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风筝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理解课文是如何将风筝飞上天的过程以及美丽、热闹的天空写具体的。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五、六节。
教学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五张)
(1)各式图案的风筝、说话练习题一道。
(2)两段对比的话。
(3)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伴随优美的音乐)。
(4)辅助背诵的两段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导语: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重点学习了课文一、二节,了解到作者从体育场上人很、风筝的样式多、放风筝前的喜悦心情这几方面来具体写的。
2.朗读一、二节。教师引读:
到体育场来放风筝的人可真不少……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我跟哥哥说……
3.出示多媒体幻灯片(1)
(1)仔细观察:除了书上描述的以外,天上还有哪些风筝?
(2)说话练习:
天上有( ),有( ),有( )…就是没有( )。
二、发现学习(一)
1.过渡:望着天上各式各样的风筝,“我”和哥哥迫不及待地想让风筝飞上天。课文(三、四节)具体描写了放飞风筝的经过。
2.出示多媒体幻灯片(2):哥哥拿着线轴,向前跑。我拿着风筝。哥哥收住脚,“大蜻蜓”飞上了天空。
3.这两段话有哪些不同?课文第三节是怎样将放风筝的经过写具体的?
围绕这两个问题开展四人小组学习。
要求:
1)每位组员都要发表意见。
2)学组织组员交流。
3)组长最后归纳总结。
4.学交流学习结果,教师适时点拨。
5.朗读三、四节,读出高兴的语气。
三、发现学习(二)
1.过渡:成功地将风筝放飞上天,给“我”和哥哥带来了快乐。欣赏风筝在天上随风飘荡的情景,更是一种无穷的乐趣。
2.出示多媒体幻灯片(3),随着优美的音乐欣赏风筝在天空中随风飘荡的情景。
3.多美丽的天空,又多热闹的天空。听老师读课文,老师读得好吗?为什么?
一会儿,又飞来几只小鸟,它们围着“大蜻蜓”叽叽喳喳地叫。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美丽的“大蝴蝶”。
4.学生评价教师的朗读。
教师追问:这些语句为什么不能去掉?体会作者是如何将美丽的天空写具体的。
5.有感情朗读第五节。
6.分工读第六节,在朗读中体会并总结相似的句式:
什么,怎样,好像在干什么。
7.再次出示多媒体幻灯片(3),用以上句式练习说话:
那美丽的“花蝴蝶”,( ),仿佛( )。
那灰褐色的“蜈蚣”,( ),好像( )。
那碧绿的“大蜻蜒”,( ),犹如( )。
8.有感情朗读第五、六节。
9.背诵五、六两节。
(1)出示多媒体幻灯片(4),辅助背诵:
一会儿,又飞来几只小鸟,它们围着“大蜻蜒”叽叽喳喳地叫( )。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美丽的“大蝴蝶”( )。
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那金黄的“小蜜蜂”,( ),好像( )。那鲜红色的“大金鱼”,( ),好像( )。还有那精致的“小卫星”,( ),仿佛( )……
(2)独立背诵。
(3)集体背诵。
四、总结全文
1.总结语:
关键词:儿童本位;文化意象;语文教学
文化意象凝聚着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是一种文化符号。笔者以风筝意象为依托,进行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笔者在探索中,不仅感受到文化意象对立德树人、激发儿童文化自信的巨大作用,更深刻地领悟到儿童本位是照亮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智慧之光。
一、基于“儿童视角”的学习资源开发
语文意象极其丰富,选择哪一个意象进行学习?每一个意象的学习资源都浩如烟海,选择哪些进行课堂学习等问题,都是意象教学资源开发首先要解决的。此时,“儿童视角”成了内容筛选和资源整合的最佳标准。
(一)用“儿童视角”遴选最贴切儿童的学习主题
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风筝,既是承载文化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常见的民俗玩具。《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选择风筝做学习对象,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伊始,教师出示一只风筝,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教师提出学习任务:“今天我们就开启一段探究之旅,一起来解一解风筝身上隐藏的文化密码。”这样的设计将学习过程转变成文化解密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风筝隐藏的文化印记,从而打造出语文味和文化味融为一体的高效课堂。
(二)用“儿童视角”创构最适合儿童的学习内容
风筝文化渗透传统文化和民间习俗之中,涉及诗词歌赋、绘画造型、传说典故等,甚至还融汇在军事、科学等方面。这么多内容中,哪些适合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因为儿童拒绝深邃、生硬地呈现,欢迎有趣、形象、多元化的呈现方式,所以风筝意象文化教学选择了以下内容:①古文献中最早的风筝记录;②最典型的风筝图案;③入选人教版、冀教版等多版教材的《风鸢图诗》。这些内容不仅反映风筝文化不同侧面,而且包含鲜明的语文要素,能让儿童在感悟文化魅力的同时,切实提升语文素养。教师精心安排教学顺序,先学记录风筝起源的小古文,虽然有难度,却因鲁班和墨翟的故事而有趣,学生在了解风筝的起源的同时,也体会到古人的智慧;然后研究风筝图案,感受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学习古诗词,感悟风筝上寄托的情感。使学生通过意象学语文知识,解风筝文化,悟文字深处的民族情感,构建出多元交织、多线并进、立体联动的推进模式,丰富学生的学习[1]。
二、基于“儿童方式”的课堂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用“儿童方式”展开学习,就是顺应儿童天性,让儿童在探索中发现文化意象的语用价值,体悟民族情怀。
(一)学以致用,让表达“同趣”
风筝意象教学设计了研究传统风筝图案的环节。教师先出示一只沙燕风筝,告诉学生风筝名叫:金玉满堂,让学生思考图案和名称的关系。学生发现,原来“金玉”是由“金鱼”谐音而来。接着,再研究一组风筝图案,学生发现“谐音”这个语言现象在风筝命名中很常见,目的是寄托祝福和心愿。这样的发现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顺势提出新任务:“如果请你利用“谐音”,设计一个祈福风筝,你打算在风筝上画什么,表达什么愿望呢?”学生纷纷回答:“画一只大公鸡,祝大吉大利!”“画一群羊,祝喜气洋洋!”“画橙子,祝心想事成!”……这种“同趣”,拉近了儿童与文化意象的距离,充分挖掘文化现象的语用价值,使学习由“欣赏发现”走向“创造运用”。
(二)情境体验,让情感“同心”
风筝意象教学以《风鸢图诗》为例进行诗文赏读,虽然学生多有放风筝的经验,但“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中包含的“坚持”与“期待”却是学生难以体会的。为此,课堂通过“动作模拟”“角色转换”等儿童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情境体验,提升对诗文的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扮演诗中的孩子模拟搓线,然后问:“用柳条搓线,要把柳条上的皮撕下来,然后用皮搓,容易吗?”在学生体会到搓线不易的基础上讨论“你为什么还要搓下去呢?”“你准备搓多长呢?”学生通过角色转换,走进了诗中孩子的内心世界,一下就感受到诗中孩子的坚持不懈、目标专一,以及对放风筝活动的热爱之情。这个片段利用情境体验,将生活情境和诗文语境融汇在一起,让抽象的文字带着形象,帮助学生产生一种穿越时空的“共情”。这种“千古同心”的情感共鸣,让思维发展、情感提升水到渠成。
题目:新学期开学,小英买了3个不同颜色的书封包新书,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书:
书封:]
对于这道题的解答,学生出现了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如下:
算式:3×3=9(种)
很明显,这部分学生认为每一种书都有三种选择,如数学书可选蓝色书封,也可以选黄色书封,还可以选绿色书封,所以三种书就共有9(3×3)种搭配方法。这种想法与例题中上衣和裤子的搭配方法不谋而合。可就在作业快要批改完时,有学生出现不同的解法,他们没有用连线表示,而是列简单算式为2×3=6(种)。对于这个答案我很快认为是错误的,但一学生用具体的排列写出了他的解题思路,即在三种书封的图片下摆出:1.数学、语文、英语;2.数学、英语、语文;3.语文、数学、英语;4.语文、英语、数学;5.英语、数学、语文;6.英语、语文、数学。这是利用排列的方法解决问题,把可能的搭配方法全都罗列出来了,确实只有这6种搭配方法,这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困惑。如果这种方法是对的,那么上面9种搭配方法错在哪里呢?如果9种搭配方法是对的,那么只有6种的搭配方法又该如何解释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重新阅读例1(即上衣和裤子的搭配问题),对该练习题仔细研究思考后,我确定书封包新书这题的正确答案是6种搭配方法,即学生用排列法摆出书封包书的搭配方法是正确的,原来例题与该题有本质上的区别。例题的搭配是从两件上衣中选一件去和三条裤子中的某一条组成一种选择,这样以上衣为标准,每件上衣就有三种搭配选择(以裤子为标准亦然)。而在该练习题中,小英买三种不同颜色的书封包新书,与例题的区别是这三本新书都是要包书封的,并不是从数学、语文、英语三本新书中选一本来包书封,另两本不用包书封,也不存在从三种不同颜色的书封中选一种来包书而另外两种放着不用的可能。题中要求用三种颜色的书封来包三本不同的新书,不是说只包数学书。也就是说,如果数学书选择用蓝色的书封,语文或英语就不可能有三种选择,只剩下黄色或绿色两种书封;如果接下来语文选择黄色书封,那么英语就只有绿色书封一种选择了。思考到这里,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并不是组合问题,而是属于排列范畴。
对于这题,为什么我原来会想当然地认为9种搭配方法是对的呢?为什么绝大部分学生也会认为是9种搭配方法呢?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感到汗颜。细细想来,课堂教学我至少应做好以下两方面。
1.深研教材,整体把握教材
只深研教材是不够的,还应该包括配套的练习本、作业本。这个单元“数学广角”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有序地思考解决简单的组合与排列问题。在对本课时教材的解读中,我只是简单地认为例题1属搭配问题;例题2是用数字排出不同的三位数,属排列问题,这些题目只要让学生体会到有序的思考就行了。其实,有序思考是一个大目标,学生该从什么方向去有序思考,怎么思考就很关键了。如例题1的教学,从书本上看是两件上衣与三条裤子的搭配问题,其实这里隐含了一个类似的情境:“有个爱美的小女孩想到外面做客,衣柜里有2件上衣和3件下装,如果一件上衣和一件下装搭配,该怎样穿合适呢?”很明显,这里有一个搭配的前提条件,就是每次只能从中选出一件上衣与一件下装搭配穿,那么每件上衣就有三种不同搭配的穿法。在“做一做”的练习中延续了这个思路——“通过两张可移动的数字卡片,能摆出哪些不同的两位数”,这里的两位数需分两步来确定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明确每个数位上的数只能从中选一个。教材钻研到这里其实是远远不够的,搭配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同样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在配套的课堂作业本中就存在两种不同的形式。如:“两位小朋友放风筝(有三种不同的风筝,分别是蝴蝶风筝、鱼风筝、蜈蚣风筝),每位小朋友放一种风筝,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如果不仔细思考,就会简单地认为每个小朋友都有三种选择,得出共有2×3=6(种)搭配方法。从结果看是对的,但这个思考的方法是不对的。“每位小朋友放一种风筝”,这里应理解为两个小朋友都要放风筝,而不是从两个小朋友中选一个人来放风筝。解法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算式仍可以列为2×3=6(种),但想法是不一样的。令我很困惑的是,这已属于例题2的排列方法,可对于配套的练习教材却把它放在例题1的练习中,这更提醒我要好好地研究配套的练习教材。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教学设计
“探究—体验”式学习中,学生和教师是参与的双方。在这个学习模式中,学生积极地知识进行探究,体现主体地位,而教师则是学习的组织者和设计者,对学生学习的内容和遇到的问题进行引导,引导他们的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鲁迅的《风筝》一课时,我给了学生以下探究性的题目。学生通过深入体会课文中的情感来进行探究,和作者的情感体验产生了共鸣,促进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探究一:围绕“风筝”,兄弟俩发生了一场小小的冲突。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冲突?兄弟俩对放风筝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从文中找到有关的语句进行朗读,并说出自己的看法。体验一:你是怎样理解兄弟俩对待风筝的不同态度的?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探究二:课文运用较多的笔墨描写了“我”和弟弟冲突的过程。认真阅读课文,并以小组为单位,从哥哥或弟弟的角度出发,为课文编写一段对话。体验二:两组学生上台表演,并说说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设计,并请其他学生评论。在课堂探究和体验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被课堂学习内容深深地吸引了,并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分析文章中人物的情感,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在进行探究和体验过程中,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会跟随教师提出的问题来进行分析和探究。他们在思考过程中感受到了作者的心理和情感的发展变化,并能站在作者的位置上进行分析,获得更深的感悟。在探究和体验过程中,学生对文章的分析能力不断提高,他们高效地完成了教学设计的目标,使语文课堂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
二、活动拓展
活动性是“探究—体验”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这是由于学生在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究和体验时,他们的情感和思维一直处于发展的状态。由于体验是学生作为语文活动参与的个体来获得的,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和体验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究的场所,并丰富他们的体验。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中学生活泼好动和对亲身经历充满兴趣的特点,适时地、有目的地、有指导地安排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探究,强化体验,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发展个性。例如,在教学《纸船》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真情体验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为母亲制作一张贺卡,并在上面写上祝福的话,表达对母亲的爱。学生在接受教师布置的任务之后,都积极地动手操作起来,并把自己对母亲的深厚感情融入到了文字中。通过这次制作贺卡的活动,学生更加了解和感受到了母亲对自己的爱和期望,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了,实现了语文教学的高效。
三、问题引领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且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探究—体验”式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心理特点出发,注重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探究性问题,积极引领学生深入文本,体验感悟。教师应依据教材的特点,设计教学思路,并依据这条思路充分展开师生、生生之间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体验的碰撞,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使问题从易到难,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同时,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语文思维,让他们通过探究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四、通过读写练习促进知识内化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课文是学生需要进行的一项学习内容。在对课文进行朗读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运用正确的情感,流利地读下来。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他们在不断的朗读中获得语文的语感,通过朗读获得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的眼睛、耳朵、头脑都处于运动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感官来提高他们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体会到作者在进行创作时的心理,感受作者当时的情感。通过阅读,学生能学会和掌握遣词造句的技巧,并能运用到写作中。写作是学生运用文字来表达内心感受,并把这种感受传递给他人的途径;是学生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对自我进行剖析的创造性过程。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反应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高低。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喜欢写作,乐于动笔,并善于用文字进行表达。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提高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使他们学到的知识在自主探究下内化成自己语文体系中的内容,使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五、结语
一、教学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对学生来说,当学习来自外在的要求、强制时,学习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压力,学生的体验是痛苦的、苦涩的。如果学习是来自内在的,发自内心的,是学生自己的精神需要,它就会成为一种欢快的、愉悦的活动,学生的体验就是幸福的,乐学才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学习行为。我个人认为,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活动,乐于学习。因此,教学设计要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获得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根据不同题材的课文,不同的课堂类型,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生活实际,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一定的收获。
二、教学时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不断促进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转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不断促进教师从尊贵者、训导者、管理者转向引导者、激励者、服务者。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新课程还积极倡导和实践学习方式的个性化,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课堂上,我改变了教师一人讲,把传授知识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工作,而是注重让学生亲自去感悟、亲自去体验,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活动起来,通过自己读书、讨论、思考学习到知识,学习到方法。
三、教学中多方位开放――让学生真正体验成功
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获取成功,必须要把我们的教学开放,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
1.课堂氛围的开放:开放的课堂氛围应该是民主平等、和谐活泼的。因为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多向信息交流的活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探讨、争论、交流,会产生“叽叽喳喳”、“热热闹闹”的思维言语的真实碰撞,神情、行动的自然流露。只有经过了这些看似“无序的“热闹”,学生蕴藏的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思维的火花才能得到碰撞和闪光,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真情的流露”中表现自己体验获取成功的快乐。
2.课堂学习的开放:我们的教学是否该向学生开放,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呢?回答是相当肯定的。以往的教学目标都往往由教师制订下达给学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个别的差异性,导致学生的学习缺乏自主性、创造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制订或选择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而进行学习,使学生产生学习的责任感和愉悦感,从而大大激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潜能。在学习内容上,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生是存在个性差异的,在教学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去读、去想、去说、去背。例如,我在教学《放风筝》一课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朗读、想象,说说体会。学生有的喜欢“蝴蝶”风筝,有的喜欢“小金鱼”风筝,有的喜欢“小卫星”风筝……在自由选择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了放风筝时的快乐,而且对于怎样把句子写得更具体也有了更进一步地了解与掌握。
3.教学时空的开放:要真正使学生自主学习、体验成功,就应该开放教学的时空,拓宽学生参与渠道,让学生充分、自由地学习。一是“两头”开放。即在教学时间上向课前和课后延伸。课前,引导学生预习课文内容,利用字典、词典,自学生字新词,在课文上圈圈点点,记下自己的疑点,这样有利于在新课教学中有目的地提出疑问,解决疑问,有利于激疑启思,唤起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课后,鼓励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资料再搜集,深化延伸。二是“内外”开放。指在教学空间上,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开放课堂教学的空间,学生才是真正开放式教学的主体,否则,学生只是封闭式的被动体。我们应该让学生到更广阔的空间去学习,让他们带着教材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从而使知识与能力共同发展,经受实践的锻炼。
四、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