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道路桥梁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Abstract: Based on the school-running pattern and characteristic of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Liaoning Jianzhu Vocational University and referring to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in China, this article takes training high skilled talents needed in producti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as the main line, takes work process as the pointcut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reform, makes clear the standard of quality, knowledge, ability, attitude, to strengthen the reform i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content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It is aimed to construct the modularized curriculum of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courses,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urses, enhance “double-quality”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form a win-win school running mechanism.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alent training mode;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0-0178-02
0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工程技术与企业管理人才的主要渠道。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原本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轻视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退出历史的舞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注重学生实践经验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学校与用人单位联合培养,从而提高学生适应岗位需要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作为高职教育的一个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市场紧缺、急需的,能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然而它所要求的人才、知识结构、职业素养等明显不同于传统的工程人员,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1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国内高职院校中,开设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院校有几十所,其中辽宁交专、福建交院等六所院校为“国家示范校”,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国内最具代表性。要解决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就要反思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这些问题,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行总结了四大问题:
①教学过程难于执行。实际上,道路桥梁工程的项目周期通常很长,具体工作的时间点很难于匹配教学活动的时间点。此外,工程项目执行的地点不同于一般的操作间,存在较高的环境与组织风险,学校处于安全考虑,不愿让学生长时间呆在工地,而客观上也有很大的难度。②实践环节薄弱。目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的实践环节还仅仅处于课程实训阶段。而在教学过程中,实践项目少之又少,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养成依赖的心理状态,缺乏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③缺乏与时俱进的“双师型”的教师。该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全部为“双师型”,对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主要通过阶段性培训的形式,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而缺乏实际动手能力。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施工方法改进、施工理念的转变,使得教学中缺乏与实际工程情况相对接的知识传授,亦缺少实际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④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高职院校一般均建有实训室,尽管现有设备很好,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设备由于不配套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充分利用,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而基于工作过程、项目教学等仍缺乏仿真实训场地。此外,校企合作的效果也并不理想,缺乏有效的运行载体和长期互利互融的机制保障。
2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2.1 科学的设置人才培养目标 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面向交通、路桥施工生产一线,培养熟悉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理论,掌握公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涵工程、道路桥梁施工工程、隧道工程及其附属工程等相关土建工程的施工技术,能够能在公路建设施工、管理一线从事施工放样、试验检测、工程计量、现场组织管理等工作。掌握路桥工程养护维修知识,具有较强实践技能、良好职业道德和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该专业就业职业领域:公路与桥梁工程施工及管理一线技术人员。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公路、交通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施工现场技术与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资料管理、造价管理、试验检测、施工测量、施工监理、设施维护等岗位工作。该专业初始就业岗位群:公路工程施工员、造价员、质检员、试验员、资料员、测量员、安全员、监理员。本专业发展岗位群:公路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同时,经过实践锻炼后能力突出者可胜任施工单位的项目技术主管、项目生产主管、项目经理等核心领导岗位。
2.2 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构建以职业基础课程、职业岗位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三个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如图1),以此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的基础。同时,结合道桥施工企业的技术现状和岗位需求,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设计,情境式教学应是首要的思考方向,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2.3 推进课程改革建设 为促进学校课程建设,改进课程教学,提高教师职教能力,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2014年6月,该校邀请国内著名职业教育专家戴士弘教授为全校教师进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戴士弘教授以“什么样的课是好课”为切入点,阐释了课程评价的新标准,引出课程教学设计三个基本原则,即课程必须突出能力的目标、以项目任务为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学生是课程教学的中心。戴教授列举了当前职业教育中的诸多问题,重点表现为职业教育定位不准而带来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目标存在误区,他强调最为核心和关键的是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通过戴教授的讲座能够引发大家更深入地思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系统化改革问题,各教学部门积极组织教师开展课程改革,我校第一批80门课程改革已完成,第二批120门课程改革正在进行,课程改革主要内容有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整体课程教学设计、ppt课件,电子教案、微课等。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不断提升教师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能力。
2.4 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道路桥梁工程专业得到学校批准,已经购买相关试验仪器设备180余台(套),建成道路桥梁实训室2个,420m2。能进行土工试验、水泥试验、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路基路面检测试验等。我校“道路桥梁工程实训场建设工程”设计已初步完成,工程位于学院园区西南角,项目总占地约4500m2。本实训场地设计主要内容包括道路、排水、防护、交通安全设施及场地硬化等。其中道路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结合公路与城市道路特点对人行道、土路肩等做分别展示。排水设计主要体现形式为明排边沟及暗排雨水井。道路防护主要包括道路路基挡墙及路基边坡防护。道路安全设施主要包括道路标志牌及道路路侧护栏。场地硬化主要为各桥梁模型场地进行硬质铺装。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教师可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现场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认识,从而加深学生对专业术语、材料等的理解与记忆。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秉承“以实习带就业”、“以实习促就业“的理念。以系主任、书记为核心,以辅导员、专业教师为两翼,积极开展毕业生的毕业实习推荐工作。在实习岗位安排过程中,城建交通系确立了“安全第一,对口安排,全程管理,确保就业”的基本方针。2015年,签署了北京城建道桥集团、中铁九局检测公司作为该系实习就业基地的合作文件。
2.5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基于课程改革后,将原有平时成绩(10%)、期末成绩(90%)的考核方式废除,实行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如图2)。
该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职业岗位课程中的《道路工程识图与绘图》、《工程测量》、《道路建筑材料》、《路基路面工程》4门课程已经完成了课程改革,在校内评比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今年仍有《道路勘测设计》等8门课程改革已经获得批准,获得显著的改革效果。近两年该校学生积极参加竞赛活动,在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BIM系列软件建筑信息模型大赛”校内选拔中荣获团队二等奖,中国职业教育学会数字艺术创意设计大赛辽宁省CAD技能大赛中有8名同学分别获得二、三等奖。同时,校内增加建筑CAD、工程测量、道路工程检测等竞赛,参与学生超过70%,有效地促进科技人才的培养。
3 结束语
课程的全面改革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基础理论扎实、工程实践及综合素质均有所提高。完善了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并形成了自己专业的教育特色,为社会输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工学结合案例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关键词】公路与桥梁 检测技术 课程教学 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12-0013-02
【Abstract】The current road construction increasing technical requirements, capital investment increased, more and more strict quality control, to be accurate and reliable highway engineering test and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is essentia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described “road and Bridge Inspec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and research cooperative education reform and innovation, to develop the professional testing industry needs to adapt to technical personnel.
【Key words】Highways and bridges Detection Teaching Production and research
一、前 言
随着交通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公路与桥梁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质量检测越来越被重视。近年来,检测咨询机构的增多,增加了对公路与桥梁工程检测技术人员的需求。同时,对公路与桥梁工程检测技术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检测技术人员的培养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正面临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矛盾,我们作为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并以公路与桥梁工程专业群为主流的高职教育,在实施《公路与桥梁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时,必须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科学研究,创造条件让教师和学生参与到公路与桥梁工程的实践中去,形成“学中做、做中学”的课程特色,寓教学于产学研合作之中,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公路与桥梁工程试验检测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职业岗位能力,以提高《公路与桥梁检测技术》这门专业技术课程的“教与学”的效果。
二、课程建设与课程特色
1.课程建设
《公路与桥梁检测技术》作为道路桥梁技术专业、公路监理专业、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专业和市政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课程教学标准能顺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形势,保持服务公路交通的特色,适应宽口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融入了全国交通类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成果,密切关注我国公路与桥梁检测技术的发展动态,注重学生基本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充分考虑人才培养规格和行业需求多样性的要求,以能力为核心,以实用和实效为原则;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经验,注意体现原创性内容,把握好技术发展和教学需要的关系,努力体现教育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要求,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课程教学达到先进性、合理性和实用性兼备;采用最新的国家和部颁技术规范和标准,融入了现代公路和桥梁建设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新设备等;并不断实施、总结、吸收和改进。
2.课程特色
在《公路与桥梁检测技术》课程建设和实施中,将“学习情境”即工作过程任务导向的课程模式与课程教学相结合,使《公路与桥梁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将“学中做,做中学”从感性模仿能力延伸到创新技能和持续发展技能的培养。一方面,创新教学模式,突出高职特色。开展全面教学改革,科学构建教学内容,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另一方面,强化职业能力,实现工学对接。在“教与学”中,突出知识运用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及后续拓展能力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构建依托行业的“教、学、做”一体化合作平台,使学生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为广泛开展工学结合创造条件,同时为师生提供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的契机。
三、课程教学与团队建设
1.课程教学
(1)课程设计。《公路与桥梁检测技术》课程设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满足岗位需要为导向,按照综合职业素质要求和技术应用需求,经过调查研究,在广泛收集同行、业内和学生等建议的基础上,开发课程教学体系,设计课程目标、标准和内容。做到课程体系突出以能力为核心;课程设置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教学内容具有实用性和前沿性(校合作开发与设计);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突破口的全面素质教育,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分解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并能适应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的上”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2)课程教学定位。课程教学突出以技术为核心的课程知识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实践观,以产学研合作为载体的课程教学观。
以技术为核心的课程知识观。体现课程以知识为载体,是知识以一定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为学生的发展设定的前进轨道;当前,检测技术发展的深度和广度都明显超过科学的成就,而且科学与技术已形成一个双向作用的格局,这种状况推动了课程的调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正是应现代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而产生的现代新型高等教育;作为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应以技术知识为核心。这种以技术知识体系和技术能力获得为核心构建出来的课程和教学模式,才是现代技术型的课程观。这种服务于技术开发和职业训练的目的,才是现代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实践观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已成为学界共识,然而在如何落实则见仁见智;《公路与桥梁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在落实这一教育理念的关键是参与,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和创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课程内容的设置应本着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技术运用到实际中去,通过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更多更好的实践环境中完成课程学习。这对于高职学生至关重要。
(3)课程教学设计。《公路与桥梁检测技术》课程教学依托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国家示范性实训基地、道路建筑材料试验室(交通部乙级,广西一级)及校内生产企业“广西正高检测咨询有限公司”(交通部乙级检测资质)的实训条件及所承担的各种工程检测项目。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以“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为支撑,坚持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与生产实际的“双结合”,即一方面要求严格按照真实的职业情境来培养学生常用的、重点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在实施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突出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的培养。
为了有效解决校内实训基地设备的局限性与学生就业去向多元化之间的矛盾,必须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为此,我们经常邀请校外实训基地的技术人员与专家来校进行技术讲座或直接担任课程教学,或安排学生利用假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课程训练,或利用学生毕业实习时深入企业进一步强化来弥补校内实训基地的不足。突出实训能力培养,加强动手能力考核。制定课程教学考核方案。
2.课程教学团队
稳定的高素质教学团队是课程教学的基本保障。加强校企合作,从产学研合作教育单位聘请专家学者做兼职教师,建立专兼结合的课程教学团队,开展产、学、研三方联合授课,有利于开展校企之间的合作教育,共同探讨校企联合培养的实践方案,明确校企之间共同培养人才的各自职责和互惠互利的关系;有利于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现场试验检测能力。
四、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动力。在《公路与桥梁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将《公路与桥梁检测技术》课程的试验检测实训内容纳入校外毕业综合实训教学计划,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积极参与校内生产型企业“广西正高检测咨询有限公司”和校外合作企业“广西八桂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广西桂通工程监理责任有限公司”等所承担的各种工程试验检测项目。这在客观上为职业教育的产教研合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激励广大师生走出校门,深入施工现场,开展企业产学研实践,承担横向科研项目,参与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和试验检测。从而在工作过程中把课程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内化,使人的发展可持续化,以提升业务水平和提高服务能力。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掌握更好、更符合生产需要的技能,以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实现教学为生产服务的既定目标。
关键词:工程地质 工作过程 教学方法 实践能力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公路、铁路、城市地铁交通事业发展迅速,带动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快速发展,该专业学生的需求不断扩大。地下工程、隧道工程和道路桥梁在勘察阶段、施工阶段以及后期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以及由此带来的复杂工程地质问题,为高职《工程地质》课程的发展与改革注入新的动力。结合学院特色,在分析本课程先存教学问题的基础上,探讨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工程地质》是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本技能课,为必修专业课。本门课程具有概念多,实践性强等特点。学生们自学也容易看懂大部分的内容,但难以记住,不易真正掌握。
现阶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般是遵循理论—实践的路线,以课堂多媒体、理论讲授为主,缺少对工程实践问题的引入,授课抽象,不易理解。这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线岗位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也不一致,加上选用的教材,理论性偏强,与专业工程实践的联系不够紧密,造成学生学完该门课程后,仍不知道本课程与所学专业的联系。
基于上述问题,在《工程地质》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始终贯彻以下两个思路:一是对于教学内容,尽量秉承高职教育“理论知识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多讲述与专业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把工程地质密切地与专业联系起来,以引起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二是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来吸引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学习从“被动的听”变为“主动的学”,从“抽象的概念”变为“具体的实物”。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改革”,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也得到学生们的好评。
一、教学内容适当整合,做到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对于教材的内容编排,根据专业特色的不同,有的放矢的进行适当整合,尤其是理论性太强的部分,适当作取舍。由于学生对今后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其与工程地质现象引起的典型工程事故,以及分析各种事故产生原因的关系缺乏了解,所以在上绪论部分内容时,笔者用了较多的时间结合工程实际,向学生们介绍本课程与所学专业的关系,在以后的教学中结合书本上的内容穿插介绍工程实例,如隧道地质环境调查、超前地质预报、隧道施工监控、高等级公路地质勘察、软土地基处理、公路边坡滑坡治理、桥基选址等内容。这些工程实例增长了学生的见识,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们真正认识到工程地质与他们所学的专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体会到该课程的重要性。
二、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调动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听”为“主动学”
(一)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强调教学过程以学生“学”为主。以提高综合能力为目的,围绕某个主题安排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结合实例,进行讨论交流。例如与工程实践结合紧密的章节(如地质构造、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等部分内容),在讲授完知识点之后,采用学习小组的形式,让学生们分组探讨不同的主题,然后以PPT讲解的形式,上台进行答辩汇报。对于文字较多的一般掌握层次的章节,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方式,教师先给出学习提纲,预先安排同学,要求其自学查阅资料备课,然后上台讲解。讲解之后,台下同学对其进行评价,最后老师总结,分析其优缺点,补充其遗漏之处。这种方式,打破课堂上老师“一人言”的局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在一定程度上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是多采用直观教学。将某些抽象的概念通过录像、图片、标本、模型向学生解释清楚。电化教学的形式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演示复杂的地质过程,重演人类无法重演的地质灾害等。因此,在讲授地质构造、常见地质灾害时,可多结合图片、模型,以及视频等教学形式。
(三)是重视地质实习。地质实习是过程地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画龙点睛”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极有帮助。一方面是安排4课时的读图实训,加强学生对基本地形图、工程地质图的读图能力。另一方面是选择合适的实习地点,让学生多接触工程实际。例如在安排不良地质现象这部分内容时,注意选择与隧道、路桥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充分利用学院岩石与土壤专修室、工程图纸库,强化实训环节。
最后,应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课下多于学生沟通,以询问、网络交流或是匿名书信等形式收集学生意见,找到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加以改善。另外,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应为学生多提供课程相关的专业网站,为学生自主学习,扩展视野,添砖加瓦。
我国高职院校的交通工程技术类毕业生正将成为未来高职发展的中流砥柱,因此进行工程地质课程建设与改革,通过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方式,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结合社会实际需要,认真组织落实教学工作,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交通工程建设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庆国.路桥专业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交通高教研究,1997.2.
[2]熊文林.高职《工程地质》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2.9.
【关键词】高职;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岗位需求;专业技能;调研
1、前言
公路工程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多轮修订,基本形成了能够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和充分利用学院现有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指导方案,总结创新了“2+1”人才培养模式。现有培养方案虽然在组织教学和教学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如何把控“必需、够用”尺度,精编本专业知识链,以满通土木工程试验检测市场行业的需求?二是如何真正实现课堂实训与顶岗实习零距离?三是如何让“2”和“1”有机地结合,体现出“2+1>3”的教学模式效果?
鉴于此,还需要通过深入调研与生产实践,大胆创新“理实一体化”和“教学做结合”教学模式,注重专业课程体系的细节优化,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具备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能力,能够满足工程实际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
2、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单位人才结构与需求调研
依托学院路桥系承接的公路试验检测和监理项目,重点走访了雷西高速公路中心试验室及雷西高速公路路面五个标段的施工项目部和工地实验室,了解了高速公路工地试验室的标准化建设流程与管理模式。另外通过对在建的二级公路和其它低等级公路的施工现场观摩,了解其对公路检测技术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好多试验室或中心试验室为适应市场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更名为试验检测公司。本次以雷西路面四标母体检测机构中铁五局集团机械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试验检测公司为调研载体,主要对该公司从事检测和校验/校准活动相适应的岗位设置及专业技术人员、设备操作等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调研如下表:
3、公路工程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问卷调查
根据此次调研的目的和内容,共设计三种问卷调查表。一是在全省交通行业内挑选了16家企事业单位,专门从事公路试验检测工作且具备高级工程师、试验检测工程师或试验员职称的60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了问卷调查,主要了解企业用人需求情况和对具体岗位用人基本素质的要求;二是通过对100名工程检测专业二年级在校学生和三年级参加毕业顶岗实习学生的调查,主要了解了教学效果、授课方式、教学手段、实践教学环节是否合理等情况;三是向相关专业课授课教师调研如何有效、可行地合并专业课程内容。
3.1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单位人才结构与需求状况
3.2人才培养目标问卷调查反馈信息
1)要求培养本专业毕业生具有吃苦耐劳、扎实肯干、团结协作并善于钻研新知识的精神。
2)能够对公路试验仪器设备熟练操作,增强学生独立完成试验全过程(取样、试验、数据整理与分析、填写试验报告)的培养。
3)熟悉相关试验软件的应用,提高查阅最新规范、规程的能力。
4)本专业要以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为主,对试验过程、原始记录、试验报告填写要熟练。
5)多参加实习,提高试验检测管理能力的培养,按照职业岗位群培养学生,提高其综合素质。
3.3课程体系优化及授课方式调研情况
1)课程设置的先后次序混乱,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衔接不好。
2)专业核心课程课堂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生动直观、易懂好学。部分内容采用演示试验的方法教授给学生。
3)将四门专业基础课程和三门专业核心课程整合后成为四门专业核心课程,课时安排与教材建设等建议如下表。
4、调研结论
4.1运用高素质的人才、配备高质量的设备,制定出高标准的管理方法是试验检测机构能否保证公平、公开和公正开展检测工作的前提
通过调研发现,每一个试验检测机构都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与实验室评审管理司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建立和健全了由《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质量记录和质量计划》等文件构成的质量体系。
公路桥梁系注册成立了甘肃汇通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丙级资质)。通过本次调研,发现还有许多的工作和细节需要完善。应该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从管理和技术方面着手,进一步补充完善和优化提升,编写规范的管理体系文件,优化人员组合,明确人员职责。确保顺利通过资质评审,能够公平、公开、公正地开展检测工作。
4.2试验检测专业人才就业市场广阔,综合素质、团队协作显得尤为重要
最近几年,我省将要对下表所列项目进行招商,又要掀起公路大建设的一个,公路试验检测行业必将迅猛发展,急需一批熟练掌握常规试验操作规程、具备试验数据整理和分析能力、熟悉仪器操作,并能将其转化应用于新型材料检测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企业看重毕业生的思想品德、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毕业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踏实和有责任心地去为企业服务,是否能够忠于职守、服从调动、遵守制度等是加薪和晋升提拔的重要依据。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已经普遍被企业认可和接受,但是在吃苦耐劳、奉献精神、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或欠缺。针对以上情况建议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合理地将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另外建议学院和各有关部门积极组织一些素质教育活动。
4.3现行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还需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通过调研,各用人单位希望本专业毕业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公路试验仪器设备,能够独立完成取样、试验、数据整理与分析、填写试验报告全过程的工作。熟悉相关试验软件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查阅最新规范、规程的能力。
学生反馈信息为本专业存在课程设置先后次序混乱,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衔接不好等现象。希望能够提高实操能力和原始记录及试验报告填写等方面的培训,大部分同学赞同专业核心课程课堂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试验操作环节采用演示试验的方法,生动直观、易懂好学。
通过了解本专业毕业学生在就业岗位的工作表现及存在的困惑,结合检测单位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管理方法,发现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若要缩短顶岗实习适应期,尽早进入状态,需要授课老师能够积极翻阅《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和试验检测机构的质量体系文件所包括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质量记录和质量计划》等,但愿能够有所启发,补充或完善以下知识点:
4.4以互利互惠、争取双赢为原则,探索切实可行对的校企合作模式,避免流于形式
目前校企双方共建合作平台的意识虽然有所增强,但相应的运行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建议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及校企合作的方式上采取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达到互利互惠、双赢的目的。
通过调研多家与学校签署有校企合作的企业,总体感觉校企合作最能靠得住的企业应该是校办企业。但是,直言不讳地讲,如果校办企业仍然处于老师一肩多挑的管理模式和奖罚不明的运行机制,缺乏融入公路大建设中去的意识和能力,必将出现闭门造车、近亲繁殖的现象,很难检验教学效果和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参与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工作,这些缺陷更是暴露无余。学院公路系成立了汇通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如何对外发挥窗口纽带作用,对内发挥实训基地功能?希望能够引起高度重视,长远规划校内试验检测实训基地的规范化及标准化建设,引进几位熟悉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标准化管理,掌握最新试验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高等级建设项目试验检测工作经历和丰富的试验检测经验的人员作为检测中心的技术骨干,兼任实训指导老师,以校办企业为契机,精心打造接近工程实际,专业氛围很浓厚的实训基地。
4.5鼓励学生考取用人单位比较认可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资格证
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除了有毕业证外,还应该有一个“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资格证,对该资格证包括材料、公路、桥梁、交通安全设施、机电工程和隧道6个专项,比较需求的是公路、材料和桥梁三个专项。而对于我院路桥系大部分同学在校期间所考取的“中级道路建筑材料试验工”资格证表现比较漠然。鉴于此,希望通过规范考核程序,加大实训环节指导力度,提升“中级道路建筑材料试验工”内在品质的同时,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一些有助于辅导学生考取“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的知识,依托校办企业统一组织本专业学生参加“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资格证的考试。
参考文献
[1]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06年7月27日 国家认监委国认实函[2006]141号)姜大源.
[2]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关键词 公路工程造价;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113-02
公路工程造价专业突出特点是重视实践教学,强化能力培养,主要涉及公路工程经济、工程技术、管理等多门课程。衡量本专业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就是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在社会及企业中的适应能力。近些年来,各高校在创新公路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方面做了大量探索与实践,并得到一些成果。本研究就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一些关于公路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意见。
1 课程目标改革
考虑本课程专业特点,其课程目标应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与综合素质。笔者认为本课程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从其就业、晋升及未来发展进行立体评价与考量,从而培养本专业学生成为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知识、技能及综合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1]。
2 课程设计改革
课程设置优化 在对本专业课程组合优化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理论基础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双重提升。比如,在培养学生识图能力的教学中,就可以针对学生不能准确读懂图纸的情况,将“工程制图”课程分解为“道路工程制图”和“公路CAD”两门课程,同时安排CAD实训、识图与制图大作业等实践教学环节[2],来加强学生的识图能力。针对于此,笔者设计了本专业实践教学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为基础实训环节,实训内容主要包括参观施工现场、道路制图及CAD;涉及的相关课程主要有工程测量、公路工程施工机械、道路工程制图与CAD、工程力学等;其教学目标是了解基本的施工方法,学会识读施工图纸等。
第二环节为熟悉岗位实训环节,实训内容主要包括清单文件编制与公路工程计量与计价;涉及的相关课程主要有桥梁工程、道路工程、隧道工程、公路工程计量与计价、公路工程定额及管理、公路施工组织设计等;其教学目标是学会根据工程实际进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能够掌握基本的道路工程计量与计价方法、程序。
第三环节为综合实训环节,实训内容主要包括软件操作、工程投标报价、工程竣工结算等;涉及的相关课程主要包括公路工程经济、公路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财务管理、公路基本建设法规、工程项目管理等;其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软件开展图形算量工作,了解投标报价技巧与投标文件的编制,学会编制工程决算,掌握工程变更及索赔办法等。
第四环节是顶岗实习环节,实训内容可以根据学生对本专业技能掌握情况及个人的兴趣特长来确定,争取让学生参加能够最大程度挖掘其潜力的工作,在这样的企业中实习,有助于学生尽快适应岗位需求,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就业指明方向,避免很多学生最初踏上工作岗位时的迷茫阶段。因此,这一环节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本专业技能特长,让学生全面了解职业生涯中的一些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巩固自身的不足之处,为未来的就业与成才奠定扎实基础。
教学环节优化
一是针对造价员典型工作岗位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根据实际造价管理工作,从微观层面设计每一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要从宏观层面选择不同学校情境下的教学内容;
二是改变传统的教学表现形式,运用教师授课活页与学生学习活页相结合的方式,由教师设计不同学习情境下的目标、内容、方法及考核等,学生则根据教师设置的项目任务,做好相应的学习规划;
三是改革考核方案,改变传统的以纸质试卷考核学生的单一考核方式,增加过程性考核,在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及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条件下,对本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准确、客观的评价;
四是进行模拟实践,通过现场模拟方式开展可行性研究、招投标等一些集体性实践课程,这样既可以重点表现出实践的目的性,使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又可以表现出对学生综合素质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创新是本专业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结合本专业特点,笔者认为应当采用基于公路工程造价过程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具体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是教学工作正式开始之前,课程组人员要预先对相关设计与施工工作进行有效调研,从职业能力分析的角度考察本专业所涉及岗位及相关领域,以此为参考设置教学目标及教学工作任务,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未来就业。
二是根据本专业岗位技能需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模拟工作情境,让学生切实感受未来工作的真实环境。
三是通过校企联合教学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学院专业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织完成教学。同时还应在教学中渗透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让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能够尽快适应岗位需求。
四是安排学生到企业去顶岗实习,在真正的企业环境中锻炼自己。
3 采用现代化教学技术
首先,从教师教学手段来讲,应当结合当前高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现场教学、远程教学及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本专业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进而增强教学效果。此外,还可以通过建设多媒体教室的方式,鼓励教师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采用PPT课件和教学录像等方式,更加形象具体地向学生展示所学内容,让学生更容易掌握一些枯燥的公路工程造价理论知识。
其次,利用目前的校园网络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在校园网络平台中增加精品课程、教学课件、习题练习、辅助学习资料等模块,让学生能够有选择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为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学习资源和更加便利的学习条件。
4 建设校内外实训环境
本专业的特点就是实践性要求较高,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通过校内与校外实训环境建设相结合实现的,依托校内公路工程造价实训中心,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工地内业计算能力、施工图纸解读能力,注重学生在公路工程造价文件编制方面的实训。通过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可以让学生切实接触到真正的生产项目,进行公路桥梁勘测、工程计量带岗实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
因此,在公路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中,应该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并通过专门的校外顶岗实训管理指导小组来管理和指导学生顶岗实训,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力,增加其就业竞争力,为学生综合性“顶岗实训”创造更广阔的领域。
5 结论
综上所述,在近些年的努力中,公路工程造价专业教育改革实践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该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依然有待进一步完善,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强能力、社会需要的人才。总体来讲,笔者认为本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为能够进一步提升公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学校应适当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实验设备与实习条件;
二是加快建设配套的网上自助学习软件。尽可能地为本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
三是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进一步发展远程教育,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研究机会;
四是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教学水平,尤其是要增加高层次研究型年轻教师;
五是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和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晓刚,冯玮.浅谈实践教学在高职公路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