开辟求职与求学栏目,认真为学生解答在求职和求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推荐一些文献,供学生阅读与参考。

高校后勤服务层面 高校后勤在满足教育教学及科研和师生生活需要的同时,还应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把高校后勤社会化与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后勤社会化的育人功能。高校后勤要创设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市场氛围,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提升勤工俭学的内涵和品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加强产、学、研结合,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搭建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

学生层面 发挥学生党员、热心班委成员及学生就业信息员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让他们在关注自身就业的同时,关心帮助班级同学,把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向班级同学宣传;搜集就业信息;建立企业信息库;定期调研周围同学的就业进展情况,及时反映给学院;协助举办就业讲座、择业技巧培训、创业论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

5 结语

完善全程化、全员化就业指导体系,这不仅是今后一段时期做好高校就业工作的基本保证,也是构筑高校就业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按照这一要求开展高校就业工作,一定能够充分发挥其在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 吴祠珍.美国高校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24(1):104~107.

[2] 张颖萍,张传亮.全程化、全员化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0,(3)录用.

高校就业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政府主导,企业配合,乡村联动,多轮驱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千方百计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招工任务,促进我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每一个新出现的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能够及时在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登记,并得到就业援助。

(二)保证每一个零就业家庭能够在规定时间内至少一个人实现就业。

(三)帮助已就业并符合条件的援助对象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就业扶持政策。

(四)确保完成15名进园区就业用工任务。

三、工作措施

(一)组织领导。成立迎国庆就业援助进家入户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吴名、各村村长、各村会计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劳动保障所内人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输机工作。

(二)狠抓对内挖潜解决一批用工。确保完成15名市内园区招工任务。各村对照今年下达的各项招工任务,要找差距、求对策,作为今年下半年村级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千方百计完成各自的招工任务。

(三)压任务促招工。建立严格考核机制,把各村招工任务列入全年目标考核重要内容。任务与政绩挂钩,确保完成招工任务。

(四)抓奖励促招工。重奖招工有功单位和个人,鼓励各村、社会中介机构和个人利用一切资源招工。凡单位或个人每招一名员工在我市工业企业就业满一个月,给予元直接补贴,满三个月,追加40以上补贴。该项经费从就业专项经费中列支。

四、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和摸底阶段(时间9月5日至9月10日)。重点做好三项工作。

1、制定工作计划、明确责任分工等各项准备工作。各村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详尽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中要包括走访摸查、援助方式、岗位收集、统筹调度、政策落实、宣传理论等内容。

2、调查摸底。各村协管员对辖区内所有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成员和其他就业困难人员进行梳理,确定援助对象。

3、建立台账。对确定的援助对象进家入户,掌握其基本情况、就业情况、享受政策情况、面临的就业困难,乡村建立援助对象台账,并于9月15日前输入客户端。

第二阶段:帮促就业和政策落实阶段(时间为9月10日至9月25日)。主要以“三送”形式开展援助活动。

1、送政策

组织开展专门的政策咨询活动,乡劳动保障所设立“困难群体帮扶就业窗口”,将近期中央、省、市就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印制成册,免费发放到每一位援助对象手中,使他们了解适合自身的政策内容和办理途径。

2、送岗位

加强有关部门协调沟通,积极开发各类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岗位,招聘大学生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双困”高校毕业生就业。

3、送技能

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指导下,组织辖区内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参加免费就业技能培训,为就业困难人员参加就业技能培训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帮助就业困难群体提高市场就业的竞争能力。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9月26日至9月30日)。重点走好两项工作。

1、跟踪服务。不仅要扎实做好活动期间促进就业援助对象的跟踪服务,而且要做好未实现就业的援助对象的跟踪服务工作,努力促进其就业。

2、稳定就业服务。对已经就业的困难高校毕业生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及其他就业困难人员,要掌握其就业后的情况,帮助落实就业政策,帮助他们稳定就业。

五、工作要求

高校就业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2009年工作成绩与不足

(一)基本情况汇报

(二)利用多种渠道,开拓就业市场

今年全国高校有611万大学毕业生,相对我院的毕业生来讲,优势比较弱,为了更好将毕业生推荐出去,就业办利用新华人才网、各行业网站、报纸、期刊、参与各类招聘会广泛收集信息,另外与合作单位、班主任、已就业学生、兄弟院校的沟通、介绍,深挖就业市场内部资源,采集大量的岗位信息,积极联系企业、实地考察、洽谈合作,拓宽就业市场;先后与50余家招聘企业(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尤其是今年我们借助教育集团公司的就业网平台,帮助学生熟悉网上就业流程、制作简历,上传简历,推荐优秀学员,手把手的教学生网上求职,帮助学生完成网上求职,自主就业率达31.6%;切实提高了就业工作效率。

目前我院与智联招聘网、新华人才频道、新华就业网开展合作,2011年毕业生首先将实施网络就业,为毕业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集中优势 全(本工作总结来源于kxren.com)面报道就业情况

就业办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就业宣传工作,全校现有对外宣传栏8个,就业办长期使用其中的5个专栏,全年更换就业新闻7次,调研报告4次、专场招聘会报道11次、同时对就业回访、招聘信息等相关内容做了及时的报道,利用教育集团网站、新华就业网、新华人才频道、兄弟院校就业板块等相关网络,及时更新我院相关就业内容;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增加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提高在校生的就业信心。目前就业办正着手搜集成功学子素材,制做《东方巴黎故事》宣传册。

(四)及时反馈 促进教学管理的

就业办每个月对合作单位,通过上门访问、电话回访、邀请企业领导到校等多种方式,收集到就业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就业单位对我院教学、学生管理、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另外,也了解到毕业生对所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就业服务等情况;并将回访信息月末以就业工作报表(电子稿)的形式,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今年共计发送就业工作报表电子邮件9次,促进了部门工作质量的提高。

(五)实施就业教育 加强创业指导

(六)完善制度 保障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就业办自08年着手整理部门相关材料,通过09年的补充和完善,已经初步建立了就业指导中心日常工作各项材料,制定了部门规章制度、部门员工岗位职责、绩效考核制度,促使就业指导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搜集整理了已就业学生信息、在校学生信息、成功学子信息等并登记造册,全面把控就业工作;建立了学生推荐材料、就业宣传材料、专场招聘会材料、就业回访材料等一系列材料、工具,进一步健全部门档案、材料,全面促进就业工作规范化。日常的部门工作管理严格按照院校工作计划执行,建立工作日清制度,制定合理工作计划,严格按照月度工作计划、周工作计划,实行就业工作月清、周清、日清制度,实现当日事当日毕;部门定期召开总结会议,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在总结中提高;积极参与集团公司和学院提供的各种学习和培训班,利用外部优质资源,学习他人先进经验,通过各种方式全面提高部门员工的工作能力;加强了部门联动,积极协调、沟通工作事宜,保障了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七)做好服务 配合其他部门工作

二、工作中的不足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岗位有所萎缩,我院全体员工在院长的带领下,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群策、群力,就业办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但是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三、2012年工作计划

高校就业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资环学院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为了保证人才的充分利用,切实发挥人才的作用,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我院根据学校安排,在招生就业处的指导下,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做好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今年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总的来说是成功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将XX届就业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院领导重视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同时也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件大事,毕业生就业率也被作为考核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学生教育是学校发展的命脉,学院领导对此高度重视,曾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专门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虽然学院领导重视此项工作,但由于学院相关鼓励措施尚未出台,导致参与学生就业的教师相对较少。

二、多次举办就业讲座,积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对学生的就业动员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新生入学期间,重点是目标分解。通过对专业介绍、分析近两年的就业形势,从新生入学起就增强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同时指明目标和努力方向,将三年的任务分解到每一个学年,实行目标管理,使新生入学后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第二阶段放在二年级,重点是准确定位。对于文化课成绩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树立高职升学的目标;对于文化课成绩较差的学生,强调加强实践能力和技能的提高,要求他们参加各种活动,争取多拿一些奖证,为就业作好充分的准备。同学们基本上能找准定位。第三阶段的就业动员工作放在三年级上学期,重点是降低学生期望值,合理定位。动员会内容:进行正确自我评价,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介绍上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包括联系方式。分析当年市场需求,准确定位就业方向,适度调整期望值。教育学生从实际出发,调整好心态,根据自己的成绩、能力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分析自身的优劣势处发展潜力,合理定位,既不能缺乏自信心也不能期望值过高,以避免求职理想与现实出现的较大的反差,导致高不成低不就,最终导致失去所有机会。特别指出现在学生中存在的一次择业定终生的误区,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动员学生到基层工作。

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快的、更好的适应目前的就业形势,正确认识和处理在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就业指导咨询、就业形势报告会等方式,积极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逐步更新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观念,避免期望值过高的现象。在对于用人单位的选择上做到不再将目光仅仅放在国有企事业单位上,应当考虑实际情况先就业再择业。此外有意识的增强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择业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难免会有遭遇挫折的时候,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应对就业,在遇到问题时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心态,建立信心。对学生如何抓住机会、参加面试以及如何签约一一作了具体的指导。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过程和抓学风建设的过程,通过对毕业生的教育,促进学风建设。

XX年11月至12月份,学院组织毕业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教师所做的讲座,从求职技巧,求职心理等方面给予指导;同时我院还邀请校外有关专家为学生进行讲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学院领导结合专业、企业情况跟学生谈就业,学院还举办模拟招聘会,不仅提高学生的求职技巧,同时还教育学生,切实转变择业观念,端正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取向。

三、班主任积极落实各项推荐工作

为更好地做好毕业生的择优推荐工作,班主任定期到本班调查了解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清楚是否每位毕业生已落实就业单位,未落实的是否有意向单位。通过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实际困难的每一位毕业生的情况,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提供准确的依据。此外,学院专门为毕业生建立了资源库,将有需要学院再推荐意向的毕业生的个人资料登记造册,只要有信息,有合适的需求就通知他们,使他们能早日落实就业单位。让毕业生自始至终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支持,愉快地走上社会,正面人生。鼓励学生参加高职升学考试不仅仅可以让学生继续深造,有新的发展空间,也是我们提高就业率、提高学校知名度的一种途径。

XX年1月份由班主任组织毕业生认真填写推荐表,同时组织毕业生上传求职信息到高校就业网,以便于利用现代化手段为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周到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4月8号左右组织毕业生参加我校举办的“双向选择洽谈会”,与社会和用人单位广泛联系,推荐毕业生;3—7月份邀请多家单位(如云南斯泰城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九河农资股份有限公司、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到学院招聘毕业生,院团委及班主任认真做好接待工作以及推荐工作,努力做到用人单位满意。

四、拓宽就业途径,缓解就业压力

长期以来,高校毕业生把就业的目标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或国有大型企业、外企和政府机关,致使这些地方在某些领域人才饱和、供需失衡,造成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许多人找不到工作。而另一些不被看好的行业和领域却出现人才匮乏。应该说: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人才过剩,只是人才的相对过剩。 另一方面,高校扩招带给就业工作的压力,逐年加重,所以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在工作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让当代大学生在择业观念上逐步发生转变,使毕业生接受“先就业后择业”这一理念,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工作。

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开阔思路,学习借鉴先进国家的就业政策,制定符合我院专业特色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建立并健全相应的网络机制:

(1)信息网络: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建立网络平台,及时向用人单位提供毕业生基本情况,向毕业生就业信息。

(2)与用人单位建立相对稳定的需求网络,定期向用人单位了解需求情况,建立长期、稳定的双向合作。

(3)人才网络:建立政府支持体系(如:学校成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积极开辟毕业生就业市场,实现统一管理,把毕业生推向社会,为其创造更广阔的就业天地。

根据历年经验,采取

了实习安排与就业推荐结合的办法。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有目的的选送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毕业生参加实习,让实习与就业挂钩,以有利于就业率的提高。要求班主任能掌握每个毕业生的求职动态、意向和签约结果,及时统计学生的意向和签约情况,以便向用人单位推荐时有的放矢。对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学生以个别谈话的方式,帮助他分析形势、正确评价自己,力求学生保持清醒头脑。

在学习中我院非常重视学生的英语学习,多次组织学生座谈英语学习心得,各班主任开班会也不厌其烦的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突出优势,增加学生就业机会;在毕业生分配工作上计划好,下手早,工作细,抓落实,讲服务。同时,我院近年重视毕业生取证教育工作,也为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毕业生开始实现从凭各种证书求职,向靠岗位证上岗的转变。鼓励毕业生报考硕士研究生;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省级公务员考试,鼓励部分学生参加国家和地方就业项目,如到边远地区支边、执教,响应为西部服务的号召;努力创造条件,使部分学生毕业实习与就业推荐相结合。经过一年的辛勤工作,我校XX年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已基本结束。在本年度的就业工作 中,多方搜集就业信息和就业途径,妥善安排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截至目前,我院本科生考取硕士研究生9人,考取公务员4人,签定正式就业协议20人,参加国家、地方就业项目30人,就业率达到70%;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为90%。

五、认真做好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跟踪统计

我院毕业生有一部分回到生源所在地,参加第二次就业分配;还有部分毕业生参加地方公务员考试,这些学生就业情况关系到我院就业率。学院通过团委、在校研究生、班主任与毕业生网上或电话联系,在毕业生中做调查,及时反馈毕业生对我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部门工作的看法与建议。建议以学校牵头编写毕业生文件汇编及就业指导手册,将有关国家就业文件和政策编辑成册,使毕业生人手一册,做到人人知政策,用来更好地指导毕业生的就业。

进一步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前移,开设必要的毕业就业指导课程,并将其纳入学院的教学管理中。使同学们了解基本就业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和需求及时弥补自身不足。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其他知识和技能,考取各种必要的资质证书,积极地接触社会,为将来的就业积累经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低,奖证偏少。

2.我校缺乏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就业渠道不够畅通。

3.学生潜意识存在一次就业定终生的误区,导致少数同学好高骛远,挑肥捡瘦,不愿到基层工作,不愿到外地工作。

4.个别同学签约不慎重,还有悔约现象。

5.缺乏自主创业的勇气和条件。

6.少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总之,我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围绕着“巩固就业率,提高签约率”的总体思路,努力提高就业质量。以上是我院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我们会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本着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力争做好今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 资源与环境学院

XX年9月19日

资源与环境学院XX年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资源与环境学院组建于XX年5月,已经经历了四个年头,四年来学院教职工人数始终保持在30人左右,特点是高学历人数多,科研力量相对雄厚,班主任主要是由年轻老师担任,发展至今已有三个硕士点,研究生人数为84人,三个本科专业12个班级,近630名本科生。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摆在面前的一大难题,为此,经研究,我院对XX年届毕业生就业制定就业工作计划方案。

一、07届毕业生基本情况

我院XX年年本科毕业生共有154人,其中环境科学96人,农业资源58人,研究生23人。

二、加强就业工作组织领导,明确责任

学院在9月份成立07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服务和协调工作。

组长:段红平

副组长:杨志新 高召华

成员:王吉秀 董艳 秦丽

三、学院就业工作计划

1.继续举办就业讲座,加强学生就业教育,积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2.采取措施,鼓励班主任加强落实各项推荐工作。

3.继续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拓宽就业途径,缓解就业压力。

4.认真做好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跟踪统计。

5.研究制定有关政策,采取措施调动教职工的协助学生就业积极性。

6.研究指派专人联系就业单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建议:在为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上,若确实需要车辆,可适当考虑予以安排。

高校就业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就业指导 小组工作 就业小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1-0043-02

距2012届高校毕业生离开校园4个月后、2013届毕业生就开始考虑找工作了,据江苏省教育厅调查,江苏仍有4万名2012届毕业生未就业。《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加上2012届未就业的毕业生,导致2013年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更多。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大学生求职难成为当年最明显的特点,有专家指出2013年并不比2008年的就业形势好。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一 就业指导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指出,就业指导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毕业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保障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有效手段。就业指导也可以称为“职业辅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就业指导是指为被指导者传递就业信息,帮助其求职与择业,为其与具体职业的结合牵线搭桥,充当两者的“中间人”;广义的就业指导则是指以被指导者的自身特点、意愿与社会职业的需要相协调为前提,帮助和指导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并为其选择职业、准备就业,以及在职业中求发展、求进步等提供知识、经济和技能,组织劳动力市场以及推荐介绍、组织招聘等与就业有关的综合性社会咨询服务活动。

就业指导起源于美国,1894年美国加州工艺学院推行就业指导工作,1903年美国的帕金斯最早提出就业指导的概念。1908年,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职业指导机构——波士顿地方职业局。1911年,哈佛大学开设就业指导课。在我国,1916年清华大学开始就业指导相关的工作,并于1923年正式成立了职业指导委员会,拉开了我国就业指导工作的序幕。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强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必修课,重点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提高求职技巧,调整就业预期。

就业指导的总目标就是协助大学生作出职业选择、解决就业问题,主要任务是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职业,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工作岗位并适应职业生活。大学生就业指导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效,可采用授课、报告、讲座、咨询等多种形式。

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方法,成立就业小组,可以丰富就业指导形式,促进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二 小组工作

小组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为了达到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而进行活动的人群。小组工作是由英文Social Group Work直译而来,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1949年美国小组工作者协会指出,小组工作是通过小组互动与方案活动达到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目标的完成。小组工作的目的在于根据个人能力与需求来促进个人成长,使个人与他人、团体与社会之间达到适应,让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权利、能力与独特性。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会依赖群体经验成长和发展,当个人出现生存能力方面的问题或心理行为有偏差时,通过小组工作,可以恢复人的原有能力达到社会化。在小组工作中,通过不同成员之间经验的交流分享,可以丰富和扩展经验和见识,改善人际关系,也可以使成员发展面对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适应危机情景,促进个人成长。就业小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成员间的互动活动,解决就业问题。

小组工作的类型多种多样,可以从小组的组成、工作结构、成员的参与程度、工作目标等方面来划分。就业工作小组是从小组的工作目标来划分的,就业小组也可以再继续细化,根据毕业生去向分为国有企业就业小组、民营企业就业小组、外资企业就业小组、事业单位就业小组等;根据求职职业分为专业技术人员就业小组,商业、服务业人员就业小组等;根据求职行业分为金融业就业小组、教育就业小组、房地产业就业小组等;从求职地域分为本地就业小组、外地就业小组等。

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有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和互动模式。在就业小组中主要采取的是互动模式。在互动模式中,小组被看做是一个互助的体系,成员依靠小组其他成员作为自己解决问题、建立信心的资源。互动模式下的小组以成员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来实现小组目标,组员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小组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在实施过程中,小组工作者,即就业小组中的指导老师,以协调者的角色在小组中发挥作用,不断启发组员主动考虑问题,及时了解成员的需求和期待,挖掘小组的积极潜力,动员组员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并强化发展目标,为成员提供信息,充分利用相关资源为实现小组目标服务。

三 就业小组工作过程

就业小组工作过程是组员与指导老师共同参与的过程,可分为准备、开始、冲突和后期等阶段。

1.就业小组准备阶段

以毕业班的时间为参考,就业小组准备阶段集中在9月份。准备阶段的工作有就业意向调研、招募与选择组员、目标确定、制订工作计划、做好就业准备等。

第一,求职意向调研。在确定开展就业小组之前,要考虑学生的求职意向。求职意向包括求职地点、求职行业、职位等内容。求职意向越明确对就业小组工作的开展越有利。这个过程中有的同学可能求职意向不明确,可以做一些职业测试,从而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方向。

第二,招募与选择组员。根据求职意向,将需求相似的成员分到一组,人员较多时还可以从性别、兴趣爱好等再细化小组。一般一个小组在3~50人之间。

第三,确定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就业小组的工作目标是就业,不同的就业小组会有不同的就业目标,如外资就业小组会锁定一些外资企业作为目标,银行就业小组会将银行作为目标。为达到就业的目标需要制订一系列的计划,如学习计划、实践计划、交流计划等。

第四,就业准备。就业准备有就业的心理准备、求职材料准备等,就业心理准备主要包括树立自信心、提高心理承受力、增强应变能力;求职材料准备有就业推荐表、求职信、个人简历和各类荣誉证书等材料。

在就业小组准备阶段,指导老师主要的任务是组织开展求职意向调研工作,组织各就业小组的人员招募,为各小组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完善学生的就业准备材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2.就业小组开始阶段

就业小组开始阶段集中在10~11月份。主要的工作是就业信息的收集、就业经验的积累等。

第一,就业信息的收集与共享。就业信息的收集要把握真实性、实用性、针对性等原则,就业信息收集的渠道多种多样,如各大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各类人才市场信息、互联网等。在就业小组中,收集信息的同时还需要做到就业信息的共享,相互告知,把握就业机会。

第二,就业经验的积累与交流。在收集就业信息后,投递简历,进入面试、笔试等环节,不同的行业领域会有不同的就业经验要求,就业小组成员在就业过程中会积累一定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进行交流、借鉴,从而促进组员的成长与发展。

在就业小组开始阶段,指导老师主要的任务是提供就业信息、加强就业指导、制订小组规范、指导各就业小组开展工作等。

3.就业小组冲突阶段

就业小组冲突阶段集中在12月份到次年的5月份。就业小组工作开展之后,因组员的需求、条件相似,在应聘中会因竞聘同一个职位而产生冲突。在这个阶段,各组组员要充分认识自己的情况,在互帮互助的前提下开展良性竞争。指导老师在这个阶段要在冲突未出现时让组员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在冲突出现时要及时协调,并尽量引导、维护组员关系,较好地处理就业竞争冲突。

4.就业小组后期阶段

就业小组后期阶段集中在6~8月份。经过前三个阶段,就业小组中部分成员已经找到比较合适的工作,个别组员仍在为找工作而努力。找到工作的组员要做好对未找到工作组员的交流指导,并为入职做好准备。未找到工作的同学,会在自己的努力和组员的帮助下继续求职之路。

指导老师在这个阶段要对已经找到工作的同学加强入职观念教育,并指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消除攀比心理等。对于未就业的同学,需高度重视,在提供就业信息、求职过程指导的同时,要关注其心理健康。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多,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显得更加重要,通过小组工作的方法,成立多种样式的就业小组,在发挥指导老师作用的同时,让需求相似的同学通过互动的方式相互帮助、成长,从而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

参考文献

[1]4万毕业生未就业 江苏2012就业形势“寒冷”[EB/OL].人民网

[2]陈红艳.广东首场大学生招聘会昨鸣锣6人抢1职位[N].新快报,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