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国地理学论文

中国地理学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国地理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国地理学论文

中国地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1.在教学中帮助突破重点、难点

对于缺乏阅历的青年学生来说,地理学科的难点常常是一些难以直接观察的地理事物,而CAI则能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与表象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联系。如“月相”一课中,“月相的成因”是难点又是重点,过去只由教师结合课本插图抽象地讲解,青年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差,很难接受,教师也很费力。现在使用微机模拟月相变化的过程,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同时用音乐、动画和语言显示变化的不同阶段,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统一在一起,把形象编码和语义编码揉合在一起,生动直观,学生一看就懂,且印象特别深刻。由于微机演示、动画的各个步骤是事先设计好的,所以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便于教师贯彻教学意图,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另外,CAI软件能够方便地模拟动态,这对于地理教学中一些动态性知识的展示很有好处。例如:“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一课中,各种锋过境前后对天气的影响,传统课堂教学只能运用图示进行静态展现,而CAI软件则能化静为动,清晰地展现各种锋过境前后不同的天气现象,帮助学生进行动态观察,突破难点。

2.在课堂中发扬学生的主体性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程度决定教学的质量,而现代社会对学生能动性的要求,更是规定现代教育一定要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性。

对于在课堂上创设学生独立探索的情境,CAI软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上例“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自己操作微机,观察各种锋面天气的微机动画演示,然后拼摆或绘制表现锋面天气过程的符号示意图。这样的小组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主体性教学的理想模式。

3.在集体化情境中实施个别化教育

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其个性特征、认知结构、认知策略千差万别,因此,如何在集体化教学的情境中注意个别化教育,就成了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难点。而计算机在这个方面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CAI可以说实际上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个别教学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能力培养结合在一起,可使学生最大限度地介入学习过程。如前例“月相”一课,在教师集中讲解个别疑点的基础上,即由学生控制计算机,进行个别观察、小组讨论、归纳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机程序练习。计算机练习不仅形式多样、情境逼真、反馈及时,而且练习速度、难度可以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依据自身情况控制学习进度、选择不同水平的习题练习,既可反复练习,也可以跳跃练习,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得到及时耐心的指导,学习好的学生也不会吃不饱。当然,这种个别化教育,目前只可能出现在一些关键性环节的教学和练习上,但它必然会成为真正实施个别化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序幕。超级秘书网

4.在开放的渠道中增加信息的密度

中国地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乡土地理;材料;初中;影响

一、结合乡土地理材料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并且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乡土地理的学习都是根据学生周围的环境开展的,因此,也就是说学生本来就熟悉相关的范畴,能够产生一定的地理认知,并且能够将地理事物进一步整合信息并进行相关的分析,很多的内容都是不可言传的,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引导,乡土材料能够更加贴近生活,因此会让学生觉得简而易懂,容易接受,能够进一步增强学习过程中的地理实践能力,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有着促进作用。学生对于感兴趣的东西往往会充满求知欲,也就是能够从眼神中看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就能够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能力,加强相关的实践操作以便于自身技能的提高,一般来说,很多地理环境经过时间的变化之后都会发生相关的改变,有的要经过几千几百年,而有的甚至要经历几亿年,这样就会出现不同时期的地理变化情况,通过乡土地理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地貌变化的相关过程,能够让学生对地貌产生一定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要将相关的材料进行有计划的处理,进一步增强事例的连贯性,能够使学生通过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进一步理解地理变化的过程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思维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实现地理教学的实践性,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概念不明确而形成的,所以要实现直观的材料,就要让学生进一步加强理解。

三、要结合相关的材料展开认知,进一步约束学生的惯性思维,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

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事物就会有不同的认知,就能够观察相关的内容,能够进一步解决实验的问题,懂得很多地理现象都是相互关联的,能够形成一种依赖的关系。这样就能够将学生周围的信息进行整合,使得乡土材料进一步增强实践性。对于学生来说,要不断明确相关概念,才能够进一步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现在,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关的差距还是存在的,主要是结合地理环境的差异来展示,有着对乡土知识的认识不足,进一步能够实事求是,寄托学生的希望,让学生能够加强进取的观念,实现实事求是地艰苦奋斗的思想,让祖国的未来有希望,努力建设家乡和祖国的明天。

四、经过研究和结合相关的材料,教师需要进一步引导,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好处和意义

学生应该实现对地理材料的充分了解,并且也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能够进一步展开讨论地理问题,形成总结归纳的好习惯。对于家乡,每个学生应该都有着比较特殊的眷恋之情,只有进一步在这种感情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才能够实现对乡土地理的了解,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激发斗志,能够想到要建设家乡,留意家乡的相关地理特点,能够进行小组讨论,整合相关的信息,完善小论文撰写的工作等等,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自己的各种知识服务于家乡的建设,还可以看到学生家乡各方面进程的急速,经济和文化等发展也能够对地理学习实现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地理教学,需要合理引用相关的地理材料,特别是乡土地理材料,进一步增强课堂气氛,完善小组之间的合作,实现和谐共进的模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和思维能力,完善、观察学生的地理学习习惯。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本乡本土的认识和热爱,能够让学生树立起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进一步为建设祖国积累力量。

参考文献:

[1]徐伟.本科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科研能力培养[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

[2]顾松刚.浅谈大学地理教学中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

[3]周亚红.初中学生地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简析我校初中生地理学习情况问卷调查[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

[4]焦龙河.高中地理教学渗透STS教育的探讨[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

[5]王英,王民.利用心理地图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

中国地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英文名称:Economic Geography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湖南省长沙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8462

国内刊号:43-1126/K

邮发代号:42-4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经济地理》(月刊)创刊于1981年,是由中国地理学会、湖南省经济地理所联合主办的专业学术性刊物。办刊宗旨:服务于广大地理科研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地理教学。重点反映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前沿理论、区域经济开发以及与国民经济相关的工业、农业、交通、旅游、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和研究动态。主要栏目:理论探讨、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城市与交通、土地与农业、交通地理、旅游研究、西部大开发、问题讨论、新书交流与介绍等。读者对象:地理工作者、经济学研究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中学地理教师。

中国地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理能力;自主探究;思维能力

一、地理能力的概念

能力指的是可以完成相应活动的心理特征,同样是人在实践中的一种表现。因此我们将能力理解成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才智。而文章所提到的地理能力,为一种专项特殊的能力,指的是学生了解地理知识以及通过地理知识去探究、处理相应地理问题的才能。深化学生的地理能力,同时可以创造性处理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地理问题。

二、地理能力培养的主要目标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地理能力的培养主要遵循下述几个目标:

1.地理自学能力的培养,也就是独立阅读地理知识内容的能力。比如,在读的过程中找到教材“文字系统”的侧重点,同时可以有效地掌握知识的重点;可以单独完成教材“练习系统”的相关要求。而实际上这也是课内的一种自主学习能力。

2.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所提到的地理思维能力指的是能够有效地思考地理问题的能力。而且对教材图文里出现的一些地理事物现象予以分析、对比、探索、整理等一系列认识处理。

3.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也可以说是灵活迁移地理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要求通过教材所学过的地理内容,去认识并处理现实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地理事物以及现象等。

4.创新能力的培养。地理的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以及否定精神,深化学生对书本的质疑以及自身的立场,创新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特有的个性与个体差异化的理解及表达。

5.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指的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与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动手实践的意识,从根本上加强学生的动手以及实践能力。

三、提高学生地理能力的举措

在教学过程中要倡导主动探索以及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从根本上深化学生的地理学习、交流、批判性思考与处理相应地理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进行“自学”。比如,在学习区域地理的课程中,可以通过下述方式进行教学:在课程中引导学生创建自学模板,第一就是找位置,其中包括绝对位置与相对位置,第二,掌握自然地理特点,其中包括气候、地形、水文以及土壤等,第三,研究经济地理的相应特点,其中可包括农业、工业以及成因、港口等,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自学。在此过程中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分析三个侧重点,其中包括:

1.此区的绝对位置,即此区所处的经纬度和附近区域的关系。

2.此区域的主要气候以及地形特点,同时要以此分析土壤、水文、农业特点等。

3.实施跨区域对比,比如西亚的干旱与大洋洲、中亚以及北非等地干旱的特性差异等。利用这一系列的设计,不但可深化学生全球空间的意识,同时还对地理区域特点有更为多元化的认识,因此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适量给予学生学法上的引导,学生自学过程中的引导是成败的核心要素,通常需要教师指出读文图的具置以及段落,同时让学生了解阅读的一些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而且还要让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可以让其先大致地读一下,让他们对知识的全局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再对知识的重点等局部进行深入阅读,最后回答出自学前所给出的相应问题。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促进者,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怎样加强学生的“学”以及深化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同时在此过程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以及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从实际出发,加强学生的地理学习、沟通、批判性思考以及处理一些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的能力。

地理能力是一种专项特殊的能力,学生需要利用对地理的掌握以及通过地理知识去分析、解决相应地理问题的才能。在教学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从深层次深化学生的地理学习、交流、批判性思考以及解决相应地理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要让学生知道该怎样独立学习新知识以及科学地运用知识。

参考文献:

中国地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理教学;课外活动;国情教育

中学地理课外活动,是中学地理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地理课程标准规定:“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因此,教师应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

一、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是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旺盛时期,组织他们参加一些活动,可以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正常发育,课外活动以感性认识为主,这正适合青少年学生认识事物偏重感性的特点。经常为他们开展形象化的课外活动、并加以启发引导,就是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

中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喜欢新鲜事物的心理特点。经常为他们开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正符合他们这一心理愿望。

中学生还具有兴趣广泛,喜欢模仿和探索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他们的兴趣爱好得以培养和发展,就能渐渐形成技能和特长,为快出人才,多出人才打下基础。

二、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造就新世纪人才的需要。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课堂知识得以验证和运用。并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地理课外活动,如举办地理科普讲座、地理知识竞赛、进行气象观测、地理小制作、地理野外考察、社会调查、撰写小论文……,这样,一方面让学生接触社会,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了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地理行为素质;另一方面,努力做出成绩,创出地理课外活动的新路,赢得人们对地理教育的重视和投入。最终能更好地发挥地理教育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三、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地理学科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国策教育的重要阵地。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自然资源,广为分布的名山大川,秀丽多姿的湖光山色,是具体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根据这一特点,可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观看录像片“长江三峡”“长白山风光”“井冈山风光”等,组织“中国地理知识竞赛”,出版“中国地理”手抄报专辑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传递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在指导和带领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中,应积极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氛围,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整个活动过程,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在活动中,教师更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增进相互了解,加深师生情谊,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而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表现出他们的真实思想、情绪、观点、行为,更便于教师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对他们的思想、言行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帮助。教师在课外活动中接触学生、关心学生、诱导学生,有助于建立一种稳固的、友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五、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开拓学生视野

中学生的求知欲非常旺盛,课堂教学的时间、深度、广度都是有限的,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而地理课外活动是一个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在内的广阔天地,让学生投入其中,既可开拓他们的视野,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又可让他们的意志得以锻炼,才干得以增长。如开展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学生能观察到各种地理现象,并搜集与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

六、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