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元宵花灯制作方法

元宵花灯制作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元宵花灯制作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元宵花灯制作方法

元宵花灯制作方法范文第1篇

幼儿园元宵节庆祝活动总结范文一一、活动的主题突出、计划详细本次元宵节游鑫园小区活动是一次创新,体现了大带小活动,让大班的哥哥、姐姐推着小推车,托班的弟弟妹妹坐在里面,中班的哥哥姐姐搀着小班的弟弟妹妹,大家一队一队的游鑫园小区,家长则跟在后面一同游小区,这样的活动是第一次,也是大胆的一次,因为全园那么多的孩子、那么多的家长,一起参与,场面非常壮观,让住在鑫园小区里的人们一同感受了元宵节的快乐。另外本次的活动计划详细,考虑周全,使得活动中,那么多的家长和幼儿都井然有序进行活动。

二、团结一致、分工协作这次的活动离不开全园老师的共同努力,活动前各班老师能带着幼儿一次次的熟悉游鑫园小区的路线,需要的材料能发动各班家长进行收集,为幼儿园开展此活动解决了后顾之忧,大家在游小区的时候,不仅照料的是自己班的孩子,还要兼顾和自己相邻的班级的幼儿,包括生活老师在内,大家分工协作,为一个目的而努力,使得这次的元宵节活动让家长们觉得老师考虑的很详细。

三、活动促进了幼儿园的发展这次的活动走出了幼儿园,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在这次的活动中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让每位老师都有计划意识,知道一个人的行为代表的是全园的形象,在游小区的过程中,要维护自身形象和幼儿园形象,要服从指挥者的指挥,听从安排,正因为老师们的思想觉悟提高了,所以本次的活动大家配合的默契,取得了成功。

四、不足之处任何活动都不可能完美,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本次活动家长的热情太高,参与的人太多,使得队伍拉的很长;当各小队走在小区的南门时,就听不到音乐了,随身带的收音机声音太小,不能将气氛调动起来。

虽然有不足,但很开心,整个幼儿园到处充满着快乐的笑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过年的喜庆、对孩子的成长欣慰地笑容和对这次活动所给予的热情支持与赞扬。我们也感受到:教育培养孩子不仅需要在平日的生活中,也需要在每一次与家人亲密合作的活动中,每一次的契机都是开启幼儿兴趣与拓宽想象空间的机会。提供给孩子参与、感受的机会,让孩子们无时无刻地体会到快乐在自己身边。

这次元宵庆祝活动,以亲子联欢的形式进行,既融洽了师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也有了情感交流,既感受到在幼儿园过元宵节的快乐,也感受了大带小的关爱。在日后的活动中我们还需要不断推出更新颖的活动内容,创新各个活动形式,相信以后的活动将会越办越好。

幼儿园元宵节庆祝活动总结范文二“蛟龙迎春”元宵节主题活动小结

放鞭炮、做元宵、吃元宵、看花灯……无疑是童年里最快乐的节日。在新的一年刚开始之际,我们幼儿园开展了“庆元宵”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更多地感受到元宵节热闹喜庆的气氛,同时能体验在幼儿园过元宵节的愉快,萌发爱集体、爱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活动一:“好看的花灯”。(跟活动方案有所调整)寒假期间,我园布置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花灯,2月8日上午各班将收集的花灯送到幼儿园操场、大厅展出,同时将准备好的灯谜张贴出来。各班组织孩子赏灯,老师向孩子介绍花灯的名称以及花灯的制作方法,或请孩子介绍自制的花灯,孩子们神采飞扬,气氛非常活跃。下午家长来接的时候,许多家长带着孩子饶有兴趣地赏灯,还跟孩子一起猜灯谜,在浓浓的亲情中享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二:2月9日各班开展元宵节主题活动

1.小班:知道元宵节是团圆的节日,初步了解元宵节人们的活动和特别的食品——元宵。

2.中班: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玩灯、赏灯、吃元宵、划旱船等)。

3.大班:在班上开展“话说元宵节”活动,引导幼儿自由结伴,向同伴介绍自己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到的关于元宵节的新认识、新经验。

活动三:热闹的龙灯

2月9日上午10点,锣鼓声声、鞭炮阵阵,龙池社区的舞龙队来园进行了精彩的表演,孩子们欢呼雀跃,舞龙队的队员年龄都比较大了,虽然舞的大汗淋漓,但看到孩子们可爱的笑脸,他们舞得更带劲了,最后他们还和每个班的孩子合影留念。

活动四:“甜甜的元宵”。小、中、大班组的老师们在这一活动中,介绍元宵食品的制作材料和方法,并示范包汤圆的方法及要求,同时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搓元宵,在“卖汤圆”的歌声中,大家一起品尝煮好的元宵。整个活动室到处充满着快乐的笑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过节的喜庆。

这次元宵庆祝活动,从开始我们就做了充分的准备,从研究方案开始,园领导和老师们积极动脑,理念有了很大的更新。以往多以说教的方式让孩子来了解元宵节,而这次活动我们完全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孩子们通过各种感官来了解元宵节,同时还充分挖掘家长资源,体现了家园共育是理念。孩子们感受到在幼儿园过元宵节的快乐,也学到了不少本领。我们体会到在日后的活动中我们还需要不断推出更新和新颖的活动内容,创新各个活动形式,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度过每一天。

幼儿园元宵节庆祝活动总结范文三元宵佳节是快乐的日子,更是热闹欢腾的日子,2月6号我们高村幼儿园里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因为我们团聚在一起举行“快乐迎元宵”的活动。

在教室里教师向大家介绍了元宵节的来历,让孩子们更近一步的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在元宵节特殊的日子里,在这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孩子们和教师们共同感受民间文化的博大情深。

老师们在这一活动中,介绍元宵食品的制作材料和方法,整个活动室到处充满着快乐的笑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过节的喜庆。我们深深感受到:我们应尽量提供给孩子动手、动脑及语言表达的机会,让孩子们无时无刻地体会到快乐在自己身边。

这次元宵庆祝活动,孩子们感受到在幼儿园过元宵节的快乐,也学到了不少本领。我们体会到在日后的活动中我们还需要不断推出更新和新颖的活动内容,创新各个活动形式。相信以后的活动将会越办越好。

4幼儿园元宵节活动小结本次活动在所有老师的尽心准备下已经结束,整个活动带给大家的是快乐,同时也让幼儿了解了元宵节的来历与习俗,增长了幼儿的知识面。

开始的秧歌舞是为了活跃气氛,调动家长,但没考虑到来的家长大部分是老人和幼儿的父亲,所以在带动家长方面不是很理想,在以后的活动中,要把活动规则讲清楚,以便活动的顺利进行。

元宵花灯制作方法范文第2篇

元宵节的主要吃食是元宵。元宵也叫“汤圆”、“圆子”。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说法不一。一说春秋未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大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元,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元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这两个传说不见史料记载,不足为信。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宋朝很珍贵,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到了现代亦有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在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成真,终日烦恼。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圆形食品,从种类上分,可分实心和带馅的两种。带馅的又有甜、咸之分。甜馅一般有猪油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火腿丁、虾米等。用芥、葱、蒜、韭、姜组成的菜馅元宵,称“五味元宵”,意寓勤劳、长久、向上。

元宵的制作方法很多,南北方有很大的差异。南方做元宵时,先将糯米粉用开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北方做元宵,先把馅儿捏成均匀的球,放在铺有干糯米粉的箩筐里不断摇晃,不时加入清水使馅沾上越来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适中。元宵大小不一,大者如核桃,小者若黄豆。

元宵的吃法亦很多,可水煮、炒、油炸、蒸等。实心的小元宵若加酒酿、白糖、桂花煮食,风味独特,宜于兹补。

元宵节除元宵这一具有代表性的节日食品外,各地还有许多其他的应节食品。

浙江浦江一带吃馒头、麦饼。馒头为发面,麦饼为圆形,取“发子发孙大团圆”之意。

元宵花灯制作方法范文第3篇

中秋节赏月等习俗的形成同样耐人寻味。中秋之夜,赏明月,让人们自觉地去体验、感受圆月、月下境界与各种风物之美,2021年中秋节月饼的制作方法有哪些你知道吗?共同阅读2021年中秋节月饼的制作方法,请您阅读!

中秋节月饼的制作方法五彩冰皮月饼:

主料:冰皮月饼粉适量

辅料:大枣适量、山药适量、紫薯适量、南瓜适量、菠菜适量

制作方法:

步骤1.大枣去核切片,放入蒸锅蒸熟。

步骤2.蒸煮后打成泥状,用不粘锅,不要放油,小火炒干。

步骤3.山药、紫薯、南瓜去皮切块,上蒸锅蒸熟。

步骤4.放入料理机,打成泥,菠菜洗好打成泥。

步骤5.接下来和面,放入冰皮月饼粉,揉成面团,彩色面团做好了。

步骤6.包入泥枣馅,放入模具,按压出膜。

步骤7.做好的月饼放入锅蒸5分钟。

广式莲蓉蛋黄月饼:

主料:月饼粉200g、太古转化糖浆150g、花生油50g、陈村枧水3g、咸鸭蛋黄18个、红莲蓉或白莲蓉710g

辅料:蛋黄(刷面)1个、蛋白(刷面)1勺

制作方法:

步骤1.咸鸭蛋黄放入烤盘,入烤箱140度,烤7分钟左右,取出放凉,要注意时间和火候,7分熟即可,千万不要烤裂或烤出油,(蛋黄最好买市场上那种生的咸鸭蛋回家自己磕出蛋黄,网购的蛋黄腥味太重);

步骤2.把糖浆倒入玻璃碗内,加入花生油和枧水,搅拌均匀。

步骤3.筛入月饼粉,用手揉成团;

步骤4.移入另外一个干净的容器内,盖上保鲜膜,放入冰箱冷藏静置1小时;

步骤5.取1小块红莲蓉或白莲蓉,和蛋黄放一起,称出53克(做的是75克的月饼,饼皮是22克,馅和蛋黄是53克,由于蛋黄的大小不固定,所以馅料没办法确定要多少,只有和蛋黄一起称岀53克);

步骤6.将蛋黄包入莲蓉馅内,搓成小球,一共包了十八个;

步骤7.从冰箱取出饼皮面团,将面团分成18份,每份约22克(我是按75克,皮馅3:7的比例分的);

步骤8.取一块面团压扁,包在莲蓉馅上面,用虎口将面皮轻轻的往下推,推的过程中要边推边转动,直到推到将近底部,然后翻面,继续用虎口处慢慢推进靠拢,并收口;

步骤9.包馅的时候最好戴上那种一次性的防粘手套,比较好操作。

步骤10.将包好的月饼放在低粉里,稍微沾点面粉,模具内也撒上一些面粉,晃一晃,使面粉附在模具上,再将多余的面粉倒出,把包好的面团放入模具,压出月饼形状;

步骤11.用喷壶在月饼表面上少许水,然后放入提前预热至200度的烤箱中层,烤5分钟,待花纹定型后取出,刷上一层蛋黄水,只刷上面花纹,侧面不刷,(蛋黄水是用1个蛋黄一勺蛋白拌匀的.);再放入烤箱烤,这时的烤箱温度要调低点,调至180度;

步骤12.继续180度烤15分钟即

五仁月饼:

主料:面粉200g、糖浆150g、枧水2g、植物油50g

辅料:花生碎100g、芝麻70g、瓜子仁70g、葡萄干60g、白糖75g、熟糯米粉110g、植物油30g、凉开水

制作方法:

步骤1.准备和陷的材料。

步骤2.馅料里加入白糖。

步骤3.加入植物油。

步骤4.炒熟的糯米粉,加少许清水,搅拌均匀,能揉成团为宜。

步骤5.糖浆,枧水和植物油,搅拌均匀。

步骤6.筛入面粉,和成面团。

步骤7.将馅料分成30克,面皮分成20克每份。

步骤8.面皮压扁,放入馅料,包好。

步骤9.包好的月饼裹上一层面粉,放入模具内,按压定型。

步骤10.烤箱预热,先烤5分钟定型后刷上一层蛋液,再烤15分即可。

广式豆沙月饼:

主料:食用油20g、豆沙350g、转化糖浆75g、中筋面粉100g、枧水2g

辅料:蛋液适量

制作方法:

步骤1.转化糖浆,枧水,食用油,放入盆中,搅打均匀

步骤2.筛入面粉

步骤3.和成面团

步骤4.和好的面团用保鲜膜包好,室温醒一个小时

步骤5.豆沙35克一个,饼皮15克,分好

步骤6.把豆沙馅包入饼皮内,滚圆,收口朝下

步骤7.用模具压出花型,可以沾点面粉,防止粘模具不好脱模

步骤8.做好的月饼胚子入烤箱之前,喷水,烤箱200度预热,烤5分钟,拿出刷蛋液,再烤15分钟

步骤9.烤好的月饼出炉,等回油

中秋节保存冰皮月饼的技巧自冰皮月饼一亮相,就成为月饼市场上的新宠。它晶莹剔透的冰皮、清甜的果酱馅料、冰凉的口感赢得了市民的喜爱。但冰皮月饼的存放方式很讲究,不能在常温下保存。因为冰皮月饼的馅料是新鲜的果酱,常温下容易变质;其次,冰皮月饼的饼皮主要是用糯米为原料做的,饼皮融化之后会变成粘乎乎的糯米团。因此,冰皮月饼必须在冰箱里冷藏保存,特别是切开了的月饼,最好放在速冻格,且要尽快吃完。

一般,在未开封的情况下,把冰皮月饼放置在冰箱的冷藏库里保存,要吃的时候可以直接拿出食用。之后再将吃不完的冰皮月饼放在速冻格里保存。但从冰箱的速冻格中直接取出的冰皮月饼并不能马上食用,因为在速冻格里保存的月饼会变得硬梆梆的,口感欠佳。最好的方法是在吃之前的半小时,把月饼从冰箱的速冻格换到冷藏库中让月饼自然解冻,这样,便能品尝到软糯香甜的冰皮月饼了。

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冰皮月饼在常温下不能保存超过两小时。因此常温下一定要采取保温措施。比如饼家准备了冰皮月饼专用的保温袋子或者装雪糕专用的保温袋子,在这种袋子保护下,冰皮可以保证两个小时不融化变质。另外,冰皮月饼在存放时,不宜与其他食品、杂物放在一起,以免串味,失去本来的口味和特色。

中秋节节日习俗中秋祭月

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1]

民间拜月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Ο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兔儿爷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刮打刮打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在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大约六十多岁以上老北京都还能记得。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到处都是兔儿爷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摆的极为热闹。

中秋宴俗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

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柚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如今广西广东的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扎制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灯彩,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但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之美。

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颇有爱国的思想。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这个传说与中秋吃月饼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舞火龙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很是热闹。

元宵花灯制作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间美术;小学美术;教育功能;利用手段;探究

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中国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画像砖石,其造型、风格均具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后期主要以版画、年画、壁画等内容为主,同时普通人民制作的剪纸、农民画、刺绣、印染等更是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进行了直观的表达。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是帮助学生接触艺术内容的主要途径,所以对于民间美术的内容,相关教师需要给与高度的重视,从基础内容入手,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将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课堂上的作用发挥出来。

一、当前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校方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由于应试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有不少学校对于美术教育的重视性有所缺乏,认为其教学内容应该更多的偏向于娱乐性,帮助学生缓解文化课学校所带来的压力。这一观点在对民间美术进行教学的时候表现的更为明显。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材内容出现了缩水的问题,一些教学能力不足的教师,仍旧担任着相关的教学职务,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未展开有效的评定,教学目标也是死板的按照教学任务进行,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学校教学的整体性发展。2.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对于美术教学内容,一方面由于学校缺乏重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老师自身能力有限,所以导致在对民间美术的内容进行教学时,其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只是运用口语教学来向学生灌输有关的学习内容,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对于一些民间美术内容,也并未展开积极有效的拓展。甚至在一些学校中发现,老师在进行这方面内容教学的时候,完全照搬教参上的内容,缺乏自主的教学思考,这样其教学质量可想而知。3.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由于网络环境的影响,不少学生对于传统的民间艺术内容兴趣不高,在美术课堂上,如果缺乏相应的教学引导,和必要的教学环境,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势必难有起色。根据相关数据反映,当前小学生对于民间美术学校的积极性要低于其它艺术类的科目,造成这种问题的因素较多。所以要想对其进行改进,老师除了要正视民间美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功能作用之外,还应该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作出有效的改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二、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主要功能

1.丰富美术教学内容。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上引入民间美术的内容,可以丰富老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更为多元化的认识。传统的美术教学中,过多重视学生在技巧上的练习,而忽视了学生对美术创作思想内容的探讨。引入民间美术的内容,一方面可以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对这些传统民艺的来源进行追溯,深化自己的学习理解,同时使得小学美术教学课程变得更富深度。2.传递相关文化历史。民间美术在成为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的同时,也对历史内容起到了一定的记录性,可以深化小学生的历史学习知识面。比如在海南岛黎族地区,仍旧保留着较为古老的制骨工艺,骨器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生活器物,也曾是人类继木器、石器发明之后又一重要发明,在史前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还有像用于纺织机的纬刀;用于织鱼网的骨梭;用于刺鱼的骨镖;用于装饰和避邪的项链等,其在表现美术形式的同时,可以让学生了解相应的历史文化底蕴。3.开拓学生学习思维。将民间美术的内容融入到课堂上,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而言,其不单单是一种美术教学内容,更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思维进行引导。传统教育讲究应试,学生所知晓的是如何利用知识点来获得更高的分数,而民间美术内容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对文化的传承,历史的演变等内容,进行更为多元的认识。通过接触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以及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有帮助他们对祖国和家乡进行深入的掌握,培养出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改善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学质量的手段

1.根据传统节日渗透民间美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将民间美术的内容和传统节日展开有效的结合,让其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上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利用相关的文化节日,能够使得整体的教学环境更具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亲切。比如老师在对花灯的内容进行介绍的时候,不妨就引导学生根据传统节日——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内容,让学生明白花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代表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将节日喜庆吉祥的特点表现了出来。同时在教学中,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利用拼贴和绘画等美术技巧,来制作花灯的主题画,表现出积极的思想感情来。2.利用多媒体来介绍民间美术。信息技术的进步,也使得美术老师的教学得到了极大的便利。在帮助学生对民间美术进行欣赏的时候,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对教学信息进行全面化的掌握。例如像针对民间美术中的“戏剧”内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PPT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对一些图片资料进行观赏,像戏剧中老生的服装、青衣的脸部装扮,以及戏剧中人物所使用的舞台道具等,在加深学生对戏剧内容了解深度的同时,可以帮助他们对民间美术的发展和应用建立一个更为清晰化的认识;最后,在美术教学课程结束的时候,老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中的影像播放工具,带领学生对京剧、昆区等内容进行欣赏,并鼓励他们课下对传统文化进行积极的接触,进而达到弘扬民间艺术的目的。3.通过实践活动感知民间美术。小学阶段的教学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同时由于学生基础知识上的薄弱,也导致他们对于课外内容充满了好奇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借助相应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对民间美术进行多元的感知。比如老师可以组织“乡土景观风景写生作品展览”的活动,让学生对乡土美术内容激发出学习兴趣,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假期去乡下采风,提升个人审美能力,对民间美术所表现出的生命力,进行切实的感受;还有,老师也可以将教学课堂延展至博物馆,让学生零距离的去接触那些精美的文物,并通过对图案、形态的研究,丰富学生学习体验。4.借助创新内容丰富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上,课程内容的设计比较贴合学生的年龄层次,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地方民间美术资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老师不妨接祖创新内容,丰富民间美术的教学内涵。像在对“偶戏”这方面的内容进行教学时,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对不同的木偶制作工艺进行了解,掌握其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在从直观上了解了这些艺术形式之后,不妨让学生通过一些容易取得的材料,像橡皮泥、黏土、废纸浆等来制作布偶,并利用一些废旧材料来对布偶制作的形式进行丰富,这样可以使得教学更具趣味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上,对于民间美术的内容,老师应该给与相应的教学重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适当的教学引导,切实提升美术教学质量,帮助学生为华夏文明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金凤.浅议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6,(12):124.

[2]陈梅兰.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功能与利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6,(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