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白鹭课文教材解读

白鹭课文教材解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白鹭课文教材解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白鹭课文教材解读

白鹭课文教材解读范文第1篇

【关键词】:自主阅读 体验情感 语言描绘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十多年来,我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语文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语文教材是一种静态的文本,但它却集自然美、社会美、哲理美于一身,从教学内容看,宇宙人生包罗万象,诗文歌赋姹紫嫣红,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审美价值。只有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让他们走进作品,才能体验作者的情感世界;让他们与作者对话,才能获得思想启迪;让他们披文入境,才能享受审美愉悦,由此,他们的生命价值才能得到提升。阅读是作者、作品和读者这三个环节之间的一个互动过程。其中作品是媒介,是联系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个桥梁;作者则以文字符号为载体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读者则往往从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触摸作者的灵魂,与其发生思想共振、情感共鸣。

一、自主阅读,体味文本人文内涵

新课标提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即一种师生之间及其与文本之间的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生命对话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教学与语文素养培养关系十分密切,它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价值和功能日益突显。阅读教学实质揭示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有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生活经验,以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参与到文本对话中,才能感悟到作者的感受、情感,感悟到整个作品的风格和情调,感悟到文本的丰富性和多义性,从而达到移情启智的目的。

语文教材每篇文章中,不仅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科学知识,还渗透了生动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情操,它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在阅读文本中获得一个个让人情感激荡的形象的意境,品味一幅幅让人赏心悦目的风景和画面,把握作品的底蕴,其人文素养也就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阅读中得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可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运用阅读策略以及个体所具有的独特情感体验、价值观和独创性思维,获得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发展。

二、走进作品,体验作者情感世界

阅读的本质是要从文章外部表现世界的“物质符号”上理解其精神内核,即以作品为媒介,借此体验、感悟和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和思想。意味隽永的作品都充满了生命的玄妙和机智,是灵与肉、形与神的有机融合。只有让学生的灵魂钻进作品的怀抱,才能品尝它的滋味、呼吸它的气息,才能得以把握它的内在价值。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全部的情感,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使客体的生活变成主体的生活,客体的存在变成主体自身的存在。

阅读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是书面文化的精神消费,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任何作品都负载着作者的思想感情,都是创造性灵魂的表现形式。但由于人类情意的丰富性,并不是一切都能实现意到笔随。对于这种语言的缺失,在口头交往中还可以借助神态、体态的变化,或当面询问而得到适当缓解,在书面交往中作者或只能留出些许诱导空间,或只留下一串延伸的概念符号,这就为读者提供了解读的契机。每当此处,教师要在吃透作品的基础上,模拟作者、充当作者,接受学生的咨询。这里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教师要教学生反复阅读作品,从作品中获得启示,产生悟性。 转贴于

三、尊重学生,注重文本解读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学生只有去积累、去理解、去体会、去感悟,才能增加文化内蕴、提高思维品质和人文素养。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头脑里的文本,这实际上是对人的尊重,对学习者的实际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的尊重。教学中营造的民主氛围更是让人欣喜,因为在教学中对人格的培养是最重要的。

三、尊重文本,语言描绘美感内涵

新课标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强调课文的选择要有文化内涵,多选择名家名篇。教学时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重视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魏书生老师就巧妙地利用文本的语言,激活了学生思想火花,放飞了学生想象的翅膀,让他们每个人都在心中构建了一幅生动而独特的画面,穿越时空,与诗人在诗情画意中晤面。就像“西塞山关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诗句,魏书生老师对同学们说:“这是一首景色极其鲜艳美丽的词,我们应该认真品味,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放映,请大家打开大脑的电视机。”有的同学闭上眼睛,进入想象状态。

魏老师接着说:“先勾勒形态,请同学们先在脑子里放映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的轮廓,再染上色彩,请把黑白电视变为彩色电视,看谁脑子里的画面更鲜艳美丽。”这时候,有同学说:“脑海中出现了青青的山、粉红色的桃花、碧清的水……”

白鹭课文教材解读范文第2篇

语文素养是一个大的概念,在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后面紧跟着有这样的描述,“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这段话可挖掘出对语文素养的理解:首先,语文素养是离不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思想道德的,这既是国家意志的需要,也是作为社会人的发展需要。其次,语文素养包括听说读写四大项内容。再次,语文素养包括语言积累、语感形成、思维发展等。

语文之所以成其为语文,语文课要想上出“语文味”,离不开语感的培养和思维的发展,尤其是结合语文课程的特点,学生的良好语感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熟练运用上,体现在任何情况下的表述都能辞能达意上,体现在不同需要下的语言文字力量上。而思维发展则是于语言文字的逻辑特点,通过文字的运用、语言的表达,来展示语言的力量。所以说,无论是古代中外的雄辩术,还是现在的辩论会,与其说是语言的力量,不如说是思维的力量。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在听说读写训练的基础上,在保证思想道德的前提下,大力培养学生的语感与思维。

以听为例,学生在课堂内外听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以听课文为例,课内可以听老师领读,可以听同学范读,还可以听课件读;而在课外可以听的范围则更广,可以听到优美文章的诵读,还可以听到评书等内容。我认为听对学生的素养的提升可以发挥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由此细想下去,我们给学生提供的应是那种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能让学生乐听不疲的听觉材料;以说与读为例,记得师范学习时,常常喜欢到图书室翻那些老的辩论赛之类的书来看,也喜欢在网络上搜寻一些辩论的现场视频来看,总觉得那其中有说的力量。后来在语文教学中发现学生也喜欢,学生喜欢听谢大光的配乐朗读《鼎湖册听泉》,学生喜欢听于丹读《论语》,当然更喜欢听易中天的品三国……后来与学生聊,才发现与其说是他们喜欢听,更是因为他们潜意识当中有一种模仿着说的冲动。于是我们的课堂上就给了学生许多说的机会,给他们点音乐,让他们去读《白鹭》和《宁静而深沉的意境》,他们也能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惧他人目光,坦然自若地说《创造学思想录》的学后感;而写则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体现,依笔者的判断,一个学生是否真正具有语文素养,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看他是否愿意写。写本身就是语感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思维参与的重要过程。

通过以上对听说读写的梳理,我们就会发现语文素养提升的途径其实并不新奇,其就在于我们课堂上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譬如读与说均能增强语感,譬如说与写均能促进思维。只是异于传统教学的是,异于自然生成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怎么听说读写,听说读写什么是需要我们去精心研究的,在《藤野先生》的教学中,我们引入了鲁迅先生的其它作品作为互文解读,在《市长》的学习中,我们引入了彼时与此时社会官员对照的材料……只有超越教材,我们才能赢得整个文本,语文素养的提高也才不至于沦为空中楼阁。

要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至少有两件事要做:

一是要海量阅读。语文老师不阅读,自身语文素养得不到提高,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能是一种吃老本的机械重复行为。而语文素养本身又不是一个固定的认识,其有与时俱进的成分。因此,脱离海量阅读,必然导致封闭。

白鹭课文教材解读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整合文本;古诗词教学;教学有效性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词大都是根据主题进行编排的,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却忽略了文本编排的特点,重独立,轻对比。笔者认为,按照编者意图对文本资源进行整合,可以打破各诗词之间原有的封闭状态,促进彼此间的优势互补,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提高古诗词教学实效。下面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3课《古诗词三首》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生课前预习是古诗词整合教学的提速器

古诗词的整合教学,由单篇的学习走向多篇的学习,在相同的教学时间里,其容量增大,对教师与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所以课前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就至关重要了。在预习阶段,学生对话文本,去咀嚼每一个字、每一个句,自己尝试去读懂课文。经过如此一番之后,对文本就有了几分了解,带着这几分了解走进课堂,教学的起点就高了。如23课《古诗词三首》的预习就可以这样布置教学任务: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查找资料,简单了解翁卷、范成大、张志和三位诗人。

3.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己初步理解古诗词的意思。

以上的预习使学生对整组古诗词有了一个整体的关照,无形中使古诗词整合教学向高效迈出了第一步。

二、合理取舍是古诗词整合教学的关键

一组古诗词中,可讲的东西很多,如诗词的风格特征、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用字遣词、拓展延伸等。教学内容想要面面俱到,必然会因教学时间的限制而演变成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所以合理取舍才会使整合教学变得更加有的放矢,训练到位。

例如,23课的《古诗词三首》,它所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学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学段目标和内容”中提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由此可见,中年级古诗词教学的重点是:以诵读为主,在读中想象,在读中体验情感,大概了解古诗词的意思。根据课标精神,结合编者意图,本课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就可以定位为:

1.朗读指导,读正确、读出节奏、读出古诗词的韵味,并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积累。

2.品读想象诗词的意境,体会诗词的情感。至于《渔歌子》中作者“不须归”的心声,“不归政治”寄情山水的人生选择,就没有必要引导学生去理解了。

三、提炼主问题是古诗词整合教学的核心

什么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余映潮先生认为: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指在阅读教学过程能起主导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评析、创造的重要问题,它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备课中,教师就要认真研读教材,提炼主问题。主问题提炼的切入点可从诗词创作的背景、内容描写的情境、风格特征、表达方式、遣词造句等方面入手,对诗词进行整体的对比关照,比较研读。

例如,《乡村四月》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描写出劳动的紧张、繁忙。《四时田园杂兴》全诗都是描写农村男女日夜紧张的劳动生活。《渔歌子》前两句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春景,后一句描写了渔夫悠闲钓鱼的情景。对三首诗词进行对比研读,会发现许多千丝万缕的关系:那田园之景、那农耕之人、那乡村之情等。在研读教材后,就可提炼出三个主问题:

1.说说在这三首诗词中,哪些诗句分别写出了乡村田园生活的忙碌和悠闲呢?

2.品读“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用“我仿佛看到________的美景”想象说话。

3.发现这三首诗词在时间、地点、事情、风景四个方面的相同之处。

四、教师控制话语量是古诗词整合教学的保证

纵观现行的古诗词教学课堂,常常是看见教师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此词何意,彼句怎解,写作特点如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等。教师凭借其权威地位,占据了课堂对话的大多数,占用了课堂大量的时间,将自己解读文本的观点不容置疑地灌输给学生,剥夺了学生与文本对话、思考的时间。有效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这个前提下才能实现。课堂中学生成为主体的基本条件,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压缩讲授时间而保持合理的“缄默”,减少话语量,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例如,《古诗词三首》的教学活动:

1.读一读。一是读生字词、注释;二是教师范读;三是学生自由读;四是学生展示读。

2.说一说。说“忙”道“闲”:说说在这三首诗词中,哪些诗句分别写出了乡村田园生活的忙碌和悠闲呢?

3.品一品。品读《乡村四月》和《渔歌子》诗词中描写景色的句子,用“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的美景”的句式想象说话。

4.背一背。自由背诵3首古诗词。

5.谈发现。这三首诗词在时间、地点、事情、风景四个方面的相同之处。

一节课下来,教师问得少,讲得少,学生活动就充分了,三首古诗词就在有效的整合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标。

整合本文资源,只是提高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之一。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让古诗词教学更高效,使其焕发出勃勃生机,是值得我们不断思考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