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干部教育培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我局高度重视干部培训工作,于年初召开班子会,制定干部培训工作方案,明确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和培训记录,做到干部培训工作有计划,有总结,有记录。
(二)责任落实到位
我局强化干部培训工作责任落实,全力促进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是建立了由局长亲自抓、副局长具体抓,各科室负责人各负其责的培训工作运行机制,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为干部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二是把干部的培训工作作为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三是领导干部发挥模范作用,带头学习,引导全体干部主动学习,严格按照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全体干部参加培训,并交流心得体会,以保证干部培训工作的进展。四是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将干部培训工作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五是健全培训场地、培训资料等硬件设施,为全体干部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
二、创新模式、多措并举
我局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目标,采取开设“四点钟课堂”、开展中心组培训、集中培训、自学等多种模式,促进广大干部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今年上半年主要开展了以下一些干部培训工作:
一是开设四点钟课堂。在确保完成业务的同时,利用业务不繁忙的时间段,开设四点钟课堂,组织全体干部集中观看《的四个昼夜》、《苦难辉煌》、《苏联20年祭》、《焦裕禄》、《杨善洲》等教育影片,接受生动的教育,增强宗旨意识和党性修养。
二是开展中心组培训。统一给局中心组成员安排了培训时间并发放了学习笔记,要求中心组成员未经局长批准,不得缺席,并在每次培训结束后检查学习笔记及心得体会。同时组织中心组成员召开专题讨论会,深入学习讨论,确保取得成效。
三是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在定期开展集中培训的同时,引导广大干部积极开展自学,将读(书和文件)、听(专家辅导和录音辅导)、看(电视片和录像片)、走(调查研究和学习考察)、说(集体讨论和经验交流)、写(心得体会和调研文章)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
三、健全制度、确保实效
近年来,*县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和建设学习型干部队伍的要求,着力构建干部教育培训调控能力、动态管理、激励约束机制,有效推进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构筑干部教育培训调控机制。一是严格实行计划协调制度。年初有关职能部门提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经干教委会议讨论,在班次设置、培训内容、培训师资、调训对象和时间安排等环节上经磋商协调议定后,以县干教委文件正式印发。各部门组织教育培训前,将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及师资等情况报县干教办审定,经审定合格后方可办班,做到全县干教一盘棋,确保培训质量。20*年全县审批集中办班35次,共培训干部3995人次。二是坚持实施点名培训制度。县干教办按照干部培训规划对县级及以上培训班,坚持点名参训,各单位必须确保参训人员按时参训。对外出培训、参观考察的,报县干教办审核,对符合条件的予以备案,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办理相关手续,对私自外出的以旷工论处。20*年全县共19次选送179名干部外出学习培训,做到培训机构与培训对象的合理分工,把应培训干部规划安排到相应的培训机构中去。三是实施干部教育培训月报告制度。各单位对本系统、本部门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的情况坚持每月向县干教办报告一次,没有培训的实行零报告,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档案,为县委全面掌握和合理利用干部人才资源提供第一手资料。
实施干部教育培训动态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全县干部教育培训需求库。*县出台的干部教育互学制度规定,各单位要在每年年初根据各自干部队伍实际情况,向县干教办上报干部教育培训需求内容。县干教办对于干部培训需求较集中的专题,统一组织相关单位及人员完善培训教材,统筹安排有关互学专题的讲授。20*年组织编写互学教材15种,互学专题培训1743人。二是完善两个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在抓好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根据干部培训工作的发展要求,注重在全县筛选出一批不同专业、各有所长的领导干部、理论骨干、专技人才、科技致富带头人、先进模范人物,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兼职教员,进入县内兼职教师人才库。聘请市级行政机关和驻安高校中的有关人才作为我县干部教育培训的兼职教师,不断加强县外师资人才库建设,走“借脑育才”之路。现已聘请入库53名兼职教师,专业较齐全,不同层次师资齐备。三是组成多个教育培训基地,实行组合式动态办学。在抓好全省干部教育现场教学点建设的同时,在县内全县选择生产管理技术规范、规模经营、效益突出的产业典型村和优秀企业建成大双乡兴隆村等五个农村产业和企业经营管理培训基地,由培训机构和培训主办单位,按需选择教学基地和讲课教师,实行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建立教育激励约束机制。一是制定中期和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建立奖学制度,将干部培训学习成绩与报销学费及相关费用相挂钩,鼓励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各种渠道和各种形式的学习。二是实行干部教育培训登记证制度,对集中教育培训,坚持“凡训必考”的要求,考试后要填写《干部教育培训鉴定表》,进入本人档案,同时将参训情况填入《*县干部教育培训登记证》,把培训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轮岗交流、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三是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述学、评学、考学制度。干部在年度考核或领导干部届中、届末考核时将本人参加理论培训、党委(组)中心学习组学习、在职自学等情况作为述职、总结的重要内容。对领导班子、干部进行测评时,对学习情况进行一并测评、评议。办班培训考试、年度学习培训考试不及格者不得评为优秀,单位主要领导考试不及格或全体干部及格率低于80%的单位不得评先评优;干部参加学习培训情况作为提拔任用的条件之一,对拟提拔使用的干部,在考察考核时,要对其学习态度、理论水平、运用能力进行全面的考察和评价,将考核结果写入考察材料。
税务干部 教育培训 行动学习法
一、目前税务干部教育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税务干部在教育培训工作的理念、方式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1.教育培训工作的理念相对滞后。一些税务干部片面认为教育培训是“软件”,与抓税收收入任务工作相比并不重要,认为干部素质是在税收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所以对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不足,支持不够。同时不少税务干部对于教育培训并没有树立团队学习的理念。所形成的是缺少整体规划和具体安排,没有结合税收征管现状,使多数培训内容不系统,不能真正做到“干中学”和“学中干”。与所倡导行动学习法的理念相距甚远。
2.教育培训方式没有体现行动学习法的基本要求。在培训教学中的教与学互动、交流沟通、效果跟踪与反馈等有所不足,不少税务机关和施教机构仍固守着传统课堂讲授、单向灌输等培训方式。对行动学习法所要求的学习知识、分享经验、创造性研究解决问题和实际行动优势重视不够。
3.教育培训管理机制不健全,受训的干部覆盖面较窄。因培训理念和培训方式的制约,一些地区的教育培训尚未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培训中的计划、实施、总结、反思等工作仍处于粗放的管理状态,使培训活动成为“无效”培训,对培训效果也缺乏跟踪管理。
二、运用行动学习法,加强和创新税务干部教育培训的对策
针对上述不足,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应转变教育培训理念,加强和创新教育培训工作方式和手段,健全培训管理机制,为税务干部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1.切实转变教育培训观念。行动学习法的应用和发展为教育培训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方式和手段。它能为受训学员在高效的解决培训存在的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学习和发展,增强受训学员对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培训效果。
2.运用行动学习法,创新税务干部教育培训方式。首先,需要对受训学员进行需求调查,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培训计划,使税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适应税收形势要求,有效满足其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和组织发展的需求。
其次,向全体受训学员说明所面临的困难、所要执行的任务即确定行动学习的目标;成立团队学习小组,由其成员分析小组所面临的各项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行动计划,在对各项难题条分缕析之后,经由行动学习法教师的指导,学习小组将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核心问题达成共识。学习小组还要找出困难、问题的症结所在。
再次,学习小组认为存在的关键问题被找到之后,要确立子目标,并就此成员间达成共识。 这一子目标要立足长远,从个人、团队及组织的三方立场出发,积极稳妥地解决经由小组重新认定的问题。学习小组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要用在问题辨析、方案测试和情节演练上。同样,行动战略的制订和产生也要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交流和深思熟虑后确定。
最后,学习小组采取行动,小组成员合作或者独立工作,收集相关信息,搜寻支持要素,执行经由小组议定的行动战略。并且,反复聚会、研讨、学习、行动,直到认定的困难、问题被解决,或者又有新的指导方案被提出为止。在小组举行研讨会期间,行动学习法教师应允许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打断小组会议,向小组成员提出问题,借以帮助他们,共同思考和解决所面临的难题。
3.进一步完善税务干部教育培训机制。税务机关应对以往的教育培训资源重新进行整合,使培训建立在计划、实施、总结和反思中运行的动态机制,并引导受训的学员“动中学”,形成共享与互动的学习氛围,逐渐养成“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习惯,并建立学习型组织。此外,应重点关注和分析培训后的经验总结和反馈工作环节,为进一步加强和创新教育培训机制提供依据。当然,也要通过建立健全培训激励机制,完善培训考核机制,并与其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相结合,以激发税务干部参加培训,参与行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行动学习法在税务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应用与实践
我们在税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为进一步满足和引导受训学员需求,以“营改增”有关涉税问题课程教学为例,主动运用行动教学法理论指导具体的培训流程设计和培训课程教学。授课具体步骤如下:
1.定位。向受训学员说明本课程所面临的困难、所要完成的培训任务并成立若干个学习小组,受训学习小组成员包括志愿参加或指派参加两种方式。要有互补的服务技能和涉税咨询经验。学习小组可以研讨一次或多次,这取决于每个小组所涉及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时间限度。
2.分析问题。学习小组分析所面临的各种“营改增”涉税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行动计划。
3。说明问题。提出“营改增”涉税问题者向小组其他成员介绍其问题,对所涉及或可能发生的问题给出具体建议。
4.问题重组。在对各种“营改增”涉税问题条分缕析之后,经由行动学习法教师指导,学习小组将就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核心问题达成共识。学习小组还要找出“营改增”涉税困难及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一环节很有可能不同于起初的判断和分析。
5.重新确立目标。关键“营改增”涉税问题被找到之后,学习小组要重新确立目标,并就此达成共识。这一目标就是要立足征纳双方、从个人、小组及整个培训班学员三个层面出发,积极稳妥地解决经由小组重新认定的“营改增”涉税问题。
6.制定战略。学习小组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将要用在“营改增”涉税问题辨析、办税大厅方案测试上。同样,行动战略的制订和产生也要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交流和深思熟虑才能完成培训目标。
7.采取行动。在学习小组研讨前后的时间里,小组成员合作或者独立工作,收集相关“营改增”涉税信息,搜寻“营改增”办税流程的各种要素,执行经由小组成员共同议定的行动战略。
8.共同完成。在小组举行研讨会期间,行动学习法指导教师被允许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打断小组会议,向小组成员提出“营改增”问题,借以协助他们完成培训目标。
上述培训环节至此还没有结束,指导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营改增”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如有必要(指培训课时允许时)可直接参与行动学习培训小组之中,接受检验,亦为受训学员“减压”,以促进教学相长。
各培训环节中每次研讨都要指定一名学员做好研讨记录,以备未来查询参考,要重点记录每一学习阶段所汲取的经验教训并在培训后的一段时间内,重新回访,讨论行动学习的反馈情况,并吸取经验教训,为今后继续开展行动学习打好基础;循环往复,不断提升行动学习教育培训水平。
参考文献:
档案教育培训工作现状
回顾“十一五”时期档案教育培训工作,北京市档案专业教育培训工作有较大发展,健全了档案教育培训的规划、制度,开展了以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为重点的档案人员在职培训,初步建立了“北京市档案工作者教育培训网”。档案教育培训工作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与档案事业发展和档案干部的需要还有差距,主要存在着:
1 档案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质量不高。没有分层次、分类进行培训,培训人数能够一定规模就开办一个班,无论受训人是机关的、企业的或是档案馆工作的,培训的内容是一个,针对性不强。一些岗位培训削减培训内容,压缩培训时间,使受训者培训后仍不能胜任本单位的档案工作。
2 档案工作深层次内容培训不够。一些专题培训只停留在表面常识性知识中,只是一般性的扫盲,如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接收等内容的培训只是一些定义、原则性的理论知识,不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受训人不解渴。
3 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岗位培训的师资往往是在档案工作一线的人员,他们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在一些区县档案局的师资中,他们非档案专业毕业生,对档案学理论知识把握理解不够,因此,其教学水平有限,教学质量不高。
4 国际视野不够。在职培训中到国外培训或请国外学者来讲学是严重缺失的。当然这里有语言障碍、经费等问题的制约,但是缺乏国际视野这是一个公认的问题。
同时现有档案干部队伍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表现在:档案干部队伍不稳定、档案人员的业务实力不强,缺乏创新型、复合型、领军型人才'档案队伍整体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都制约了北京市档案事业发展。
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
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极大地提升了北京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的提出又开启了北京城市建设的新篇章。北京市委对“十二五”时期档案工作的总要求是,档案馆的设施和服务水平要达到世界水平。
面对首都发展大局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以及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需要,档案教育培训工作的任务会更加艰巨,要想做好档案教育培训工作,应结合北京市档案干部队伍的特点,应遵循以下要求:
1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目标,高起点谋划档案教育培训工作,紧密结合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任务开展档案教育培训工作,使档案教育培训工作始终围绕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始终服务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在新的起点上健康发展,不断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2 以人为本,按需施教。档案教育培训应遵循成人学习培训规律和特点,要激发档案干部学习的内在动力和自身潜能,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档案干部对档案教育培训的不同需求开展培训工作,坚持知行统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训”什么,把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自身需求有机结合,使档案教育培训更加有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形成科学有序的分级分类培训体系。同时要适应现代教育培训发展趋势,以开展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综合培训为主,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 注重能力,全员培训。结合档案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培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正确的观点方法看待问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档案干部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同时做到全员培训,全面提高档案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大幅度提高档案干部素质。
开展针对性的培训
档案教育培训工作应以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能力素质为核心,以提高培训质量为重点,采取多种教育培训方式,针对档案工作者的不同需求,组织多类型、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全面提高档案干部的专业素质。
1 针对局、馆、室业务人员开展不同层次、不同专题培训。根据局、馆、室业务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渴望参加岗位工作所要求的新知识、新技能、新规则的培训需要,重点围绕三个体系建设,总结交流档案工作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和做法,研究解决档案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需要的能力培训。“十二五”时期重点组织信息化建设、档案接收、档案价值鉴定、档案开发利用、档案安全与保护等内容的专题培训。
2 针对档案专业人才开展境外培训。为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的国际化档案人才,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档案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档案在职教育国际化水平。要积极争取国(境)外培训项目,组织业务骨干到国(境)外学习考察与培训,邀请国(境)外档案管理专家来京讲学,了解国外档案的前沿理论,吸收、借鉴国(境)外有益的做法和经验。通过培训、考察、工作交流等方式方法,加强北京市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3 针对档案部门领导开展培训。组织区县档案局(馆)和市属单位档案部门领导培训班。采取与市委党校联合办班的形式,重点安排法律法规与方针政策、档案工作发展趋势、档案工作面临的新问题与解决问题思路等内容,着力开阔档案部门领导干部视野,切实提升他们的政策理论水平,让领导们了解、掌握档案事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及新时期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提高其开拓创新、驾驭全局、依法履职、科学决策等方面的能力等。
4 针对具有高职称、高学历人员开展高级研修。组织具有高职称、高学历人员参加高级研修班。研修班围绕档案工作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及国内外档案工作前沿问题组织专家培训、学员研究问题,更新知识、开阔眼界,针对某一领域、某一问题形成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集体研修成果。
5 针对中青年业务骨干开展培训。组织有发展潜力中青年业务骨干进行培训。采取学员阐述观点、专家点评,案例教学,外出考察等形式,对其论文的撰写、语言表达、专业能力等方面进行培训,使参训学员的专业学术研究能力、业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全面得到提升。
6 针对有学历深造要求的人员开展专业学历教育。根据一部分具有大学学历的档案干部经过几年的工作锻炼,需要充电的要求,与在京的各高校合作,联合举办档案学研究生班,为这些年轻同志创造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够学习到档案管理的新理念,新知识,在档案专业上得到进一步深造,学历上得到进一步提升,以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水平。
7 针对新上岗的档案工作者开展岗位培训。采取面授培训和网络培训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对新上岗的档案工作者进行岗位培训,使其了解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基本知识、概念和理论,掌握档案专业理论知识和各项实务工作的操作技能和方法,熟悉档案工作的行政法律、法规和政策,达到上岗要求。
8 针对未能参加面授培训的人员开展网络培训。对未能参加面授培训的人员,建立了北京市档案工作者教育培训网,让他们在网上开展自学,解决工学矛盾,提高学习效率。要加大档案教育培训网的课程体系建设,逐步丰富学习内容,满足档案干部个性化、差别化的学习培训需求。
加强管理,确保实施
1 深化对兼职教师的管理与培训。进一步完善岗位培训兼职教师人才库,对兼职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实行优胜劣汰。北京市档案局决定每年组织一至二期培训班,重点组织档案理论知识课程的系统培训。采取教学研修、面授培训、学术交流、参观考察等多种方式,加快兼职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在五年内,对所有岗位培训兼职教师进行一遍轮训。
2 整合利用首都优质培训资源。充分发挥首都教育资源丰富,高校、科研院所众多,跨国企业总部和研发机构、文化创意基地集中等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档案干部培训。与他们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举办各种类型和层次的继续教育培训班,把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创新的成果带给档案干部,使其成为档案教育培训中重要的师资力量,还可以采取委托、招标或评审等形式,组织课件开发和教材编制等工作,以提升档案教育培训质量。
一些基层企业单位仍沿用传统的教育培训方法,没有随着职工特点和要求的变化更新培训内容、改变培训方式方法,不关心企业需求,不挑选培训对象,不看培训效果实效,只是为了培训而培训,缺少内容、形式的创新,只求完成培训任务。以致教育培训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缺乏实效,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不高都受到了影响。
二、企业教育培训工作的相对措施
(一)基层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要主动适应企业改革形式,建立适用的培训、考核制度,使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根据基层企业单位自身的工作要求、各工种的特点,建立起近期的、远期的教育培训目标。设立基层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管理小组,由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对职工教育培训的内容、形式、培训密度、监督考核、效果等进行讨论,随时修正和完善这项培训制度,并对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场地、器材、经费方面的支持。教育培训考核结果与经济奖惩及人才使用选拔挂钩。对在教育培训中迟到早退、无故缺席的情况,在季度奖惩中予以一定的处罚,确保培训工作的有序实施;再评先选优及后备干部选拔中,将教育培训中的表现与成绩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项目,促进了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模式
基层企业单位培训职工的目的,就是提高其工作技能,增强其在实践工作中的能力,因此,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模式是最有效的培训模式。通过定期的各工种专业理论学习;加强指导日常工作中的“岗位练兵”、“师徒帮带”;再结合聘请企业以外专业人员给企业职工讲课、全员参与各种层次的技能大赛等多样化的培训,大大促进了企业职工的专业理论与技能素养的提高,也使得基层职工教育工作逐步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性强的、操作性强的职工教育应用体系。
(三)善于研究和总结,形成实用性强的自有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