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制药工程认知实习

制药工程认知实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制药工程认知实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制药工程认知实习

制药工程认知实习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制药工程;人才培养;“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制药工程是应用化学、生物技术、药学、工程学、管理学及相关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制造药物的实践工程,是研究药物制造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为适应地方医药经济发展需要,2005年我校率先在农林院校中开设制药工程专业。制药工程专业作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虽然经过多年的建设,仍存在专业特色不鲜明、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不强、实践环节薄弱、人才培养方式单一化等诸多现实问题。结合我校制药工程专业6届毕业生的就业、考研及医药产业对制药人才的需求实际,基于“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我校重新制定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希冀于以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目标,专业建设为主线,紧抓专业定位、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研究、实验实践六大环节,使培养的大学生具备学习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可迁移性技能。

培养方案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管理教学过程、实现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的纲领性文件和基本依据。

一、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崇尚学术、特色发展”的核心办学理念,坚持“重基础,强实践、多能力、高素质”的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一改过去常常提到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 教育理念,更加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原则

(一)准确定位目标明确的原则

专业培养方案要符合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专业规范,满足与本专业相关的认证标准或评估标准要求,结合本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科学合理地制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

(二)加强课程平台建设的原则

为增强人才的适应性,切实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构建“3+2”课程体系即“平台+模块”课程体系。“3”指三个平台,即:通识教育课平台、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2”指两个模块,即:专业课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

(三)坚持整合教学内容的原则

教学计划是学校培养人才和组织教学的重要依据, 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教学文件 。精心设置专业课程,科学合理设置必修课与选修课,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专家或企业家的讲座以及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精简课程门数,整合教学内容,进行课程重组,引入科研或教研的新成果和学科发展的新思想,加强学科间交叉,构建融会贯通、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四)强化实践提高能力的原则

增加实践环节,培养实践能力。制药工程专业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25%;按照课程群将分散设立的实验进行整合,超过30学时的课程实验单独设实验课程;设立一定数量的创新性实验项目;大力开展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三、“平台+模块”课程体系设置

(一)总体结构

课程体系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形式,即:通识教育课平台、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专业课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课程按性质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必修课占总学分的80%,选修课占总学分的20%。课程体系学分分配表参见表1。

(二)平台结构

平台结构分通识教育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三大平台。

1.通识教育课平台:通识教育课平台体现本科教育的基础性,注重人文素质,文理交融,科学精神,身心健康,就业指导。强调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本平台分为通识教育必修课(简称:通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简称:通选课),总学分为53学分,其中通修课40.5学分,通选课12.5学分。通修课主要指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外语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体育课、军事理论课、形势与政策等。通选课要求每个学生选修通选课不得少于12.5学分(选修超过12.5学分按12.5学分计算)。

2.基础课平台:基础课平台是数学、物理、化学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等课程,强调重基础。

3.专业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体现融通性,注重学科交叉,强调课程综合,系列课有机联系。按相同一级学科或学院内的各专业基础课打通培养。

(三)模块结构

模块结构分为专业课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两部分。

1.专业课模块:专业课模块体现专业特色或现代化大农业特色,拓展专业面,注重因材施教及创新意识的培养,由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组成,课程根据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经论证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列专业选修课学分不少于学生应选学分的1.5倍,并且要选国家级精品专业课2~3门作为选修课。

2.实践教学模块:实践教学模块体现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强调课内外结合。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专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等,一般为26周。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创新实践活动学分不占实践教学模块学分,但可计入通选课学分或置换相关类别的选修课学分。在实践环节,本科生实施导师制,鼓励更多的学生从二年级进入实验室和研究室,培养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

培养方案是教学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性文件,也是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执行文件。针对培养方案设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专业课程的授课中,精简课程之间的重复部分,突出应用知识的讲解,与时俱进,根除陈旧的知识,改革过于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注重讨论式、案例式、研究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开展,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主动参与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课程设置中杜绝因人设课或因无人而不设课的现象。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施过程中,准确分析和把握制药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紧密结合自身的办学实际和特色,体现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又要有利于学生全面、持续、协调发展,实现制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许明丽,赵广荣,白鹏等.国外高校制药工程专业教育[J].化工高等教育,2004,(1):12-14.

[2]李华.以教育科研促进制药工程专业课程改革[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9):50-52.

制药工程认知实习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制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044-02

制药工程专业是以工程学、药学、化学及生物技术为基础学科的交叉性专业,郑州大学制药工程专业通过不断深入教学改革,提出并构建了“平台+模块+课程群”的课程体系。在实践模块中,生产实习是学科专业培养的重要环节,相关实践研究都指出:生产实习对巩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加深学科发展认识、提升专业学习兴趣、明确就业方向等一系列问题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根据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的制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中的实践积累,结合制药工程专业学科建设,对新形势下的生产实习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探索。

一、生产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

生产实习为制药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工程实践机会,但能否达到实践教学效果和目标,仍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分别来自于学校、企业以及社会。

1.校方的问题。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经费问题。近年来,由于物价不断上涨,而学校的实习经费增加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习企业的选择及实习质量。问题二是参与实习师生的问题。由于参与实习的指导教师大多仅有从学校到学校的经历,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因此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习指导工作的效果和质量。另外,部分学生对生产实习缺乏认识,积极性不高,进一步直接影响到实习效果。此外,生产实习人数较多,集中实习虽然便于管理,但也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易造成学生被动实习的问题。

2.企业的问题。制药企业由于行业特点,在生产安全、技术保密、卫生要求和生产管理上都有极高的要求。一些企业因从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考虑,不太欢迎学生进厂实习,这就给学校造成了联系实习困难的问题。此外,即使部分企业同意生产实习,但往往提出许多限制,也对实习过程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降低了整体实习效果。此外,很多企业对学生实习持保留态度,从领导到工人师傅都不积极主动配合,也影响了学生的实习热情,降低了对生产实习的积极性。

3.社会影响的问题。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以及就业取向的多元化,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一些学生缺乏专业认识,考虑到毕业后可能不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因此不重视生产实习,敷衍了事。

综上,高校迫切需要全面创新和改革。我们通过不断总结,对我院制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探索,实践证明这些实践对提高生产实习效果和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校内建设实训平台

现代制药工业不仅具有自动化、连续化、集成化的特点,而且一些原料药的生产过程还具有易燃、危险性大的特点。因此,学生在企业生产实习时难以实际操作,这是长期困扰生产实习的老大难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院根据化工专业特点,建立以河南义马煤气化厂生产工艺为背景的校内实训平台,采用第三代仿真技术“半实物仿真工厂”建设,平台系统具有多专业共享、工厂情景化、操作实际化等特点,操作环境与实际生产的中控室相似;操作参数、故障设置、出现故障时参数的变化及处理方法均来源于工厂实际。该实训平台自2011年建设以来,每学期为包括制药工程专业在内的共计200多名化工与能源学院各专业学生开出开放性实验,受到学生的普遍好评。实训平台的建立和运行有效缓解了实习中难以动手操作的难题,改善了实习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实习效果,促进了学生的工程素养和综合能力的积累,也为真正走入企业的生产实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校外建设实习基地

生产实习不仅是大学生加深专业知识学习、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从校园走进实际工作岗位的过渡桥梁。建立稳定的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是整个生产实习环节的关键。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先后与省内外几十家企业联合成立了“面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合作联盟”。实践证明,成立合作联盟对探索高校与企业合作新模式,提高高校工程人才质量和层次,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都产生了重要作用。我们结合制药工程专业方向,与联盟中的制药企业进行对接,在培养企业人才、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扩大企业知名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合作;企业在接纳学生实习上也主动配合,积极帮助和支持我系的实践教学,减免了实习经费。通过以合作联盟为平台的校企合作方式,很好地解决了联系实习企业困难的问题。同时,我们建立了多个校外实习基地,不仅扩大了实习的范围,也使实习具有更多的选择性和针对性。

四、改进优化实习模式

旧的生产实习往往会存在教学与实践脱节、实习过程形式化、实习效果不佳等现象。为了强化实践教学效果,提高实习质量,需要在实习的模式上不断改进创新,使生产实习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根据制药工程专业学科培养目标,按照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本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的模式不断改进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的具体措施分述如下。

1.精心设计实习流程。在实习开始前,指导教师首先提前与企业沟通联系,了解掌握各车间生产品种及工艺路线,并与企业实习配备指导人员协商,对学生的实习路线、实习场地等进行安排。同时按照企业生产工作计划,及时调整设计实习内容。实习内容设计上,我们根据制药工艺特点,结合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尽量设计学生熟悉从原料药到成品药的整个生产实习过程,使学生对制药过程有清晰完整的认识。

2.优化实习指导团队。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关心爱护学生,而且整个实习过程中,要在生产安全、实习纪律、现场指导及实习考核等方面尽心尽责。因此,指导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责任心。我们通过总结实习经验,配备了四位老师组成的实习教师团队,实习教师必须为一线任课教师,同时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加强职业观培养。生产实习是大学四年期间大学生近距离接触企业的最佳机会,因此将生产实习与职业观培养相结合,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专业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从而对实习产生积极的影响。为此,我们在学生进入实习场地前,邀请企业领导、技术人员和企业内的青年大学生开展讲座和交流,从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和工作体会现身说法,让学生亲身感受本专业的发展方向与未来择业取向,使学生进一步意识到生产实习的重要性及其锻炼价值。

4.小组生产实习。我们根据车间流程工段,通常将实习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组人数十到十五人左右,各小组分设定一位组长,主要负责日常的纪律考勤。然后各组再由一位实习专业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带队,深入到不同车间开展实习。实习过程中,各小组分别对每个工段进行实习操作,然后各小组进行不同车间的轮换,以保证每个学生能够对每个工段进行深入实习。并且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与专业老师、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进行近距离交流。

5.综合实习考核。由于生产实习是一个综合性的实践环节,我们尝试通过综合评价体系对每个学生进行考核。生产实习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表现及现场问答、生产实习报告、工艺流程图设计和笔试问卷四部分。指导教师根据四方面的表现综合打分,按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进行评定。通过采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可以使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环节中有所表现。此外,在书写实习报告时,指导教师明确要求学生应结合实习过程,写出实习感想。通过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习兴趣,在多个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技能和工程专业知识。

6.实习与课程设计相结合。将生产实习与制药工程工艺设计相结合,学生在完成生产实习工作总结后,会很快地进行制药工程工艺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作为一项重要教学实践环节,其内容与生产实习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制药工程车间设计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深刻领会洁净厂房GMP车间设计;掌握制药工艺流程设计、物料衡算、设备选型、车间工艺布置设计等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从技术上的可行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

7.实习意见反馈。通过不断优化实习模式,我院制药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普遍反映通过实习,提高了对制药工程专业的认知,强化了专业知识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企业的需求,树立了更加明确的就业观。此外,指导教师对生产实习的过程进行总结,向学院提交生产实结报告。通过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面意见对实习效果的反馈,有助于我们不断改善优化生产实习模式,提高生产实习的效果。

五、结语

生产实习是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改革原有旧实习模式的不足,实践探索新形式下的生产实习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对生产实习实践经验的不断总结,通过建立校内实训平台,校外建立实习基地,并不断优化实习模式,有效提高了制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效果和质量,增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我们也应清晰地认识到,制药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未来的发展中还可能会出现新的课题,这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教学与实践模式,切实将制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制药工程认知实习范文第3篇

实习是高等学校化工制药类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高校实习环节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重视程度不足、经费欠缺、很难联系实习单位等,实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对化工制药类专业的实践环节进行改革,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一实习环节存在的问题

1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近几年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学校逐年扩招,学生数量增加,导致就业压力的增大;学生考研人数增多,致使部分学生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理论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从而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实习过程中,很多同学精力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实习结束的时候抄袭一下实习报告就打算糊弄过关,实习效果很不理想。

2实习经费不足

在传统观念的引导下,部分学校对课堂理论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实践教学,由于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的不足,从而引发对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缺乏,并且多年没有增加[1]。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许多企业在接收实习生时,收取培训费、安全费等费用,使得有限的实习经费更加雪上加霜,只得缩短毕业实习时间,降低交通、住宿等标准,搞得师生精疲力竭,大大影响毕业实习质量。

3缺少实习单位[2]

目前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企业以效益最大化为目的全力发展生产,由于学生没有实际的生产经验,不清楚企业的生产环节,企业担心学生在生产环节中出事故,又担心学生的误操作影响了生产,从而在很多工艺环节限制学生的实习。同时,学生在企业实习,还要涉及安排食宿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很少有企业愿意接纳学生实习。

4缺乏相关教材

实习指导书是学生实习过程中必需的实习教材。实习前通过对实习指导书的预习,可以了解实习企业的整体情况,并了解实习的重点及生产实习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术知识,以提高实习的效果,确保实习能够顺利进行。目前我们专业的一些指导书比较陈旧,不适应现在的实习环节。学生实习没有合适的实习教材做指导,一般都是到了企业后,由企业的技术人员,给学生进行企业生产工艺及安全问题的相应讲解,实习教材的缺乏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习效果。

二实习环节的改革措施

1建立校内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3]目前,我们建设了工程实践教学观摩中心和药物制剂实训基地。

工程实践教学观摩中心。为了帮助学生对化工生产装置、设备内部结构、填料及催化剂有一个直观地认识,弥补工厂生产实习的不足,建立了“工程实践教学观摩中心”。该中心分室外和室内两个展区。室外展区由反应设备、分离设备、流体输送设备、换热设备、阀门管道等单元组成。通过对来自工厂的设备进行剖割,展示设备内部结构,使学生对设备的特点和功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室内展区由合成氨生产装置动态模型、催化剂展柜、填料展柜、管件/阀门展柜和化工生产示范装置等单元组成。动态模型展示了从原料气制备到氨合成全过程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装置,以空气和水为流动介质模拟生产过程,形象逼真、直观;催化剂展柜展出了用于合成氨、石油炼制和有机化工等催化化学过程的近百种形状不同、性能各异的固体催化剂;填料展柜展出了用于强化传质过程的多种新型填料;化工生产示范装置展示了新型消毒剂二氧化氯生产全过程。

该中心一方而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化、专业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了多样化、形象化、综合化的教育方式,以求真、求实、求新的手段和内容,为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另一方面,它可以把过去有限时间内的“现场实习”变为开放式的、贯穿在相关教学中的“工程实践”活动,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更加加紧密,对学生的全面能力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药物制剂实训基地。学院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为满足河北省建设医药强省和社会对药物制剂人才的需要,建立药物制剂实训基地,基地具有药物制剂生产、质量控制、药用植物提取三个实训单元。该基地为学生提供典型药物制剂的生产环境及设备,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熟悉常规制剂及现代制剂的生产工艺,掌握主要生产设备的操作维护技能和药物制剂质量控制手段。通过对制剂生产的关键工艺过程实训,锻炼和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专业实验与生产实际脱节的弊病,弥补企业实习不能实际操作关键仪器设备的缺陷,适应企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

2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4]

建立长期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是使生产实习教学长期稳定有序、健康发展的基础[5]。实习基地的建设情况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现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新的校外实习基地,选择专业针对性强、实践条件充分、合作意愿强的国内知名企业作为校外合作实习基地,如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河北远征药业有限公司、河北圣雪大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等。学校与上述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并对实习基地进行挂牌等规范管理,经多年的建设工作,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并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同时,为促进实习基地建设和规范管理,学校将会同有关学院不定期地到基地检查,评估实习情况。

3更新实习指导书

实习指导书,作为沟通学生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桥梁,对于专业知识还未形成体系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实习指导书除了包括实习的目的、时间、方式、要求、考核及成绩评定等内容之外,还包括了实习企业生产工艺的简介、主要实习的生产流程简介等相关部分,它能够在学生的实习过程中对学生起到指导作用。由于实习指导书具有联系实际紧密、特征明显等特点,因此编写具有较强针对性、系统性的实习指导书是十分必要的。学院以教学立项的形式,组织教师重新编写各专业的实习指导书,如《石家庄化工化纤有限公司实习指导书》、《河北(正定)金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实习指导书》、《石家庄玮奇工贸有限公司实习指导书》、《百姓大药房实习指导书》。这些指导书及时地发放到学生手里,对学生实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引入仿真实习

计算机的仿真技术的应用是化学工程发展趋势之一,目前已经应用在工科院校的实习过程中。由于化工制药行业的特殊性,学生的实习一般是走马观花,只能观看不能动手操作。而仿真实习软件能逼真地模拟工厂开车、停车、正常运行和各种事故状态,并且具有无需投料、无危险性、节省培训费用、培训效率高等特点。[6]在学校的支持下,学院新建机房,共有计算机39台应用于仿真实习。去年化工专业将北京化工大学开发的化工仿真模拟训练系统引入毕业实习,效果显著。今年制药专业将北京化工大学开发的青霉素发酵仿真系统也引入毕业实习,将现场实习与仿真实习相结合,学生首先在网上模拟仿真实习,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解决了到工厂只能参观不能动手操作的问题,模拟训练后,再到工厂实习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解决了实习经费不足的问题。

5新增管道设计拆装实训

为提高学生工程综合素质,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学院在实习周内新增管道设计拆装实训,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学到一定的工程实践知识。

这套实训装置的实施载体是化工系统中最基础和最常用的经典水流体输送系统,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装配,要求按流程将各个设备用管路合理、正确地组装在一起,进行试漏打压,能够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实训过程中考察学生对该化工流程和管道系统的设计、识图、安装、试漏、打压等过程,从而使学生认知化工系统的安装与运行;了解常用的化工设备,如换热器、离心泵、各种阀门等的结构,其使用性能;动手安装设备,掌握管道、法兰、压力表、流量计、管件等如何装配;掌握管道如何试漏、打压等常规操作。这一方案的实施,培养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工程实践知识,取得了良好的实训效果。

实习是高等学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过程。根据高等院校化工制药类专业的需要,加大人力和财力的投入,从建立校内实习基地、拓展校外实习基地、更新实习指导书、引入仿真实习、新增管道设计拆装实训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为学生的实习提供良好的条件,使学生通过实习掌握更多的实践知识,这对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殷震育,于玲红,张菊,甄树聪,尚少鹏.高校毕业实习改革的有效途径[M].中国冶金教育,2008(40):41-42,50.

[2]关毅,尚君强,傅虹,张凤宝.关于建立国家级化工类实习基地的研究[M].化工高等教育,2006(3).

[3]徐国财,张洪流,何杰,颜事龙.化工类实习基地的建设研究[M].化工高等教育,2008(5):76-79.

[4]杜卫刚.高校化工专业实习的改革探讨[M].消费导刊,2009(12):191.

制药工程认知实习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研型;制药工程;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088-02

目前,我国医药产业发展迅猛,制药企业为了提高自主科研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发展自主品牌,对科研型制药工程专业人才有大量的需求。此外,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其他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如创新能力不足、市场占有率不高、投资比例较小、生产技术产研脱节和结构性问题突出。目前,国内生物制药行业企业的产品仍以仿制药和原料药为主,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薄弱。我国具有制药工程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较少,中国每年培养的制药工程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极为有限。因此,培养优秀的科研型制药工程本科专业人才是解决高素质制药工程本科专业人才不足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制药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医药产业是21世纪的战略产业,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产出等特点,属于知识密集型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特殊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医药产业发展速度较为迅速,为我国制药工程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2003年我国医药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十,2008年跃至世界第五,2013年总体规模达到世界第三。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医药产业的发展,加大了投入力度。就生物制药产业而言,“十一五”期间中央和地方经费投入约为200亿元;而“十二五”期间,仅中央经费投入预计将达到400亿元。

1995年,受美国科学基金的资助,第一个全美范围内的制药工程研究生教学计划在新泽西州立大学Rutgers分校诞生了,标志着制药工程教学的开端。1998年,我国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首次出现“制药工程”,1999年制药工程学科招生时,全国共有34所高等院校设置制药工程学科,其中,医药类院校13所、理工类院校12所、综合性大学9所,招生人数仅为1165人。随着人们对“药”这个特殊产品越来越重视,制药工程学科的特殊性和市场需求凸显,不少高校通过转型或新建形成了制药工程学科。截止2010年,国内已有200多所高校设置制药工程学科。然而,具有制药工程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较少,每年培养的制药工程专业研究生极为有限。此外,省属高校在制药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度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科研能力的培养。

二、省属高校科研型制药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我国高校规模超过2000所,其中本科类院校700多所,211高校108所,985高校38所。我国高等院校规模庞大,尤其是省属高等院校规模庞大。因此,省属高校制药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具有较大的规模。然而,省属高校在培养科研型制药工程本科人才的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科研投入少、科研型教师数量不足、教师教学工作量繁重、科研平台及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只有探索并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省属高校制药工程本科专业人才的科研能力,才能满足我国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1.有意识地培养制药工程本科专业学生的科研兴趣。省属高校往往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实践教学仅仅是对学生应掌握的最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不能满足科研的需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学生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的现象,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教师应该首先从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做起。首先,从事科研的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和其他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制药工程专业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的研究热点,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制药工程专业的发展趋势。其次,让学生对全球和中国的医药市场有总体的了解,使他们对就业方向有一定的认知,使他们坚定信心,努力掌握制药工程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最后,通过PPT和seminar等途径就某一科研项目向学生做具体讲解,使他们对科研项目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有所了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科研兴趣。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seminar形式向学生讲解了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发具体过程,包括目的基因的PCR扩增、重组质粒DNA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工程菌的构建、目的基因的诱导表达、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与western blot鉴定、产品的检验等。在此过程中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他们急切想知道具体每个过程是如何操作的、用什么仪器设备等,纷纷表达希望能够参加科研的强烈愿望。

2.通过实施具体的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从事科学研究的老师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参与承担的课题或参加大学生创新基金、各类科研“挑战杯”等活动,让学生融入到具体的科研活动当中,体验科研,使他们的科研能力一步一步增强。在具体的科研指导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一,指导教师应有较好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背景,承担过省级、市厅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较好的学术论文;参加科研的学生应对科研有一定的兴趣,科研态度端正。二,合理协调学生上课时间和进实验室科研时间,让学生既有充分的时间掌握制药工程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又有尽量多的时间从事科研。三,将大二和大三阶段从事的科研活动与其毕业论文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又能解决学生在大四阶段找工作和实习时面临时间紧张的不利形势。大四下半年主要是做毕业论文,然而相当多的企业要求学生实习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基本上占据了整个毕业论文的时间。很多学生选择做毕业设计而不选择论文,这也是造成本科学生科研能力不足的一个主要因素。四,合理制订科研目标和实施计划。相对研究生而言,本科生从事科研的时间较少,而且本科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科研能力也较弱。五,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撰写诸如“大学生创新基金”、“挑战杯”等相对简单的科研项目申报书和撰写学术论文,为工作后从事科研奠定一定的基础。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企业会议,让学生感受科研的重要性。七,让学生体会到科研的成功与自豪,增强信心。将科研成果以学术论文和专利的形式发表或申报,让学生体会到科研付出的价值。通过整套科研训练,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使他们初步具备申报课题、开展研究和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即初步具备了实现自身科研梦想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科研奠定了良好的前期基础。

3.制定本科生科研激励政策。指导教师和相关部门也应针对从事科研活动的、优秀的本科生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进一步增强本科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同时提高本科学生的科研能力:第一,指导教师利用自身的资源和渠道,推荐优秀的本科生攻读研究生。省属高校的本科生考研多选择中科院、“985”和“211”等重点院校以实现他们的人生梦想。第二,制定物质奖励措施。对在SCI、EI、中文核心等国内外期刊上的和在科研竞赛中取得好成绩的本科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第三,制订本科生科研助理计划。让经济困难的、优秀的科研教师指导优秀的本科生从事科研,相关部门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既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问题,又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技能。

实践证明,通过实施具体的科研项目可以较好地培养制药工程本科专业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查阅文献和撰写论文的能力等,为从事制药工程领域的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提高我国医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制药工程认知实习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工作过程;制药机械安装维修;项目课程;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11-0025-04

收稿日期:2014-03-07

作者简介:仲剑锋(1966- ),女,山东烟台人,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制药机械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于天明(1966- ),男,山东威海人,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制药机械教研室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逄志敏(1965- ),女,山东烟台人,山东齐鲁制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殷文平(1974- ),男,山东青岛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王君章(1970- ),男,山东淄博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基金项目: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度研究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研究》(编号:2010zcj222),主持人:仲剑锋,于天明。

一、课程建设背景

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制药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也是朝阳产业。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是山东省唯一一所高职药品食品类职业院校,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也是全国食品药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2013年,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学校药剂设备制造与维护专业成为重点建设专业。药剂设备制造与维护专业自开办以来,秉承特色发展之路,坚持立足山东,服务区域经济,辐射全国的理念,结合山东作为全国制药大省优势和行业企业的需求,形成了“课程对接岗位、职业能力导向,校企合作,特色发展”的专业办学理念,专业建设稳步推进,成效显著。2012年,药剂设备制造与维护专业被评为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特色专业,制药机械教学团队当选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凸显了专业建设的优势。《制药机械安装维修》是药剂设备制造与维护专业的核心课程,2012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二、课程建设思路及目标

基于工作过程的《制药机械安装维修》课程建设包括行业企业调研、职业岗位群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学习领域转换、学习项目设计及教学内容选取、教学设计及实施、评价体系的构建、教学资源的建设等环节。

课程组通过对山东省制药行业、制药装备行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跟踪调研,确定了主要由设备保全工、设备运行工、设备管理员、装配钳工、售后服务(客服工程师)等岗位构成的药剂设备制造与维护专业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概括为具有制药机械安装维修、设备运行维护、组装调试、设备现场管理的能力[1]。《制药机械安装维修》是药剂设备制造与维护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直接对接于安装维修等核心岗位,培养制药机械的故障检测、安装维修、组装调试等方面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通过《制药机械安装维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针对设备出现的问题,能灵活制定维修工作方案,具有制药企业维修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会正确选择和使用检测和维修机具进行制药机械的故障检测、拆卸和测量、维修、组装调试、安装和试车,能够进行管路及阀门的安装和维修,胜任制药企业设备保全工的岗位能力要求以及制药装备企业设备装配岗位能力的要求[2],考取钳工或维修电工证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展现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风貌,贯穿质量、成本及安全环保意识的社会能力,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力。

三、学习项目设计及教学内容选取

课程组广泛进行企业调研,与企业密切合作、共同研讨,将制药机械故障检查、测量、维修、装配、安装、管路的安装维修及制药企业维修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职业素质融于学习过程中,融合钳工国家职业标准,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精选教学内容,注重典型性、先进性、针对性和适用性,设计项目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构建课程内容和结构。

《制药机械安装维修》设置了制药企业维修安全、维修机具的选择与使用、典型制药机械安装维修、管路安装维修4个单元,设计了制药企业维修安全、洁净区维修安全、常用维修机具的选择与使用、离心泵的安装维修、活塞式压缩机的安装维修、旋转式压片机的安装维修、全自动胶囊充填机的安装维修、管路及阀门的安装维修等9个学习任务,突出制药机械的维修、安装和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设备安装维修及故障处理技能。学习项目设计如表1所示。

根据校企合作确定的4个单元项目9个学习任务,与教学专家共同研讨,按照学习任务的前后关联,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序化教学内容,从制药企业维修安全入手,强化安全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再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和训练常用维修机具的选择和使用,进而进入教学的核心部分――典型制药机械、设备和管路的安装维修工作,整个教学顺序和安排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体现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

单元一“制药企业维修安全项目”中,引入10余个企业常见的事故案例,加强维修工作中安全防范意识的培养。

单元二“维修机具的选择与使用项目”中,包含了企业维修工作中常用的检测和维修机具,通过现场实际认知、选择和使用操作,使学生能正确使用检测工具测量设备及零部件,会安全规范使用拆卸和装配机具拆装设备,为下一步的维修工作打好基础。

单元三“典型制药机械安装维修”是课程的核心部分,以制药企业维修工作中最常见的4类制药设备作为项目载体,按照维修工作过程和多任务串行组织任务内容,每一个任务都按照故障检查、拆卸、测量、维修、装配、安装、试车完整的维修工作展开,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体化。

单元四“管路安装维修项目”中选择在制药企业和制药装备企业维修工作中常规也是最常见的维修任务――管路与阀门的安装维修2个工作任务,要求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是:能熟知各类管子和管件类型和结构,能进行管路的连接与安装;会分析各类阀门的结构,能进行阀门的拆卸、检查、维修、安装,能进行阀门的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四、教学过程设计及实施

《制药机械安装维修》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工学结合课程,根据课程目标及项目任务,基于工作过程,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按照“布置任务、示范引导、制定方案、实施任务、总结评估”的项目教学5步法实施教学内容,使学生参与任务实施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成为活动的主人,培养其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及团结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构建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实现“做中教、做中学、学中用、做中评”的一体化教学。具体如表2所示。

在认真进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工作任务的性质、要求不同,灵活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问题引领教学法等,在一体化教室、制药机械实训车间、校外实训基地完成教学任务。

五、课程评价多元化

课程评价是课程建设和改革的重要一环。《制药机械安装维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实现课程评价“六结合”,即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实践考核与理论知识考核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社会评价与学校评价相结合。依据行业企业维修岗位职业标准,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突出阶段性评价,着重考察学生运用维修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制药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构建社会、学生、学校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实施课程评价多元化,融教、学、做、用、评为一体。多元评价方式如表3所示。

六、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课程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职课程教学资源应涵盖教学材料、教学环境、教学支持系统等[3]。《制药机械安装维修》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教学资源,推进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共享。

与山东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理实一体项目教材《制药机械安装维修》,以项目(典型制药机械设备)为载体,以维修工作任务为导向,按照“单元―项目―任务―相关知识”体例编写教材,将制药设备与管路系统的故障检查、拆卸测量、维修、装配、安装试车、企业维修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职业资格标准、职业素养等融入项目教材。

校企合作,建成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平台,开发具有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的课程指南、学习项目、教学资源、学习资源、视频资源、工学结合、技能鉴定、行业动态、在线测试与评价栏目。主要涵盖课程介绍、课程标准、四个单元9个项目任务的教学设计、任务书、工作单、评价表、电子教案、电子课件、参考教材、动画库、图片库、网络学习资源、学习资料、课程录像、设备装置录像、虚拟仿真、顶岗实习、技术服务、行业标准、企业维修安全管理、工程案例、事故案例、国家职业标准、技能鉴定模拟试题等,以及实时更新的制药机械发展动态、最新技术、制药机械行业知名专家讲座、企业风采等;在线测试与评价栏目可以实现学生在线答题测试、网络留言、在线交流、答疑指导等功能,供学生、教师和企业员工共享。

校企密切合作建设生产性实训车间,如与山东绿叶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科伦药业、齐都药业等合作,企业捐赠设备装置,共建固体制剂生产车间、水针剂生产装置车间;建设制药机械实训中心,选择旋转式压片机、全自动胶囊充填机、泵类、压缩机等用于开展项目教学、技能大赛和学生社团的训练活动等;增设10套管路拆装实训装置用于对工艺流程和管道系统的识图、搭建、开车、试运行和检修等过程训练,从而使学生完成管路与阀门的安装维修任务。同时,与山东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了制药机械的检测、维修、装配、安装调试等的现场教学和顶岗实训,使学习与岗位实际工作无缝对接。

开发轴封装置安装调试、旋转式压片机冲模的安装维修、全自动胶囊充填机安装调试、压缩机安装维修、离心泵安装维修、阀门安装维修等10余个虚拟仿真软件用于实现虚实一体的教学和自学。

搭建校企生互动平台,促进校企生三方共赢。邀请山东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齐都药业等知名企业专家、一线技术人员到校上课、开展讲座;课程进行中安排学生到企业短期顶岗或参观实训;企业赞助开展制药机械维修大赛、维修电工技能大赛等,让学生增进对企业的了解,也有利于企业选拔优秀人才;部分企业(齐都药业、瑞阳药业)每年还提供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2014年度教改课题《任务驱动型教材开发实践探索―以《制药机械安装维修》为例》,编号:2014JG010,主持人:仲剑锋;2012年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精品课程《制药机械安装维修》,主持人:于天明)

参考文献:

[1][2]仲剑锋,于天明,逄志敏.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2(35):32-35.

[3]仲剑锋,于天明,逄志敏.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型教材开发实践探索[J].高教论坛,2013(3):36-39.

Construction of Project Curriculum of Installation and Repair of Pharmaceutical Machinery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ZHONG Jian-feng1,YU Tian-ming1,PANG Zhi-min2,YIN Wen-ping3, WANG Jun-zhang3

(1. Shandong Drug and Food Vocational College,Weihai Shandong 264210; 2. Shandong Qilu Pharmaceutical Co., Ltd., Jinan Shandong 250100; 3. Xinhua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f Shandong, Zibo Shandong 255000, China)