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中国梦的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922年,一部叫《铁扇公主》的动画长片就宣告了中国动画的诞生,然而8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动画行业依旧未成熟。目前,中国动画片市场处于一个过度转型阶段,鱼龙混杂,大量低质、劣质动画片充斥市场,而真正意义上的优质作品却是凤毛麟角。从99年制作发行的中国动画大片《宝莲灯》中我们看到,虽然从影片本身来说,其可圈可点之处并不多,但是我们从其商业运作中却看到了商业动画市场的巨大潜力。全国能消费动画片的人约2亿,但这一市场产生的利润有八成被日美动画片揽去,全国电视台每年要播长达30万分钟的动画片,其中只有2-3万分钟是国产片的份额。
随着近些年中国动漫产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动漫人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讨和研究。关于中国动漫产业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两方面,一是从动漫理论方面,侧重于动漫产业在动漫创意、语言、美学、色彩、价值观、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主要从动漫产业链角度进行研究,主要是对动漫产业发展的产业体制和营销环境进行剖析。本片论文是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对中国动漫产业进行研究,在这里主要是从第二个方面来综述目前关于中国动漫产业的文献。
目前,关于动漫产业的探讨较多集中在其运营模式和创意策划,以及动画市场、动画形象衍生、人才流失等方面上,而对于中国动漫整体产业链的开发与挖掘则不多见。
对中国动漫产业的重新崛起进行深入探索,对其产业链的运作方式和营销策略等几个方面作出较为深刻的分析与批评,,对中国动漫产业作出客观的、必要的价值定位和对其未来发展方向上一个可能性确定,对动漫产业化与其制作、出版、营销等问题进行认真、广泛的思考,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为中国动漫产业正确、全面、健康的发展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学术见解和研究心得,是我进行本次研究的目的。
在动漫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上,李秋香,李麦产的文章《传统文化创造性采借与中国动漫创新性发展》以及刘俊生的《论中国动漫民族话资源的利用》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总结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第一,一个很明显的缺陷就是在中国动漫在创作过程中,创意不足与雷同问题上。动漫作品缺乏创新设计思路,所有的故事,如果从一部动画片可以看到,那从另一步动画片里也可以看到,不断的墨守成规,没有突破,没有新颖的东西,长久以往,造成了恶心循环。
第二,没有表现出一个核心的价值观。比如,在美国的动漫在故事中无一例外的宣扬着他们的个人英雄主义和美式梦想;日本的动漫中则是永不言败的大和精神。而我们的动漫中就是恰恰缺少了这种核心的价值观,这种能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的精、气、神的动漫。即使画面做的再精美,没有核心的价值观,就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毫无生气。
从产业链角度对动漫产业进行研究的文章也比较多。国内学者在借鉴美日动漫产业链和总结国内动漫产业链的基础上,也给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张黎明的硕士论文《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研究》对中国动漫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与国外动漫作品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解决建议。从政策角度分析观念体制问题,从产业链角度提出新的思路和切入点,并从技术和运营角度提出新的解决办法,以弥补先行研究的不足。
在权威著作方面有浙江传媒学院陈少波老师编著的《中国动漫游戏产业论》一书。此书将探索的重点聚焦在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相关联的诸如产业定位分析、产业历史和现状描述、产业链打造、产业环境培育、产业品牌经营等方面。注重于实践性,所论均是从产业实际中提炼出来的当下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发展所要破解的难题,理论与案例的分析结合恰当。
二、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关于动漫产业的探讨较多集中在其运营模式和创意策划,以及动画市场、动画形象衍生、人才流失等方面上,对局部的发展和而对于中国动漫整体产业链的开发与挖掘则不多见。
在中国动漫产业的两个研究方向上,两极化倾向有些明显,但也有学者已经开始着手,将两者进行结合,以取得更加具有实际价值的理论成果。另外,国内的研究侧重于对日美模式“山寨化”模仿,而自己创新的理论极少,对于动漫产业现状是总结多于创新,适应于中国动漫产业现状并且具有里程碑式的理论极少出现。未来的研究趋势应该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给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给出独创的、新颖的、务实的理论。
对中国动漫产业的重新崛起进行深入探索,对其产业链的运作方式和营销策略等几个方面作出较为深刻的分析与批评,,对中国动漫产业作出客观的、必要的价值定位和对其未来发展方向上一个可能性确定,对动漫产业化与其制作、出版、营销等问题进行认真、广泛的思考,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为中国动漫产业正确、全面、健康的发展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学术见解和研究心得,是我进行本次研究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谭玲,殷俊.动漫产业[M].第三版.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191
[2]陈少波.中国动漫游戏产业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23
[3]秦喜杰.中国动画片的产业经济学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230
[4]岳馥旸.浅谈我国动漫产业[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01)
[5]孙宁,杨君顺.中国原创动漫产业思考[J].电影评价,2009,(01)
[6]2008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组主编.2008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J].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8(12)
[7]顾绣敏.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09)
[8]齐宝强,陈鸿,杨宏伟.对计算机应用中动漫人才的思考[J].才智,2009,(19)
[9]邓智平.广东动漫产业发展与趋势[J].科技管理研究,2008,(02)
[10]阮梦黎.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
部学院学报),2009,(02)
[11]隋杨洋,毛佳.动漫产业:全球格局与中国发展[J].南方论从,2006,(02)
[12]刘轶,张琰.中国新时期动漫产业与动漫营销[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11)
[13]孙宁,杨君顺.中国原创动漫产业思考[J].电影评价.2009,(01)
一、活动宗旨
全面推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着力推动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建设深度融合,紧密结合思政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紧密围绕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理论困惑和实践难题,引导广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切实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
二、活动对象
全日制在校学生
三、参考选题
1、调研报告:十以来老百姓民生方面幸福感提升调研报告
2、调研报告:十以来我眼中的变化(某一方面)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大修订:白山黑水十四年-----寻访东北抗联
4、调研黑龙江省兴十四村,《暴风骤雨》小说原型:尚志市元宝村
5、东北老工业基地调研
6、龙江红色文化资源寻根之路,龙江丝路带实践行
7、从生产关系看黑龙江林权体制改革的意义
8、从辩证法的角度理解“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9、关于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
10、关于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
11、关于中国梦实现进程中中国人幸福指数调查
12、平凡中的辉煌——身边的优秀老党员调查
13、关于所居住社区服务问题调查
14、现阶段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状况调查
15、关于大学生考证情况及成本效益调查
16、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与满意度调查
17、关于农村留守人员的调查研究
18、关于大学生网络阅读习惯调查
四、时间安排
申报阶段:7月20日至7月25日。
审批阶段:7月26日至7月30日。
实践阶段:7月31日至8月20日
总结阶段:8月20日至9月1日。
评比表彰:9月2日至9月10日。
五、活动要求与活动内容
1. 积极参与。各社会实践小组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设计社会实践题目,邀请带队教师、辅导员参与组织实施,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2. 创新形式。围绕思政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认真确定实践主题和形式,力求通过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拓宽视野、了解国情、深化认识、增长才干,并推动理论与实践结合,强化思政课学习收获。
3. 注重总结。请认真组织、注重安全、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形成活动总结、调研报告、小论文等不同方式的学习成果。
论文参考文献的撰写是为了让读者在研究某些问题时候,提供相关的文献资料,让读者更进一步的了解作者引用的具体内容,从而解决读者的需求。下面是千里马网站小编整理的会计本科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阅读借鉴。
会计本科论文参考文献:
[1]芦杰.关于中专财会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科设置的构想[J].中国林业教育,2000,(02)
[2]牛莉侠.高等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01)
[3]董丽晖.提高会计电算化实践能力的课堂因素分析[J].甘肃农业,2006,(09)
[4]陈兴霞,曹军,费淋淇.浅析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仿真模拟题库建设[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
[5]杜思晓.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研究[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08,(10)
[6]刘秋月.会计电算化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构思与实践[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Z1)
[7]王健.加快林业企业会计电算化进程的建议[J].绿色财会,2006,(09)
[8]包准,程宝华.做好林业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几点体会[J].绿色财会,2006,(09)
[9]高俊杰,张东红.种子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之我见[J].种子科技,2008,(02)
[10]丁丽娜.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03)
会计本科论文参考文献:
[1]宋雪婷,安鹏.试论云南绿大地事件对注册会计师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3(22)
[2]丁红燕.审计失败及其后果--基于证监会2006-2010年处罚公告的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3]丁红霞,丁红燕.审计失败:原因及对策--基于证监会2006年-2010年处罚公告的分析[J].商业会计.2012(24)
[4]魏梦莹.新大地IPO何以被终止[J].资本市场.2012(10)
[5]张敬之.特殊普通合伙的市场反应研究--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例[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4(01)
[6]李瑞青,白洁.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
[7]郑杨.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分析--基于信永中和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制的思考[J].财会通讯.2013(31)
[8]李江涛,宋华杨,邓迦予.会计师事务所转制政策对审计定价的影响[J].审计研究.2013(02)
[9]肖小凤,王善平,肖雯.论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制度的完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05)
[10]刘启亮,陈汉文.特殊普通合伙制、政府控制与审计师选择[J].财会通讯.2012(24)
[11]程启智,刘三昌.对特殊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些思考[J].商业会计.2012(07)
[12]张连起.特殊普通合伙转制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04)
[13]孟晓俊,严慧.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探讨[J].生产力研究.2010(12)
[14]章立军.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势与应对--第四届立信会计学术研讨会综述[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0(06)
[15]何新容.我国特殊普通合伙债权人保护制度的完善--兼与美国相关立法比较[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0(04)
[16]王星灿.试析特殊普通合伙律师事务所律师的“过错”[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8)
[17]黄洁莉.英、美、中三国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演变研究[J].会计研究.2010(07)
[18]冯延超,梁莱歆.上市公司法律风险、审计收费及非标准审计意见--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0(03)
[19]王棣华.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合伙制改造[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03)
[20]上官静文.特殊的普通合伙承责制度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0(11)
[21]陈坤墙.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制度评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22]张栋.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改革探析[J].财会通讯.2009(10)
[23]郭富青.特殊普通合伙企业:游走于无限与有限责任之间[J].当代法学.2009(01)
[24]逯颖.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对审计质量的影响[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06)
[25]袁碧华.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中的职业保险探析[J].法学杂志.2008(03)
[26]郑英龙.论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的有限责任[J].国际经贸探索.2008(02)
[27]范健.引入有限责任合伙(LLP)制度的立法思考[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06)
[28]武晓玲,张亚琼,周水龙.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关系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4)
[29]罗党论,黄旸杨.会计师事务所任期会影响审计质量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07(02)
[30]刘少锋.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对审计质量的影响[J].财会月刊.2006(36)
会计本科论文参考文献:
[1]程之议.浅析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8)
[2]张俊生,张琳.特殊普通合伙制让审计师更稳健了吗?--来自中国会计师事务所转制的经验证据[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4(04)
[3]刘行健,王开田.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对审计质量有影响吗?[J].会计研究.2014(04)
[4]周中胜.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与审计收费[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02)
[5]鲍金柱,冯研.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03)
[6]崔江涛.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14(01)
[7]谌小红,邹德军.共同经营会计核算探讨[J].财会月刊.2014(01)
[8]汪祥耀,吴心驰.我国合营安排准则(征求意见稿)与IFRS11的比较和完善建议[J].会计之友.2013(26)
[9]张立火.我国合营安排准则征求意见稿与IFRS11的比较及建议[J].财会月刊.2013(16)
[10]梁瀚文.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弊端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2(29)
论文摘要:在语际翻译过程中,源语所体现的文化信息的传递是很重要的。但是由于中西文化问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汉译英过程中出现文化信息的缺损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以杨究益译本《红楼梦》中歇后语的翻译为例,简要探讨汉译英过程中的文化信息的传递与缺损。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生动地描述了一个封建大家族从兴盛走向衰败的过程,塑造了许多生动形象的人物,同时,还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画卷。英译本《红楼梦》(杨宪益等译,以下简称杨译本)较成功地把原文的风貌展现给了译文读者。然而,由于原作者与原文读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共同的文化背景不可能在原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存在,因此,在汉译英过程中出现文化信息的缺损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以杨译本中歇后语的翻译为例,简要探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信息传递与缺损。
一、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信息传递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行为,也是一种文化交际行为。郭建中指出:“翻译是两种语言的沟通的桥梁。主要的任务是在目的文(targettext)中再现源文(sourcelanguage)的思想内容。译者翻译源语(sourcelanguage)时必然在介绍和传播源语所体现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语际翻译必然是文化翻译。”在翻译和介绍《红楼梦》这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时,既要使译文文本的读者正确理解文章内容,又要保持并传达原文文本的文化特点,是极其困难的。从传递中国文化的角度来讲,杨译本较出色地做到了这一点。正如杨宪益所说:“要以忠实的翻译‘信’于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国文明的精神。这不仅仅是一个翻译中国文化遗产的问题.还涉及到重视传达中国文化的价值、灵魂,传达中国人的人生,他们的乐与悲,爱与恨,怜与怨,喜与怒。”E2]由于译者对原文作者的语言文化背景和译文读者的语言文化背景有深刻的了解.杨译本基本上把原文本中出现的语言现象、文化观念、价值信仰等文化信息对应地传递给译文读者。
歇后语是汉语语言殊的语言现象或者语言结构。一般来说.歇后语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或两个语言片段.前一部分是描述或者陈述。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说明或者解答。由于歇后语具有幽默、含蓄的特点,在文学作品中被大量使用,以刻画人物的性格,突出故事情节。《红楼梦》中也有很多地方使用了这一修辞手法,用来烘托人物,使这些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同时,还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在翻译中,杨译本注意到了这一独特的修辞手法,并采取了相应的手段进行翻译。
例1:那个宝玉是个‘丈二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己’的,只知嫌人家脏。这是他的房子,由着你们糟蹋。
译文:AsforBaoyu.he’Slikeaten—footlampstandthatshedshghtonohtersbutnoneonitself.Hecomplainshtatothersaredirty,yetleavesyoutoturnhisownloomstopsy-turvy.
此处是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为题材来做歇后语(丈二的灯台——照得见人家,照不见自己)。宝玉的性格里具有反封建的战斗性。这在他对待丫鬟的态度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但他的这种行为受到来自封建大家庭的家长的斥责。该歇后语的使用。表现出宝玉随和的性格。在译文中,译者采取了直译,用明喻生动形象地把取材的事物展现在译文读者的面前,既说明了宝玉的随和个性,又暗示了他地位“高”的背景,表现了封建制度里森严的等级。这与原文的思想内容相符。
例2:我看到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来赔不是。
译文:“Onewasthatpiece.”sheanswered.“inwhichLiKuiabusesSungChiangandhtenapologizes.”(Footnote:FromthenovelShuiHu,LiKuiwasapeasantrebel,SungChiang,theleaderoftheoutlaws,wasacapitulationist.)
这里是用通俗故事的比方来做歇后语(李逵负荆——赔不是)。宝钗知道宝黛二人口角,宝玉赔不是;又是黛玉问她听了什么戏,所以才答出这句话来讽刺他们。宝钗含蓄而嫉妒的心理表现得一览无遗。同时宝玉和黛玉两小无猜的形象也跃然纸上。李逵最敬爱宋江,宝玉最爱黛玉,得罪了自然会赔不是。译文在翻译中采用了直译加注的方法,把其中的文化因素传达了出来,点明了宋江和李逵之间的关系,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既忠于原文,又说明了李逵和宋江的身份和关系。
例3:姨奶奶犯不着来骂我,我又不是姨奶奶家买的。‘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罢咧!这又是何苦来呢?
译文:You’venocalltosweartome,madam.Youdidn’tbuyme.We’reallbirdsofafeather_一aUslaveshere.Whygoforme?
这里是用日常生活中的人物来做歇后语(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梅香原是旧时奴婢女子常用的名字,在这里代指婢女。芳官虽然身为优伶,但不亢不卑;赵姨娘变为等级高的奴才后,拿着鸡毛当令箭,仗势欺人。从芳官的回答中,我们可体会到封建等级制度下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在翻译中,译者采取了套译的方法.把歇后语的下半部分进行直译,同时采用了歇后语的结构形式。达到了较好的语言文化传递的目的。由于在英语表达中没有对应的“梅香”,所以译者采用了具有译文文化色彩的一个俗语“allbirdsofafeather”。同时,英语中,“bird”也有“姑娘”的含意。
从上述几例可看出,杨译本在翻译中尽可能地展现了原作中的文化环境,包括历史典故、社会制度、人际关系等,并力求在不损害原文风貌的基础上尽量多地把文化信息向译文读者传递。这种努力,说到底,也是把中国文化里的独特语言现象介绍给译文读者的一种文化信息传递的工作。
二、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信息缺损
顾嘉祖指出“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又是文化的镜象折射,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窥见的乃是这个民族多姿的文化形态。”歇后语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中国民族文化在语言上的反映。由于中西文化在传统观念、历史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时,由于汉语语言的特殊性,一个字或者一个词往往包含着其他的文化因子;这样,在把一种言语文本转化为另外一种言语文本时,文化信息的传递也必然会有一定的缺损。下面,再以杨译本中的歇后语翻译为例,来看看文化在翻译中的缺损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语言特色信息的缺损,历史文化信息的缺损,社会习俗文化信息的缺损,宗教文化信息的缺损。
例1:我哪里管的上这些事来!见识又浅,嘴又笨,心又直。‘人家给个棒槌,我就拿着认真(针)’了。
译文:“I’mincapableofrunningthings.I’mtooignorant,bluntandtactless,alwaysgetitngholdofthewrongendofthesitck.”
此处的歇后语用了“真”和“针”的谐音,把动宾结构词组“认针”转换成偏正结构形容词,只有在汉语语言里才有这种转换,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性。同时,“把棒槌当作针”本身就是一种很笨的行为,在此照应前面提到的“见识又浅,嘴又笨,心又直”。王熙凤用这样的话来贬低自己,充分地表现了她伶牙利齿,反映机敏。在翻译中,作者采取了意译,避开了原文所具有的语言上的特点,只把歇后语的意思表达了出来,虽能让译文读者理解人物的谈话内容,但语言特色信息在传递中却缺损了。
例2:好啊!这会子都还不起来,安心打擂台打撒手儿!
译文:“Fine!”heswore,“Notupatthishour,iustmakethingsmored瓶cultforme!”
“打擂台打撒手儿——当看客”。原文中贾琏管理荣国府好比打擂台,要应付各个方面。打擂台是一种中国民俗文化活动。在西方有拳击运动与此相似,但文化内容不同。杨译本在处理这个歇后语时,采取了意译,但没有把封建社会这个大“擂台”中独特的中国文化行为传递出来,这样文化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大打折扣。
例3:“没有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
译文:“Youungratefulthing!LikethedogthatbitLuTung—pin——youbitethehandhtatfeedsyou.”
传说吕洞宾是中国道教中的一个著名人物,关于他和八仙的民间传说很多,可以说,他是中国最具民族性的宗教文化——道教文化的代表人物。在译文中,译者采取了直译。但吕洞宾这个人物及其中隐含的“道教代表人物”的内容却未能表达出来。同时,在中国文化里,把歇后语的施动者比喻为狗,具有侮辱性,而把受动对象比喻为吕洞宾,则有尊敬的含义,从而表达出一种“好——坏”的对比。在译本中,“吕洞宾”所传达的宗教文化和社会习俗文化无法完全反映出来,文化信息是不完整的。
论文摘要:林语堂先生的文学巨著Moment in Peking的翻译版本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流变,其中,张振玉译的《京华烟云》成为最具生命力的译本,也是广大读者追捧的对象。本文试图从传播学角度来分析该译本的商品化包装和影视作品的改编对文学作品的市场推动作用。
林语堂是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和语言学家,曾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一部旨在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的小说Moment in Peking可以说是林语堂先生的英文代表作,该小说也曾于197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由于该作享有“现代版《红楼梦》”的美誉,大量的关于中国传统习俗的内容,如婚嫁、丧葬、中医、宗教、诗歌及对联等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字给翻译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从20世纪40年代起,国内外数位翻译家曾将该作译为中文,而其中台湾翻译家张振玉于1961年完成的《京华烟云》是其中最具生命力的一部文学翻译作品。从最早的台湾德华出版社到大陆的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再到现在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该版本在不断地再版和出版商的包装中得以实现其巨大的商业价值,也成为大部分读者心目中的首选版本。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来论述该版本的特色及其胜过其他版本的传播因素。
一、 文学作品的商品化包装。
第一,由陕西师范大学于2008年出版的译本在封面设计上两个特别之处。首先,封面上增加了更多的文字信息,如“文学大师林语堂最负盛名的传世之作”、“享现代版《红楼梦》之美誉”、“四度获诺贝尔文学提名之殊荣”等等。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补充文字信息在封面上的确增加了该译本的可看性。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如上评论都是针对林语堂的原著而非译作,尤其是四度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是林语堂本人,并不是翻译者张振玉。那么对于这样的信息出现在一部译作的封面,出版商的用意非常明显,他们希望借用原著的盛名和原作者的巨大影响力来提高其在读者中的认知度并推动译作的传播。此外,该译本在封面上只出现了“林语堂著”的字样,并没有译者的名字。译者张振玉的名字被安排在了书的内页,所以读者很难一下子从封面上辨认出这本书是原著还是译作。由于众所周知,林语堂先生是一位双语作家,很多读者由于没有发现译者的名字,以致读完译作仍误以为这是一部中文小说。显然这样的策略极大地推动了该作品的关注度。至少这样的包装设计会留给读者一个印象,即该译本是原著的官方译本或为林语堂先生所推崇的译本。正是由于出版商的精心设计和包装使得《京华烟云》获得了优于其它译本的传播优势。
第二,该译作在目录编排上也有特别之处。在原著中,林语堂先生将小说分为上、中、下三部,并分别冠以标题。在书内,每部又分为数个章节,但只有章节排序并没有章节名称。大多翻译者延续了原著的安排,而张振玉在翻译时做出了特别添加。他根据每个章节的内容增添了章节标题。标题以对联的方式出现,工整、对仗、押韵。章节标题既方便了读者浏览书中主要内容,也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标题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如第一章标题“后花园富翁埋珠宝,北京城百姓避兵灾,”读者会自然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如哪个富翁在哪个花园埋了什么样的珠宝、这些珠宝的价值是多少、如果花园的主人为了躲避兵灾逃离北京,这些珠宝要怎样安置等等。该版本将章节标题分三页附以插图在目录中列出,不仅成为张振玉版本区别于其他版本最显著的特征,也成为读者追捧的重要因素。
二、影视作品改编的推动作用。
自从20世纪80年代曹雪芹的文学巨著《红楼梦》以同名搬上银幕并创造收视奇迹起,将文学作品作为电影或电视剧的创作蓝本似乎成了一种流行趋势。金庸、琼瑶、张爱玲等等也相继成为观众们耳熟能详的作家,且很多电视观众转而成为这些作家的忠实读者。
观众第一次得以在电视上认识原著中的人物是在1987年。一部由台湾国立电视台拍摄的22集电视连续剧 “京华烟云”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剧中木兰的扮演者就是著名的演员赵雅芝,因为其惟妙惟肖的表演和非常接近于原著的气质,至今仍是读者心目中最完美的姚木兰。由于该剧制作于台湾,且张振玉本人就是台湾人,故观众将张振玉的版本视为电视剧改编的蓝本。由于该剧剧集有限,对原著的很多人物和情节作了适当删节,故很多不懂英文的读者因无法直接阅读林语堂先生的原著都转而阅读张振玉的中文译本。电视剧的热播不仅使得张振玉的译本《京华烟云》在台湾的热销,也最终促成了1987年底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获得此版权并让大陆读者第一次能够阅读该版本。
2005年,该作再一次被搬上了银幕。由大陆制作人投资、多位一线演员的加盟演出,该剧仍以“京华烟云”为名在中央一台播出。此时由郁达夫之子郁飞翻译的版本《瞬息京华》已经面世,该版本一经问世就常常被学术界拿来和张振玉的版本进行比较。但是由于两次电视剧集的改编均是以“京华烟云”命名,且剧中的人物名字也皆与张振玉的译本翻译一致,故大部分电视观众仍会选择张振玉的译本以寻求和原著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做以对比。这两次电视作品的改编延续了《京华烟云》在市场中传播的生命力。
综上所述,正是出版商的成功包装和媒体的大力宣传使得张振玉的译本《京华烟云》成为市场上最具号召力和生命力的版本。所以要想使得一部文学翻译作品获得广泛传播,不能忽略读者和市场的需求。也就是说,除了翻译者,出版商、编辑、大众媒介等都是传播过程的参与者,也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胡正荣. (1997). 传播学总论.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