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学生科幻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命题激趣培养自主
叶老在《论写作教学》中指出:“教师命题的时候,必须排除自己的成见与偏好,依据平时对学生的观察,测知他们胸中应当积蓄些什么,而就在这范围内拟定题目。学生遇见这种题目,正触着他们胸中所积蓄,发表的欲望被引起了,对于表达的技术自当尽力用功夫。”因此教师的命题要掌握“新”、“实”、“小”的原则。
新,即推陈出新,有新意;实,即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小,即题目涉及的题材小,口子小。实践证明,这种命题方法,可将学生引入写作佳境,激起写作兴趣,效果尤佳。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写《我爱××》这篇作文时,就让学生紧紧抓住题眼“爱”去补充人、景、物等。要求每个小组集体讨论出50个题目,然后每个同学再自己补充5个题目。这么广泛的写作范围,正触着学生胸中所积蓄,发表的欲望被激起了。这些题目,一经学生的手,便增添了许多可爱与亲切!
二、讲练结合锤炼能力
语文教材是作文的根,作文是语文的叶;根深才能叶茂。因此,语文教学要运用作文练,作文教学要结合语文讲,讲练结合,锤炼能力。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课文持点,设计片断练习,一文一得。例如《桂林山水》一文中的排比句写得很美,排比句中含有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我让学生学习这种方法,写一组排比句。有的同学写到:“望江公园竹真多啊,像竹的海洋;望江公园的竹真奇啊,像人面,像佛肚;望江公园的竹真秀啊,像阿娜多姿的亭亭少女。”经过这样的小练笔,学生就不会局限在“静、清、绿”上了。
三、放手去写激发创造
初中语文大纲指出: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我觉得中学生作文是习作练笔,因而扎扎实实锤练基本功,在提高写作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我让学生“我手写我口”,“童年写童言”,引导他们到生活中去摄取写作的内容,大胆创造,放手去写,效果很好。
一个星期天,我让学生自由作文,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结果,星期一交上来的作文,可以说从选材到内容,从来没有这样丰富过,从中看到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潜在的创造力。《辛苦了,老师》《妈妈的手》《我的苦恼》《爱满人间》《1与2争哥当》等50多个题目。我归纳了一下,在这50多个题目中,写人和事的25人,写科幻的8人,写读后感的11人、写童话的11人。
四、创造机会表现自我
心理学研究指出:“竞赛是激发儿童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在竞赛活动中,儿童的自尊心和自我求成的需要更为激烈。”为达此目的,我坚持每月定期出一期优秀作文专刊,刊登全班每位同学的作品。只要学生自己认为是最得意之作,均可张贴出来。这样不仅优生的作文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后进生也为自己的作品居然上墙报而受到鼓舞。同时,我还有目的地组织开展异地通信活动,让同龄人交流思想,传递友情,切磋写作技艺。每当同学们收到对方学友的来信时,他们显得格外兴奋和激动,常常争相传阅。
五、组织投稿体验成功
1.选擅长之文体
文章有体,正如人有各种服饰一样,中山装不会类同于西装。高考作文一般不限文体,考生可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某一文体,即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文体。如擅长形象思维的考生可选记叙文,擅长抽象思维的考生可选议论文。要考虑自己有无与该文体相应的写作素材。如,写议论文,有没有相关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写记叙文,有没有相关的生活故事;写说明文,有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写散文,有没有这方面的感情积累和语言积累;写杂文,有没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幽默素质。
从实际情况来看,运用最多的文体是记叙文和议论文。临考时特别要注意议论文中反复点题、叙述事例的篇幅以及记叙文的叙述顺序、细节描写。另外,最好不要选择诗歌、戏剧、寓言、调查报告等文体,这些文体看似新颖,但远比常见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的写作要求高得多。近年来的高考阅卷统计也表明,诗歌、戏剧等类体裁的佳作并不多见,相反,还存在很大风险。再就是,切不要把几种文体简单地糅合以为就是创新,结果写成了“四不像”,“四不像”作文评分比较低。
2.找熟悉的风景
我们提倡中学生作到“我以我手写我心”,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这跟俗言所说熟悉的地方无风景正相反,考生的考场作文就是要在熟悉的土地上种好自己的庄稼。我们的考场作文是用文字书写我们对生活的体验理解和感受,一般而言,专业性较强的内容明显超出了中学生的生活范围,应慎重选择。如写“科幻”类文章,应在相关领域具有相当的知识积累与“专业”特长才行。若物理化学生物知识知之甚少,又不擅长合理推想,那么写出来的东西只能是胡编乱造。
考生朋友们,我们熟悉的风景在哪里呢?
课文拾贝。课文里那么多的事例、人物,就是我们作文选材的后花园,是我们最丰富,最熟悉的材料宝库。
自身经历。家庭啊学校啊社会啊各个生活场景的所见所闻所感,尽管相对来说,中学生的生活圈子比较狭窄,但对有心人来说,也够了。
与时俱进。关注社会热点,多读书报,注重观念更新。有这样内容的作文一定写得真新深。
引经据典。名人名言,古诗名句,科学定理等等。
选自己熟悉的生活领域才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才能真挚感人。
3.表健康之思想
《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文章要“感情真挚、思想健康”,这要求作文中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必须健康积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考场作文是要让阅卷老师看的,如果其中充满了抱怨与敌视,充斥着消极和颓废,除了让人反感之外还有什么益处?人都喜爱美好的东西。坚强勇敢、积极进取、充满朝气、热爱生活,这些就是美,能让人分清是非,求真向善,积极进取,永不退缩的文章就是美好的。
当然,并不是说写作文就不可暴露“阴暗面”,“激浊扬清”也是为文者的一种责任。关键在于文章中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考生对“阴暗面”的态度是明确的还是暧的。具体来说,守住如下几条底线:
人性伦理底线。那些珍爱生命,尊老爱幼,真诚善良,乐善好施,以及能唤起人的良知的人性伦理观是美丽的。
社会公德底线。像宽容奉献拾金不昧同情弱者,见义勇为,歌颂正义诅咒邪恶等等。
民族尊严底线。一个不热爱自己民族背离自己民族的人,谈不上起码的人格。中学生有责任弘扬爱国精神和民族传统。
时代主旋律底线。如改革开放主题、和谐社会主题、和平与发展主题等等。
4.设好感之开头
【关键词】作文教学 审美能力
一、深入挖掘,在生活中发现美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同埋在地下的金子,只有执着挖掘的人才能采掘到它。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去深入生活,挖掘出美来。而观察能力的养成是学生发现美、挖掘美的前提。观察对写作来说尤其重要,它是学生搜集素材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必备条件。中学生要学会观察自然、观察社会。通过观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特别是能够透过平凡的表象感知其内在美。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中挖掘出美,给学生以宽松的心情和开阔的视野,让他们到风景优美的地方感受美,到纯真可爱的孩童中寻找美,到充满温情的家庭中品味美,让他们在生活中获得深切的体验和真切的感受,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两方面的观察:一方面引导学生多注意身边的人和事,在生活中有一些平凡的人或事,它不像鹤立鸡群那样让人一眼就看出它的高和美来,如不留意观察,就会一闪而过。我校有位寝室管理员焦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学生因为他要求严格而心存反感,我就特意让学生用审美的眼光观察他每天的工作生活。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他特别爱管“闲事”:乱扔垃圾要管,损坏花木要管,学生闹纠纷也要管……他简直是一个爱管“闲事”的倔老头。在观察中,学生逐渐认识到在他平凡的外表下、平常的工作中所蕴藏的可贵的敬业精神,发现他爱校如家的强烈责任感,感受到人格的美。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中,学生明白了确实“美是生活”,只要用审美的眼光来观察、体验,生活中的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另一方面,我根据作文需要带着学生走出校园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每逢阳春三月,我都带着学生到白河边春游,让学生捕捉自然之美:色彩斑斓的野花,蔚蓝深邃的天空,碧波荡漾的河水……让学生通过对自然的感触,得到愉悦,发现美、感受美,披美入文。因此,我们说,教会学生观察是提高学生作文审美能力的最基本途径。
二、巧妙点拨,在阅读中感受美
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融入作家审美感受的结晶。作品中生动鲜明的形象、真挚美好的感情、丰富奇特的想像以及篇章结构的匀称美、语言的凝练美,都是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丰富源泉。抓住阅读这个环节,注意这方面的适当点拨,审美感受便会自然流向学生心田,融入他们的血液。朱自清先生的《春》语言优美,有的运用修辞,有的用词精当,教师可让学生找出运用修辞的句子,体会其妙处。如文章把无形的春风比作是“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突出了春风的温暖、柔和的特点;把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表现出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的特点。形象的比喻,贴切新颖,学生从中真切地感受到文章所描写的清新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对文中出现的一些精当动词,可引导学生用替换法品析。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钻”字若换成“长”字,效果如何?通过对这两个字意义的辨析,学生就会理解用“钻”字更能表现出小草旺盛的生命力。在阅读中,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这些优美的语言片段,使他们沉浸在美的艺术境界中,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此外,对中学生来说,教师还应引导他们借鉴优秀作品的各种表现形式,让他们的文章有所遵循。点拨学生重视艺术手法的灵活运用,促其成为学生手中的工具。用教师敏锐发现的眼光,努力挖掘作品中美的因素,使文学作品这个储玉藏珠的“富矿”成为学生写作的范例,有效地达到从阅读到写作的审美迁移。只要中学生多读、精读一些好书,就能从作品内容和形式美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激发审美情感,领会写作要诀,提高作文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启发引导,在想像中创造美
论文摘要:随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人们对中学生课外阅读有所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并不乐观。因此,笔者在指导中学生课外阅读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中学生的世界观还没有定型,心灵处于逐渐丰富的阶段。由于受到理解力的限制,辨别是非和善恶的能力较弱。因此,向中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完善他们的心灵和人格,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是必要和有益的。推荐书目应该选取内容健康、思想积极的著作,展示人类生活的美好前景,鼓励中学生热爱生活,以此奠定在人生道路上知识和情感的基础。
一、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随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人们对高中生课外阅读有所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阅读面窄
不少中学生比较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用课内阅读代替课外阅读,对课外阅读分配的时间少,导致阅读面窄,知识面不广。笔者了解的情况是,从学生课外阅读的类别看,小说类、杂志类占53%,作文选类占32%,其他占15%。而且,读名著的学生相对较少。在相当多的中学课外读物调查中可以看出,中学生课外阅读最喜欢的是科幻武侠小说、笑话幽默等休闲轻松类读物。
2、阅读盲目
书籍浩如烟海,读哪些书好呢?很多同学感到迷惘。看小说的最多,看综合类的人次之,其余还有看影视杂志、娱乐画报、名人传记等,比较零散。对于自己为什么选这些内容进行阅读,却少有人去思考。即使有的学生明白读书的重要,渴望读点好书,但面对书海感到茫然,不知选择什么书来读,怎样读,不少学生尝试过后觉得无成就感,于是又放弃了。
3、阅读方法不当
有的学生有时几天不看书,有时一看数小时,或者干脆一口气看到底,又或者不眠不休。有的学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有书就读,数量虽然很大,但无仔细咀嚼。最为普遍的是不注意知识的积累,不做读书笔记。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
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一种倾向,是最好的学习动力。我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给大家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如鲁迅、老舍、巴金、冰心等。我则每天给学生推荐一句名言警句,以此来激励学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效增强阅读能力。
2、营造浓厚的读书环境
由于升学的压力,许多家长、老师不容也不敢让学生读课外书。有的学生因此干脆拒绝课外书,有的阅读由公开转为秘密,读与不读都有很大的心理压力,久而久之,真正的课外阅读就离学生远去。可喜的是,我校每周有一节阅读课,将课外阅读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学生读课外书不再有做贼的感觉。同时,我校的阅览室和图书室课余和周末都向学生开放,在这样的环境中,充分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学生能坦然读书
3、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
阅读本身是一个日积月累地过程,它是在潜移默化中涤荡灵魂,滋养心灵。它没有立竿见影地效果,因此很多学生过于浮躁,没有看到显著的成效,就失去了阅读的兴趣。为了让学生感到阅读的乐趣,我尽量多开展各种与读书有关的活动。如,在班级设立读书角,学生轮流管理读书角,策划读书活动。在我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举办读书心得、选出佳作在校园橱窗中展示;开展手抄报比赛;组织学生参加故事剧本表演,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和展示自我的机会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想、去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表现自己的才能,并在活动中不断积累成功的体验,腾起不断努力的希望,从而更加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许多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往往过多地注重书中的的故事情节,精美的图片、或者片言只语,问他们为什么喜欢读,他们只能肤浅地讲述情节故事,有趣的人物,而没有深入作品,认真进行思考。鉴于此,在课内阅读中,我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细细揣摩,边读边想,在文章紧要处、感触最深处圈点勾划,较深入了解文章的文字和思想内容;在课外阅读中,引导学生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和信息。我把精读和略读有意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针对不同的作品,能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并由此提高综合判断、分析等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语文素养,提升精神境界,达到人格的提高和完善。
一、放飞学生的想象,使学生作文的立意新
高尔基说过:“想象可以补充事实的链条中不足的和没有发现的环节”。想象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飞跃,它能促进学生快速自悟。中学生正是青少年时期,想象力极为丰富,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不妨进行一些放飞学生想象力的训练,让学生自由、大胆、畅快地发表自己的感悟、看法、主张,这样到写作文的时候学生的思维才更开阔、想象更丰富、感悟更独特。立意即确立写作意向,是表述自己的思想认识,是展示自己的情感意向。“意”是文章的灵魂,意胜则文胜。要引导学生多思考,以期寻求更多更新的角度,多中选稳,稳中选优,优中选深,深中选新。
立意是写作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要学生“我手写我心”,在平时的生活中还要让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生活,学会从多角度去看待问题,在生活、学习、做人方面认真体验真、善、美与假、恶、丑,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在写作时立意自然就高人一等、胜人一筹。
二、鼓励学生说真话诉真情,使学生作文的体裁新
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灌注在里面。”这里说的“绝对的坦白,毫不隐瞒”就是要说真话诉真情。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鼓励他们敢说真话,肯吐心声,就正如巴金说的“把心交给读者”。那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就不怕没有感染力,也会吸引读者的眼球,让阅读者感到真诚,以诚打动读者就是作文最大的亮点!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带领学生学习情感真挚的文章时,让学生在多读中领会作者的情感是怎样抒发、表露的,学生练笔时也让他们试着抒发自己的真切感受,到写作时学生的真情实感就如汩汩的泉水往外直涌了。
爱因斯坦曾说:“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从野心和从责任感产生,而是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学生表现情感的方式会很独特,或抒情、或叙事、或描写……;表现形式会是诗歌、散文、小说、童话……;作文的体裁就会很新颖,如: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介绍说明事物特点的说明文、发表观点看法的议论文……。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作文的选材新
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生活态度,所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活动空间更大、生活积累更丰富,也解决了学生“写什么”的老大难问题。开展活动可以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种形式。
(1)课内活动如:七年级开展故事会、读报摘抄、剪贴美文、制作知识小卡片等活动;八年级开展知识竞赛、诗歌朗诵会、口头作文比赛等活动;九年级开展演讲会、辩论会、好书推荐会、课本剧编演展示会等活动。
v2w课外活动如:读书、看报、看电视、上网、游览风景名胜、参观文物古迹、考察工厂、市场、做社会调查等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四、树立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作文的内容新
叶圣陶在《论写作教学》中说:“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累,不吐不快。”“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学生是每个个体,他们的思想不尽相同,正如“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每个学生的性格、脾气、喜好……也不一样。所以学生在写作时力求凸显出他们各自的个性,教师要给他们以自由的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按学生能力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辅导,从辅导中树立他们的个性。这样既可以克服能力强的同学“吃不饱”的现象,又可避免有困难的同学“吃不到”的状况发生。个性化写作应是开放的课堂,让学生纵横驰骋,放飞心灵,轻松自由,学生的习作就会八方射、独出机杼。但个性化不是自由化,要将老师的要求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在对学生的评价和交流中。
五、欣赏风格各异的美文,使学生作文的语言新
“作文是语言的艺术”,学生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掌握了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学习了一些运用语言的技巧,光有这些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老师还需要在作文教学中适时地让学生欣赏风格各异的美文,让学生受到美词、美句、美段、美篇的熏陶和感染,抑制不住想表达,也想写出美文的欲望,在写作中他才会思维开放、文思泉涌,他作文的语言才会推陈出新,才会靓丽绚烂。为避免学生进入阅读的误区,我向学生推荐了“历史知识”“名人传记”“思维训练”“自然科学”“科幻小说”“散文名篇”“民间文学”“美文欣赏”等类书籍,还具体地介绍了一些精美的诗文作品,并有计划地召开读书交流活动,使书中的优美句段、经典篇章内化为学生记忆中永恒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