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遗迹考察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查询时间
2019年天津宝坻春季高考成绩查询入口已于2019年4月10日中午12时起正式开通,2019年天津市春季高考成绩由天津教育招生考试院信息平台负责公布,网址:zhaokao.net/
查询方式
一、登录天津招考资讯网(zhaokao.net),点击天津市春季招生考生成绩查询链接,进入查询页面,输入考生号、身份证号、验证码、点击查询即可获取成绩信息。
二、可到报名所在单位和区招办查询。
三、考生如已在网上报名时订购速递成绩单,市邮政速递局将通过EMS(特快专递)将考试成绩通知单陆续送至考生填写的收件地点。
成绩复核
根据天津市相关工作规定,考生获知本人成绩后如有异议,可于4月10日下午16时起至4月12日中午12时前申请成绩复核,逾期不再受理。考生办理成绩复核申请时,须登录招考资讯网,通过本人的成绩查询账号进入成绩复核系统,提出复核申请,并通过网上支付方式缴纳复核费用。
【关键词】寰椎椎动脉沟环;PBL教学法;横突孔
【中图分类号】R3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9-277-02
有文献指出有关下位颈椎骨质增生性疾病的临床报道较为普遍,但高位颈椎病的解剖学资料确较为少见[1],本文考察4例存在变异与畸形寰椎的相关临床数据,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于方法: 材料来源于形态实验中心4例存在变异和畸形的骨性寰椎,按照体质人类学的考察方法考察并使用马丁直尺测量临床常用数据,测量结果与《中国人解剖学数值》对比分析。
1.2 测量的内容与方法: 横突孔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分别为横突孔在矢状面和冠状面的最大距离。寰椎矢状径、全宽、椎孔矢状径和椎孔横径:按张继宗等编著的《人体骨骼测量方法》进行观测。
2 考察结果
2.1 非测量性考察: 发现A1号寰椎椎孔略偏左侧,左侧横突孔明显小于右侧,上关节凹外缘骨面肥厚与后弓上面骨质有融合形成解剖学上的“寰椎椎动脉沟环”此沟环不完整,左侧椎弓根下缘锐利并有向下关节凸延伸迹象,两侧后弓未融合,无后结节,两端大部分能吻合,但断缘较为光滑,不排除后天因素所致;A2号寰椎双侧上关节凹外侧有增生骨刺,左侧上关节凹与横突相融合形成解剖学上的“寰椎椎动脉沟环”,融合的骨环上方骨面不完整有另一个卵圆形孔,形似横突孔,卵圆孔内侧缘前方光滑,后方较前方锐利,右侧后弓靠近下关节凸处有融合,形成与平行的骨性通道;A3号寰椎椎孔略偏左侧,齿突凹上缘骨质明显赘状增生,后弓高扁,与横断面近乎垂直,右侧上关节凹与横突相融合形成解剖学上的“寰椎椎动脉沟环”,融合的骨环上方骨面不完整有另一个卵圆形孔,卵圆孔内侧缘光滑,右侧横突孔外侧骨板明显较左侧薄;A4号寰椎椎孔呈瓶形,双侧横突孔后方均有穿透骨质的小孔,小孔呈长梭形。
2.2 骨性测量结果: 使用马丁直尺测量4例寰椎各组数据,与中国人解剖学数值和马玉祥、周晓辉[2]寰椎椎孔的形态观测的结果以及张正洪、王军[3]等50例寰椎解剖学观察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如下:A2号寰椎卵圆孔矢径6.05mm,横径4.08mm;A3号寰椎卵圆孔矢径6.14mm,横径5.00mm;A4号寰椎穿透骨质的小孔轴长3.07mm;A4号寰椎全宽与矢径指数为132.89,明显大于235例寰椎椎孔形态观测结果,A1、A2、A3和A4号寰椎横突孔径值(表1)。
分析讨论
正常的寰椎不会出现寰椎椎动脉沟环,解剖学者认为沟环属于先天畸形,并不是寰枕后膜骨化形成的,沟环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态学的退化痕迹,临床报道沟环出现率低于10%,但韩春[5]指出国人中椎动脉沟环的实际变异率高于影像学发现率,且国人寰椎椎动脉沟的解剖变异半环型占大部分,提出对发生椎动脉沟环全环及下突或者吻突变异侧,推荐前行三维CT扫描辅之重建,国内有文献[5]指出沟环的出现改变了椎动脉第三段的血流动力,引起沟环综合征,并且根据沟环形态分了断桥型、钟乳石型、增生型和骨刺型,李小[6]丘根据其形态分完全型、断环型和半环型,指出寰椎的后弓在X线胶片上形成两条致密的骨性边缘,易被误认为寰椎沟环,阐述了鉴别的要点,国内多数学者一般认为寰椎椎动脉沟环的出现可能导致椎动脉痉挛引起缺血或因沟环的出现影响颈椎的活动、颈源性眩晕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但华逢涛,郝占林等[7-8]通过利用影像学技术多例有沟环的寰椎和没有沟环的寰椎指出寰椎后桥内有椎动脉、椎静脉和第一颈神经前支通过,桥孔的存在对血管神经有保护作用,因此不会压迫穿过桥孔的神经血管更不会产生临床症状。可见寰椎的变异与畸形对椎动脉的影响上存在争议,还需学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郭东华,谢同金,潘娟等.先天性枢椎畸形1例考察报告[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1,29(4):230.
[2] 马玉祥,周晓辉.寰椎椎孔的形态观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8):30-31.
[3] 张正洪,王军,余明华等.寰椎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J].解剖学研究,2003,25(2):133-134.
[5] 韩春,杨庆国,张银顺等.寰椎椎动脉沟变异与椎弓根置钉的解剖学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3):3930-3932.
[5] 陈关富,罗杰,孙祝娟.寰椎沟环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与针刀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6):638-640.
[6] 李小丘,邓方明,王青青等.56例飞行员寰椎椎动脉沟环的X线表现分型[J].医学杂志.2002,27(4):348-34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新建、扩建和晋升省级自然保护区评审的具体指标和指标的赋分标准。
1.2本标准适用于评审新建、扩建和晋升省级自然保护区。
2.名词解释
省级自然保护区——在本省境内具有典型意义、在科学上有影响或者有特殊科学研究价值,并由省政府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以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及其生境组成的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具体分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海洋与海岸生态系统类型、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荒漠生态系统类型和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
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以野生生物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具体分为野生动物类型和野生植物类型。
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以特殊意义的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等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具体分为地质遗迹类型和古生物遗迹类型。
3.申报与评审
3.1申报新建、扩建和晋升省级自然保护区,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商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后向省政府提出申请,或者有关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商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同意后向省政府提出申请。
3.2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负责新建、扩建和晋升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评审工作。评审委员会根据有关规定程序建立。
3.3申报新建、扩建和晋升省级自然保护区,必须提交下列材料:
3.3.1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申报书;
3.3.2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
3.3.3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含全岛1:100万或市县区域1:20万的交通位置图);
3.3.4自然保护区地形图、水文地质图、植被图(自然生态系统或野生生物、自然遗迹分布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规划图等1:1万~1:5万图件资料;
3.3.5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景观及主要保护对象的录像带、照片集;
3.3.6拟新建立、扩建和晋升省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市(县)政府意见;土地使用证、林权证或土地(海域)使用权属证明文件等;
3.3.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证明材料。
3.4自然保护区申报材料评审专家组由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专家5人或7人组成,与申报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专业性质相关的专家应当占评审专家组成员的80%。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根据申报拟建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及主要保护对象,提出自然保护区申报材料评审专家组名单,经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批准。
3.5自然保护区评审工作采用专家实地考察评估及申报材料会议评审的方式。自然保护区申报材料评审会由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组召开。专家组通过对拟建保护区实地考察和审阅申报材料,根据各位专家填写的自然保护区申报评审表,形成专家组书面评审意见。
4.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必须具备的条件
4.1省级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必备条件:
4.1.1生态系统在本省辖区内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4.1.2生态系统在本省辖区内为或属仅有的生物群落或生境类型;
4.1.3生态系统被认为本省所属生物气候带中具有高度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4.1.4生态系统保持较好的自然性,虽曾遭到人为干扰,但破坏程度较轻,尚可恢复到原有的自然状态。
4.1.5生态系统完整或基本完整,保护区的面积基本上尚能维持其完整性。
4.1.6生态系统虽未能完全满足上述条件,但对促进本省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如对保护自然资源、保持水土和改善环境有重要意义的自然保护区。
4.2省级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必备条件:
4.2.1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的主要分布区和省级重点保护动、植物种的集中分布区、主要栖息地及繁殖地;或辖区内或所属生物地理省中较著名的野生生物物种集中分布区;或国内野生生物物种模式标本集中产地;或辖区内、外重要野生经济动、植物或重要驯化物种亲缘种的产地。
4.2.2生境维持在较好的自然状态,受人为影响较小。
4.2.3其保护区面积要求能够维持保护物种种群的生存和繁衍。
4.3省级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必备条件:
4.3.1在本辖区内、外同类自然遗迹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4.3.2在国内稀有,在本辖区仅有;
4.3.3尚保持较好的自然性,受人为破坏较小;
4.3.4基本保持完整,保护区面积尚能保持其完整性。
5.评审指标
5.1申报拟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评审指标由自然属性、可保护属性和前期基础工作三个部分组成,其下分为不同的具体指标。根据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分别赋于一定分值,总分为100分。评审指标总得分为60分以上(含60分),且分项评审指标得分不出现0分时,具有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条件;评审指标总得分小于60分时,或分项评审指标得分出现0分时,均具有否决意义。
5.2省级自然保护区扩建,市县级自然保护区晋升省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指标由自然属性、可保护属性、前期基础工作和保护管理基础四个部分组成。其中,自然属性、可保护属性和前期基础工作的得分占总评审分的70%,保护管理基础得分占总评审分的30%。四个组成部分评审指标总得分小于60分时,具有否决意义。分项评审指标得分出现0分时,同样具有否决意义。
保护管理基础由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建设管理条件两部分组成,作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扩建,市县级自然保护区晋升省级自然保护区评审用,总分为100分。
6.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评审指标及赋分
6.1自然属性(60分)
6.1.1典型性(15分)
a、属本省同类型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典型代表。(15分)
b、属本省的很好代表。(12分)
c、属本省的较好代表。(9分)
d、代表性一般。(0分)
6.1.2脆弱性(15分)
a、地理分布狭窄、破坏后极难恢复。(15分)
b、地理分布较狭窄、破坏后较难恢复。(12分)
c、地理分布比较狭窄、但破坏后恢复的难度不大。(9分)
d、地理分布较普遍,破坏后容易恢复。(0分)
6.1.3多样性(10分)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与结构极为复杂,类型复杂多样;物种相对丰度极高。(10分)
b、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与结构比较复杂,类型比较丰富;物种相对丰度较高。(8分)
c、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与结构比较简单,类型较少;但物种相对丰度较高。(6分)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与结构简单,类型单一;物种相对丰度较低。(0分)
6.1.4稀有性(10分)
a、属国内珍稀或濒危、残遗类型。(10分)
b、属省内珍稀或濒危、残遗类型。(8分)
c、在省内分布较少或有特殊保护价值。(6分)
d、在省内分布比较普遍。(0分)
6.1.5自然性(10分)
a、基本处于自然状态,人为干扰极少,保护区内无居民。(10分)
b、虽有少量人为干扰,但核心区保持自然状态,且核心区内无居民。(8分)
c、受到比较明显的人为干扰,核心区内有少量居民分布,但核心区基本保持自然状态。(6分)
d、人为干扰非常明显,且核心区受到人为破坏。(0分)
6.2可保护属性(30分)
6.2.1面积适宜性(12分)
a、面积足以有效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核心区面积占总面积的35%以上。(12分)
b、面积基本满足有效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核心区面积占总面积的25—30%。(9分)
c、面积尚可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核心区面积占总面积的20—25%;核心区面积以岛屿状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7分)
d、面积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且不能满足c款有关条件的自然保护区。(0分)
6.2.2科学价值(10分)
a、在生态、遗传等方面具有极高研究价值。(10分)
b、在生态、遗传等方面具有较高研究价值。(8分)
c、在生态、遗传等方面具有一般研究价值。(6分)
d、在生态、遗传等方面没有研究价值。(0分)
6.2.3经济和社会价值(8分)
a、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方面具有重大意义。(8分)
b、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方面具有较大意义。(6分)
c、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方面具有一般意义。(4分)
6.3前期基础工作(10分)
6.3.1边界划定和土地权属(5分)
a、边界清楚,无土地使用权属纠纷,已获得全部土地的使用权并领取了土地使用证(提供土地红线图或市县有关部门核准且盖印的拟建保护区范围图);拟建保护区范围含有海域的,须提交海洋部门出具的海域使用批准文件。(5分)
b、边界清楚,无土地使用权属纠纷,已获得核心区土地的使用权并领取了土地使用证(提供土地红线图或市县有关部门核准且盖印的拟建保护区范围图);拟建保护区范围含有海域的,须提交海洋部门出具的海域使用批准文件。(4分)
c、虽未获得土地(海域)使用权、林权证,但边界清楚,无土地使用权属纠纷。(3分)
d、边界不清,土地(海域)使用权属或林权存在较大的争议。(0分)
6.3.2基础工作(5分)
a、完成综合科学考察,系统全面掌握资源、环境本底情况,编制完成详细综合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收集了完整的样本材料。(5分)
b、完成多学科科学考察,基本掌握资源、环境本底情况,编制完成较详细综合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收集了大部分样本材料。(4分)
c、完成针对主要保护对象的科学考察,初步掌握资源、环境本底特征,完成了初步的科学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收集了主要保护对象的样本材料。(3分)
d、开展科学考察,编制总体规划和考察报告,但选择主要保护对象依据不足,不明确,研究不深入。(1分)
e、尚未开展科学考察,无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0分)
7.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评审指标及赋分
7.1自然属性(70分)
7.1.1物种珍稀濒危性(30分)
a、主要保护物种为国家一类重点保护物种。(30分)
b、主要保护物种为国家二类重点保护物种。(24分)
c、主要保护物种为国家三类重点保护植物、省重点保护物种或三有名录保护的动物,或虽未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物种,但确实属于我国特有的濒危物种。(18分)
d、主要保护物种未列为省以上重点保护物种,但属珍稀或地方特有种。(15分)
e、主要保护物种为普遍常见物种。(5分)
7.1.2物种代表性(10分)
a、区系和分类学上具有全国性代表意义。(10分)
b、区系和分类学上具有全省性代表意义。(8分)
c、区系和分类学上在省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6分)
d、区系和分类学不具有代表意义。(0分)
7.1.3繁衍能力(10分)
a、主要保护对象在保护区内具有合理的种群结构,能保证物种的正常繁衍。(10分)
b、主要保护对象在保护区内种群结构单一,数量较少,但具备繁衍的能力。(8分)
c、主要保护对象在保护区内种群结构不合理,数量少,不具备繁衍的能力,或为偶见种。(6分)
d、主要保护对象在保护区内种群结构不合理,数量极少,在样方面积内仅为偶见种。(0分)
7.1.4生境重要性(10分)
a、省唯一的极重要生境。(10分)
b、省内极为重要生境之一。(8分)
c、国内重要生境之一。(6分)
d、普通生境(0分)。
7.1.5生境自然性(10分)
a、基本处于自然状态,人为干扰极少。(10分)
b、虽有少量人为干扰,但核心区保持自然状态。(8分)
c、受到明显的人为干扰,但核心区基本保持自然状态。(6分)
d、受到严重破坏且难以恢复。(0分)
7.2可保护属性(20分)
7.2.1面积适宜性(8分)
a、面积足以保证主要保护物种的正常繁衍或生存,且核心区面积占总面积的35%。(8分)
b、面积基本能保证主要保护物种的正常繁衍或生存,且核心区面积占总面积的30%。(6分)
c、面积尚能达到主要保护物种的正常繁衍或生存的最低需求,且核心区面积占总面积的25%。(5分)
d、面积不能达到主要保护物种的正常繁衍或生存的最低需求,且不能满足c有关条件的自然保护区。(0分)
7.2.2科学价值(8分)
a、在生态、遗传等方面具有极高研究价值。(8分)
b、在生态、遗传等方面具有较高研究价值。(6分)
c、在生态、遗传等方面具有一般研究价值。(3分)
7.2.3经济和社会价值(4分)
a、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方面具有重大意义。(4分)
b、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方面具有较大意义。(3分)
c、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方面具有一般意义。(1分)
7.3前期基础工作(10分)
7.3.1边界划定和土地权属(5分)
a、边界清楚,无土地使用权属纠纷,已获得全部土地的使用权并领取了土地使用证或林权证(提供土地红线图或市县有关部门核准且盖印的拟建保护区范围图);拟建保护区范围含有海域的,须提交海洋部门出具的海域使用批准文件。(5分)
b、边界清楚,无土地使用权属纠纷,已获得核心区土地的使用权并领取了土地使用证(提供土地红线图或市县有关部门核准且盖印的拟建保护区范围图);拟建保护区范围含有海域的,须提交海洋部门出具的海域使用批准文件。(4分)
c、虽未获得土地(海域)使用权、林权证,但边界清楚,无土地使用权属纠纷。(3分)
d、边界不清,土地(海域)使用权属或林权存在较大的争议。(0分)
7.3.2基础工作(5分)
a、完成综合科学考察,系统全面掌握资源、环境本底情况,编制完成详细综合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收集了完整的样本材料,制作多媒体录像、图片资料。(5分)
b、完成综合科学考察,基本掌握资源、环境本底情况,编制完成较详细综合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收集了大部分样本材料,制作多媒体录像、图片资料。(4分)
c、完成针对主要保护对象的科学考察,初步掌握资源、环境本底情况,完成了部分或初步的科学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收集了主要保护对象的样本材料,制作多媒体录像、图片资料。(3分)
d、尚未开展科学考察,无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0分)
8.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评审指标及赋分
8.1自然属性(60分)
8.1.1典型性(20分)
a、遗迹的类型、内容、规模等具有国际对比意义。(20分)
b、遗迹的类型、内容、规模等具有全国性对比意义。(16分)
c、遗迹的类型、内容、规模等在国内具有重要的地学意义。(12分)
d、遗迹的类型、内容、规模等属国内常见。(10分)
e、遗迹的类型、内容、规模等较为普通。(0分)
8.1.2稀有性(10分)
a、属世界上唯一或极特殊的遗迹。(10分)
b、属世界上少有或国内唯一的遗迹。(8分)
c、属全国少有的遗迹。(6分)
d、在国内外均不具特殊性的普通遗迹。(0分)
8.1.3自然性(15分)
a、基本保持自然状态,未受到或极少受到人为破坏之遗迹。(15分)
b、虽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破坏,但影响程度很低或稍加人工整理可恢复原有面貌之遗迹。(12分)
c、受到比较明显的人为破坏,但经人工整理后仍有较大保护价值之遗迹。(9分)
d、人为破坏严重,极难恢复之遗迹。(0分)
8.1.4系统性和完整性(10分)
a、遗迹的形成过程和表观现象保存系统而完整,内容丰富多样。(10分)
b、遗迹的形成过程的表观现象保存比较系统、完整,内容较多样。(8分)
c、遗迹的形成过程和表观现象保存不够系统、完整,但基本能反映该类型遗迹的主要特征。(6分)
d、遗迹的形成过程和表观现象保存较少,内容单一,不能反映该类型遗迹的基本特征。(0分)
8.2可保护属性(30分)
8.2.1面积适宜性(10分)
a、面积足以有效保护遗迹的全部保护对象,核心区面积占总面积的40%。(10分)
b、面积能够保护遗迹的全部保护对象,核心区面积占总面积的30%。(8分)
c、面积基本能够保护遗迹的全部保护对象,核心区面积占总面积的20%,但能有效保护遗迹的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6分)
d、面积不能达到遗迹保护的最低需求,内部功能分区无法满足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要求。(0分)
8.2.2科学价值(15分)
a、在自然史、地学、矿物学等方面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15分)
b、在自然史、地学、矿物学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12分)
c、在自然史、地学、矿物学等方面具有一般的科学价值。(9分)
d、在自然史、地学、矿物学等方面不具有科学价值。(6分)
8.2.3经济和社会价值(5分)
a、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方面具有重大意义。(5分)
b、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方面具较有大意义。(4分)
c、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方面具有一般意义。(3分)
d、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方面没有意义。(1分)
8.3前期基础工作(10分)
8.3.1边界划定和土地权属(5分)
a、边界清楚,无土地使用权属纠纷,已获得全部土地的使用权并领取了土地使用证(提供土地红线图或市县有关部门核准且盖印的拟建保护区范围图);拟建保护区范围含有海域的,须提交海洋部门出具的海域使用批准文件。(5分)
b、边界清楚,无土地使用权属纠纷,已获得核心区土地的使用权并领取了土地使用证(提供土地红线图或市县有关部门核准且盖印的拟建保护区范围图);拟建保护区范围含有海域的,须提交海洋部门出具的海域使用批准文件。(4分)
c、虽未获得土地(海域)使用权、林权证,但边界清楚,无土地使用权属纠纷。(3分)
d、边界不清,土地(海域)使用权属或林权存在较大的争议。(0分)
8.3.2基础工作(5分)
a、完成综合科学考察,系统全面掌握资源、环境本底情况,编制完成详细综合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收集了完整的样本材料,制作多媒体录像、图片资料。(5分)
b、完成综合科学考察,基本掌握资源、环境本底情况,编制完成较详细综合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收集了大部分的样本材料,制作多媒体录像、图片资料。(4分)
c、完成针对主要保护对象的科学考察,初步掌握资源、环境本底情况,完成了部分或初步的科学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收集了主要保护对象的样本材料,制作多媒体录像、图片资料。(3分)
d、尚未开展科学考察,无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0分)
9.保护管理基础(100分)
9.1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60分)
a、已建立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且管理机构经政府或编制委员会批准,管理人员纳入事业编制(须附文件复印件);管理人员岗位责任明确,中专以上学历管理人员占总管理人员的比例≥40%。(60分)
b、已建立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且管理机构经政府或编制委员会批准,管理人员纳入事业编制(须附文件复印件);管理人员岗位责任明确,中专以上学历管理人员占总管理人员的比例≥25%。(48分)
c、已建立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管理机构经政府或编制委员会批准(须附文件复印件),但管理人员没有纳入事业编制;保护区巡护工作正常开展,管理人员数量尚能满足资源保护和日常管理的需要。(36分)
d、管理机构尚未取得政府或编制委员会批准,但现阶段设有临时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保护区巡护工作正常开展,管理人员数量不能满足资源保护和日常管理的需要。(24分)
e、没有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而管理目标不明确、不合理,只能维持一般的巡护工作。(10分)
f、没有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但管理人员由其他管理人员兼职。(5分)
9.2建设管理条件(40分)
a、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包括办公、保护、科研、宣传教育、交通、通讯、生活用房、档案资料房等设施,巡护日记资料齐全,资源、资料档案归档,设有专人管理。(40分)
b、具备管理所需的办公、保护、宣传教育、交通、通讯、生活用房、档案资料房等设施,巡护日记资料齐全,资源、资料档案归档管理。(32分)
c、基本具备管理所需的办公、交通、通讯、生活用房等设施,巡护日记有记录,但资料不齐全。(24分)
Abstract: Theflame mountain in Turpan, with its unique landforms and drought and heat climate and the thick west lodge culture, attract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tourists to visit. But the geologic conditions of the formation and the resources value of the flame mountain are researched seldom. By the author's working in this area, they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geological remains formation mechanism, resources value and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flame mountain in Turp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logy, tourism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 everybody to study.
关键词: 火焰山地质遗迹;成因;资源价值;开发与保护
Key words: geological remains of the flame mountain;formation mechanism;resources value;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P5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062-02
1交通位置
火焰山山脉呈东西走横亘于吐鲁番盆地中,具于吐鲁番市以东10km,距乌鲁木齐市183km,东距鄯善县98km,距哈密市324km,南距若羌县450km,北距奇台县290km,区域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2火焰山地质遗迹成因
2.1 中生代―新生代红色碎屑岩是火焰山形成的物质基础火焰山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系和新近系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这些岩层极易风化破碎,造就了火焰山形成的物质基础。
2.2 火焰山背斜是火焰山形成的空间格架燕山运动时期,区内发生隆起,使下、上白垩统间成假整合接触。至白垩纪末期,区内发生了规模较大的褶皱,这一运动的标志是白垩纪、古近系和新近系间的不整合,也是火焰山的隆起基本形成,也就是火焰山背斜的形成,为火焰山地貌景观的形成搭建了空间格架。
2.3 风蚀和水蚀是火焰山形成的外动力在火焰山背斜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与之配套的近东西向、南北向、北东向、北西向以及垂直的断裂和裂隙或节理,在此期间,断裂活动较强烈,表现为中新生代地层内大量发育的高角度逆断层和一些冲断层,因此,在火焰山南北两侧形成东西向的纵向断裂,而在火焰山山体上,则形成南北向的横切火焰山的横向断裂。微小的破裂面便成为成为风蚀和水蚀等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场所,因此便产生一条条,一组组状若火炬的冲沟等微地貌景观。
2.4 氧化环境是火焰山的火红颜色成因火焰山的整个山体,全部由桔红、褐红色的砂岩和泥岩组成。这些砂岩和泥岩是中生代白垩纪早白垩世的砂粒和泥土堆积而成的。当时气候异常炎热,堆积的砂石泥土中的铁元素经过高温氧化,雨水淋漓,形成了大量红色的氧化铁,构成了火红底色的火焰山山体。
3火焰山地质遗迹资源价值
火焰山地质遗迹区是一个由构造地貌景观、岩石地貌、流水地貌、泉水景观、河流景观、西域自然风光和异域风情集于一体的综合型区域,景观资源品位高,组合巧妙,功能齐全,具科考、旅游观光和科普教育价值。
3.1 景观资源规模宏大、位置奇特、气候特殊、文化底蕴厚重
3.1.1 红色的地层造就了红色的火焰山火焰山由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和新近系三套红色地层组成,颜色以桔红、棕红色砂岩和泥岩为主,周边为农田绿洲,火焰山突兀耸立在吐鲁番盆地绿洲中部,形成“万山丛中一片红”的宏伟景观。
3.1.2 火焰山背斜构造是火焰山的真实写照火焰山整体为一倒转背斜组成,其核部被风化剥蚀,在地貌上形成大型单面山,北侧平缓、南部陡峭。受风蚀和水蚀作用,山体坡面上形成排列紧密的“V”字型冲沟,间距20-30m不等,深度5-6m,冲沟形态状若熊熊燃烧的火焰,加上该区极高的地表温度,形成了型似、神似、炽热如火的“火焰山”,景观极为壮观。
3.1.3 中国第一低地是火焰山特殊的地理位置火焰山位于海平面以下的吐鲁番盆地,其南部的艾丁湖湖面比黄海海面低154.31m,仅次于中东地区的死海,是世界第二低地,中国第一低地,火焰山就位于这个特殊而神奇的地方。
3.1.4 “飞鸟千里不敢来”是气候干热的体现火焰山是全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温度最高可以达到47.8℃,火焰山山体阳面地表最高温度可达82.3℃,加之构成山体的岩石为红色、棕红色砂和泥岩,在阳光照射下,热气腾腾,红光闪耀,状似火苗上窜。
3.1.5 厚重的多元文化是火焰山的底蕴火焰山地处于古丝绸之路要冲,高昌文明更是丝路上一个璀璨的明珠,再辅以《西游记》 的传奇故事,火焰山地区应该是古丝绸之路黄金线上的必游之地。火焰山周边景观极为丰富,有中国最低的内陆湖泊艾丁湖,中国现存古代西域大型的古城遗址交河故城和高昌故城,我国西域历史博物馆和壁画艺术宝库阿斯塔那古墓群与柏孜克里克石窟寺,有规模宏大,造福千秋的地下引水工程坎儿井。
3.2 品位高、特色强、组合佳火焰山集大型的构造地貌景观、千姿百态的土林、神奇的泉水、潺潺的河流,大漠风光等各种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既具西部大漠粗狂沧桑的风光,又具江河秀色,周边地区即有历史文物,也有民族风情。这些资源有机的组合,构成了极具品味和特色的地质大观园。
4火焰山地质遗迹的开发保护
4.1 地质遗迹开局原则
4.1.1 规模适应原则火焰山区内主要保护对象是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环境地质遗迹景观,火焰山处于吐鲁番旅游核心地区,地质遗迹景观周边存有重多历史古迹、人文景观。为了管理工作方便开展,区的范围划分以包含主要地质遗迹资源为主。
4.1.2 有效保护原则有利于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妥善处理开发与保护、游览与服务等关系。
4.1.3 完整性和连续性原则区内的碎屑岩地貌、构造地貌和水体景观分布相对分散,总体布局要遵循遗迹的完整性和遗迹之间的关联性。
4.1.4 有利于游览和方便管理的原则根据区内资源的空间展布、组合形态,以及游线组织的合理性和保护管理的可靠性等,进行分区规划;合理利用地域空间,因地制宜地满足科考、观光、休疗度假、服务接待等多种需求。
4.2 地质遗迹开发保护措施根据火焰山地质遗迹景观特征,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地质演化价值特点,结合实际地理位置,利用地质体分布形式作为划分依据,对火焰山地质遗迹由老至新,实行三级保护,并按等级制定以下保护措施。
4.2.1 Ⅰ级保护区①严格保护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严禁对地形地物人为改变或破坏;②在一些易受游客接触而破坏的地质遗迹附近设置必要的保护隔离措施;③除必要的安全、卫生及旅游设施外,不得任意修建建筑物,有碍景观视觉审美的已有建筑物应拆除,必要的旅游设施,其体量与风格应与自然相协调;④景区内除解说牌、方向牌、公益提示牌外,严禁不当的商业广告;⑤对景区内进行生态复育,在适当区域进行绿化培育;⑥严禁采石,未批准不得采集岩石,严禁交通工具在区内行驶。
4.2.2 Ⅱ级保护区①保护地质遗迹自然景观,严禁开山采石、开荒、建墓;②可以设置必要的旅游设施,以不破坏景观,不污染环境为前提,并要控制其体量与风格;③区内居民点实施调控,严格控制其发展;④实施绿色生态建设,但不宜搞城市园林化。
4.2.3 Ⅲ级保护区①从整体上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确保Ⅰ、Ⅱ级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②加强绿化,区内林木不分权属都应得到保护;③区内村落、民舍建设必须与环境协调,加强村落民舍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5结束语
吐鲁番火焰山是在内、外地质作用下,形成的不可再生的地质现象和地质遗迹景观。宝贵的地质遗迹景观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需要全人类共同进行保护。
吐鲁番火焰山地质遗迹景观极富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均属“保护型”的地质景观。因而在进行建设规划和旅游开发中一定要按原有形态、内容及环境条件尽可能完整地加以保护和利用。在区的建设中应避免人为造景,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地勘单位;转型;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12-0317-02
1引言
传统地勘单位,指的是以地质找矿为主业的地质勘查单位。由于长期从事较为单一的地质找矿工作,人多(特别是辅助人员多),专业性强,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差。当前,地质找矿市场呈断崖式下滑,对传统地勘单位带来了巨大的考验。传统地勘单位未来的生存发展之路在哪里,如何走出生存困境实现转型升级,是摆在传统地勘单位面前的一个重大的课题。
2传统地勘单位存在的问题
传统地勘单位目前遇到的生存困境,是必然的。一是因为地质找矿存在着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二是因为传统地勘单位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从业人员相对富余;三是因为十多年来,地质找矿投入过热,严重背离了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探矿权证被非理性热炒,击鼓传花至泡沫破灭,必然出现水尽鹅飞的尴尬局面。
2.1投入锐减
曾经,地质找矿市场空前火爆,起拍价几十万元的一宗探矿权可以狂飙至千万元成交,地质找矿市场充斥着被“打了鸡血”的狂热。但是,地质找矿存在着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加之经济环境的叠加效应,监管政策的严厉规范,地质找矿市场遭受重创,从“熙熙攘攘”到“门可罗雀”,市场清冷至雪上加霜。
(1)投入大,地质找矿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即便通过前期工作发现了一些找矿线索,显示出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如果没有十分雄厚的实力、后续投入不能跟上,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也只能望洋兴叹。
(2)周期长,地质找矿需要长期持续的工作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地质找矿规律要求找矿工作必须按阶段进行,要通过前一阶段工作论证矿床存在的可能性和规模,用以决定是否开展和如何开展下一阶段工作。通常需要数年至数十年持续工作才能做出定论。
(3)风险高,找矿投入可能化为乌有。矿之所以值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稀缺。既然稀缺,能找到大型矿床的几率就低。存在一些探矿权也许根本就没有矿床伏卧,或者目前根本就不具有经济价值,投入很可能得不到回报。
(4)下游滞胀。矿石堆积如山,矿产品滞销,价格低迷,必然影响上游投入热情。
(5)监管严厉规范,探矿工作最高年限限制兑现。随着遍地的探矿权探矿年限即将到期,虽然相当一部份探矿权并未投入实际的工作并没有搞清楚是否有矿或矿藏的规模,最终都可能难逃“自然灭失”的厄运。
2.2竞争白热化
过去地质找矿为“大规模投入、大兵团作战”模式,从缩短找矿周期实现快速找矿突破上,无疑做出过重大贡献。但是,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地大规模投入、大兵团作战,后续资金不能为继,必然导致钱多人多的“豪华”模式滑入钱少人少的“草根”模式。实际上,当前的地质找矿投入资金量小,只能维持“草根”作业。
但是,从业人员相对富余,“僧多粥少”将使同业竞争变得异常残酷。一个地勘单位从业人员就一度达数百至千人规模,为了生存将出现恶性竞争,工作质量无法保证、生产安全缺乏保障、工程进度不能确保,员工心态失衡,更有大批人员无事可做。
2.3矛盾凸显
从“兴盛”到“衰落”的传统地勘队伍,员工感觉一落千丈,收入从高位跌入低谷,心态也从“兴奋”转入“焦虑”,曾经在高收入环境下掩盖着的问题和矛盾暴露出来,队伍稳定压力大增,单位内部情绪疏导和“救火”工作将加大单位运营困境。因此,当前或今后一段时期内,地质找矿市场投入大幅降低,将变得十分冷清,同业竞争血腥,员工陷入“焦虑”,矛盾凸显,获取项目难、进场工作难、收款难、分配难,质量风险高、安全风险大,将会给传统地勘单位生存带来重重困难。
3实现转型升级的建议与对策
3.1解放思想,寻找新的增长点
解放思想,寻找新的增长点是传统地勘单位走出生存困境的前提。地勘单位肩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和技术服务”的重任,必须坚持这一定位,保留“精兵强将”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这一使命。同时,牢固树立“大地质”观,大力拓展“技术服务”领域,向“改善人类生存状态与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生态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地质、农业地质、城市地质领域阔步前进。
3.2精兵简政
按照市场规律要求,需要“精兵简政”,通过压缩和控制管理服务队伍规模,全面提升“单打一”的管理服务能力,使管理服务人员的能力具备会“弹钢琴”的“多面手”水平。同时,根据专业特色和技术专长进行分流安置,一批人员按照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离开地质找矿市场,配置到其他领域。这也是在“大地质观”的引领下,拓展服务领域的必然结果。
3.3依托优势转型
立足对区域地质背景情况的熟悉,进一步研究区域地层岩石土壤,掌握元素迁移富集规律,以此与农业科学研究相结合,探索农作物种植、园林园艺培育、土壤改良与改造等;依托对区域地下水资料的熟悉,进一步进行研究地下水动态与均衡,以实现地下水与地表水时间与空间的动态与均衡,改善用水、水源地涵养与水资源保护等;依托对区域地质构造条件的熟悉,进一步研究预警预报地质灾害情况,结合人类工程活动制订避让、搬迁、治理方案应对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为人类造福等;依托对区域地质遗迹类型、分布、发展演化情况熟悉,进一步研究“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方案,包括对各种灾害地质现象进行科普教学,对废弃或在建的矿山进行“矿山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等。
3.4充分开发利用历史积淀的优势资源
开发利用传统地勘单位历史积淀的优势资源,如丰硕的地质资料、大富的土地资源、丰足的人才资源等。需要用足用活政策,取得支持。
4结语
当前,传统地勘单位必须依托自身积累的优势,才能尽可能快地形成竞争力,在新的领域立足、站稳脚跟,才可能实现成功转型、走出生存困境。若能争取到政策支持,充分开发利用历史积淀的优势资源,或可实现华丽转身。
参考文献:
[1]四川省地质公园与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中心.四川黄龙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告(2001-2003)[R].成都:四川省地质公园与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中心,2003.
[2]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九寨沟黄龙景观及地质环境演化趋势研究(2002-2003)[R].成都:四川省国土资源厅,2003.
[3]杨俊义,郭建强.研究岩溶洞穴堆积的旅游地学意义[J].四川地质学报,2005(9):176~177.
[4]杨俊义.地质公园建设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J].四川地质学报,2006(6):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