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棋文化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核心价值观--对客户讲信用
人本立正,承诺是金
客户观--创造被客户利用的价值
湘财证券,惠人不倦
服务观--让客户满意
站着做人,跪着服务
湘财证券以文化创业、以文化立业、以文化拓业,在自己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
湘财文化,已经成为湘财证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中国的不少IT企业都喜欢弄个体现企业精神的口号,这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企业精神并不是什么很玄的东西,以前国有企业就有这样的习惯。至于“口号”和“精神”两张皮能不能捏到一起,口号的制造者也许并不那么关心。不过,这样做的好处倒是很明显:对外宣传可以糊弄一下“行外人”,对内可以让员工更自愿地加班加点。
企业口号用得较多的是“求实”、“敬业”、“以人为本”、“创新”、“开拓”、“进取”等等。然而,似乎管理层更多地是在文意上下工夫,很少能真正运用到企业的实践之中。比如“敬业”,主管们认为就是加班,不停地加班表明工作卖力。其实加班是一种假象,用来掩饰效率低下或不合理的流程,对IT行业来说尤其如此。程序员们常常一个开发组夜以继日地关在一个宾馆房间里不停地编程序,甚至把客户也拖进去。这应该是软件工程学的畸形表现。
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或系统分析师是绝不会让他的团队这样工作的,因为他们管理的是有智慧的人而不是无知的机器。出色的软件项目经理应该能够创造“软件流水线”,他们就是IT企业的将军。物色这样的人、为他们提供一个发挥的环境,才是企业高层需要下大力气做的事情。就像通用公司总裁韦尔奇那样,给手下的经理们充分发挥才能的空间,这才是“以人为本”的精要所在。
关键词安全文化探索创新
安全文化伴随着人类劳动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和“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安全文化?安全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安全文化的作用是什么?作为一个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建设安全文化?笔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第一,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本质
本文开头已经点出,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生存发展的全过程,换而言之,只要有人或者有人类活动就有安全文化。这样讲读者可能不理解:远古的蛮荒时代,人类有安全文化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无论是现代工业生产还是远古狩猎,其根本目的只有一个,简单讲就是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也就是更好地活着。为了更好地活着,就要劳动,就要工作,就要与非人类的一切物质或精神以及人类之间进行接触、融合。例如,机器、矿山、巷道、瓦斯、自救器或者森林、河流、野兽、天气、地震,或者战争、冲突、矛盾等等,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个生命安全问题。工作、劳动效率提高越快,安全保障系数就越低,,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如何找准安全与效率的最佳结合点,在保证安全的状态下不断提高工作或劳动效率,并形成一种既约定俗成,又不断创新完善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就是安全文化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安全文化的本质所在。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在潜意识或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探索和掌握安全文化。概而言之,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对自身或他身安全在由感性向理性认识、把握和实践过程中,追求最佳安全状态的要求、意愿和氛围。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人的生命健康角度、突出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来保证安全的安全文化观,是包括所有企业在内,全社会共同努力追求的方向。
第二,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
刚才已经指出,安全文化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它的目的,就是形成最大限度的保证工作(劳动)效率和安全系数在临界点以内稳定状态的共识,也就是在尽量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发生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任何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的政策、制度、机制、措施和方式方法,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就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目的和作用发挥的落脚点。基于此种认识,要发挥好安全文化的作用,就要首先了解事故发生的根源。一般而言,事故发生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为原因(非物原因),另一种是纯物的原因,人为原因大家比较好理解,对于纯物原因(即纯粹由于非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原因,例如: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可能比较陌生。为什么讲是纯物原因呢?因为在企业生产中,事故大多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一般概念的物的原因也大多与人的行为有直接或间接联系,而纯物的原因在企业事故中的比例相当少,除了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外几乎没有(实际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也逐渐被人所预见,只是由于科技水平或资金投入等问题而导致预见的准确度高低不同罢了)。例如在煤矿生产中,有人说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多、巷道变形等自然状态是非人为原因,但事实上这也属于人为原因,之所以存在这样的误区,刚才提到主要是由于科学技术水平没有达到能够准确预见这些非正常现象的能力,或者由于资金、人才等原因而无力去预见,而这些正是由于人的直接或间接原因而造成或影响的。因此,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抓住了“人”的问题,安全工作也就迎刃而解,而安全文化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保证。明确了事故根源和解决这个根源的途径,也就明确了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
第三,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企业以人为本。要充分发挥人在企业安全生产的主导地位和能动性,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并自觉遵守执行,就必须建设好、使用好安全文化,笔者认为,要重点健全完善以下几个机制:
1、完善安全战略指导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方向性。对于所有行业、企业来讲,安全的本质、目的都是不变的,但具体到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由于所经营的产业不同,员工所从事的岗位不同,在大的安全战略指导方针基本不变(例如我国的安全生产指导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前提下,必须要有符合本行业或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例如龙矿集团的安全方针为: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齐抓共管、长治久安,同时根据不同时期有相应安全指导机制。洼里煤矿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规范行为,注重基础”的安全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了安全生产“三原则”(即:达不到安全状态、优良的工程质量和“精品工程”标准下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不准生产)和“六个确保”的安全保证机制,明确了安全工作的主攻方向和战略方针,做到了安全工作有的放矢,为最大限度发挥“人”在安全工作中的能动性奠定了基础。
2、完善安全目标考核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持久性。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建立可行的目标考核机制,让员工始终保持一种丝毫不放松、不思想状态。例如煤炭行业根据行业规律、特点,都要制定一个年度或更长时期的安全考核目标。同样,每个企业都根据自身情况都要制定一个安全目标和考核措施,目标及考核措施确立的科学合理与否,对于在目前国有体制下经营的企业来讲,对于干部员工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意识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这也是左右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能否持久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3、完善安全理念渗透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层次。企业安全文化能否最大限度得到员工认可认同,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各种安全理念渗透的效果。各种符合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的安全理念在挖掘提炼推广渗透之前,只是被企业少数人全面掌握,而要变成全体员工的共识,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理念渗透机制和措施。在这方面,洼里煤矿建立了完善的渗透保证体系,在将各种安全理念、警句汇编成册的基础上,要求每天班前班后会进行学习讲解,自觉指导并运用到安全生产中,并定期开展理念渗透专题研讨、讲座、交流活动,提高员工对各种安全理念的认识程度,同时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兑现。通过制度约束和柔性引导,使广大员工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企业安全文化层次得到极大提高。
(一)税收筹划缺乏集中、统一的设计和规划
税收筹划的目的是为了节税,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目标,但多数企业认为这是财务部门的事,实际上一个好的税收筹划仅仅靠财务人员是无法顺利实施的,它需要全体管理者的关注和参与。税收筹划也不单体现在财务安排上,而是贯穿在整个投资决策、经营决策以及日常经济活动中,需要各部门的配合。例如在投资决策阶段,从投资者进行投资意向考察时,税收筹划就应该参与其中,但投资人往往缺乏必要的税收知识,考察阶段没有这方面专家的参与就会忽略这个问题。此时进行筹划,不但对以后经营过程中的节税效益产生持续的影响,而且避免前期投入的生产经营模式既定,再进行税收筹划改变其模式带来的筹划成本。
(二)实施税收筹划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
化肥企业属技术和资本密集行业,受国家产业政策影响较大,其税收筹划工作具备很强的专业性,作为税收筹划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与税收相关的财务知识,而且也需要熟知企业的经营活动、筹资活动以及投资活动等经济活动。但是对于许多化肥企业来说,缺乏相应的、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并且企业也未能对其进行相关培训,加上大多数负责税收筹划工作的人员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行业政策以及企业财务、税收等知识掌握不足,导致其在实施税收筹划工作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税收筹划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导致企业税收筹划工作具有风险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并没有正确的认识与理解税收筹划的概念,而且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加上有些企业本身就存在发展不稳定和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这必然会使企业在实施税收筹划工作时产生一定风险。其二,由于我国税收相关政策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使得企业可能会因为没有及时了解实际情况,致使税收筹划效果不佳,使其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四)未能严格遵循税收筹划成本效益匹配原则
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其在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时,没有分析其在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时的成本与效益是否匹配,主观上认为只要是能够达到节税的目的,就可以开展。有些企业为了能够实现纳税最小化,甚至委托税务顾问与中介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筹划,大大增加了企业税收筹划的成本,使得部分企业开展税收筹划所支出的费用,要比企业节省的税收费用还要高。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缺乏对税收筹划成效的分析与判断能力。
(五)税收法规存在一定的缺陷
由于我国税收相关法规仍存在缺陷,使得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时,会遇到一定的阻碍。税收法规的缺陷主要表现为:相关税收定义不够清楚,以及税收征管没有较高的监督管理水平。此外,对于企业的合法节税,虽然国家已经颁布了不少优惠政策,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很多企业无法享受。这主要是因为操作程序复杂,且多数企业对于其优惠政策并不了解,导致无法及时申请而错失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机会。
二、解决企业税收筹划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对纳税筹划进行事先规划、设计和安排
在经济活动中,纳税义务通常滞后于应税行为,许多企业不是在发生应税行为或纳税义务之前进行筹划,而是等到纳税义务已经发生或已被税务机关查出问题时,才想起纳税筹划咨询,想方设法寻找少缴税的途径,无异于亡羊补牢。税收筹划涉及各个职能部门,很少有一个税收筹划只需要适当的财务安排,而不受供应、销售、生产等部门的影响,因此,经营者应统筹做好税收筹划事项的规划、设计和安排。
(二)提高企业税收筹划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企业应积极培养税收筹划人才,不断提高其合法筹划的能力。作为税收筹划方案的设计人员与实施人员,应达到如下三个标准:第一个标准,企业的税收筹划人员应该具备相应的筹划与实践经验,能够熟练掌握最新税收政策,并有技巧地使用税收筹划工具,从而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第二个标准,必须要具备扎实和全面的专业技能与知识。比如在法律、管理、财务、税收等方面都应该具备相应专业能力。第三个标准,需要具备相应的税收筹划以及判断能力,能够准确且及时地根据国家政策变动和企业情况做出相应税收筹划判断。
(三)有效规避企业税收筹划风险
为了有效规避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时可能存在的风险,企业应该了解并正确认识税收筹划存在的风险,并对其税收筹划风险进行合理评估,进而采取相应的调整与预防措施。企业需要对税收筹划的风险与收益进行权衡,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加强税法知识学习,而且需要加强与税收部门的交流与沟通,做到知己知彼,从而有效规避风险。
(四)加强对税收筹划成本效益的分析
虽然税收筹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节税,但企业应具备正确的税收筹划观念,而不能片面地理解纳税筹划,并不是只要能实现节税的行为都应当实施。在具体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时,还应对税收筹划工作所担负的成本加以分析,通过分析、计算其支付的成本与企业筹划后节省的税收费用,对比两者并选择最优的税收筹划方案,以确保企业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
(五)完善我国税收相关的法律与法规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窃以为:弱者自强,强者自律;穷者致富,富者为仁。随着国家电网、华为等众多大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或《商业行为准则》的出台,SA8000认证的增多,企业诚信档案和员工诚信档案的建立等一系列新动向的出现,标志着日益成长的中国企业正在由文化管理上升到伦理管理层次。事实上,这也是国际上优秀大公司所走过的、被证明为切实有效的企业成长道路。据统计,美国有85%、日本有40%以上的公司制订有企业纲或商业品行准则。本讲我们先作个总的开题。
企业文化与企业伦理
企业文化与伦理到底有何不同呢?
文化和伦理是管理中两个最为接近的领域,在一般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往往把它们混在一起,但从优秀企业的管理文件看,分别属于《企业文化纲领》和《企业伦理纲领》,它们至少有如下三点区别:
1,企业文化更强调企业的特殊性,而企业伦理则追求企业的普遍性。企业文化用词多为激励和约束干部、员工言行的,诸如团结、自强、奋斗、创新等,而企业伦理用词多为宣示和约束企业言行的,诸如诚信、品德、责任、道义等。企业伦理多涉及企业性质和行为的普遍性问题。
2,企业文化主要追求核心价值观被组织成员的认同,而企业伦理则要求企业与社会大环境的关系调适。企业文化要营造组织的核心价值观,企业伦理则必须考虑社会的共性价值观。
3,企业文化主要讲价值观,重排序不重取舍,而企业伦理则比较强调道德观,重取舍不重排序。价值观方法是在两善(两利)或两恶(两害)中排序,道德观方法是在善与恶、利与害、好与坏中取舍。
为什么是企业伦理
可以说,讲诚信,讲品德,讲社会责任,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职业化、成熟化过程中的一种必然要求。企业的成长必然要求管理的进步。
人的成长有一个由“环境依赖”到“自我独立”,再到“和谐共生”的过程,企业成长也是如此。当前中国部分优秀企业的成长特征之一就是在由自我独立走向和谐共生。要和谐共生,就越来越需要责任使命的意识,需要静水潜流的心态,需要内外环境的融合,需要世界大同的追求。
企业成长就像地上画圈,圈越大接触的外界边缘就越大,就不像过去那样在独特企业文化所营造的相对封闭的内部的、狭窄的环境中生存,公司要考虑的环境要素不仅集中在市场、技术和政府等,而且要考虑到民族、宗教、政治、国际关系等,要进入跨文化管理的层次。
你对社会影响力越大,社会对你的反作用力也就越大,要求就越高,伴随影响力而来的是更大的责任。优秀企业对此是认知清晰、行动积极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就是要向社会昭示企业的定位、追求以及应承担起的“企业公民”责任;企业制定商业行为准则,是提示企业对员工的期望,明示企业所关注的问题,教育员工用伦理准则指导自己的言行。
三层伦理的协调
对一个企业人而言,一般要考虑三个层面的伦理:一是组织伦理,二是职业伦理,三是个人伦理。组织伦理是作为一个组织成员要遵守的,职业伦理是作为一个职责岗位要遵守的,个人伦理是作为一个成年人都要遵守的。
不同位置或不同职业的人对三层面伦理的重要度排序可能不同。比如,一个大公司员工就必须最重视组织伦理,律师医生、教师会计师的职业伦理最重要,而个体老板最要紧的应该是个人伦理了。作为企业人,三个层面的伦理都要遵守,并努力达到协调。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三个牢记”:
第一,牢记我们是组织人。
企业首先是由个体构成的组织,员工尤其是管理者,应该优先考虑组织目标和组织利益。比如华为公司的任正非就曾讲过:“一个职业管理者的社会责任(狭义)和历史使命,就是为了完成组织目标而奋斗。实现组织目标不是他的个人成就欲所驱使而是他的社会责任(狭义)无时不在地给他压力。”这种狭义的社会责任感就是时刻不忘自己是个组织人的伦理意识。
企业管理的目标之一是流程化组织建设,每个员工都是这个组织中的一员。企业按照工作流程所确定的责任、权力进行职位角色设计,按照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进行服务链建设,就是要淡化直线职能制组织中的职能部门的权威,减少本位主义言行,换句话说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淡化部门的专业权威,强化融入流程的组织权威。有些员工,特别是组织伦理不强、不善于组织协调的专家型员工,就可能因为接受不了这种变革而离开企业。
第二,牢记我们是企业人。
政府官员、大学教授、军队官兵、僧侣尼嘛,各有各的职业使命,政府的管理者是官僚,企业的管理者是为客户服务的,大学等科研机构的研究者是科学家,企业的技术研发者是商人。为客户服务是企业生存的唯一理由,客户的价值观就是企业的价值观,客户的道德观就是企业的道德观。企业的一切行动,就是为客户服务,使客户满意,在此基础上使公司得以发展,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纯技术、纯业务的个人或集体成就感可以激励企业人,使企业人满足。对企业而言,不能变为市场价值的创新就不是真正的创新,不能实现企业功利目的的管理就不是真正的管理,这是企业人的职业使命所系。
第三,牢记我们是诚信人。
不少企业建立了员工诚信档案,这种记录实际是员工对自己未来的一种投资。在遵守组织伦理和职业伦理的基础上,每位员工可以通过诚信的一言一行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资本增值。
诚信就是实事求是――错了就是错了,不懂就是不懂,不能要脸面不要人格;诚信就是信守承诺一答应了就要照办,签约了就要履约,不能要利益不要正义。
企业伦理管理的具体工作之一,就是辅导员工如何避免个人伦理与组织伦理、职业伦理发生冲突,以及发生冲突时如何妥善处理。比如实行干部员工区别对待的政策:对一般员工提倡作贡献,但不让做雷锋的在利益上吃亏,不提倡为了公司利益牺牲员工个人利益,对待员工是宽松的。反过来,提倡干部要有敬业精神、献身精神、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选拔这样的员工进入干部队伍,只对高级管理者严格要求。比如,企业不以过高的销售定额逼迫员工跨越伦理底线,员工不因朋友情谊而不公正执行企业制度等。
增值企业与个人的伦理资本
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积累有三种资本:财务资本、人力资本和伦理资本。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讲到:华为十几年来铸就的成就只有两个字―诚信。对客户的诚信,对社会、政府的诚信,对员工的诚信。诚信是华为最重要的无形
资产之一,只要我们坚持下去,诚信所创造的价值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当企业弱小的时候,首先是客户对企业的信任不足。用户不是在选择产品,而是在选择企业,选择对你的企业文化和企业伦理的信任程度。中国企业与世界著名公司在伦理管理上还有巨大的差距,我们一定要向IBM、诺基亚、微软、GE、英特尔、宝洁、波音、沃尔玛等世界著名公司学习,不断地缩小与他们的距离。
回首中国企业的成长历程,我们铸就诚信的坚实基础是要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的,近年来某些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出现质量问题,有自己的原因,有竞争者的手段,也有别有用心的人的计谋,很多时候还不得不背负不讲诚信伦理的企业给我们造成的包袱。在国际市场上与西方国家公司竞争,迫切需要由中国货便宜,转向中国货可信,中国人可信的阶段。只有伦理资本才能真正保证我们利益的长久和最大化。
但是,我们能做的,也是必须要做的,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讲究企业伦理,增值伦理资本。这是任何一个追求成为世界级公司的企业所应有的态度。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把建设自己祖国的信心建立在信任自己的基础上,才会获得平等与尊重,一个企业、一个人皆是如此。
有人可能会想,我只是个小企业,我只是个新员工,是不是现在可以不要讲企业伦理,以后再说呢?
恐怕不行。
道理何在?伦理是一种资本,讲伦理是一种投资行为,这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才有回报。新办企业或者新员工,讲求诚信至关重要。因为这是他铸就品牌、建立信誉的关键时刻,这第一步迈不好,一旦造成不良影响,等于投资失败,以后再想改变会很难。
确实,讲诚信是需要成本和持续努力的,但不讲诚信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有时一句谎话可能使你的人生破产。因为说一句谎话,可能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人会越陷越深,不可自拔。有一个杀人犯,法官问他为什么非要杀那个人,他回答说:“我其实特别想当一个好人,但也只能把他杀掉,我才能恢复成一个好人,因为他知道的的蚜献多了。”
随着人生阅历的不断增多,我们会逐渐明白“身安不如心安,位高不如德高”的道理。从趋势来讲,随着知识社会的来临,随着教育培训的发达,人的知识能力水平会越来越接近,一个人在未来社会上立足的核心竞争力,会越来越从能力转向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