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控实训报告

数控实训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控实训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控实训报告

数控实训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产型;数控实训;教学模式

一、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现状

1.中国已经连续4年在规模和产值上成为世界第三大机床生产国

2008年世界各地区机床总产值情况(如图1所示)。 2008年国内数控金属切削机床的年产量12.2万台,2008年国内市场机床总消费194.4亿美元。

二、目前职业院校在培养从事机床工具行业人才中存在的问题

据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关于数控人才需求与数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调研报告》中指出职业教育中数控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1)我国机电类专业的课程设置近几年虽有所改进,但教学内容仍较陈旧。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的要求尚存在差距。例如,数控加工刀具和工艺的教学还较薄弱。由于部分学校因实训条件所限,仍以理论讲授为主,企业急需的数控机床的编程、操作、维护的培训效果较差。

(2)在实践技能培训方面,很多院校把实训重点放在数控机床简单操作上,而对数控加工工艺(如工艺路线选择、刀具选择、切削用量设置等)、模具设计、CAD/CAM与数控自动编程、数控机床机电设计与联调技术、数控机床的维护与维修等专业技术能力训练不够。

(3)现有数控技术教育专业教材形态单一、内容陈旧、实践性差。适合数控系统原理、数控机床机电控制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维修和数控实训等课程的教材非常有限,严重脱离生产实际。

2.职业院校数控专业师资数量不足,素质不高

3.数控实训设备条件差,数量严重不足,且不配套

三、高职生产型数控实训模式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旨在研究一种适合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生产型数控实践教学模式,进一步缩短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使学生能够应对该工作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工作任务,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满足当前机床工具行业需要的技能人才。

1.高职生产型数控实训模式的思路

本文实施的实践教学过程改变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要求整个课程体系以生产型工作项目为主线,把专业所需的知识、要实现的目标、应达到的能力、应具备的素质等培养目标融入项目教学过程中。其特点是:选择企业一线生产的典型工作项目,使整个课程的知识点、技能点以及职业规范能力的学习都围绕这个项目进行,并与这个核心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学生在完成项目考核标准严格依照本项目实际生产的工作过程中,既掌握了专项能力又与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触。

2.高职生产型数控实训模式内容

(1)校外工作情景模式: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数控实训在企业内完成。例如,某企业生产如图3所示的产品凸轮套。高职学生可以以学徒的身份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参与整个零件的生产过程,在此期间完全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工作,最终由技术人员按照企业的标准进行考核。

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按照企业的生产要求遵守企业生产规范,学习企业文化,在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完成分析图纸、选择机床刀具、准备工装、下料、试件加工等工作过程。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提前上岗”,既增长了知识,积累了经验,又为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打下基础。

(2)校内工作情境模式:基于目前高职学生进企业学习主要以“参观为主”,即使参与实践操作也很难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吻合的现状,高职数控专业可以通过校内工作情境模式培养数控人才。例如,图3所示零件凸轮套为企业一线所生产的产品,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以校内数控实训基地为基础开发与企业生产过程一致的实践课程,从实践项目的选择到实训过程的开展以及最终考核结果都由企业工程人员与高职教师共同参与,为学生创建了一个真实的职业岗位情境,有利于学习实践知识和积累工作经验。

四、高职生产型数控实训模式实施步骤及条件

1.精心培养一批具有生产型实训技能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培养学生的基础,又是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一支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俱佳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是生产型实训的前提与保障。加强教师校内外实践培养锻炼。

2.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生产型实训教学环节的实训环境

数控技术中心、CAD/CAM机房和数控设备的配置,使CAD/CAM实训和数控加工实训融为一体,结合校企合作,对外加工,使实现从软件到硬件、由简单到复杂、由理论型实训到生产型实训这一循序渐进的、多重交互的、可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训环境成为可能。

3.推行“助理辅导生”制度,点面协作,提高技能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

鉴于高职实践课程改革师资不足的问题,对学生采取分批培养的方式。首先培训一部分优秀的学生达到一定的实践能力然后辅助教师指导实践教学和对外技术服务。

所谓“助理辅导生”,在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以前,提前在班内培养5~8名实践能力强的学生,使这些学生提前接触专业知识,达到准高级工水平,能够熟练操作设备,在后续专业课学习中,这些“助理辅导生”能够及时理解掌握专业知识,对同学们的问题能够及时进行答疑。这种模式可以解决实践教学师资不足的问题,教学上能够实现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点面协作,共同进步的目的,提高培养效率和教学效果。

4.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数控技术实训基地与多家企业实现长期合作,实行多种形式的工学结合,使学生直接接触企业中的实际零件加工。由理论型实训转换成生产型实训,增强学生学习的职业敏感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关于数控人才需求与数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调研报告[R].2003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J].职业技术教育,2006,1

数控实训报告范文第2篇

一、数控实验室6S 管理的内涵

将6S 运用到数控实验室的管理中,即可以改善实验室的环境,提高相关教学人员的职业素质,更重要的是,它又可以提升实验室管理的水平和实验设备的利用率,使数控实验室的管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数控实验室6S 管理的内涵为:

(一)整理:在数控实验室将数控设备有序地摆放整齐,通道畅通、整洁;工作场所的实习设备、零件毛坯堆放整齐,不放置不必要的东西;资料柜、工具柜内物品资料归类并放置整齐;待修设备要明确标识,且要注明故障原因;设备编号要明确醒目;料架的物品摆放整齐。将工作场所的任何工件区分为已加工的和待加工的。把已加工的零件入库,目的是腾出加工空间,防止零件丢失,塑造清爽的实训场地。

(二)整顿:数控机床定期保养,并配有设备保养记录;刀具定位放置;零部件定位摆放,有统一标识;工、量、夹具明确定位,标识明确,取用方便;车间各区域有6S 责任区及责任人;照明灯、开关、插座等电气设备完好,无灰尘;拖把、扫帚、抹布使用完毕应清洗干净,并摆放于指定位置;实训日志及时填写完整;实训室管理制度完善,并严格执行。把需要使用的工量具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减少教师和学生寻找工量具的时间,整齐的加工设备,给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清扫:保持通道干净、实习场地无任何杂物,每次下课前清扫一次;数控机床内外、工作台面以及四周环境整洁,每次下课前清扫一次;窗、墙壁、水池干净整洁,每月末清扫一次;刀具、夹具、检测平台及时清理;铁屑及时清理,并做好场地保洁。清除垃圾,美化环境;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实验场所干净、整洁的环境。目的: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

(四)清洁:通道作业台划分清楚,通道顺畅。地面、墙面、桌面干净;垃圾桶,纸篓框定位摆放并及时清理;墙面,角落无铁屑灰尘;工具柜、桌椅摆放整齐,并保持整洁;形成制度,贯彻到底;经常保持环境外在美观的状态。目的:创造明朗现场,维持上面3S成果。

(五)素养:实训教师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上课期间禁止擅自离开实训室;学生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迟到、早退、无故缺课;对机床定期维护保养,并保持整洁规范;禁止做与上课无关的事;人走机停,节约能源,及时关闭电源;做好防火、防盗工作;禁止在实训室内玩游戏,打电话;实训室内不得打闹,嬉戏;禁止将早点带进实验室,不得在场地内抽烟。妥善保管机床附件和量具、刀具,保持完好和清洁。养成习惯,以人为本;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实验室规则,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

(六)安全:操作数控机床时要把防护门关上;要穿上实习工作服,女同学带上安全帽;禁止触摸旋转的工件和刀具;重视安全教育,实行现场巡视;实训结束后,切断所有电器设备电源,保持安全状态;消防通道保持畅通,清洁、无堆积物;定期检查电源线、开关、电风扇、照明灯、投影机等设备;定期检查门窗、锁,课后及时锁门。重视成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目的: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环境,所有的工作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二、数控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与6S

在日常管理工作上,将6S 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渗透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使本部门每个成员逐步形成自律自查的工作习惯和良好的工作素养。6S管理工作原则:要在保证工作质量和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加强检查与监督,部门全员参与,相互监督,共同实施和进行。建立管理目标:塑造一个安全舒适、整洁清爽的工作环境。开展培训与学习,学习6S 管理技能,学习与借鉴其他学校经验,做好6S 管理工作。

针对数控实验实训室的特点,结合6S 管理的实施要点及内涵,我们可以从多方面着手对实验室的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具体措施如下:

(一)设备管理标记

所有设备都要标识明确,粘贴必要的设备资产标签,可用设备是否处于正常使用状态,设备的使用率是多少,哪些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哪些设备处于维修状态,设备的运行情况需要进行登记。

(二)按功能对数控实验室进行划分

数控实验设备可以分为四大类:一类是数控车床,主要用于回转体零件的精加工;第二类是数控铣床,主要用于平面类零件的铣削加工;第三类是加工中心,主要用于多道工序连续加工的平面类零件的加工;第四类是多功能的加工中心,主要用于复杂零件的平面曲面的加工。各类机床划分区域整齐摆放,将数控设备按功能进行明确划分,体现出数控实验室的功能性,使得教师和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所要使用的设备,充分利用空间,节约时间。

(三)建立仓库,所用刀具量具、加工零件归类摆放

实习的毛坯材料入库摆放整齐,一些零碎的小工具还容易丢失。应当在实验需要的时候,由老师向设备管理员申请借用,本次实验完毕,由教师检查、清点后归还仓库。刀具量具要分类摆放整齐。加工好零件,贴上标签,注上班级和姓名交给实习指导教师进行测量评分。测评后的零件归类摆放在货架上。

(四)建立严格的清洁制度

任课教师每次实验课下课前要督促学生清扫实验室,实验实训管理员要关注所有实验室的整体清洁状况,每天按时检查。检查机床内外是否清洁,有没有定期维护保养;工量具和加工的零件是否按规定进行摆放整齐;实验设备是否完好等等。

(五)综合考虑,合理布置实验室

首先要从硬件方面考虑。前面提到了不同功能的实验设备要分开,实验室必须宽敞明亮,必须保证学生的实习空间,实验室都要配有座椅、黑板,以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填写实习报告,所以座位的摆放要以小组的形式,而数控实验室主要以精加工为主,因此每个工位上都要有工量具摆放台。

(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要重视数控设备使用人员的安全教育。本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数控实习之前,要由数控实验室管理员带领参观实训室,介绍相关实验实训室的功能以及设备使用的相关规章制度。实习指导教师更是要在实验过程中时刻注意,一旦发现数控设备异常现象第一时间与实验室管理人员联系。另外,要重视设备安全,每个实验实训室要安装监控设备,时刻监控数控机床的使用情况,避免设备人为损坏或者丢失。

三 、当前数控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在进行试验教学时,缺乏熟练的操作技能。

(二)大多数老师都是从学院理论教学中来,受传统教育观念及方法的影响,未能真正融入试验室管理中,缺乏节约意识,忽视对试验室环境的保护,导致试验室环境不够整洁,影响了实验室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

(三)数控设备没有按时维护保养,导致机床精度降低。

(四)刀具、量具没有专门的摆放台,导致工量具的丢失。

(五)学生实习没有穿工作服,安全意识薄弱;

(六)实验室没有固定的座椅黑板,学生没有地方填写实习报告,给教师教学带来不便。

四、实施6s 管理在数控实验室的实践

数控实验实训中心是面向全校机械机电专业的实验室,下设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电火花加工、激光切割等5 个实验项目,承担了全校数控实习教学工作,同时承担校内顶岗实习的教学任务,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宗旨,在我校机械机电类专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规划现场,目视化管理

通过规划试验室布局,对实验室设备工具等进行画线、定位、标识等工作,将所有的设备工具展示在大家面前,让我们在工作时一看就明白实验室设备工具摆放位置,减少了寻找工具环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可避免一些没有使用性的物品出现在实验室,明确实验室检测环境要求,避免因外部因素影响检验质量,造成测量误差。

(二)加强管理,分工明确

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实训指导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学院邀请相应的6s 专家来指导培训完善相应规范,每学期开展相应的实验室6s 评比,对做得好的要给予奖励。定期对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实验室工作人员要遵守岗位职责。实训中心主任负责实验室建设和督促与检查实验室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负责对进入数控实验室的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努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验室管理员及实训教师要遵守实验室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要保证实验室良好的工作环境,参与数控机床的验收、安装、调试,定期对数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排除故障。每学期结束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结合岗位职责及本学期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上交实验室期末总结报告,由院实训中心考核评比。

数控实训报告范文第3篇

笔者任教《数控铣工》这门课程已经有几年的时间,当中遇到过挫折,收获过成功,不断反思和总结,本文就如何提高中职学校数控铣工教学质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各方面深入思考,让学生切实掌握数控铣工技能,与数控行业需求接轨。

一、科学设置课程,掌握理论基础

《数控铣工》m然是一门课程,但里面涉及的专业知识非常多:读零件图、工艺分析、程序编制、机床操作、尺寸测量等等,与众多数控课程是紧密联系的。学校和专业部必须要有远见性的目光,科学开设课程,循序渐进,才能让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机械制造行业通常是根据零件图进行技术交流和生产,因此读懂零件图是关键。看懂零件图所表达机件的结构,分析机件各部分的尺寸标注,并且要注意是否带有公差,是否有表面粗糙度要求。开设《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极限测量》课程,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读图技能。

2.制定正确、合理的加工工艺路线,加工工艺路线中的工序划分,加工顺序的安排和走刀路线的确定是对编制程序的充分准备。

目前的教材里面关于加工工艺分析的案例相对较少,往往造成师生的忽视和舍弃,只注重程序编制和加工,遇到复杂的零件时就会束手无策,不会加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使用《金属切削刀具》《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强化分析工艺路线的教学。增加确定工艺路线的例题,在讲解时先让学生写出工艺路线,然后讲解如何根据它们编出程序。

3.数控铣床作为新一代的加工设备,具有先进性、高效性,但对操作者的素质要求也很高,否则极容易造成机床损坏甚至出现安全事故。数控铣床和普通铣床有很多的相同之处,例如切削用量的选择、工件装夹方式、加工工艺、夹具设计等。开设《铣工实训》课程,让学生先熟悉铣床加工原理,加工流程,为学习数控铣工做好技能准备。

4.在编程方面,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设一到两门软件编程课程,如我校开设了《MasterCAM X4》和《CAXA制造工程师2013》。根据不同类型的加工零件,可灵活选取更合适的程序编制方法,多样式的训练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编程能力。

5.在开设数控铣工实训之前,有必要开设一门《斯沃数控仿真加工》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和车间实训之间增加一个非常好的缓冲阶段。该软件很好地模拟数控铣床的加工环境,让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电脑进行模拟操作,不存在任何的安全问题,学生可以大胆地、独立地进行学习和练习,同时解决了车间设备较少的问题。

二、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积极性较低,学习自信心也相对缺乏,学习《数控铣工》这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会感到相当吃力。尽管科学地开设了课程,但是如果学生学不进去也就一切徒劳。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是学好这门课程的有力保障。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沉闷、死板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要让学生喜欢这门课程,首先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尊重中职生的个性发展,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适当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学生慢慢就被这种氛围所感染,认真投入到学习中去。

2.讲解先进制造技术,激发学生求知欲

中职学生对数控制造技术的了解通常来源于课堂教学,课本文字的叙述很难让学生产生深刻的认识。笔者利用多媒体平台教学资源,寻找很多与教学相关的先进制造技术视频和资料,给学生先讲解课堂内容的理论知识,然后播放相应的视频,学生们看得惊叹连连,兴奋不已,明白到学习这些内容能应用到这么先进的技术层面上,激发了求知欲,迫切要学好知识。

3.注重实训,实施奖励制度

训。比如介绍数控铣床操作面板,单看书本图片收效甚微,可以利用斯沃数控仿真软件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或者直接进入车间让学生进行实物演示,学生自然会深刻牢记。另外,可以用数控作品奖励学生,比如用数控铣床雕刻一个精致的图案,数控车床加工一个小奖杯,线切割加工一句励志的话,小小的鼓励却从内心深处打动学生。

三、合理安排实训,实现教学目标

学生要真正掌握好《数控铣工》这门学科,必须要到车间实训,锻炼加工技能才能学到真本领。考虑数控铣床数量的限制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应该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合理安排车间实训,确保实现教学目标。

1.安全教育

数控铣床作为机械加工设备,如果操作稍有不慎不但会损坏机床,还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教学工作应当把学生安全放在首位,实训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安全操作规程,遇到紧急情况如何处理,保证安全事故为零。

2.实行小组实训制

数控设备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每人使用一台机床的需求。根据数控铣床的数量将班级学生分成对应的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应当合理安排,让实操性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监督和辅助组员进行实训,汇报小组实训报告。既减轻教师的负担,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布置实训任务,考评和总结

每一次的实训课,教师都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的实训任务,绝不能有走过场的心理马虎应付。根据任务的难度制定加工时间,在实训过程中适当提示和帮助。实训完毕后对实训结果进行考评,师生共同总结实训心得体会,对成功之处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不足之处给予指正和鼓励,做到每一次实训课都切实掌握好知识点。

4.开展技能比赛,以赛促学

数控实训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职;数控车;实训

2000年,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与中职实训课程实施的情况密不可分。

《数控车床实训》是数控加工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其目标在于培养数控加工专业学生的编程和操作能力,依据数控车中级工技能要求,达到本专业职业资格等级标准的要求。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的技能要求特点,数控车实训课程实践性较强,是长期生产实践的总结。根据数控车国家职业标准,分解成若干教学活动,在实训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既然数控车床实训课程如此重要,如何有效的开展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以下是笔者就实训课程遇到的问题和大家探讨对策方法。

探讨一:如何让学生对实训任务感兴趣。

实训任务应与企业生产紧密相连。实训任务一般是以企业生产产品与生产环节相扣。提高学习兴趣的基础是让学生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事,有什么用。

第一步,开好头。一节实训课好的开头关系到整节课的效果,而好的开头又在于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既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要使他们感到乐趣,更能促进他们的求知欲。1)、多用实物教具和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这种方法能使学生从直观上认识事物,记忆深刻,兴趣浓厚。例如:在实训前,教师应把加工实物准备出来。学生不但可以观察它的外形,还可以观察它的内部结构。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提高。2)、联系实际生产。创设情景教学学习和实际生产联系起来,使学生更热爱学习,热爱生活。例如:加工轴类零件,先带学生去看汽车,让学生知道加工的零件是汽车上的哪个部件,具体起到什么作用。这样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之,一定要让学生了解他在做什么,做的东西有什么用。

第二步,教学模式一体化。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证明理论。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比较切合当代中职教育实际和现代企业需求的教育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有机结合。以职业实践为主线在实训一体化教学中,我们紧紧围绕学生的职业实践活动安排子项目课程教学,即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数控编程、数控仿真、数控系统等子项目的进度和课题安排始终围绕上机操这个核心,特别是在实训中、后期,一般先确定上机实训课题,然后再根据上机实训课题来确定其他项目课程课题,突出专业技能教学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理念。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在安排数控车床中级工职业资格考核实训教学时,参考国家职业资格考核对应知和应会能力的要求,开设了数控编程、数控系统、CAD/CAM、上机实训等单项课程,又避免了将上机实训与其他课程分离开来的教学方式,而是将互相关联的几个方面课程设计成以课题形式为教学单元的项目课程,教学上相互呼应、相互融通,形成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一体化实训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综合模块化在设计项目课程的课题内容时,各项目课程的教学内容都以上机实训课程课题为主线和核心,紧紧围绕提高学生职业能力进行教学,各项目课程的课题设计成模块化教学内容,以利于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项目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时又能使各个项目课程的教学内容之间容易达到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目的。例如数控编程项目课程在讲授循环指令课题后,数控仿真项目课程讲授循环指令的仿真课题,CAD/CAM课程的教学课题可增加手工编程和计算机编程的优缺点对比内容,上机实训课题为循环指令在加工中的具体应用,形成数控车床实训一体化教学综合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探讨二:在实训设备配备量不足的情况下,如何统筹安排学生。

实训教学硬件设施是否完善,对于达到实训教学目标有着重要影响。但是由于学校资金有限,中职学校的数控设备不可能人手一台,有的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一起共用一台设备实训。对于这样的情况,如何让实训目标顺利的实习,还看实训教师如何科学规范的管理。教师通过一体化教学,有效的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例如,一组去操作机床,下一组通过仿真软件模拟,还有一组讨论零件的工艺和程序。循环运作,教师巡回指导,以学生讨论互学方式教学。最后,无论哪位实训教师都该保证实训设备的正常运作。不要抱着,我只是上课,维护机床是专业人员事情的心理。一旦机床运转不正常,实训课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除了课程要求的实训项目,机床的维护内容也该穿插到实训项目收尾工作中去。以保证现有的设备实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使其得到充分的利用。

探讨三:如何完善实训课考核制度。

实训教师在加强教学管理的同时,要制定全面、有效、科学的实训考核制度。对学生的实训课程效果考核,要打破传统的只注重结果的考核标准,尽量减少理论考核形式,要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需求出发,突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核,同时考核标准参考企业行业规范。实训课考核方案:每次实训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考勤、回答问题、实训操作技能、实训报告进行成绩评定(百分制)并按规定登录存档。每学期的实训总评成绩评定方式为(百分制): 总评分=30%安全教育成绩+40%实训操作技能考核+20%实训报告+10%出勤纪律记档方式与其它考查课程相同;实训技能考核内容:实训原理、实训基本技能、实训设计、实训结果分析等;未完成全部规定实训的学生,不得参加实训技能考核,实训总评不合格的学生按规

定应重修该课程。每门实训课的学生成绩按学校学籍管理制度执行。

结束语: 在中职学校从事实训教育活动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并有着实际的意义,实训课程内容和时间的设置,要遵循科学规律,全面考虑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整合形成的特点。在有限的时间内,突出技能训练。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去调查、研究和探讨。了解市场和社会需要哪些人才,中职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能在市场的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作者简介:

李雪凤,女,1984年2月。现任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系教师,助理讲师。

参考文献:

[1] 张依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实施构想》,《职教通讯》,2006(6)

数控实训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控加工实训;企业产品化;生产工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133-03

从国家的“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示范院校的建设、各项专业技能大赛的开展,都极大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将校门对准厂门与学生毕业等于就业的行动已经成为各职业院校重点建设的内容。然而,学生从学校毕业时所具备的专业能力与真实的岗位能力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出入。如近几年来麦克斯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对实践教学效果的满意程度不高。其主要问题是校内的实践课程与真实的岗位能力所需有较大的区别,可以说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并不能胜任岗位所需。这样的实践课程已经成为纯实习性、偏理论性的实践课程。数控加工实训课程作为数控加工技术专业实习的必修课其教学状况和课程建设一直受到多方关注。

实际上,很多职业院校更关注专业的发展与建设,一直没有注意到实践课程与生产实际情况的脱节现象。本文提出的数控加工实训课程教学内容产品化系统的构建,旨在把数控加工实训课程建设成为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的应用型技术职业教育。把数控加工实训与零件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并且与浙江区域行业经济相结合,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一、数控加工实训课程的教学特性分析

数控加工实训课程是学生初次真实地接触数控机床,进入数控车间的首门课程。对于这样的课程,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所练习的作品并不是产品,练习件与生产产品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练习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实用、不能用,是为了纯粹的技术能力的训练而进行的设计。学生加工和完成了这类的练习件和训练模式之后,没有一个很好的产品质量观念。也与学生上岗后不能及时上手存在着重大的关系。因此,高职教育作为国家职业教育的主阵地,其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深化。因此,数控加工实训课程要适应职业院校学生对课程的技术性要求、主体性要求、整体性要求。将数控加工实训课程与企业生产实际结起来,以真实的零件生产和课程内容教学相结合,优化课程的教学模块。

1.课程技术性要求。职业院校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来设置课程,设置实践课程模式。通过数控加工实训课程的学习,最主要的就是获得真实的数控加工技术,会加工真实的产品零件,会操作真实的数控机床。并且通过此真正地了解数控加工技术,学会数控加工技术。掌握从零件图到真实零件,需要掌握的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加工工艺,数控加工程序,刀具、量具的认识等。数控加工实训课程的技术性、实践性要求是关键。

2.课程主体性要求。课程教与学的过程,学生是主体,对于数控加工实训课程,学生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的。这种差异主要是指学生对数控加工技术课程的学习能力,具体包括理解力、领悟力、实践力。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性很大。课程教学只有适应这一主体性的要求,才能很好地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

3.课程整体性要求。数控加工实训课程的整体性要求是包含课程知识、技能、素质三方面的要求。育人并非单纯的制器,需要将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养成结合起来整体考虑。通过数控加工实训课程的学习,培养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二、数控加工实训课程的教学理念

为了适应数控加工实训课程的技术性要求、主体性要求、整体性要求。端正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果,以真实的零件加工为主线,以职业素质、刀具认识、生产工艺、产品质量为辅线。

1.课程目标的定位。数控加工实训课程需要定位为真设备、真项目、真产品上,对整体的训练内容进行整合。按照单件和批量产的双重标准来组织教学内容,以企业中生产的零件为训练的蓝本。去掉表象形式的内容,以真实的零件加工为主线。

2.课程教学的组织。课程教学内容的实施是由教学的组织来完成的。我们将按教学讲解、教学示范、学生演练、天天点评、项目驱动、互动交流、零件加工等几步骤来完成。要求教师在课程进行之前,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规划,特别是每一个阶段学生的生产性零件的训练。要对真实的产品零件进行选择,根据加工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各级别的内容加工完成后,会形成一个小型的机构,以机构最后实现的技术动作为最终的评价。学生以3~4人为一组进行加工,由工段组长分配加工任务,设定兼职的检验员。在教学之前对学生的基础条件和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同时也要结合学生的实习时间的长短来统一规划。比如对基础差的学生要增加基础内容的练习,对基础好的学生要增加复合难度的内容。在课程组织的过程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重点是要使学生迅速掌握各技术点技能。

三、产品化教学内容的设计

1.两个结合。将教学内容中的训练内容与企业生产的真实零件进行结合。企业中生产零件很多,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选择。也不能为生产零件而生产零件,要根据实训时间长短的安排,完成一套机构,能达到一定的运动效果。由于在生产加工工艺的安排,真实的机构中有部分零件不能用数控车床加工,这就需要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相结合。零件只是机构中的一部分,充分理解所生产零件的实际用途、尺寸精度等需求。

将实训的学生与企业中的生产技术员职业进行结合。以教学工厂的模式,使学校校内实训车间成为企业生产车间的缩小版,具有企业车间的元素也有学校教学的元素。以真实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来要求和规范实习学生。将实习学生的身份与职业结合起来,从中感受到真实的企业生产实际。

2.三个贴近。教学内容需要贴近企业的生产实际。在合理理解每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之后,与企业中零件的生产难易程度相结合,采用生产零件的任务驱动方式使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训练,能让学生养成产品的质量观念,生产工艺实用观念。在数控加工实训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承接企业的生产实际零件,来真实地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达到数控加工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真正掌握各种零件数控加工的数控编程与加工的技术要领。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在保证零件品质情况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工作思路,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应用意识的培养。详细的教学流程图,如图1所示。其主要要做的是零件任务的分解,合理的工艺路线编排,正确编写程序,机床熟练操作,经验交流,零件交付完成。

教学内容需要贴近学生学习的进阶标准。生产任务驱动式教学主要是要解决生产任务的来源。企业中各种各样的零件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零件都适合于生产任务驱动式教学。必须进行一定的筛选,从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出发,选择一些学生能做,难度和精度适合于中心的设备机床的精度的零件或者零件的一部分。学生在实训过程需要进行进阶式的练习,这样才有可能从易到难,逐步掌握各操作技能。

教学内容需要贴近产品检验的评价标准。对于企业生产过程中,产品零件只有合格品和废品的区别。但在以往学生练习过程中,学生以学习成绩来评价,可能优秀的零件也是企业中的废品。为增加学生对合格品和废品观念的改变,在学生成绩评价过程中,增加学生生产的产品质量观念的比重,培养学生产品质量第一位的观念。

四、产品化教学的实践

1.讲评结合。实践教学过程是将教学过程中的讲和练结合起来,边讲边练,边练边教。以示范操作,巡回指导,逐个辅导,工艺分析,为教学链条,以生产性典型零件训练为巩固操作技能。通过讲评和分析,分析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做得对的一方面,指出经常错误的地方。并且指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2.真实展现。悬臂顶置折叠式支护装置的加工。其数控车削加工的核心零件是掘进机截割头,如图2所示。零件的主要加工内容是数控车削,生产批量是每月3000只。在学生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淬火后磨削前的数控车削工序,要求按图纸要求直接加工。要求每一组学生自定工序,每组完成十只。

其双耳链接头是数控铣削的典型零件,如图3所示。零件的主要加工工序是数控铣削加工,由于其加工精度不是很高,比较适合学生练习。支架联接头是掘进机截割头和接杆连接并相互作用的主要部件。该部件除受正常的拉、压力的作用下,还受到扭曲力的作用,所以对材质的要求比较高。对于切削而言,就难加工材料,因此就要所练习学生调整好切削用量。与掘进机截割头相配合,每组学生要加工20件。

本项目在机制1412班进行实施,数控加工实训的实习时间是三周。第一周是基础知识、数控编程、基本操作为主,布置数控加工实训的生产任务,确定小组的分组。后面两周时间进行产品化零件的生产。在实训过程中发现项目实施之前零件的报废率是很高的,但总体是有收获的,完成了项目任务。经过项目实施,虽然有较高的报废率,但也有合格件,相比之前的训练项目全部是报废件已有较大的实践效果。学生经过改革项目的训练,对生产实际有了较大的感受。

3.教学方法的选择。采用小组化示范性教学,实行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在小组示范教学过程中,摈弃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单方传授方式,改为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师生互动,注重过程指导,实行启发式教学;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采用单独辅导,因材施教,直到全组掌握为止。开展天天讲评活动,对掌握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评价学生一天实习下来的表现,使学生相互之间有一个比较,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部分教学模块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是信息量大,课件生动形象,有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本课程适当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可以将适用的较大的信息量传递给学生,同时,形象生动的课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产品化教学的评价

1.合格与不合格的重要性体现。学生在加工之初,操作错误,程序错误,对刀错误等问题很多,所加工的零件报废品很多。有时候学生在加工的时候,只有一个尺寸有偏差,以为自己做得很好,结果评价为废品。这就是产品,尺寸必须满足图纸要求。考试与做产品是不一样的。可能考试上得优秀,但零件却是报废品。所以,数控加工实训课程教学内容产品化的主要问题是产品的合格与不合格的评价。这与原来的课程评价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

2.批量生产与单件加工的区别。数控加工零件产品化加工的第一步是进行产品打样。就是根据图纸做一个样件,并且对样件进行测量、分析。分析合格后,进入批量生产。每组只做十件套,已完成批量加工的尝试。批量加工与企业生产非常类似。由于其加工工艺与单件生产的加工工艺是不一样的,所以对课程产品化加工最好的工艺思路是批量生产。

3.素质与规范。企业员工在进行数控机床操作过程中,都有着长期以来养成的良好习惯。每天下班前都会对机床及场地进行卫生的整理,做好相关的机床操作记录与下一班的员工进行交班。这些都是企业员工应有的素养。规范的机床操作、较好的职业素养是数控加工实训课程教学的素质目标。

六、结束语

从提高学生的生产学习兴趣出发,制定各种小型的生产任务,具备实用性,提高学生的成就感。有了生产性零件之后,需要确定任务,要对零件进行的特征进行区分,知道哪些可以在数控车床上进行,哪些可以在数控铣床上进行。根据产品的加工数量,制定批量生产或单件生产模式。确定相应的工序,零件的加工步骤,以及进行一些切削用量的选择。准确编写相关程序并校验,完成生产加工任务。后期是进行质量评估、经验交流、零件交付的阶段。对合格品、假废品和废品零件进行分析,确定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等。

本课题将从研究数控加工实训课程项目教学方案入手,积极探索校内实训室数控加工实训课程方案内容生产化、实用化的新方法。在生产任务驱动式教学过程中,采用天天讲评方式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职业素质养成等问题进行及时的示范和点评。根据数控加工实训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要求和典型企业实际生产情况修订实训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产品质量观,结合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等内容开展一体化教学方案,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红艳.增强高等职业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对策选择[J].教育与职业,2014,(4).

[2]许俊生.高职德育课程“三贴近”机制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