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消化内科实习护士

消化内科实习护士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消化内科实习护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消化内科实习护士

消化内科实习护士范文第1篇

将本科近年来收治的50例恶心、呕吐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和呕吐症状。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21~55岁。所有患者均已经进行过相应的检查和治疗。经过对30例恶心、呕吐患者进行精心的消化内科护理,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且患者的满意度高达96.7%。

2护理方法

2.1严密观察患者的情况

若患者属于体液不足者,则需要观察患者有无继续呕吐,记录呕吐的次数、呕吐物的性质和量、颜色、气味。若出现持续性呕吐致大量胃液丢失,发生代谢性碱中毒时,患者呼吸可变浅变慢。监测和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直至稳定。若出现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血压降低、特别是性低血压,说明血容量不足,应准确测量和记录每天的出入量、尿比密、体重,并及时报告处理。若患者属于活动无耐力者,则需要观察患者的呕吐物、呕吐时间、呕吐频率,分析呕吐物的成分,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态。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其每天进食与排泄量、尿比重、体重,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2.2对患者进行用药护理

若患者属于体液不足者,则需要帮患者补充体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如果呕吐频繁,导致不能进食时,为保持患者的身体机能,可口服营养液,少量多次。如果口服营养液效果不佳,必须静脉注射输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若患者属于活动无耐力者,则需要给予适量的止吐药,以缓解其不适感。给予患者富含维生素、营养丰富的食物,以恢复其体能,补充其身体所需的营养,提高免疫力。

2.3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

若患者属于体液不足者,则需要帮助患者采取舒适,呕吐后及时给患者漱口,清理被污染的床褥、衣被;使用棉签、纱布清洁口腔时,注意避免刺激舌、咽、上腭等,以免诱发呕吐;疑有肠梗阻时,应禁食、禁水并进行胃肠减压。若患者属于活动无耐力者,则需要协助其做有氧且非激烈性的运动,叮嘱其做起身、下俯等压迫肠胃的动作时要缓慢,以免产生心悸、眩晕等不适症状,预防且改善性低血压。

2.4对患者进行呕吐护理

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时,可帮助患者侧卧或坐起,然后将其头部转向另一侧,防止误吸而导致的呛咳;如果患者发生昏厥,护理人员应立即清其口腔中的呕吐物,以免患者出现窒息情况。

2.5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用暖心的微笑、温柔的语气对待患者,适时给予患者安慰,使患者保持平静的心态,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小结

消化内科实习护士范文第2篇

关键词:恶心;呕吐;消化内科;护理;满意度

恶心与呕吐是消化内科疾病的两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同时也是造成患者不适的两种主要症状。在临床消化内科的护理中,应给予患者恶心、呕吐的针对性护理,缓解患者的临床不适感,提高治疗预后。本文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探究针对于恶心、呕吐症状有效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8例消化内科恶心、呕吐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根据其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为44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15~73岁,平均(38.74±4.69)岁;消化性溃疡14例、急性肠炎12例、痢疾8例、胃炎6例、其它4例;学历:高中以下17例、高中以上27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15~71岁,平均(37.64±4.57)岁;消化性溃疡13例、急性肠炎11例、痢疾10例、胃炎6例、其它5例;学历:高中以下18例、高中以上26例。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恶心、呕吐症状,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差异较小,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环境护理及药物护理,均按照常规的消化内科护理流程、模式、方法进行护理。

1.2.2观察组 该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针对于恶心、呕吐症状的护理,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在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情况时,向患者强调恶心、呕吐是消化内科疾病的正常症状,接受相应的治疗均可消除症状,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提高治疗信心;②健康教育:采用资料与面对面讲解的方式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恶心、呕吐症状的出现原因及治疗方式;向患者说明治疗恶心、呕吐的常规用药及用法等,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③病情观察护理:观察患者的恶心、呕吐情况,分析呕吐物质并做好相关的记录;观察患者心跳、呼吸、血压、脉搏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④环境护理:保持患者病房的良好通风,清洁空气,温度控制在26°C以上,患者呕吐后及时清理呕吐物并做好相应的消毒工作;定期更换、消毒患者的床上用品。⑤护理:在呕吐时指导患者采取侧身、弯腰的姿势,并在呕吐后指导患者清洁、消毒口腔;休息时采取侧卧位并靠近床沿,方便患者及时呕吐的同时避免呕吐物误吸。⑥饮食护理:患者在呕吐后,给予其适当的盐水饮用,清洁肠胃;饮食采用少量的方式,以易消化、清淡的流质食物为主,避免油腻、辛辣的食物。⑦用药护理:如为活动无耐力患者则给予其适量的止吐药;如患者为体液不足则给予患者体液补充,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如为进食困难患者则给予其营养液口服,保持患身体机能。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均由通一组具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来进行。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的呕吐发生次数、呕吐消失时间、恶心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由患者对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3个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护理满意率=(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中的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9.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以 的形式表示呕吐次数等计量资料,t检验结果;以%的形式表示护理满意率等计数资料,χ2检验结果,P

2 结果

2.1症状消失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消失情况及住院时间,发现观察组患者呕吐次数、呕吐消失时间、恶心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护理满意度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对照组满意12例、基本满意24例、不满意8例,护理满意率为81.82%;观察组满意14例、基本满意28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率为95.45%。两组护理满意率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χ2=4.06,P=0.04)。

3 讨论

在消化内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频繁的恶心、呕吐不仅会造成患者的紧张、恐惧,还会带来呕吐物误吸、肺炎等的威胁,影响患者的临床康复[1-2]。因此,在消化内科疾病的临床护理中,除了要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之外,还有对于与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给予针对性护理、患者恶心、呕吐的不适感,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针对于出现恶心、呕吐消化症状的内科疾病患者,通常需要给予其针对性的心理、环境、、饮食、用药护理及健康教育[3]。对性心理护理,针对于患者对于恶心、呕吐症状的紧张、焦虑,帮助患者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临床治疗;环境护理则以舒适、安全为主,及时清除呕吐物,避免细菌的滋生;饮食护理则以保护患者的肠胃粘膜,避免肠胃道不良反应为主;护理,指导患者争取的呕吐姿势,避免在呕吐过程中出现危险事件,同时也缓解患者呕吐时带来的不适感;药物护理,针对于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症状患者给予其相应的营养液、止吐药等的对症治疗,实现止吐的目的[4]。针对于恶心、呕吐消化内科疾病的临床护理以止吐、改善患者肠胃道功能为目的给予其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的消除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缩短临床治疗时间,获取患者对临床护理的认同。开展消化内科疾病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的临床护理,有利于加强患者临床护理细节的控制,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呕吐次数(5.81±1.31)次、呕吐消失时间(3.23±1.15)d、恶心消失时间(4.02±1.08)d及住院时间(5.21±0.66)d均少于对照组的(7.43±1.24)次、(4.62±1.20)d、(5.34±1.15)d、(6.83±0.83)d,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针对恶心与呕吐患者开展消化内科护理有利于缩短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孟芳菲,李真.恶心与呕吐患者的消化内科护理措施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6):199-200.

[2]薛德威.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恶心呕吐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05):211-212.

消化内科实习护士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一体化护理模式; 心内科; 生存质量; 治疗积极性;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6-0099-02

doi:10.14033/ki.cfmr.2016.16.049

心内科收治的患者病情多较为危重,做好临床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一体化护理模式是一种全面的护理方法,充分考虑到患者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给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全面护理服务,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1]。为研究一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心内科的价值,笔者所在科特开展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病房收治的115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8例患者,男39例,女19例,年龄43~74岁,平均(58.3±12.5)岁;22例冠心病患者,18例心绞痛患者,13例心肌梗死患者,5例心力衰竭患者。对照组57例患者,男36例,女21例,年龄45~72岁,平均(59.4±13.1)岁;

20例冠心病患者,18例心绞痛患者,12例心肌梗死患者,

7例心力衰竭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即病情观察、心电监护、健康教育、心理疏导、饮食指导、并发症处理等。

观察组患者采用一体化护理模式,具体方法为:(1)护士长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整合,根据护理人员的职称、专业技能水平等进行设岗分级,选择具有中级职称以上及专业技能水平高的护理人员作为护理组长,成立一体化护理小组,针对心内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和一体化护理的理念,优化护理流程和护理项目、内容,同时在实践护理工作中持续性改进优化,实现对患者的全方位整体性管理。(2)入院教育。患者一入院,护理组长立即了解患者的疾病种类、病情严重程度、发病情况、发病原因、治疗方案等,同时在小组内就患者的病情进行讨论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了解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从而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职业背景、性格爱好等进行个性化的入院健康教育,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护理流程等,重点讲解疾病的诱因以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积极鼓励患者提出疑问,耐心的回答患者的疑问,消除患者的焦躁、紧张、担忧等不良心理,使其保持积极、愉悦的心态面对疾病,提高患者配合医务人员治疗护理的主动性、积极性。(3)早期访视干预。在患者入院后到治疗前的这段时间,护理小组成员主动访视患者,向患者做自我介绍,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患者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制定心理护理方案。(4)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根据治疗进展以及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分阶段的健康教育,将面对面宣讲、集体授课、专业知识讲座、健康知识宣传手册等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循序渐进的提升患者对疾病各方面知识的认知水平[2]。如:在患者病情好转后,给患者做个性化的饮食指导、用药指导、日常生活指导、危险因素指导等,让患者对疾病的诱因有所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健康饮食、健康作息、健康用药和适量运动,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规避诱因,控制病情进展。

(5)住院期间的心理护理。心内科患者多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尤其是老年患者,护士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调整社会角色,在生理恢复的同时也促进心理的康复,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病情,消除其对疾病的恐惧心理[3],同时对于担忧医疗费用的患者,详细为患者讲解目前的医疗政策等,必要情况下可为患者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减轻医疗负担,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主动配合治疗护理,早日康复[4]。(6)住院期间的安全护理。本次研究的对象年龄普遍偏大,患者一方面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不高,一方面身体机能在减退,体质较弱,故而在很容易出现护理安全风险事件[5]。因此,笔者所在科室一体化护理小组总结过去常见的安全风险事件类型,同时加强安全护理。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对安全有所认识,提高安全意识;另一方面从各方面加强安全防护,如:设置床栏,保证地板的干燥,在显眼的位置贴安全温馨提示等。(7)出院后的护理。出院时由一体化护理小组成员将患者的姓名、性别、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疾病类型、诊断、住院号、家庭成员等信息记录在案,并把科室电话、科主任、护士长、主治医生、随访小组成员的联系方式告知患者,给患者发遵医行为追踪卡,要求患者或家属按时填写。在患者出院后,每周进行一次电话回访,在电话中了解患者目前的病情、遵医行为、饮食情况、运动情况等,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给予针对性指导和建议。每月开展一次上门随访,全方位了解患者的病情,对其居家护理、自我护理管理等方面做出针对性指导。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以及治疗积极性、护理满意度。其中生存质量评分采用WHOQOL-100量表进行,该量表分成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这4个维度,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量表的讲解后让其按照真实情况填表,30 min后回收表格并进行统计分析,分数越高表明生存质量越高。治疗积极性采用笔者所在科室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评估,分成合理饮食、合理用药、适度运动、危险认知4个方面,统计这四个方面两组患者的例数。护理满意度使用笔者所在科室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涉及内容主要包括对护理人员的态度、护理全面性、护理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满意度,每个条目采用1~4分制,共有25个条目,分数越高表明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存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2.2 两组患者治疗积极性对比

观察组治疗积极性的各项指标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5.8±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心内科患者的疗程较长,且患者病情反复,需要长期服药治疗,患者很容易产生抑郁、懈怠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到治疗积极性[6]。一体化护理模式从整体、全面角度出发,结合以往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了解患者生理、心理各方面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从而制定系统的护理方案,在患者一入院立即进行病情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循序渐进的给患者开展各项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护理,促进患者病情好转,提高生存质量[7-8]。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所在科室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一体化护理模式,成立一体化护理小组,由小组成员给予心内科患者专业化的、全面性的、整体性的临床护理服务。通过入院教育和早期访视干预让患者对疾病有清醒的认识,纠正患者过往对疾病的不正确认知,重点让患者对疾病的诱因有所了解,促进患者不良情绪消除的同时起到提高患者认知水平,主动配合治疗护理的效果。通过住院期间循序渐进、系统的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使患者心理上达到最佳舒适度,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治疗积极性。通过住院期间的安全管理有效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出院后系统的随访帮助患者进行良好的居家护理和自我护理管理,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规避诱因,控制病情。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积极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生存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李燕.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改善心内科患者生存质量和提高治疗积极性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3):8-10.

[2]孙爱云.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心内科患者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4):126-127.

[3]熊芳,金春莲,胡菊兰,等.家庭-社区一体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期遵医行为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50(9):84-85.

[4]黄淑萍,单颖.温馨提示卡在全责一体化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0,9(10):45,48.

[5]寇洁,陈文静.医护一体化模式在PCI术后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4):29-31.

[6]金金花,陆琴,杨英,等.SWOT分析法在心内科监护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62-63.

[7]陶明,肖祖碧,孙全林,等.心内科病房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的实施与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8):691-692.

消化内科实习护士范文第4篇

课间实习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

1制订课间教学实纲

1.1实目标通过临床专科护理课间实习,锻炼学生掌握以下能力:①利用多途径(如通过观察、交谈等获取患者健康问题相关信息)巩固对已学临床各课目中常见疾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②增加尚未学习的疾病临床护理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学习临床护理打好基础;③在带教老师指导下按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学习书写护理记录,使前期所学知识和技能得到综合应用,培养整体护理的基本思维和能力;④培养护生批判性思维及临床决策、解决问题的能力;⑤通过对不同患者实施健康保健知识宣教,加深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有效沟通的能力;⑥在实践中培养慎独修养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1.2各专科实习目标学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以下实习目标:①对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典型病例进行护理评估,制订护理计划,开展健康教育,落实护理措施,完成相关特殊检查的护理;②实践产前检查、正常分娩的护理、母婴同室的护理、新生儿沐浴等,并完成1例产妇的产后护理;③熟悉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的设置与管理,了解急诊患者的抢救流程,实践危重患者的护理。

1.3具体实习任务每天记录教学实习日志(包括实习内容和实习体会)、完成1份所在科室护理计划、一次完整的护理记录、一次临床情境反思记录,实习结束后汇总上交,作为本次课间教学实习成绩的一部分。

2实习时间与医院安排实习为期2周。选择几家代表本市医疗和护理最高水平的三甲省、市级教学医院,每家医院安排15~16名学生实习,分别安排在内科或外科病区。内科病区以本学期完成理论教学的呼吸科、心血管科、消化科病区为主,外科则以普外科、肝胆外科、胸外科为主。

3组织领导和管理由所在医院护理部具体负责实习生的政治思想、临床实习带教及管理工作。实习生以医院为单位,组成实组。实组长在医院护理部总带教老师及病区护士长、科带教老师的具体指导下负责本组同学的学习、实习、出勤等情况。我校任课老师深入各医院,参与临床和部分带教工作,随时掌握学生在医院实习期间的各方面情况,发现问题后及时与医院和学校协商解决,以确保教学实习计划的顺利进行。

4实习形式上午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与部分护理活动、跟随医生查房、模拟书写护理记录。下午以集中专科实习为主,具体安排:内、外科各2次,妇科、产科、儿科、重症监护室、急诊室各1次。原则上由医院带教老师在各病区选择典型病例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开展人际沟通、病情观察、系统评估、整体护理。学院老师全程参与教学。

讨论

1集中实习的特色与优势采用集中实习模式后,学生在2周内全面停课,集中精力在医院内科或外科病区完成临床学习。在病区,学生能系统了解护士的具体工作流程,更好地熟悉医院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环境,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与职业零距离对接提供了保证;能较好地熟悉病区环境,与患者近距离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人际沟通能力;在病区通过对护理知识、护理技术的观察、学习、模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所学专科护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化、强化。

2临床情境反思记录对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影响教学实纲要求学生完成一份临床情境反思记录。学生普遍反映通过情境反思记录,深刻意识到专业理论知识及护理技能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从临床实习前的“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例如,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静脉穿刺是护士的一项基本技能,实习生穿刺失败,带教老师来完成,这是临床护生经常遇到的情况,大部分学生根本不会放在心上,教师在批阅学生反思记录时发现有些学生会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在今后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以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学生在发药时,也经常会遇到患者询问药物的药理作用、用药应注意的问题及常见的副作用等,通过反思,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能动性。

消化内科实习护士范文第5篇

关键词:消化内科;层级培训;护理;建设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消化内科2016年6月~2018年6月护理人员27名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3~34岁,平均(35.7±5.32)岁;学历:本科9名,大专15名,中专3名;职称:主管护师4名,护师13名,护士10名。纳入标准:身心健康,无心、脑血管疾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排除妊娠期护士,合并脑器质性疾病,参加调查的依从性不高,以及进修和实习护士。

1.2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实施常规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与考核;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实施层级专科培训模式,具体的实施办法如下。

1.2.1组建层级培训小组,制定培训计划

由科室的护士长、主管护师及骨干护士成立层级培训小组,负责消化内科层级培训工作的统筹安排、培训计划的制定以及培训效果考核等工作。小组成员根据消化内科的护理工作特点、护理人员的结构层次以及以往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结合护理人员的岗位安排、学历层次以及工作能力的不同,制定详细的层级专科培训计划,明确各层级护士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考核标准与要求等,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开展定向培训[1]。

1.2.2层级专科培训内容

根据科室护士层级岗位管理的相关要求和各层级护士的工作内容,每个层级护士的专科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专科操作技能、病房管理、沟通技巧、病情观察能力、急救能力、护理文件书写等方面。每个层级的护士除了核心能力培训外,接受各自级别相应的岗位培训,只有在切实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后,才能进入下一级培训。

1.2.3层级专科培训的方式

护理理论知识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进行,由科室评选出具有相应资质的护师及以上级别的护士,对下级护士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根据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培训课程。其中每周授课1~2次,并安排各层级护士相应的自学内容。注重培训方式的灵活多变的,采用视频、图片等方式,使培训内容更加利于护士理解和接受。分别由培训护士对培训内容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估。护理操作技能先由培训护士进行临床示教,下级护士不断练习揣摩,通过培训老师点评和护士之间互评的方式,不断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切实提高专科操作技能。急救能力的培训则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对消化内科常见的急救情形进行模拟演练,锻炼护士的病情观察能力和应急应变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则通过专题讲座和小讲课等方式,针对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点环节,针对性开展培训活动。通过晨间提问、业务学习、疑难病例讨论等方式,不断提高临床护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1.2.4考核

考核方式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分为日常考核和季度考核。考核的形势包括晨间提问、闭卷考试、情景演练等[2]。理论考核的成绩≥90分为合格,操作技能的考核≥85分为合格。同时护士长每月进行护理质量监控,将护理质量的考核与护士的个人考核进行有机的结合。每次考核的成绩计入个人的分层培训档案,与护士每月的绩效工资、年底奖金以及个人晋升相挂钩。考核不合格者安排补考并予以一定的处罚措施。

1.2.5定期评估和总结

护士长每月对下级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进行总结,修正培训计划和内容。对培训考核过程中表现优异的护士进行肯定和鼓励,并将发现的薄弱环节作为下个月的重点内容进行培训[3]。

1.3观察指标

①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统计培训前(2016年6月~2017年6月)和培训后(2017年6月~2018年6月)消化内科护士的综合考评结果,包括护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急救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分值越高表明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越强[4]。②护理人员满意度:采用消化内科护士满意度调查问卷,比较分层专科培训前后护士的满意度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包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x±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层级专科培训前后消化内科护士的考核成绩和满意度情况经层级专科培训后,护士在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急救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